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合集下载

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1.定义史之法国学派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的国家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性质:文学史的一支;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梵·第根:“‘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2.定义史之美国学派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以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性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涵盖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研究对象与范围:跨国界的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跨国界的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大规模综合比较与审美批评的方法。

3.定义史之俄罗斯学派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解释:或者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或者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也即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类似。

研究方法上: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4.对比较文学的共识(一)研究对象:四个跨越的三种文学关系。

(二)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

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三)学科特征: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点。

(跨越性、可比性、开放性)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

民族文学:指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其作家遵循相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书面和口头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1.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3.比较文学在未来世界文学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文化冲突中的沟通作用;文学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探讨总体文学中的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4.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标志: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简述1895年教堂会议对比较文学发展的影响。

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在美国的北卡罗来州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年会,中心议题是欧美文学关系。

美籍捷克裔学者,时任耶鲁大学教授的韦勒克在会上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书面发言,即所谓美国学派挑战性的宣言。

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对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进行了批评,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了学科的健康发展。

教堂山会议成为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

法美两国学者的争论促使他们各自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出现了双方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局面。

于是,比较文学理论更趋成熟,这一学科也获得了新的活力。

它面对全球各民族的文学,即可以探索国家的影响和联系,又可以研究它的内在价值;既有考证和比较,又有综合和评价;既重视科学性;又重视美学性;既有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又有超越学科界限的、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比较研究。

6.20世纪以后,比较文学经历了哪三次世界冲击,对比较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一股潮流是所谓理论大潮。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1.比较文学定义: 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

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2.世界文学定义:既指获得世界声誉的各国民族文学经典,也指以世界主义视角观照民族文学的研究。

世界文学既指获得世界声誉的各国民族文学经典,也指以世界主义视角观照民族文学的研究。

歌德最早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是具有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视角的学术研究。

基亚将世界文学看做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是由于世界主义的文学的觉醒而产生的,它兼有历史帝研究世界主义文学的意愿3.总体文学定义4.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区别:文学翻译除了说明要传达出“思维内容”外,还着重强调了“风格特色”——因为这正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关键之一。

没有风格的作品必然显得苍白无血,毫无生气,正如人缺少了他的个性一样。

而作品有了风格,人物的音容笑貌便会跃然纸上,机趣横生。

因此,作为文学翻译,它必然也要力求传达出原著的这种精神风貌,否则翻译是毫无意义的。

另一方面,文学翻译还强调了“忠实、准确”——这可是文学翻译的要害,也是基难点所在。

翻译毕竟不是创作,其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忠实准确地传达出原著的精神风貌,而不得随心所欲,自由发挥。

但是由于两种语言特点不同,规律不同,一成不变地进行翻译是产生不了应有效果的。

因此就需要进行调整,在保持“神韵”的准则下语言上作些变通——这便是文学翻译的“再创作”。

不如此,翻译出来的东西看似忠实,实则成了死译、硬译,违背了原作的精神风貌。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她们都具有摆脱或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与社会现实发生剧烈的冲突;她们最终都死于自杀(卧轨和服毒);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之中都有一点浪漫的色彩,这种浪漫与社会生活的严酷性构成了反讽:导致她们毁灭的外在因素都是所谓的“婚外恋”或自我放纵。

比较文学整理资料

比较文学整理资料

比较文学整理资料1、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回话、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第一、“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这四个方面是对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总体的全面概括,而不是指具体的研究实践。

第二、这四个“跨”具有广泛的含义,既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也是指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必备的特性,同时也可以指比较文学的特殊视角和特殊方法,甚至是评论者的心态。

第三、在四个“跨”当中,除“跨学科”之外其余三“跨”是互相联系的,而且在内容上有所重叠,但各有所指。

第四、这里的“跨文化”指的是跨越文化体系。

第五、我们跨出文学的门槛,面向如此广大的学术世界的时候,必须把握好这个“跨越”的限度。

最后,一个学科的定义只能是对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点的规定,不可能把一切问题都容纳进来,表述的一清二楚。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民族文学的定义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3、世界文学的定义世界文学是马克思和歌德对文学未来的一种远瞻,指的是人类文学奖发展到一个新的理想的历史阶段,各民族国家地区间的割裂将消除,各民族文学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统一成一个综合体。

(世界文学有时指人类有史以来所产生的世界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有时指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和不朽价值的伟大作品,有时指根据一定标准选择和收集成的世界各国文学作品集。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文化(跨国家、民族、方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二,比较文学的基础与价值。

1,基础:(1),承认一切文学创作的过程、果实或经验都是一致的;(2),今天的时代条件。

社会、思想转型,信息化的发展。

2,价值:(1),提供了文学研究的新层面:新的研究视野,新的研究角度;(2),人文价值: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人文关注点不同。

