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小学语文8种常考修辞手法(分类详解+练习)

分类详解:小学语文8种常考修辞手法一、比喻1.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1.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4.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三、夸张1.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2.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在写作中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变得更生动,读起来有一种美感。
那么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二、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属性。
5. 设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 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比喻和拟人现象,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示例:展示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
2.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达效果。
3.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借代等。
(完整)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

語文專題(一) : 修辭方法一、什麼是修辭方法修辭方法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二、常用的修辭方法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反問、設問、對偶等。
(一)比喻1、概念比喻,即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間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2、結構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體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性詞語)。
把(本體)比喻(喻體),把(喻體)比作(本體)。
3、常用比喻詞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猶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樣、成了、是、變成。
例子:1、紅紅的柿子像燈籠似的掛在枝頭。
2、聽了這個消息,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3、一輪明月宛如一個圓圓的大玉盤掛在夜空中。
4、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鏡子。
5、太陽好像紅氣球。
把太陽比喻紅氣球把紅氣球比作太陽練習一:1、紅紅的柿子像燈籠似的掛在枝頭。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2、聽了這個消息,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3、一輪明月宛如一個圓圓的大玉盤掛在夜空中。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4、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鏡子。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5、小興安嶺真是一個綠色的寶庫啊!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6、小姑娘有一顆金子一樣的心。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練習二: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X”1、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裡一動也不動。
()2、看他的樣子,好象有什麼喜事似的。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修辞手法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定义: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对语言进行修饰和加工的方式。
2. 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
3. 修辞手法的分类: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等。
教学活动:1. 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例子。
练习活动:1.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修辞手法的短文或句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
第二章:比喻教学目标:1. 了解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比喻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教学内容: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2. 比喻的作用:比喻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3. 比喻的构成: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4. 比喻的类型:直接比喻、间接比喻、明喻、暗喻、借喻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比喻的构成和不同类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比喻的理解和例子。
练习活动:1.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运用直接比喻、间接比喻等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比喻的短文或句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运用比喻的准确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
第三章:拟人教学目标:1. 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拟人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一、什么是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二、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大、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比喻1、概念: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构造:比喻一般由三个局部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把〔本体〕比喻〔喻体〕,把〔喻体〕比作〔本体〕。
例子:1、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练习一:1、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3、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5、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6、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练习二:以下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0、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三年级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1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4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无疑而问,不需回答。
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 、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
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 、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6、骆驼是沙漠之舟。
()7、大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 课内修辞手法全解+相应专项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内修辞手法全解+相应专项练习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夸张(一)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二)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二、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比喻1、概念:,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另一事物的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被比喻的事物或)、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把(本体)比喻(喻体),把(喻体)比作(本体)。
例子:1、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练习一:1、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3、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5、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6、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X”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10、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练习三:我能写出两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四: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例:1秋天的落叶落下来。
2北极星挂在夜空。
3天上的朵朵白云东游西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例如:(1)古老长城又沉沉地入睡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练习一: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X”1.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散步。
()2.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3?天上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 4.老虎在树下打呼噜,睡懒觉。
()5.花儿在风中弯着腰。
() 6. 战士们像箭一样地穿过熊熊大火。
()7.蝴蝶在空中跳舞。
() 8.星星在空中眨眼睛。
()9..蟋蟀在草中弹琴。
() 10.风在轻轻地拍打着水面。
()练习二:我能写出两个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三: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例:1、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夸张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特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夸大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 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1)他呀,眼睛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前面,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期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起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了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了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练习一:下列句子是夸张句的打“√”不是的打“X”1哇,好高的树,都顶到天上了。
()2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3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4教室真静啊,静得可以听见同学们的呼吸。
()5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
()6这玫瑰真香啊,香得十里外都闻得到。
()7的朵朵白云像一群群绵羊。
()8高楼上看下去,车辆小的跟蚂蚁一样。
()9这屋子真小,只有巴掌大。
()10.天上的星星在向我们眨眼睛。
()练习二: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
例:(1)这个面包太小了。
改:这个面包小得连塞牙缝都不够。
(2)看到这个蛋糕,我太想吃了。
改:看到这个蛋糕,我都流了一大碗的口水了。
1.风真大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个碗很重,我怎么也送不到嘴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旦那天,华地广场的人可真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今天的雨下得可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红的胆子真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三:我也可以写两个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排比排比也叫排语、排句,是把三个活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关的内容,介意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2)春天来了,到处都是鲜花,处都是绿草,到处都是大树。
(3)桌上摆满了东西,小小的玩偶,厚厚的字典,长长的铅笔,真的是琳琅满目。
练习一:下列句子是排比句的打“√”不是的打“X”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2、同学们踊(yǒng)跃回答。
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
”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 。
( )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 )4、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挂在月空中。
( )5、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 )6.他张开大口,对着大山大吼了声,大山抖了三抖. ( )7.冬天来了,大树穿山了雪白的衣裳。
( )8、小鹿在河边悠闲的散步。
( )9、春天的校园是绿色的;的校园是裸色的;的校园是白色的;的校园却是多彩的。
( )练习二: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若是鲜花,就用我装点世界;我若是___________,就用我__________________;我若是___________,就用我__________________。
2、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三:我能写出三个排比句。
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问:一、概念: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或者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