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上课用
晁错教案幼儿园模板

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晁错是谁,以及他的主要事迹。
2. 能力目标: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了解晁错的主要事迹。
2. 通过故事学习,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晁错事迹的理解和记忆。
2. 如何将故事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故事PPT或图片。
2. 晁错相关人物和事件的背景资料。
3. 表情丰富的教具,如头饰、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晁错的照片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他是谁呢?”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讲述故事1.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晁错的故事,如《史记》中关于晁错的记载。
2.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注意停顿,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倾听和想象力。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幼儿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
3. 教师总结并点评。
四、角色扮演1. 教师准备头饰和道具,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3. 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晁错的故事,总结晁错的主要事迹。
2. 教师强调晁错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六、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晁错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家长协助幼儿查找有关晁错的资料,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述晁错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了这位历史人物,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在互动环节和角色扮演中,幼儿的倾听、表达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3. 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将故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晁错教案小班

晁错教案小班教案标题:晁错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晁错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晁错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PPT,包含晁错故事的图片和文字。
2. 学生绘本或课本,包含晁错故事的内容。
3. 分组卡片,用于分组活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教学PPT展示晁错故事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了解晁错的背景。
步骤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本绘本或课本,包含晁错故事的内容。
2. 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教师巡视各组,辅导学生解答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
步骤三:口头表达(10分钟)1. 随机选择几个学生,让他们口头表达晁错故事的主要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的情节和教训。
3.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补充或修正的意见。
步骤四:合作学习(15分钟)1. 学生重新分组,每组5-6人。
2. 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晁错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讨论该角色的思考和行动。
3. 每个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角色讨论的结果,并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行动。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晁错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教训。
2. 教师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创作晁错故事的续篇或改编版本。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晁错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一份针对小班学生的晁错教案,旨在通过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晁错的故事,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晁错课件

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 通过反面衬托和侧面烘托表现人物。
晁错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满腹才华,口才雄 辩、舍己为公、忠心耿耿的 大忠臣;他又是一个严峻刚 正、苛刻严酷献身于帝国大 业的政论家。
你如何评价晁错?
精刑名,治《尚书》,才华满腹天子幸。 尽肝胆,舍性命,一心为国,何人敢做?错错 错! 削藩令,清君侧,斩东市龙颜失色。父饮 恨,忠心落,一腔热血,千古奇冤。错错错! 他不是个好儿子,为理想搭上性命赔上全家; 他不是个实干家,因刻薄寡恩,触犯众怒而身孤力 薄。但他是一个忠臣,在忠孝难两全之时,他选择 了大者;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理论家,尽管前程漫 漫,但为了理想一往无前。
晁错可以说他不善谋身,不可说他不善谋国。 ——[明]李贽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 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 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 也。
——苏东坡《晁错论》
副词 ,实在、确实
副词,坚决 动词,巩固 形容词,固执
2、重点虚词
以文学为太长掌故 介词,凭借
以《书》称说
诏以为太子舍人
介词,用
介词,把
以
力未有以伤
吾当先斩以闻
连词,来
连词,表承接 介词,因为
错以此愈贵
二、合作探究:
1. 《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 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 出晁错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
有才华,得到重点培养 称他为“智囊”。 才华出众 口才雄辩
②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众,深得太子宠信,
③多次上书孝文帝,探讨削弱诸侯的事
以及更改法令的事。 ④景帝时更改了许多法令制度。 ⑤击败了丞相对自己的中伤。 ⑥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 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 乱。
晁错教案语言类大学习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史记·晁错传》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晁错的生平事迹,掌握《史记·晁错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 《史记·晁错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
2. 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史记》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2. 介绍《史记》的作者和特点,引出晁错。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晁错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晁错的地位和贡献。
2. 阅读课文《史记·晁错传》,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
三、课堂讨论1. 提问:文章中晁错的主要事迹有哪些?请同学们分享一下。
2. 讨论晁错的人物形象,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世之道。
四、总结归纳1. 总结晁错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2. 分析晁错的人物形象,提炼出晁错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晁错的生平事迹和人物形象吗?2.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史记·晁错传》。
二、文言文阅读1. 让学生自主阅读《史记·晁错传》,要求学生注意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讨论1. 提问:文章中晁错的主要事迹有哪些?请同学们分享一下。
2. 讨论晁错的人物形象,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世之道。
四、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晁错的一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
五、总结归纳1. 总结晁错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2. 分析晁错的人物形象,提炼出晁错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晁错知识点复习(课堂实用)

