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记叙文写作专题(四) 心理描写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我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七年级

我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七年级

我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七年级As a seventh grader, my mind is a whirlwind of emotions and thoughts. 我作为一个七年级的学生,我的内心充满了各种情绪和想法。

One of the thoughts that constantly occupies my mind is the stress of school work. 学校的压力不断占据我的脑海。

The piles of homework, the looming tests, and the pressure to excel in every subject weigh heavily on my shoulders. 作业堆积如山,即将来临的考试,以及在每个科目都要取得优异成绩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

I often find myself losing sleep as I try to cram in as much studying as possible, which only adds to my already mounting anxiety. 我经常发现自己因为要尽可能学习更多的东西而失眠,这只会加剧我已经不堪重负的焦虑。

Despite my best efforts, there are moments when I feel like I’m drowning in a sea of academic expectations. 尽管我尽最大努力,但有时候我感到自己似乎淹没在学术期望的海洋中。

Moreover, the pressure to fit in and be liked by my peers adds another layer of complexity to my already turbulent teenage emotions. 此外,适应环境和被同龄人喜欢的压力为我已经动荡的青少年情绪增添了另一层复杂性。

初中记叙文写作训练写人篇(4)(心理描写)

初中记叙文写作训练写人篇(4)(心理描写)

心理 描写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内心独白 神态描写 梦境、幻觉描写 环境烘托
动作语言描写
景物烘托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
自主地打了寒颤。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 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 “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 到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 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我紧张得要命,怕自己考砸了。
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心理描写要求 符合身份 表现性格 结合环境 扣住主题
景物烘托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
自主地打了寒颤。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 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 “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 到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 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我紧张得要命,怕自己考砸了。
练习:运动会上,你是800米的种子选手,大家
都把夺冠的希望放在你身上,此刻你正站在起跑 线上……
运动会上,我是800米的种子选手, 老师和同学都把夺冠的希望放在我身上, 此刻我站在起跑线上。我的心像压了一块 巨石般喘不过气来,一股冷气从脚底迅速 涌上脑袋,汗水像掉了线的珍珠似的不停 地往下落,五脏六腑、七经八脉都绷得紧 紧的,“要是拿不了冠军怎么办?同学会 嘲笑我的,家长也会失望的,老师还会责 备我的。”我仿佛看到同学沮丧的眼神, 似乎听到爸爸妈妈沉重的叹息声。“天啊, 我该怎么办?”
红一的咬“牙,4”把字手映伸入到我试的卷眼底帘下,,我用的力手动一一翻作抖,,语随试着言卷“又描啪合”写上的了一。声我,
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 便瘫在了桌上。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物心理描写指导》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物心理描写指导》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 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 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 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 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节 选自《社戏》)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 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 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 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 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 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 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 范例: • (3)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
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节选自《羚 羊木雕》)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练习:
• 试着给先前的例段加上环境描写: • •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
怒。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练习:
• 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把拿到试卷的心情表现 出来呢?
• 我接过试卷,啊,八十分,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看着那红红的分数,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似 的。——学生作文《试卷》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心理描写方法积累
直接描写 : 内心独白法 梦幻描绘法
•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 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 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 范例:

记叙文写作之心理描写

记叙文写作之心理描写

环境衬托。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总是为刻画人物,反映主题服务的。因此,特定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往往是人物心理的折射。
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行动反映。俄国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人物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物的心理。
例如:
1
2
因为孔乙己自以为是读书人,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那些短衣帮,所以对他们的嘲笑丝毫不在意。相反,为了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便将九文大钱一一“排”在柜台上。“排”这一典型动作充分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
01
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
02
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03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在内心独白前可加“想”,“心里说”等词语。”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综合版:爸、妈上街去了.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窗外树影婆娑,在风中摇晃不定,好像是一只多脚怪物。(看),老旧的木梯上又传来了“咯噔咯噔”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听),我便以为小偷来了,吓得说不出话来,浑身竖起了寒毛(感)。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喊叫,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家的电视机(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里,锁起房门,躲在被窝里(做)。在被窝里,我一直祈祷:菩萨保佑,爸、妈,赶快回来吧(想)!“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指导:心理描写》名师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指导:心理描写》名师课件
——鲁迅《社戏》
方法3:环境衬托法
细雕琢:聚焦心理
测一测: 你掌握方法了吗?
善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动作 外貌
细节描写 心理
神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言 环境
内心独白法 梦境幻觉法 环境衬托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动作
外貌 细节描写
神态 语言
(细微
具体)
心理
环境
再回首:视频回放
写一写: 你看到了什么?
源头活水1——从例文中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 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 懊悔!
——都德《最后一课》
方法1:内心独白法
再见!










