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寓言的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及其特点

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及其特点

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及其特点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文学形式出现,以一种讽刺或寄托的口吻,使得形象与寓意相结合,这种文学体裁产生于民间并流行于民间。

寓言故事以其短小精悍且寓意深刻的特质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

寓言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主要由故事和寓理两部分组成,寓言故事从古至今,经久不息,其中肯定有值得其他文学体裁借鉴的地方,而且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研究是非常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寓言故事是把深刻的道理寓含在语言简洁但生动形象的故事中的一种文学形式。

莱辛曾经这样论述过寓言: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个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

寓言的作者通过虚拟故事的描述来阐述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些道理中大多充满着幽默的智慧。

大量的寓言通过历代文人学者的竞相引用,而后又不断创新,便逐渐地保留下来,直到今天,寓言故事的文学研究性依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中国的寓言故事起源于殷商,萌发于春秋,最后形成于战国时代。

中国寓言与印度寓言以及古希腊寓言并称为世界寓言文学的三大源流。

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夸张但又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来表达其内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语言运用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

通过研究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才能更好地了解寓言故事的发展历程,更好地知晓如何把这种伟大的文学体裁继续发展下去。

本文从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表达,造型性语言表达,对话性语言表达和哲理性语言表达四方面对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进行全面阐述。

一、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叙事性的语言是寓言故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性的语言在表达上虽然是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但是寓言故事是通过故事来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所以寓言故事中的'这种叙事性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对于故事呈现给读者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寓言故事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古代寓言故事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古代寓言故事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古代寓言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既传递了道德观念和智慧,又提供了娱乐和启发。

它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情节,以动物或虚构人物为载体,向读者传递智慧和道德的教育信息。

本文将探讨古代寓言故事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一、对比手法古代寓言故事常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展示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和态度,传达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比如《狐狸与葡萄》中的狐狸因无法得到葡萄而嗤之以鼻,从而教导读者要珍惜自己所不能得到的东西。

对比手法的使用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易于理解,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

二、拟人化手法古代寓言故事常常以动物为主要角色,并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和行为方式。

这一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将普遍的人性弱点和道德观念展示得更加清晰。

例如《乌鸦和狐狸》中,人性化的狐狸以虚伪的赞美诱使乌鸦张开嘴巴,使乌鸦失去了原本紧紧抓住美味肉块的机会。

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故事具有普遍性和可读性。

三、隐喻手法寓言故事常常运用隐喻手法,通过比喻或象征手法,暗示出深层次的道德或哲理。

这种手法使得故事更具深度和难度,需要读者通过自身的推理和思考来理解故事的意义。

例如《狼来了》中的羊群,象征着一群缺乏警觉性的人群,狼的到来则代表着危险的降临。

隐喻手法提醒了读者要保持警觉并对周围的危险保持警惕。

四、温故知新手法古代寓言故事往往通过讲述人们熟知的故事情节,来表达新的道德观念和智慧。

通过引用已知的故事情节,读者能够更快速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比如《后羿射日》虽然是一个古代神话故事,但通过叙述后羿得到太阳神射日之力后的傲慢和下场,告诉读者不要贪得无厌,否则会有不好的后果。

五、轻松幽默手法古代寓言故事往往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和情节,通过幽默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笑声,并在笑声中让读者思考道德和智慧。

这种手法使得故事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并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乌鱼变龙》故事中,乌鱼自以为是变成龙,最后却被嘲笑和拒绝,故事以幽默讽刺告诉读者要谦虚和实事求是。

寓言的特征.ppt

寓言的特征.ppt
《先秦寓言大全》,页216。
2020-6-11
谢谢阅读
16
寓言中的人物形象(五)
【宋人有少者欲效善】 宋人有少者,亦欲效学习善。见长者饮无
余,非斟酒饮也,而欲尽之。
《先秦寓言大全》,页216。
2020-6-11
谢谢阅读
17
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六)
【宋人有酤酒者】
宋人有酤酒卖酒者,升概刮平升斗的刮版甚平, 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悬帜酒旗甚高着明显; 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 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 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小孩子 怀钱挈壶罋粤音ung3 而往酤,而狗迓迎,粤音 ngaa6而齕咬,粤音hat6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 也。』
2020-6-11
谢谢阅读
11
例子
例如庄子的庄周贷粟, 有了庄子的处境, 然后鲫鱼的比 喻就跃然纸上了。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 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 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 『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 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 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 我于枯鱼之肆!』」
2020-6-11
谢谢阅读
9
例子:
寓言一般不会叙述人物的背景、性格、 心理反应, 故事情节也完全不复杂, 只集 中揭示寓意部分。
拔苗者为宋人, 宋人在春秋战国时期, 一 定有些特性为同时代人可以识别的。
2020-6-11
谢谢阅读
10
寓言的结构(四)

