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题库与实践题目(最终)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练习及答案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练习及答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B.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C.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4、看病难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农村每千人的病床数为0.79张,仅为城市的32.9%,乡镇卫生院人员中本科毕业考仅占1.6%。

为此我国政府提出,要实出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应当()。

A.发挥宏观调控作用B.健全社会救济制度C.发挥市场调节作用D.健全医疗保险制度5、位于某江上下游的A、B两市水资源的拥有量差别很大。

2006年,缺水的B市出资2亿元向A市买下了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用以解决本市水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也使A市获得了相应的收益。

水资源的市场调节有利于()。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B.调整区域经济结构C.发挥政府调控作用D.推动区域经济增长6、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7、股份制企业的性质是()。

A.公有制性质B.私有制性质C.混合所有制性质D.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8、近年来,我国经济特区许多国有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收益分红。

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B.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C.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9、国家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制度是()。

(完整版)第八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八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基本概念1、系统动力学(Systems Dynamics,SD)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弗雷斯特(J. W. 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提出的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辅助手段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2、因果关系分析是系统动力学的基础,起着指明系统的变量间因果关系、作用方向和说明系统的反馈回路的作用。

通常事件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可描述为“如果……那么就……”。

因果关系可以用因果关系图来表示。

3、因果链是用因果箭来描述的递推性的因果关系。

例如,A是B的原因,B是C的原因,则A也成为C的原因。

4、一般系统内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图表示,一个箭头连接两个有因果关系的相关变量,称之为因果箭。

5、当因果链中“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引起“结果的结果”,最终又作用于最初的“原因”,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则称为因果关系的反馈回路或因果反馈回路、因果反馈环。

6、流程图中可以根据流率等因素的影响,描述系统状态变量的变化,并通过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方程来精确表示变量的变化机制。

7、系统动力学中,流率变量用来表示决策函数。

“流率”描述的是系统中的流随时间而变化的活动状态,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提货速度等,用一个表示阀门的符号来标记。

8、Vensim是由美国Ventana Systems公司开发的一款可视化系统动力学软件,它提供了相对简单灵活的方式,建立仿真模型,观察变量的因果关系和反馈回路,便于修改、优化和探索模型。

二、选择题(1-4单选,5-8多选)1、如果变量A的增加使变量B也增加,那么两者为()A. 正因果关系B. 负因果关系C. 负因果链D. 正因果链2、全部因果箭都是负极性的反馈回路()A.一定是负反馈回路B.一定是正反馈回路C.可能是正反馈回路也可能是负反馈回路D.既不是正反馈回路也不是负反馈回路3、描述系统积累效应的变量是()A.系统变量B.状态变量C.决策变量D.流率变量4、()的多少是系统复杂程度的标志。

外国文学第八章题库

外国文学第八章题库

第八章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以“ ”为副题,小说中这一人物是俄国文学中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形象。

2、奥斯特罗夫斯基享负盛名的揭露“黑暗帝国”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是《》。

3、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和《》显示了他心理分析的才能,车尔尼雪夫斯基使用了一个特定的术语“ ” 来概括这种才能的特点。

4、《战争与和平》是以、、和四家贵族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着重刻画了两个理想人物和,用诗意的笔调塑造了这一优美的女性形象,在宗法制农民____身上则体现了作者宿论思想。

5、《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的,一条以为中心,另一条以为中心。

6、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写成的《》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战争。

《》是作者根据自己早年在农庄进行“农事改革”的亲身体验写成的中篇小说;《》是根据他在瑞士游历时的真实见闻写成的中篇小说,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明”。

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这个人物后来又出现在托尔斯泰晚年作品《》中。

《哥萨克》的主人公是。

为了对托尔斯泰有个正确理解,列宁曾写过《》等七篇文章,专门论述。

聂赫留朵夫公爵是的典型。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认为人人身上皆有和的矛盾。

7、契诃夫在1980年曾不顾旅途的艰苦,带病前往考察流放犯的生活,小说《》就是此行的产物。

小说主人公的死宣告了的破产。

8、契诃夫早期嘲笑小市民奴性心理的小说有《变色龙》、《》等,反映劳动人民的贫苦和孤苦无告的小说则有《万卡》、《》等。

90年代创作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者、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形象,批判了小市民庸俗习气的小说则《》等。

