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婚嫁习俗
西安定亲仪式流程安排

西安定亲仪式流程安排订婚当天仪式流程1、双方家长见面订婚一般都是在酒店里面进行的,如果有媒人的话会邀请媒人一起。
到达之后,最开始是要有双方父母见面的环节的,如果双方父母还没有见面的话,那么就需要媒人或者新人自己进行介绍,使双方父母互相认识。
2、迎接宾客如果订婚仪式邀请双方的亲友的话,那么订婚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新人以及双方父母迎接宾客了。
有些地方宾客参加订婚仪式的话,也会送礼金的,而礼金一般是在入场的时候就给新人或者新人父母的。
3、入座宾客到齐之后就要开始订婚仪式了,因此双方父母以及新人、来宾要入座。
4、媒人发言媒人是见证双方感情发展的重要人物,如果没有媒人的话,也可以邀请新人的朋友发言,主要是讲述一下新人的感情经历以及对新人的祝福。
5、问候长辈在订婚仪式的时候,男方要将准新娘介绍给自己的父母,也要将自己的父母介绍给准新娘,而这个时候准新娘就要敬茶、问候。
同理,女方也要为准新郎和自己父母互相介绍,准新郎也要敬茶、问候。
如果在订婚的时候新人要改口的话,那么也是在这一环节。
6、赠送彩礼一般在订婚的时候男方是要先准备好彩礼的,并且要在订婚现场赠予女方。
7、交换信物在订婚的时候是要交换信物约定婚姻的,交换的物品也就是定情信物。
一般来说订婚的时候会准备订婚戒指,但是也可以用其他物品作为信物。
8、家长发言在新人的订婚仪式上面,新人的父母都会深有感触,因此在订婚的时候要有家长发言的环节,让父母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想,并送上给新人的祝福。
9、开席敬酒订婚仪式结束后就是要开席了,并且新人以及新人父母作为主人要招待来宾,并且要敬酒。
以上就是全部的订婚仪式了,请对应参考。
西安地区订婚礼仪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西安地区订婚礼仪篇一:西安结婚习俗首先是订婚,订婚习俗一般是有两家家长协商决定的:聘礼有订婚戒指、礼金(也叫订婚钱)、两个红包袱、两条红腰带、衣服至少两套(要有棉袄,俗话说婆婆的袄传到老),女方家要给男方准备一双新鞋(叫丈人鞋)。
根据个人经济条件的不同,定金通常有10001~~100000元不等。
小六样包括:六斤肉(一刀切的)、六条带麟的鱼(黄花鱼)、六瓶酒、六斤糖(六盒也可以)、六扎粉丝(用红线扎起来)、六斤点心(六盒也可)。
以上的每样(肉除外,俗话说闺女是娘身上的肉,是舍不得给别人的)一般女方家都会返还给男方家一些,每种两份或四份。
首饰根据个人喜好,最好事前由新娘选好。
棉袄里和面按理说是穿不着的,但是有有理有面的讲究就拿来压箱底吧。
红包袱和红腰带各2个娶新娘一大早迎亲的车队已经在门外等候(一般迎亲的车队车辆数目为单数且有一辆装扮漂亮的花车,只等打扮帅气的新郎及随行人员上车,就可以直奔新娘家而去了。
出发时间一般在6,7点左右,就是一大早了,出发前须放爆竹一响,一是图个吉利,二有告知公众的意思(迎亲队伍已出发)。
到新娘家村口放爆竹一响,意为(迎亲队伍已到),这时,新娘的亲戚朋友就会大门紧闭,二门不开,等着要份子。
车队到新娘家门口再放爆竹一响,便开始想办法开门了,说笑话的,叫丈母娘开门的,给份子的,乱作一团,一会儿大门开了,但是新娘的房门还没有开,还得去给份子,说好话。
打打闹闹的叫开门的好不热闹。
另一边新娘家里准备的简单的早饭已经开始了,迎亲的人吃几个小菜,喝几口小酒,就等着开了门新娘上花车。
通常新娘是被新郎抱上车的,当然也有走着上车的,有的地方可能有新娘从出门到进门脚不着地的说法。
到这里,新娘已经接到,只剩下回家进门了,车队回到新郎家门口,就开始热闹了,爆竹声大作,门口看热闹的人围的到处都是,新娘一般不会轻易下车,要份子,而且可能还是大份子500块,1000块的那种。
陕西西安的婚嫁习俗有什么

陕西西安的婚嫁习俗有什么1、订婚请介绍人。
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子女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
2、见面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相见,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
见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
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
3、看屋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看屋的规矩。
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
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方,纯属一种索礼之举。
4、(扯衣服) 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去什么人等。
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
