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字规范化(一)

语言文字规范化(一)

(三)因音同音近且形近容易写错的字
1巴吧2毙毖3敝弊蔽4壁璧5博搏6谗馋7弛驰8淳醇9 谛缔蒂10垢诟11捍悍12侯候13涣焕14悔诲晦15即 既16辑缉17娇骄矫18绞铰19竞竟20竣俊峻浚21阑 谰澜斓22历厉励沥23梁粱24撩缭潦燎25曼漫蔓26 密蜜27缅湎腼28幕暮慕募29恼脑30讴呕沤怄31蓬 篷32恰洽33钟磬合鸣罄34搔骚瘙35申伸36瑕暇遐 37详祥38喧暄渲39训驯40绎译41弈奕42荧莹萤茔 43尤犹44园圆45躁燥46蛰蜇47壮状48姿资恣50纂 篡50遵尊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 《法》第十八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 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2.拼写规范 ①i、ü头上点的问题:加y、w的问题、 ü上两点省不省的问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系 朱爱平
一、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主要内容
(2000.10.31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1.1起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 关于语言文字的第一部专门法律)
1、本法中所指的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最大的特点是:汉字简化和整理异体字。
不规范字有四种:错别字、不规范简化字(二简字)、淘汰了的异体字、繁体字。
2、本法对教师的要求及规定 十条 十九条 二十条
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3批准、发布,1996.06.01实施)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在使用上的区别: 4.一般原则:使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 4.1.1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 拉伯数字。示例:48 302 -125.03 34.05% 63%---68% 1/4 2/5 1:500 ○ 4.1.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 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示例:一律、一方面、十滴水、二倍体、三叶虫、 星期三、四氧化三铁、一○五九(农药)、八国联军、一二九师、二万五千里 长征、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九三学社、路易十六、十月革命、七上八下、零 点方案、白发三千丈、相差十万八千里、第一书记、第四方面军、十三届四中 全会、、、 4.2不统一的情形,可灵活变通,但全篇体例应相对统一。

(完整word版)语言文字规范知识

(完整word版)语言文字规范知识

(完整word版)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语言文字规范知识1.什么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3.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定在每年的什么时候?1997 年下半年,国务院第134 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 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2016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第十九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4.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5.什么是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

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规范汉字。

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6.什么是不规范汉字?所谓不规范的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错字、别字。

7.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有什么重要意义?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基础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使用全国通用的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才能在保证交际顺利,信息、政令畅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资料

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资料

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资料1.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颁布,2001年1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以下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①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②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③招牌、广告用字。

④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⑤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5.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研究、制定并颁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要求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则和标准;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呢?首先,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

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

其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语言文字工作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甚至更应先行。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是规范、统一、简便、实用。

从解放以来的实践和当今的建设任务和目标来看,推广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在促进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人们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稳应战、开拓前进的必要条件。

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性来看,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它们的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汉字各项规范标准及相关知识

汉字各项规范标准及相关知识

汉字各项规范标准及相关知识汉字各项规范标准及相关知识(一)改革1?要求简化以便于书写,便于计算机输入2?增强表音表意功能在简化的同时,有繁化现象(二)规范(一)《汉字简化方案》1.《方案》的内容第一表:可正式应用的230 个字;第二表:先试用,经修订后再推行的285 个字;第三表:先试用,经修订后再推行的54 个可类推偏旁。

“简体字”和“简化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汉字简化的原则“述而不作”的原则,后发展为“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来源有:⑴古代文物如甲骨文、周代金文、战国文字、汉代金文、马王堆帛书、碑刻、行草书法作品等;⑵古籍如字书、白话小说等;⑶近现代在群众中流行的如太平天国文字、解放字等;⑷解放后新造字。

3.简化字的简化方法(见投影)⑴保留原字轮廓⑵保留原字特征部分,省略一部或大部⑶改换形体较简的声旁⑷另造新形声字⑸另造新会意字⑹用简单符号代替繁体的一部分⑺草书楷化⑻用同音代替⑼利用古字(二)《简化字总表》的产生及修订1.《简化字总表》的产生1964年3月7 日,经国务院批准,文改会、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简化字的通知》,文改会于同年5 月编印了《简化字总表》2.《简化字总表》的内容第一表: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132 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 个简化偏旁第三表: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类推出来的简化字,共1754个(实为1752 个,“签”和“须”两字重见)。

3.《简化字总表》的调整(见投影)⑴“叠”、“覆”、“像”、“罗”不再作“迭”、“复”、“象”、“罗” 的繁体字处理;⑵“”字读lio (了解)时仍简作“了”,读lio (望)时作不简作“了”;⑶对第一表“余(馀)”的脚注内容作了补充,第三表“”下偏旁类推字“雠”字加了脚注。

(三)更改生僻地名字1.分9 次更改,共计35个,县级以上2.更改的字并非简化字3.更改的地名字中,没有江苏的(四)关于《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三《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一)什么是异体字异体字一般是指跟通常写法有同音同义关系而写法不同的字;又可以特指跟规定的正体字(即选用字)有同音同义关系而写法不同的字,即被淘汰的异体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基础知识第1讲

语言文字规范化基础知识第1讲

时间:地点:主讲人:学习内容:语言文字规范化基础知识第一讲一、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什么时候?经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二、什么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答:2001 年1 月1 日国家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

三、什么是规范汉字?答:规范汉字是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反之,国家已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旧字形以及旧译名用字、已更改的地名中的生僻字、已废止的《二简字》等均属不规范字。