9、契诃夫戏剧的代表作是《》,描写了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贵族庄园彻底崩溃的情景。

作品中塑造了三类形象:旧式贵族和嘎耶夫;商人企业主;平民知识分子即“新人” 和安妮雅等。

10、莫泊桑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11、中篇小说《》和《蜚蜚小姐》被誉为莫泊桑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小说的“双璧”。

第八章 电工安全用具与安全标志(题库考试要点和相关试题)

第八章 电工安全用具与安全标志(题库考试要点和相关试题)

题库考试要点的分析归纳P115以下是本教材所归纳和总结的低压电工作业考试题库中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考点, 是学员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请学员熟记。

1.绝缘安全用具的相关考点(1) 常用绝缘安全防护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隔板、绝缘垫、绝缘站台等。

(2)绝缘棒可用于操作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单极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辅助测量和试验使用。

(3)验电器在使用前必须确认验电器良好。

高压验电器的发光电压不应高于额定电压的25%.低压验电器可以验出60V~500V的电压。

(4)用电笔验电时,电笔电流对人体无害,不需要赤脚站立。

电笔发光不能说明线路一定有电。

(例如感应电)试验对地电压为50V以上的带电设备时,氖泡式低压验电器就(可能)显示无电。

(5)绝缘安全用具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

绝缘手套属于辅助安全用具。

2.登高安全用具的相关考点(1)使用竹梯作业时,梯子放置与地面以600左右为宜。

(2)安全带是登杆作业时必备的保护用具,无论用登高板或脚扣都要用其配合使用。

(3)使用脚扣进行登杆作业前,应对脚扣进行人体载荷冲击试验; 作业时, 上、下杆的每一步必须使脚扣环完全套入并可靠地扣住电杆,才能移动身体,否则会造成事政。

(4)挂登高板时,应钩口向外并且向上。

3.检查安全用具的相关考点(1)遮栏是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设遮栏两种。

(2)更换和检修用电设备时,最好的安全措施是切断电源。

4.安全标志的相关考点(1)在安全色标中用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或消防。

(2)在安全色标中用绿色表示安全、通过、允许、工作。

(3)"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志牌应制作为白底红边黑字。

(4)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

题库中与本章相关的试题以下是题库中与本章相关的全部考试题目,学员应全部掌握,以确保考试顺利过关。

一、判断题1.常用绝缘安全防护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隔板、绝缘垫、绝缘站台等。

备战中考 物理力学题库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摩擦力 课本突破

备战中考 物理力学题库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摩擦力   课本突破

第三节摩擦力课本突破【知识点一】摩擦力1摩擦力:(1)探究: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把手按在桌面上向前搓在水平地面上推木箱从滑梯上滑下人(2)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将要产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产生的条件(缺一不可):(1)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相互挤压。

(3)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4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深化理解(1)摩擦力的分类①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例如,人滑冰时,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②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例如,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上的小圆珠与纸张之间的摩擦。

③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例如,手握瓶子静止时,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

(2)判断摩擦力方向的三种方法①由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②由假设方法判断:此方法通常用来判断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假设物体不受摩擦力,则先确定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将会出现的相对运动情况,则研究对象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将会出现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③由二力平衡的性质判断:一对平衡力的方向相反,通过判断平衡力,从而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推箱子,没推动,箱子受到静摩擦力箱子下安装了小轮子,拉箱子行走,箱子受到滚动摩擦力☑特别强调1、摩擦力的作用点: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因此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表面上。

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可以把摩擦力的作用等效到一个点上,也可以把这个等效点取在物体的重心上。

2、一旦接触表面“光滑”,则物体间没有摩擦力。

资产评估题库-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评估题库-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评估题库-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从企业的买方、卖方来说企业的价值是由()决定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企业的获利能力C.企业的生产能力D.企业设备的质量2.企业产权的转让实质上是()。

A.企业负债的转让B.企业资产的转让C.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转让D.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转让3.能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消除的风险是()。

