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我管理册”在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2型糖尿病占据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其特点是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高血糖状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自我管理行为对2型糖尿病的患者至关重要。
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在自我管理中面临困难,包括饮食控制、药物遵从性和运动锻炼等方面。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和总结,我们希望揭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促进患者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确定个体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程度;2.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的效果及其机制;3. 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方法;4. 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对上述目的的研究,我们旨在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提供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概念个体化护理干预是指根据每个患者的独特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干预措施。
通过个体化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为其量身定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核心理念是将患者作为整个护理过程的中心,尊重其个体差异性和需求。
通过与患者建立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通过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来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血糖自我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血糖自我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评价血糖自我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组间对照研究法,将114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自我管理组(n=57)。
对照组安常规慢性病管理模式给予糖尿病患者一般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
自我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调患者主观能动性,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制定健康生活计划,进行自我管理干预。
结果: :干预后2年,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质量指数均值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糖自我管理模式在提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掌握率及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常规慢性病管理模式。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管理老年患者The Application of the Geratic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Self Management of Blood-glucose LI zi-ying,FENG xue-ping,YING shu-rong,et al.No.2 Poeple's Hospital of Qujing,Qujing 655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the geratic Type II Diabetes patients' self managementof blood-glucose. Methods In use of Inter group control,we randomly divided 114geratic Type II Diabetes patient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elf management group(n=57).The member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with universally healthy education and universal treatment,and they used universal management pattern of chronic disease to manage their disease.Besides the measure that the control group did,the self management group paid attention to subjective initiative,the knowledge of self management and the plan of healthy life,managingtheir disease. Results After two years,we compared their average of Fasting blood-glucose,blood-glucose after two hours,BMI and the knowledge of Diabeteswith each other,applying with statistical methods,the differences on them have no statisticalsig nificance(p≤0.01). Conclusion The self management of blood-glucose is better than universal management pattern of chronic disease in geratic Type II Diabetes patients' controling of blood-glucose and the rate of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of Diabetes.【Key words】 Diabetes;The management of blood-glucose;The geratic patients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常见并发症是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和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等)[1]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高凝等多种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对糖尿病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或是并发症早期)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患病率及并发症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既可有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可有效减轻社会负担[2-4]据2011年统计,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的人患病率高10倍。
自我管理对2_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1]。
T2DM 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持续高血糖会对多个器官产生损害,并且是心血管疾病及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冠心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
自我管理被广泛认为是维持和改善患者行为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4]。
自我管理是指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患者主动参与和管理自身疾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监测血糖水平等手段,实现对T2DM 的有效控制[5]。
自我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使患者成为疾病的主导者,激发其自我效能和责任感,提高血糖控制的积极性。
本研究将自我管理应用于T2DM 患者,观察对患者血糖控制、冠心病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改善T2DM 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经济负担筛选有效的干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21年11月- 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 T2DM 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纳入标准:年龄≥18岁;被诊断患有T2DM 至少6个月;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