《晁错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句式)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卒受大戮。 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公言善,吾亦恨之。
《晁错》第一课时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句式类型+翻译)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指出通假字)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老不可征。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说出句式类型) 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句式) 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门东出,错乃穿两门南出。 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 上曰:“此非庙垣,乃壖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 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高中文言文《晁错》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高中文言文《晁错》说课稿及教学设计晁错生活的西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和封建专制的重要时期。
晁错在治国问题上,主张君主集权、任人唯贤。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文言文《晁错》说课稿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文言文《晁错》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我的说课题目是《晁错》。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晁错》是鲁人版选修课《史记》中的第一单元第二课,该单元以“以国家利益为先”为主题展开。
本课通过塑造晁错这一人物形象,展现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从国家利益出发,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精神境界。
对文言文,课标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意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再结合本课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掌握“治、疾、奇、善、倾”等重点实词以及“以、因、乃”虚词。
2、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
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分析晁错这一人物形象。
其实,以上四点教学目标可归纳整合为两点:一是积累基础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二是本课的学习难点,理解晁错这一人物形象。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点拨法。
如在学案中补充与课文知识相关的“知识链接”和“课前导学”,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点拨引导工作。
以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1、诵读品味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章大意,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寄予的感情,在诵读中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晁错

3、别疏人骨肉4、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5、吾当先斩以闻6、内杜忠臣之口7、外为诸侯报仇8、错乃穿两门南出G. 说明特殊句式:1、晁错者,颖川人也2、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3、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4、此非庙垣,乃堧中垣5、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6、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7、以其辩得幸太子8、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9、为儿所卖第二课时(三)研讨探究1. 《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提示:·被派去齐向伏生学习,他学习回来后上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
·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众,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
·多次上书孝文帝,探讨削弱诸侯的事以及更改法令的事。
·景帝时更改了许多法令制度。
·击败了丞相对自己的中伤。
·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2. 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因有哪些?·削弱诸侯势力,触动了诸侯的根本利益。
·晁错一介书生,对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危害是看得透彻,可是却没估计到各诸侯王联合反叛会有怎样的后果。
·为人过于严肃,又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无援。
只依仗皇上的宠信,有些有恃无恐。
·其政敌伺机陷害。
·他的削藩策略还不够成熟。
3. 司马迁说,晁错擅权,“变古乱常,不死则亡”。
苏轼《晁错论》中也说,以七国之强,而晁错要立即削弱它们,是为了沽名钓誉。
你如何评价晁错的所作所为?你认为一位政治家要想改革时弊,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有可能结局比较圆满?提示:本题具有开放性,请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4. 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语文:《晁错》课件1 (鲁人版选修二之《史记选读》)共17页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异义
•诏以为太子舍人
❖古义:让……做 今义:认为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古义:军中之事 今义: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古义:对此 今义:承接关系连词
1、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意动 ,以……为奇
2、太子善错计策
意动,称赞
3、别疏人骨肉
使动,使疏离
4、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名词作动词
5、吾当先斩以闻
重点虚词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然而,但是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然
吴广以为然
是的,对的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如此,这样
然后得一夕安寝 然则何时而乐也
这以后 既然这样,那么
一词多义
为儿所卖,固误 副词 本来此处可译为实在确实
晁错曰:“固也。” 副词 坚决
固
乃辞谢,固请,召有司 案图
❖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不这样做,天子不会 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
重点句子翻译
•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对内堵塞了忠臣的进言,对外反而替 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种做 法是不足取的。
研讨探究
1. 《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 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2. 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 因有哪些?
才华出众
3.多次上书孝文帝,探讨削弱诸侯 的事以及更改法令的事。 4.景帝时更改了许多法令制度。 5.击败了丞相对自己的中伤。 6.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 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 动叛乱。
