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同步练习2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每课知识要点练习题 附知识点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每课知识要点练习题附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及答案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每课知识点要点练习1、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有的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4、像压扁易拉罐、水结冰、给水加热、弯折铁丝、纸折玩具等,都只是物质发生了(形态)、(大小)的变化;而像火柴燃烧、蜡烛燃烧、铁生锈等,结果都有(新物质)产生。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也就说发生物理变化时,是(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发生化学变化时,就(有)新物质产生。
3、有的物质在发生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如在给白糖加热的过程中,先是白糖(熔化)—发生物理变化;再是(炭化)—发生化学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3、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4、淀粉和到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小的(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在热空气中,它能慢慢(分解),释放初一部分(二氧化碳);加热至2700C 时会全部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2.1 我们身边的物质 (含答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练习一、填空题1. 有的变化(),而有的物质变化(),甚至不易被察觉。
2.声音是由()产生的。
3.能()观察到的世界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
4.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一些物质的变化()。
5.物质的变化是(),有些是(),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A.压扁易拉罐B.弯折铁丝C.铁钉生锈了D.水变成水蒸气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B.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C.空气、水、火、声音等都是物质D.人也是物质3.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A.前者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B.前者产生了新物质,后者没有产生新物质C.两者都产生了新物质D.两者都没有产生新物质4.水结冰,改变的是物质的()A.大小B.形态C.种类D.外形5.下列哪种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A.蜡烛燃烧B.干冰升华C.米变成了饭D.铁钉生锈三、简答题1.有哪些方法使这些物质发生变化?2.物质的变化有哪些情况?都有什么特点?《我们身边的物质》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很快比较缓慢解析: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变化很快,而有的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2.物体振动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产生声音,所以,声音可以看作是振动的物体,声波相当于把振动进行传递。
3.直接间接物质4.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产生新的物质解析:物质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5.反光二、选择题1.C解析: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压扁易拉罐、弯折铁丝、水变成水蒸气只是改变了形态、大小、没有产生新的物质,铁钉生锈则产生了新的物质。
2.A解析: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变化很快,有的变化缓慢,有的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习题

6.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7.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___。
A.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B.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C.空气、水、火、声音等都是物质
D.人也是物质
29.下列哪种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
A.蜡烛燃烧B.干冰升华
C.米变成了饭D.铁钉生锈
30.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等物质的晶体情况是( )
A.都是相同的几何形体
B.同种物质的颗粒都是相同的几何形体
二、
13.√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习题
一、填空题
1.像食盐一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为___________。
2.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___,有些是___________,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3.声音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
4.物体是指占有一定空间,由物质组成的东西,如易拉罐是___________,而组成易拉罐的材料铝或铁则是___________。
11.有的变化___________,而有的物质变化___________,甚至不易被察觉。
12.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一些物质的变化___________,一些物质的变化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3.水变成水蒸气,它的形态发生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 )
1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 2.1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2.1我们身边的物质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8分)1.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水的状态________(填“变化”或“未变化"),________(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
3.观察下面每一项物质的变化,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__,我们的整个世界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5.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世界上没有一种物质是永远不变的。
二、选择题(共2题;共4分)6.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火柴燃烧B. 蜡烛燃烧C. 水结冰7.下列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玻璃破碎B. 铁钉生锈C. 铁皮做成铁桶三、判断题(共11题;每小题2分;共44分)8.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9.空气、水、火、电等也是物质。
()10.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1.水变成水蒸气,它的形态发生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
()12.把纸折了,它没有产生新物质()13.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1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能产生声音,所以声音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5.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6.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都是物质。
()1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18.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四、解答题(共3题;每小题各8分;共24分)19.简答题说一说,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点。
20.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1.自然界中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答案解析部分一、<b>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8分)</b>1.【答案】变化;形状;大小;新的物质【解析】【解答】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六年级下科学同步练习-2.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1.填空题。
