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电阻测量原理
接触电阻测试原理

接触电阻测试原理接触电阻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测试方法,用于测量电子元器件或电路中的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是指两个接触电极之间的电阻,它是导电材料接触面间的电阻和接触电导间的电阻的总和。
接触电阻测试可以评估电子元器件或电路的接触质量和工作状态,进而判断其可靠性和性能。
接触电阻测试的原理主要基于欧姆定律和测量电压、电流的关系。
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施加一个稳定的电流或电压,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从而计算出接触电阻的大小。
具体而言,接触电阻测试可以分为两种方法:电流法和电压法。
电流法是指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施加一个稳定的电流,测量电路中的电压降,并计算出接触电阻。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电流敏感的电子元器件或电路,如电阻器、电感器等。
在测试中,通过使用电流源产生一个恒定的电流,然后在待测试的电子元器件或电路上测量电压降,根据欧姆定律可计算出接触电阻的大小。
电压法是指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施加一个稳定的电压,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计算出接触电阻。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电压敏感的电子元器件或电路,如二极管、晶体管等。
在测试中,通过使用电压源产生一个恒定的电压,然后在待测试的电子元器件或电路上测量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计算出接触电阻的大小。
接触电阻测试的具体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电流法或电压法)、设置测试参数(电流或电压大小)、连接测试仪器和待测试电子元器件或电路、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接触电阻测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电子制造业中,接触电阻测试是对电子元器件和电路进行质量控制和故障分析的重要手段。
在航空航天、通信、汽车等领域,接触电阻测试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性能测试和维修保养中。
通过接触电阻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接触不良、接触烧蚀、接触疲劳等问题,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接触电阻测试是一种重要的电气测试方法,通过测量电压或电流,计算出接触电阻的大小,评估电子元器件或电路的接触质量和工作状态。
接触电阻

导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电阻作者:林勇发布日期:2009-4-17 10:06:41 (阅577次)关键词: 工业插头插座驳克码 MARECHAL(摘要:在电流的传输过程中两个表面宏观接触表面应该等于导线的截面面积,两个导体真正相接触的部分只是一定数量的点,由于材料表面的不平整性,真正的接触面积要比宏观上看到的接触表面要小。
关键词:接触电阻,驳克码)在我们给客户讲解产品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你们这种触点连接的插头插座,导体截面积够吗?”,“触点连接比插针套筒连接的接触面积小,能保证连接可靠吗?”电气工程师都知道,电流越大,必须使用越粗大的电缆。
有些人自然认为接触的面积应该等于导线的截面面积,因而对电气连接器的可靠性提出怀疑。
实际上,两个表面宏观接触表面应该等于导线的截面面积,两个导体真正相接触的部分只是一定数量的点,由于材料表面的不平整性,真正的接触面积要比宏观上看到的接触表面要小。
(图2)优质的开关设备产品大都采用用银合金的接触点,通常触点是半球形的,而且把重点放在施加的力上而不是放在假定的接触面积上。
种概念在接触器或者断路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采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插头和插座是一个例外。
1.接触电阻的物理概念无论使用哪一种接触,导体接触的不连续性会产生一个附加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
这个电阻比接触器自身的电阻(在没有接触面存在时)要大。
这个电阻值将决定连接的质量,因为:接触电阻阻值越高,则接触电阻上的压降越大,因而接触点释放的热量将越多。
如果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极限,接触点就会损坏。
温度越高,损坏就越快,这种现象会迅速蔓延。
接触点接触电阻主要由以下两个参数决定:接触表面的状态λ所施加力的作用(图4)λ1.1 接触表面的状态三个主要参数决定了接触表面的状态:(图1)物理化学结构λ从微观角度来看,一个表面的物理化学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周围环境中的外来元素与材料发生反应形成一个表面层,通常称为“侵蚀层”。
接触电阻测试原理