解放初多买布料,现在以毛料、绸料为主。
除衣料外,还有鞋、袜、围巾、毛线、提包等。
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饭馆进餐,叫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
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
5、坐喝渭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过礼”,民间人贬之为“抄、抄、抄”,意谓“吃、吃、吃”,坐喝之礼仪非常隆重。
这天,男家要杀猪、宰羊,备齐鸡、鸭、鱼、肉,请厨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场场,以示富有。
男方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族门、乡党、亲戚扶老携幼来坐吃媒席,以表赞同。
普通坐喝,待客七八桌,多者竟达二十多桌,上菜二三十道,其程序是:(1)进门先喝茶,佐以糕点、干果,有四碟九盘者,亦有十三花(九大盘上架四小碟)。
(2)吃先饭,以吃臊子面居多数,专请村中巧妇操作,要达到:“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臊子有猪肉、羊肉、鸡丝等。
(3)两顿饭:先喝酒,再吃饭。
喝酒时,开始出盘摆八个或四个菜;然后边饮酒边上菜,山珍海味、五花八门。
西安当地风俗特色礼仪知识

西安当地风俗特色礼仪知识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那么西安当地风俗文化是怎样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安风俗,供大家参考。
风俗1.吃五豆。
腊月初五,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黑豆,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须要吃后有余。
以此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
2.四色礼。
四色礼也称四样礼,是西安地区比较讲究的一种晚辈对长辈所行之礼。
譬如男女定亲以后,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必带四种礼品:烟、酒、肉、罐头或水果及其它东西,女方家也必凑成四礼品回送,如鞋、袜、钢笔、笔记本等,让男方捎回。
3.民间剪纸。
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
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
4.五毒图案。
五毒图案是西安关中地区民间流传的一种辟邪图案。
关中人认为,蝎子、蛇、蛤蟆、壁虎、蜘蛛等五种动物是最毒的动物,俗称"五毒"。
人们在小孩的兜、背心、鞋帽等衣服上绣制五毒图,对伤害孩童的邪毒之物以制约。
风俗文化1、吃五豆是西安关中地区的民间习俗。
腊月初五,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黑豆(缺少的可用其他豆子或别物代替)等5种豆子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须要吃后有余。
以此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
吃五豆在冬至过后,此时昼渐长、夜渐短。
因此吃五豆还带有节令性变化的含义。
吃五豆的风俗至今在农村尚流行。
1、四色礼也称四样礼,是西安地区比较讲究的一种晚辈对长辈所行之礼。
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终,完美、美满等意蕴,是后辈对长辈的祝福。
譬如男女定亲以后,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必带四种礼品:烟、酒、肉、罐头或水果及其它东西,女方家也必凑成四礼品回送,如鞋、袜、钢笔、笔记本等,让男方捎回。
以后每逢时令节气,岳父母生日,男方去女方家也常备四样礼品,但女方就不必回送。
若女方家到男方家通常则不拘泥于四样礼。
随着人们收入增多和生活水平提高,礼品档次也在提高和翻新。
唐朝婚俗礼仪

唐朝婚俗礼仪
一、唐朝婚礼流程
1、新人走上红毯之后,金童玉女在其身后开始抛撒五谷杂娘;
2、跨火盆:新郎和新娘共跨火盆,表示去除身上晦气,福气会从天降;
3、跨马鞍:新郎和新娘共跨马鞍,可保一世平安;
4、跨米袋:新郎和新娘日后生活丰衣足食;
5、三箭定乾坤:新郎以射三箭来肯定这份姻缘;
6、却扇之礼:即使新郎掀起盖头,新郎却扇也不能撤去;
7、三叩九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8、交换彼此信物
9、结发之礼:双方将头发剪下一缕,然后用红线绑起放入同一个锦囊;
10、交杯酒:交杯同饮,一生相随。
二、唐朝婚礼习俗
1、六礼
六礼是古代谈婚论嫁必须遵循的礼节。
