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8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是一种细胞因子,属于白细胞介素家族的一员。

它被认为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角色,并且与很多疾病的发展和进展有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细胞介素18的功能、调控机制以及其在某些疾病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18最初是在1995年被发现的,它由肝脏和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产生,并被发现能够刺激白细胞产生干扰素-γ(IFN-γ)。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8的产生受到多个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

白细胞介素18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是多样的。

首先,它能够刺激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进而促进它们产生INF-γ和其他促炎因子。

其次,白细胞介素18还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并增强它们对细菌等外源性病原体的杀伤能力。

此外,白细胞介素18也参与了免疫细胞的极化和调控,对炎症过程的进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8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它的产生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

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等,能够刺激白细胞介素18的产生。

另外,TLR(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也参与了白细胞介素18的调控。

此外,一些转录因子,如NF-κB和AP-1,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白细胞介素18的产生。

白细胞介素18在多种疾病的发展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炎症性肠病(IBD)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中,白细胞介素18的高表达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进展有关。

其次,白细胞介素18还参与了一些肿瘤的发展。

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8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并且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此外,白细胞介素18还被发现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肾脏疾病等疾病的发展。

在药物治疗方面,研究人员已经尝试使用白细胞介素18作为治疗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靶点。

一些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已经被开发出来,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8的活性。

白介素-18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18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8 ie ekn1 , -8 , 1(n rui一8 I 1)对天 然免疫 和获得性 免疫 tl L 反应都有着重要 的调节作 用 。在 慢性 炎症 、 自身免疫 性疾 病 、
多种癌瘤以及多种传染病的感染组织部 位都有 I-8表达 。本 L1
文介绍 I-8的基 本的生物学特性及它在几种 疾病状态 包括 自 L1
目前 , 8在基 因水 平具 体 的调 控 作用 我 们 知 之 甚 少。 I D1 人 I 8m N 3. D1 R A 端非 翻译 区域缺 少不 稳定 序列 A u A u u 。这些 观测可能解释 了从新 分离 出 的人外 周血 单核 细胞 ( B C 、 P M ) 鼠 脾脏 巨噬细胞和无免 疫细胞 I-8m N L1 R A的组 型表 达…。另外
学 学 报 ,9 23 4 . 19 ,:4
He tl g , 9 1. 9 6 maoo y 1 9 5 - 3.

1 李为 , O 马蔚 , 寿芝 , . 戴 等 氟骨症患 者血 中免疫 球蛋 白等成 分含量 的
研究 . 中国地方病 防治 杂志,90 57 —6 19 , :57 . 1 丁晓红 . 1 氟化物对机体免疫 系统的影 响( . 二) 国外医学 医学地理分
1 9 2 5 8. 9 9. 9: —
能状态的研究 .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92 7 1—3 19 , :21 . 9 成 赐福 .3例 氟骨 症 患 者 免疫 功 能 的测 定 . 3 中国 地方 病 学 杂 志,
1 8 7: 6 — 6 9 8, 1 5 1 6.
4 何立端 . 小剂量氟短 时间应用对 小 鼠免疫功 能的影 响 . 安医科 大 西
7: 16 6 2.
8 滕 国兴 , 孙玉富 , 汤瑞琦 , . 等 燃煤 污染型 和饮水 型氟 区人群 免疫 功

IL-18

IL-18

1 8的含量 明显 升高 , 通 过诱 导 其它 炎 症 因 子 和炎 症 介质 , 在 RA 的发 病过 程 中起到 了重 要作 用 , 通过 抑
制 I L 一 1 8的高 表达 能够 减轻 炎症 反应 。 2 . 2 I L 一 1 8与 血 管 新 生 血 管 生 成 是 R A 滑 膜 炎 发 生发 展 的关键 病理 过程 , 由多种 细胞 因子 、 趋 化细
2 I L 一 1 8与 RA
I L 一 1 8 , 作为新 的白介素家族成员 , 在众多先天
和后天 免疫 反应 中 占据 了重要 作用 , 近 年来 , 有 大量
的研 究 证实 I L - 1 8 在 R A 发病 机 理 中 的具 有重 要 作
用。
而且 在促 T h l 反 应 及 促 炎 性 损 伤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本 文就 其研 究进 展综 述 如下 。