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豆芽菜作文”如何升格为“白杨树作文”?
多写点细节,刻画人物 巧描点环境,渲染气氛 真来点议论,画龙点睛
作文指导
细节描写之:心理描写
学习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的具体内容。 2.掌握心理描写的技巧。
初印象:一个片段
说一说: 你看到了什么?
勤思考:谈谈你的感悟
源头活水2——从例文中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我好像看见了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 大的网向我卷来,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 容,我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 嘲笑声,我仿佛感受到了一股寒流向我袭来。
方法2:梦境幻觉法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心理活动描写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心理活动描写

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 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 去姥姥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 我摇摇头真的不敢想下去了。(《等待的 滋味》)
读一读,看你能从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体 会到什么?
练习
在语文课上,老师即将把试卷发到手时的心理 活动。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 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 及格,很是伤心。” 思考:怎样运用内心独白法把“紧张”表现出 来呢?(对自己对他人要说的话) 我紧张得要命……
梦幻想象若齐到,神游万里显高妙。
布置作业
1、以《老师表扬我的时候》为题,写个心理描写片段。 2、【推荐几本书】 《爱的教育》、《奔跑的女孩》、《哈姆雷特》《三国 演义》 心如刀割 心事重重 大发雷霆 欲哭无泪 暴跳如雷 心烦意乱 心神不安 乐极生悲 怒不可遏 心急火燎 心急如焚 惶恐不安 喜形于色 手足无措 惊魂未定 提心吊胆 惊慌失措 如坐针毡 惊恐万状 战战兢兢 心惊肉跳 魂不附体 无精打采 欣喜若狂 抑郁寡欢 扬眉吐气 幸灾乐祸 心悦诚服 乐不可支 做贼心虚
环境衬托法
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 写道:“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 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 ……” 环境衬托法: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 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 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 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 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片段练习:
情境一:老师在上课铃响后五分钟了还没进教室。 在老师迟来的五分钟里,你在想什么呢? 情境二:考试时遇到了难题,你会怎么想? 情境三:在一次比赛中,因为你的失误而影响了你们 组的成绩,你会想什么? 情境四:当你考了好成绩或获奖时,你的心情怎样?

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七年级

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七年级

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七年级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七年级「篇一」课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

这里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又如:菲利普夫人听丈夫说那个卖牡蛎的穷水手好像是于勒时的表现:她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这样一家人的梦想就会破灭了,于是“吞吞吐吐”的责怪丈夫“胡说八道”。

她亲自看清楚那卖牡蛎的果真是于勒以后,惊恐地“哆嗦”起来,但仍存一线希望,“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等丈夫确认那个人真的是于勒时,她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于勒从前占有过他们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而以后又给过他们发财的“希望”,现在这种希望竟成了泡影,菲利普夫人终于按捺不住,旧怨新恨一齐发作,破口大骂。

她的性格特征,随着她的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地发展,至此毕露无遗。

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七年级「篇二」花开并蒂,满心的忧愁又袭来。

此时愁似李清照的那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又神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失败的源泉来源于自己,应找于自身的原因,但不能一味地给自己找借口,那等于间接地害自己。

勇敢面对它,这是给予自己下一次成功的机会,只要勇敢的把握好它,相信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名言佳句,也是古人曾用毕生经历去实践的。