在唐朝,这个礼节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传承。
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这六礼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跨越好几个朝代流传至今。
现代婚礼,也都有按照上面的内容来执行。
2、催妆
唐朝在迎亲时,新郎的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时,要一起齐声大喊:“新妇子!”这个时候,新娘家往往是关闭大门的情况,就是要给新郎摆到关卡,证明娶媳妇不花心思和用心是不会简单开门放过的。
于是,新郎就会安排夫家上百号人站在大门口一起叫唤,直到把门催开。
3、障车
唐朝的迎亲时间一开始都设在黄昏,在中唐以后才有人提出把时间改清晨。
因为婚礼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
接完新娘之后,女方会集中一批人挡其去路,只要留下买路财,才能放新郎和新娘过去。
4、下婿
在唐朝,新娘的轿子到达新郎家大门口时,新娘家中所有到场的女性来宾,每人都会拿棍子轻敲新郎,这的做法是为了告诉新郎,以后不许欺负新娘。
西安婚礼习俗

红包?
改口钱:999,1001 离娘钱:
闹洞房
旧 以 新 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 主 •
总结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婚礼也有几 千年的历史,其中的文化耐人寻味。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安婚礼习俗
结婚前 两天 请执事、 厨师
结婚前 一天 送路 (宴客)
结婚当 天
结婚后 一天
女方
回门
男方
请执事、 布置各 厨师 项事宜
宴客
礼节规矩
迎亲四样礼: ♣ 两根发枝带芽 并蒂莲:一对 新人父母儿女 心心相连,两 个家族枝繁叶 茂代代昌盛 ♣ 心头肉:大约 一个女孩出生 时的重量 ♣ 烟:喻姻缘 ♣ 酒:意长久, 两瓶
“挤门”习俗
祭拜
荷包蛋?
۞ 新郎倌在岳母家要吃荷包 蛋。新郎碗里放酸甜苦辣 各种调料。
女方哥哥抱上车 新娘有陪女客、送女客 新郎方安排迎女客 下车前 茶水 核桃 枣 糖 新郎抱下车
洗手?
“下轿鞋” 先洗手,幸福的生活开了头。
喜床讲究
• 新婚喜被四角放置核桃,红枣,花生,桂圆。和 和睦睦,早生贵子。缝被子用红色线,不打结。 缝喜被的人讲究是父母双全,夫妻双全,儿女双 全的人。男方舅舅暖床.
陕西结婚流程

陕西结婚流程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每对新人来说,结婚流程的安排显得格外重要。
在陕西,结婚流程也有其独特的传统和习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陕西结婚的全套流程吧。
1. 提亲。
在陕西,提亲是结婚流程中的第一步。
男方需要携带一份礼单,由亲朋好友组成的提亲队伍前往女方家中,向女方家长提亲。
提亲队伍一般由男方的父母、亲戚和朋友组成,队伍中会有锣鼓喧天的场面,以示喜庆。
在女方家中,男方需要向女方父母赠送礼物,并表示自己对女方的诚意和爱意。
2. 过大礼。
过大礼是结婚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陕西,男方需要准备一套大礼,包括金银首饰、红包、糖果等。
在过大礼的时候,男方需要派遣亲友前往女方家中,将大礼送到女方家中,表示对女方的诚意和尊重。
女方家人会在收到大礼后,安排好嫁妆,以示接受男方的提亲。
3. 定亲。
定亲是结婚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陕西,定亲一般在提亲和过大礼之后进行。
男方家长会带着亲友前往女方家中,与女方家长商定结婚的具体事宜,包括结婚日期、婚礼流程、彩礼等。
定亲后,双方家庭会商定好结婚的具体安排,并正式确定结婚的日期。
4. 婚礼筹备。
在确定结婚日期后,双方家庭会开始筹备婚礼。
在陕西,婚礼的筹备工作通常由男方家庭负责,包括婚车、婚房布置、婚礼场地等。
女方家庭则会负责准备嫁妆和婚礼当天的接待工作。
婚礼筹备工作一般会提前几个月开始,以确保婚礼当天一切井井有条。
5. 迎亲。
在结婚当天,男方家庭会派遣亲友前往女方家中迎接新娘。
迎亲队伍会伴随着锣鼓喧天的场面,喜气洋洋地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
在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口时,女方家人会在门口摆放一道门槛,要求男方队伍献上红包,以示新娘的珍贵。
6. 交换婚戒。
在迎亲之后,新人会进行交换婚戒的仪式。
在陕西,交换婚戒是结婚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人会互相戴上对方送给自己的婚戒,表示彼此的承诺和爱意。
交换婚戒的仪式通常会在婚礼的主持人带领下进行,场面庄重而温馨。
7. 敬茶。
在结婚仪式中,新人会向长辈敬茶,以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西安市阎良区三合村山东移民习俗三题

