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心率监测仪的设计

便携式心率监测仪的设计
便携式心率监测仪的设计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AP0905520

学生姓名李晓勇

指导老师陈鹏

开题报告日期2011/10/12

便携式人体心率监测仪的设计

1摘要

多年来,心率监测仪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检测心率的仪器虽然很多,但是能像本文设计的系统一样实现精确测量、便于携带、报警等多种功能的便携式全数字心率测量装置却不多。

本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采集信号,以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系统,经信号处理电路后脉冲送入单片机,由数码管显示心率。本文设计的人体心率监测仪使用方便,只需将手指端轻轻放在传感器上,即可实时显示出每分钟脉搏次数,特别适合体育训练和外出旅游等场合使用。采用红外光学检测法,能够在运动的状态下进行心率测量。该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强,安全可靠,系统通用性好,移植、扩展方便,同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操作简单,便于随身携带等特点,适合家庭和社区医疗保健使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现代的医学电子仪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电子测量仪器硬件系统,而是基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生理量检测和分析系统。以往专门测量心率值的仪器较少,能提供心率变异指标的仪器更是寥寥无几。人们为了知道自己的运动或劳动强度是否超负荷,尤其是老年人或运动员等,他们都得赶到医院而不能实时测量和预知。而心电仪的出现,使心电图机进入家庭变成了可能,但基于心电工作站的模式,使个别地区的患者因医院分析诊断系统的不健全,而变得不适用;基于嵌入式及DSP的心电监护仪功能强大,但又因芯片价格的高昂而有悖于我国基本国情,不利于家庭的普及[4]。因此,一种性能优良,带有自动监测、报警等功能,适合在家庭和社区条件下使用,同时适用于有隐性疾患的亚健康人群及各种作业环境下的劳动者,在其心率变异时,能及时发出警示的安全监护器,而又符合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这一国情的心率监测系统的研制显得尤其重要。基于这一目的,我设计的课题就是便携式人体心率监测系统的设计。

2系统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功能要求

要求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采集信号,以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系统,经信号处理电路后脉冲送入单片机,能够实现报警、数码管显示心率的频率等功能。

2.2 研究方法

心率与脉搏的联系:心率与脉搏在身体正常的时候是相等的,只有在心脏出现疾病的时候出现。因此心率测量问题可以转化为脉搏的测量,而脉搏的测量有更容易实现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运用。

本监测系统的有效测量范围为50次-199次/分钟。

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随着心脏的搏动,人体组织半透明度随之改变:当血液送到人体组织时,组织的半透明度减小;当血液流回心脏,组织则半透明度增大。这种现象在人体组织较薄的手指尖、耳垂等部位最为明显。因此,本心率监测仪将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的上述部位,并用装在该部位另一侧或旁边的红外光电管来检测机体组织的透明程度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由于此信号的频率与人体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成正比,故只要把它转换成脉沖并进行整形、计数和显示,即可实时地测出脉搏的次数[6]。

2.3 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

心率监测仪由单片机AT89C2051、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等组成,如图2.3所示。

图2.3心率监测仪系统总框图

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从手指获取脉搏信号,通过前置放大和滤波电路,再经过波形变换

电路后,将脉搏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传给单片机。显示器将单片机处理后的信号显示出来,同时每次脉冲的到来均响铃,与脉搏同步。

(2)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其原理是利用光电信号来测量脉搏容量的变化。当血管内血容量变化时,组织对光的吸收程度相对发生变化,利用光电传感器可测出这种变化,该变化反映出血液动脉的基本参数情况(包括频率、幅度、脉搏波形状的改变)。根据郎伯特-比尔(lambert-beer)定律,物质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和他的浓度成正比,当恒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人体组织上时,通过人体组织吸收、反射衰减后测量到的光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照射部位组织的结构特征。

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可分为反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和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可利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光敏晶体管做光检测器件组成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将发光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分别放在组织的两边(透射法)或同一侧(反射法),当被测处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改变时,此处组织的透光率和反射率随之变化,光敏晶体管就可将此时引起的光线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反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光源和光敏元件处于被测部位的同一侧,光源所发处的光线经指尖组织的反射有一小部分可以透过指尖组织和血液照射到光敏元件所在的窗口中,再由光敏元件检测出其变化,因此血液的搏动情况可以被描记,通常称这种传感器为反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8],其电路如图2.3所示。

图2.3反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

光源和光敏元件分别处于被测部位的两侧,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经指尖部组织透射到光敏元件所在的窗口,从而由光敏元件检测出脉搏的波动信号,这样记录的波也有将其作为指尖容积波处理,通常称这种传感器为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其电路如图2.4所示。

