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考试 答案
XXX《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综合作业答卷

XXX《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综合作业答卷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下列不属于XXX关于人类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是()。
A.人的依赖关系B.物的依赖性C.共产主义社会D.个人全面发展正确的答案是:C2.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是()。
A.GIPB.CIPC.GDPP正确的答案是:C3.下列对1978年到2008年的社会转型描述错误的是()。
A.以经济个人主义为取向B.以市场社会主义为取向C.改革中涉及中央集权D.改革中主张地方分权正确的答案是:D4.所有被哄抢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
A.廉价B.短缺C.实用性强D.数量大正确的答案是:B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正确的答案是:D6.儒学中人与人活着俗糊口中应该固守的根本原则是()。
A.仁B.义C.信D.智正确的答案是:B7.XXX关于商品社会不可跳跃的思想前后不一致与他后来成为()有关。
A.哲学家B.社会学家C.革命家D.教育家正确的答案是:C8.()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公地悲剧。
A.制定严格法律B.提高农民教育水平C.由警察监督D.有用的制度设计正确的答案是:D9.根据XXX原则,一定量的劳动在()行业得到的收入最高。
A.农业B.服务业C.轻工业D.重工业正确的答案是:B10.从1950年到2010年间的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是()。
A.1958年B.1960年C.1961年D.1975年正确的答案是:C二、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11.中国社会的第二次转型取得的成就要大于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12.中国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是因为XXX执政以来一直都在忽视民生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13.金融危机不是人导致的是金融衍生品导致的。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14.司法调解在解决转型期社会矛盾方面效果明显。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章节练习答案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章节练习答案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关于经济学的错误解释?()∙A、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B、可以作为一种话语体系∙C、可以作为一种哲学体系∙D、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多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国的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
∙B、传统机制下价格的提高会增加供给∙C、经济学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的快乐与否∙D、70年代中国省里的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我的答案:BCD得分:25.0分3【判断题】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的心理预期叫做“福利刚性”。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不同群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同一事情不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经济学——经世致用之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谁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A、马寅初∙B、李家驹∙D、蔡元培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面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的是()。
∙A、行政性移民∙B、军事移民∙C、灾害移民∙D、商业移民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判断题】优良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劳动力。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经济学可以在同一模型中同时讨论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逻辑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基本公共品不包括()。
∙A、基本医疗∙B、公共卫生∙C、基本社会保险∙D、大学生就业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A、灾害移民∙C、行政性移民∙D、战争移民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A、智力再生产∙B、脑力再生产∙C、体力再生产∙D、心力再生产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4【判断题】可以通过定价机制的办法来解决公共品的配置。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工商业D、优先发展服务业2.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是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
()A.正确B.错误3.所有被哄抢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
A.廉价B.短缺C.实用性强D.数量大4.三农问题的核心是:()A.农村B.农业C.农机D.农民5.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还没有超过国际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
