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介绍_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名地:铜仁(梵净山)

历史名地:铜仁(梵净山)

历史名地:铜仁(梵净山)梵净山(Mount Fanjing),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

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

梵净山总面积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25800平方千米,缓冲区2800平方千米,试验区13300平方千米。

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梵净山,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494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

总面积567平方公里。

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

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

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

梵净山植物类型多样, 森林是梵净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是其生物资源的核心。

它既是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又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枢纽;同时因其特殊的层次结构,形成了动物、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地。

除此之外,梵净山尚有众多低等动物、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研究还未涉及。

梵净山 演示文稿

梵净山 演示文稿
梵净山
Fanjingshan is the first mountain in Guizhou, which is located in Tongren (铜仁), which is my hometown. Fanjingshan altitude of 2494 m, 21 km from east to west, north and south about 27 kilometers, the total area of ​567 km2.
in addition to guanyin waterfall(观音瀑布), Jindaoxia (金刀峡), golden dome (金顶) and so o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anjingshan is Buddhist (佛教 的)mountains, back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Buddhism began to prevail in this, as many monks(僧侣) longing for the “Brahma pure land” (梵天净土) therefore officially named Fanjingshan.
Fanjingshan rich wildlife resources, such as Guizhou golden monkey(黔金丝猴), giant salamander (娃娃鱼), dove(珙桐) and other cherished plants and animals. Her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into the area could not find traces of man, the main peak of the "mushroom stone" (蘑菇石) is a famous landscape,

旅游景观讲解:梵净山

旅游景观讲解:梵净山

梵净山
自然 原始 禅意 梵天净土
游人手记
来过梵净山的游人都对此地赞不绝口。 他们对由山下到山上路过的龙泉禅寺、观音 瀑、八千级阶梯、金顶、日出日落等等都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 景观讲解 梵净山 刘强
梵净山
自然 原始 禅意 梵天净土
游人手记
来过梵净山的游人都对此地赞不绝口。 他们对由山下到山上路过的龙泉禅寺、观音 瀑、八千级阶梯、金顶、日出日落等等都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 景观讲解 梵净山 刘强
梵净山
自然 原始 禅意 梵天净土
THANKS
梵净山
自然 原始 禅意 梵天净土
蘑菇石,天地奇观 它已经在风霜雨雪中飘摇10亿年以上,是造物主举世无双的魔幻现实主义经典雕塑。
2013 景观讲解 梵净山 刘强
梵净山
自然 原始 禅意 梵天净土
形态美
梵净山——云海中的山峰肃穆而神秘,诵经的声音诠释着梵天净土的庄严,贵州第一名山 ,奇景天成。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这里留下了10至 14亿年前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观:孤峰突兀,断崖陡绝,沟谷深邃,瀑流跌宕,亿万斯年的风 雨侵蚀,雕琢了老金顶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诸如“蘑菇石”、“老鹰岩”、“万卷书”、 “将军头”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妙趣天成。
梵净山
自然 原始 禅意 梵天净土
诗词盛赞
《贵州通志》云:“梵净山一名月镜山……皆立梵宇,又有辟支佛迹……黔中胜概,无逾于 此;访之中州名山,亦未多得。”
陈鼎《黔游记》云:“梵净山(金顶),高数千仞,有古刹六,春日进香者,日以千计 。
《思南府续志》云:“六月中,远近男妇烧香顶礼者不下万人。
2013 景观讲解 梵净山 刘强

我的家乡梵净山

我的家乡梵净山

蘑 菇 石
• 气候特征 •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张) •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 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 孑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 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 内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 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 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 梵净 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 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 较多,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胜
我生活过
河 堤
县城的春天
夜景喷泉
音乐喷泉
旅游景区——梵净山
西环桥
琼河
我们叫的复斗——用于收获水稻
稻草堆
小河川流在山间——松树岭
红砖厂和青砖厂
贵州特有的坝子
曲折的马路——泥路
人工凿出的川洞
我的家乡——梵净山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 江、松桃三县交界处,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张) • 面积41900公顷,1978 年建立省级,1986年晋 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 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 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自然 保护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是中国6个加入联 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的成员之 一。
护国寺
• 人文景观 • 梵净山的人文景观较多。早在公元十六世 纪,梵净山就是国内有名的佛教圣地。山 上建有释迦殿、弥勒殿、承恩寺等庙宇。 此外,还有明神宗皇太后捐资重修金顶庙 宇树的“敕赐碑”、贵州巡抚和按察使建 的“禁硕山林碑”和金顶摩崖石刻。

