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智慧: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精选50句)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警示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7、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图片11、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周易》1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1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14、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周易》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6、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1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图片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22、三思而后行。
——《论语》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2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26、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中国名人名言

中国名人名言
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3.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4. 荀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5.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6. 韩非子曰:“法者,治之端也。
”
7. 王阳明曰:“知行合一。
”
8. 李白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9. 杜甫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0. 苏轼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11. 王安石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12. 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3. 岳飞曰:“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
14. 陆游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5. 文天祥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6. 郑板桥曰:“一枝一叶总关情。
”
17. 毛泽东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8. 邓小平曰:“发展是硬道理。
”
19. 鲁迅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20. 钱钟书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中国历史名言

中国历史名言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君子之交淡如水。
3. 有志者事竟成。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以战止战,不如以和为贵。
6. 有教无类,凡有才者皆可为官。
7. 吾日三省吾身。
8.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 将相和,天下太平。
1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2.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3. 知足者常乐,得意者长寿。
14.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5.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6. 百年树人,十年树木。
17.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9.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0.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21.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2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3.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
2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国学经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

国学经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译: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译: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译: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1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古往今来(gǔ wǎng jīn lái)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古往今来中国(zhōnɡ ɡuó)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1.天行健,君子(jūnz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yīnggāi)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开展(kāizhǎn)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表达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当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方法赶上他,和他到达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缺乏,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缺乏。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
〕,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开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中国经典名人名言

中国经典名人名言1. 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关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刘备: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4. 岳飞:精忠报国。
5. 秦始皇:兵者,诡道也。
6.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7.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 王安石:变法求治,治家宜从俭,治国宜从宽。
9. 苏东坡: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0. 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11. 唐玄宗:盈缩之间,不可胜算。
12. 唐太宗:养犬千日,用之一时。
13. 朱元璋:我而后人,人而后我。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经典的名人名言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名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言论广为流传。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视。
朋友是人生中重要的财富,只有与朋友相互欣赏、扶持、共同进步,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2.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将领,他的豪情壮志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达了忠诚和坚守对于个人和事业的重要性。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就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3.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他在困境中显示出了伟大的智慧和领导才能。
他说:“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4.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以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著称。
他的名言“精忠报国”成为了中国人忠诚于国家、献身于事业的精神指南。
这句简短的名言深入人心,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5.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独特的智慧。
中国名言警句100句

中国名言警句100句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留下了众多经典的名言警句。
这些名言警句融汇了智慧和哲理,经久不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百句中国的名言警句,带您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道德哲理1. 众善奉行,义薄云天。
2. 以诚待人,以己度人。
3. 德行天下,乐善好施。
4.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5. 情义相连,和为贵。
6.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7. 行善积德,善有善报。
8. 贤者无求,愚者无知。
9. 富贵在天,德行在人。
10. 仁者爱人,人皆爱之。
二、家庭关系11.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12. 德高望重,家庭和睦。
13. 和为贵,家庭美满。
14. 和睦之家,人人向往。
15. 衣食足而知荣辱。
16. 和气生财,家庭昌盛。
17. 为人父母,先为人子女。
18. 三人行,必有我师。
19. 家和万事兴,家败人亡。
20. 儿孙自有儿孙福。
三、教育启示21. 好学不倦,明日之子。
22. 左右为师,师者如父。
23. 求知若渴,学海无涯。
24. 读书使人明智,思考使人进步。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6. 不愿做陪衬,就得多读书。
27.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28. 勤学苦练,才能出众。
29. 教育无国界,智慧无尽头。
30. 当机立断,明知故问。
四、社会道德31. 和而不同,共同进步。
32. 不为五斗米折腰。
33.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34. 人心难测,世事难料。
35. 不为利而害义,不为权而忍辱。
36.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37. 仁者爱人,善待他人。
38. 敬人者,人恒敬之。
39. 友善待人,自会受益。
40.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五、人生哲理41. 人生如梦,难免起落。
42. 天上人间,各有各路。
43. 人生若只如初见。
44. 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竟败。
45. 苦尽甘来,泪尽欢笑。
46. 知足常乐,快乐无边。
47.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终会被遗忘。
48.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哉——论语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论语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17.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1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21.小不忍,而乱大谋——论语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23.过而不改,是谓过焉——论语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26.三思而后行——论语27.多行不义必自毙——论语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29.不以一X掩大德——左传30.人一能之,已百人;人十能之,已千之——中庸31.知耻近乎勇——中庸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35.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话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41.学而不思则莽,思而不学则殆——论语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智慧: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您想快速达成您的目标和梦想吗?请加QQ:380004357,QQ:863799908,QQ:800005877,每天为您更新励志,销售,管理,商战案例,等经典文章,免费学习。
此QQ空间已经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欢迎您的加入,彭麟翔和您一起开始您的成功之旅!)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