A.市场风险B.系统风险C.非系统风险D.B和C4.企业评估中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为宜。

A.一般不超过5%B.一般不超过l5%C.一般不低于国债利率D.一般不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率5.年金资本化法的正确表达式为()。

6.被评估企业未来5年收益现值之和为2000万元,折现率及资本化率同为l0%,第六年企业预期收益为600万元,并一直持续下去。

企业的整体评估值为()。

A.5000万元B.5387万元C.8000万元D.5725万元7.假设社会平均收益率为8%,无风险报酬率为6.2%,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β系数为1.5,则该企业的风险报酬率为()。

A.8%B.6.2%C.6.5%D.2.7%8.在运用市盈率乘数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市盈率的作用是()。

A.重要参考B.乘数作用C.间接作用D.不起作用9.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时,预测收益的基础必须是()。

A.拟将上市的公司,应将上市后筹资考虑进去,作为影响企业收益的依据B.评估年份的实际收益率作为依据C.企业未来可能获得的或有收益D.企业未来进行正常经营10.当企业高额盈利主要是由于产品具有特色或产品价高利大引起时,一般采用的预测企业未来收益的方法是()。

A.市场法B.综合调整法C.现代统计法D.产品周期法11.能表现净收益品质好的情况是()。

A.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大B.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小C.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无关D.应收账款迅速增加12.以下指标中不属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是()。

A.应收账款周转率B.市盈率C.每股利润D.资产利润率13.按照对上市公司资质的要求,拟申请上市的公司前3年的净资产利润率不得低于()。

第八章测试题

第八章测试题

第八章测试题
# 第八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本章讨论的主题是:
A. 历史事件
B. 科学原理
C. 文学作品
D. 数学公式
2. 根据第八章的内容,以下哪个概念是被强调的?
A. 创新
B. 传统
C. 保守
D. 革命
3. 第八章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
A. 科学家
B. 政治家
C. 艺术家
D. 哲学家
二、填空题
4. 第八章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理论是______。

5. 根据第八章的描述,______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6. 第八章中提到的一个历史事件是______,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
7. 简述第八章中提到的主要观点。

8. 第八章中提到的理论和实践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四、论述题
9. 论述第八章中提到的理论或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0. 根据第八章的内容,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五、案例分析题
11. 阅读第八章中提供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12. 根据第八章的讨论,评价案例中的决策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

请注意,以上测试题是根据您提供的标题“第八章测试题”生成的,由于没有具体的章节内容,题目中的选项和问题都是通用的,您可以根据实际的章节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填充。

