锅炉与锅炉房设备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四版课程设计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四版课程设计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四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方面的知识,包括锅炉及其分类、锅炉房的布置、锅炉房内各设备的安装要求、锅炉的调试与维修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基本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掌握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分类;
2.熟悉锅炉房内各种设备的安装要求;
3.能够进行锅炉的调试和维护;
4.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和测量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三、课程内容
1. 锅炉的概述
锅炉是一种能够将液体或气体加热至高温蒸汽或热水的热源设备,其工作原理包括燃烧系统、输送系统、水处理系统、烟气处理系统等。

本节将介绍锅炉的分类以及各种锅炉的基本参数。

2. 锅炉房的布置
本节主要介绍锅炉房内的排布和摆放要求,包括安全距离、通风要求、烟道排放、热量回收等方面。

3. 锅炉房内设备的安装
针对锅炉房内的各种设备,包括燃油系统、水处理系统、烟气处理系统、调节系统等,本节将介绍安装和调试的具体要求。

1。

锅炉教学大纲

锅炉教学大纲

锅炉教学大纲引言:锅炉是热能设备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和安全操作是学习锅炉专业知识的重要一环。

本文档将介绍一份完整的锅炉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者提供系统性、详尽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熟练掌握锅炉的安全操作。

第一部分:锅炉基础知识1. 锅炉的定义和分类1.1 锅炉的定义1.2 锅炉的分类:按压力、按介质、按结构等2. 锅炉的主要构成部分2.1 锅筒2.2 炉膛2.3 燃烧设备2.4 锅炉水循环系统2.5 排烟系统2.6 辅助设备第二部分:锅炉工作原理1. 锅炉的热力过程1.1 燃料的燃烧1.2 热量传递1.3 蒸汽的形成与排放2. 锅炉的自控系统2.1 锅炉自控的基本原理2.2 温度、压力、流量的自动控制 2.3 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和调试第三部分:锅炉安全操作1. 锅炉的安全要求1.1 锅炉设计、制造和安装的规范要求1.2 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安全要求2. 锅炉的日常维护和检修2.1 锅炉的清洗和除垢2.2 锅炉的安全阀调试和维护2.3 锅炉燃烧设备的检修和维护3. 锅炉事故的处理和应急措施3.1 锅炉事故的分类与原因分析3.2 锅炉事故的处理步骤3.3 锅炉事故的应急措施第四部分:实践操作1. 锅炉的启动和停止操作1.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2 锅炉的启动步骤和注意事项1.3 锅炉的停止操作和安全须知2. 锅炉常见故障的检修2.1 故障现象的分析和判断2.2 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骤2.3 故障检修后的设备恢复与运行试验结论:通过学习本教学大纲,学习者将全面了解锅炉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要求。

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操作锅炉,并且做到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

希望本文档能为学习锅炉的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锅炉专业基础。

《锅炉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锅炉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锅炉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专业课之一,主要研究以供热为主的工业锅炉,它系统的阐述了工业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锅炉的基本构造、工作过程、燃料及其燃烧计算原理、锅炉热效率和燃料消耗量及各项热损失的计算、水质判断及水处理设备选择、锅炉设备的通风方法及选择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锅炉房工艺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今后节能技术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三、学时分配本书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基本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学会锅炉型号的表示方法,同时了解锅炉本体的基本组成成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锅炉的工作过程(次重点)理解:锅炉的工作过程以及锅炉型号的表示方法等。

(二)锅炉房设备的组成(次重点)识记:锅炉本体的组成,以及锅炉房的辅助设备。

第二章燃料与燃烧计算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燃料特性及其对燃烧的影响,掌握成分中各“基”的概念以及各“基”之间的换算关系。

掌握理论空气量、烟气量的概念,并理解其计算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燃料的化学成分(重点)识记:燃料的元素成分与工业分析成分。