5 6 2 ・
Gu i z h o u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5 , Vo 1 . 3 9, No . 6

综 述

I L 一 1 8在 类风 湿 关 节炎 中作 用 的研 究 进展
郑 召 岭 ( 山 东 省 立 医 院 集 团东 营 医 院 中 医科 , 山东 东 营 2 5 7 0 9 1 )
有 学者 [ 4 。 经过 大量 研究 也证 实 RA患 者 的血清 I L -
性 地 切割 As P - X位点 , 使 I L 一 1 8前 体 P r o I L 一 1 8 ) 成
为具 生物 活性 的 1 5 7 个 氨基 酸残 基 的成熟 蛋 白 。选 择性 I C E抑制 因子 能 同时阻 断脂 多糖 ( L P S ) 诱 导 人 单核 细 胞产 生 I L 一 1 8和 I F N - 7 , I C E缺陷 鼠缺 乏 L P S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研 究 报 道 , 文 就 I - 本 L1 8基 因 多 态 性
单 核 苷 酸 多 态 性 主要 指 在 基 因组 水 平 上 由单 个 核 苷 酸 的 变异引起的 D NA 序列 变 化 , 人 类 可 遗 传 变 异 中 最 常 见 的 一 是 种 , 人 群 中 发 生 率 为 1 。S 在 NP在 人 群 中 的 分 布 受 到 种 族 、 环 境 及 多 种 因素 的影 响 ; 以 , 究 S 所 研 NP与疾 病 的 关 系 对 研 究 疾 病 发 生 的 遗 传 学 背 景 , 索 人 类 疾 病 的新 型 防 治 措 施 有 重 要 探
件 结 合 蛋 白 ( RE ) 合 位 点 , C B 去 磷 酸 化 , 法 与 C B结 使 RE 无
D NA 上 的 c AMP应 答 元 件 ( R ) 合 , 而 抑 制 受 C E调 控 C E结 从 R 的 基 因转 录 一 3 1 7由 G 变 为 C 改 变 核 因 子 H4 F 1的 结 合 位 T -
维普资讯
14 0
检 验 医学 与 I 2 0 临床 0 7年 2月 第 4卷 第 2期
L b Me l , e r a y 2 0 , l ,N a dC i F b u r 0 7 Vo 4 o 2 n
白细 胞 介 素 1 8基 因 多态 性 与 疾 病 的关 系研 究 进 展
4 I - 8基 因 S L1 NP与 疾 病 的关 系
41 过敏性疾病 .
I -8协 同 其 他 T 2刺 激 因 子 增 强 I『 L1 h I 4和
组 织 胺 , -3和 IE 的产 生 , 响 T 2细 胞 应 答 ; I 1 L g 影 h 临床 和 流 行
病 学 资 料 证 实 , 但 哮 喘 急 性 期 患 者 血 清 I - 8水 平 明 显 增 不 L1

白细胞介素18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8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i t il a t n p tm i : o ti u o f Ca a d K ’ c t ej n a ra c i o e 0 c n rb d n 0 2 n o ] u' rt t  ̄ ' b r c n iinig yp eo dt n o e d 1 l l u o n a an ' s h i n o h i n ̄i g i s c  ̄ a , af a ,i uy r
【]A JP y o, 90 28 1 7 J m hd l19 ,5 00 i 【4 2 ] D ne yT ,i e RE V  ̄ r L,g . et h c rti n o n ̄ JSe s , i enF e v H a sokpoe ni
d cin i a  ̄ rs am l r i r v d my c r il ̄l a eMt r u t n r th t . e mp o e o a da o v g e
文章编号 : 10 07—6 1 (0 2 0 —0 8 —0 6 12 0 ) 1 0 7 2
白细胞介素 1 8与肿瘤 的研 究进 展
郭 贵龙 综述 , 挑 辏祥 审校 (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重庆 401 ) 006
关键诃 : 白细 胞介 素 1 肿瘤 ; 受 体, 8 白细胞介索 中圉分类号 : R 3 3 7 0 2 文献 标识码 : A 31 I L一1 8激活的 NF一出 信 号传导途径 N .B是一种 Fz
维普资讯
山西 医科 大 学 学 报 ( S a x Me n )20 J h ni dU i 0 2年 2月 . 3( v 3 1
8 7
[3 Vimi ,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dn], dn ie n ue hn e [ 5 B uhr F L mi an 2] s nS WuS , d r i l L A e n —id cdcags e ei 2] ocadJ , o n g eD M ̄hns fp ec nafre t a i o ci f dd ms o o