(新课标)高考数学备考试题库 第八章 第5节 椭圆 文(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新课标)高考数学备考试题库 第八章 第5节 椭圆 文(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5节 椭圆1. (2014某某,5分)已知椭圆C :x 29 +y 24=1,点M 与C 的焦点不重合.若M 关于C 的焦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 ,B ,线段MN 的中点在C 上,则 |AN |+|BN |=________.解析:取MN 的中点G ,G 在椭圆C 上,因为点M 关于C 的焦点F 1,F 2的对称点分别为A ,B ,故有|GF 1|=12|AN |,|GF 2|=12|BN |,所以|AN |+|BN |=2(|GF 1|+|GF 2|)=4a =12.答案:12.2.(2014某某,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x +2y -3=0被圆(x -2)2+(y +1)2=4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解析:因为圆心(2,-1)到直线x +2y -3=0的距离d =|2-2-3|5=35,所以直线x+2y -3=0被圆截得的弦长为24-95=2555. 答案:25553. (2014某某,12分)圆 x 2+y 2=4的切线与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当该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切点为P (如图).(1)求点P 的坐标;(2)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C 过点P ,且与直线l :y =x + 3 交于A ,B 两点.若△PAB 的面积为2,求C 的标准方程.解:(1)设切点坐标为(x 0,y 0)(x 0>0,y 0>0),则切线斜率为-x 0y 0,切线方程为y -y 0=-x 0y 0(x -x 0),即x 0x +y 0y =4,此时,两个坐标轴的正半轴与切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 =12·4x 0·4y 0=8x 0y 0.由x 20+y 20=4≥2x 0y 0知当且仅当x 0=y 0=2时x 0y 0有最大值,即S 有最小值,因此点P 的坐标为(2,2).(2)设C 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点A (x 1,y 1),B (x 2,y 2).由点P 在C 上知2a 2+2b2=1,并由⎩⎪⎨⎪⎧x 2a 2+y 2b2=1,y =x +3,得b 2x 2+43x +6-2b 2=0,又x 1,x 2是方程的根,因此⎩⎪⎨⎪⎧x 1+x 2=-43b2,x 1x 2=6-2b 2b2.由y 1=x 1+3,y 2=x 2+3, 得|AB |=2|x 1-x 2|=2·48-24b 2+8b4b 2.由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2及S △PAB =12×32×|AB |=2得b 4-9b 2+18=0,解得b 2=6或3,因此b 2=6,a 2=3(舍)或b 2=3,a 2=6.从而所求C 的方程为x 26+y 23=1.4. (2014某某,5分)设椭圆 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为 F 1,F 2,过F 2 作x 轴的垂线与C 相交于A ,B 两点,F 1B 与y 轴交于点D ,若AD ⊥F 1B ,则椭圆 C 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F 1(-c,0),F 2(c,0),其中c =a 2-b 2,因为过F 2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为x =c ,由椭圆的对称性可设它与椭圆的交点为A ⎝ ⎛⎭⎪⎫c ,b 2a ,B ⎝ ⎛⎭⎪⎫c ,-b 2a .因为AB 平行于y 轴,且|F 1O |=|OF 2|,所以|F 1D |=|DB |,即D 为线段F 1B 的中点,所以点D 的坐标为⎝⎛⎭⎪⎫0,-b 22a ,又AD ⊥F 1B ,所以k AD ·kF 1B =-1,即b 2a -⎝ ⎛⎭⎪⎫-b 22a c -0×-b 2a -0c --c=-1,整理得3b 2=2ac ,所以3(a 2-c 2)=2ac ,又e =c a,0<e <1,所以3e 2+2e -3=0,解得e =33(e =-3舍去). 答案:335(2013某某,5分)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F (1,0),离心率等于12,则C的方程是( )A.x 23+y 24=1B.x 24+y 23=1 C.x 24+y 22=1 D.x 24+y 23=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图像、方程、性质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依题意,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所以⎩⎪⎨⎪⎧c =1,c a =12,c 2=a 2-b 2,解得a 2=4,b 2=3.答案:D6(2013某某,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短轴长为2,离心率为22. (1)求椭圆C 的方程;(2)A ,B 为椭圆C 上满足△AOB 的面积为64的任意两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射线OE 交椭圆C 于点P .设OP =t OE ,某某数t 的值.解:本题综合考查椭圆的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等知识,考查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1)设椭圆C 的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由题意知⎩⎪⎨⎪⎧a 2=b 2+c 2,c a =22,2b =2,解得a =2,b =1,因此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2)(ⅰ)当A ,B 两点关于x 轴对称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m ,由题意得-2<m <0或0<m < 2. 