()A.正确B.错误6.金融危机不是人导致的是金融衍生品导致的。
()A.正确B.错误7.下列对1978年到2008年的社会转型描述错误的是()。
A.以经济个人主义为取向B.以市场社会主义为取向C.改革中涉及中央集权D.改革中主张地方分权8.现阶段是以个人所有制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由个人行使全民财产权。
()A.正确B.错误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消灭剥削B、实现共同富裕C、消除两极分化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0.攀枝花是一个先有厂后有市的地方。
()T、对F、错11.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转型成功,不存在矛盾问题。
()A.正确B.错误12.儒学中人与人在世俗生活中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A.义B.仁C.信D.智13.充分信息需要净化,净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完备信息。
()A.正确B.错误14.罗斯福新政在1936年获得的很好的理论基础是什么?()A、恩格尔系数通论B、凯恩斯就业,信息与货币通论C、亚当斯密理论D、马恩斯理论15.下列不属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的是:()A.进口B.投资C.消费D.出口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中国用了短短的时间将哪四种文明融为一体?()A.农耕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后工业文明B.农耕文明、政治文明、后现代文明、后工业文明C.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现代文明、经济文明D.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现代文明、后工业文明2.中国历史上有哪三种移民方式?()A.战争移民,商业移民,行政性移民B.灾害移民,战争移民,行政性移民C.灾害移民,商业移民,行政性移民D.灾害移民,商业移民,战争移民3.下列对第四次社会转型的价值走向描述正确的是:()A、全面改善微观基础B、全面改善结构性冲突C、全面建构结构性管理体系D、以上都有4.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工商业D.优先发展服务业5.儒学中人与人在世俗生活中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A、义B、仁C、信D、智6.下列不属于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是:()A.进口B.投资C.出口D.消费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消灭剥削B.实现共同富裕C.消除两极分化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实施宏观调控主要依靠经济手段。
2016年《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期末考试答案(最新)

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每个人都会具备两种信息,其中sufficinecy information代表()。
(1.0分)A、满足信息B、完备信息C、完美信息D、充分信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基本民生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1.0分)A、公共服务B、基本公共设施C、居民奢侈品消费D、基本消费品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中国的经济市场化是以中共()为历史起点。
(1.0分)A、十八届三中全会B、十五届三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二中全会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用来做参照系的不能是下列哪一个?()(1.0分)A、制度方面B、文化层面C、世俗眼光D、对外开放程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逆选择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1.0分)A、文化现象B、意识现象C、制度现象D、行为现象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后工业文明的消费方式、审美态度是通过()进入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1.0分)A、高科技与信息化B、信息化与国际化C、商品货币交往和国际化D、商品货币交往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界定财产权利,可以()。
(1.0分)A、便于交易谈判B、财产的所有权容易识别C、使交易规则更加明确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亚当·斯密的作品?()(1.0分)A、《赋税论》B、《概率论》C、《道德情操论》D、《自由秩序原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生产过剩”现象是()。
(1.0分)A、一种制度现象B、生产力和经济关系出现的矛盾C、生产能力与社会制度的不平衡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对混合所有制,描述错误的是()。
(1.0分)A、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B、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C、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D、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制度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一号文件《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意见》始于()年。
新鲜出炉--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考试答案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期末考试(1)姓名:000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土地改革法大纲》颁布于()年。
