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2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评考试·语文(苏教版)·试题(二)及答案

姓名
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高二语文(苏教版)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得也最精粹的精神享受,许多人一辈子没有进过剧场、电影院和音乐厅,尤其在边远小
挪走几棵树,让我们这个春节有一点感伤,就像走了几个老朋友。 过去一年,诗歌圈走了几个老朋友,也像几棵熟悉的树,被挪出了我的生活,到我不 知道的地方去了。老诗人牛汉和郑玲走了,两位都是我敬重的前辈。这两位前辈中,我与 牛汉接触多一些。我刚到《诗刊》时,因为工作原因,与牛汉打过不少交道。这位老先生爱 憎分明,敢说敢为,有时也犟,甚至“不好合作”。 有一次评奖,因与其他评委意见分歧,牛 汉先生提起书包就要退场走人。 宁折不弯,不可商量,宁可走人,也不妥协—— —这是牛汉 赢得诗坛敬重,同时也是其一生坎坷的原因之一。 有了这次冲突,我在以后与牛汉的交 往中,遇事尽量不让老先生委屈了自己。 在此后十几年里,《诗刊》每年的活动都会有牛 汉先生露面。说实在的,诗界各色人都有,像这样硬朗的诗人真是难得。我最后一次见牛 汉,是在北京大学参加谢冕先生主持的活动。 见到牛汉时,老先生是坐着轮椅来的,我心 里一阵酸楚。 这是个一辈子站着,如他笔下那棵枫树一样的硬汉啊! 同辈诗人中,雷抒雁是我的兄长。 当年我在解放军总后勤部所管的一家工厂当新闻
就掌握了打开先人艺术宝库的锁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新课标 高二语文 周练测试卷

邯郸市一中高二语文周练试题(二)出题人:李志鹏审核人:赵建华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枯.竭骷.髅训诂.沽.名钓誉怙.恶不悛B.碑.铭脾.胃裨.益奴颜婢.膝稗.官野史C.聒.噪括.号恬.静舐.犊情深活.蹦乱跳D.笨拙.罢黜.屈.辱相形见绌.咄咄..怪事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老当益壮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沐浴清化携幼入室意气用事C.骄首避观夙遭闵凶乐天安命欣欣向荣D.天高地迥三径就荒垂天之云如愿以尝4.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哗众取宠前仆后继化而不实钟鸣鼎食B.星分翼轸居安思危渊远流长垂拱而治C.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萍水相逢老当益壮D.钩心斗角迫在眉睫金瓯无缺不遐自哀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B.自行车队被两只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加速骑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C.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D.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______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②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________:所建37幢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③他不在村里安心劳动,却跑到城市来乞讨,自找苦吃,________。
A.玩火自焚自作自受自食其果B.作茧自缚自食其果自作自受C.玩火自焚自食其果自作自受D.作茧自缚自作自受自食其果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学段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学段监测高二语文试卷2019.04注意:本试卷共18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本试卷严格按照全国卷考题形式命制,题目数量有所减少。
2.请考生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其他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3. 请考生认真审题,规范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智慧停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
发展智慧停车,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
2015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北上广深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而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
车位绝对缺口与相对利用不足并存的状况足够说明: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近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
然而诸多实践也表明,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
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
能不能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面对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不亚于京沪的拥堵程度,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国内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创新样本。
停车问题一头直通动态交通,一头扎进社区,甚至路内路外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
智能停车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问题。
具体而言,泊位的普查与认证最为关键,没有完备的基础数据,后续管理无从谈起;管理短板也必须补上,只有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才不会涌现“见缝插针”式的乱停放。
再比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车位实现车位共享,但增收的停车费如何共享,却有赖于更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
精选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

鹤壁市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周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的生活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文化也随之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决定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历史学家汤因比发现这是人类文明兴衰的一个重要机制。
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文化自信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
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深刻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经济社会结构,进而引发了文化的剧烈变革。
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不断扩大市场的内在需求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
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
”这种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文化震荡,引发了普遍的文化危机,人们在新的世界格局下重建自己的文化自信成为普遍问题。
文化认同危机冲击、瓦解了传统的文化自信,引发了人们对既有文化的反省性认识,在文化批判中形成了文化自信的发展机制。
一方面,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弥散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中,具有天然的传承性和保守性,由此也形成了走向僵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文化也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潜能,作为一种能动的因素,它通过新思想的引入而吹响变革的号角,从而成为克服僵化机制进而维系社会系统活力的积极力量。
文化批判意味着以批判性的立场认识和对待自己,不是盲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在理性地反思与省察之上客观地予以认识和对待,它的对立面不是对象本身而是拒绝理性的思想方法,克服这种思想方法正是启蒙理性的要求。
康德将启蒙理解为脱离人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所以,批判精神乃是实现精神成长的真实表现。
福建省xx中学高二语文周练试题(二)新人教版

高二语文周练试题(二)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鞭笞.(tà) 丧.葬(sānɡ) 胆怯.(qiâ)削.铅笔(xiāo)B.祈.祷(qí) 难堪.(kān) 怂.恿(cǒnɡ) 契诃.夫(hē)C.孤僻.(pì) 撮.合(cuō) 讥诮.(qiào) 怔.怔(zhânɡ)D.滑稽.(jī) 揉皱.(zhîu) 辖.制(xián) 鲜.见(xiǎn)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口“三个代表”,闭口“为人民服务”,这位正人君子....台上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D.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B.为切实挽回干旱带来的损失,提高抗旱保收效果,山东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规避旱灾。
C.2012年春晚取消“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活动,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近年来观众网上的投票情况和评奖结果不统一,导致了很多网友的不满引起的。
D.我国大部分磷化工骨干企业集中在磷资源比较丰富的云、贵、川、鄂和靠近外贸出口市场而技术力量又相对较强的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傅青主善医。
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周练二语文试卷