寓言的定义及特点

寓言的定义及特点

寓言的定义及特点寓言的定义及特点我们看过很多的寓言故事,但是大家知道寓言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吸引着我们,让我们那么喜欢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寓言的定义及特点,一起来学习。

寓言的定义及特点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一种简短的故事。

“寓”是“寄托”的意思。

寓言就是把一种道理寄托在短小的故事里,让读者从中获得教益。

由于它故事短小、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因而成为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

寓言有以下特点:一:寓言的主题具有鲜明的`哲理性。

它借助于假托或虚构的小故事,突出一个单一的主题,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让读者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或教育。

二:寓言总是借助于说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意图。

三:寓言往往也以人类以外的生物为角色,采用拟人的手法。

如《东郭先生》中的中山狼,就是一个狡猾、凶狠的恶人的典型。

四:寓言的篇幅简短,情节单纯,语言简练。

如《乌鸦与狐狸》仅100多字,却描述了一个情节简单而有趣的故事。

[知识拓展]伊索寓言六篇1:农夫与蛇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

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

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2: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

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

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3:公牛与车轴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这故事是说,那些叫唤得特别响的人往往干活少,而那些不作声的人往往承担着全部重量。

4:海鸥和鸢一只海鸥吞吃了一条很大的鱼,胀破了他的肚子,躺在海滩上等死。

第十章 寓言的艺术特征

第十章 寓言的艺术特征
• 例如拉·封丹经常用狮子比喻国王,用熊或 老虎比喻贵族,用狐狸比喻朝庭里的官员, 用猫比喻教士,用猴子比喻法官,用狼比 喻坏蛋、流氓、恶棍,用兔子比喻老实人 等等。
• 同一种动物有时在同一位作家笔下也 被赋予不同的思想品质,以不同的甚 至是完全相反的面貌出现在不同的寓 言里。
• 以《伊索寓言》为例,《乌鸦和狐狸》 中的狐狸是一个狡诈、贪婪的谄媚者 的形象,而《狐狸和豹》中的狐狸则 是心灵美的体现者;
寓言的艺术特征
• 一、寓言的艺术特征
•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寓言有其鲜明的 艺术特征,即寓意明确突出,比喻形象生动, 故事简洁短小。
• (一)寓意明确、突出。
• 寓言的作者讲述一个假托或虚构的故事,其 目的就是要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让 读者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或教育,所以寓言的 寓意是明显的、突出的。
• 著名的最短小说也只有一句话:
• “世界上剩下最后一个人了,他忽然听 见了敲门声。”
• 尽管它比一般的寓言还要简短,可它 达到的效果却和寓言大不相同:它所表 现的内容引导着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弥补小说本身留下的空白;
• 寓言的简短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使读者 集中思考去理解故事内容所限定的含 义。
• 寓言采用比喻的手法,才能更好地实 现它的社会功能。在“不敢斥言”的 年代,人们只能用巧妙的譬喻委婉曲 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 古罗马寓言作家匪德鲁斯曾明确指 出:“受压迫的奴隶想要说出,但又不敢 说出自己的感情,就通过寓言来表达, 借虚构的笑话避免责难。”
• 在统治阶级采取高压政策的形势下,寓 言作者把思想观点藏匿于假托的故事之 中,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易于隐蔽。
• 寓言则以表述教训、哲理为目的,是 一种比喻、影射的文字,它只要求在

寓言的特点和作用

寓言的特点和作用

寓言的特点和作用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来传达道德、社会或政治的寓意。

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用虚构的故事传递真实的寓意:寓言通过故事和人物的虚构,将道德、社会或政治的寓意传递给读者。

2. 简短、生动:寓言通常篇幅较短,语言生动,让人一读就会有所感悟。

3. 通过拟人化等手法让人易于理解:寓言中的人物通常都是拟人化的,让读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故事和寓意。

4. 有多重解释:寓言的寓意通常有多重解释,让读者可以根据个人认知和背景理解不同的层次。

寓言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1. 培养道德观念:寓言中的道德寓意可以帮助读者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其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

2. 传递社会、政治信息:寓言可以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来传递社会、政治方面的信息和思想。

3. 增强文化认知:寓言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寓言可以增强读者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4. 娱乐休闲:寓言通常篇幅较短,语言生动,适合在休闲时间读来娱乐。

