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
肝对胃病的影响

哎哟胃原创2016-03-25懒兔子懒兔子我们这些天来一直在讲肝儿,肝儿是“万病之源”,实在是因为肝儿的疏泄功能对身体的影响太大。
今天,我们就聊聊肝对脾胃的影响,其实有很多胃病,不是胃本身病了,而是肝病引起的。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生气以后吃不下饭;一生气就胃疼;长时间学习工作压力大,就各种胃病。
好吧好吧,我承认,这条不适用于吃货。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意思就是,能治未病的了不起的大夫,一定是发现肝有病了,就知道会传给脾,然后先调理脾胃再治疗肝病。
如果那时正好在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里(此时五行为土),脾土得到生旺,则可以不用急着补脾。
一般的医生不懂得传病的道理,看见肝有病了,就盯着肝病治疗,不知道要先保护好脾胃,只知道治肝。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肝的五行为木,脾的五行为土。
它们之间的木与土靠生克关系相互制衡和约束。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
”这就是说五脏之间疾病的传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意思就是五脏有病,第一个传给的就是自己克制的那个脏腑。
因为木克土,所以肝病之后就传给了脾胃。
其实肝和脾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就可以不断地把五谷营养传送给肝,让肝的疏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
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可以调理气机帮助脾升胃降,同时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帮助脾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职影响到脾的升清,就会出现胁肋胀痛、腹满肠鸣、腹泻等,一般称为“肝脾不和”。
如果肝的疏泄失职影响到胃的降浊,则会出现嗳气、食欲不振、胃痛反酸、呕吐等。
我之前讲过一次肝气郁结对脾胃影响的医案,是我的一个侄女,她是一名高中生。
由于高考压力大,学习负担太重,她一直有很严重的胃病,不按点吃饭就立刻饿的胃疼,可是吃一点儿就饱了,然后就不停的打嗝反酸。
千古奇方黄芪建中汤

千古奇方黄芪建中汤千古奇方黄芪建中汤,原来还可以这样用!源自《金匮要略》的黄芪建中汤,虽然不及中医十大名方那么有名气,但它在临床运用中,却也展现了它不可忽视的魅力。
这一到冬天,不少人都有手脚冰凉的症状,晚上睡觉总是要好半天才能睡暖和。
每到这个时节,任之堂主人余浩老师就会频繁使用黄芪建中汤,这其中有什么奥秘?且看正文来解答!天气渐渐的变冷了,令我这个南方人觉得有点不习惯。
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被子都是水一样的凉,要睡下好一会儿才能变暖和。
而这段时间,老师用黄芪建中汤的频率开始高了起来。
有一天,竟然有十多个病人都是用的黄芪建中汤为主加减,老师自己也很惊讶地说:“难道是什么节气到了?”我们一查日历,还差十来天就要到冬至日了。
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由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生姜、饴糖、炙甘草七味药物组成。
因为现在基本没有人做饴糖,市面上也买不到正宗的饴糖,所以老师平时就用淮山来代替饴糖。
我看老师这么反复地使用黄芪建中汤,知道老师一定是有很明确的使用黄芪建中汤的标准。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黄芪建中汤呢?”这天忙完以后,我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
“黄芪建中汤我主要用在脉象整体脉气疲弱无力,脉形偏细,双寸脉不足的情况。
”老师长于平脉辨证,所以脉象就是判别的第一选择。
“除了脉象以外,难道没有症状上的特点吗?”我问老师。
“黄芪建中汤证脉象以‘火’之气不足为主要特征,火不足不能生土,则土也弱。
脾胃有虚寒,就容易受到邪气入侵而出现各种胃肠的急性症状,如疼痛、挛急或胀或泻等。
症状主要定位在脾胃,所以名为建中。
当然,临床上只要患者脉象符合,就可以使用,不是一定要有脾胃症状才行的。
”老师把脉讲究对脉气的理解,他把五行的理论融入脉诊中。
认为凡是活力不够,宣发不足的脉象,就是缺乏“火”之气。
“黄芪建中汤中一味饴糖很重要。
它是由粳米磨粉煮熟,加入麦芽,微火煎熬而成。
罗大伦博士日常滋补泡水方

罗大伦博士日常滋补泡水方
大伦书院
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用黄芪来补气?