梵净山

梵净山
• •
梵 净 山
简介
梵净山(Mount Fanjing),原名“三山谷”, 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梵天净土”,国务院 于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 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荣膺2008年 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是全 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 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 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梵 净山是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圈成员单位之一。梵 净山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 保存完好,1982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
珙桐又名“鸽子花”则 是恐龙时代的古老植物, 曾广泛分布于北温带, 后由于地质与气候变迁, 珙桐在地球上几乎消失 殆尽,有“植物中的大 熊猫”的美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梵净山冷杉
冷杉属是北温带阴暗针叶 林的建群种类,世界上共有50余 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在 亚热带陆续发现冷杉属植物3种, 是植物界的奇迹,其中贵州的梵 净山冷杉,不但为残留的稀有种, 并构成一定小面积的冷杉林,是 为重大发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 最后发现的一种冷杉及其形成 的冷杉垂直带群落。 梵净山冷杉林的发现对植物 区系学、植物群落学、植被地 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冰 川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科学意 义。
地理位置
•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 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 • 梵净山位于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 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 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 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体距 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 的台地。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 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 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 宗”。

旅游景点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内容详尽+框架完整)ppt通用模板

旅游景点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内容详尽+框架完整)ppt通用模板

开发利用
梵净山是“贵州第一名山”,“武 陵第一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1982 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 国 务院于1986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4] 2015年获得首批 “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 曾获得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 大避暑名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 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 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
梵净山宗教与人文
梵净山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 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北宋初年,在该山西麓的思 邛县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今印 江县城郊)。(道光)《印江县志》云:“西岩 寺……宋时建。”《思南府志》云:“西岩寺,在 (印江)县西五里,宋时建。”《贵州名胜古迹概说》 云:“西岩有寺,宋迹也。”西岩寺建于北宋太祖赵 匡胤乾德三年(965年),历代多次重修,后毁于 “文革”,是贵州境内一座有1000年历史的著名古 寺,实为梵净山佛教的祖庭。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 “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 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 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 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 称“思邛山”,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明初,梵净山已 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 “梵净山”、“大佛山”。[5] 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 “卓山”。
梵净山重要性与地位 生态价值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 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 下来的中国特产动物,总共750只左 右,仅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内, 是中国 特产的三种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区 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是贵州梵净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品”,是世 界的“瑰宝”。 梵净山保护区是武陵山系森林生态 系统保存较好的少数山地之一,是东亚 植物区系华中植物区的典型区域之一,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特有种众多,珍 稀动植物种更为繁多,是一块保存较为 完好的自然原始综合体,具有较高的保 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介绍贵州梵净山地理环境

介绍贵州梵净山地理环境
大自然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塑造出了令 人惊叹的景色
1
位置与地形
位置与地形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 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
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乌江水系 与沅江水系的分水岭
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 过渡斜坡地带的一部分,这种 特殊的地形使得梵净山成为了
一个自然生态的宝库
2
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1
2
3
4
梵净山的气候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其高海拔的地 形,梵净山的气候 具有明显的垂直变
5
植被与生态
植被与生态
梵净山的植被丰富多样,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可以观察 到明显的垂直带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着常绿 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等不同植被 类型。这种垂直带谱现象是生态学中的一种重要现象, 它为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梵净山的森林中,生长着许多珍稀和濒危的野生动 植物。这些生物种群的存在不仅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 的意义,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山顶和山脚的气温 差异显著,使得这 里的气候条件十分
独特
夏季,梵净山的气 温较为凉爽;冬季
则较寒冷
这种气候特点为多 种生物提供了适宜
的生存环境
3
地质与地貌
地质与地貌
1
梵净山的山体主要由变质岩构成,这种岩石经过数亿年的地质演变, 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壮丽景色
由于其古老的地质历史,梵净山是中国南方最早成为陆地的地区之 一
总之,梵净山的地理环境充满了神奇和魅力。无论是其壮丽的山水、丰富的生物种群 还是悠久的人类历史和文化背景,都使得梵净山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和欣赏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和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中国旅游地理(贵州)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贵州)ppt课件
cat 3. xxx
Key message
Analysis • 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39
醉美贵州
Chapter 3 title
• Description of chapter 3
40
贵州的美酒美味
20
21
22
23
Title
FROM
22
TO
xx% xx%
xx%
xx%
xx%
xx%
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24
贵阳市西郊,距省会贵阳28公里, 是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第一站。景区面积200 平方公里,是一个融高原湖光山色、岩溶 地貌、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湖边有座红 枫岭,岭上及湖周多枫香树。深秋时节, 枫叶红似火,红叶碧波,风景优美,故名 “红枫湖”。
?梵净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同时也是世界重要保护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之一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两者重合的名山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存的重要典范之一
中国旅游地理
贵 州省
YYY
1
贵州省概况
位置: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东、南、西、北分别与湖南、广西、云南、 重 庆为邻。古为夜郎国所在地。因省东北部秦时属黔中郡,唐时置黔中 道,故简称黔。
旅游资源:
1、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山石、水景、洞穴等自然风景众多。 2、文化古迹类型较多,分布较广。 3、黄果树瀑布景区、安顺龙宫景区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梵净山介绍_
• 现在各种名胜古迹、风景景点越来越多越 来越复杂,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取舍呢?我 们该去什么地方旅游?什么地方自由自在 的玩耍呢?现在就有我来为大家简绍一个 著名的景点国家5A级景区——梵净山