1.0 分A、1948B、1949C、1950D、1951我的答案:C2中国第一次转型中被称为“过渡期”的是()。
1.0 分A、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B、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期间我的答案:C3孙中山时期民国政府承载的三大使命不包括()。
1.0 分A、工业化B、文化建构C、国家治理D、天下为公我的答案:D4农村土地承包最初的实践恰恰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1.0 分A、政治B、基本民生C、文化D、都不对我的答案:B51986年,()社科院的《世界经济导报》发表了一篇通蓝体文章。
1.0 分A、西安B、广州C、上海D、北京我的答案:C6关于佩蒂-克拉克定理,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A、一定量的劳动得自农业的收入要少于得自工业的收入B、得自工业的收入少于得自商业服务业的收入C、把产业分成三个层次D、等量的要素在不同产业当中获得的报酬相差不大我的答案:D7“卖粮难,打白条”这个现象最早出现于()年。
1.0 分A、1982B、1983C、1984D、1985我的答案:C8每个单位()增长多少是影响该单位能否涨工资的最基本条件。
1.0 分A、CPIB、GNPC、GDPD、都不对我的答案:C9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重点主要集中在()。
1.0 分A、如何让严重短缺的物品不再短缺B、如何让企业的生产更有效率C、如何让严重不足的城乡基础设施相对充分D、以上都正确我的答案:D10与资源的自然配置和计划者配置相比,市场配置资源可以()。
1.0 分A、使资源短缺和闲置并存B、可以时时、事事进行配置C、重复配置D、在初次配置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我的答案:C11“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年国有企业改革时提出的。
1.0 分A、1992B、1983C、1979D、1976我的答案:C12经济学中关注的是()。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商业领域最早引入外资的行业是:()A.餐饮业B.批发业C.饭店业D.零售业2.下列不属于社会环境的是:()A.经济水平B.文化C.人口D.传统道德3.基本公共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是什么?()A.公平均匀B.按人数分配C.按资本多少分配D.按受教育程度分配4.体力的再生产靠公共卫生和医疗,智力的再生产靠什么?()A.老子意义上的教育B.庄子意义上的教育C.孟子意义上的教育D.孔子意义上的教育5.没有哪个国家的政治是市场化的。
()A.正确B.错误6.商品市场的主体是() A.参与商品交换的卖者和买者B.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C.市场上流通的各类商品D.各类工业企业与农业企业7.黄河入海口改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自然灾害?()A.龙朔元年B.咸丰元年C.洪武云年D.光绪元年8.高分子材料科学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是在1979年之后真正发展起来的。
()A.正确B.错误9.司法调解在解决转型期社会矛盾方面效果明显。
()A.正确B.错误10.在宏观调控中应当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尔雅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期末考试完整答案(1)讲课稿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商业伦理的三个原则不包括()。
(1.0分)1.0分∙A、自利不损人∙B、企业必须盈利∙C、企业必须长期盈利∙D、企业可以有短期亏损我的答案:D2货币作为一种天生的平等派,为()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
(1.0分)1.0分∙A、少数人∙B、商品需求者∙C、每一个人∙D、产品供给者我的答案:C3产品市场的风险包括()。
(1.0分)1.0分∙A、道德风险∙B、品质风险∙C、伦理风险∙D、以上均是我的答案:D4经济基础往往是通过()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变化的。
(1.0分)1.0分∙A、文化结构∙B、制度结构∙C、社会结构∙D、经济结构我的答案:C5“卖粮打白条”的情况最初发生在()年。
(1.0分)1.0分∙A、1954∙B、1967∙C、1984∙D、1990我的答案:D6后工业文明的消费方式、审美态度是通过()进入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1.0分)1.0分∙A、高科技与信息化∙B、信息化与国际化∙C、商品货币交往和国际化∙D、商品货币交往我的答案:C7据石磊教授的观点,中国处于一种“三元社会”的状态中,其中不包括()。
(1.0分)1.0分∙A、农村-城镇∙B、农业-工商业∙C、服务业-信息业∙D、劳动力-资本我的答案:C8劳动力的单向流动会导致()。
(1.0分)1.0分∙A、城乡结构不平衡∙B、三大产业不平衡∙C、地区发展不平衡∙D、以上均是我的答案:D9皮亚杰是一位()心理学家。
(1.0分)1.0分∙A、人格∙B、行为∙C、认知∙D、精神我的答案:C10关于全民所有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分∙A、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体理性模式∙B、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C、它的产权具有可分性∙D、现阶段其具体实现形式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全民财产产权我的答案:C11关于宏观经济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1.0分)1.0分∙A、国家没有宏观调控∙B、假定利率是可以调整的∙C、假定税率是可以调整的∙D、假定汇率是可以变动的我的答案:A12最早对资源配置理论作出比较深刻讨论的是()。
尔雅通识课题库——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doc