(二)燃料成分分析数据的基准与换算(重点)理解:燃料的各种分析基准。

应用:各种分析基准之间的换算。

(三)煤的燃烧特性(次重点)识记:煤的发热量、挥发分、焦结性、灰熔点。

(四)燃料的燃烧计算(重点)识记:理论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理论烟气量、实际烟气量、烟气和空气的焓。

理解: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的计算方法及组成。

第三章锅炉热平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锅炉热平衡以提高运行锅炉效率为前提,分析各项损失形成原因、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测试项目及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锅炉热平衡的组成(重点)应用:锅炉热平衡的组成及各项的意义。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实验教学大纲讲解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实验教学大纲讲解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54学时学分总:3学分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个数:2个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建环01大纲执笔人:刘惠大纲审定人:赵兴忠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说明该实验内容附属于哪一门课程)本实验为建环专业《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的附属实验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基本掌握利用氧弹恒温式热量计测定煤的发热量的方法。

熟悉氧弹式热量计的结构,了解其测定原理、数据整理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掌握奥式气体分析测定烟气成分的方法,熟悉奥式烟气分析仪的结构和分析原理,掌握操作方法和数据整理计算方法。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煤的发热量测定(验证性实验 2学时)1、目的要求⑴、掌握对烟煤为代表的煤的发热量的测定原理⑵、熟悉并掌握设备仪器的操作过程⑶、学会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2、实验内容取烟煤分析试样1-1.2g在预先准备好的氧弹恒温式热量计中进行燃烧,测出其中水吸收的热量从而计算出煤的发热量。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氧弹恒温式热量计及附属设备、分析天平、工业天平、试剂实验二烟气分析(验证性实验 2学时)1、目的要求⑴、通过对锅炉烟道烟气的实地取样,并通过对奥式烟气分析仪对烟气进行分析,掌握正确的烟气取样方法⑵、掌握烟气分析原理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2、实验内容排除取样管及瓶中废气取烟气分析试样后按指导书进行烟气的成分分析及计算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奥式烟气分析仪、烟气取样装置、烟气取样管、试剂五、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目的要求、主要设备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数据及处理、问题讨论。

六、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成绩由指导教师按照实验报告及学生表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差五个等级给定,并按10%比例记录进课程平时成绩。

七、实验应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一个实验教学班为标准)氧弹恒温式热量计及附属设备1套、分析天平4套、工业天平4套、奥式烟气分析仪2套、烟气取样装置2套。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教学大纲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教学大纲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5135035总学时:40学时(讲课40学时)总学分:2.5学分课程类别:专业选修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预修要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锅炉与锅炉房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锅炉与锅炉房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基本方法。

掌握各类锅炉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锅炉发展现状;掌握锅炉设计计算方法并能选用合适的辅助设备;能够分析和解决锅炉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具有一定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和事故处理的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述要求: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供热锅炉的类型与特点;了解锅炉的用处以及发展现状;掌握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掌握表征锅炉的基本特性的指标,掌握锅炉型号的表示方法; 了解锅炉房设备的组成。

2、锅炉的热平衡:理解锅炉热平衡、热效率的概念;掌握锅炉各项热损失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能够用正、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的热效率,燃料消耗量和计算燃料消耗量。

3、燃料与燃烧计算:了解锅炉燃料的特性,掌握锅炉燃料的分类、组成、特性以及学会分析这些特性在燃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掌握燃料燃烧所需提供的空气量、燃烧生成的烟气量和空气以及烟气焓的计算方法。

4、燃烧设备:了解以手烧炉、链条炉为典型燃烧设备,掌握煤的燃烧过程、燃烧特点及其结构;理解炉排热强度和炉膛体积热强度的概念。

5、锅炉及其附加受热面:了解锅炉的发展过程和锅炉结构型式的演变;掌握我国目前生产的工业锅炉的典型型式及其基本热工特性;掌握锅炉的蒸汽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种类及其布置特点;掌握产生锅炉低温腐蚀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掌握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表和高低水位报警器在锅炉中的使用情况。