为什么他们能做的到,而我却不行?因为我没有那个决心和毅力。

花开花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好像失败和成功一样,没有一个人生来就从没有经历过一次失败,即便是伟人,也是在失败和挫折中长大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心理描写 (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心理描写 (共22张PPT)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 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 影。 朱自清《背影》
人物幻觉描绘法 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表现人物心 理活动,比如人物在一定情境下产生 的联想、幻想、甚至是梦境等。 常用提示语: 似乎看见,仿佛听到,梦见等。
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看窗 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时间在慢慢的过去。影子在 慢慢地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 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 莫顿· 亨特《走一步,描写侧面 烘托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 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拓展延伸: 莎士比亚(英) 《麦克白》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 昼总会到来。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 个问题。
作业: “爸,我们班主任要找你。”请 揣测描摹一下爸爸的心理活动。
什么是写作,写作就是把自 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 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 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 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 ——奥地利 卡夫卡
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 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 书的穷学生。
林海音《窃读记》
人物内心独白法: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将人物的 内心想法倾吐出来,直接表白。 常用提示语: 想,想起,感到,认为,觉得, 心说,心里默念等。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 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 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 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 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 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 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 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 来。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心理描写专项练习
本课目标:进一步强化对心理描 写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内心活动的刻画。

相对于其他描写方法,心理描写更能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内心独白,自说自话。

心理活动是一种自我无声的语言诉说和自我对话。

这种思想意识流动的过程,如实具体地描写出来就是心理描写,就能生动形象地解剖人物的心理。

二是幻觉迷思,出神入化。

人在极度紧张或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视听就会变异,出现虚幻的情形或声响。

比如,《童趣》记载的作者在蚊帐里观蚊的景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犹如梦境一般的幻象,也是一种心理描写。

三是借助环境景物来透露心理活动。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物都会附着人的感情色彩。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经典诗句,最能说明这种特点。

此外,行为动作、表情神态、言语谈吐等等,也常常是心理活动的外在形式。

比如,紧张急促,言语就会激愤结巴,动作反应就会过激或者失控,与平时的表现大不一样。

甚至神态表情也大有变化,表现为瞪眼皱眉,气急败坏,面红耳赤等等。

互动平台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那天,当学校响起一天中最后的铃声时,我才慢悠悠地将书塞进书包里,(增加“郁闷无聊地”)走出那个几乎空无一人的教室,和两个好朋友肩并肩走出学校。

【添加一个表达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就有了设伏和铺垫的作用。

“】周围很安静,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的到来。

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歌声,优美动听,将我们吸引了过去。

他唱的是一首我早已将歌词背得滚瓜烂熟(改为“特别喜欢”)的歌。

【“滚瓜烂熟”是熟练的程度,“特别喜欢”则突出心理的感受。

改得好。

】他是一个街头卖艺的歌手,穿着和我一样的校服,地上写着一些清晰可见的字,大概是说母亲病重,他需要出来赚钱。

虽然这些老套到快腐烂的理由不知看过多少遍,虽然他也并不像个无家可归的人,也不知道是(改为“可又觉得他”)不是在骗人。

我留了下来,宁愿相信他不是个骗子。

(增加“有点好奇地留心他的长相”)他长得很普通,但却有着一双与世无争,平静得像湖水的眼睛。

他的歌声是羡慕不来的。

【肖像描写,注重刻画眼睛。

】我将仅有的钱给了他,继续站在那里,突然想到以后当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别小看那些在街头要钱的、唱歌的,说不定自己将来哪一天就会跟他们一样,(添加“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一幕。

我瞪大眼睛,不敢想下去”。

)其实我们有什么可以抱怨生活(改为“我们平时的抱怨是多么不值一提”):抱怨那像山一样高的书;抱怨那星期六还排得满满的课程。

然而,可以上学的我们依然是幸福的、快乐的。

虽然我贡献了自己的零用钱,但我是快乐的。

因为,给予比索取更让人快乐。

【从别人的处境联想到自己的未来,动了恻隐之心,再反思平时对待生活与学习的态度,既富有层次,又合乎逻辑地表现了思想演变的过程。

】那天,我捡到了一把快乐的钥匙,它开启了我的新人生。

我不再抱怨现在的生活,而选择去迎接它。

我不再一味地索取,而选择更多地给予。

【这种认识,很有思想境界。

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作者及评点同学均系广东省深圳市荔香中学学生,旁批、指导教师/萧明光)教师立场在记叙文写作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中心、塑造人物。

要以相关知识要点为指导,参照借鉴,在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上用足笔墨。

强化训练,反复修改,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针对具体习作和片段,相互修改或评点,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更有收效。