(1)世界是由构成的,是变化的。
(2)物体是指占有一定空间,由物质组成的东西,如易拉罐是,而组成易拉罐的材料铝或铁则是。
(3)声、电、光(填“是”或“不是”)物质。
2.判断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 )(2)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如空气就不是物质。
( )(3)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
( )3.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B.物质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C.有些物质根本不会发生改变(2)雨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 ),这是物质变化的过程。
A.气态水 B.固态水 C.液态水(3)我们用力能让一根细铁丝的( )发生变化。
A.颜色 B.构成物质 C.形状(4)把易拉罐压扁和水结冰两种变化过程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B.物质的成分都发生了改变C.物质的颜色都发生了改变4.读图题。
下列图片中展示了一些物质的变化过程,请在有新物质产生的图片下面的括号里画“√”,在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图片下面的括号里画“×”。
剪掉的头发煮熟的米饭( ) ( )点燃的蜡烛折后的纸张( ) ( )5.连线题。
请将下列各种不同物质的变化按照其类别进行连线。
一杯热水的杯口有水蒸气冒出物质的变化是自然发生的小明不小心把碗摔碎了路边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碎成小块铁钉生锈了大米煮成了米饭物质的变化是人们的意识或行为造成的6.简答题。
(1)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另一些物质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请你各举三个例子,说明哪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哪些物质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2)小明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而小丽认为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7.【实验题·分析】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一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将一根金属条的一端浸没在热水中,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2.1我们身边的物质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8分)1.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水的状态________(填“变化”或“未变化"),________(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
3.观察下面每一项物质的变化,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__,我们的整个世界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5.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世界上没有一种物质是永远不变的。
二、选择题(共2题;共4分)6.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火柴燃烧B. 蜡烛燃烧C. 水结冰7.下列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玻璃破碎B. 铁钉生锈C. 铁皮做成铁桶三、判断题(共11题;每小题2分;共44分)8.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9.空气、水、火、电等也是物质。
10.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1.水变成水蒸气,它的形态发生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
12.把纸折了,它没有产生新物质13.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1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能产生声音,所以声音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5.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6.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都是物质。
1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18.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四、解答题(共3题;每小题各8分;共24分)19.简答题说一说,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点。
20.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1.自然界中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答案解析部分一、<b>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8分)</b>1.【答案】变化;形状;大小;新的物质【解析】【解答】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2.1我们身边的物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2.1我们身边的物质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8分)1.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水的状态________(填“变化”或“未变化"),________(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
3.观察下面每一项物质的变化,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__,我们的整个世界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5.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世界上没有一种物质是永远不变的。
二、选择题(共2题;共4分)6.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火柴燃烧B. 蜡烛燃烧C. 水结冰7.下列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玻璃破碎B. 铁钉生锈C. 铁皮做成铁桶三、判断题(共11题;每小题2分;共44分)8.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9.空气、水、火、电等也是物质。
10.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1.水变成水蒸气,它的形态发生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
12.把纸折了,它没有产生新物质13.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1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能产生声音,所以声音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5.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6.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都是物质。
1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18.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四、解答题(共3题;每小题各8分;共24分)19.简答题说一说,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点。
20.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1.自然界中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答案解析部分一、<b>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8分)</b>1.【答案】变化;形状;大小;新的物质【解析】【解答】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你能说出一些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写字的时候,纸上 留下了字迹。
下雨过后,路上 的积水慢慢地变成水 蒸气消失在空中。
你能说出一些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自然界的岩石风化变成了沙子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把易拉罐压扁
水结冰了
相同点:物质形态发生变化 不同点:变化的速度不同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纸
折叠
形状、大小
否
燃烧 形成火、化为灰烬
是
水
加热 冷冻
沸腾、气态化 结冰、固态化
否 否
蜡烛
掰断
变成两段
否
点燃
形成火
是
观察以上这些物质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吗?