将x =m 代入椭圆方程x 22+y 2=1,得|y |=2-m22, 所以S △AOB =|m |2-m 22=64, 解得m 2=12或m 2=32.①又OP =t OE =12t (OA +OB )=12t (2m,0)=(mt,0),因为P 为椭圆C 上一点, 所以mt22=1.②由①②得t 2=4或t 2=43,又t >0,所以t =2或t =233.(ⅱ)当A ,B 两点关于x 轴不对称时,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h , 将其代入椭圆的方程x 22+y 2=1,得(1+2k 2)x 2+4khx +2h 2-2=0. 设A (x 1,y 1),B (x 2,y 2). 由判别式Δ>0可得1+2k 2>h 2, 此时x 1+x 2=-4kh 1+2k 2,x 1x 2=2h 2-21+2k2,y 1+y 2=k (x 1+x 2)+2h =2h1+2k2, 所以|AB |=1+k2x 1+x 22-4x 1x 2=22·1+k 2· 1+2k 2-h21+2k2. 因为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d =|h |1+k2,所以S△AOB=12·|AB |·d =12×221+k 2·1+2k 2-h21+2k2·|h |1+k2=2· 1+2k 2-h21+2k 2·|h |. 又S △AOB =64, 所以2· 1+2k 2-h 21+2k 2·|h |=64.③ 令n =1+2k 2,代入③整理得3n 2-16h 2n +16h 4=0, 解得n =4h 2或n =43h 2,即1+2k 2=4h 2或1+2k 2=43h 2.④又OP =t OE =12t (OA +OB )=12t (x 1+x 2,y 1+y 2)=⎝ ⎛⎭⎪⎫-2kht 1+2k 2,ht 1+2k 2,因为P 为椭圆C 上一点,所以t 212⎝ ⎛⎭⎪⎫-2kh 1+2k 22+⎝ ⎛⎭⎪⎫h 1+2k 22=1,即h 2·t 21+2k2=1.⑤ 将④代入⑤得t 2=4或t 2=43.又t >0,所以t =2或t =233.经检验,符合题意.综合(ⅰ)(ⅱ)得t =2或t =233. 7(2013新课标全国Ⅱ,5分)设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C 上的点,PF 2⊥F 1F 2,∠PF 1F 2=30°,则C 的离心率为( )A.36B.13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离心率的计算,涉及椭圆的定义、方程与几何性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法一:由题意可设|PF 2|=m ,结合条件可知|PF 1|=2m ,|F 1F 2|=3m ,故离心率e =c a =2c2a=|F 1F 2||PF 1|+|PF 2|=3m 2m +m =33.法二:由PF 2⊥F 1F 2可知P 点的横坐标为c ,将x =c 代入椭圆方程可解得y =±b 2a ,所以|PF 2|=b 2a .又由∠PF 1F 2=30°可得|F 1F 2|=3|PF 2|,故2c =3·b 2a,变形可得3(a 2-c 2)=2ac ,等式两边同除以a 2,得3(1-e 2)=2e ,解得e =33或e =-3(舍去). 答案:D8.(2013某某,5分)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焦点为F ,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接AF ,BF .若|AB |=10,|BF |=8,cos ∠ABF =45,则C 的离心率为( )A.35B.57C.45D.6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离心率,解三角形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圆锥曲线的求解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由余弦定理得,|AF |=6,所以2a =6+8=14,又2c =10,所以e =1014=57.答案:B9.(2013某某,5分)从椭圆x 2a 2+y 2b2=1(a >b >0)上一点P 向x 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 1,A 是椭圆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B 是椭圆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 ∥OP (O 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24B.12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意在考查曲线和方程这一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由已知,点P (-c ,y )在椭圆上,代入椭圆方程,得P ⎝ ⎛⎭⎪⎫-c ,b 2a .∵AB ∥OP ,∴k AB =k OP ,即-b a =-b 2ac ,则b =c ,∴a 2=b 2+c 2=2c 2,则c a =22,即该椭圆的离心率是22.答案:C10.(2013某某,4分)椭圆Γ: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焦距为2c .若直线y =3(x +c )与椭圆Γ的一个交点M 满足∠MF 1F 2=2∠MF 2F 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图像和性质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数形结合能力、转化和化归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直线y =3(x +c )过点F 1(-c,0),且倾斜角为60°,所以∠MF 1F 2=60°,从而∠MF 2F 1=30°,所以MF 1⊥MF 2.在Rt △MF 1F 2中,|MF 1|=c ,|MF 2|=3c ,所以该椭圆的离心率e =2c 2a =2c c +3c=3-1.答案:3-111.(2012某某,13分)如图,F 1,F 2分别是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A是椭圆C 的顶点,B 是直线AF 2与椭圆C 的另一个交点,∠F 1AF 2=60°.(1)求椭圆C 的离心率;(2)已知△AF 1B 的面积为403,求a ,b 的值.