梵 净 山
•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 东北部的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处, 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5′55″~ 108°48′30″,北纬27°49′50″~ 28°1′30″。保护区总面积4.19万公顷, 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 要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 桐等珍稀动植物为保护对象。
千年神树,可览性为四 字 : 稀、奇、神、灵 稀:第三纪残遗植物,绝 无仅有 奇:树一年开花三次,脱 皮一次 神:种子落地不生,枝条 嫁接不 活,树干 树 叶均可入药 灵:当地老白姓和过往游 客常拜祭该树,神树也尽 荫庇众生
简介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原来的正名 为“三山谷”,国务院于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 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 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先后荣膺2008 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梵 净山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 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 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云海波涛 佛光幻影
奇峰怪石
棉絮岭拜佛台
棉絮岭,原是高山沼泽地带,脚踩 在上面,好像踩在棉絮上面一样。这里 竹林如草,紫雾若纱。
站在这里,可以隐约眺见红云金顶 雄姿。 是西线观看梵净山万米睡佛的最 佳地段。像这样惟妙惟肖又宏大伟壮的 佛陀睡相。在这里,真是望不尽的层层 山水,层层佛境;悟不尽的梵天惮思, 净土菩提。
雾中金顶
金 顶 天 桥
金顶海拔
蘑菇石
一是古庙遗址:
释迦殿、弥勒殿
观音殿

承恩寺(俗名上茶殿)
镇国寺(俗名下茶 殿) 通明殿

二 是碑石和摩崖:
《 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
茶殿碑 金顶摩崖 禁砍山林碑
三是桥 四洞穴
观音洞 九皇洞。
五是奇峰怪石
八景
六是云海波涛 七是佛光幻影
八是山花红叶
古庙遗址 金顶天桥万米源自佛千年紫薇王保护园紫薇王保护园位于贵州省印江县 永义乡政府所在地,是西线上梵 净山的必经之路,距离印江县30公 里,距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西线山门 5公里。园内有一棵国家级保护植物“紫薇树”, 树龄1380多年,树高34 米,冠径15米,胸径1.9米。 1998年被选为贵州省古 大 珍 稀树名录,因属第 三纪残遗植物,科学界视为活化石,此树目前 没有发现第二棵,世界上也只有日本福冈发现 比此树小的一株。


金顶

金刀峡

棉絮岭拜佛台
梵净山护国寺
蘑菇石 万卷书
千年紫薇王保护园
金顶
武陵山脉主峰在梵净山, 梵净山的胜景在金顶。有人说 到梵净山不登金顶,等于没到 梵净山。
金顶海拔2494米,是武陵山 脉的最高峰。金顶,是梵净山 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的“聚亭 盆”,品位高,绝世仅有。金 顶附近,历代所修寺庙甚多, 这些庙宇,因受条件限制,全 系块石砌墙,板石盖顶,经多 年风蚀雨蠹,有的倾塌,恢复 佛教朝圣和旅游开发后,逐步 得到修缮。 经文物普查和旅游景点分类, 可称为金顶八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