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3)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大纲(伍光和)

自然地理学大纲(伍光和)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绪论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一)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理坐标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表面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运动规律。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球运动”、“地球圈层结构”,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宇宙和天体二、太阳和太阳系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石大自然地理学课件04海洋和陆地水

石大自然地理学课件04海洋和陆地水

③ 混合潮:可分为不规则半日潮和不规
则全日潮两类。
➢ 不规则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也有两次 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潮差不等,涨潮时 和落潮时也不等。
➢ 不规则全日潮,则是在半个月内大多数 日子里为不规则半日潮,但有时在一天 里也发生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但全月 潮的天数不超过7天。
(三)潮汐成因
潮汐是由日月引潮力所产生的。
第二节 海水运动
一、潮汐与潮流
㈠ 潮汐 由日月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
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二)潮汐的分类:
① 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内(24h50m),有两次 高潮和低潮,而且相邻高潮或低潮的潮高几 乎相等,这样的潮汐,称为半日潮。
② 全月潮:半个月内,有连续7天以上在一个 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而其 余的日子里则为一天两次潮,称为全月潮。
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海水盐度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 重量之比,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 表示。
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 氯度。
盐度=0.03+1.805×氯度
P-降水量,E-蒸发量,可根据经验公式 计算一地的海面盐度:盐度 =34.6+0.0175(E-P)
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温度决定于海水的热量收支状况。
P大洋年降水量;R入海径流量;E大洋年 蒸发量;
全球年水量平衡表
从全球年水量平衡看出:
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 和。 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 %和陆地降水量的89。 4)P-降水量,E-蒸发量,R-径流量, 海洋水量平衡式:P=E-R;陆地水量平 衡式:P=E+R。
海水来源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 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4 自然地理学 海洋和陆地水

4 自然地理学 海洋和陆地水

概念
水文:指在自然环境中,水的各种现象的发
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性。
水体:是指以一定形态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
中的水的总称。 如大气中的水、江河湖海的水、冰川、地下水、 生物有机体中的水等等。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 结合水,以及为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 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 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潮汐的类型
◆全日潮:半个月内,有连续7天以上在一个太阴日内, 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这样的潮汐称为全日潮。北 部湾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全日潮海区之一。
潮汐的类型
潮汐的类型
◆混合潮:在一个太阴日内,也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 潮,但潮差不等,涨潮时和落潮时也不等。
(二)潮流
◆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 水平流动。随涨潮而产生的潮流叫涨潮流,随 落潮而产生的潮流叫落潮流。 ◆潮流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两种 回转流:外海、开阔海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在北半球作顺时针回转,流速约4 ~ 5km /h ; 往复流:海峡、河口等,受地形影响而成。其 流速较大,可达 18~22 km/h 。
(三)颜色与透明度
◆海水的透明度 定义:以直径300mm的白色圆盘垂直投入海水中 的可见深度表示 影响因素:海水颜色、悬浮物质、浮游生物、海水 涡动、入海径流、天空云量等
规律:越近大陆透明度越低,越近大洋透明度越高
世界上最透明的海水是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 66.5m;我国黄海仅为3~15m,南海为20 — 30m
三、海及其分类
1.海: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 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海是洋的组成部分。 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统计,各大洋共有海54个。 海的面积和深度远小于洋。 河水的注入使海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发育状况有别于 洋。 海没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 海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层。

自然地理学完整版

自然地理学完整版

第九节 冰川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海洋:96.5%(咸水) 冰川:1.7% (固体淡水) 地下水:1.7%(包括淡水0.8%和咸水0.9%)
湖泊水:0.013%(淡水和咸水基本各半)
河川水:0.0002%
能直接取用的河、湖、浅层地下淡水(水资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陆架制度确立了沿海国家在其大陆架上的主权地位。 沿海国家在其大陆架上行使的主权既不同于领土主权,也非 单纯的管辖权,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对其大陆架的上自然资 源的所有权以及勘探开发这些资源的专属权。 重新确立的大陆架制度自然衔接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制度。《公约》正式提出并肯定了专属经济区制度,对其宽 度、法律地位等做出详细规定。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 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受国际海洋法规定的特定法律制度酌限 制,其宽度不超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既非公海,也非领 海,其地位自成一类。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的主权主要是经 济性的。沿海国对自己专属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 源享有所有权,行使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权;对其内的设 施、人员和活动也享有一定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 区内享有航行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毛细血管每分钟润滑你的眼睛25次。没有水,人不可能看见东西, 也不能哭泣。 人的一生中,喝下大约80吨水。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
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第六节 河流
第七节 湖泊与沼泽
第八节 地下水
与能量外,还包括港湾、航线、水产养殖空间、海洋上空的风、

地理总结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地理总结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地理总结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表现象及与之相关的空间组织、相互关系和地球资源的科学,它主要包括两大分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本文将围绕着自然地理中的两大主题——陆地和海洋,进行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总结和介绍。