图2.4 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

本设计选用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其电路如图2.5所示。

图2.5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电路图

因为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很低,如当脉搏为50次/分钟时,只有0.78Hz,200次/分钟时也只有3.33Hz,因此信号首先经R14、C8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当传感器与手指断开或检测到较强的干扰光线时,输出端的直流电压会出现很大变化,用C6、C7背靠背串联组成的双极性耦合电容把它隔断,滤除直流成分。

(3)前置放大与滤波电路

运放IC1a将信号放大200倍,并与R11、C5组成截止频率为10Hz左右的低通滤波器以进一步滤除残留的干扰,其输出的信号是叠加有噪声的脉动脉搏波,此信号由滞回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IC1d转换成方波[9]。该比较器的阈值可用P2调定在脉搏波的幅值范围之内,但对P2的调定要求并不严格,因为IC1d 的输出信号经C4、C3的微分后总是将正、负相间的尖脉冲加到单稳多谐振荡器IC1c的反相输入端,不会造成很大的触发误差。

当有输入信号时,IC1c在滞回比较器IC1d输入信号的每个下降沿到来时输出高电平,使C3通过R6充电。大约持续20ms之后,因C3充电电流减小而使IC1c同相输入端的电位降低到低于反相输入端的电位(尖脉冲已过去很久),于是IC1c改变状态并再次输出低电平。这长的脉冲是与脉搏同步的,并由红色发光二极管D14的闪亮指示出来。同时,该脉冲电平通过R17送到单片机P3.3脚,

进行对心率的计算和显示。

9v电源电压由R3、R4分压成4.5v,再经IC1b缓冲后用作IC1 a、IC1d、 IC1c 的参考电压,这样即使电池电电压降低到6v本电路也能正常工作。其电路如图2.7所示。

图2.7 波形变换电路

(4)显示电路

选用七段共阴数码管作为数据显示器,单片机AT89C2051的P1口接数码管的a、b、c、d、e、f、g和dp引脚。P3.0~P3.2接ULN2003的1B、2B和3B,ULN2003的1C、2C和3C分别接三个数码管的公共端子COM2 、COM1 和COM0。当P3.0~P3.2其中有一个变为高电平时,分别驱动7SEG2、7SEG1 和7SEG0,此时从P1口输出经过单片机处理后的数据数码管就可以显示心率的次数(每分钟送一次数据),其中P3.3是对脉冲计数的。8个220Ω的排阻接电源后接P1口,作限流用,维持数码管正常显示,当单片机复位时,使P1口电平全为高电平。其电路如图2.9所示,本部分运用89C2051单片机作核心元件,在这里运用了单片机能更快更准确地对数据进行运算,而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程,所用外围元件少,轻巧省电,故障率低。ULN2003为内置达林顿管集成电路,作动态扫描时的选通驱动用。

来自传感下降沿到达时,单片机对两次脉冲间的时间进行运算得出心率,通过P1口把结果送到数码管显示出来。同时,对每次脉冲的到来均响铃,与脉搏同步。这样,就可以通过声光的形式和整形输出电路的脉冲电平输入单片机89C2051的P3.3脚,单片机设为负跳变中断触发模式,故每次脉冲下降沿到达时触发单片机产生中断并进行计时;当下一次脉冲的形象地把脉搏的快慢显示出来。

为避免干扰的影响,单片机对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距进行检测,若发现有

干扰则忽略该干扰而不显示。

图2.9 显示电路图

(5)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是对每次脉冲的到来均响铃,与脉搏同步。这样,就可以通过声光的形式形象地把脉搏的快慢显示出来,其电路如图2.10所示。

图2.10 报警电路

(6)时钟电路设计

单片机内部时候方式如图2.11所示。在单片机内部有一振荡器电路,只要在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外接石英晶体,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在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图中电容C9和C10的作用是稳定频率和快速起振,电容值在5~30pF。晶振X1的振荡频率范围为1.2~12MHz,典型值为12 MHz 和6 MHz。

图2.12 时钟电路

(7)复位电路的设计

按键与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13所示。开机瞬间RESET引脚获得高电平,随着电容C11的充电,RESET引脚的高电平将逐渐下降。RESET引脚的高电平只要保持足够的时间(2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就可以进行复位操作;另外,在单片机运行期间,还可以利用按键来完成复位操作。

图2.13 复位电路

3、预期成果

多年来,心率监测仪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检测心率的仪器虽然很多,但是能像本文设计的系统一样实现精确测量、便于携带、报警等多种功能的便携式全数字心率测量装置却不多。

本文设计的人体心率监测仪使用方便,只需将手指端轻轻放在传感器上,即可实时显示出每分钟脉搏次数,特别适合体育训练和外出旅游等场合使用。采用红外光学检测法,能够在运动的状态下进行心率测量。该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强,安全可靠,系统通用性好,移植、扩展方便,同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操作简单,便于随身携带等特点,适合家庭和社区医疗保健使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4、困难,措施

设计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还没有达到熟练程度,在以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加强程序的编写,尤其是单片机C语言。硬件方面对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要求很高,而我的基础不够。

5、进度安排

(1)查阅资料,论证方案。

(2)电路仿真Proteus,设计电路原理图

(3)制作PCB板,购买电子元器件

(4)焊装电路板,通电调试

(5) 进行各种检验,编写设计文档

6、主要参考文献

[1]郑文,李峰,刑武,李莹莹.心血管功能脉图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计算

机工程与应用.2004,40(22):199-201.

