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精编

合集下载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讲义 定时规范训练:文言句式、断句和翻译ppt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讲义 定时规范训练:文言句式、断句和翻译ppt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 听受 .. D.时中原荡覆 ,典章殆尽 .. 励精:专心致志。
荡覆:动荡倾覆。
• •
解析
励精:振作精神。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拜右散骑常侍 乃 . A. 不能及 今其智乃 . 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 以 . B.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 . 中部郡太守 出为 . C. 天下笑者,何也 为 . 策,少有其比 儒者之 . D. 二虫又何知 之 .
时中原荡覆 ,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 .. 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 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 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 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 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 揆矜能忌贤,以 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 . 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第三步:反复揣摩,以求正确答案 •做题时注意必须把题干句子代入原文中,仔细 察看上下文语境,前后勾连,反复揣摩,以寻
求正确答案。
•掌握利用文言实词储备做铺垫,以技巧推断词
义的方法做好文言实词推断题;利用文言知识
迁移的能力,学会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运
•“文言文阅读题”大约要用 15~20分钟的时间 去完成。考生一定要把轻“读”重“解”,变 成重“读”巧“解”,要先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 间去“速读”“细读”,弄懂文意后再去“解 题”。习惯于这样的阅读程序,大有裨益。
把握结构, 对古代议论性散文的阅读,我们要多琢磨文章立论 理清逻辑思 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 路 生的说服力量。

2016届语文第一轮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课时作业11份)1

2016届语文第一轮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课时作业11份)1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 笑(《荆轲刺秦王》) .
栏 目 链 接
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劝学》) .
连词,表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石之 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顷之 ,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
音节助词,用于表时间的词的后面,凑足音节,无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 友麋鹿(《赤壁赋》) .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 破之(《鸿门宴》) .
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道之 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II卷一轮复习文言文文言文阅读概论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II卷一轮复习文言文文言文阅读概论

锁定高考
[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
考查的实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并且古今词
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
根据上下文确定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是就虚词在句中的作用而言, “用法”是就其在句中的词性而言,如常用的介词、连词、副词、 助词等。
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锁定高考
锁定高考
考 点 透 视
[考点要求] 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锁定高考
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近年来新课标全国卷,
可以发现,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锁定高考
1.选文题材比较单一,就是人物传记;出处以《旧 唐书》《明史》《宋史》为主。选文长度在750字左右, 4小题,19分。 2.考查的重点是常见文言实词、断句、翻译,专项 信息的筛选和内容的分析概括;2014年考查断句,没有 考查信息的筛选。
《明史•马文升传》 《旧唐书•李揆传》
锁定高考
►命题特点
新课标语文科《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整体要求是
理解和分析综合。具体包括: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③理解与 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⑤ 筛选文中的信息;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⑦分析

劝学(一轮复习精编课用版)

劝学(一轮复习精编课用版)

(二)课内重点总结
• 请大家完成增分册P34《劝学》一到五题 • 要求: 一、二、三题齐做,四、五题独立完成后 核对答案
(三)跟着《劝学》学写作
• 劝学中值得借鉴的写作技巧: • 1、论证结构: 总分式,并列式 • 2、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的原则
• 1、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3,而阅读就好像是另 外一个√3,我们相乘,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三,这就 是阅读的作用。 (宋老师点评:一个看《爱情公寓》看傻了的理科疯子) • 2、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肮脏的玻璃,阅读就好像是一 块抹布,擦拭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现光彩。 (宋老师点评:你才是肮脏的玻璃!) • 3、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开阔视野,就像老太太上楼 梯——步步高。 (宋老师点评:好一个灵巧的老太太。)
• • • • • • •
• • • • •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学不可以已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君子博学而日参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 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 5、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 波。”,后人也常化用《劝学》中的 “ , , 。”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 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6、“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 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 状况。 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 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 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江苏省扬州市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言复习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言复习 Word版含解析

课题高考文言文复习●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辨析文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难点重点:1.识记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翻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难点:1.在语境中对相关实词迁移运用的能力2.整体把握语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堂反馈一、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1、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3、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4、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6、生而眇者不识日(《日喻》)二、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1、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4、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三、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2、至丹以荆卿为计,如速祸焉3、势拔五岳掩赤城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6、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7、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课后测评薛潭学讴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翻译划线的句子●PPT(见附件)第二课时●课堂反馈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词语。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 大聚焦)2.1.4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 大聚焦)2.1.4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 新人教版

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三年真题·大聚焦一、(2016·江苏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

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藨蓘:耕耘。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个句子共三小句,第一小句是判断句,重点词是“已”,意为“停止、完了”,可意译为“算了”。

第二、三两句是个目的复句,“以”即为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用来”;“教子”即“教育你的孩子”;“坠”即“毁害、损害”等意。

