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肠道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肠道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一、有益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柔嫩梭菌,丁酸梭菌,芽孢杆菌(枯草、地衣)。5种

有害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空肠弯曲杆菌。4种

二、厌氧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丁酸梭菌,柔嫩梭菌。5种

需氧菌:芽孢杆菌。1种

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2种

注:

境中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37~42℃。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肠道正常菌群中95%以上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在正常菌群中所占比例较少。

三、一般检测菌株包括厌氧菌中的双歧杆菌、拟杆菌、优杆菌、消化性球菌、乳杆菌及梭菌。

需氧菌中的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及酵母菌等。

四、无氧环境的简易操作:

1、方法来自文献《健康羊驼粪球中主要正常菌群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采用干燥器培养,1m3空间用焦性没食子酸10g、10%氢氧化钠溶液l00mL,按比例取10%的氢氧化钠液置于干燥器皿底部,然后放置2到3个略高于液面的青霉素小瓶,再按比例称取焦性没食子酸用纸

包好,放在圆柱上。继而放上隔板,将接种完毕的培养基放于隔板上,同时放美蓝指示剂一管。盖上缸盖并用石蜡封闭。再轻轻摇动干燥器,使焦性没食子酸掉人氢氧化钠液中,反应后,干燥器内无氧,美蓝指示剂由蓝变白。置于温箱37℃培养24一48h观察结果。

2、方法来自文献《健康猪肠道菌群的分离培养与耐药性分析》

后者先拧紧瓶盖,放入密封性较好的玻璃罐(用凡士林封口),通过蜡烛燃烧法制作简易厌氧装置。

五、CO2培养箱不可代替无氧培养箱

厌氧箱一般是组合气体90%氮气+5%氢气+5%二氧化碳,厌氧箱里面培养的微生物都是厌氧微生物;而二氧化碳培养箱里面是5%二氧化碳+95%空气,里面是有一部分氧气的。一般的研究认为严格厌氧菌的培养环境中O2的浓度必须小于1000ppm(千分之一),更严格的环境是小于300ppm(万分之三),本实验室CO2培养箱CO2浓度范围为280-2000ppm,所以CO2培养箱是不能用来培养严格厌氧菌。(1ppm即百万分之一)。

目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简便而又有效的技术包括有:厌氧箱培养技术;厌氧罐培养技术;厌氧袋培养技术;

1.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

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低温对一些厌氧菌有害。

1.采样和运输:同时间、同地点、同位置分别取两管平行粪样,可适量

多取,一管做需氧菌分离和提纯,另一管做厌氧菌的分离和提纯;需氧菌按原方案用冰块运输,厌氧菌放置于厌氧生物袋常温运输(一般认为,低温对某些厌氧菌有害,并且氧的溶解度较高)。

2.保存: 标本送至实验室后,应尽快处理,最迟不超过24h。需氧菌放

置于4℃冰箱保存,厌氧菌放置于常温保存。

3.分离、纯化:需氧菌按原计划进行。厌氧菌培养基中添加万分之五的

半胱氨酸或硫化钠做还原剂,消除培养皿内部氧气。

1.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

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

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低温对一些厌氧菌有害。

文献名称研

品培养基种类

培养

条件培养时间

微生

物种

胃肠道菌群和胃肠黏膜屏障的检测胃

便

选择性培养基,具体

不详

氧,

厌氧 24-72h

检测

菌株

括:

双歧

菌,

拟杆

菌,

优杆

菌,

消化

性球

菌,

乳杆

菌及

菌,

肠杆

菌,

肠球

菌,

葡萄

菌,

及酵

菌。

10种

贵州小型

猪胃肠道

正常菌群的初步检测肠

便

10种菌的选择性培养

基和需氧、厌氧的非

选择性培养基

氧,

厌氧

需氧

菌:24-48h,厌

氧菌:48-72h 37℃

双歧

菌,

乳酸

菌,

拟杆

菌,

消化

荣球

菌,

菌,

肠杆

菌,

肠球

菌,

葡萄

菌,

酵母

菌。

10种

健康羊驼

粪球中主

要正常菌

群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肠

便

普通琼脂培养基,甘

油肉汤浸液琼脂,EC

培养基,伊红美蓝培

养基,乳酸杆菌选择

培养基,生化试验用

培养基

氧,

厌氧 24-48h 37℃

双歧

菌,

乳酸

菌,

酵母

拟杆

菌,

芽孢

菌。5

健康猪肠

道菌群的

分离培养与耐药性分析肠

便

麦康凯琼脂,MRS增

菌液,HYA琼脂,TYP

琼脂

氧,

厌氧

需氧菌:24h,

厌氧菌:48h 37℃

大肠

菌,

乳酸

菌,

双歧

菌。3

健康与腹泻幼犬肠

道菌群数量差异分析研究肠

便

普通和SS琼脂培养

基,甘油肉汤浸液琼

脂培养基,MRS乳酸

菌、EC肠球菌、EMB

肠杆菌,TPY双歧杆

氧,

厌氧 24-48h 37℃

大肠

菌,

沙门

菌选择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生化试验用培养基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5种