总之,寓言是一种既有教育性又有娱乐性的文学形式,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来传达道德、社会或政治的寓意,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
思考和启示。

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寓⾔的特点是什么 寓⾔是⽤⽐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以启⽰的⽂学体裁。

下⾯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下什么是寓⾔。

寓⾔的特点 1、寓⾔的篇幅⼀般⽐较短⼩,语⾔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借喻⼿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主题思想⼤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喻⼤。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公可以是⼈,也可以是物。

4、常⽤⼿法:⽐喻、夸张、象征、拟⼈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个故事⾥,让⼈从中领悟到⼀定的道理。

在中国,寓⾔注定是⼀种弱于并低于历史的写作,因为它是与先秦哲学家的佚事寓⾔写作相联系的。

其源头是⾮儒家的道家“异端”。

然⽽寓⾔式阅读⼜是儒家⽂⼈的常见阅读模式。

在这模式中,读者意识到故事的⼩说性质,因⽽不把它看做真实的历史。

这些⼩说真正具有意义是在其说教和哲学的层⾯上。

它们可以为读者带来⼀堂道德课。

关于奇异梦境、蚂蚁、狐狸或龙的故事都不会被认为是真实的,尽管它们也许都貌似使⽤了⼀些历史修辞的技法。

⼀旦不属于历史真实范畴,那它们就只能属于寓⾔的范畴了。

⽐如《南柯太守传》和《枕中记》可以被读成⼀个道家的寓⾔,它们旨在暴露儒家所追求的忙碌⼈⽣是⽆意义的,从⽽指出真正的道的所在。

同理,《⽑颖传》也可以被读成儒家的寓⾔,讲的是⾂⼦与国君的关系问题。

它批评国君在对待这个年迈⽽忠诚的⾂⼦时表现出的⽆德。

对⼀个富于攻击性的儒者来说,道家与佛家的寓⾔仍然是不可接受的。

同时,“寓⾔这⼀术语在传统中国批评中并未得到⼴泛的接受”①。

如果⼀个故事既不能合理地读成历史,也不能读成寓⾔,它就是⽆意义的、微不⾜道的、怪异的、误⼊歧途和颠覆性的。

这就是许多⼩说叙事的命运,因为它们不能在官⽅⽂化符码中得到理解。

这样,我们触及了“幻想”这⼀问题,它意味着对⽂本和阅读过程的⼀种不确定态度。

寓⾔的分类 寓⾔的类型⼤约有两种:⼀种是⽤夸⼤的⼿法,勾画出某类⼈的特点和思想;另⼀种是⽤拟⼈的⼿法,把⼈类以外的动植物或⾮⽣物⼈格化,使之具有⼈的思想感情或某种⼈的特点。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分类模拟1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分类模拟11
A.“星期日”
B.“星期五”
C.“星期六”
D.“星期四”
答案:B[解析] 《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上勇敢地救了一个土著人,为其取名为“星期五”。
二、填空题
问题:1. 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韵文性、______、______和叙事性。
答案:直观性 幻想性
问题:2. 刘绪源先生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中提出了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分别是爱的母题、自然的母题和______。
问题:20.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小说,以一个四年级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用他的心、他的爱,去关怀和注视身边的世界,发现这个社会的温情及可爱。《爱的教育》的作者是______。
A.亚米契斯
B.伯内特
C.黑柳彻子
D.弗兰克·鲍姆
答案:A[解析]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
(3)书信体儿童小说是由小说中人物的一封信或几封信,或两个人物互相往来的一组书信构成情节来刻画人物与表现主题的儿童小说样式。
答案:C[解析] 儿童小说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寓言体儿童小说、传记体儿童小说、书信体儿童小说和童话体儿童小说。李风杰的《公鸡和母鸡们的故事》和迟子建的《北极村的故事》都是优秀的童话体儿童小说。
问题: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儿童故事的特征的是______。
A.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B.主题集中单纯
C.情节曲折新奇
A.儿童歌舞剧
B.儿童戏曲
C.儿童广播剧
D.儿童话剧
答案:A[解析] 儿童歌舞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剧。我国比较有影响的儿童歌舞剧有《小小画家》《果园姐妹》《春天是谁画的》《草原英雄小姐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寓言的故事一般都写得简洁短小。作者往 往是从生活与自然之中截取一个最精彩的 片断,并加以概括、提炼。因此寓言篇幅 都较短小,有的只用三言两语即把要阐明 的道理或讽刺对象的本质揭示出来。
• 寓言是叙事性文学中最简短的一种。 如《伊索寓言》中的《母狮子与狐狸》 仅一句话
• “母狮子为狐狸• 寓言的寓意是肯定的、明确的,寓 言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寓言作者都 是直言不讳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真 知灼见和审美评价。