名医用好药,补气方法妙
古代名医如张仲景、李东垣、张锡纯等对黄芪的应用有非常丰富的心得,而今天罗博士参考许多中医的经验,教给大家一个可以用于日常滋补的泡水小方子:
生黄芪3克黄精3克枸杞3克西洋
参片1克
这个小方子配伍平和,四味药都是补益的,且寒热相济,适合每天坚持长期使用。
其中黄芪是补气的,黄精是润肺补脾填精的,枸杞补肝肾之精,西洋参是配合黄芪补气的,这里用性凉的西洋参而不用人参,是为了克制黄芪的温热之性,使整个方剂配伍变得平和。
小健中汤

我的孩子是双胎。
2006年4月出生,从一出生开始,就因为早产住温箱,体温反复不正常,接受了一个多月抗生素的洗礼。
出院才一个多月,2个月大时候发烧,肺炎住院2周;出院时是白细胞非常高,以后每天下午开始发低烧,持续了十几天,所幸的是没有再去医院治疗。
5-6个月大时,发烧轮状病毒腹泻10天;07年春天,10 个月大时,发烧支气管炎+哮喘,用了许多抗生素和激素,断续一个多月才好。
期间数次打疫苗都引起发烧,每次都要抗生素,不太记得就不写了。
07年夏天只一次扁桃体发炎,一吃抗生素就好了,还以为体质改善了。
但那个夏天吃太多酸奶,水果,清火宝等寒凉之品,孩子表面上是没事,但玩耍的时候虚汗非常多,夜里也盗汗,每天夜里睡不好都要哭,还便秘。
于是2007年秋天一开始,马上又开始每个月感冒不断。
无助之下我接触到三七养生论坛,了解到孩子抵抗力差的真正原因在于过用西药。
从此开始了纯中医调理之路。
在网上有人推荐了一个经方派的老中医,每次孩子一生病就去看中医,平时在家则学一些中医入门知识,用小建中汤给孩子调理。
08年上半年还没开始喝小建中汤,孩子仍然是每一个半月就发烧一次,都是吃老中医的药退下来的。
下半年,开始给孩子喝小建中汤。
09年上半年,孩子只发了2次烧,这时候开始自己摸索用药,也在网上认识了现在的中医老师,开方得到他的指导,中医长进不少。
09年下半年新入幼儿园,我自己身体不好又经常照顾不过来,所以孩子们总因蹬被子而感冒,频率为2周一次。
总之全是吃中药。
没有退不下来的烧,咳嗽也调理得越来越少了,以前从来没断过,即使没生病时也是经常玩耍中就要咳几声。
调理仍在进行,虽然过程很累。
期间也经历过家人的不认同,在孩子高烧时候,我父亲甚至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连自己的父亲也不信,信网上的游医!期间也有买到无效的小柴胡冲剂,导致高烧五天不退,很想带去西医院的时候。
毕竟还是坚持下来了,三年多没让孩子碰过抗生素。
孩子的身体好了很多。
来三七养生网也很久了,也是老会员了。
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量
导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黄芪24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5克,当归7.5克,甘草4.5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主机体伤损,正气虚弱。
(胃癌术后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林如金方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黄芪建中汤加味功效和用法等。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黄芪建中汤加味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
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

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作者:中医博士罗大伦现代人脾胃虚弱,尤其是精神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节,很容易引起胃溃疡。
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疏肝、温胃,可以服用中医的经典方子——“黄芪建中汤”,两者兼顾。
有一次,我在上海某大学讲课,有所大学的办公室的老师向我求助,说她母亲已经胃痛两个月了,胃部阵阵作痛,不论时间。
去医院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自己用的中成药也没有效,正好我在,于是就见面帮助她分析了一下。
当时正好是冬天,老人整个人看上去精神萎靡不振。
我诊脉,脉弦,这在中医里叫“肝木横逆克脾土”,又正逢天冷,北方人到南方受不了没有暖气的阴冷,所以胃会出现虚寒之症。
