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献给老师的歌》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课 献给老师的歌

第二课 献给老师的歌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1、请同学们输入一首古诗,按照课件出示的样式操作。
2、给古诗的每行诗句加上编号。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到教师机上展示他们小组制作的最好作品,并让这些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时,叙述制作的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通过给老师写一段话,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今天老师收获也非常大,不仅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收获到了在Word中输入文字和方法,并学会了修改,还能为文字加上项目符号和编号,也收获了同学们对老师的喜欢和信任,所以特别开心,老师真心地谢谢你们,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好吗?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三、上机操作,巩固练习。
四、作品展示,学生小结。
五、教师小结
号”。
师:同学们,为了使文章更有条理,有时需要在文章每段前面加上数字序号或项目符号。Word格式工具栏可帮我们轻松完成这项工作。比如这段“风筝的构造”文字,前面加上数字会使步骤更清楚。如何给这段文字加上编号,Word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添加编号的方法。(教师操作)
1、首选打开“风筝的构造”这篇文章。
2、选中从“骨架”到“升高的线”这段文字。
3、单击工具栏上的“编号”按钮。
4、每段文字出现“1、2、3、4”的编号。
练一练:
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操作,把你打开的“风筝的构造”文章段落加上编号,看哪些同学还能给段落加其他的“●、■”等符号,不会的同学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完成快的同学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第一课时献给老师的歌教案学习目标:1、能有有感情演唱歌曲《献给老师的歌》,并用自己设计的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2、了解和弦的基本知识和合唱的类型,聆听和分辨合唱的形式,尝试演唱三声部的发声练习。

3、在欣赏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和《五月蝉虫唱得好》中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1、歌曲《献给老师的歌》。

2、学会用音乐要素相关知识,自我设计形式表现歌曲。

学习难点:1、唱准歌曲副歌部分的切分节奏。

2、尝试演唱三声部的发声练习。

学习方法:聆听、体验、感悟、交流合作、表现学习过程:一、导入1、人的一生中最感恩的两个人,一是父母,二是老师。

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给我们慧命,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演唱一首歌《献给老师的歌》。

音乐《献给老师的歌》伴奏,师生配乐朗读歌词。

3、练声练习4、对歌唱的姿势(站、坐)提出要求坐姿端正,站姿沉稳;中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5、歌唱的呼吸练习要点:吸气时,口、鼻同事进气,小腹收缩,腰部和腹部均有扩张的感觉,像闻花香一样。

呼气时,腹腔、胸腔及两肋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气流从口腔中缓缓呼出。

练习:A 缓吸缓呼练习——像闻花香一样使两肋扩张,气息下沉至腰腹部,再发“si”慢慢呼出。

(呼气时可将手放在嘴巴前,感觉气流慢慢呼出;或想象是在吹蜡烛,但不能吹灭蜡烛)B 急吸缓呼练习——像突然受到惊吓,注意不可抬肩。

可以想象、模仿小狗喘气;同样发“si”慢慢呼出。

C进行跳音和长音练习。

如5 5 5 5 5--------发“ha”(前四个跳音最后一个延长音)二、学习歌曲(一、)感受歌曲1、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情感?音区在哪里发生变化?为什么?2、老师范唱,想一想歌曲有几个部分组成,高潮部分在哪?(二、)学唱歌曲学唱主歌部分1、学唱歌谱,引导学生了解并唱准切分、附点、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献给老师的歌-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目标1.了解歌曲《献给老师的歌》的演唱和原唱,掌握这首歌的唱法和节奏;2.发扬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体现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爱国情怀;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提高其口语表达和语感。

教学内容1. 了解歌曲《献给老师的歌》的演唱和原唱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苏少老师翻唱的《献给老师的歌》。

首先,老师可以播放一段苏少老师翻唱的视频,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唱一遍歌曲,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整体感觉和自己唱歌的感觉。

最后,老师可以再播放一遍苏少老师翻唱的视频,让学生从唱法和节奏上更好地理解。

2. 掌握这首歌的唱法和节奏接下来,老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歌曲的唱法和节奏,比如高低升降调、音乐加速等。

并且老师可以教授歌曲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发音的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3. 发扬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这首歌曲是献给老师的,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献给老师的歌曲背后的故事,鼓励学生在唱歌时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在教授这首歌曲时,老师不仅需要注重歌曲演唱本身,也应该注重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老师可以采取一些社交性的活动,比如情景演练,角色扮演等。

教学方法本课涵盖了多种学习方式,比如个人听觉、视觉、口语和互动式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的听、唱、表达和互动,以便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充分的发展。

总结通过这节课,学生将会理解《献给老师的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演唱,掌握唱法和节奏,并发扬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同时,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这首歌曲不仅代表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更体现了学生敬业精神和爱国情怀。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并欣赏献给老师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唱歌、演奏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献给老师的歌》,理解歌曲的含义,能够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献给老师的歌》的乐谱、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献给老师的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演唱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强调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把握。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歌曲《献给老师的歌》的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是否能够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4.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献给老师的歌》,并能够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高音部分。

3.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如唱歌、演奏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老师参加课堂,让学生亲自向老师献唱《献给老师的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 开展音乐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献给老师的歌》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表现,如音准、节奏、感情表达等。