IL-18及其在重症肌无力中的研究进展

IL-18及其在重症肌无力中的研究进展
结构 特点 、 编码基 因 、 物 学特 性 、 生 与重 症 肌 无 力 的关
化信 号 。具体 途径 为 :L 1 I -8和 I -8 L 1 R结 合 形 成 复合
物后 , 过 调 节 I 一R 激 活 酶 和 T 通 L1 NF受 体 相 关 因子 6 进 而使 转录 因子 B NF ) 导 激酶 磷 酸 化 , 最 , ( —B 诱 并 终 活化 NF B, 从而 发挥其 生物 学功 能 。
列。
3 2 促 进 T细 胞 的 增 殖 与 分化 I -8可 诱 导 分 裂 . L1 原 、 D3单克 隆 抗 体 或 抗 原 袭 击 的小 鼠 T 细 胞 , l C Th 细胞 或人 富集 的 T细胞增 殖 , 增 殖作 用 成剂 量 依赖 且 性, 而这 种 作 用 可 被 I - L 2抗 体 抑 制 , 而且 I -8可 以 L1 促进 Th 细 胞上 I 一a亚 基 的 表 达 , 明 I -8对 T l L2 表 L1 细胞 的促增 殖作 用是 由 I 一 L 2介导 的 。 与 T 2细胞 相 比较 ,L 1 h I -8更 多 地作 用 于 T 1细 h
(2 一 - I—( )F L 1 9 1 )F )Sx 6 - - 。 9 6年 , ho等克 隆 了人 类 【 Usi
3 1 诱 导 I N 7的 产 生 I-8通 过 诱 生 I N一 . F - L1 F 7刺 激单 核/ 巨噬细胞 , 发挥 天然 免疫 作 用 。I N一 F 的产 生 需要 双重信 号 , 活化 T 细胞 的核 因 子 ( AT) 即 NF 的激 活和 L S介 导 的 NF B的 活化L 。I -8的诱 导效 应 P 1 L1 ] 受到 I -8 靶 细 胞 和 协 同 刺 激 因 子 的 影 响 。I 一2 L 1R、 L 1 和 I -8 体 内可协 同诱 导 I N一 的大量 产 生 。I _ L1 在 F L 1 关蛋 白(L 1 B ) 8相 I -8 P 可减 少 I -8介 导 的 I N 的 L1 F 一

重组鸡白介素18真核表达质粒(pCI-ChlL-18)胚胎接种的研究

重组鸡白介素18真核表达质粒(pCI-ChlL-18)胚胎接种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4期
2 0 年 4 月 08
中 国 预
防 兽
医 学 报
V o .0. 13 No. 4 Apr 20 . 08
C i e e J u n lo r v n i e Vee i ay M e ii e h n s o r a fP e e t t r r d cn v n
关 键 词 :鸡 I —8 L l ;胚 胎接 种 ;接 种 剂 量 ;绒 毛尿 囊膜接 种 ;尿 囊腔 接 种
中 图分 类 号 :¥ 5 .3 8 2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5 92 0 )40 7 —5 0 80 8 (0 8 0 —2 50
Em b y nc v c ia i n wi l s i r o i a c n t t pa m d DNA n o ig o h e c dn
p I hL 1 C — I一8质粒 接 种 l 日龄 鸡 胚 不影 响 孵 化 率 ,对 鸡 的 生 长发 育 无 影响 ,不 同的接 种 途 径 和接 种 剂量 对 鸡体 内 C 8 I 1 表 达有 影 响 。 与 1日龄 雏 鸡 肌 肉接 种 比较 ,胚 胎接 种 可明 显促 进 外 周 血淋 巴 细胞 的 早 期 增 殖 ,而且 呈 剂 L 8的 量依 赖性 ,但 相 同接 种途 径 的 2 0I 0 g接 种 组与 3 0I x 0 g接 种 组 间 无统 计 学差 异 ( >00 ) x P .5。