当时我犹豫了一下到底是先给她疏肝,还是温胃,因为这里面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多少比例要拿捏。
最后,我建议她服用中医的经典方子“黄芪建中汤”,两者兼顾。
结果几天后她母亲胃部就不痛了,反馈效果不错。
在我遇到虚寒性胃病的患者时,“黄芪建中汤”是我的首选,这是我当年在东北和老中医学习抄方的时候,攒下的经验,尤其对胃溃疡,效果非常好。
我们的医圣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面,开首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这个方子非常简单,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张仲景用“桂枝汤”,调理表虚寒证,也就是当患者正气不足,外寒来侵袭,桂枝汤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此时患者的症状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我们一直把“桂枝汤”当作是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方剂,其实,我认为它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的通道。
《黄帝内经》认为:“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这指的是营卫之气的来源和出行口径,当患者脾胃之气不足的时候,营卫之气就会出问题,所以用“桂枝汤”启动脾胃功能,使得营卫之气的通道畅通,可以抵御外邪。
“桂枝汤”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运行通道的。
张仲景把这个方子放在《伤寒论》第一个方子的位置,我想他是有这样的想法:正气是关键,有了正气,才能去除邪气。
方1 黄芪建中汤

方2 通便四物汤生白术40克、肉苁蓉20克、生地黄20克、炒枳壳10克。
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一剂。
5剂为一疗程,大便正常后再服1疗程以巩固疗效。
功效;滋阴润燥,增液生津。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河北中医1994,(1)【处方】生白术(40g)、肉苁蓉(20g)、生地黄(20g)、炒枳壳(10g)。
【用法】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日1剂。
5剂为1个疗程,大便正常后再继服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方3 滋脾更衣汤炙甘草20克、淮小麦60克、白术30克、黄精20克、大枣15克。
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50ml。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
1月为一疗程。
功效:滋养脾阴,润肠通便。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湖北中医1991,(3)【方名】滋脾更衣汤【处方】炙甘草(20g)、淮小麦(60g)、白术(30g、黄精(20g)、大枣(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50ml。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西通药。
1个月为1疗程。
【适用病症】用于滋养脾阴、润肠通便。
便秘(脾阴亏虚型),症状为大便干结艰涩难出、情绪紧张、烦躁失眠、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唇舌咽干、渴不多饮、纳谷不香、时腹作痛、四肢困倦、多兼肛裂或痔疮、舌质偏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弱或弦或数。
【按】本方症乃由脾阴亏虚,无以散精,肠失濡润所致。
故治宜滋养脾阴,润肠通便。
方中甘草、小麦、大枣养脏柔燥,和中润脾,以缓肠急;白术益气健脾,功在助肠蠕运。
黄精味甘性平,益气养脾阴,化生气血,能补能运,诸药配合,滋而不腻、补而不燥,邪去正不伤。
现代药理研究症实,白术有促进胃肠分泌,蠕动增速的作用;甘草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