6、锅炉水循环及汽水分离:掌握自然水循环的概念;理解循环流速、循环倍率和循环回路特性曲线的意义,掌握停滞、倒流、自由水面、汽水分层和下降管带汽等自然水循环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掌握蒸汽带水对有关设备运行的影响,掌握蒸汽带水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教学大纲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教学大纲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教学大纲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是为拓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锅炉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锅炉的分类以及锅炉房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工程材料、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等。

通过以上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本课程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一)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基本知识(2学时)1、主要内容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锅炉基本特性的表示;锅炉房设备的组成。

2、重点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

3、教学要求了解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基础知识。

(二)燃料及燃烧计算(4学时)1、主要内容燃料的化学成分;煤的分类;燃料的燃烧计算。

2、重点燃料的燃烧计算。

3、教学要求了解锅炉燃料的分类,掌握燃料的燃烧计算。

(三)锅炉的热平衡(2学时)1、主要内容锅炉热平衡的组成;锅炉热效率。

2、重点锅炉热效率。

3、教学要求了解燃料的热量在锅炉中的利用情况。

掌握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四)燃烧设备(4学时)1、主要内容燃料的燃烧过程;人工操作层燃炉;机械化层燃炉;室燃炉;沸腾炉。

2、重点机械化层燃炉及沸腾炉生产中的应用。

3、教学要求了解锅炉的分类、燃料的燃烧过程。

(五)供热锅炉(4学时)1、主要内容锅炉发展概况;烟管锅炉;水管锅炉;热水锅炉;辅助受热面。

2、重点水管锅炉的典型结构。

3、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目前生产的供热锅炉的典型结构型式。

(六)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4学时)1、主要内容通风的作用和方式;通风计算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烟道的阻力计算;风道的阻力计算;烟囱的计算;风机的选择和烟、风道的布置。

2、重点烟道、风道的阻力计算。

3、教学要求掌握锅炉通风过程的阻力计算,学会选择合理的通风装置。

(七)供热锅炉水处理(4学时)1、主要内容水中的杂质和水质标准;钠离子交换软化;离子交换除碱;浮床及流动床离子交换;石灰—纯碱水处理;水的除气;锅炉的排污及排污量计算。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二版教学设计 (2)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二版教学设计 (2)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二版教学设计前言锅炉是热能转换设备的一种,主要用于将水加热,使其蒸发为水蒸气。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为学生深入了解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理解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掌握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

•熟悉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和操作细节。

•理解生产过程中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避免和处理故障。

教学内容第一章锅炉基础•锅炉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元件。

•锅炉压力容器的基本性质和要求。

第二章热能回收•热能回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热能回收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条件。

•热能回收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第三章燃烧技术•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燃烧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燃烧设备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第四章锅炉安全•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

•锅炉事故的类型和防范措施。

•执行锅炉安全规程和体系的方法和应用。

第五章烟气处理•烟气成分和污染物的排放。

•烟气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烟气处理设备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第六章锅炉房设备•锅炉房内的设备和功能。

•锅炉房的布局和对空气的要求。

•锅炉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理论知识,并配以具体案例和实验操作。

•组织考察和观摩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分组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应用和维护,进行评估和总结。

教学评估•考试:掌握基本理论内容和应用技能。

•项目实践: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评估。

•讨论:研究教学内容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

教学资源•供图:为同学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表材料,以帮助理解。

•课件:通过幻灯片或PPT,使教学内容更有条理地呈现在同学面前。

•实验室:为同学提供实验操作的场所和设备,以便他们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总结本教学方案将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同时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锅炉与锅炉房课程设计