[2] Neal B,Chapman N,PateI A.Manag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European Hearl Jounral。Supplements.2002,4:F2-F6. [3] 李泽君.基于心电与脉搏信息的心血管功能检测与监护系统的研究.北京工

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l-5.

[4] Aarner Chughtai and Ella A.Kazerooni.CT and M刚of Acute Thoracic

Cardiovascular Emergencies.Critical Care Clinics,2007,23(4):835-853.

[5]TaiJenchao,Tseng Shungtsang,Lin Chingpo, et al. Real2time ima2

getracking for automatic traffic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appli2 cations[J].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04, 22 (6): 485-501. [6] 吴本王介. 红外技术与生物医学[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 3. 1 信号识别

和心率换算 2001 ,7(2) :33-35.

7、心率监测仪电气原理图

数字人体心率检测仪的设计

数字人体心率检测仪的设计 1.设计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是数字人体心率监测仪的设计,我所设计的检测仪,它使用方便,只需将手指端轻轻放在传感器上,即可实时显示出你的每分钟脉搏次数,特别适合体育训练和外出旅游等场合使用。采用红外光学检测法,摒弃了不便于运动状态下测量脉搏的听诊器和吸附在人体上的电极等老式测量方法。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随着心脏的搏动,人体组织半透明度随之改变:当血液送到人体组织时,组织的半透明度减小:当血液流回心脏,组织则半透明度增大。这种现象在人体组织较薄的手指尖,耳垂等部位最为明显。因此,本心率检测仪将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的上述部位,并用装在该部位的另一侧或旁边的红外光电管来检测机体组织的透明程度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由于此信号的频率与人体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成正比,故只要把它转换成脉冲并进行整形,计数和显示,即可实时的测出脉搏的次数。 心率与脉搏的联系:心率与脉搏在身体正常的时候是相等的。在房颤等心脏疾病时候可出现不等。因此心率测量问题可以转化为脉搏的测量,而脉搏的测量有更容易实现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本检测仪的有效测量范围为50次—199次/分钟。 2 方案设计 2.1 心率采集处理电路 心率采集处理电路如图1-1所示。该部分电路主要由脉搏次数红外检测采集电路模块、信号抗干扰电路模块、信号整形电路模块等三个主要的电路模块组成。其中,红外线发射管D1和红外线接收管Q1组成了红外检测采集电路:R2与C1、C2与C3、R4与C4和ICA共同工程了信号抗干扰电路组,他们分别承担了对信号的低通滤波、干扰光

线的光电隔离、参与高频干扰的滤除等任务。另外,I CB、C5与R10、ICC则共同组成了信号整形电路模块。 图1 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的原理 其原理是利用光电信号来测量脉搏容量的变化。当血管内容量变化时,组织对光的吸收程度相对发生变化,利用光电传感器可测出这种变化,该变化反映出血液动脉的基本参数情况。根据朗伯特—比尔(lambert—beer)定律,物质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和他的浓度成正比,当恒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人体组织上时,通过人体组织吸收、反射衰减后测量到的光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照射部位组织的结构特征。 光源和光敏元件分别处于被测部位的两侧,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经指尖部组织投射到光敏元件所在的窗口,从而有光敏元件检测出脉搏的波动信号,这样纪录的波也有将其作为指尖容积波处理,通常称这种传感器为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 本次设计原用的透射型光电式脉搏波传感器,其电路如图2 所示。

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SRTP结题

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SRTP结题

SRTP结题论文 论文题目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 年级班级040113 姓名王晨 指导教师高翔