变化速度
快 慢 快 快 慢 慢 快 快
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只改变了 形态、大小,有的则产生了新物质。有的物质变化 很快,而有的物质则变化很慢。
物质
方法
变化
速度
谢谢
( ×) ( √) ( ×) (√)
二、填是( 物质 ),整个世界都是 由( 物质 )构成的。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变化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形态 )、 ( 大小 ),有些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 )。
课后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 待的想观察某种物质的变化了吧,那就行动起来 吧!选择家中一到两种物质,记录下它们的变化, 细心的你一定有不一样的收获。
火柴燃烧
火
炭灰
铁钉生锈了
锈 (Fe2O3)
相同点:产生了新物质 不同点:变化的速度不同
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岩石、房屋、马路, 它们也在变化吗?
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非常好吃,小明吃得很饱。在做菜的过程中,小明产生了一些疑问,你能帮他 回答一下吗?
(1)煮鸡肉时,鸡肉变熟,冷水变、热,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2)请在产生了新化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X”。
⑵①X⑦X◎V④X㈤X
9•煽风点火(V釜底抽薪(V
三个例子,说明哪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哪些物质的变化没有产生新 物
质。
(2)小明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而小丽认为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你同意 谁
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7.【实验题•分析】 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一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将一根金 属条的一端浸没在热水中, 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 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重新回 顾一下这个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2)我同意小明的观点。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有些物质变化的速度
较快,有些物质变化的速度较慢,但世界上没有绝对不会变化的物质
7.(1)A
(2)半个小时过去后, 热水的温度会降低很多, 除了热水的温度变化外, 一部分水变成了水蒸气,在这种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
8.(1)鸡肉变熟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冷水变热只有物理变化。
(3)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
3.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B.物质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
C.有些物质根本不会发生改变
(2)雨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这是物质变化的过程。
A.气态水B.固态水C.液态水
(3)我们用力能让一根细铁丝的()发生变化。
1生的土豆切成土豆块。( )
2不小心打碎的碗。( )
3腐败的食物产生了难闻的气味。( )
4把瓶里的油倒人未加热的锅中。( )
5倒入清水中的食盐。( )
9.【趣味题•成语中的变化】 成语是汉语的精髓之一,有趣的是很多成语的本意
都与物质的变化有关。如斗转星移,指星斗的变化,表示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山 崩地裂,指山崩塌、地开裂,表示灾难性的巨大事变。
第二单元
1.
1•填空题。
(1)世界是由构成的,是变化的。
(2)物体是指占有一定空间,由物质组成的东西,如易拉罐是,而组
成
易拉罐的材料铝或铁则是。
(3)声、电、光(填“是”或“不是”)物质。
2•判断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如空气就不是物质。()
点燃的蜡烛
5.连线题。
请将下列各种不同物质的变化按照其类别进行连线。 一杯热水的杯口有水蒸气冒出 物质的变化是自然发生的 小明不小心把碗摔碎了
路边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碎成小块
铁钉生锈了
大米煮成了米饭 物质的变化是人们的意识或行为造成 的
6.简答题。
(1)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另一些物质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请你各 举
下列成语中,哪些成语一定包含新物质的产生,请在后面的()里画“V”。
飞沙走石( )
滴水穿石( )
凿壁偷光( )
参考答案
(2)物体 物质(3)是
(3)V
(4)A
煮熟的米饭(V)
折后的纸张(X)
5.
6.(1)(举例正确即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铁生锈、大米煮成米饭、蜡烛燃
烧;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折纸、水结冰、弯折铁丝。
(1)两分钟过去后,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条摸起来很烫,这是因为( )。
A.水中的热量传给浸没在热水中的金属条,再传给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条
B.变热的金属条中产生了能发热的新物质
C.金属条自身发热导致的
(2)半个小时过去后,热水的温度会降低很多,除了热水的温度变化外,热水这 种
物质还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A.颜色B.构成物质C.形状
(4)把易拉罐压扁和水结冰两种变化过程的相同之处是()。
A.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B.物质的成分都发生了改变
C.物质的颜色都发生了改变
4.读图题。
下列图片中展示了一些物质的变化过程,请在有新物质产生的图片下面的括号里 画“V”,在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图片下面的括号里画“X”。
煮熟的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