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三字经》《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
《三字经》《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

《三字经》《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20分)1、人之初,性本善(),()。
2、苟不教,()。
(),贵以专。
3、养不教,()。
教不严,()。
4、子不学,非所宜。
(),()。
5、幼而学,()。
(),()。
6、兄道友,()。
(),孝在中。
7、(),忙多错。
勿畏难,()。
8、不力行,()。
(),成何人。
9、“三传”指()、()、()、()。
10、诗经分为()、()、()、()四个部分,所以被称为“四诗”。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弟子规,圣人训,首谨信,次孝悌。
()3、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这样才能珍惜宝贵的时光。
()4、人有短,切莫说,人有私,切莫揭。
()5、仁爱礼仪,只是以文论文,光说不做,就会滋长浮华作风,毫无实际意()6、彼既诚,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7、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8、晋朝的孙康家里贫穷就捉萤火虫装在沙袋里照明读书。
()9、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准确。
()10、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
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
()三、选择题(20分)1、诗人杜甫人称( )。
A、诗仙B、诗圣C、诗囚D、诗鬼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 )的《小池》。
A、杨万里B、苏轼C、贺知章D、陆游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A、春夜景色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D、冬夜景色4、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选的是()A.推B.敲C.扣D、拉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出自唐朝( )的《蜂》。
A、李贺B、罗隐C、李商隐D、陆游6、下列诗句描写了各类的“花”,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一项是()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②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
③春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④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
⑤时有至,远随流水香。
⑥有情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哪位儒家学者的作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2. “父母呼,应勿缓”出自《弟子规》的哪一部分?A. 总序B. 入则孝C. 出则悌D. 谨3. “兄道友,弟道恭”体现了《弟子规》中哪种美德?A. 孝B. 悌C. 信D. 礼4. “朝起早,夜眠迟”告诉我们应该:A. 早起晚睡B. 早睡早起C. 晚起晚睡D. 晚睡早起5. 《弟子规》中提倡的“谨”包括哪些方面?A. 言语谨慎B. 行为谨慎C. 饮食谨慎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弟子规》是_________的经典教育读物之一。
7. “亲有疾,药先尝”体现了对父母的_________。
8. “事虽小,勿擅为”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应该_________。
9. “步从容,立端正”是《弟子规》中对_________的要求。
10. “凡出言,信为先”强调了言语交流中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弟子规》中“谨”字篇的主要内容。
12. 《弟子规》如何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弟子规》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14.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学习《弟子规》对你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阅读以下案例: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他犹豫了一下,然后选择帮助老人。
请分析小明的行为是如何体现《弟子规》中的“悌”和“信”的。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B4. B5. D二、填空题6. 中国传统文化7. 孝敬8. 谨慎行事9. 行为举止10. 诚信三、简答题11. 《弟子规》中的“谨”字篇主要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谨慎行事,包括言语、行为、饮食等方面,强调了在任何小事上都应保持谨慎,不轻率行事。
12. 《弟子规》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信”,即在言语交流中要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保持言行一致。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李毓秀C. 孟子D. 荀子2. 弟子规的原名是什么?A. 训蒙文B. 论语C. 孟子D. 大学3. 弟子规主要教育儿童哪些方面?A. 科学知识B. 儒家思想C. 艺术修养D. 体育锻炼4. “父母呼,应勿缓”出自弟子规的哪一章?A. 总叙B. 入则孝C. 出则悌D. 谨5. “事虽小,勿擅为”是什么意思?A. 事情虽小,不要擅自做决定B. 事情虽小,不要拖延C. 事情虽小,不要忽视D. 事情虽小,不要轻视6. “亲所好,力为具”体现了弟子规的哪种教育思想?A. 尊重长辈B. 勤俭节约C. 诚实守信D. 助人为乐7. “兄道友,弟道恭”中的“道”是什么意思?A. 道路B. 道德C. 行为准则D. 说话方式8. 弟子规中提到的“谨”是指什么?A. 谨慎B. 节俭C. 谦逊D. 忍耐9.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说话要算数B. 言行一致C. 诚信D. 礼貌10. “凡出言,信为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说话要大声B. 说话要快C. 说话要诚实D. 说话要谨慎答案1. B2. A3. B4. B5. A6. A7. C8. A9. C10. C结束语通过这次弟子规知识竞赛,我们不仅复习了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也加深了对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希望每位参赛者都能从弟子规中汲取智慧,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新时代青少年。
弟子规知识竞赛决赛题范文