健康鸽与

腹泻鸽肠道菌群比较研究肠

MRS培养基,营养琼

脂平板,双歧杆菌培

养基,麦康凯培养基,

EC培养基,生化试验

培养基

氧,

厌氧 24-72h 37℃

芽孢

杆菌,

乳酸

杆菌,

双歧

杆菌,

大肠

杆菌,

肠球

菌。5

水貂粪便粪营养琼脂培养基,莫厌氧 48-72h 37℃乳酸

乳酸杆菌的分离与鉴定便匹罗星锂盐改良MRS

培养基,营养肉汤培

养基,生化试验培养

菌,

嗜酸

性乳

酸杆

菌,

干酪

乳酸

菌。3

猪源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

学特性分析粪

便

LB培养基,淀粉培养

基,酪素培养基,羧

甲基纤维素钠培养

基。

氧,

厌氧 18-24 h 37℃

嗜热

脂肪

芽孢

菌,

地衣

芽孢

菌,

枯草

芽孢

菌。3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

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

厌氧菌标本采集与送检必须注意两点: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1. 采集:

采集标本须注意:不被正常菌群污染,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采集深部组织标本时,需用碘酒消毒皮肤用注射器抽取,穿刺针头应准确插入病变部位深部,抽取数毫升即可,抽出后可排出一滴标本于酒精棉球上。若病灶处标本量较少,则可先用注射器吸取1ml还原性溶液或还原性肉汤,然后再抽取标本。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棉拭取材,并用适合的培养基转送。厌氧培养最理想的检查材料是组织标本,因厌氧菌在组织中比在渗出物中更易生长医。

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不同于一般的细菌培养,多采用特殊的采集方法,如针筒抽取等,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接触空气。

不同部位标本采集方法也各有不同特点。

2.送检方法与处理

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不超过2 h,以防止标本中兼性厌氧菌过度繁殖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如不能及时接种,可将标本置室温保存(一般认为,冷藏对某些厌氧菌有害,而且在低温时氧的溶解度较高)。

1)针筒运送:一般用无菌针筒抽取标本后,排尽空气,针头插入无菌橡皮塞,以隔绝空气,立即送检。这种方法多用于液体标本的运送,如血液、脓液、胸腹水、关节液等医.

2)无菌小瓶运送:一般采用无菌的青霉素小瓶,瓶内加一定量的培养基和少量氧化还原指示剂,用橡皮盖加铝盖固定密封,排除瓶内空气,充以C02气体。同时先观察瓶内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颜色,以判断瓶内是否为无氧环境,如合格将用无菌注射器将液体标本注入瓶中即可。

3)棉拭子运送一般不采用棉拭子运送,如果使用该方法,一定使用特制运送培养基,确保无氧环境,确保不被污染,确保快速送检。

4)厌氧罐或厌氧袋运送将厌氧罐或厌氧袋内装入可有效消耗氧

气的物质,确保无氧环境。该方法一般用于运送较大的组织块或床边接种的培养皿等。

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和人体的口腔、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等部位,常引起内源性感染。据文献报道,约60 % 的临床感染有厌氧菌参与,且大多数是与需氧菌混合感染,故开展厌氧菌的检验对感染的诊断、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一、厌氧菌样品的采集Collection of anaerobic bacteria' s speci mens

标本避免正常菌群污染和氧接触,采用下列方法:

(1) 脓胸及未破溃的脓肿:皮肤消毒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排尽空针及针头内的气体) ,将针头插入无菌橡皮塞内送检。

(2) 肺分泌物和痰标本:用支气刷采取或环甲膜穿刺术。

(3) 尿液标本:用无菌注射器从耻骨上缘行膀脱穿刺术抽取。

(4) 血液标本:可用两端接有无菌针头的塑料袋或橡皮导管,将一端针头刺入静脉,待血液流出后将另一端针头立即插入培养瓶内(瓶内负压) ,使血液直接流入培养瓶内。

(5) 窦道、深部脓肿等的标本:可用特别采样器采取。

二、涂片与染色Smear preparation and stain

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染色性,并估计标本中大致的含菌量,可用"少量”" + "、" ++ "、" + ++"、" ++

