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

合集下载

常见百米短跑的训练方法

常见百米短跑的训练方法

常见百米短跑的训练方法百米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对于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和耐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下面是常见的百米短跑训练方法,供您参考。

1. 起跑练习起跑是短跑项目的关键,决定了比赛的出发速度。

训练时可以进行起跑练习,重点是提高出发的速度和力量。

采用起跑推车练习,用力推车冲刺起跑,帮助训练者提高出发时的爆发力。

2. 爆发力和加速力的训练短跑速度是在瞬间爆发力的基础上进行加速的,因此训练重点在于提高爆发力和加速力。

可以采用爆发跳、爆发推动器等训练设备进行训练,帮助训练者增强爆发和加速的能力。

3. 高频率的间歇训练百米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需要具备较好的耐力能力。

可以采用高频率的间歇训练方法,训练者进行短跑后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息,然后再进行下一次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训练者的耐力和恢复能力。

4. 技术练习百米短跑不仅需要力量和速度,还需要运动员具备优秀的技术。

在训练中可以进行技术练习,如起跑姿势、大踏步、平移动作等。

通过反复练习,帮助训练者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提高短跑成绩。

5. 弹跳训练弹跳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垂直跳跃能力,对于百米短跑的提速和起跑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进行深蹲跳、坐姿弹跳等训练,帮助训练者提高弹跳能力。

6. 力量训练百米短跑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力量,可以进行力量训练来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

如深蹲、腿部肌肉训练、俯卧撑等,可以帮助训练者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短跑速度。

百米短跑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起跑练习、爆发力和加速力的训练、高频率的间歇训练、技术练习、弹跳训练和力量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循序渐进,并结合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田径短跑训练计划

田径短跑训练计划

田径短跑训练计划田径短跑项目是田径比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00米、200米、400米等项目。

短跑项目对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和耐力要求很高,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下面将介绍一套针对田径短跑训练的计划,希望能对广大田径爱好者和教练员有所帮助。

首先,短跑训练需要充分的热身。

热身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和活动,预防受伤的发生。

热身训练可以包括慢跑、拉伸、关节活动等,时间约为15-20分钟。

其次,针对短跑项目的特点,训练中需要注重爆发力和速度的提高。

可以通过短距离的爆发力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例如起跑训练、爆发力训练等。

同时,可以通过间歇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例如进行100米、200米的间歇训练,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速度。

另外,短跑项目还需要有较强的耐力。

因此,在训练计划中需要包括一定的耐力训练,例如进行长距离的慢跑训练、持续时间较长的间歇训练等,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此外,在训练计划中还需要包括一定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稳定性,例如可以进行引体向上、深蹲、卧推等力量训练。

最后,短跑训练计划中的拉伸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拉伸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的肌肉得到放松和伸展,预防肌肉酸痛和受伤的发生。

在训练结束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拉伸训练,可以让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复。

总的来说,科学合理的短跑训练计划需要包括充分的热身、爆发力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和拉伸训练。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水平。

希望广大田径爱好者和教练员能够根据这些内容,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短跑训练计划,为提高竞技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100米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100米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100米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100米是短跑项目中的一项经典赛事,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爆发力、速度和耐力。

本文将介绍100米短跑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短跑水平。

一、动作要领1. 准备起跑姿势:站立起跑姿势是100米短跑的起点,运动员需要站立直立,双脚并拢放在起跑线上,身体稍微前倾,双手放在臀部或前胸前方,头部保持正直注视前方。

2. 爆发起跑动作:起跑时,运动员需要迅速用力将两脚蹬地,同时将身体向前倾斜并用力向前推进。

重点是腿部的爆发力和腰部的力量传递,通过迅速的腿部蹬地动作和臀部的用力推进,使身体迅速向前冲刺。

3. 腿部动作:在冲刺过程中,腿部的动作非常重要。

运动员需要保持膝盖高抬,大腿快速向前迈出,小腿快速向后蹬,以增加冲刺的速度和力量。

4. 手臂摆动:手臂的协调摆动可以帮助提高速度和平衡。

运动员需要将手臂自然下垂,弯曲手肘,手臂以大臂为轴向前后摆动,与腿部的动作相协调,提高冲刺的效果。

5. 身体姿势:在冲刺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对提高速度和减少阻力非常重要。

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挺直,胸部前伸,肩部放松,保持颈部和头部的稳定,注视目标点。

二、训练方法1. 爆发力训练:短跑需要快速爆发的力量,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来提高。