但是,要能自如运用,内化为写作的一种能力,不是一两次练习就可轻易获得的,还需要在平时的广泛阅读与写作中,反复磨炼;同时,从自我出发,有意识地、深入细微地体察心灵世界的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升格示例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胡海婷那天,当学校响起一天中最后的铃声时,我才慢悠悠地将书塞进书包里,郁闷无聊地走出那个几乎空无一人的教室,和两个好朋友肩并肩走出学校。

走出校门,街上不像以前那样喧嚷,似乎又什么声音从远处传来。

越往前走,朦朦胧胧的声音越清晰,是旋律,是音乐,是歌——一首我特别喜欢的歌。

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过去。

我想象着那会是怎样的一个男生,拥有这般令人羡慕的歌喉。

他是一个街头卖艺的歌手,穿着和我一样的校服,地上写着一些清晰可见的字,大概是说母亲病重,他需要出来赚钱。

虽然这些老套到快腐烂的理由不知看过多少遍,虽然他也并不像个无家可归的人,可又觉得他不是在骗人。

我有点好奇地留心他的长相。

宁愿相信他不是个骗子。

他长得很普通,但却有着一双与世无争的眼睛。

那对眼睛似乎有一份无奈,一份牵挂......再往下打量,他的喉咙在吞咽,似乎很难受,可能是唱得太久了吧。

看看他脚边那廉价的矿泉水,我想他是要省钱,才不舍得喝掉那已到瓶底的水吧。

一时心动,便和朋友跑去买了瓶饮料给他,他微笑着回应,又继续唱起了歌。

我将仅仅剩的一点钱给了他,继续站在那里,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画面:我像他一样站在那儿唱歌。

我瞪大眼睛,不敢想下去。

天!我忙摇头,这是我可不敢做。

我顿时醒悟了,是啊!这件事他怎么就能做了?细细一想,我们平时的抱怨是多么不值一提:抱怨似乎一点自由也没有的生活;抱怨那堆得像山一样的作业;抱怨那星期六还排得满满的课程。

然而可以上学的我们依然是幸福的、快乐的。

虽然我贡献了自己的零用钱,但我是快乐的。

因为,给予比索取更让人快乐。

那天,我捡到了一把快乐的钥匙,它开启了我的新人生。

我不再抱怨现在的生活,而选择去迎接它。

我不再一味地索取,而选择更多地给予。

个性体验我的取材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修改前的文章并不是很好,很多句子不通顺,尤其心理描写的成分更少,事情写得并不详细。

看了同学给的修改意见,我自己又动笔修改了一番。

修改稿既不失最开始的意义,也加了更多的心理描写。

第三、四段改了很多,其他的都只是用词上的小改动。

而三、四段恰恰就是事情的详情,修改前写得不够仔细,只是一笔带过。

修改后事情经过更加详细了,能想象得出那个画面。

(胡海婷)同窗视点一篇好的文章,能打动人、能感染人的往往就是心理描写。

原文的心理描写,我觉得还可以更深入,例如可以写当自己听到歌声时会想是怎样的一个人拥有这般天籁,当自己看到他的时候的想法,当自己离开后猜测他之后会怎样等等。

(饶晓彤)原文给人感觉似乎是在叙述一件事,如果加上亲切诚实的内心独白,会让人感到生动盎然。

因为有内心独白,就能让我们同龄人产生共鸣,让读者有读下去的热切愿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王楚楠)赏读美文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滕刚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法官彼得夹着公文包,急匆匆地走在阒(qù)无人迹的蝙蝠大街上。

彼得拐进一条漆黑的小巷。

他走到小巷深处时,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彼得刹住脚,公文包从腋下悄悄滑落。

“你是谁?”彼得低声问。

他低着头,全身战栗着。

可怕的沉默。

彼得打个了哆嗦。

“你想干什么?”对方仍不回答。

“你想干什么?”彼得又问。

一阵呼啸的寒风淹没了彼得的声音。

彼得听到对方极重的呼吸声,感到一双黑色大手正向他的脖子伸过来。

彼得不再问话了。

彼得立正,低着头,和那黑影对峙着。

“你不应该跟我过不去。

我是无辜的。

你犯了法就得判刑。

犯重了,就判死刑。

判你刑的是法律,是法律机关,决不是哪个人。

法律是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制定的。

他们把法律制定出来后,就设置一个机构执行它。

这个机构当然是人组成的。

判处一个人的死刑是许多人根据法律研究决定的。

但是,到最后,这个决定总要通过一个人的口说出。

这个人只不过是把写在纸上的东西念出来。

这完全是一个手续一个法律程序。

实际上这里的人,是一种机器。

这些都是常识,你应该知道……”过了很长时间,彼得又慢吞吞地说:“我宣布你的死刑,是代表法律代表法院,不是我判你死刑!我今天宣布你死刑,我刚说出口,你就瞪着我,老瞪着我!直到你的头滚到地上,大家都看到了,你眼睛就是不闭,盯着我。