• 寓言比其它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都 更明确地表现出作者的观点看法。 寓意的表现可在文中直接写出,也 可含而不露。
• (二)比喻形象生动。
• 寓言实际上是一种比喻的艺术,象 征的艺术。
• 例如拉·封丹经常用狮子比喻国王,用熊或 老虎比喻贵族,用狐狸比喻朝庭里的官员, 用猫比喻教士,用猴子比喻法官,用狼比 喻坏蛋、流氓、恶棍,用兔子比喻老实人 等等。
• 同一种动物有时在同一位作家笔下也 被赋予不同的思想品质,以不同的甚 至是完全相反的面貌出现在不同的寓 言里。
• 以《伊索寓言》为例,《乌鸦和狐狸》 中的狐狸是一个狡诈、贪婪的谄媚者 的形象,而《狐狸和豹》中的狐狸则 是心灵美的体现者;
• 著名的最短小说也只有一句话:
• “世界上剩下最后一个人了,他忽然听 见了敲门声。”
• 尽管它比一般的寓言还要简短,可它 达到的效果却和寓言大不相同:它所表 现的内容引导着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弥补小说本身留下的空白;
• 寓言的简短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使读者 集中思考去理解故事内容所限定的含 义。
• 二、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然而,童话和寓言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
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一)从读者对象看,
• 童话是专为儿童创作和编写的,所以 描绘的生活、表现的内容接近儿童生 活,以表现儿童生活为主;而寓言不 专属于儿童,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要 广阔得多。即使专为儿童创作改编的 寓言也如此,因为它要把全人类智慧 的结晶呈现给小读者。
• 如《自相矛盾》(《韩非子》)讽刺了任 意夸大事实绝对化、缺少辩证法的人; 《画蛇添足》(《战国策》)讽刺了自作 聪明、弄巧成拙的人;《杯弓蛇影》 (《晋书》)讽刺了疑神疑鬼、顾虑重重、 在虚幻现象面前妄自惊慌的人;
• 《鸡生金蛋》(拉封丹)讽刺了贪心人的愚 蠢;
• 也有一些寓言是颂扬性的,它们讴歌真、 善、美,表彰美好的品质和精神,如《纪 昌学箭》(《列子》)在赞扬纪昌勤学苦 练的同时,告诉人们要学好一样本领,必 须循序渐进,从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做起的 道理。
• (二)从体裁特征上看,
• 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简单, 不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塑造 细腻生动的人或拟人化的形象,而童 话篇幅较长,结构也较为复杂曲折, 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形象塑造方面都 有较高的要求。
• (三)童话和寓言的作者都是以幻想 形式反映社会生活,阅读童话和寓言 时,读者都必须加入联想和想象,才 能完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 而作者设置的是要吃而没法吃到的矛盾情景, 讽刺的是生活中某些人物性格上的弱点:这种人 狡猾,自以为聪明,失败时总要归结于客观, 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
• 所以选择狐狸充当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合适的, 因为它的狡猾特点有利于寓意的表现。那么故 事中的狐狸是否符合生活中狐狸的习性,就没 必要追究了。
• 正因为童话和寓言对幻想的要求不同,所以寓 言的创作要比童话自由而广泛得多。
• 但二者对幻想的要求与表现不同。
• 童话创作要求幻想植根于生活,尊重童话 逻辑,力求真幻虚实的结合自然和谐,以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人物和事件虽然都是 幻想的,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事件的发 展变化,必须在作者赋予人物的性格特点 的条件下,在为人物安排的环境中间,严 格按照假定了的生活规律来解决,不然会 出现逻辑上的混乱和故事发展上的矛盾; 童话作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物性的选择、 取舍时,必须遵循童话逻辑。
• 有的寓言侧重深刻的哲理,具有教训 性。《守株待兔》(《韩非子》)告 诫人们决不能把偶然出现的事情当成 必然性的东西;
• 《南辕北辙》(《战国策》)启示人 们做事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农夫 和蛇》(《伊索寓言》)告诫人们不 能怜惜恶人等等。
• 更多的寓言侧重暴露社会的缺陷,揭示生 活中的丑恶,或嘲笑人们某些愚蠢行为和 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 寓言的作者在创作中总是把整个寓 言所包含的事件(故事)当作一个比 喻来借此喻彼,以突现寓意。所以应 注意到由于拟人化,一些动物故事在 长期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形象的 一般特性,
• 如兔子的胆怯、狼的贪婪、狐狸的狡 猾等等,这些特性被用来讽喻人类的 行为。
• 也有的作者,创作习惯使他们笔下的形象 具有特定的意义,
• 新时期的寓言,因照顾到儿童的心理 特点,注意故事叙述的生动有趣和人 物形象塑造的鲜明丰满,但仍保持了 寓言简洁短小的特点。
• 相同点 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
• 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 想的,
• 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 故事的角色,
• 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 • 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 《农夫和蛇》里的蛇被用来比喻本性 不变的恶人,而《黄蜂和蛇》里的蛇 却象征宁死也不容忍压迫的受害者;