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单元集训《阅读浅易的文言文》3Word版含解析

单元集训·7第2单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3)[共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张烈,字徽仙,清河东武城人也。

高祖赐名曰烈,仍以本名为字焉。

高祖悕,为慕容俊尚书右仆射。

曾祖恂,散骑常侍,随慕容德南渡,因居齐郡之临淄。

烈少孤贫,涉猎经史,有气概。

时青州有崔徽伯、房徽叔,与烈并有令.誉,时人号曰“三徽”。

高祖时,入官代都,历侍御、主文中散。

迁洛,除尚书仪曹郎、彭城王功曹史、太子步兵校尉。

萧宝卷将陈显达治兵汉南,谋将入寇.。

时顺阳太守王青石世官江南,荆州刺史、广阳王嘉虑其有异,表请代之。

高祖诏侍臣各举所知,互有申荐者。

高祖曰:“此郡今当必争之地,须得堪济之才,何容泛举也?太子步兵张烈每论军国之事,时有会人意处,朕欲用之,何如?”彭城王勰称赞之,遂敕除陵江将军、顺阳太守。

烈到郡二日,便为宝卷将崔慧景攻围,七十余日,烈抚厉将士,甚得军人之和。

会车驾南讨,慧景遁走。

高祖亲劳烈曰:“卿定可,遂能不负所寄。

”烈拜谢曰:“若不值銮舆亲驾,臣将不免困于犬羊。

自是陛下不负臣,非臣能不负陛下。

”高祖善.其对。

世宗即位,追录先勋,封清河县开国子,邑二百户。

寻以母老归养。

积十余年,频值凶.俭,烈为粥以食饥人,蒙济者甚众,乡党以此称之。

肃宗初,除龙骧将军、司徒右长史。

又转征虏将军、司空长史。

先是,元义父江阳王继曾为青州刺史,及义当权,烈托故义之怀,遂相谄附。

除前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寻加平南将军、光禄大夫。

后灵太后反政,以烈义党,出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

于时议者以烈家产畜殖,僮客甚多,虑其怨望,不宜出为本州,改授安北将军、瀛州刺史。

为政清静,吏民安之。

更满还朝,因辞老还乡里。

兄弟同居怡怡然,为亲类慕。

元象元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烈先为《家诫》千余言,并自叙志行及所历之官,临终敕子侄不听求赠,但勒《家诫》立碣而已。

其子质奉行焉。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烈并有令.誉令:美好。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共53张ppt)


15
第15页,共53页。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 记。
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阴 历三月(晚春)的开初,(我们)在会稽山 阴县的兰亭聚会。
2022/3/2
16
第16页,共53页。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翻译的方法。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10: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 者。
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
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
吧。
2022/3/2
24
第24页,共53页。
③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 语和介词等。
例1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 乐?”曰:“不若与人。”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 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 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 说:“(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 (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翻译: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
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2022/3/2
13
第13页,共53页。
课堂训练(注意多义词的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翻译方法。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确实是危险紧急、存在灭亡的关键时候啊。
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
译文:(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 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 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啊。
2022/3/2
20
第20页,共53页。
4、删(删减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 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 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 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 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 成分等。

2016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二 课件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
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
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
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
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
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
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
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 马文升传》)
第一步 整体把握 1.马文升在中央任职期间分别担任哪三种重要职位?在各自任职内做出 了哪些政绩? 答案 一是任御史。其间政绩有:赈济、妥善安臵灾民;平叛贼寇;上 书言事,劝谏皇上修身爱民。 二是任兵部尚书。其间政绩有:督导团营,训练士卒;不惧威胁,严惩 贪婪懦弱之人;不分职内职外,积极进言。 三是代吏部尚书。其间政绩有:南京等地受灾,他进言皇帝修德济民, 被皇帝采纳。
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解析答案
试题评点
该题在命题上与以往没有多大变化,D项属曲解文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解析 本题主要涉及一词多义。“耆硕”意思是“年高德劭”,“推心” (马文升 ) 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地任用他, 意思是“诚心诚意”,“望”意思是“比”。 答案 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三个,大大降低了难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类》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类》训练题1.课内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了解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国___________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普希金的抒情诗有800余首,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也有大量的爱情诗和田园诗,如《致克恩》和《我曾经爱过你》等。