例如,可以进行跳跃训练,如深蹲跳和单腿跳跃等,以提高腿部的爆发力。

同时,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器械的使用,如起跑器等,通过模拟起跑动作进行训练。

2. 速度训练:100米短跑需要高速度的冲刺,可以进行速度训练来提高。

例如,可以进行间歇性短跑训练,如30米冲刺、60米冲刺等,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同时,可以进行倾斜跑训练,通过倾斜跑道的利用,提高冲刺的效果。

3. 技术训练:短跑需要良好的技术动作,可以进行技术训练来提高。

例如,可以进行起跑姿势训练,通过反复练习起跑动作,矫正不良动作习惯。

同时,可以进行腿部动作训练,如腿部力量训练和腿部灵活性训练,以提高腿部动作的协调性和效果。

高中短跑训练完整教案

高中短跑训练完整教案

高中短跑训练完整教案一、热身活动任何一项体育训练之前,热身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热身的目的是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接下来的高强度训练,预防运动伤害。

短跑训练前的热身应包括全身关节活动、轻量级的拉伸以及逐步加快的跑步。

二、基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需要有强大的腿部力量来支撑起跑和加速。

因此,基础力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深蹲、箭步蹲、提踵等动作可以增强下肢力量,而核心肌群的稳定性训练则有助于提高运动效率。

此类训练建议每周进行2至3次,每次3至4组,每组8至12次。

三、技术训练短跑技术主要包括起跑、加速跑、转换跑和终点跑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 起跑:强调反应速度和起跑动作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起跑架势和起跑动作来提高。

- 加速跑:关键在于步伐的快速和有力。

通过短距离冲刺和抗阻训练来增强肌肉的爆发力。

- 转换跑:这是从加速跑过渡到全速跑的关键阶段,需要保持高步频和适宜的步幅。

- 终点跑:保持速度的同时,要注意呼吸节奏和放松肌肉,避免提前疲劳。

四、速度耐力训练短跑虽然是一项以速度为主的运动,但良好的耐力基础同样重要。

间歇跑是一种有效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例如200米冲刺后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组。

长时间的慢跑或快走也是提高耐力的好方法。

五、恢复与营养训练后的恢复同样重要。

适当的冷身运动、按摩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肌肉恢复。

同时,合理的饮食补充也不可忽视。

高蛋白食物有助于肌肉修复,而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下一次训练提供能量。

六、总结与调整每两周或每月,教练应该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和比赛成绩进行总结,并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计划。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改进。

100米途中跑训练方法

100米途中跑训练方法

100米途中跑训练方法100米是短跑项目中的一项重要赛事,对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和耐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为了在100米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100米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1. 热身准备在进行任何训练之前,热身准备非常重要。

热身可以帮助提高肌肉的温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预防运动伤害。

常见的热身动作包括慢跑、动态拉伸、髋部开合练习等。

热身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力度逐渐增加。

2. 起步训练100米短跑的起步非常关键,决定了整个比赛的走势。

起步训练可以通过反应训练和爆发力训练来进行。

反应训练可以通过使用起跑器或者教练的口令来进行,反应时间的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起跑速度。

爆发力训练可以通过进行爆发力训练,如弹跳训练、快速起跑训练等。

3. 加强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是指身体稳定性和平衡能力的基础,对于100米短跑尤为重要。

加强核心肌群训练可以通过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健身球训练等来进行。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跑步效率。

4. 提高爆发力训练100米短跑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最高速度,因此提高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

爆发力训练可以通过进行冲刺训练、爬楼梯训练、斜坡跑训练等来进行。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让他们更快地达到最高速度。

5. 提高速度训练100米短跑需要运动员保持高速度的能力,因此提高速度是必不可少的。

速度训练可以通过进行间歇训练、倒计时训练、竞速训练等来进行。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让他们能够在比赛中保持高水平的表现。

6. 注意呼吸和节奏控制100米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因此,呼吸和节奏的控制非常重要。

运动员应该保持深呼吸,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同时,要保持稳定的节奏,避免过早疲劳。

7.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休息在进行100米训练时,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休息非常重要。