r1和r2分别为引 线和焊接区线阻
图3
20/24
七、PCB板的设计
2 目前PCB板的设计
由于所使用的测试电流很低,所以就需要非常 灵敏的电压表来测量这种通常在微伏范围的电压降。 由于其它的测试方法可能会引起接点发生物理或电 学的变化,所以对器件的干电路测量应当在进行其 它的电学测试之前进行。如:接触电阻测试一般在 测试耐电压和绝缘电阻之前进行。
11/24
六、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1 接触形式
7/24
四、接触电阻测量原理
由于四线法测量接触电阻采用10mA/100mA的 恒流源,故测量接触电阻的实质是测量微动接触电 压。使用Chroma毫欧姆表测量接触电阻的原理见 图2:
HF:高电位施加线 LF:低电位施加线 HS:高电位检测线 LS:低电位检测线
图1
D+: Drive +
D -: Drive –
23/24
七、PCB板的设计
S+: Sense+
图2
S -: Sense –
8/24
四、接触电阻测量原理
图2所测电阻即为接点接触时的电阻,其中的恒 流源用来为接触区域提供电流I,电压表用来测量 P+和P-之间的电压降V,由于电压表内阻相对于所 测接触电阻来说相当大(大到使电压表上分得的电流 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电压表所测电压V即为P+ 和P-之间的电压值,从而电压V与电流I的比值即为 电阻值。但由于接触区域非常小,按图中的接线得 到的是P+和P-之间的电阻值。为了使测得的数据尽 量接近真实的接触电阻值,应使得P+和P-接线端尽 量靠近接触区域 ,避免在测量结果中计入测试引线 和体积电阻产生的电压降 。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一、伏安法测电阻1、电路原理“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U/I 的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如果电表为理想电表,即 R V=∞,R A=0用图一(甲)和图一(乙)两种接法测出的电阻相等。
但实际测量中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
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进行测量呢?若将图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法,则“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四个字:“大内小外”。
2、误差分析(1)、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内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的测量值 U 为ab间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R测 = U/I = Rab = (Rv∥R)= (Rv×R)/(Rv+R) < R(电阻的真实值)可以看出,此时 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 Rv 的分流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外= ΔR/R = (R-R测)/R = R/(Rv+R)( 2)、电流表内接法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故:R测 = U/I = RA+R > R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 δ内= ΔR/R = (R测-R)/R = RA/R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大内";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3、电路的选择(一)比值比较法1、“大内”:当 R >> RA 时,,选择电流表内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接触电阻的测量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了解接触电阻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同时,通过本次实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1. 接触电阻基本原理接触电阻是指两个不同金属接触时,由于电子在接触面上发生散射,从而产生的电阻。
接触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接触面积、接触压力、接触材料的种类、温度等因素。
2. 接触电阻测量方法(1)四线法测量接触电阻四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接触电阻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接触电阻。
(2)两探针法测量接触电阻两探针法是一种简单的测量接触电阻的方法,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接触电阻。
3.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1)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接触电阻越小。
(2)接触压力:接触压力越大,接触电阻越小。
(3)接触材料的种类:不同材料的接触电阻不同,一般来说,银、金等贵金属的接触电阻较小。
(4)温度:温度越高,接触电阻越小。
三、实习过程1. 实验器材(1)电源:直流稳压电源(2)待测接触电阻:铜片、铝片(3)测试仪器:数字多用表、万用表、四线法测量电路2. 实验步骤(1)搭建四线法测量电路,将待测接触电阻接入电路中。
(2)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接触电阻。
(3)改变接触面积、接触压力、接触材料的种类、温度等,观察接触电阻的变化。
3. 实验数据(1)接触面积为1cm²,接触压力为0.1N,接触材料为铜片,温度为25℃时,接触电阻为0.1Ω。
(2)接触面积为1cm²,接触压力为0.5N,接触材料为铝片,温度为25℃时,接触电阻为0.3Ω。
(3)接触面积为2cm²,接触压力为0.1N,接触材料为铜片,温度为50℃时,接触电阻为0.08Ω。
四、实习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了解了接触电阻的基本原理。
接触电阻原理

接触电阻原理引言:接触电阻是指两个物体接触时产生的电阻,也称为接触电阻。
在电路中,接触电阻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会影响电路的工作效果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接触电阻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一、接触电阻的定义和原理接触电阻是指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存在的电阻。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接触面的不完全平整,存在微小的间隙和凸起,导致电流通过接触面时会受到阻碍,产生电阻。
接触电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接触面的微观结构和材料的特性所决定的。
当电流经过接触面时,会受到接触面的阻碍,使得电流通过接触面的路径变长,导致电阻的产生。
接触电阻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面积、压力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二、接触电阻的计算方法接触电阻的计算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进行。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大小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R=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在计算接触电阻时,可以测量电流通过接触面的电压降和电流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接触电阻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接触电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稳定,以减小测量误差。
三、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1. 接触面的材料:不同材料的接触面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能,导致接触电阻的大小也不同。
一般来说,金属接触面的接触电阻较小,而非金属接触面的接触电阻较大。
2. 接触面的面积:接触面的面积越大,电流通过接触面的路径就越短,接触电阻就越小。
3. 接触面的压力:压力的增大可以使接触面更加紧密,减小接触电阻。
因此,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会采用增加压力的方式来降低接触电阻。
4. 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而影响接触电阻的大小。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四、接触电阻的应用接触电阻在电气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路中,接触电阻可以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此外,在接插件、开关和继电器等电气设备中,接触电阻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小接触电阻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接触式热电阻