锅炉与锅炉房课程设计

锅炉与锅炉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2. 掌握锅炉房的基本构成、设备功能及安全操作规程;3. 熟悉锅炉房的设计原则和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锅炉的运行参数,判断锅炉的工作状态;2. 学会使用锅炉房设备,具备基本的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房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锅炉房安全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应用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锅炉及锅炉房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节能观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 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性能参数及选用原则2. 锅炉房设备与构成- 锅炉房的基本构成及设备功能- 锅炉房设备的操作与维护3. 锅炉房设计与安全- 锅炉房设计原则与布局- 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 锅炉房节能措施及环保要求4. 实践教学环节- 锅炉运行参数的监测与分析- 锅炉房设备操作与维护实践- 锅炉房设计实例分析与优化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锅炉概述第二周:锅炉房设备与构成第三周:锅炉房设计与安全第四周:实践教学环节教材章节关联:1. 锅炉概述:《锅炉原理》第一章2. 锅炉房设备与构成:《锅炉房设计》第二章3. 锅炉房设计与安全:《锅炉房设计》第三章;《锅炉安全》第四章4. 实践教学环节:《锅炉实践指导书》教学内容进度安排:每周一个主题,共计四周。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设备与管路布置及选择计算的知识;建立锅炉热平衡的概念,明确减少热损失的途径;掌握锅炉的通风方式、通风系统的组成,了解锅炉房燃料的输送与灰渣的清除方式和常见设备的特点,了解除尘方式及常用设备的特点;了解低压锅炉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掌握锅炉常用给水设备的选择和运行;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能够读懂和绘制锅炉房工艺安装工程施工图;了解换热站设备系统构成;了解锅炉房和换热站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工程制图、AutoCAD等。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应讲解除化学热力学外的所有知识且有一定深度。

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应讲解工程中常见的各种流动现象及计算方法,讲解泵与风机的结构、选型计算方法、运行及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工程制图和AutoCAD应使学生掌握徒手和计算机绘图规范及绘图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应讲解机械识图方法、机械设计方法及相关设计计算。

本课程与暖通空调相辅相成,构成供热体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基本知识学时:4主要内容: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锅炉分类、锅炉房设备组成。

锅炉本体的组成和主要设备的作用,区分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的燃烧、传热、汽化过程,参照不同锅炉加深对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系统的认识。

2、锅炉分类、锅炉房辅助系统组成:锅炉基本特性和锅炉型号的表示方法。

蒸发量,热功率,受热面蒸发率,受热面发热率,热效率等基本概念,蒸发量和热功率区别及二者换算关系的由来;评价锅炉经济性的方法;各种型号锅炉的识别及表示方法。

锅炉主要辅助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的作用。

3、用三视图绘制一个锅炉房设备系统图。

以典型锅炉模型为对象,采用手绘和CAD 方法测量绘制一个完整的的锅炉房设备系统图。

重点与难点:上述基本概念;锅炉本体和主要辅助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的作用;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区分;工业锅炉型号的表示方法;蒸发量和热功率区别及二者换算关系的由来。

锅炉本体和主要辅助设备系统大脑图像的建立。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模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实地观摩。

第二章燃料与燃烧计算学时:18主要内容:1、燃料的认识: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传统化石燃料的资源状况及使用的地域性。

同一属地燃料的多变性。

2、燃料成分与分析: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基准换算。

元素分析成分及特点;工业分析成分及特点,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的关系,基准换算的适用对象及实用换算方法,建立质量百分数的概念。

3、燃料的发热量:燃料的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的关系;发热量间的换算、煤的分类。

不同基下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的表示方法;不同基下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的换算方法。

4、燃料的燃烧计算:空气量、烟气量、空气焓、烟气焓、烟气成分、酸露点、烟气分析与应用。

干空气和湿空气的区别;过量空气系数的理论及经验计算方法、空气平衡式、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烟气量的计算;酸露点的确定;烟气分析方法及应用,建立烟气成分的容积百分数概念。

5、燃料的工业分析实验:定量测定原煤或型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的质量百分数含量,观察煤的焦结性、灰熔化特性,大体确定煤样的基本特性及实用价值。