浅析田径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

浅析田径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

复 一 直成 为 田径 界 较 为重 视 的研 究 课 题 。
本 文通 过 问卷 调查 、专 家访 谈和 文献 资料 肌 糖元 也被 大量 消耗 ,运 动 能力下 降 ,是 动 员 的机能 有何 影响 。( 1 表 ) 参 考等研 究方 法 ,对 田径 短 跑运 动员 训练 运 动疲 劳 的主要 原 因。 随着 训练 负荷 增加 , 恢 复 的问题进 行研 究 、分析 和探 讨 。从 个 肌 肉的僵硬 明显 ,酸 痛也越 来越 加 重 ,导
表 1 乳 酸 对 短 跑 运 动 员 机 能 的 影 响
凉 山体 育运 动学 校 田径 队发放 问卷 3 份 , 6
问卷有 效 回收率 为 1 0 0 %。
3 讨 论 与 分 析
31 . 疲劳产生原 因
投 稿 日期 :2 0 —1 — 1 0 9 2 3
注 :引 自李相如 ,1 9 96
间 内 A P P被大 量 消耗 时,肌 糖 元 在 T 、C
长 久 以 来 ,短 跑 类 运 动 员 的 训 练 恢
32 疲劳产 生的影响 -
短 跑 项 目的 疲 劳 主 要 是 由乳 酸 堆 积 所 产生 ,所 以要 了解 乳酸堆 积 会对 短跑运
无氧 条件 下分解 为乳 酸 参与供 能 ,并在 供 能过 程 中产 生 乳 酸 , 随着 运动 时间 加长 ,
当局 部或 大部 分皮 质细胞 因训 练 负荷 负担 强度 ( 依照 个 人 最 大 运动 强度 进 行 9%、 0
对北京体育大学 田 过重 或时 间过长 ,而消耗 神经 能量 到一 定 5%、3% 强度 的训 练 ) 的训 练 前后 , 背 0 0 径 教研室 的数 名老 师和 研究 生部 的专项 研 限度 时 ,细 胞 内部 的代谢 变化 就 引起抑 制 肌 力 的 比较 。 差值越 大表 示越 疲 劳。 表 2 ( ) 过 程 的发展 ,这 样皮质 细 胞 的工作 强度 将 3 33 测定 神 经 系统 机 能判 断疲 劳 ..

50米跑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50米跑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50米跑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50米跑是一项考验爆发力和速度的短跑项目。

要想在50米跑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需要具备出色的力量、灵敏、耐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以下是针对这些方面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1.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对于提高50米跑的成绩非常重要。

通过进行以下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和核心稳定性:(1)深蹲:每周进行2-3次深蹲训练,每次训练3-4组,每组10-12次。

(2)弓步跳:每周进行2-3次弓步跳训练,每次训练3-4组,每组10-12次。

(3)仰卧起坐:每周进行2-3次仰卧起坐训练,每次训练3-4组,每组15-20次。

注意事项:力量训练要逐步增加负荷,避免过度疲劳。

另外,要注意平衡发展,不要只注重腿部力量训练,而忽视核心稳定性的训练。

2.灵敏训练灵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对于50米跑成绩的提高也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灵敏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反应训练:通过多种信号刺激(如声音、视觉等),训练运动员快速反应的能力。

(2)协调训练:通过跳绳、徒手操等协调性练习,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

注意事项:灵敏训练要注重多样化的练习,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方式。

此外,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的训练要与力量和耐力训练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耐力训练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对于50米跑的持久性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一般耐力训练:通过长跑、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2)专项耐力训练:通过短跑、加速跑等高强度有氧运动,提高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和爆发力。

注意事项:耐力训练要注重适度原则,避免过度疲劳。

同时,要结合专项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不要盲目进行一般耐力训练。

4.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对于提高50米跑的成绩也非常重要。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1)自我暗示:通过自我暗示来提高自信心,例如在比赛前默念“我一定能跑出好成绩”。

百米短跑训练方法

百米短跑训练方法

百米短跑训练方法百米短跑是田径项目中的一个高强度、高速度的项目。

为了在百米短跑中取得好的成绩,运动员需要通过科学训练来提高爆发力、速度和耐力。

下面是一种有效的百米短跑训练方法。

1. 动态热身在进行短跑训练前,首先进行动态热身是非常重要的。

动态热身可以帮助增加肌肉的温度,提高肌肉弹性,减少运动伤害。

常见的动态热身动作包括高抬腿、跳跃、踏步等,每个动作持续15-20秒,做3-4组。

2. 基础力量训练基础力量训练是提高爆发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进行深蹲、弓步蹲等力量训练,每次进行8-12次,做3-4组。

在做力量训练时要确保姿势正确,避免受伤。

3. 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百米短跑中非常关键的能力,可以通过跳跃训练来提高爆发力。