接触式热电阻接触式热电阻是一种温度传感器,其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接触式热电阻通过与被测物体接触来感知温度,并将温度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然后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接触式热电阻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能源、化工、机械、冶金等领域。
常见的接触式热电阻有铜热电阻、镍热电阻和铂热电阻等。
不同类型的热电阻具有不同的测温范围和精度,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在使用接触式热电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正确安装热电阻,保证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避免产生测量误差;2. 避免在高温或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热电阻,以免损坏传感器;3. 定期检查和校准热电阻,确保测温准确性和稳定性。
接触式热电阻的测量电路通常采用电桥电路,通过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或电阻值来计算温度。
常见的电桥电路有铜热电阻电桥、镍热电阻电桥和铂热电阻电桥等。
在测量电路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热电阻选择相应的电桥电路,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和信号输出方式。
在选择电源电压时,需要考虑热电阻的阻值和所需的测量精度。
在选择信号输出方式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接口需求和信号处理能力。
此外,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采用温度补偿、信号滤波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
温度补偿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环境温度来修正热电阻的阻值变化,提高测温准确性;信号滤波技术可以通过滤波电路来消除噪声干扰,提高信号稳定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通过算法处理来进一步提高测温精度和稳定性。
总之,接触式热电阻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度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能源、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电路和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快速响应的测温系统,为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电阻测量原理

电阻测量原理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一种基本元件,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是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子电路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数值,以便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因此,掌握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阻测量的过程。
一、电阻的基本概念。
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 passiv 元件,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常用符号为R。
电阻的大小与电阻元件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相关。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
因此,电阻在电子电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电阻测量的原理。
电阻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来实现的。
欧姆定律指出,电流通过一个电阻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
即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来计算出电阻的数值。
在实际测量中,通常会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阻的数值。
三、电阻测量的方法。
1. 直流电阻测量。
在直流电路中,可以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测量档位来测量电阻的数值。
首先将万用表的测量旋钮拨到电阻档位,然后将测量笔分别接触电阻元件的两端,此时万用表将显示出电阻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保证电路处于断电状态,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 交流电阻测量。
在交流电路中,电阻的数值会受到频率和波形的影响,因此需要使用专门的交流电阻测量仪来进行测量。
交流电阻测量仪可以通过改变频率和波形,来模拟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电阻数值,从而更准确地测量电阻的数值。
四、总结。
电阻测量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实验和工作内容,掌握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阻测量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ring optimization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7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TLM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① measure the resistance between different fing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4-point-probe ② measure the resistance between the tips on the finger (1 to 2, respectively 3 to 4) to make sure that the tips have good contact to the finger, additionally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4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Core Scan 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Typical signal for contact resistance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5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Core Scan 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Rcl 均匀良好 边缘刻蚀不良 烧结炉带支点降低烧结 温度, 增加Rcl
Failure analysis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6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10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使用建议
用Core Scan 扫描分析接触的面均匀性,以及接触电阻的相对比较(颜色差异) 结合Core Scan、EL使用TLM定量分析接触电阻的数值 TLM制样时,选取栅线印刷均匀良好的电池。这样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比接触 电阻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接触电阻测量原理
R&D Center 2011-9-23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Outline
接触电阻的定义 Core Scan 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TLM 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使用建议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8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TLM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The resistance that was measured between two fingers consists of diverse parts: R measured = Rtip + Rc + d*Rsheet + Rc + Rtip = 2* Rtip + 2*Rc + d*Rsheet Rtip there is identical to the resistance between the 2 tips on the same finger and therefore can be eliminated. The following remains: R measured = 2* Rc + d*Rsheet
2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接触电阻的定义
银浆的核心技术—— 降低接触电阻 SE的出发点—— 实现轻掺杂、低接触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3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Core Scan 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11
JA Solar Confidential, Internal Use Only 9
JA Solar (Yangzhou) Dept. R&D
TLM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asured resistances over the distance d of the particular contact finger results in a straight line. The increase of this lin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film resistor, the axis intercept corresponds to the 2-time contact resi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