一、陆地陆地是指地球上水面以上的陆地区域。

它包括了大陆、岛屿、半岛等地理单位。

陆地的形成和演变是地球地质活动的结果,其形态和地貌多种多样。

(一)陆地的形成和地质构造陆地的形成是由于地球上的地质构造活动所形成的。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大陆和岛屿。

大陆主要由陆壳和地壳构成,其形成有地质构造作用、火山作用和风化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

1. 地质构造作用:地球上的陆地是在地壳形成和构造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

它们一般是在地壳板块的相互运动中,通过地壳变形、抬升、断裂等地质构造作用而形成的。

2. 火山作用:火山作用是地壳城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由于地幔部分的岩石熔化并喷发到地表形成了岩浆和火山岩,从而塑造了陆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3. 风化作用:风化是指地表岩石受到大气、水、植被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和分解,从而形成了土壤和地貌。

风化作用也是陆地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陆地的地理特征除了地质构造的影响外,陆地的地理特征还受到气候、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1. 气候:气候是陆地地理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的差异会导致陆地上的植被和动物群落有所不同。

2. 植被:植被是陆地地理特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植被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

3. 水文:水文条件也是陆地地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地表水、地下水和湿地条件会影响陆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导致陆地地理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

人类的农业、工业、城市化等活动会改变陆地的地貌和生态环境。

(三)陆地的利用和管理陆地的利用和管理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陆地的利用和管理问题变得越发重要。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洋:洋的主体应该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盐度平均为35‰。

水色高,透明度大。

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

洋的沉淀物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

世界大洋分四部分(省略)。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域称为海。

大洋的边缘因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海是洋的组成部分。

海的面积和深度都远小于洋。

由于靠近大陆,有河流注入,海水的理化性质受陆地影响。

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也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

它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有关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盐度=34.6+0.0175(E-P)。

还水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稳定性。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

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

潮流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类型。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

洋流:大范围的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海流)。

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分暖流和寒流。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

《自然地理学》全书重点

《自然地理学》全书重点

自然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一、“地球表层”特征●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自然地理环境。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

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pt课件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pt课件

波浪的要素包括波峰、波谷、波长、波高等。
2、海洋波浪分类
按成因分类:
风浪:由风的作用而产生的波浪。
海啸:因地震或风暴而产生的波浪。
精品课件
47
潮波: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海浪要素 海浪是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它的产生是外力、重力与
海水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精品课件
48
2/4
根据波浪行进海岸时的变化,对于坡岸较缓的海滩,近岸水域按不同 水深可分为:深水区、浅水区、击岸波区及岸边区。
第四章
精品课件
1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1.地球水圈 ① 活动水(液态与固态水):海洋、河流、湖泊、沼泽、
地下水、冰雪 ② 气态水: 大气水分 ③ 矿物化合水、结合水 ④ 2.地球总水量 ⑤ 国际水文协会认为15×108 km3 ⑥ 3.地球的水量分布 ⑦ 非均匀性 以海水为主体,海水占97%以上
海洋资源: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化学元素,海洋生物,矿藏,能量,热量。
一.海洋资源
(一)海水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量最大的化学物质是水,水本身就是一项重 要而宝贵的资源。除水以外,海水中含有大量溶解 固体和气体物质,其中包括80多种化学元素。
1.水资源:即海水淡化
2.化学物质资源
①盐
② 常量化学物质:镁、钾、重水、溴、铀
② 盐度