排除标准:无法参与干预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1.2 自我管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标准糖尿病管理,包括常规的医疗指导和建议。
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理论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干预6个月。
首先组建由2名糖尿病医生、2名护士和2名研究助理组成的自我管理干预小组,成员均具有医学背景和丰富的糖尿病管理经验,并接受干预方法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对干预程序的理解和操作一致性。
干预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小组糖尿病教育会议(120 min)和4个小组讨论(90 min/组):教育内容涵盖了饮食计划、适当的体育锻炼、足部护理、正确使用药物、监测体征和症状的并发症、减轻压力的冥想技巧。
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的影响目的探讨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8年2—9月入住该院老年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发放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并给予宣教,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腹围、体重)、低血糖发生次数。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
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的应用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的次数,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
标签: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自我管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迅速增加趋势。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6%,而血糖达标率仅为10.2%[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住院患者糖尿病比例逐渐升高。
住院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满意度差[2]。
而且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更会导致患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3]。
所以,在患者的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要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等方面长期的有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4]。
有研究表明,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是当前糖尿病行为干预的最佳模式之一[5]。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给住院患者发放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并针对性的宣教,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基于上述,通过观察2018年2—9月于该科住院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36例患者发放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并对手册中的内容进行宣教,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結果报道如下。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与糖尿病常规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自我管理小组(n=54)和常规护理组(n=54),干预一年以后,比较两组在有效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的情况。
结果:在糖尿病患者有效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自我管理小组患者比常规护理组取得更好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是2型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标签: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血糖;健康行为形成率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但是,人类至今未找到糖尿病根治的方法,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的有效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近来,有些医护人员将自我健康小组管理应用到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2-3]。
本研究以“知-信-行” 理念为指导,探讨2型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自我健康管理小组(n=54)及常规护理组(n=54)。
选取标准:(1)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年龄大于18岁;(3)自愿参加本研究;(4)无严重并发症;(5)能正常参加小组活动;(6)未参与其他健康小组活动者。
自我管理组中男24例,女30例;平均年龄(62.09±10.67)岁,常规护理组中男26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45±9.5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指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医院糖病患者自我管理

医院糖病患者自我管理
在医院,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医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首先,医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血糖水平的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危害,因此及时监测并调整血糖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定期检测血糖、遵循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自我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式。
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如何处理突发情况下的血糖波动,以及如何避免疲劳和应激对血糖的影响。
这些知识对于患者长期控制糖尿病病情至关重要。
另外,自我管理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也得到了明显延长,但是糖尿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却仍然存在。
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带给患者更多的快乐和希望。
综上所述,医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医院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广大糖
尿病患者提供一些参考,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糖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

糖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控制糖尿病,并减轻其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改善疾病状态。
本文将就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
一、认识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食物摄入、药物治疗、体力活动、监测血糖等方面主动参与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饮食管理的作用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
研究发现,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依据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进行膳食调整,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豆类的摄入。
三、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合理使用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控制疾病的进展。