要 :通 过 对 孵 化 率 、平 均 囊指 数 、脾 指 数 、 外 周血 淋 巴细 胞 增 殖 反 应 和 白介 素 1( — ) 白水 平 表 达 8I l 蛋 L 8
的 检 测 ,评 定 了 重 组 鸡 真 核 表 达 质 粒 (C—hL1) 胎 接 种 的 不 同接 种 剂 量 和 接 种 方 法 的 效 果 。 结 果 表 明 , p I I-8 ̄ C

白介素-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白介素-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vre orlt i E . rd F V10 F . o c s n I-8p te ae epoe ueo i a — esl cr ae w t F V1o P e , E ./ VC C nl i :L 1 at i tsi t rcd r fa w yi y e d h A o uo ip nh r n
气 道 炎 症 和 气流 因子 白介素一8 1
中 图分 类 号 : 5 3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7 8 (0 00 —1 1 3 R6 A 10—5 5 2 1) 20 3— 0
I 1 n S nieChr i sr c iePul L- 8 i e l on cOb t u tv mon r s a e a d IsCl c lSin fc n e a y Die s n t i a g i a c ni i
作期和稳定期血清 I-8 L 1 水平与对照 组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DP C D急性 发作期痰 I-8 平与对照组和 C D L1 水 DP 稳定期 比较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OP C D组在急性发作期 和稳定期血清 1, 8 I 1 水平与痰 I-8 - L 1 水平 比较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C) D急性期及稳定期血 中 I-8水平与 F V10占预计值 、 E 。 / V L1 E . F V1 0 F C均呈负相关 ; OP C D急性期痰 中 I-8水平与 F VI0占预计值 、 ,./ VC均呈负相关 。结论 : O D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 I -8的水平与 L1 E . F 10 F C P L1
Th L- 8 lv li e u wa i nfc n l ih r t a h ts u u f r C e I 1 e e n s r m s sg i a t h g e h n t a p t m o 0P g o p Th e e f I 1 n s r m f i y D r u . e lv lo L- 8 i e u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迥些医垫垄塑玺至旦筮≥!鲞箜垒塑丛!蜮丛碰璺璺!地型:!塑:型≥!鼬:№:璺3冯军,李玉然.氟化物对雏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国兽医科技,1999.29:5-8.4何立端.小剂皱氟短时间应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2.3:44.5J面nSK,SusheelaAK.Anex耐唧talstudyinfluoriderabbit.E】∞日im∞talHe删ol,gy,1991.59—63.6丁晓红,张京田,何立端,等.氟化物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5.16:1-3.7.7宋世震.氟化物对体液免疫毒性的初步探讨.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0,7:61-62.8滕国兴,孙玉富,汤瑞琦,等.燃煤污染型和饮水型氟区人群免疫功白介素一18的研究进展刘宁张丙贵刘璋能状态的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2,7:12・13.9成赐福.33例氟骨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测定.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8,7:165.166.10李为,马蔚,戴寿芝,等.氟骨症患者血中免疫球蛋白等成分含量的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0,5:75.76.11丁晓红.氟化物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二).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5,16:66-68.12LofteniusA,AndeTs8D11B.Fluorideaugmentsthemitog耐eandantigenicresponse0fhtmmnbloodlympIlocytesinvitro.CariseResearch,1999・33:148—155.(收稿日期:2008—05—30)【关键词】白介紊.18;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86(2009)04—0469—02白介素.18(intedeukin-18,IL-18),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癌瘤以及多种传染病的感染组织部位都有IL-18表达。

本文介绍IDl8的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及它在几种疾病状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传染病中潜在的效应和调节作用。