海水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
之比。

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
⑤ 4.物理性质
① 温度:海水表层平均温度变化于-1.7-30度间
② 密度:1.022-1.028g/cm3 ,是温度,盐度,压力 的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体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 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叫做引潮力 引潮力。 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叫做 引潮力。 它是引起潮汐的 原动力。 原动力。
引潮力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不相同。 引潮力在不同时间 、 不同地点都不相同 。 在地球上处 于月球直射点的位置,吸引力大于惯性离心力, 于月球直射点的位置 , 吸引力大于惯性离心力 , 所涨 的潮称为顺潮 在地球上处于月球对趾点的位置( 顺潮; 的潮称为 顺潮 ; 在地球上处于月球对趾点的位置 ( 下 中天) 则离心力大于引力,亦同时涨潮,称为对潮 对潮。 中天),则离心力大于引力,亦同时涨潮,称为对潮。 在距直射点90 则出现低潮。地球自转一周, 在距直射点900处,则出现低潮。地球自转一周,地面 上任意一点与月球的关系都经过不同的位置, 上任意一点与月球的关系都经过不同的位置 , 所以对 同一地点来说,有时涨潮,有时落潮。 同一地点来说,有时涨潮,有时落潮。
钱 塘 江 大 潮
3.地形对潮汐的影响 地形对潮汐的影响
• 潮汐还要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潮汐还要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 物体失去外力作用后还能自行振动,这振动称为自由振 物体失去外力作用后还能自行振动, 其振动周期称为自然周期。潮汐是一种受迫振动, 动。其振动周期称为自然周期。潮汐是一种受迫振动, 当受迫振动周期与海水本身的自然振动周期相接近时, 当受迫振动周期与海水本身的自然振动周期相接近时, 便会产生共振,反应就强烈,振动就特大,否则相反。 便会产生共振,反应就强烈,振动就特大,否则相反。 而海水振动的自然周期与海区形态和深度有密切关系, 而海水振动的自然周期与海区形态和深度有密切关系, 故各海区对天体的引潮力反应也不同。例如, 故各海区对天体的引潮力反应也不同。例如,在雷州半 岛西侧的北部湾为全日潮,而东侧的湛江港则为半日潮。 岛西侧的北部湾为全日潮,而东侧的湛江港则为半日潮。 又例如钱塘江口,由于呈喇叭形,故常出现涌潮。 又例如钱塘江口,由于呈喇叭形,故常出现涌潮。其特 点是潮波来势迅猛,潮端陡立,水花飞溅,潮流上涌, 点是潮波来势迅猛,潮端陡立,水花飞溅,潮流上涌, 声闻数十里,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异常壮观。 声闻数十里,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异常壮观。这一 奇特景观也叫怒潮, 潮高可达6-8米 最大可达12米 奇特景观也叫怒潮 潮高可达 米,最大可达 米,前 进速度6-7米 秒 吼声在几十公里外都可听见。 进速度 米/秒,吼声在几十公里外都可听见。
2.潮汐的成因
引起海洋潮汐的内因是海洋为一种具有自由表面、 引起海洋潮汐的内因是海洋为一种具有自由表面 、 富于 引潮力。 流动性的广大水体;而外因是天体的引潮力 即是说, 流动性的广大水体 ; 而外因是天体的 引潮力 。 即是说 , 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 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 , 具有自由表面而富于流动性的 广大水体——海洋中便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潮汐现象。 海洋中便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潮汐现象。 广大水体 海洋中便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潮汐现象
混合潮:可分为不规则的半日潮和不规则的全日潮。 混合潮 : 可分为不规则的半日潮和不规则的全日潮 。
不规则的半日潮,一般在一个太阴日中,也有两次高低潮, 不规则的半日潮,一般在一个太阴日中,也有两次高低潮, 但潮差和潮期不等。不规的全日潮,则是在半个月中出现全 但潮差和潮期不等。不规的全日潮, 日潮的天数不超过7 其余天数为不规则的半日潮。 日潮的天数不超过7天,其余天数为不规则的半日潮。
4.潮流
潮流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 潮流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 。 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称为涨潮流;随着落潮而产生的潮流, 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 ,称为涨潮流 ; 随着落潮而产生的潮流 , 称为落潮流。 称为落潮流。 潮流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 潮流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 在外海和开阔海区, (1)回转流 在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而成 回转流(也叫八卦流) 回转流 ( 也叫八卦流 ) 。 回转流的方向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 在南半球则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次数取决于潮汐类型, , 在南半球则为逆时针方向 。 旋转的次数取决于潮汐类型 , 半 日周期潮在一个太阴日内测转两次;全日潮则回转一次。 日周期潮在一个太阴日内测转两次 ; 全日潮则回转一次。 其流 速从最大到最小,再到相反方向的最大,再到最小, 速从最大到最小 , 再到相反方向的最大 , 再到最小 , 不断往复 旋转流动。 旋转流动。
在海峡、河口、 (2)往复流 在海峡、河口、窄湾 ) 受地形影响, 内,受地形影响,潮流便成了往复 其流速从零到最大,再到零, 流。其流速从零到最大,再到零, 再到相反方向的最大,再到零, 再到相反方向的最大,再到零,这 样不断循环( )。其往复的 样不断循环(图5.44)。其往复的 )。 次数也取决于潮汐类型。当半日潮 次数也取决于潮汐类型。 一个太阴日内,水流往复两次; 时,一个太阴日内,水流往复两次; 当全日潮时,一个太阴日内, 当全日潮时,一个太阴日内,水流 则往复只有一次。 则往复只有一次。往复流的最大流 速较回转流大,每小时可达18 18- 速较回转流大,每小时可达18- 22km,而回转流一般每小时只达4 22km,而回转流一般每小时只达4 5km。 实际海洋上的水流, -5km。 实际海洋上的水流, 既不是纯粹的潮流, 既不是纯粹的潮流,也不是纯粹的 海流,而是两者合成的结果。 海流,而是两者合成的结果。
• 所以地球表面的潮汐现象,以月球为主,月 所以地球表面的潮汐现象,以月球为主, 球的直射点和它的对趾点, 球的直射点和它的对趾点,大体就是潮峰的 位置。月球中天的时间, 位置。月球中天的时间,大体就是高潮的时 而潮汐变化的周期, 刻,而潮汐变化的周期,是月球周日运动的 周期,即大阴日。 周期,即大阴日。 • 地球表面各点,一般说来,所受引潮力的 地球表面各点,一般说来, 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但对于同一天体来说, 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但对于同一天体来说, 下中天有近似的对称性。由于日、 上、下中天有近似的对称性。由于日、月、 地球具有周期性的运动, 地球具有周期性的运动,故潮汐现象也具有 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