忠诚、正直、忠于职守 峭直刻深
总结 晁错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满腹才华,口才雄辩, 舍己为公,忠心耿耿的大忠臣;他 又是一个严峻刚正苛刻严酷献身于 帝国大业的政治家。
同学们,
准 备好了 吗?
2020年,是什么 让你印象深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 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它主要包含:12本纪(叙述历代帝 王的政绩)、30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 历史)、70列传(是各种不同类型、各 种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10表(是各个 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8书(是个别 事件的始末文献),共一百三十篇。
副词 坚决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动词 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形容词 固执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古义:凭借这个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因上便宜事
古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议
古
今义:方便合适
今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异
古义:文献经典
义
今义:以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古义:汉朝时掌管图书的官名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介词,让,使
重点虚词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名词,处所
错 所 更 令 三 十 章 所加动词表名词
所 道军所来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名词,处所
量词,座,用于房子
父去(离开)里所,复 还
用在量词后,表大 概
重点虚词
•
具为上言之
介引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向
乃先请,为儿所卖 读二声 表被动
3.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
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 这个人物的?
课文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 最大的是哪件事? 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晁错是怎样一个人?
1.被派去齐向伏生学习,他学习回来后 上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
有才华,得到重点培养
2.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众,深得太子 宠信,称他为“智囊”。
晁错(死于公元前154年)也是献身于帝国大业的 政治家,他在公元前155至前154年曾任帝国三个最高 职务之一的御史大夫。据说他个人曾使《书经》免于亡 佚,所以他不能绝对地被描述为反儒家的人。他比贾谊 更坚强,是一个能有条理和系统地分析当时问题的务实 的政治家。他劝景帝勇敢地对付诸王的挑战;他总结了 影响与匈奴关系的战略和战术;他力主采用为国家增加 农业生产的措施。与贾谊一样,他也很清楚秦的错误和 缺点。
使动,使……知道
6、内杜忠臣之口
名词作状语
7、外为诸侯报仇
名词作状语
8、错乃穿两门南出
名词作状语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晁错者,颖川人也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 )东市 太常遣错受《尚书》( )伏生所
重点句子翻译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 称说。
太常派遣晁错前往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 学成回来后,趁着向皇上报告利国利民的事, 称引解说《尚书》。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不致于法。
晁错所凿的墙不是太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 上的围墙,不致于触犯法令。
.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 卖,固误。
我本当先杀了他再报告皇上,却 先奏请,反而被这小子给出卖, 实在是大错。
为 公为政用事 击吴楚军为将
动词,执掌 动词,担任
外为诸侯报仇 介引动作行为的代替,给,替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 动作行为的时间,
行
当,等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语气词
重点虚词
还,因上便宜事
趁机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因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凭借
根据,按照
蒙故业,因遗策 于今无会因
沿袭,继承 名词,机缘
《晁错》记叙的晁错的所有事 迹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 事?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
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 乱。
2. 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 因有哪些?
• 1.削弱诸侯势力,触动了诸侯的根本利益。 • 2.晁错一介书生,对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危害是看得透彻,可是却没估计到各诸侯王
3、写一写你心目中的晁错
本节课结束
再见
通假字
1 .由此与错有卻 通“郤”嫌隙,裂痕 2. 吴楚罢不 通“否”,没有 3.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通“猝”,突然
重点实词
1.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2.天下无治《尚书》者 3.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4.数上书孝文 5.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6.宠幸倾九卿 7.莫敢难,独窦婴争之 8.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联合反叛会有怎样的后果。 • 3.为人过于严肃,又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无援。只依仗皇
上的宠信,有些有恃无恐。 • 4.其政敌伺机陷害。
• 5.他的削藩策略还不够成熟。
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 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1、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2、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
处所 研究 征召 屡次,多次 喜欢 压倒,超过 诘难,责问 痛恨
9.吾去公归矣 离开
10.吾亦恨之
遗憾
11.错常数请间言事 隙,这里指单独地
重点虚词
以文学为太长掌故
介词,凭借
以《书》称说
诏以为太子舍人
以 以其辩得幸太子
介词,用 介词,把 介词,凭借
力未有以伤
有 …… 的cháo cuò),颍川(今河南禹州)人。 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 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 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 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晁错的经济思想, 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袁盎晁错传》等篇。
3、通过反面衬托和侧面烘托表 现人物。
讨论.
司马迁说,晁错擅权,“变古乱常, 不死则亡”。苏轼《晁错论》中也说, 以七国之强,而晁错要立即削弱它们, 是为了沽名钓誉。你如何评价晁错的 所作所为?你认为一位政治家要想改 革时弊,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有 可能结局比较圆满?
拓展延伸
•1、景帝听了邓公一番话后,“默 然良久”,请描述一下此时他的心 理活动,不少于100字。请为晁错 写副对联,以此与晁错对话。 •2、将晁错父子相见的情节改编成 课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