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2、《弟子规》是三字一句,共有(360)句(1080)个汉字。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部分。
5、《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7、“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8、“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以(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为重点,对(操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安全确认。
9、“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10、《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棍抽打)11、“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12、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13、《弟子规》的总叙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4、《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16、《弟子规》的特点是传播儒家思想(“孝”)文化。
17、在《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中的“事”是指(对待、侍候)。
18、集团公司提出的新型安全理念是(只有全安,才有安全)。
19、“行高者、名为高”中的行是指(品行)。
20、《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1、“行高者,名自高”的下一句是(人所重,非貌高)。
22、“读书法,有三到”中的三到是指(心到、眼到、手到)。
23、集团公司提出的“两化”管理是指(精细化管事,军事化管人)。
24、“手指口述”的目的是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统一。
二、抢答题:1.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是关于尧的故事。
《弟子规》竞赛知识题答案

《弟子规》竞赛知识题答案《弟子规》竞赛知识题答案引导语:弟子规属于国学经典,弟子规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用以让古时的小孩懂得孝顺,仁爱,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如果你将来有了孩子,也可以让他早早的学习弟子规,肯定是受益无穷的。
下面就是有关《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与答案篇1:一、填空。
(每空3分,计30分)1、父母呼, ;父母命,。
2、事虽小, ; ,子道亏。
3、亲爱我, ; 亲憎我,。
4、亲有过, ;怡吾色,。
5、, ;事死者,如事生。
二、判断题。
(每题5分,计20分)1、《弟子规》原名《弟子训》,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所作。
( )2、《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 )3、“居处变,酒肉绝”是指为父母守孝期间,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应该解决酒肉,不能贪图享受。
( )4、“身有伤,贻亲忧”的意思是:父母身体有病,我们要为父母忧伤。
( )三、解释加点字。
(每题5分,计20分)1、首孝悌:2、晨则省:3、茍擅为:4、贻亲羞:四、翻译句子。
(10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五、理解性默写。
(10分)阅读黄香的故事,思考黄香行为符合《弟子规》中哪两条准则,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黄香从小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
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1、2、六、论述题。
弟子规竞赛题

素材归纳不易,仅供学习参考弟子规竞赛题一、填空题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2、《》是三字一句,共有(360)句(1080)个汉字。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局部。
5、《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标准标准去要求)。
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标准、标准、规则)。
7、“三不损害〞是指(不损害自己、不损害别人,不被别人损害)。
8、“手指口述〞平安确认操作法以(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为重点,对(操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平安确认。
9、“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10、《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抽打)11、“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12、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13、《弟子规》的总叙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4、《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16、《弟子规》的特点是传播儒家思想(“孝〞)文化。
17、在《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中的“事〞是指(对待、侍候)。
18、集团公司提出的新型平安理念是(只有全安,才有平安)。
19、“行高者、名为高〞中的行是指(品行)。
20、《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1、“行高者,名自高〞的下一句是 (人所重,非貌高)。
22、“读书法,有三到〞中的三到是指(心到、眼到、手到)。
23、集团公司提出的“两化〞治理是指(精细化管事,军事化管人)。
24、“手指口述〞的目的是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到达高度统一。
二、抢答题:1. 二十四孝中“孝感激天〞讲的是关于尧的。
《弟子规》测试题库(120题)

《弟子规》测试题库(120题)《弟子规》测试题库(120题)1、【单选】《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C)年间秀才李毓(yu)秀所作。
A、唐朝贞观B、明朝永乐C、清朝康熙2、【单选】国学,是指以(A)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
A、儒学B、佛学C、古文3、【单选】学习国学、研究国学,对提升个人修养,深刻认识(B),做好工作和指导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A、党史B、历史C、国史4、【单选】《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C)。
A、亲情B、爱情C、爱心5、【单选】“弟子规,圣人训”,圣人是指(B)。
A、老子B、孔子C、孟子6、【单选】弟子规所提倡的美德中,第一位的是(A)。
A、孝B、信C、悌7、【单选】我们在听到(C)的呼唤或教导时,应做到“应勿缓”、“行勿懒”、“须敬听”、“须顺承”。
A、朋友C、父母8、【单选】“亲有过,谏使更”的后一句是(A),意思是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我们要小心劝导,态度要诚恳,声音要柔和,做到和颜悦色。
A、怡吾色,柔吾声。
B、苟擅为,子道亏。
C、号泣随,挞无怨。
9、【单选】“出则弟”,弟是指(C)。
B、通“涕”,流泪的意思C、通“悌”,敬爱兄长的意思10、【单选】《孝经》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与《弟子规》中的(B)句意思相仿。
A、亲所好,力为具B、身有伤,贻亲忧C、德有伤,贻亲羞11、【单选】“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的意思是:(A)A、不要直呼长辈姓名,不要在长辈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
B、在与长辈交谈时,声音要适中。
C、在长辈问话时要专注聆听。
12、【单选】对“事诸兄,如事兄”的正确理解是(B)。
A、帮朋友做事,好像帮自己的哥哥做事一样。
B、对待别人的兄长时,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C、事情都是兄长的,做事的人是兄长。
13、【单选】“置冠服,有定位.”的意思是(A),同样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所有物品的摆放。
A、衣帽等要放置定位,不要乱放。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