可以进行蛙跳、单腿跳跃等动作,每次进行8-12次,做3-4组。

跳跃训练可以通过增加难度和高度来逐渐提高。

4. 长短跑结合训练在百米短跑中,受训练者需要拥有耐力和速度。

长短跑结合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这两个能力。

可以进行200米、400米、800米等长跑训练,每次进行2-3次,跑每一次之间要有恢复时间。

长短跑结合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同时增强肌肉力量。

5. 起跑训练在百米短跑中,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非常重要。

可以进行起跑练习来提高起跑的效果和速度。

可以通过起跑箱训练或者平地起跑练习来进行。

起跑练习要注意保持平衡、姿势正确、爆发力强。

6. 针对不同跑段的训练百米短跑包括起跑、加速、保持速度和冲刺等不同的跑段。

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例如,可以进行短跑爆发力训练、加速度训练、提高最高速度的训练等。

通过分段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各个阶段。

7. 休息和恢复百米短跑是一个高强度的训练项目,所以休息和恢复非常重要。

每周安排适当的休息日,可以进行放松活动如瑜伽、游泳等。

此外,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及时补充能量。

8. 心理训练心理素质对于百米短跑同样非常重要。

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自己的肯定和自信,在比赛中保持专注和冷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
前言
长久以来,短跑类运动员的训练恢复一直成为田径界较为重视的研究课题。

短跑是一项强度大,耗能多,神经负担重的运动项目,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训练后的恢复,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效果。

疲劳是由于训练过程中机体发生生理、心理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体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只需经过适当的调整和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

恢复有消极性恢复和积极性恢复。

消极性恢复一般指的是静止休息、睡眠等,人体在睡眠时大脑皮质的抑制和能量物质的合成过程占优势,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被利用或被排除,疲劳得到清除。

积极性恢复一般指的是用转换活动内容的方法进行恢复,如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物理和机械的放松与按摩、适当补充维生素、心理放松等。

1.恢复性训练对运动员产生的作用分析
现代运动训练中经常采用大负荷训练方法,体能消耗相当剧烈,加重了运动员机体在训练后的身心疲劳程度。

此时,运动员的恢复水平必须得到相应的提高,加快机体的恢复过程,使运动员的体能、肌肉、神经、感觉等从疲劳状态迅速恢复,消除因疲劳导致的反应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各内脏器官的工作能力下降等反应,以最佳的身体状态保证机体继续承受下次训练。

1.1体能恢复。

对于运动员来说,超量恢复的周期很明显,而采用较好的恢复性训练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持体能,达到最佳的超量恢复效果。

比如,合理搭配运动员的膳食可以提供充足的热量和丰富的营养,维持体液平衡和体能平衡,另外,比赛结束后及时补充特定种类的糖制品能够补充体能。

1.2增进反应能力。

良好的恢复性训练可以增进运动员的反应能力。

举例来说,训练之余安排一些负荷小、趣味性强、轻松愉快的简易练习,既可以缓解运动员的紧张情绪,松弛局部肌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又达到寓教于乐、转变运动训练枯燥无味的感觉,激发训练兴趣。

1.3提高身体协调性。

这里所指的身体协调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各运动器官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各功能群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的协同工作
能力。

各运动器官的协调配合可以养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减少运动过程中无谓的能量支出。

身体协调性的提高有助于避免错误动作对身体造成的损伤。

运动员竞技过程既有外在的
协调性,还有内在的协调性,即身体各功能群的相互配合。

这种内在的协调性可能因为训练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疲劳而变差,此时就必须借助恢复性训练来实现协调功能的恢复。

1.4预防疲劳性损伤。

在一部分业余体育运动员中间,常常认为练得越多越好、练得越频繁越好。

其实不然,因为人体作为生物体,它适应的负荷是有一定范围的,超出这个范围时,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会产生劣变,成绩非但停滞不前,有时还会迅速下降,导致疲劳性运动损伤。

还有一种就是没练多久就进行调整恢复,使机体根本无法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此时无法对机体形成有效的刺激,也就谈不上是机体实现更高水平的机能适应。

适时进行恢复性训练既可以消除运动产生的身心疲劳,使人体的各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迅速恢复到最佳水平或超出原有水平,还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逐渐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信息,疲劳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到何种程度需要进行调整恢复,采用什么方法来有效地消除疲劳,预防运动损伤的出现,避免盲目训练。

2.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
2.1按摩恢复
主要有人力按摩(如自我按摩,医生按摩,气功按摩等)和器械按摩(如按摩椅,按摩床等)。