西安市阎良区三合村山东移民习俗三题。
《西安市阎良区三合村山东移民习俗三题》
一、习俗的起源
阎良区的三合村地处西安市南郊,拥有一个古老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合村也曾经民族的大熔炉,是长期遭受混乱和纷争的地域。
到了晚清时期,山东移民也在其中出现,他们引进了许多黄河流域淤积而来的文化,强力影响了三合村原来当地居民的习俗。
二、结婚习俗
当时山东移民崇尚“婚后在财产分配上更公平、更便捷”,于是创造了独特的“门当要婚”习俗。
三合村居民结婚前,双方父母先订立一份婚约,约定若离婚,则彼此按照约定的比例将本家的财产归还彼此,并加以赔偿。
三、洗澡习俗
山东移民也带来了独特的洗澡习俗,建立了冬洗夏沐的正规制度。
大约在元宵节前后或者天气转凉时,一家人必须一起洗澡,男士在边头洗,女士中洗,孩子们在次头洗,这种洗澡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四、新生儿降生习俗
三合村的山东移民非常重视新生儿的来临,他们有一个独特的新生儿降生庆典习俗,从女
方父母准备三类礼品开始,用以表达对新生儿的欢迎,这三类礼品的内容有:用牛头代表生命的牛腿,饼类礼品,酒类礼品等。
五、守孝训导习俗
对山东移民而言,家庭中守孝训导至关重要,他们规定,家中有家族祖先,每月必须去拜膜拜仪式,新出生的孩子到郊外拜拜天地,孩子每日必须看唐字,要问两句“你学什么”和“你有没有读书”,以此来鞭策青少年们努力学习。
六、总结
西安市阎良区的三合村,因历史的原因,拥有了一批山东移民,他们在那里创造了独特的礼俗习惯,如极其重视新生儿的来临,有特殊的结婚习俗,有冬洗夏沐的洗澡正规制度,有家庭守孝习俗等,形成了阎良区三合村的民俗文化风貌,至今仍然维持着传统,延续着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婚嫁习俗西安,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
古老,是因为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年轻,是因为她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古老的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世世代代必然留下来很多的风俗文化,饮食习惯等等地方特有的东西,例如:陕西十大怪,每一怪都是有来历有讲究的!逐个论述有些太多,在这里我挑选了“婚嫁习俗”这样一个方面简单论述下古今西安的不同的风俗习惯。
古代婚礼有“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
提亲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
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
旧时有人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定亲定亲前议亲,议亲始议“小礼”,在买卖婚姻年代均讨价还价。
一般“四洋红”或“六洋红”(绸缎衣料四至六件),金戒子两只、金耳环一副;聘礼,小礼三十六,中礼六十四,大礼一百廿(银圆);食品,个数“六十四”,即包头64对、油包64只、麻饼64只等,尚有老酒2担至8担不等,故生囡有“老酒甏”之称。
定亲后,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
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
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
故旧时夫妻吵嘴,妻子常说我是有“红绿书纸”的,以此抑制丈夫。
继“文定”后择吉迎娶,由择日店拣“好日”的日子。
亲友送礼,婚礼多是现金,或喜幛、喜轴,并书以“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天作之合”等。
送嫁礼多为绣花或绸缎被面、被头或日用器物,亦有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早生贵子”意。
旧时有媒人首次进门不能喝茶的习俗,谓“媒不饮茶”,说喝了茶要冲淡婚事。
又称媒人为“媒百橱”,媒成能吃上“百餐”,要酬以“谢媒酒”,但婚后如夫妻不和或婆媳不睦,媒人有调解责任。
成亲请吃酒迎亲日子叫“好日”。
俗谚“请吃酒,挜拜生”,好日前新郎拿着红纸“知单”请长辈亲友吃喜酒(好日酒),长辈要在自己姓名下写上个“知”字。
好日前有待郎、待嫁习俗,双方父母亲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讨“五子登科”彩头。
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轿前担”,一般为鹅2只、肉l方、鱼2尾等。
看嫁资男方去女方搬嫁资(嫁妆),女方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
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压箱钱”。