目录 论文题目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 (1) 摘要、关键词........................................................................................................................................ 2第一章绪论................................................................................................................................... 3 1.1 医学常识 1.2 心率测试的意义 1.3 心率测试仪的组成框图 1.4 心率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基础知识介绍..................................................................................................................... 5 2.1 SC0073微型动态脉搏微压传感器 2.2单片机介绍 2.3 RS232协议串口通信 第三章电路设计方案................................................................................................................. 11 3.1 传感器模块方案选择 3.2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 3.3 比较整形电路设计 3.4 匹配电路设计 3.5 下位机的设计 第四章上位机设计方案............................................................................................................. 17 4.1 上位机设计目的 4.2 功能及要求 4.3 系统框图 4.4 系统主界面设计 4.5 图表分析功能 4.6 数据库存储功能 4.7 健康报告提示 第五章参考文献......................................................................................................................... 24第六章附录................................................................................................................................. 25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开题报告)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便携式医疗设备正不断改进数以百万计患者的医疗保健条件。现在外国的先进运动手表甚至能够无线记录用户的心率。未来,还将有众多能显著改善医疗实施及其效果的创新型医疗应用产品。 满足便携式医疗领域的微处理器需求给半导体企业带来了挑战。虽然工程设计无外乎是在相对立的功能、规范以及空间限制条件之间进行取舍,但是这种平衡取舍在便携式医疗领域往往非常棘手。医疗市场的相关需求往往很难协调,如小尺寸与高功能性、低功耗与高性能模拟,以及超长电池使用寿命与高处理能力等。这些产品需要模数转换器 (ADC)、可调节增益、电源管理以及液晶显示屏 (LCD) 等。这些都将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去研究和发展。 3.研究意义和目的 以往专门测量心率值的仪器较少,人们为了知道自己的运动或者劳动强度是否超负荷,尤其是老年人或运动员等,他们都得赶到医院而不能实时测量和预知。为了观测“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实现人人能享受基本医疗保健的目标,把过去的以医院为轴心的医疗服务体系过度到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成为必 然趋势。所以便携式医疗仪器已相继问世。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属于一种集轻型化、一体化、可视化等优点的测试仪;同时它适合在家庭和社区条件下使用。心电诊断仪、心率计的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该心率仪可用于临床心率监护;并为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测定、运动员及士兵训练强度测定等提供确凿的和必不可少的生理指标。 二、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预期成果。(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内容 将脉搏通过传感器转为电压信号,再通过不同的集成芯片将电压信号完成放大、滤波、整流等一系列工作,然后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计算。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快速检测出人体的心率,达到集轻型化、一体化、可视化等优点于一身的系统。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了解课题所需知识点,然后翻阅相关资料和教材,通过网页搜索查找相关资料,计算各参数,了解各元器件的功能作用,设计电路图,用相关的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最后进行实物调试。

便携式心率监测仪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目的和意义 便携式医疗设备正不断改进数以百万计患者的医疗保健条件。未来,还将有众多能显著改善医疗效果的创新型医疗应用产品。多年来,心率检测仪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检测心率的仪器虽然很多,但是体积大,功耗大,不易于携带。有些医院使用的各种心率监测仪器抗干扰性差,开发成本高,价格昂贵,即便用于心率信号采集的传感器也价格不菲。如果心率监测的仪器能够做到体积小,制作成本和销售价格低、操作简单,能被普通家庭患者接受,这无疑为临床诊断和个人保健使用提供了方便。因此,设计一种成本低廉,可随身携带,可长时间记录,显示和存储心率值,可与微机通讯并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心率检测仪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探究研发了一种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合家庭和社区医疗保健使用的便携式心率检测仪。 二、国内外现状 心电监护(ECG Telemonito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03年,“心电图之父”荷兰教授Einthoven通过1500米的电缆线,记录了世界上第一份完整人体心电图,这在后来被广泛认为是心电监护的雏形。其后数十年间,伴随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大肆流行,心电采集和监测技术得以迅猛发展。最早,医务人员对ECG的监测和需求,是从危重病人抢救开始的。1933年Hooker首次进行实验动物心脏复苏,

通过密切观察心脏跳动状况,来总结和判断病人的危重抢救效果。1943年Claude Beek首次在手术室内实施电除颤,开始ECG的监测和临床应用。1952年Zoll首次推出心脏起搏术,通过对心脏功能未完全恢复的病人进行起搏、监护,使病人得以康复。1956年体外除颤仪问世,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存活率。1960年Kauwenhoven报道胸外心脏按摩有效,心脏复苏技术日渐成熟。1960年研发的持续床边ECG监测仪,能够适时不断地监护病人的ECG状况,使得心脏病人及危重病人得以密切和连续的被观察,同时帮助医务人员能对病人的心电情况做出连续的分析和判断。20世纪中晚期,动态心电图(Holter)、床旁心电监护仪先后发明并在临床得到应用。同期,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日益兴起和成熟,心电远程监护获得了长久发展和广泛应用。20世纪60~80年代,基于传输的心电监护技术(TTM)在国外得到应用和普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TTM技术的原理是将实时采集的心电信息转变为声音,通过传至医院接收机,再将声音谐调为心电信号,用心电图机描记,医生通过给予患者诊断和治疗国内的医用心电监测仪虽然相比国外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某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陈颖昭、高跃明等人设计了一种一种基于STM32 的便携式家用心电检测仪。心电电极采集体表单导联心电信号,经预处理电路对心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电平抬升后,送至STM32 中进行模/数转换和数字处理,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心电波形、心率和分析结果。实验表明,该心电

便携式脉搏测试仪毕业设计(改)