• 《狼和小羊》中的狼专横残暴,而 《狼和狗》中的狼则表达了对自由的 渴望和向往。
• 所以欣赏寓言,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也必须把寓言所述的故事整体作 为一个比喻来理解寓意。
• (三)故事简洁短小。
• (3)叙述语言都是简洁朴素的。别林斯基称 寓言是“理智的诗”。经过锤炼的寓言的语言 如诗一样精粹、凝重。
• 寓言故事简短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希 望读者尽快地把寓言中的故事联系到 它所提出的那个教训或讽刺意义本身 上去。所以必须使寓言的结构尽可能 紧凑,不能有太多的枝节,以免分散
读者的注意力,削弱了教训或讽喻的 力量。
寓言的艺术特征
• 一、寓言的艺术特征
•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寓言有其鲜明的 艺术特征,即寓意明确突出,比喻形象生动, 故事简洁短小。
• (一)寓意明确、突出。
• 寓言的作者讲述一个假托或虚构的故事,其 目的就是要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让 读者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或教育,所以寓言的 寓意是明显的、突出的。
• 寓言采用比喻的手法,才能更好地实 现它的社会功能。在“不敢斥言”的 年代,人们只能用巧妙的譬喻委婉曲 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 古罗马寓言作家匪德鲁斯曾明确指 出:“受压迫的奴隶想要说出,但又不敢 说出自己的感情,就通过寓言来表达, 借虚构的笑话避免责难。”
• 在统治阶级采取高压政策的形势下,寓 言作者把思想观点藏匿于假托的故事之 中,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易于隐蔽。
• 黑格尔在《美学》中把它归为“比 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因为 寓言是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来 表达寓意的,是一种譬喻故事
• 比喻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说 明事物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形象的方法。它 以人们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说 明较为陌生的、抽象的、深奥的事理。这 是人类抽象的理性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 结合的产物。
• 如克雷洛夫的名篇《狼和小羊》,借 用狼和小羊之间的纠葛,揭示“弱者 在强者面前总是有罪”的社会,借比 喻揭露沙皇统治阶级的蛮横无理。
• 作为规劝、教育、阐明事理的手段, 在寓言中,作者放下智者的架子、说 教者的身份,通过形象有趣的故事, 让人们自觉地对照发现自己身上的弱 点和缺陷,欣然接受作者的教训。
• (三).表现重点
• 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 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 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 思。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 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 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科 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 (四).情节结构
• 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 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 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 象。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 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 要求。
• 寓言的创作,就是作者选用某种现实生活 的具体形象,通过联想,连类比附,并运 用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表达理性的 思考,即所谓“立象以尽意”。
• 如《揠苗助长》就是用迫不及待地拔高 禾苗以促其生长来比喻那些主观急躁的 人,说明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只 能得到失败的结局。
• 《鸡生金蛋》用妄想一次就发大财的杀 鸡取蛋来比喻贪心愚蠢的人,说明“心 贪全想得到,结果全都失掉”的道理。
• 寓言则以表述教训、哲理为目的,是 一种比喻、影射的文字,它只要求在
幻想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找到一种联 系,故事仅仅是为表达寓意而存在的, 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合理性。
• 寓言的幻想有较多的变通。
• 如食肉的狐狸从不吃葡萄,但伊索说 它因为吃不到而说葡萄是酸的。那么 伊索为什么要选择狐狸?
• 若选爱吃葡萄的动物,如猴、松鼠等,要吃葡 萄是没有困难的。
• 就阐明了“价值不能以数目计算,须 看那德性”的深刻寓意。在《伊索寓 言》中,如此简短的寓言有很多。

• 寓言的简短在于它的故事单一,且紧紧围绕寓 意进行。
• (1)故事中虽有人或拟人化的形象,但都概 括简单,只抓住其性格特征中最本质的一点, 粗线条勾勒,不作细致的刻画。
• (2)故事中有情节,但不展开、不枝蔓、不 周到地描述,更不着意安排悬念和细节,也忌 讳冗长的叙述和烦琐的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