7
黄香小时候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请用原文回答)。 现在我们有了很好的生活条件, 还需要向他学习吗?为什么?
颂词“居有常,业无变” 告诉我们居所和事业应 该处在一个什么状态? 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学 业?
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所喜 欢的事和讨厌的事? 原文怎么说?
请解释颂词“德有伤, 贻亲羞”, 并说明我们 应该如何修养,才不会 让父母蒙受羞辱?
“工夫到,滞塞通。”意思是( )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 何阻塞。 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 通达了。 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
字不敬,心先病。”意思是( ) A、如果文章写得不恭敬,说明你病了。 B、如果文字没有表现出敬重,说明你 身体有病。 C、如果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说明你浮 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想不集中。
当你的朋友请求与他一同去 街上上网时,你应该( ) A、答应他 B、不做声 C、拒绝
当你们班大多数同学买校服时,而 家里的经济又比较拮据,你应该( ) A、打肿脸充胖子,买。 B、不买,但心里有点难受。 C、不买,也不在意。
当你看见外班的一位同学在厕所抽 烟,你的正确心态是( )。 A、不关己,莫闲管。 B、见人恶,即内省。 C、有则改,无加警。
能否为了钱财,比如玩具、 漫画书、食物等,和兄弟 姐妹起争执?
原文怎么说?
我们跟随父母去参加宴会时 会遇到很多长辈,在走路、 就座、吃东西的时候,应该 如何对待长辈们? 原文怎么说?
对待没有亲戚关系的长 辈,和对待自己的父母 兄长要有不同吗?为什 么?请结合颂词说明。
我们在哪些方面应互相攀 比,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 比? 原文怎样?
“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 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程颐和程颢 D、毛泽东和周恩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小学学生《三字经》《弟子规》
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30)
1、人之初,性本善(),()。
2、苟不教,()。
(),贵以专。
3、养不教,()。
教不严,()。
4、子不学,非所宜。
(),()此六谷,()。
5、曰仁义,()。
(),()。
6、蚕吐丝,()。
(),()。
7、幼而学,()。
(),()。
8、扬名声,(),光于前,()。
9、兄道友,()。
(),孝在中。
10、(),忙多错。
勿畏难,()。
11、不力行,()。
(),成何人。
12、(),紧用功。
()滞塞通。
13、彼说长,()。
()。
莫闲管。
14、见人恶,()有则改,()
15、(),不学文。
任己见,()。
16、势服人,()。
(),方无言。
17、曰春夏,()此四时,()。
19、“三传”指()、()、()、()。
20、诗经分为()、()、()、()四个
部分,所以被称为“四诗”。
21、“三国时代”指以首蜀国,以()为首的吴国,以()
为首的魏国互相争汉室江山的时代,后被灭掉建立晋朝。
22、“悬梁刺股”这个成语是告诉我们只有发愤读书,才能有所为,其中
“悬梁”的是()。
“刺骨”的是()。
23、谁说女子不如男,汉代的()博学有才,通音律,晋代的幼
年时才思敏捷,曾吟出描绘大雪的绝妙诗句,因此被称为史上才女
的典范。
24、《弟子规》是圣贤对后生的教导,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
25、长者立,幼勿坐,(),()。
26、不是圣贤书,应该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损人心志,《弟子规》中
云(),(),(),()。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2、弟子规,圣人训,首谨信,次孝悌。
()
3、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这样才能珍惜宝贵的时光。
()
4、人有短,切莫说,人有私,切莫揭。
()
5、仁爱礼仪,只是以文论文,光说不做,就会滋长浮华作风,毫无
实际意义。
()
6、彼既诚,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
7、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
8、晋朝的孙康家里贫穷就捉萤火虫装在沙袋里照明读书。
()
9、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准确。
()
10、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
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
()
三、将下列《三字经》或《弟子规》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
(30)
1、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2、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近不具。
3、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4、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5、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6、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7、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8、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9、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10、勿陷害,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四:根据下列现代语句的意思,写出它们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
(10)
1、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软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
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2、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
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3、正在读着这本书,不要又想着去读那本书。
这本没读完,另一本
书不要拿出来,读书要用心专一。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4、去别人家里,应该先敲门,问一声有没有人在家,主人允许后才
能进入;走进正屋,要大声和主人打招呼。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5、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当面向人家请求;如果不问一声,那就是偷
别人的东西。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五|、说说你的理解。
1、下列《弟子规》的语句先翻译成现代文,再结合实践谈谈自己
在平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2、据下列《弟子规》的语句先翻译成现代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
谈如何做到“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