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与步骤,了解进行工业分析需要使用的设备仪器,初步掌握其操作方法。

7、煤的发热量测定实验:测定煤完全燃烧的发热量,评价煤的优劣。

标定恒温式微机热量计的热容量。

了解恒温式微机热量计设备组成,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使用恒温式微机热量计测定煤的发热量和恒温式微机热量计标定热容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

8、煤中全硫的测定(选做):测定煤的全硫含量,评价煤质及对锅炉运行和环保的影响。

了解自动测硫仪的工作原理,熟悉设备构造,掌握使用测硫仪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基本方法。

9、煤灰熔融性的测定(选做):学习灰样的制备方法;在模拟工业条件的弱还原性气氛、氧化性气氛中测定煤灰的熔融性,观察灰的熔融过程。

横向比较同一气氛下不同煤灰的熔融性,或不同气氛下同一煤灰的熔融性;初步掌握灰熔融特征温度的测定方法;判断煤的结渣难易程度,了解煤灰的熔融性对锅炉设计、锅炉运行、除渣方法和除渣设备选择的重要性。

10、烟气分析:利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或便携式烟气分析仪测定烟气成分。

了解奥氏气体分析仪或便携式烟气分析仪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用化学吸收法测定烟气成分的基本原理、方法。

重点与难点:掌握元素分析成分和工业分析成分,并清楚二者的关系;掌握所有元素的特点,掌握煤质分析的基准几个基准间的换算关系;掌握煤的主要燃烧特性和煤的分类方法;掌握燃烧计算中空气量、烟气量及焓的计算方法,掌握过量空气系数的近似计算法,了解过量空气系数的精确计算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模型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现场实地观摩。

第三章锅炉的热平衡学时:6主要内容:1、锅炉的热平衡方程:热平衡的表达式、输入热量计算方法。

热平衡的量纲表达式和无量纲表达式;输入热量包括那些项,在计算时如何考虑。

2、锅炉的各项热损失:各项热损失的概念,影响因素、计算方法。

从设计锅炉和锅炉运行方面理解各项热损失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3、锅炉的热效率、燃料消耗量及锅炉能耗:热效率的确定方法;锅炉有效吸热量的计算;标准煤、燃料消耗量、计算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

热效率与Q1、Qr的关系;Q1与Qgl、B 的关系,B、B b、B j的使用场合。

重点与难点:热平衡的表达式及各符号的含义;各项热损失的确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热平衡式中为什么不考虑空气预热器送入的热量;输入热量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关系。

锅炉有效吸热量的正确计算。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锅炉的燃烧设备学时:8主要内容:1、煤的燃烧过程和炉膛:锅炉按燃烧方式的分类,各种类型锅炉的主要燃烧特点;煤的燃烧过程、炉膛、炉子工作强度。

全面了解各种类型锅炉的结构、燃烧特点及辅助设备系统;表征锅炉工作强度常用的指标,工业锅炉与其他锅炉在表征工作强度上的不同。

2、手烧燃煤炉与燃木材炉:单炉排手烧炉、双层炉排手烧炉燃烧设备结构特点、燃烧特点;燃烧层结构。

手烧炉运行特点,周期性冒黑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链条炉排炉:链条炉种类、结构及工作原理,链条炉的燃烧过程。

目前新型链条炉的结构。

4、往复炉排炉和抛煤机炉:往复炉排炉和抛煤机炉种类、结构、工作原理及燃烧过程。

重点与难点:工业锅炉常见炉型;表征炉子工作强度的指标;工业锅炉煤的燃烧,从燃烧方式上了解各类型锅炉的基本燃烧特点,了解煤燃烧的阶段性。

改善燃烧所采用的炉型结构和配风;常见炉型燃烧设备在燃烧方式上的结构及工作特点。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模型教学、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