气虚甚者加人参以补气;若兼腹胀者,可加莱菔子、枳壳以理气宽肠。
方4 枳实导滞丸大黄9克、炒枳实9克、炒神曲9克,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6克,泽泻6克。
上药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每日1~2次,每次3~6克。
功效:清热祛湿,导滞通便。
4◎怎样根治便秘:1、阴寒内盛、阳气虚衰型。
此病多由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产后气血不足,年老血虚等造成。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2012-10-08 10:11:13)以下为网络所载,如百度百科等。
组成黄芪30克、白芍18克,桂枝、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擘),胶饴(饴糖)30克汤剂:煎汤取汁,兑入饴糖,再以文火缓缓溶化,分2次温服。
【主治】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证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黄芪建中汤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是增强益气建中之力,阳生阴长,诸虚不足之证自除。
方论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建中者,建中气也。
名之曰小者,酸甘缓中,仅能建中焦营气也。
前桂枝汤是芍药佐桂枝,今建中汤是桂枝佐芍药,义偏重于酸甘,专和血脉之阴。
芍药、甘草有戊己相须之妙,胶饴为稼穑(se)之甘,桂枝为阳木,有甲己化土之义。
使以姜、枣助脾与胃行津液者,血脉中之柔阳,皆出于胃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组成】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舌淡苔白,脉细弦。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
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经方中医泰斗倪海厦老师推荐:真正要做到滴水不漏的防疫程度,必须要从每一个人开始,如果全民从小时候开始,一旦感冒立刻吃中药,平时健康时,小朋友多吃些小建中汤,成人常吃些桂枝汤,远离骗人的维他命与害人生病的牛奶制品,抗生素只有在紧急状况时可以被使用,平时都禁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2010-11-10 18:55:39)相关的主题文章:那大便不好的另一个形态,腹泻,已经是生病的范畴了,我们日常调理的,不谈这个。
大家看木棉写的家庭主妇学经方学习一下怎么处理。
第四 : 小便第五,手脚温暖很多孩子冬天都是无论穿多少衣服,小手摸到都是冰冷的。
这是被抗生素所毒,伤害到心阳所致。
不用中医黑话说,简单就是心脏能量不够了。
这种孩子经常会发现地图舌,舌为心之表,也是心脏受抗生素所毒的表现。
脾胃与免疫力的关系,大家都知道。
流感来了,总是脾胃差的人先感冒。
所以喝小建中汤调理脾胃,自然就提高了。
特别是感冒刚好的时候,为了怕孩子再次重感,我通常会快快给孩子喝小建中汤。
八珍糕原粉是博士推荐的,效果也是许多人试过了都反应有效果的。
所以要想孩子少感冒,这两样配合吃。
少感冒就能让孩子少打针,就是最好的保护。
第三点:大便第六点:虚汗盗汗便秘,温病派就只知道说是上火了。
他们只知道用凉药来通便。
其实虚寒也会便秘。
很简单,因为太寒冷了,所以大肠没有能量蠕动,大便就一直堆积在那里,几天都没有便意。
要怎么判断孩子的便秘是寒的还是热的?你天天给他吃香蕉,苹果等寒凉的水果,(香蕉非常寒大肠),天天喝凉茶,他还是便秘,你就知道你错了嘛,孩子是被你搞成寒结性便秘的。
如果真的是热的便秘,一天两天不拉,孩子会肚子涨到很难受,用手帮他摸他会不喜欢,而且,小便会是颜色偏深黄的,比较浑浊。
这样的真上火便秘,给孩子可以适当吃一点香蕉什么的下火痛便。
但也不能一直吃,吃通了就可以停了。
寒凉东西不能当保养吃,只能用在真生病的时候。
同道理,很寒凉的抗生素一个月打一次,你当你孩子身体里面有那么多火可以泻啊!宝贝的手脚都冰冷啦~~本来小孩子应该是阳气很足的,我们农村古老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就是小孩子总是处于阳多,阴少的状态,这才是常态。