糖尿病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定期咨询医生进行调整。
此外,药物治疗必须与饮食管理、体力活动等其他自我管理手段相结合,综合管理糖尿病。
四、体力活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体力活动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增加体力和心血管功能。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并根据个体情况、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五、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对于控制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通过血糖监测,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饮食、药物和体力活动等方面的管理,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血糖监测仪器,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六、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效果糖尿病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自我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自我管理我学会了正确监测血糖。
我每天都会在早晨和晚上测量血糖,以确保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在特殊情况下,如饮食变动或运动强度调整时,我会增加监测次数。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我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血糖波动问题。
案例一:有一次,我在晚餐后进行了额外的运动,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过快。
我发现后,及时调整了运动强度,并在睡前适量进食,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我注重饮食管理。
我与营养师一起制定了适合我的饮食计划,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
我尽量选择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等天然食物,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饮料的摄入。
我还学会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品。
案例二:在遵循饮食计划的过程中,我曾遇到过聚餐场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前规划好晚餐的食量和食材,确保自己在聚餐中不受诱惑。
通过自我控制,我成功地避免了血糖水平的波动。
第三,我坚持适量运动。
我每周都会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在运动前,我会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确保运动方式和强度适合我的身体状况。
我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活动量,如使用楼梯代替电梯。
案例三:在开始运动计划之初,我曾因运动过量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过快。
于是,我调整了运动强度和时间,并在运动前后加强了对血糖的监测。
现在,我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运动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四,我学会了应对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方法。
当血糖水平过高时,我会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胰岛素注射剂量或适量运动。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我会立即进食含糖食品,并向医生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案例四:有一次,我在运动后未及时进食,导致血糖水平过低。
我立即进食了随身携带的糖果,并联系了医生,确保了自己的安全。
我积极参与糖尿病教育。
我参加了医院举办的糖尿病知识讲座和Support Group,学习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和自我管理技巧。
通过不断学习,我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自我管理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自我管理册”在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社区护理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治意识、普及健康知识、科学指导用药等,对维持患者血糖稳定及预防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设计和发放“患者自我管理册”,便于慢病随访信息采集和医患沟通,约束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加强社区慢病管理的重要措施。
标签:患者自我管理册;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1]。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病人群的95%以上。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3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3.82亿人患糖尿病,预计到203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能达4.71亿[2]。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3]。
由于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较低,缺乏相应的知识,使得该病得不到有效控制。
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加强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多渠道应用提高市民健康素养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重要途径。
作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结合多年糖尿病随访情况,谈谈“患者自我管理册”在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1 “患者自我管理册”的形成健康素养指个体获取、处理和理解保健知识和服务,并做出适宜健康决策的能力[4]。
201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基于一项在上海开展的健康素养干预实验[5],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糖尿病健康素养调查。
调查过程中,使用的《糖尿病健康素养调查表》,设计科学、内容完备。
该社区中心开展糖尿病护理干预,为约束患者加强自我管理,以《糖尿病健康素养调查表》项目为基础,结合慢病管理实践,形成“患者自我管理册”。
2 “患者自我管理册”的制作2.1 建立健康档案性别、出生年月、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用药情况、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评估患者病情,以便随访。
2.2 “患者自我管理册”设计是“患者自我管理册”几个大字,大字的下方是“我的健康我做主”几个斜体大字,下面是姓名。
这种设计的意途是让患者觉得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翻开封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由红、黄、绿3种颜色绘制的血糖表。
表格的上方是“我的血糖值”几个大字,表格下方是注意事项:绿色代表安全,空腹血糖6.2 mmo/L 以下;黄色代表不安全空腹血糖 6.3~7.5 mmol/L,红色代表危险空腹血糖7.5 mmol/L以上。
我们这次的管理对象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所以当“我” 翻开封面映入眼帘的是自己的血糖值在红色区,1大格是1个单位,1小格是0.2个单位,表格的设计理念源于体温单。
患者将每次的测量值连接起来就能动态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第二张是餐后血糖表设计同前1张。
第三部分是糖尿病知识,介绍糖尿病的成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危害等让患者更好糖尿病知识,提高重视程度。
第四部分是糖尿病治疗原则,包括3方面:①控制饮食;②加强运动;③药物治疗三方面。
对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市民的医保政策来说药物治疗不是问题,但是饮食文化确是个大问题。
各种花式甜点充满极度诱惑。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
所以说在这里糖尿病的治疗重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也是这次研究主要方向。
第五部分是就第四部分的展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随访。