重申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实习报告(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实习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毕业实习报告(设计)的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容。对本毕业实习报告(设计)所涉及的实习和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毕业实习报告(设计)的知识产权归属于作者与培养单位。 学生签名 日期2012.12

摘要 本作品根据题目要求指示,以精准脉搏测量电路为核心,以TI公司提供的LaunchPad MSP430(G2553)单片机开发板为核心控制。应用单片机部集成的10位8通道多路ADC做模数转换,与外部电路构成测试系统。本作品根据题目要求使用+3.6V电源供电,测试仪在测量状态时,能在光电探头达到合适测试部位时自动启动测量,1分钟完成测量后自动待机,直至撤离探头并再次达到测试部位时自动启动下一次测量。同时具有脉搏上下门限警报、监护状态和回放状态,并可在128×64点阵屏幕上动态显示光电脉搏信号波形等功能。 本题目来自“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TI杯赛区” 关键词:自动测量;上下限报警;回放;监测;光电探头

目录 1 选题意义 (1) 2 系统方案 2.1方案比较 (2) 2.2系统描述 (2) 2.2.1芯片基本工作原理 (3) 2.2.2整体描述 (3) 3 脉搏测量原理 (4) 4 电路分析 4.1 CPU控制电路 (5) 4.2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电路 (6) 4.3键盘电路 (7) 4.4显示电路 (8) 4.5报警电路 (8) 5 程序分析 5.1 程序总体流程图 (9) 5.2 核心程序流程图 (10) 5.3 开发环境介绍 (10) 5.4脉搏计数算法 (11) 5.5 程序节选 (12) 6 系统测试 6.1测试结果及分析 (14) 6.2作品展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心率测试仪设计 开题报告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院系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陈伟瀚 指导教师张京玲 开题报告日期2011.9.13 五邑大学教务处制 2011年8月

说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具体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5.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6.主要参考文献。 二、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2000字左右; 2.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不少于5篇,英文参考文献量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3.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开题报告引文中按引文出现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作为上标出现。 4.参考文献书写顺序: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 自拟题目。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3.研究意义和目的 脉诊是中医独创的诊断方法,这是由于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健康状态可以在脉搏信息中反映出来。自古以来,脉诊一直是中医检查病人情况的一种手段。 科学已经证明脉搏波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能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疾病的血流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而心率检测仪(脉搏测量仪)就是科学发展下,信息学科与生命学科结合的一种产物。 二、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预期成果。(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内容 1.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第一部分基本功能: 心率信号由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 模块进行采集 采集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特别滤除50HZ信号的干扰),进行整形后,得到幅值在0~5v的脉冲信号 2.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第二部分基本功能: 可选用单片机进行心率测定,在数码管上显示出被测者心率 也可选用可编程器件PLD(进行仿真)进行心率测定和显示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采取光电传感器来抓取心率信号。 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血液中大几十倍,据此特点,采用光电效应手指脉搏传感器来拾取脉搏信号。反向偏压的光敏二极

心率测试仪

1.消抖电路: 2.分频器: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fpq is port (clk: in std_logic; f50k:buffer std_logic:='0'; f1k:buffer std_logic; f5k:buffer std_logic; f2k:buffer std_logic; f100hz:buffer std_logic; f2hz:buffer std_logic; f1s:buffer std_logic; f6s:buffer std_logic:='1'); end fpq; architecture one of fpq is signal count_6s,count_100: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signal count_1m,count_1s,count_05s,count_1k,cou nt_2k, count_5k: std_logic_vector(8 downto 0); signal count_hec:std_logic_vector(9 downto 0); signal fpq_hec:std_logic_vector(9 downto 0); Begin --50khz process(clk) begin if(clk'event and clk='1')then if(count_1m="011111001")then--500分频(系统时钟25MHz) count_1m<="000000000"; f50k<=not f50k; else count_1m<=count_1m+1;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5Khz process(f50k) begin if(f50k'event and f50k='1')then if(count_5k="00000100")then--10分频count_5k<="000000000"; f5k<=not f5k; else count_5k<=count_5k+1; end if;

脉搏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成绩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学生:贺杰 学号:1410404006 专业年级:2014级通信工程4班 指导教师:周妮讲师 起止日期:2016年3月—2016年6月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6月3日

目录 1目的与意义 (1) 3 方案设计 (1) 4 系统硬件设计 (3) 5仿真调试与分析 (10) 6结论与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附录A 系统实物图 (11)