解:(1)由题意可知,△AF 1F 2为等边三角形,a =2c ,所以e =12.(2)法一:a 2=4c 2,b 2=3c 2, 直线AB 的方程可为y =-3(x -c ).将其代入椭圆方程3x 2+4y 2=12c 2,得B (85c ,-335c ).所以|AB |=1+3·|85c -0|=165c .由S △AF 1B =12|AF 1|·|AB |sin ∠F 1AB =12a ·165c ·32=235a 2=403,解得a =10,b =5 3.法二:设|AB |=t .因为|AF 2|=a ,所以|BF 2|=t -a .由椭圆定义|BF 1|+|BF 2|=2a 可知,|BF 1|=3a -t . 再由余弦定理(3a -t )2=a 2+t 2-2at cos 60°可得,t =85a .由S △AF 1B =12a ·85a ·32=235a 2=403知,a =10,b =5 3.12.(2012新课标全国,5分)设F 1,F 2是椭圆E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P为直线x =3a2上一点,△F 2PF 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A.12B.23C.34D.45解析:由题意可得|PF 2|=|F 1F 2|,所以2(32a -c )=2c ,所以3a =4c ,所以e =34.答案:C13.(2012某某,5分)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 ,B ,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若|AF 1|,|F 1F 2|,|F 1B |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A.14B.55C.12D.5-2 解析:依题意得|F 1F 2|2=|AF 1|·|F 1B |,即4c 2=(a -c )(a +c )=a 2-c 2,整理得5c 2=a 2,所以e =ca =55. 答案:B14.(2011某某,5分)已知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与双曲线C 2:x 2-y 24=1有公共的焦点,C 2的一条渐近线与以C 1的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于A ,B 两点.若C 1恰好将线段AB 三等分,则( )A .a 2=132B .a 2=13C .b 2=12D .b 2=2解析:对于直线与椭圆、圆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直线AB 与椭圆C 1的一个交点为C (靠近A 的交点),则|OC |=a3,因tan ∠COx =2, ∴sin ∠COx =25,cos ∠COx =15, 则C 的坐标为(a 35,2a35),代入椭圆方程得a 245a 2+4a 245b 2=1,∴a 2=11b 2.∵5=a 2-b 2,∴b 2=12.答案:C15.(2011某某,12分)设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过点(0,4),离心率为35.(Ⅰ)求C 的方程;(Ⅱ)求过点(3,0)且斜率为45的直线被C 所截线段的中点坐标.解:(Ⅰ)将(0,4)代入C 的方程得16b2=1,∴b =4,又e =c a =35得a 2-b 2a 2=925,即1-16a 2=925,∴a =5,∴C 的方程为x 225+y 216=1.(Ⅱ)过点(3,0)且斜率为45的直线方程为y =45(x -3),设直线与C 的交点为A (x 1,y 1),B (x 2,y 2),将直线方程y =45(x -3)代入C 的方程,得x 225+x -3225=1,即x 2-3x -8=0,解得x 1=3-412,x 2=3+412, ∴AB 的中点坐标x =x 1+x 22=32,y =y 1+y 22=25(x 1+x 2-6)=-65, 即中点坐标为(32,-65).注:用韦达定理正确求得结果,同样给分.16.(2011新课标全国,5分)椭圆x 216+y 28=1的离心率为( )A.13B.12C.33D.22解析:由x 216+y 28=1可得a 2=16,b 2=8,∴c 2=a 2-b 2=8.∴e 2=c 2a 2=12.∴e =22.答案:D17.(2010某某,5分)若点O 和点F 分别为椭圆x 24+y 23=1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OP ·FP 的最大值为( )A .2B .3C .6D .8解析:由椭圆x 24+y 23=1,可得点F (-1,0),点O (0,0),设P (x ,y ),-2≤x ≤2,则OP ·FP=x 2+x +y 2=x 2+x +3(1-x 24)=14x 2+x +3=14(x +2)2+2,当且仅当x =2时,OP ·FP 取得最大值6.word 答案:C11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
实践题目:结合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和大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探讨一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第八章样题和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狼孩的现象体现了()
A、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B、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C、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D、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2、在婴儿早期,有时候母亲出差1个月回到家,发现孩子会躲着他们,不再愿意与他们亲密接触,这种现象说明了()
A.分离有助于锻炼婴儿的独立性
B.短期分离对婴儿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C.长期分离有助于婴儿自由发展
D.短期分离对婴儿心理发展利大于弊
3、有些婴儿在母亲离开后表现出苦恼、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婴儿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对重新见到母亲感到非常高兴。