高二第一次周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庸”辨析张岱年①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
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作辨析。
②“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
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
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
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孟子·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
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③《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
《说文》:“庸,用也。
”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
孔子尝说:“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④“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
这就是“过犹不及”。
有些事情,确实如此。
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
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
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
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
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
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
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评考试·语文(人教版)·试题②

秘密★启用前姓名准考证号高二语文(人教版)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的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
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
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周练二语文试卷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语文试卷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答案] A[解析]文章第一段中只提到身边不时有年轻人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理由贸然辞职。
选项以偏概全。
B项,与文章第一段中最后一句描述一致;C项,与文章第二段描述一致;D项,与文章第三段中第一、二句描述一致。
2.[答案] D[解析]“就是为了说明……”说法绝对。
3.[答案] C[解析]A项,文章第四段中提到普通人“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选项张冠李戴,应该是“日常生活”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B项,文章第四段中没有提到人们不同的人生精彩,属强加因果;C项,与文章第五段中描述一致;D项,文章第六段中提到“……可以说,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选项说法绝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4.[解析]B项“生活虽艰辛苦闷”在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 B5.[解析]对柴门小院特点的概括,可以从表现出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的生活两个角度概括。
作者写柴门小院,表现出对这种过往生活的怀念,与“过分注重装点‘门面’,户户朱红的大门紧锁”的现象形成对比,有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答案]小院的特点:院墙古朴低矮,院门简陋敞开,院内生活气息浓厚。
作用:①表达作者对乡村朴素生活的怀念留恋。
②与下文柴门小院近年的逐渐消失形成对比,引起人们的思索,有提示主旨的作用。
③用精细的笔触描绘出了柴门小院的温馨,既开篇点题,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6.[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散文的主题内涵。
从文章内容看,“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怀。
探究时,可围绕题目的提示,结合作者的情感分析。
[答案]①千百年来,柴门小院遍布于古老的中华大地,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怀,饱含着浓浓的乡愁。
②柴门小院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演绎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给后代,已成为文化、精神的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晋中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选择题每小题6分)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B.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C.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D.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幸,是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B.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敬。
C. 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九位宾客上殿,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
D. 汤镬,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投入烧着开水的大锅中烹煮而死。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蔺相如出场之前,先借缪贤之口让读者初步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侧面突出蔺相如的为人性格和智勇双全,为下文张本。
B. 蔺相如将和氏璧献与秦王之后,见秦王并无偿城之意,便借“璧有瑕,请指示王”的理由取回和氏璧,并以“人璧俱碎”来威胁秦王。
C. 蔺相如暗中让廉颇带人将和氏璧护送回赵国,自己留下来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最终取得与秦王斗争的胜利。
D. 蔺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比卿低一级。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12分)(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句3分共15分)(1)《赤壁赋》中客人感伤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说有些人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者还模仿这些人的口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题6分)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康熙皇帝看着自己眼前这些皇子,自语道:“不知他们哪个能够克绍箕裘,踵......武赓续...啊!”②他一向很吝啬,看到家乡人民被洪水坏毁的家园,竟然细大不捐....。
③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过漫长岁月,薪尽火传....,得以延续和发展。
④鲁迅说:“‘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⑤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
⑥为了庆祝我方队员铩羽而归....,今晚我们定要一醉方休。
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③⑤⑥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种由精简之风铸就的强固美学,又在绘画、书法以及其他艺术的品评诠释中递延放大,衍生出评点上的计白当黑、以无说有、以虚代实的“神、逸、妙、能”和各有所解之“九品中正说”。
B. 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 为了推广折纸艺术,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益智又有趣的折纸活动中来,90后“折纸鬼才”秦坤经常跑到山区小学免费给孩子们义务授课。
D. 上海电影节,冯小刚直言,中国垃圾电影多,是因为追捧的“垃圾观众”多有很大关系。
8.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你赠送的这张照片十分珍贵,我一定好好惠存。
B. 他的设计方案我看过了,其中不妥之处我已斧正。
C. 吴阶平、杨乐、何祚庥等专家纷纷颔首允诺,忝列其间。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栩栩如生。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5分)我的庄园里有一片面积很大的田地,因为太远而被废弃,长满了杂草,原本打算锄草后再种上庄稼,但我突发奇想:既然这块地本来就不想生产庄稼,______①_______?我不强迫它,看它到底想长成什么。
就这样,过了几年,_______②________,十年后,灌木长成了一片葳蕤的树林。
再后来,树林里有了鸟兽和各种奇异的植物,成了我写作之余休息、狩猎的好去处。
我时常想,_______③________,而不是顺其自然地让其生长,那我今天还能收获一片葳蕤的树林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请把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
不得遗漏信息,可增删个别词语(10分)①“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
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
③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
④晚会的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语文周练答题卡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12分)(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3分共15分)(1)《赤壁赋》中客人感伤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2)韩愈在《师说》中说有些人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者还模仿这些人的口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