尔雅通识课题库——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考试题选择题(60分)1、”是产业工人的中心° (2. 00分)• A.北京• c.广州• D.武汉正确答案:B、民生问题自近代以来是谁最先提出来的?Mo分)A.毛泽东B.邓小平C.蒋介石D.孙中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哪个问题是有分歧的?(2 00分)A.社会形态理论B.俄国土地公有制C.革命理论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公共品供给的主体是什么? (2 00分)A.企业B.全体人民C.政府7、中国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2. 00D.协会社会成本的第三种情形是什么?(2 00分)A.造假B.机构间扯皮C.争斗D.社会机构变化中国经济会持续较长时间的高增长一个重要判断依据是什么? (2 00分)A.社会文化程度B.国家人口多少C.社会技术水平D.地区和城乡关系A.0.6B.0.8C.0. 95D. 1、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只能允许其上升,不能允许其下降的心理预期叫做什么?(2. 00 分)A.福利增加律B.福利累积律C.福利柔性D.福利刚性市场经济所包含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2 00分)A.生产力水平B.高科技水平C.劳动要素充足• D.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欧洲中世纪城堡是被价值规律所摧毁”是谁的观点? in• A.恩格斯• B.马克思. C.凯恩斯• D.以上都不是11中国的市场化仅仅限于哪个领域? z9 m八、11 > (Z. 00 _7j / • A.政治• B.教育• C.经济• D.哲学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型开始于:z9 m八)191Z、00 jj)• A. 1919 年• B. 1949 年• C. 1978 年• D. 2000 年13、发屐不包括:(2. 00分)• A.人口素质• B.教育水平• C.人口数量减少D.医疗卫生水平1 416、预算常常不受约束,叫做。
(200分)17、农民工进城打工属于:(2 00分)我们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不是限制个人的自私,而是限制什么? (2. 00 分)A.垄断B.功利C.自利D.损人中国的产品市场化的程度已经达到多少了 ? Q()()分)A.0. 5B.0.6C.0. 95D. 1A.良性预算约束• B.恶性预算约束C.硬预算约束D.软预算约束A.工业文明B.农耕文明C.现代文明D.后现代文明正确答案:B、18价格上升,厂商会(2. 00A.增加产量B.扩大规模•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9、自觉是”术语° (2. 00分)• A.道教• B.佛教• C.儒教• D.以上都不是20 、当什么成为建立并达成普遍社会交往关系的中介的时候选择就会变得非常重要?(2. 00 分)• A.劳动• B.劳动力• C.资本• D.货币一定时期社会发展往往不是那个资源最富掇的地区、最富楼的人群抉定的,而是最不足的人抉定I (2. 00 分)A.弱势群体原则B.少数决定原则C.长边编约束D.短边编约束工业化本身是用什么来设置陷阱的?(2 00分)A.廉价(2. 00B. 数量大C. 可以无限重复D. 方便中国改革前30年主要是用来扩张总量的今后的改革主要是用做什么的?(2. 00 分)A. 继续加速总量扩张B. 调整和优化结构C. 以总量扩张为主,兼顾结构调整D. 放弃对总量的扩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价格越长人们越买的产品叫1 散什么? (2 00分)A. 吉芬品B. 相关品C. 替代品D. 优等品.A. 1982 •B. 1983 .C. 1984 .D. 1985正确答案:C 、在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什么要素的重要性可以比土地更显著? 分) 25'卖源雎,打白条'池个现象最早出现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一年中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试行?()A、1982年B、1986年C、1990年D、1994年我的答案: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 A、智力再生产B、脑力再生产C、体力再生产D、心力再生产我的答案:3在配给制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经济学分支是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政治经济学D、制度经济学我的答案:4制造业的比重在工业发展到中期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A、持续增高B、开始下降C、达到最大值D、保持不变我的答案:5有效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改善()关系A、社会关系组织关系C、人际关系D、生产关系我的答案:6下面哪一种社会形态是俄国在1893年到1917年间的社会形态?()A、土地公有制还未解体B、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D、自由社会我的答案:7()强调的非利性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遍尊崇的价值哲学。
A、儒家法家C、道家D、佛家我的答案:8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叫做自由。
A、利用B、契约C、交换D、转嫁我的答案:9哪一类型的企业是私人品供给实现的途径?() A、合资企业B、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D、非公有制企业我的答案:101857-1893年,苏联的社会形态是A、封建主义B、土地公有制尚未解体C、资本主义D、自由社会我的答案:11在计划经济时期,对走后门现象出现的原因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资金短缺B、人手短缺C、获得销售渠道D、计划者配置短缺资源我的答案:12《国富论》的作者是A、凯恩斯B、李嘉图C、马克思D、亚当·斯密我的答案:13在()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民主。
A、历史文明B、商业文明C、政治文明D、农业文明我的答案:14下面哪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第一次转型中被称为“过渡期”的?()A、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B、辛亥革命期间C、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我的答案:15下列哪项是世界各国衡量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的共同标准A、三甲医院数量B、医疗卫生的排名C、专科医生数量D、国民均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产品的程度我的答案:16哪种现象表现为一定时期社会的发展不是由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和人群决定,而是最不足的一部分人决定?()A、木桶效应B、过渡配置制C、结构配置D、资源约束我的答案:17《短缺经济学》的作者是A、欧文·费雪B、科尔奈C、马尔萨斯D、庇古我的答案:18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配给制的目的是A、合理配置资源B、实现低水平均衡C、调节供需D、消除贫富差距我的答案:19完成资本积累的人群必须具备下列哪项特质A、雄厚的实力B、高文化素养C、企业家精神D、占有资源我的答案:20下面哪一项会导致通货膨胀指数进一步上升?() A、CPI和PPI都涨价B、CPI和PPI都降价C、PPI涨价,CPI降价D、CPI涨价,PPI降价我的答案:21下列哪项会导致通货膨胀指数进一步上升A、PPI涨价,CPI降价B、CPI和PPI都降价C、CPI和PPI都涨价D、CPI涨价,PPI降价我的答案:22中国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的经济增长率。