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
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安床伴郎迎亲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取24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席子下,称“安床”。
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
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开面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含有现在美容意),客人兴吃“开面汤果”。
花轿临门,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塞入红包后始开。
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
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开面酒”,亦叫“起嫁酒”。
上轿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当然也有封建婚姻确实不愿者),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
较异习俗有三:其一,“哭上轿”。
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话,有:“囡啊囡,侬抬得去呵,烘烘响啊!侬独自去呵,领一潮来啊! ”“侬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饭吃”等,新娘动了感情含泪惜别。
其二,“抱上轿”。
新娘由兄长抱上轿,进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平安稳当意。
其三,“倒火熜灰”。
新娘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轿的后轿杠上搁系一条席子,俗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
起轿时,女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
新娘兄弟随轿行,谓之“送轿”。
城区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地名)等处,以讨“千岁”、“三发”彩头。
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香烟,返家置于火缸,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拜堂花轿进门,男家奏乐放炮仗迎轿。
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俗称“出轿小娘”)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轿。
新娘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步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
是时,新郎闻轿进门,即佯躲别处,由捧花烛小儇请(找)回,站左侧。
喜堂布置与各地相同,拜堂仪式则稍异,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担任。
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动作。
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乐起)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由一个十三四岁小儇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毕(事先念熟,不可读错)。
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最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房!其间,新郎、新娘在拜堂时,有抢前头跪习俗,谓谁跪在前面,以后就可管住后者,致闹出边拜边踢垫子,新郎拂袖而起拒拜的笑话。
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
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新郎稍坐即出,新娘换妆,客人吃“换妆汤果”。
而后,新郎、新娘行“拜见礼”,论亲疏、辈份依序跪拜见面,称“见大小”。
拜时起乐,堂上摆大座两把,受拜者夫妇同坐,如一个已故,则亦按男左女右就坐,另一把空着。