第五章锅炉的构造及排污系统学时:8主要内容:1、锅筒内部结构,汽水分离工作过程:锅筒的作用,汽水分离装置及工作过程,热水锅炉与蒸汽锅炉的锅筒内部装置的不同。

2、水冷壁及对流管束、过热器:水冷壁、对流管束与水循环,过热器结构、种类,不同容量锅炉的水冷壁、对流管束、过热器的布置和换热特点。

3、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的作用、种类、结构以及布置,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的防磨、防腐。

4、水循环及水循环故障实验演示:认识循环回路及水循环的形成,观察汽水两相流结构及水循环故障。

分析加热功率和受热面结构布置对水循环安全性影响。

5、排污:连排、定排系统,排污方式及排污率计算方法。

重点与难点:锅筒内部结构及汽水分离工作过程,对流管束水循环随负荷变化的特点,锅炉的主要受热面的构造、特点和使用要求,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构造、布置和运行保护以及防磨、防腐。

锅炉排污方式及排污率计算方法。

水循环故障。

工业锅炉的双循环、锅筒内部结构。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模型教学、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

第六章锅炉房的燃料供给与除灰渣学时:6主要内容:1、燃料储存与供给系统: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燃料供给系统、输煤设备种类、结构和运行方式。

2、燃煤锅炉房的灰渣系统和设备:灰渣量与灰渣场面积确定,除灰渣设备系统。

重点与难点:锅炉房的燃料供给系统和除灰渣系统常用的设备及布置和选择的原则,锅炉燃料的贮存和供给及灰渣的贮存,对锅炉房布局的合理性、占地面积、基建投资、锅炉工的操作条件和环境卫生的影响,对锅炉房的安全运行的影响。

不同工质参数锅炉的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不同燃料的供给系统,输煤设备种类、结构和运行方式,燃煤锅炉房的灰渣量与灰渣场面积确定,除灰渣设备系统。

输煤设备结构;除灰渣设备结构。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风烟设备系统及烟气净化学时:4主要内容:1、通风方式及风烟道阻力计算:通风方式及风烟道阻力计算方法和步骤。

2、烟气与烟尘排放标准、除尘设备与烟气脱硫:烟气与烟尘排放标准,除尘设备与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的选用方法,电袋除尘设备。

3、烟气黑度测定:利用林格曼黑度仪测定烟气黑度,掌握用林格曼黑度仪测定烟气黑度方法。

4、烟气脱硫实验(选做):了解烟气脱硫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

掌握脱硫效率的测定方法,分析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

重点与难点:工业锅炉通风方式和通风阻力计算步骤;除尘系统及主要设备的作用,通风及除尘设备的选用方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模型教学、多媒体教学第八章锅炉水处理及锅炉房布置学时:4主要内容:1、水质指标、水处理设备及运行: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处理设备及运行。

2、锅炉房布置:锅炉房设计与布置工艺及识图。

3、水的软化、除盐及水质分析(选做):离子交换法水的软化、除盐原理;水软化、除盐和再生操作方法;pH值、硬度、碱度以及电导率的测定方法;阴阳离子树脂分辨方法。

掌握离子交换法水的软化、除盐原理,掌握水软化、除盐和再生操作方法。

掌握pH值、硬度、碱度以及电导率的测定方法;了解阴阳离子树脂分辨方法。

重点与难点:锅炉水控制指标、水处理药品和水处理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选型,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措施,锅炉房布置工艺及识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锅炉本体热力计算、锅炉房及换热站运行管理学时:6主要内容:1、锅炉本体热力计算:本体热力计算内容、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2、锅炉房及换热站运行管理:典型锅炉房及换热站的设备系统构成,运行参数监控仪表,运行操作等3、锅炉事故:锅炉爆炸、缺水、满水、汽水共腾、爆管等。

重点与难点:辐射换热计算和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方程式,传热系数、换热系数、温差、污染系数、热有效系数的确定方法,热力计算方法和步骤、锅炉房及换热站运行管理及常见事故。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占70%,作业、测验、实验、实践、出勤率合计占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