1litl8基因表达的调控目前,1/.-18在基因水平具体的调控作用我们知之甚少。

人ILl8mRNA3’.端非翻译区域缺少不稳定序列AUUUA。

这些观测可能解释了从新分离出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鼠脾脏巨噬细胞和无免疫细胞IDl8mRNA的组型表达“j。

另外的研究已经确定了这个转录子干扰素同源序列结合蛋白(ICSBP)和PU.1分别是外显子1和2上游区的启动子【2]。

巨噬细胞的干扰素一7(IFN.7)刺激已经显示经由ICSBP和活化剂蛋白.1(胆1)可以上调1/_.18的基因表达"J。

2Ⅱ,18的表达和合成在许多早期炎症反应中在造血和非造血系细胞中IDl8已经可以被检测到。

因此,已经有报道在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星形细胞、角质细胞、成骨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肠上皮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以及滑膜成纤维细胞中均有IL-18表达14j。

ICE在IL-18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

在人类,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处理过的感染了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的巨噬细胞的成熟IL-18的分泌作用被ICE破坏【5o。

然而,ICE酶切Pro-lDl8不是唯一途径,因为最近的报道表明蛋白水解酶3同样能使Pro-IDl8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蛋白№J。

我们最近观察到来自人中性粒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可以把重组Pro-IL-18和成熟11,18分裂成许多不同的部分。

我们发现这种活性存在于丝氨酸蛋白酶弹性酶和组织蛋白酶G中。

作者单位:050011石家庄市,河北省胸科医院四病区(刘宁);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张丙贵、刘璋)・综述与讲座・3IL-18受体(Ⅱ,18R)和信号传导途径在许多种细胞都表达IDl8R,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

IDl8与IL-18Ra、IL-18邢结合,和其他IL-1R家族成员一样被添加构成一个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复合信号转导途径。

可能与Ⅱ,l诱导的心肌核因子(NF-出)信号转导途径相似。

4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利用亲和层析从尿液中纯化得到IDl8结合蛋白(interleu.k洒18bindingprotein,Ⅱ,18BP)。

IDl8BP可以有效阻止IL-18与其受体结合,并可抑制IDl8诱导KG-I细胞产生IFN.7的能力,提示IL-18BP是体内IL-18作用的天然调节分子。

IDl8BP还可以抑制IDl8诱导IL-8合成和激活NF-gB的能力。

5Ⅱ,18的功效虽然IL-18最初通过小鼠脾细胞鉴定为诱导IFN-y产生的一个细胞因子,对淋巴系统特别是对Thl系与IDl2的复合体具有调节功能。

因此,IDl8促使T细胞和NK成熟、细胞因子及细胞毒性生成【8J。

IDl8也使NK细胞的F鹳L增加,由此产生Fas-FasL介导的细胞毒性归J。

IDl8和ID2一起共同诱导小鼠T细胞和NK细胞生成[L-13,并且在TCR激活的情况下诱导T细胞产生Ⅱ,4、11,10、[L-13及IFN.70R.18可单独诱导B细胞高表达IrE,而与IL-2、CD3抗体和CD28抗体复合体可明显增强CD4+T细胞产生m4【”1。

611.18的宿主防御功能IDl8具有宽阔而有效的免疫调节能力。

IDl8的宿主防御能力与IFN-T有关。

用IL-18抗血清可完全预防鼠由LPS引起的肝损伤。

因IDl8能产生IFN.丫并上调功能性的E够蜥(FasL)表达。

IL-18在细胞内细菌、真菌及原虫的清除过程中特别有效,需要宿主衍生的IFN-r的诱导。

IDl8也对病毒的清除有影响。

万方数据470塑墨E堕堑至螋生2旦箜!!鲞蔓生塑蔓盘i丛趔趔地型:2塑:坠31丛:№:璺7IL-18的抗感染作用7.1抗细菌感染Kim等”¨用成熟的IL-18eDNA与K引导序列在巨细胞病毒增强子控制下克隆,通过BALBPC小鼠研究其克隆产物对鸟分枝杆菌复合物感染的影响。

以上研究表明IL18对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7.2抗真菌作用有学者在用新型隐球菌细胞株使肺弥漫性感染时。