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课内文言文翻译题①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6.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1)而此独以钟名____________(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__________(3)大石侧立千尺____________(4)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___(5)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____________(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____________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晋,何厌之有?既
东封郑,又欲肆其
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 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
孙戍之,乃还。
• 那晋国怎么会满足的呢?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 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 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 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 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灭掉郑国,只会)损 害秦国,使晋国得到好 处,希望您好好考虑一 下吧!”秦伯高兴了, 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并派杞子、逢孙、杨孙 (留下)帮助守卫郑国, (自己)就率军回国了。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 •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 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 难也。焉用亡郑以 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 陪邻?邻之厚,君 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 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 之薄也。若舍郑以 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 为东道主,行李之 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 往来,共其乏困, 使者的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 君亦无所害。且君 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 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呀。况且, 尝为晋君赐矣,许 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 君焦、瑕,朝济而 答应把焦、瑕二城割让给您。然 夕设版焉,君之所 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 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知也。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内文言文复习) 精编
秦军氾( fàn )南 无能为( wéi )也矣 共( gōng )其乏困 若不阙( quē )秦
夫( fÚ )晋,何厌之有
失其所与,不知( zhì ) 秦伯说( yuè),与郑人盟 微夫( fÚ )人之力不及此
佚之狐( yì ) 夜缒( zhuì )而出 使杞( qǐ )子、逢(páng)孙戍( shù )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
夜:在夜里。
名→状
(烛之武)夜缒而出 (烛之武)曰 既:已经 亡:使…灭亡。使动用法 敢以(这事)烦……
“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
于君,敢以烦
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
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邻?邻之厚,君之薄 也。若舍郑以为东道 主,行李之往来,共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而:表转折,却
是:这
过也。然郑亡,子亦
有不利焉。”许之。
过:过错
然:可是
(烛之武)许之
佚之狐对郑伯说:“(现在)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家危急了,如果派烛之 “国危矣,若使烛 武去拜见秦君,秦军一定 之武见秦君,师必 能退兵。”郑伯听从了他 退。” 公从之。辞 的计策。烛之武推辞道: 曰:“臣之壮也,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 犹不如人;今老矣, 人;现在老了,更不能做 什么的呀!” 郑伯说: 无能为也已!” 公 “我没能够及早重用您, 曰: “吾不能早用 现在急难的时候来求您, 子,今急而求子, 这是我的过错啊。然而(可 是寡人之过也。 然 是),郑国灭亡了,对您也 郑亡,子亦有不利 有不利啊!”烛之武(终 焉。” 许之。 于)答应了这件事。
越:跨过。 以:而。 鄙:把…当作边邑。名意动
其:这件事 陪:增加
薄:削弱
焉:为什么 以:而 厚:变雄厚
用:介,表原因
以为:把(它)作为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使者 所害:所+动 为:给 共:通“供” 尝:曾经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
(晋君)许君焦、瑕 济:渡河 版:防御工事 夫:发语词 所知:所+动 何厌之有:有何厌 厌:满足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东:向东。 名 →状 封:使……作疆界。使动 肆:扩张。 阙:削减 焉:哪里 以:而 唯:希望 图:考虑 说:通“悦”盟:结盟 戍:守卫 乃:于是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因 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
译: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 攻击秦军。晋文公说: “不行!(假如)没有 那个人的帮助,我就不 会有今天了。借助了别 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 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 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 智的;以混乱代替整齐, 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 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 撤离了。
课文串讲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佚之狐言于郑伯
曰:“国危矣,若使
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退。”公从之。
若:如果 使:派 师:军队
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辞:推辞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犹:尚且
无能为也已。”公曰: 为:做(什么) 用:重用 “吾不能早用子,今 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1、对下列红字体的词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A
A、晋军函陵 军:军队 B、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C、唯君图之。 图:考虑 D、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军:驻军
2、解释下列语句中红字体的虚词的 意义
以其无礼于晋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吾其还也。 以: 因为 焉: 怎么 然: 然而 其: 还是
课文串讲
晋侯、秦伯围郑,
以:因为 于:对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介宾短语后置,译: 对晋文公无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于楚也。晋军函陵,
(贰:对……有贰心)
军:驻扎。 名→动
秦军氾南。
•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于楚也。晋军函 陵,秦军氾南。
• 晋文公、秦穆公联 合围攻郑国,因为 郑国曾对晋文公无 礼,并且在与晋国 结盟的情况下又与 楚国结盟。晋军驻 扎在函陵,秦军驻 扎在氾水南面 。
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之。”秦伯说,与郑人
盟。使杞子、逢孙、杨
孙戍之,乃还。
• 夜缒而出。见秦伯 曰:“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烦执事。
• 夜里用绳子将烛之 武从城上放下去。 去见秦伯,烛之武 说:“秦、晋两国 围攻郑国,郑国已 经知道要灭亡了。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 有好处,怎敢拿这 件事来烦劳您呢。
子犯请击之,公
曰:“不可。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因人之
之:代指秦军 微:如果没有 夫人:那人 及:达到 因:依靠
力而敝之,不仁;失
其所与,不知;以乱
易整,不武。吾其还
也。”亦去之。
而:却 敝:损害 所与:所亲附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交换,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 去:离开 之:代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