现在的孩子滥用西药,都没有这种体质了,手脚冰冷,可老是这里“上火”,那里出红疹之类。
,是真寒,那些所谓上火都是假热,是虚火,你再给他消炎药,寒凉中药,就是彻底的搞破坏了。
虚火,该用热药引火归元啊!看到这大家就会晓得了,小建中汤+八珍糕原粉,其实就是小孩子调理身体最好的食疗。
提高免疫力不是光吃什么高营养,小心照顾就能很快见效的。
特别是本来就很虚弱的孩子,身体的六大指征你不把他调好,不管怎么小心,都还是很容易中招。
“过敏性体质”只是西医不晓得调理,给你的孩子说成是天生的体质,让你以为就没办法了。
其实你只要把六大指征调理好,你再看你的孩子还是不是过敏体质!作者:内经养生居竖琴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开始就是冲着调理孩子的身体而来,最后,中医成了我的终身爱好。
现在我想学以致用,跟大家分享一下调理经验。
第二点,即使去掉附子,理中汤类仍然是比较燥烈的。
有些孩子刚喝的时候会大便更干燥,我会觉得这是比较激烈的排病过程。
小便的次数,上面5-7次一天的标准是成人的,大孩子的标准。
小孩子很不好把握。
经过抗生素洗礼的孩子,小便一般不太好。
表现是夜尿多,容易尿床。
有的是白天尿也很多,容易尿裤子。
小便颜色比较偏白。
小便出现这样的异常,这是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昨天有个妈妈问我,为什么孩子老夜尿,白天不怎么尿裤子,但每个晚上都尿4-5次。
我一问,大便不正常,每天1到2次,还是不成型的,里面还能看到没有消化的食物。
这孩子尿床的原因找到了,脾胃是很虚寒的,然后脾胃这个“土”就克到肾这个“水”,你看他大便里面能找到未消化的食物,肾阳很虚的表现啊!所以特别到了晚上就会遗尿。
这下子我建议她给孩子吃附子理中丸了,肾阳不够,附子也要适当吃吃。
在没有抗生素和很多寒凉下火药的年代,孩子的肾阳是很够的,附子是禁药。
现在的孩子呢,则多了很多机会要用到……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啊……唉……下回我再来讲一下咳嗽的调理经验。
请关注的最新更新。
无助之下我接触到三七养生和民间中医论坛,了解到孩子抵抗力差的真正原因在于过用西药。
从此开始了纯中医调理之路。
在网上有人推荐了一个经方派的老中医,每次孩子一生病就去看中医,平时在家则学一些中医入门知识,用小建中汤给孩子调理。
08年,,孩子仍然是每个月发烧一次,都是吃老中医的药退下来的。
09年上半年,孩子只发了2次烧,这时候开始自己摸索用药,也在网上认识了现在的中医老师,开方得到他的指导,中医长进不少。
下半年由于入幼儿园,我自己身体不好又经常照顾不过来,所以孩子们总因蹬被子而感冒,频率为2周一次。
总之全是吃中药。
没有退不下来的烧,咳嗽也调理得越来越少了,以前从来没断过。
原帖地址:我孩子的便秘是停掉生水果,寒凉的牛奶,平时饮食注意,然后喝喝小建中汤,就不经意间好了。
现在每次上厕所都是1分钟,就叫妈妈我好了。
大便是一长条黄色的。
供大家参考哦。
出汗多,其实问题是蛮严重的。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多容易伤到心阳。
时方中医一看虚汗多,就用玉屏风散来调,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
因为黄芪固表,小建中补到心阳,心脏功能恢复,虚汗情况就会慢慢好转。
现在便秘的孩子很多,家长是什么招都用过了,就是不见好。
香蕉水果天天吃,什么畅优碧优的,广告上还有儿童用的清火宝,说清火就可以保持通畅。
可是一停就马上不行了。
以前我的孩子就一直便秘。
我一直给他们喝清火宝。
多吃苹果啊什么的。
还买过合生元吃了半年,说是补充肠道益生菌。
有什么用,到秋天发秋季腹泻!喝完奶一喝水,过一分钟就拉,拉的都是蛋花汤,一天十几次,屁股都洗到要烂掉了。
那次腹泻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深刻,唉,半夜担心孩子腹泻过多脱水,带到医院去补液的经历,可能许多父母都曾有过吧!什么石榴皮的偏方也试过了,医院开的药也一直在吃,可是就是不好!真是太无助了!现在知道了,是天天给喝清火宝,吃寒凉的乳制品,造成脾胃虚寒造成的腹泻。
其实只要1粒理中丸就能搞定的事!哎!是让孩子连续发烧腹泻一周,几次半夜挂急诊去补水,花这么大的价钱才能够深刻记住,努力反省才得到的教训。
那小建中和八珍糕原粉,大人可以吃吗?当~然~可~以~!不管是年轻人,老人,只要觉得肠胃不好,身体差很容易感冒,感冒了老长时间也好不了。
人家只要1周就好,自己则拖拖1个月也不见好。
肠胃平时容易腹泻,吃一点就不消化,都可以用这两样或者其中一样来保养。
我就是这样,当给孩子熬小建中的时候,总是多熬一点自己也喝喝。