拜毕赐红包给新娘,俗称“见面钱”。
公婆可不掏红包,谓“媳妇自家人”。
新娘与同辈见面则作揖,若小辈拜见时,新娘亦给“见面钱”。
之后,举行“待筵”,新娘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劝食,新娘多不真吃。
筵毕,喜娘陪新娘至厨房行“亲割礼”,有捞粉丝、摸泥鳅等习俗,谓之上厨。
贺郎酒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叫“贺郎酒”,新娘须逐桌逐位为长辈和客人斟酒,酒要斟满又不可淌出。
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
席间,新娘在上热菜(换汤)时,喜娘喊:新娘子换汤(换妆)作揖啦!宴后,喜家请有福有德的座客两人至洞房,向新郎、新娘行“三酌易饮”礼,每进一次酒(新人只啜一口)相互交换下酒杯。
主贺者须边唱贺郎词,戏谑、祥和兼有,诸如:第一杯酒贺新郎,有啥闲话被里讲,恐怕人家要听房。
第二杯酒贺新郎,房里事体暗商量,谨防别人要来张(看)。
第三杯酒贺新郎,祝愿夫妻同到老,早生贵子状元郎。
是夜,有吵新房习俗,谚云:“三日无大小”。
成亲那天新娘不多与客人说话,吵房时先逗新娘开口,看其衣裳纽扣,五颗纽扣说是“五子登科”,看其脚髁头,说是看老寿星。
闹至午夜始散。
新郎随出送客,喜娘始铺被褥,新娘即赏以红包,喜娘嫌不足则佯立不走,待增加后才出。
新娘关房门,新人共吃“床头果”。
新郎上床,新娘“坐花烛”,花烛不可吹灭,烛尽方可上床。
尚有在白天做好手脚,夜里撬门跳窗进新房挪走新郎衣裳,吵房成功,新人要罚出糖果、香烟钱。
成亲后回门成亲次日起床,须由新郎开房门。
是日,男方备轿请阿舅,阿舅受茶点三道后,退至阿妹新房歇息。
午宴,请阿舅坐首席,称“会亲酒”,忌用毛蟹(娘舅谑称毛蟹)。
宴后,用便轿接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称“回门”。
随轿送“望娘盘”一担。
岳父母家宴请“生头女婿”,忌用冰糖甲鱼。
宴毕返回,新娘一出轿门,宾客中爱闹者预先以二三十条长凳从轿前铺接至新房门,架成“仙桥”,要新郎搀扶新娘从“桥上”过,客人欢笑催促,若步履稳健,则在新房门前“桥头”凳上再叠长凳一条,并递上一只油包,要新娘口咬油包走过,美其名曰“鲤鱼跳龙门”。
第三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新娘下厨,煮糖面分赠四邻。
满月盘新婚弥月,岳父母家遣人送礼品一担,谓“满月盘”。
又送礼券若干,金额不等,供婿家酬谢襄办婚事人员,俗谓“花笑票”。
旧时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
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贴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
而现在的西安人办婚礼,从古代沿袭了一些老得习俗,当然也有很多繁复的东西逐步的被简化了。
西安婚俗中的“四样礼”,是男女双方家中长辈十分重视的一个礼节;不管你是70后,还是80后;不管你是办中式的,还是西式的,这“四样礼”都是婚礼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送的好,娘家人满意,送的不好,娘家人生气不说,恐怕还会影响你今后的小日子。
“四样礼”之一:“心头肉”俗话说“一刀切下、六斤左右,四根肋条、五花三层还要连皮带肉。
”这块肉是颇有讲究的,称作“心头肉”。
据研究考证,大凡一般人家的女娃出生时,皆差不多六斤左右;这六斤可是自娘身掉下的,自然是娘的“心头肉”,养大成人不易,如今一朝出嫁,这“六斤左右”,新女婿总得要还丈母娘的吧。
因此,新郎买肉时(菜市场),一定要说明是“送四样礼”用的肉,挑选新鲜的、带肋条、五花三层还要连皮带肉、“四样礼”之二:“莲菜”(也叫藕)这种藕不是用来做菜的,其形状也要两根并生,长势茁壮,节生小枝,枝再生枝,盘根相错的那种,有大有小,但万万不能有断裂。
这种藕有“接连生子”之意,以寓意连续生他个“五子登科”什么的,怎奈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这具“连子”功效的莲菜又有了新意,即连儿子,又捎带脚儿的再连上孙子;没办法,本人无意宣扬“重男轻女”的老传统,但你得承认:这种思想在很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一时半会也难以改变。
同样,你买“莲菜”(藕)时(菜市场),要说明是“送四样礼”用的。
四样礼”之三:烟烟的意思就是:取“烟”与“姻”,意思是美满姻缘。
最好买两条,成双成对,讨个吉利。
四样礼”之四:酒酒:意思就是“天长地久”;也最好买两瓶,成双成对,讨个吉利;娶新娘一大早迎亲的车队已经在门外等候(一般迎亲的车队车辆数目为单数且有一辆装扮漂亮的花车,只等打扮帅气的新郎及随行人员上车,就可以直奔新娘家而去了。
出发时间一般在6,7点左右,就是一大早了,出发前须放爆竹一响,一是图个吉利,二有告知公众的意思(迎亲队伍已出发)。
到新娘家门口放爆竹一响,意为(迎亲队伍已到),这时,新娘的亲戚朋友就会大门紧闭,二门不开,等着要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