并且能够与陌生有好相处。

这类婴儿属于()
A、反抗依恋型
B、安全依恋型
C、矛盾依恋型
D、回避依恋型
4、从社会性发展来说,单亲母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表明()
A、母亲能力有限
B、母亲不够关爱
C、父亲的特定作用
D、教育作用有限
5、小明今年5岁,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主动行动对羞怯怀疑
B、主动性对退缩愧疚
C、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淆
6、张扬最近一直在思考“我是谁?”问题。

你推断他应该处于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的()。

A、第二阶段
B、第六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五阶段
7、“儿童的工作”是指了()
A、自由式游戏
B、规则式游戏
C、创造式游戏
D、合作式游戏
8、管而不教,严而苛刻的父母属于()
A 、认真型 B、威信型 C、专制型 D、宽容型
9、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
A、智力B、动作C、人格D、身体
10、“陌生情境”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A、埃里克森
B、安斯沃斯
C、洛伦兹
D、哈罗
11、个体在童年早期寻求并力图保持与特定人物(主要是母亲)情感联系与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
A、印刻
B、依附
C、依恋
D、亲情
12、通过搜集双胞胎资料来研究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是()
A、家谱分析法
B、双生子研究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13、从大量诺贝尔获得者的例子可知,获得者大都处于中年期,这是因为中年期的主要任务是()
A、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淆 B完善感对绝望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 D、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
14、将个体动机、能力、信念和经历组成为一个一致和谐的自我形象的过程是()
A、自我概念
B、自尊
C、自我同一性
D、自我和谐
15、在同伴交往中,对于处于社会排斥地位的儿童常常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儿童社会行为受到了明显的挫折所造成的。

那么这种观点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社会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模型
D、挫折-侵犯假说
16、以下哪一种因素与引起人际吸引的关系不大?
A、物理接近
B、才能
C、相似性
D、社交成本
17、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出生后第一年面临的危机是()
A 信任对不信任
B 勤奋对自卑
C 主动对内疚
D 自主对羞怯和怀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
1社会性发展关键阶段是()
A、婴幼儿期
B、童年期
C、青少年期
D、老年期
2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A 、个体化 B、内化 C、外化 D 集体化
3、下列反映依恋现象的是()
A、照顾病人
B、印刻现象
C、新生儿亲子抚触
D、代理母猴
4、依恋包括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A、安全依恋型
B、反抗依恋型
C、矛盾依恋型
D、回避依恋型
5、自我统一性的类型包括()
A 、同一性获得 B、过早自我 C、同一性扩散 D、同一性延缓
6、哪些依恋类型者怀疑自己所爱的人是否也真的爱自己?
A、反抗依恋型
B、安全依恋型
C、矛盾依恋型
D、回避依恋型
三、判断正误
1、孩子的发展偶尔出现逆转,象是退到至幼儿期行为,这肯定是儿童期存在的严重问题的迹象。

2、适度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对抗是一种正常现象。

3、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4、根据鲍姆林德的研究,教子有方的家长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家长。

5、在大多数社会中,青少年期与青春期身体发育是同步的。

6 早熟的男孩往往比早熟的女孩有明显的优势。

7 父亲的典型行为模式和母亲的典型行为模式没有什么差别。

8 婴儿分离焦虑的发展和他对父母依恋的形成是相对应的。

9 在哈洛的实验中,由于用金属丝妈妈给新生的小猴喂奶,所以那些失去妈妈的小猴对它产生依恋。

10 对孩子的过度放任往往是由于父母不能严格按照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行为标准对待孩子造成的。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什么是社会性发展?
2、什么是依恋?
五、辨析(10分)
1、自我概念和自尊是等同的概念。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缺少父亲可能会对个体的早期社会
性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2、结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探讨一下怎样有效地进行
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