煮八珍糕稀饭的时候也多放一勺粉,多煮一碗自己吃,真爽~~围绕这六大原则,一旦身体出现异常,马上就能够发现。
心脏能量够,手就温暖。
心热移于小肠,小肠的热够,下沉到脚下,脚就温暖。
所以上面手冷,下面脚冷,你就知道孩子心中这把火不够了。
小建中汤里面的桂枝和炙甘草都是能够补充心脏能量的,坚持喝手脚就暖回来了。
脚如果冷到很厉害,冬天会生冻疮的地步,冷过膝盖了,要用更强的厥阴经的方子。
那个得辨证开药了。
倪海厦先生关于阳起反应的是成人才有的症状。
小孩子没办法判断这点,我就把这第六点改成“出汗情况”了。
每天我从幼儿园经过的时候,看到幼儿园晨练的孩子,背上大多有一块毛巾。
虚汗多啊!今天我送安乐去幼儿园,生活老师跟我说,你家安安出汗很少的,有的孩子不行,出汗太多了。
我心里偷偷地乐,是我给喝黄芪建中汤调理好的嘛~~2周岁以前还不是一样,动一下就浑身湿透,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很容易出汗。
晚上睡觉也阴虚盗汗,连枕头都湿透。
若不是给安乐调理好了,我也调不出“止汗汤” 的配方来。
调理仍在进行,虽然过程很累。
期间也经历过家人的不认同,在孩子高烧时候,我父亲甚至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连自己的父亲也不信,信网上的游医!期间也有买到无效的小柴胡冲剂,导致高烧五天不退,很想带去西医院的时候。
毕竟还是坚持下来了,三年多没让孩子碰过抗生素。
孩子的身体好了很多。
我的孩子是双胎。
2006年4月出生,从一出生开始,就因为早产住温箱,体温反复不正常,接受了一个多月抗生素的洗礼。
出院才一个多月,2个月大时候发烧,肺炎住院2周;6个月大,发烧轮状病毒腹泻10天;10 个月大,发烧支气管炎+哮喘,持续一个月才好。
期间数次打疫苗都引起发烧,不太记得就不写了。
07年夏天只一次扁桃体发炎,一吃抗生素就好了,还以为体质改善了。
但那个夏天吃太多酸奶,水果,清火宝等寒凉之品,孩子表面上是没事,但玩耍的时候虚汗非常多,夜里也盗汗,每天夜里睡不好都要哭,还便秘。
于是 2007年秋天一开始,马上又开始每个月感冒不断了。
当然停掉牛奶,少吃生水果,冷饮也很关键,不要一边补一边搞破坏。
第一点:睡眠睡眠不好,与心,肝,肺,胆有关。
心脏发生问题,会整夜睡不好。
比如受到惊吓,“心里那一滴血没有了”,就会失眠。
(见“倪师国学堂对话梁东”关于黄连阿胶汤的讲解)。
举我孩子的例子,三个多月大的时候,有一天他睡午睡,一个大东西滑落发出巨响,把他吓到哇哇哭,当夜就开始发作,每睡半个小时就手脚忽然抖动,然后哇地大哭起来。
小孩子受惊我推荐一样宝贝,叫“青鹿墨”。
香港产的最好。
我老公的伯母曾送我们一根,开始我很不以为然的。
那次孩子受惊,用点温水磨了一些,灌喝了几口,再睡着就不哭了。
才知道这是个宝贝。
最近发生一次是孩子半夜哭,我老公脾气大,用手扇他的脸,半梦半醒间猛然被这样搞一下,之后就不好睡了,睡一阵哭一阵。
老公没办法,只好又爬起来磨给他喝了。
所以,受惊很容易发生在半梦半醒之间,如果孩子赖床,半梦半醒之间,叫孩子起来避免采取过激行动。
否则以后造成受惊后遗症,他会对起床这件事总是心里不喜欢?(这点是我的主观想象,大家忽略吧)。
肝,肺,胆三者发生问题造成的睡眠不好,可以根据时间来判断,是哪一个脏出了问题。
胆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为1-3点,肺为3-5点。
如果孩子在胆的时间发生问题,我考虑小柴胡汤处理,但还没有机会实验过。
我的孩子从出生到2岁半,一直处于睡眠很不好的状态,他们每晚总是在1-3点之间哭醒,两个孩子都差不多的,往往是这个闹完就到那个闹。
那两年把我折磨得够惨。
我现在睡眠也是这个时段不好,是以前长期被他们给哭出来的。
现在我回想,应该是头几年抗生素用太多,毒到肝脏造成的。
小孩子睡眠开始好转,是从我家保姆全部走掉,我开始全职带孩子开始调好的。
是用。
小建中汤JT 讲,是可以舒肝柔血的,因为里面加了大量的白芍,所以实际上建中汤类是最好的保肝药。
当然,开始用的时候我没想到孩子睡眠会变好。
小建中汤是补虚第一方,倪师和皮沙士都很推荐给小孩子的保养吃,我给他们喝小建中是为了“建中”,补中土,也就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以。
之后睡眠好转,实在是非常让我高兴的事。
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经常会很难受,整夜都是睡睡哭哭的。
当妈的都体验过抱着孩子走一夜的经历。
我也一样。
采用中药治疗以前每次他们一感冒,我就瘦一大圈,走路腿都发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