由于身体不同部位或同一部位采用一种或多种按摩法按摩,能引起的生理效应是不一样的,因此必
须遵循人体一定的生理规律,采用先轻后重、由重到轻,适当调整强度的方法。

按摩部位可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疲劳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是按摩运动负担量最大的部位,当运动员极度疲劳时,也可进行全身按摩。

2.2温水浴
训练后淋浴是最方便快捷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之一,在温浴情况下,有温度效果、水压效果和水对污物的溶解效果。

温水浴能加速人体新陈代谢、调节肌体、使肌体兴奋,有利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疲劳物质的排除。

水温为42摄氏度左右为宜,时间为10~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

训练结束后半小时,还可进行冷热水浴。

冷水温为15摄氏度,热水温为40摄氏度。

冷水淋浴1分钟,热水淋浴2分钟,交替3次。

2.3理疗恢复:
为了使运动员尽快得到恢复,近年来人们在广泛采用全身和局部理疗的同时也常常对肌肉进行电刺激的方法其效果是相当显著的,它能提高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减轻疲劳、提高肌肉力量。

2.4心里放松恢复手段
体育教学中的放松训练可采用一套自我暗示语言方式进行训练,如短跑教学,短跑运动时间较短,强度较大,体能的合理协调非常集中,而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的转换速度较快,属体能和爆发力相接合的激烈运动,在教学前或完成动作后教授相适宜的心理放松,即:
(1)呼吸非常放松。

(2)我非常安静。

(3)我的上下肢非常放松暖和。

(4)心跳平稳而有力。

(5)腹腔纵深感到很暖和
合理的掌握放松方式,可在教学训练后加速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大运动量后进行5分钟的放松运动与休息一小时的效果差不多,在教学训练前的放松训练有助于解除情绪上的不稳定和身体上的紧张状态,促进其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如前所列的短跑训练,短跑运动包含着强度大、时间短、瞬间力量和爆发力等综合素质。

运动前后进行一定的心理放松训练,对运动员的加速、耐力、持久、肌肉负担、大脑神经中枢、正确的技术动作、节奏等能力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行放松训练时,注意力要集中到身体某个部位或呼吸动作上。

如采用默念等方式,要放松两脚,注意力就应集中在下肢,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的投入则可缓解临做动作前或动作后的精神紧张以及肌肉的僵硬。

有的学生天生怕体育运动,担心自己的能力,在教学训练前夕,往往因思虑次日的体育运动而失眠,放松训练则可以有效正确地诱导他们入睡,使次日的运动训练能够顺利的进行,而对于一些情绪抑郁、胆小、顽强性较差的学生,可用鼓励性的词语加以自我暗示训练,如我很放松;我头脑清醒;我情绪很好;我感到浑身有力,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胜利等等;使之较快的掌握动作。

心理放松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欢迎,提高我们教学中的心理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训练中项目的教学训练效果。

3.不同时期恢复性训练手段的科学方案
3.1赛前期。

赛前期是比赛期达到最佳化的重要阶段,对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专业运动员的赛前期有6~8周。

业余体育运动员的赛前期约有3~6周,大致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准备与调整阶段、稳固和临赛阶段。

整个过程的负荷量逐周递减,此阶段需要充分应用各种训练学恢复手段,加速恢复过程,争取超量恢复。

营养学恢复的考虑主要是不要摄入过多的脂肪,增加蛋白质供应。

3.2比赛期。

比赛期总的原则是提高单次训练的训练强度、降低总训练量,其中, 90%的训练量要与比赛有直接关系, 10%的训练量安排积极性的休息。

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1~2种心理学恢复性训练。

这一阶段的膳食安排应该包含丰富的易消化的糖和B类、C类维生素。

为了缓冲运动时产生的大量酸类物质,宜多食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3.3赛后期。

赛后期的前2周主要是恢复比赛对体能的消耗,采用营养学方法,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业余运动员在赛后期宜适当减轻运动负荷,恢复性训练以训练学方法为主,着重穿插趣味性练习和针对个体不足采取的练习。

消除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激发强烈的训练动机,准备投入新的训练期。

在这一阶段需要合理控制运动员的体重,每天摄取的热量不宜过多。

在运动训练中,根据不同的时期,有针对性地安排最有效的恢复性训练方法,对于保持运动员素质、产生最大的训练效应、提高比赛成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的若干分析和效果评估对今后的训练和教学有所裨益。

4.结论与建议
没有良好恢复的训练,其效果只能是停滞不前,因此,做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业余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到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及运动后恢复的方法,使训练更加科学,更有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