西方:与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中国:天人合一。

[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

人文重要性:互识、互证、互补。

孔子:克己复礼以为仁。

培根:张扬个性。

新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既要保障对个体的尊重和个体间的平等权利,同时又要求个体有同情和尊重他人的义务,既保障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又要彼此对话、探讨、和谐共进,这样才能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避免本位文化的封闭。

新人文主义为比较文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既然比较文学的定义是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他就必定处于21世纪人文领域研究的最前沿。

因为文学涉及人类的客观现实处境也涉及人类的感情和精神世界,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中有较高的层面存在,并且更容易沟通和理解。

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文学,促进文化沟通,坚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

新人文主义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灵魂。

三,比较文学的简约历史发展阶段。

学科构成:教材、讲义、刊物、专家、教席(教授席位)、专著、论文、年鉴、学会、研究所系、学生、课程。

课本18页。

1827年,歌德最早提出了世界文学;1829年,法国的维尔曼最早以讲座的形式开课,1828年维尔曼在法国巴黎大学开设第一个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1837-1839年英国贺莱姆出版《十五、十六、十七世纪欧洲文学概论》一书,贺莱姆因此被视为英国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第一个以比较、历史研究文学的人;1838年维谢洛夫斯基诞生,他被称为“俄国比较文学家之父”,著《历史诗学》,他的《圣经中不可靠传说的题材变迁》是著名的比较文学论文;1877年,最早的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学报》由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了第一个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1897年,法国里昂大学戴克斯特获得第一个比较文学教授席位;1899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书目集出版;1899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系;1900年,法国巴黎召开比较文学会议;1904年,哈佛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系;1910年,巴黎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所;1921年,巴当斯倍哲创办《比较文学评论》;1931年,梵第根出版专著《比较文学论》;杨周翰《摩罗诗力说》(1907年)[比较文学专著,鲁迅专著];20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开设“文学专题”作家研究课;30年代:傅东华翻译了西方一些比较文学理论;40年代,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郭沫若《文学风貌》;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181则,对比较文学理论的思考。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我们对于比较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就要从这种认识出发,才能达到对它的深入领会和把握。

一.名词解释1.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定义的文学,在这里族际语言与文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些国家是由多民族组成的,这些民族虽然在政治上组成了一个国家,但是却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并且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因此,这样的国家就可能包含若干不同民族的文学。

2.国别文学:国别文学是以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所定义的文学现象,如中国文学、日本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从这个概念使用的心理习惯上我们可以见出,这一概念的汉语使用者习惯于国内学术界以国家的政治地域性来区别文学的学科界限。

3.总体文学: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在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中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

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空间上的伸展、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诗学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

4.世界文学: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术语,是歌德1827年在评论他自己的剧本《塔索》的法译本时最早提出的。

综合国内外比较文学理论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世界文学所包含的意义共有四个层面,即总量上的世界文学、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与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学。

5.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界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阈,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阈为安身立命的本体。

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会通。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人类用语言来塑造和表达自己内在世界的一种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而且是一种思想交流的方式,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文学刻画了人类的情感、思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丰富世界,因此,比较文学作为研究文学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比较文学是指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和研究,以发现文学中共同的人类内在世界和文化背景中的差异性,并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文化意义。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将不同文学作品在同一时间段进行比较,旨在比较这些作品反映的文化差异和文学内在精神的相似性。

例如,对于不同地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诗歌创作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推导出诗歌内在的精神和人类文化共同的内涵。

纵向比较是将同一地区、同一语言、同一文化的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人们对文学创作的不同追求和表现,可以揭示出文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迁和演化规律,同时揭示出人类文化发展的长远进程。

例如,对于中文文学,可以比较唐代诗歌和宋代诗歌的异同,揭示出唐诗和宋词的区别和传承。

比较文学具有比较明显的功用和价值。

首先,它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对于文学创作的不同追求和表现,进而了解不同文学创作背景下的内在精神和文化特征。

这种了解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为我们了解文化差异提供了依据。

其次,比较文学可以为文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提供支持。

对于不同文化和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研究,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文化背景。

比较文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文学跨越文化障碍,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最后,比较文学具有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推进人类文化普及的功能。

通过比较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和时期的文学遗产和文化历史,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同时比较文学作品也有助于促进文学教育和文化普及,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文化背景。

比较文学文学的跨国化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文学的跨国化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文学的跨国化名词解释摘要:1.比较文学的定义与概念2.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3.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4.比较文学的意义与影响正文: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与概念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二、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 世纪70 年代到20 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

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比较文学注重对不同民族的文学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彼此的相互影响及其与时代、社会、文化间的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运用跨学科的方法,以期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

四、比较文学的意义与影响比较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的文学研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拓宽文学研究的视野,丰富文学理论的内涵。

同时,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文学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总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文学的认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欣赏文学的新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