摘要:电于脉搏计可以连续台动地测量手术或重危病人的脉搏,也可以用于健康管理,运动员的训练等方面,为提高运用电子技术基本知识进行理论设计、实践创新以及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制作一个数字频率计,学会合理的利用集成电子器件制作基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与制作。电子脉搏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 1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学会安装和调试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电路小系统。 二、意义 对于医院的危重病人,或者在其他一些特殊场合,需对人的脉搏进行连续检测,本课题即针对这一需求,设计一台简易的电子脉搏计。 1、制作要求 实现在15S测量1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 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只考虑数字部分,即输入波形视为矩形波) 2、制作步骤 (1)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填写真值表; (2)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进行相应的仿真测试; (4)设计、调试和安装电路并测试; (5)撰写设计报告。 2 方案设计 电子脉搏计是由脉搏计数器和控制时间的定时电路所组成,并且还要在15S测量出1min的脉搏数。所以,我们先按要求,分开设计各个功能的电路图,然后再组合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按要求的电子脉搏计。 方案一: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电子系统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结题报告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2012.12.18

目录 1、摘要 (2) 2、课题研究意义 (2) 2.1.背景 (2) 2.2 设计任务与要求 (2) 3、方案设计说明 (2) 3.1硬件电路原理分析说明 (2) 3.1.1信号放大电路 (2) 3.1.2滤波电路 (3) 3.1.3整形电路 (4) 3.1.4单片机信号处理电路 (4) 3.1.5数码管显示电路 (5) 3.2软件设计 (6) 3.2.1编程环境与开发工具 (6) 3.2.2源程序及注解 (7) 4、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9) 5、5、设计总结及体会 (9) 6、参考文献 (9) 7、附录 (10)

1、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1单片机实现的便携式心率测试仪.接受心率测试检测模块发送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并显示,从而实现心率测试功能。该系统的硬件单元包括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数码管显示电路。采用了放大电路后,使得采集的脉搏信号放大到整形电路要求的电压幅度。滤波电路消除了干扰,得到特定频率的低频信号。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单片机内的处理程序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监测分析,得出心率值,经单片机I/O口发送给由数码管组成的显示模块显示。 2、课题研究意义 2.1背景 1)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率是健康极其重要的指标。一般人们为了知道 自己的运动或者劳动强度是否超负荷,尤其是老年人、运动员等,他们都得赶到医院而不能实时 测量和预知。为了贯彻党和国家“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满足人们能享受基本医疗保健的愿望,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应运而生,也极具市场潜力。 2)心脏病人往往需要经常去医院定期心脏检测,此仪器可以随时将病人的心脏情况记录和保存, 并发送给医生,从而给病人带来便捷也有助于治疗;当心脏类疾病突发时,也可以提前将心脏情 况发送给医生,从而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成功率。 2.2设计任务与要求 2.2.1设计任务:设计基于C51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2.2.2要求:(1)设计脉搏波放大、滤波、整形电路,实现所采集的脉搏信号的放大、滤波、 整形。 (2)设计单片机电路及处理程序与数码管显示电路,实现心率信号的处理与正 确显示。 3、方案设计说明 3.1硬件电路原理分析说明 3.1.1信号放大电路 作用:将采集的幅度值过小的心率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幅值。 原理:电路如图所示:利用运算放大器实现反向比例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 工作于线性区,根据“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对以上电路进行分析,可得: 放大器增益Ua=-R17/R16=20 电路采用LM324双极型线性集成放大器,有直流电压增益高(约

心率测试仪的设计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 医学信号测量仪器日新月异。生物医学测量与临床医学和保健医疗的联系日益紧密。通过对人体各种生理信号的检测,能更好的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脉象包含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信息, 脉诊技术应客观化、定量化。本设计利用光电式传感器, 设计脉搏信号获取的方法。本设计主要是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脉搏测试仪的具体实现方法,利用光电传感器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输入单片机内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测量出一分钟内的脉搏跳动次数,快捷方便。通过观测脉搏信号,可以对人体的健康进行检查,通常被用于保健中心和医院。本设计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对推进脉诊技术客观化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脉搏;单片机;光电传感器;脉冲信号;便携式关键词: I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I........................................................................................................................................ .第1章引言....................................................................................................................... 11.1概述. (1)

1.2基于单片机的心率测试仪的发展与应用 (2) 1.3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3) 第2章整体方案分析.................................................................................................... 4. 2.1任务 (4) 2.2要求 (4) 2.3系统的整体方案 (4) 2.4 方案的对比和论证 (4) 2.4.1脉搏检测传感器的选择 (4) 2.4.2单片机的选择 (6) 2.4.3显示部分的选择 (6) 2.5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 (7) 2.5.1环境光对脉搏传感器测量的影响 (7) 2.5.2电磁干扰对脉搏传感器的影响 (7) 2.5.3测量过程中运动噪声的影响 (8) 2.6本章小结 (8)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分析........................................................................................... 93.1控制 器 (9) 3.1.1AT89S52 (9) 3.1.2AT89S52的特点 (9) 3.1.3AT89S52的结构 (9) 3.2脉搏信号采集....................................................................................................... 12 3.2.1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12) 3.2.2信号采集电路 (13) 3.3信号放大电路....................................................................................................... 13