以监督患者的饮食,运动方式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以4个表格形式来体现这次的研究方向和目的;(第三部分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疾病既往史等;第四部分自我管理监测卡是“患者自我管理册”的核心,设计理念源于这次的健康素养调查,,具体如下。
①我的一般的饮食习惯和近7 d的饮食情况;包括食物种类,平时每周食用次数,食用量等,以此来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然后给予健康饮食指导。
②我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状况、饮酒状况、身体锻炼、交通活动、家务活动、静态行为等以此来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然后给予健康宣教③体能测试(6MWT),以每圈60 m坚持6 min观察测试前后心率、呼吸困难值的变化。
④我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生化包括糖化、空腹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是参与调查者的第一手质料,也是鉴定“患者自我管理册” 是否有效的依据。
主要以数值的形式体现参与者的健康状况,为以后随访和观察疗效提供了依据。
表格的设计都采用第一人称,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自我管理册的主人。
4个表格先后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只有做到健康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每天至少30 min的有氧运动才能做到的体能测试前后心率、呼吸困难值差距不大。
所以这四个表格在以后每次的随访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
“患者自我管理册”采用A5纸大小,便于患者随身携带。
并采用活页夹形式,可续表单,以便达到连续动态监测、终身使用的目的。
“患者自我管理册”装在A5大小的防水文件袋中,以便保管。
3 “患者自我管理册”的填写指导患者填写“患者自我管理册”:业培训的社区护士一对一指导填写,发现漏填或错填,给予纠正和指导。
随访前1个月是每周1次,每次都测空腹血糖,然后与前一周对照是降低还是升高。
事实证明遵循了健康的饮食规律,你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你坚持了规律的运动,你的血糖就会逐渐趋于正常。
所以当你甩掉了身上的肥膘,当你觉得身轻如燕,当你看到血糖值逐渐降低,你还会怀念以前不健康的饮食,不良的生活方式吗!在每次的随访中都一对一指导。
让患者逐渐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良饮食习惯。
4周跟踪下来,发现他们都不同程度掌握健康的饮食方式和规律的运动,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光血糖降低了,患者中,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也降低了,体重减轻,腰围、臀围变小,这种看得见,觉得着的改变给了患者更大的信心。
随访1个月后,然后是3月访、6月访、9月访、12月访。
后4次的随访不同于前4次,在前4次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化,包括糖化,血脂,肝肾功能等。
糖化是能反映一个人近3个月的血糖情况,所以近3个月改变如何,糖化值是很好的衡量标尺。
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不健康饮食,不运动,伴随而来的高血压、高血脂和肝肾功能异常,所以在后4次的随访中不仅测量糖化,还要测量肝肾功能和血脂,让患者明白什么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4 样本观察该中心选取该社区接受诊治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100例患者。
符合条件:生化筛查糖化>7.5或者空腹血糖>10;年龄在35~75岁;沟通能力无障碍;能够配合各项调查和治疗方案的100例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每人发放一本“患者自我管理册”从2015年4月—2016年5月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4.1 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在我中心就诊,均符合1990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35~79岁,平均63岁,患者病程2~6年,全部病例均无其他严重的脏器官疾病和精神疾病.初次筛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平均糖化在7.5%~8.4%有38人,8.5%~9.4%有36人,9.5%以上26人。
4.2 观察结果100例患者研究初期与研究后期比较:研究初期100例患者糖化在7.5%~8.4%有38人,8.5%~9.4%有36人,9.5%以上26人。
第3月访100例患者糖化在6.5%~7.4%有31人,7.5~8.4%有35人,8.5%~9.4%有23人,9.5%以上11人。
第6月访100例患者糖化在6.1%~6.4%有18人,6.5%~7.4%有31人,7.5%~8.4%有26人,8.5%~9.4%有18人,9.5%以上7人。
第9月100例患者糖化在在5.6%~6.4%有35人,6.5%~7.4%有30人,7.5%~8.4%有23人,8.5%~9.4%有10人,9.5%以上2人。
研究末期100例患者糖化5.3%~6.4%有47人,6.5%~7.4%有35人,7.5%~8.4%有14人,8.5%~9.4%有4人5 讨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已成为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又一个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糖尿病需要长期自主治疗以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否则长期高血糖会造成多脏器损害并降低机体伤口愈合能力。
漫长的治疗无疑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加之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患者往往抵制治疗、出现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而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因为出现较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近年有研究表明,社区护理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治意识、普及健康知识、科学指导用药等,对维持患者血糖稳定及预防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知识水平较低、认知新知识能力有限,且由于年纪大常常忘记按时服药或随意更改药方或用量,如果有持续专业的指导和正确的治疗方案,势必更有利于治疗。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也应运而生。
社区护理干预的提出已经很久,但其实施仍在起步阶段。
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护理,又要兼顾其可操作性,是社区护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拟定了一个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计划,并在100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实施,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实验室检查,健康科学的饮食指导,规律的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方面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从这一年的研究发现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6 应用目前,上海市基层卫生工作中慢病管理成为首要任务,对家庭医生、社区医生的慢病随访质量要求很高,每次随访都要了解到病人的血压、血糖体重、腰围臀围等信息。
我中心在冊的慢病随访卡近1万2千多人,继2016年“患者自我管理册”应用以来,该中心慢病规范管理率由原来的82%上升到90%;血压、血糖控制率由原来的79%控制到87%,大大提高了慢病管理质量。
“患者自我管理册”的运用着实给慢病管理带来了便利。
①运用“患者自我管理册”便于信息采集。
②“患者自我管理册”加强了患者自我管理。
③“患者自我管理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便于医患互动。
我基层工作者人员有限,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才是管理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1] 施秉银.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及危害性[J].糖尿病新世界,2007,10(2):20-21.[2]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Auuual Report 3013[R].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eleratiou,3013.[3] 舒昌华,张伯尧.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77-2678.[4] NUTBEA VI D. The evolving concept of health literacy[J].soc sci[J].Med,2008,67(12):2072-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