++ "表示。镜检不仅能反映各种厌氧菌的特殊形态,同时也能为鉴定厌氧菌提供参考和依据。如脆弱拟杆菌菌体细长,两端尖:韦荣球菌是极小的革兰阴性球菌。厌氧菌芽胞的位置、形态、大小对鉴定很有意义,必要时作芽胞形成试验。例如,芽胞在菌体极端且大于菌体呈鼓槌状,是破伤风梭菌的特征。根据厌氧菌的特殊形态,可初步确定有无厌氧菌感染,及时向临床医师发出一级报告,建议采用哪类药物。

三、标本接种Inoculating

一般标本接种3 个血琼脂平板,分别放置于有氧、无氧和含5 % ~ l0 % CO2 的环境中培养。如果只要求检出厌氧菌,只需接种l

个厌氧血琼脂平板,也可增加1 个相应的选择厌氧血琼脂平板。为便于在混合培养中及早发现厌氧菌,一般将标本分3 段划线接种,在第1 和第2 段交界处贴1 张甲硝哗(5 mg/片)纸片,若出现隐约抑菌圈,则提示有厌氧菌生长。

不同厌氧菌的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各异,色素也有不同,荧光产生与否也有助于鉴定,根据上述特征,可初步推测厌氧菌的种类:

1.革兰阴性杆菌

(1)在BBE 琼脂平板上有灰黑色、直径> lmm 的菌落,菌落周围有黑色的晕,可初步鉴定为脆弱拟杆菌。

(2) 在卡那万古溶血琼脂平板上,有棕色或黑色菌落,或用伍德灯照射有砖红色荧光者,为产黑素普雷沃菌。

(3)菌落沉入琼脂内,使培养基表面留有小坑者,可能是解脲拟杆菌和纤细拟杆菌。

(4) 菌落表面有小斑点,或如面包屑,结合涂片所见,可初步鉴定为具核梭杆菌。

2. 革兰阴性球菌菌体很小,排列成双、短链或小堆,菌落小,不透明,可能是小韦荣球菌。

3. 革兰阳性球菌排列成长短不等的链,可能是消化链球菌。

4. 苹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1)菌落呈臼齿形、粗糙,结核脓样分泌物中有硫黄样颗粒,可能是放线菌。

(2) 菌体呈X 、Y 、V 排列,菌落小,灰白,不透明,可能是丙酸杆菌。

5 .革兰阳性芽胞杆菌只要见有芽胞,即可鉴定为梭菌属。菌落有双环溶血,卵黄平皿上卵磷脂酶试验和Nagler 试验阳性,涂片染色为革兰阳性短粗杆菌,有芽胞,有荚膜,可鉴定为产气荚膜梭菌。

四、耐氧试验Oxygen tolerance test

当厌氧平板上有细菌生长时,为了确定是否为厌氧菌,必须做耐氧试验。从每个琼脂平板上挑取4~5 个性状不同的菌落,每个菌落分别转种于2 块需氧血琼脂平板和1 块厌氧血琼脂平板(每个琼脂平板可划4~6 区,每区种一个可疑菌落) ,然后将平板分别放置在需氧、二氧化碳和厌氧环境中培养。

凡在厌氧环境生长,而在需氧和二氧化碳环境中不生长的细菌为专性厌氧菌;在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均能生长者为兼性厌氧菌;在需氧和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而在厌氧环境中不生长者为专性需氧菌;在需氧、厌氧环境中均不生长或生长不佳,而在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良好的细菌为需二氧化碳菌。

五、鉴定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

可依据厌氧菌的菌体染色形态、菌落特性以及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作出初步鉴定。最后鉴定则要进行生化反应及终末代谢产物等检查。

生化试验主要包括多种糖类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触酶试验、卵磷脂酶试验、脂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及胆汁肉汤生长试验和硫化氢试验等。目前用于厌氧菌快速鉴定有胞外酶试验,4 h 即可观察结果;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如VITEK-ANI 、MicroS can- ANI 等也可鉴定厌氧细菌。

在进行厌氧菌分离鉴定的过程中,需注意下列事项:

①厌氧菌标本在采集和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与空气隔绝(厌氧菌暴露于空气中时间太长可死亡) ,务必在30 min 内完成,同时应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

②培养基要新鲜配制,若储存太久,有氧气溶解在表面或有过氧化物在培养基中,不利于厌氧菌生长。

③若菌落太小,需用放大镜观察菌落。

④作耐氧试验,要求从每个琼脂平板上挑取4 ~ 5 个性状不同的菌落,分别接种需氧和厌氧血琼脂平板,置于需氧、二氧化碳和厌氧环境中培养。

⑤如作胞外酶鉴定,一定要有足够的菌液浓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