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SRTP结题论文

SRTP结题论文 论文题目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 年级班级040113 姓名王晨 指导教师高翔

目录 论文题目心率测试仪设计方案 (1) 摘要、关键词........................................................................................................................................ 2 第一章绪论................................................................................................................................... 3 1.1 医学常识 1.2 心率测试的意义 1.3 心率测试仪的组成框图 1.4 心率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基础知识介绍..................................................................................................................... 5 2.1 SC0073微型动态脉搏微压传感器 2.2单片机介绍 2.3 RS232协议串口通信 第三章电路设计方案................................................................................................................. 11 3.1 传感器模块方案选择 3.2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 3.3 比较整形电路设计 3.4 匹配电路设计 3.5 下位机的设计 第四章上位机设计方案............................................................................................................. 18 4.1 上位机设计目的 4.2 功能及要求 4.3 系统框图 4.4 系统主界面设计 4.5 图表分析功能 4.6 数据库存储功能 4.7 健康报告提示 第五章参考文献......................................................................................................................... 26第六章附录................................................................................................................................. 26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脉搏测量仪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课程设计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姓名:张峰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0级本科4班 学号:201015130457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8日

摘要 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本文介绍一种用单片机制作的脉搏测量仪,只要人把手指放在传感器内2秒钟就可以精确测量出每分钟脉搏数,测量结果用三位数字显示。 关键词:AT89C2051;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基本结构模块 (2) 2.1脉搏波检测电路 (2) 2.2脉搏信号拾取电路 (2) 2.3信号放大 (3) 2.4波形整形部分 (5) 第三章整体电路分析 (7) 3.1光发射电路 (7) 3.2光电转换电路 (7) 3.3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 (8) 3.4过采样技术的应用 (8) 3.5整体硬件电路设计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引言 脉搏测量属于检测有无脉博的测量,有脉搏时遮挡光线,无脉搏时透光强,所采用的传感器是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用于体育测量用的脉搏测量大致有指脉和耳脉二种方式。这二种测量方式各有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 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 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 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心率检测仪设计 (1)

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STC89C52;心率检测;光电传感器 Design of Home Heart Rate Detector Based on MCU Author Tutor Abstract Heart rate detector is widely used in daily life.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peci al groups to be able to accurately detect at home.In this paper,a home heart rate detector based on 52MCU is designed.The system takes STC89C52RC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A photoelectric sensor is used to generate a pulse signal.The internal timer of the MCU system ca n calculate the time.The number of heart rate is obtained by accumulating the signals.The syste m can judge whether the measurement is normal by observing the flashing state of the indicator light.Then,the total number of pulses can be displayed,and the upper and lower heart rates can b e set.When the measured value exceeds the set range alarm.Tes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work ing properly,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It has certain use value. Keywords: STC89C52;Heart Rate Detector;Photoelectric sensor 目录 引言1 1 家用心率检测仪设计概述2 1.1 心率检测仪总体设计要求2 1.2 元器件选择及其功能介绍2 1.3 心率检测仪总体设计方案4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讲解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 摘要:本系统以ST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作为信号检测传感器,通过LM324信号放大电路,最终使用四位一体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系统利用红外对管将人体心脏跳动使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的变化,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导致红外发射管输出脉冲信号,经过由LM324构成的放大电路将脉冲信号放大整形,传送至单片机进行信号计算处理,最后将数据结果送到数码管进行显示。由此来对人体心率的数据进行测量。 关键词:ST12C5A60S2、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接收二极管、LM324、MY3641AH

Abstract: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T12C5A60S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with the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and receive diode as sensor, signal amplifier circuit with LM324 as the core device, with 2MY3641AH four in one as a digital control display device. Through infrared to control the human beating heart vascular blood saturation degree of change will cause the light intensity changes, the infrared receiving diode current also change, resulting in the infrared emission tube output pulse signal, after which is composed of LM3243stage amplifying circuit amplifies the pulse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ignal processing, finally the data sent to the digital tube display. According to the data measured on human heart rate. Key words: ST12C5A60S2,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receiving diode, LM324, MY3641AH 目录

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心率测量仪-参考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摘要:脉搏心率测量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脉搏心率测量仪的简便性和精确度,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心率测量仪。系统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以红外反射式传感器ST188为检测原件,并利用单片机系统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由红外反射式传感器 ST188感应产生脉冲,单片机通过对脉冲累加得到脉搏心率跳动次数,时间由定时器定时而得。系统运行中能显示脉搏心率次数和时间,系统停止运行时,能够显示总的脉搏心率次数和时间。经测试,系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脉搏心率测量仪;STC89C51单片机;红外反射式传感器 一脉搏心率测量仪系统结构 脉搏心率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心率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心率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心率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心率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 1.1 光电脉搏心率测量仪的结构 光电脉搏心率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心率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电源等部