规范标准是:1.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2.异体字中的选用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整理表》为准;3.字形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四、什么是简化字?简化字又称简化汉字,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按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以减少汉字笔画、精简字数为目标,对所有的繁体字进行改造后的字。

简化字是指1964年3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印发的《简化字总表》,总表收录了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方案》中的全部简化字,规定了简化偏旁。

“二简字”是指1977年12月中国方案改革委员会发布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人们简称为“二简方案”,其中的简化字为“二简字”)。

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废止“二简方案”。

五、什么是传承字?传承字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在1950年汉字简化过程亦作简化,并沿用至今的汉字,如:人、山、川、日、日、火等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常识

语言文字规范化常识

语言文字知识复习材料(政策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机关公文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8.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9.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

10.普通话的具体含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1.通过推广普通话,要逐步使普通话成为哪四种用语:校园用语、公务用语、宣传用语、社会服务用语。

12.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13.在下列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14.规范汉字是指现在通行的规范汉字。

即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具体标准可参照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新旧字形对照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15.不规范汉字指的是:(1)已简化的繁体字。

(2)已淘汰的异体字。

(3)已淘汰的旧字形。

(4)已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常识(1)

语言文字规范化常识(1)

语言规范化:讲普通话 文字规范化:写规范字
语言规范化:讲普通话
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文字规范化:写规范字
所谓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正体字
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 为准。


朵 〔朶〕 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如后(後)、 愿(願) 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如蛋(旦)、餐( )、 雪( ) 错字、别字 缺损字 不正确标点的使用、不规范的书写格式等
比较容易出错的几个地方:
1.题目:文件(宋二)正文(仿三) 2.小标题 3.序号 一级标题用“一、” 二级标题用“(一)” 三级标题用“1.”(1、) 四级标题用“ ① ” 4.发文的文号、日期 余教教〔2007〕1号 二○○七年三月二十日(2007年3月20日) (二00七年十月一日)
简化字
以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 《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为准。《简 化字总表》所收对照的繁体写法即为不规范 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中停止使用。
传承字
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整 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不规范用字
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如册(冊)、村 (邨)、

5.破折号 —— -----6.空两格的问题 7.全角与半角的关系(中英文标点的关系) 8.横写与竖写的关系 9.单位公章、落款
参加教师节表彰大会先进教师 名 单
一、浙江省级先进 1、省优秀教师(共4名) 林荣凑(余杭高级中学)、周建林(余杭二高)、高丽 娟(塘栖中学)、金国文(余杭中学) 2、省师德优秀教师(共1名) 倪贵忠(良渚职高) 3、省“绿叶奖”(共1名) 沈友忠(余杭区中泰乡党委)

汉字知识规范部分

汉字知识规范部分

汉字知识规范部分导读:1.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地说,就是要使汉字逐步达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简称“四定”。

2.汉字的简化。

社会要求文字简易、准确。

汉字从产生以来,简化是它的主要发展趋势。

国务院于1956年1月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后又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于1964年3月制订出《简化字总表》。

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使用现代汉字时应以此表为准。

3.整理异体字。

1955年12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该表收异体字(跟正体字同音同义而不同写法的字)810组,以从俗从简为原则,选用810个正体,淘汰1055个异体。

1988年3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经过调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由原来的810组减少到796组,淘汰的异体字由原来的1055个减少到1027个。

4.为了澄清计量单位用语的混乱现象,选定20个计量单位的译名为规范(如海里、英尺、加仑、千瓦……)淘汰了29个旧译名(如海厘、厘、……)。

5.规范汉字的查字法。

1983年6月,制订了《统一汉字部首表(草案)》,“草案”共设201部。

6.《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1988年1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经过抽样检验,本表中常用字的覆盖率为97.97%。

如加上1000个次常用字,覆盖率为99.48%。

也就是说,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阅读现代汉语的文章就不会发生什么困难。

7.《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于1988年3月发布。

本表包括了《现代汉浯常用字表》中的3500个字,共增加到7000字。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字形标准,规定了汉字的字结构,笔画数和笔顺,是我们进行字形规范的重要标准。

8.1983年6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召开“统一汉字排检法座谈会”,根据据形定部、贯彻以大包小、口径一致的原则制订了《统一汉字部首表(草案)》,“草案”共设201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语音特点
一、有声调
二、元音占优势
构词特点
一、单音节语
二、复合构词
语法规则灵活
一、以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
二、句子构成要素的不确定和句子界限的灵活性汉字的特征
一、表意文字
二、历史悠久
三、象形性
四、汉字的起源
汉字字体的变化阶段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小篆
四、隶书
五、楷书
六、行书
讲普通话
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一)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
四、对一般学生的普通话要求
五、如何避免误读字音
(一)排除方音干扰
(二)注意轻声、儿化
(三)遵照异读规范
(四)辨明多义多音
(五)分清异用多音
(六)记住传统读音
(七)不要轻信声符
(八)当心形义相混
(1)下列四组词中,哪组是书写正确的(单项)
A.了望
B.重迭
C.皇后
D.罗

(2)下列四组词中,哪组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推荐词形?(单项)
A.本分
B.比恭比敬
C.参预
D.死
心踏地
(3)下列四组词中,哪组不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推荐词形?(单项)
A.发人深省
B.佳宾
C.刻画
D.原
原本本
(4)选出不正确的词(单项)
A.辨别
B.绝对
C.编缉
D.学力
(5)普通话的主要特征是(多项)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B.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C.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D.实际上就是北京话
E.只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