用重组小鼠IL-18提高r病菌从肺的排出,并防止其向脑部扩散,提高了鼠的存活率;实验显示IL-18的这种保护效果是由于IFN.丫水平增高所致,此效果可用抗IFN.7单抗消除。

上述结果表明,IL-18与抗真菌作用相关。

7.3抗病毒作用Sareneva等¨2报道,流感病毒A感染时人外周血的巨噬细胞分泌IFN.ct、B,TNF-o,IL-I[3和II,18,并诱导IFN一7的合成。

病毒感染的巨噬细胞上清液能诱导T细胞快速表达IFN吖mRNA,并分泌蛋白质,加入外源性IFN-a、B蛋白能快速诱导IFN.7mRNA的表达,IL-18能协同IFN.a卜.调IFN.7mRNA的表达和蛋白分泌,从而起着抗病毒作用。

IL-18还可增加细胞表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l受体C04的表达。

以上研究表明,ll,18在机体抗病毒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7.4抗寄生虫作用Ohkusu等”3J给感染鼠弓形体的SCID小鼠应用外源性IL-18,可致血清IFN-y生成增加、寄牛物负荷降低并延缓死亡时间。

另有研究表明外源性IL-18尚能增强鼠抗弓形体的能力。

7.5抗原虫作用裴冬生等【141用IL-18抗体处理对犬利什曼原虫有抗性的C3HPHeN小鼠或有抗性背景的IL-18.PC57BLP6小鼠,这些小鼠感染后足蛰肿胀期延长,NO生成降低,给IL-18,P-/]、鼠每日注射IL-18可纠正这些缺陷。

研究提示这些小鼠体内存在Thl,IL-18并不负责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l)的分化,但能刺激Thl产牛1FN.7,从而参与宿主抗原虫感染。

8IL-18与临床疾病关系的研究8.1IL-18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纠由于IL-18是一个前炎性因子,对Thl细胞反应有多效性和莺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对IL-18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提示IL-18在RA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5|。

8.2IL-18与糖尿病实验表明,Ⅱ,18可以诱发胰岛炎和糖尿病,其原因町能是112-18在自身免疫性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中表达量异常增加,继而激活厂胰岛细胞反应性n1细胞。

研究发现,IL-18通过调节胰腺内炎性免疫反应中1hl辅助性T淋巴细胞乙比值(7I№)的平衡,可抑制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膨”J。

8.313.-18与肿瘤IL-18可增强穿孔素及Fas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抑制和杀伤恶性肿瘤,并在肿瘤的生物治疗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期的实验结果表明,1I.-18对乳腺癌、膀胱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均有抑制或防止肿瘤生长的作用。

另有研究显示,机体在病理状态下,IL-IO分泌增高,提高了肿瘤细胞对NK细胞的敏感性,11.-18可通过促进Ⅱ,10的分泌,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8.4IL-18与胃肠系统疾病IL-18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和RA效应机制类似。

在1BD中高效表达IL-18,尤其在cD中¨纠。

此外,在黏膜的移植培养中,IL-18反馈抑制1FN-r表达,表明IL-18的表达和Thl的效应子作用有同源性【8】。

结肠炎和局部IL-18表达的增加有关,IL-18缺乏小鼠不能形成疾病旧】。

8.5IL-18与肺部疾病通过人体组织及啮鼠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IL-18在肺炎中有显著作用。

通常,IL-18是Th2介导的气道高反应件(airwayshyper-reactivity,AHR)的负调节蛋白,但能促进肺肉芽肿形成和继发的肺实质损害。

II_,-18同样可以抑制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肺血管渗透性的改变。

IL-18是具有多向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抗肿瘤免疫、抗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Ⅱ,18研究的深入,有望进一步明确上述疾病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发病机制。

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实验室榆测指标,并町能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多功能药物,因此IL-18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细胞因子。

参考文献1PurenAJ.Fantu商G,DinarelloCA.Geneexpression,synthesis,and目xTe—tionofintedeukin18andinterleukinlbetaa”differentiallyregulatedinhu—n∞bloodmenenuelearcellsandⅡⅢ∞spleencells.ProeNailAeadSeiUSA,1999,96:2256—2261.2KimY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