分。 1.光电传感器 即将非电量(红外光)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三极管组成,它可以将接收到的红外光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常是线性关系)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或频率等)输出。 2.信号处理 即处理光电传感器采集到的低频信号的模拟电路(包括放大、滤波、整形等)。 3. 单片机电路 即利用单片机自身的定时中断计数功能对输入的脉冲电平进行运算得出心率(包括STC89C51、外部晶振、外部中断等)。 4.数码管显示电路 即把单片机计算得出的结果用四位一体数码管显示出来。 5. 电源 即向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提供的电源,采用直流5V电源供电。 1.2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STC89C51为控制核心,实现脉搏心率测量仪的基本测量功能。脉搏心率测量仪硬件框图如下图2.1 所示: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脉搏测试仪设计说明

脉搏测试仪设计 1、设计目的 (1)熟悉脉搏测试仪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加深对电子电路的掌握,学会基于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 2、设计任务 脉搏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为几毫伏)。具体要求: (1)实现在30~60秒内测量1分钟的脉搏数。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2)用传感器将脉搏跳动的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整形和滤波。(3)测试误差不小于2/min。 3、设计要求 (1)合理的设计硬件电路,说明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画出相关的电路原理图(运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 (2)选择常用的电器元件(说明电器元件选择的过程和依据); (3) 对电路进行局部或整体仿真分析; (4)按照规范要求,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完成相应答辩。 4、参考资料 (l)李立主编. 电工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高吉祥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谢云,等编著.现代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目录 一、设计要求 (3)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3) 三、设计的具体体现 (3) 1、系统概述 (3) 2、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 (4)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 (16) 五、附录 (18) 六、参考文献 (18)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 脉搏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为几毫伏)。 具体要求: 1、实现在30~60秒内测量1分钟的脉搏数。正常人脉搏数为 60~80次/min,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 /min。 2、用传感器将脉搏跳的动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加以放大整形 和滤波。 3、测试误差不小于2/min。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脉搏是常见的生理现象,是心脏和血管状态等重要的生理信息的外在反映;因此,脉搏测量不仅为血压测量、血流测量及其他生理检测提供了生理参考信息,而且脉搏波本身也能给出许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因此研究脉搏测试仪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电子电路的掌握,达到创新的目的。通过实践学会合理的利用集成电子器件制作电路基于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与制作。 三、设计的具体体现 1、系统概述 通过脉搏传感器来拾取脉搏信号,经过前级放大器进行放大,

课程设计————电子心率计的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1: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 心率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单位时间内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由于人体各部位心率一致,所以通常测量人手臂处的脉搏即可测出人体心率。任务要求测出的心率为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并显示,测量结果要与标准范围作比较,不在标准范围内则报警。 设计方案为:采用传感器,量脉搏的跳动,出微弱的信号,入放大器中放大;后通过滤波器滤除干扰信号后,将形整形为方波或脉冲信号;将其作为计数控制信号,用基准时间一定的方波作为计数脉冲在一个心跳周期内计数,计数值N 与基准时间T 的乘积就是一次心跳的时间。再对“60/基准时间T ”个脉冲进行N 分频,对分频后的信号计数,其计数值则为本次心率数值。之后计数器计数值输入到显示器中显示,同时,将其输入的频率进行F/V 转换后与标准电压值作比较,若,测量值不在标准值范围内则报警,即LED 灯亮。流程图如下。 2:电路设计,元器件参数计算及选择 2.1:传感器的选择 :

红外线检测原理: 随着心脏的博动,人体组织半透度随之改变,当血液流回心脏,组织半透度增大,这种现象在人体组织较薄的指尖、耳垂等部位最明显。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红外线照射到人体上述部位,并用装在一旁的红外光电管来检测机体组织的透明度并转换成电信号,其信号频率与脉搏频率相对应并且其为低频近似的正弦信号。 TCRT5000(L)具有紧凑的结构发光灯和检测器安排在同一方向上,利用红外光谱反射对象

电压跟随器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一般来说,输入阻抗要达到几兆欧姆是很容易做到的。输出阻抗低,通常可以到几欧姆,甚至更低。 在电路中,电压跟随器一般做缓冲级及隔离级。因为,电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一般比较高,通常在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如果后级的输出阻抗比较小,那么信号就会有相当的部分损耗在前级的输出电阻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电压跟随器来从中进行缓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用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输入阻抗,这样,输入电容的容量可以大幅度减小,为应用高品质的电容提供了前提保证]1[。 仿真图: 黄色信号(下)为输入信号。 蓝色信号(上)为输出信号。 由图中可以看出,输入输出信号基本相等。 2.3:放大电路的设计 传感器输出为微弱信号,需进行放大后才便于后续电路的处理。考虑到后续电路中滤波器电路也具有信号放大的功能,所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不宜过大,初 步选择为660倍。设计电路的原理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