你为什么不放过我?我与你无冤无仇,我不宣布你死刑,还会有其他人宣布。

你不能看哪个人宣布,就把仇结在哪个人身上,就想报复他,杀掉他。

你现在拦住我,你叫我怎么办?老实说,我也有怜悯之心……可你又强奸又杀人……法律是无情的……你让我走吧,我怕……”彼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话。

那人始终不说话。

彼得低着头,不敢挪动半步。

人们发现彼得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

彼得已经冻僵了。

彼得双手伏在地上,头和双脚都埋在雪里。

彼得的前面有一根高大的电线杆。

【赏读心得】堂堂法官彼得,好端端没病没痛,居然让电线杆吓死。

掩卷之初,哑然失笑,进而不免感叹唏嘘。

追根溯源,表面上似乎是法律的尊严让位于罪孽的强悍,实际上则是人性中的正义被非正义所征服。

可以相信,主人公本质上不是坏人,他也并没有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与罪犯本人也没有恩怨情仇;他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尽的完全是“一种机器”和个人的本分。

这一切,作者通过心理描写的方法巧妙而又有层次地展示出来。

一开头,环境恶劣、恐怖,孱弱的法官禁不住产生错觉;身体失控、神情失态和感到对方呼吸、大手伸过来的幻觉等等,无一不是害怕胆怯、心理防线被摧垮的外在表现。

两段大篇幅的人物语言,表面看是法官对着想象的罪犯诉苦与求饶,实际上完全是危急时刻的自说自话与内心独白。

小说借助人物内心剖析和对心理特质的表现,塑造了守职、怯弱的法官形象,揭示了人性的缺陷。

析读佳作任性赵洋①“明天去不可以吗?妈妈今天真的有事,听话啊。

”妈妈有些着急,额上沁出汗珠,漂亮的手袋与裙摆随着她的走动不耐烦地摆动着。

已经七点半了,妈妈的高中同学聚会也已经开始半小时了。

②我执意要妈妈陪我去挑衣服。

③“不!我就是要今天去!就是今天!”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力量,我怒气冲冲地对妈妈喊叫。

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我就是不希望妈妈出去,只想让她陪着我。

④“好吧,我打电话告诉她们,我不去了……”妈妈终于放弃了争执。

⑤妈妈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聚会的热闹,在房间的冷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我看见,妈妈的眼中浮起了一丝沮丧,她说话的声音显得无力、苍白。

几声“不好意思”后,妈妈挂断了电话,却久久地提着话筒。

⑥我心底掠过一丝酸楚,丝毫没有得胜的满足。

那晚,对着满街漂亮的衣服,不知怎的,我失去了挑选的兴致。

妈妈陪我走过一家又一家店铺,我也只是看,只是茫然地闲逛着。

⑦妈妈心不在焉地跟着,时常看着手表,出神。

虽然我没去试穿任何衣服,她也没有抱怨我,没有催促我。

我们整晚没说一句话。

最后,空手回了家。

⑧客厅的时钟指向十点半,同学聚会应该结束了吧。

我们俩一声不吭,妈妈回了房间,我也倒在自己的床上。

⑨回想着晚上发生的事,思绪定格在了妈妈那着急、无奈、沮丧的脸上。

是我做错了吗?一定是的。

妈妈已经不再年轻,离她那美好的高中时代越来越遥远,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过自己的高中同学了吧,见一次面是多么不容易!这些年她只是陪伴着我,满足我的一切需求,而我却不能让她如愿以偿,反而恶言相对,凶狠地剥夺了她的快乐。

我是多么残忍,她该是多么难过啊!⑩我起身,轻轻走到妈妈的房间,妈妈正凝视着手中旧得已发黄了的照片——妈妈的高中毕业照,神态很是憔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