献给老师的歌PPT课件

献给老师的歌PPT课件

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骄傲
• pride in your eyes 为我改写下半生眉目里找到 我失去的自信心才明白被爱的能活得这样勇敢 荣幸眼神能替我云上旅行来点灯* see me fly i'm proud to fly up high 不因气压摇摆只因有你 拥戴believe me i can fly i'm singing in the sky 假使我算神话因你创更愉快*pride in your eyes 为我闪烁像最初唯独你欣赏我比我更多埋头做 愿你可能为我骄傲更多无论有谁嫌弃我投入却 无人可阻repeat *我盼有一天将你抱入怀昂然 地对着宇宙说是借着你的风let me fly i'm proud to fly up high 不因气压摇摆只因有你拥戴 believe me i can fly i'm singing in the sky假使 爱有奇迹跟你创最愉快我觉得光荣因有你拥戴
有关老师的名言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 惑也。 -------韩愈
• 太阳底下在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在高尚的 了。 -------夸美纽斯 •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 也 --王充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二、辩论:
正方: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 业,将永放光芒。
反方:老师将会被科技的发展所取 代,将逐渐消失。
一、小组比赛
• • • • • 请说出有关老师的格言、名言。 请说出你所知道的文学作品中的老师形象。 请说出现实中的老师形象。 唱出献给老师的歌。 请你写出献给老师的诗。
献给老师的歌
• • • • 我爱米兰 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无言颂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理解歌词含义,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换气。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音频、歌词、图片等。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献给老师的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分析歌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讲解老师的重要性。

4. 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注意换气和小节的连接。

5.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演唱: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伴奏。

7.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强调感恩老师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准备下次课堂展示。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互相交流学习。

3. 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老师”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 学生准备一份礼物,代表自己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下次课堂献给老师。

六、教学策略:1. 情感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与歌曲相关的故事或个人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互动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创作过程,如修改歌词、创作旋律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合作练习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多样化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和学习态度。

七、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价值。

2. 音乐分析:分析歌曲的调式、节奏、旋律等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歌词解析:深入解析歌词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辛勤付出。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学目标:1、能够用圆润的声音、结实稳定的气息、充满情感的演唱。

2.通过唱歌,能感受老师劳动的艰辛,感受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体验歌曲情绪,用真挚的感情和优美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爱。

2.歌曲高潮部分的演唱及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跟唱法、欣赏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音乐教学光盘、课件、钢琴、多媒体等设备。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课前学生搜集有关歌唱教师的歌曲。

二、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学生在意境中走进多媒体教室。

师生问好!三、导入:同学们,你们从小到大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给予简单评价)。

学生回答,教师再总结。

引导学生了解这个职业,讲明神圣之处。

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MV片段。

欣赏完毕,再想一下,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从整体把握音乐,并通过音乐体会带给人的意境)学生讨论,集思广益。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一个大山的女孩,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做了一名教师。

因为她明白,是当年自己的老师教诲,才有了今天走出大山的希望,她要让大山中的孩子也有获取知识,到外面的世界去畅游的愿望。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本课歌曲《献给老师的歌》。

四、讲授新课:1、视频欣赏歌曲《献给老师的歌》(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产生美的感觉,激发学生想学会歌曲的愿望)。

请同学们聆听完歌曲并思考问题: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总体感受?(从音乐情绪方面分析,歌曲是激昂的还是抒情的?是快的还是慢的?是跳跃的还是舒缓的?)3、复听歌曲,区分出段落。

(采用小组讨论,如果学生很难听出来。

老师启发、提示说:哪一部分平缓,那一部激昂,是高潮部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旋律的整体和部分的掌握。

)4、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听老师范唱歌曲。

进一步熟悉歌曲。

5、读歌词:(我认为读歌词很重要,包括发音位、咬字吐字,一定注意用好普通话,从而加深音乐词义的理解;如果对节奏好的学生,可以以节奏的形式读歌词,更有利于歌曲的学习。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

献给老师的歌教案歌曲名称: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唱歌学习和强化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理解和传达歌曲中的感恩情感。

教学准备:1.播放器;2.教师编写的正文歌词;3.实际或虚拟的教师形象图片;4.黑板和白板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的歌曲《感恩的心》;2.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先自由欣赏;3.教师将实际或虚拟的教师形象图片放在黑板上,并问学生:“你们觉得老师对你们来说是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写在黑板上。

歌曲学习(30分钟)1.教师发放歌曲歌词给学生,并与他们一起唱歌;2.提醒学生注意歌曲中涉及的感恩的内容;3.教师分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4.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唱出自己的情感。

理解和传递感恩情感(3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歌曲中的感恩情感,并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感恩对象;2.学生分小组互动,分享自己的感恩对象和感激之情;3.鼓励学生们用简短的言语或画面来表达感恩之情,并在黑板或白板上展示。

再次唱歌和评价(30分钟)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唱;2.鼓励学生们加入自己的情感和艺术表达;3.教师评价学生的歌唱表现,并给予肯定和建议;4.学生互评和自评,提出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表现的观点和建议。

总结(10分钟)1.教师请学生展示在黑板或白板上的感恩积木或画面,并介绍他们所表达的感恩对象;2.教师鼓励学生以日记、信件或绘画等形式,继续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3.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再次表达对学生的感激之情。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编写自己的感恩歌词,并进行唱歌表演;2.学生可以邀请老师到班级进行感恩座谈会,分享并表达彼此的感恩之情;3.学生可以组织感恩义卖活动,将所得善款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唱歌的方式学习了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进一步培养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Leabharlann 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 的需要,改变常规的节奏规律,音符的 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和强调,而出现
的节奏变化。 比如:一个音在弱拍开始时,而且延续 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 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
欣赏赞颂老师的诗歌
• 是谁-- •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 是您!老师! • 您用辛勤的汗水, •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看了上面的图片,你们有 什么感想?
教师节的来历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做出 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 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 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 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 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
• 是谁-- • 把调皮的我们 •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 是您!老师! •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 是谁-- • 把幼小的我们 •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 是您!老师! •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 您辛苦了!老师! •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 您辛苦了!老师! •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 --您辛苦了,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