() A、不高不低B、比较高C、比较低D、波动我的答案:23毛泽东认为,中国最根本的问题是A、农业问题B、农村问题C、农民问题D、土地问题我的答案:2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公共资源配置包含的四方面?() A、为什么要这样配置B、配置多少C、谁来配置D、配置给谁我的答案:25短缺经济的哪种短缺表现为不管自己有多少,都感觉不够?()A、相对短缺B、客观短缺C、主观短缺D、绝对短缺我的答案:26下列对非流通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中占一定比例B、企业的所有资本评估、定价、运行方式均相同C、不能在交易市场自由买卖D、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等我的答案:27下面哪一项是关于佩蒂-克拉克定理的错误说法?() A、把产业分成三个层次B、得自工业的收入少于得自商业服务业的收入C、等量的要素在不同产业当中获得的报酬相差不大D、一定量的劳动得自农业的收入要少于得自工业的收入我的答案:28下面哪一项是关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错误说法?() A、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看得见的手”进行优胜劣汰C、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D、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我的答案:29“马太效应”的含义是()。
A、贫者越贫,富者越富B、富者变贫,贫者更贫C、贫者变富,富者更富D、贫者变富,富者变贫我的答案:30下面哪一项是关于消费需求的正确说法?() A、恩格尔系数不变,居民支出规模上升B、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支出规模上升C、恩格尔系数上升,居民支出规模上升D、恩格尔悉数不变,居民支出规模下降我的答案:31经济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
A、配置的差异B、两层次市场C、两类产品D、以上均是我的答案:32下列选项中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社会基础是A、经济增长的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的差异B、收入分配体系不完善C、诉求表达渠道的不畅D、法律公信力缺失我的答案:33为什么中国即使没有高新技术也能够维系经济的高增长?()A、出口业发达B、劳动力成本低C、重工业比重大D、人口基数大我的答案:34谁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 A、马寅初B、李家驹C、屠良章D、蔡元培我的答案:35经济市场化下,经济生活中的资源是由下列哪项来配置的A、自然B、政府C、市场D、计划者我的答案:36哪一年国有企业改革时提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A、1999年B、1989年C、1982年D、1979年我的答案:37在中国宣布改革以后,哪一年开展了第一次财经工作会议?()A、1979年B、1983年C、1988年D、1992年我的答案:38下面哪一项是关于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说法?() A、认为苏联非搞社会主义不可B、是苏联最后一位总统C、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D、是苏联第一位总统我的答案:39通过()的变化,经济基础引起上层建筑变化。
A、文化结构B、制度结构C、经济结构D、社会结构我的答案:40下面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 A、灾害移民B、商业移民C、行政性移民D、战争移民我的答案:二、多选题1专业化分工可以从以下哪些机制来理解A、职业套牢机制B、专业套牢机制C、名誉套牢机制D、信用套牢机制我的答案:2基本公共品包括()。
A、基本医疗B、公共卫生C、基本社会保险D、大学生就业我的答案:3下面哪些是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的参照系?() A、世俗行为方式文化层面C、政治方面D、制度方面我的答案:4下列哪些选项是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A、知识产权B、土地C、资本D、劳动力我的答案:5衡量发展水平的因素包括()。
A、GDPB、人口素质教育D、环境我的答案:6下列对一般均衡基础上的帕累托改进理解正确的有A、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B、大多数人福利保持增长C、自身效率改进使不损害他人效率D、在这种状态下仍存在赤贫者我的答案:7互助组的基本特征有A、监督费用高B、规模小C、有效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生产资料属于私有我的答案:8()是指借助于货币这个媒介构建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A、B2BB、P2PC、C2CD、B2C我的答案:9下面哪些可能是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的参照系A、行为方式B、文化层面C、政治层面D、制度方面我的答案:10分析中国的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包括A、微观层面B、宏观层面C、结构层面D、制度层面我的答案:11下列选项中属于基本公共品的有A、基本医疗B、公共卫生C、基本住房D、基本医疗保险我的答案:12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包括()。
A、制度B、结构C、宏观行为D、总量我的答案:13经济学能够为人们快乐与否提供解释,下列选项中影响人们快乐的因素有A、时间问题B、通货膨胀率C、价格变动指数D、供给的变动我的答案:14马克思提出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包括A、自然社会B、商品社会C、和谐社会D、未来社会我的答案:1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的有A、商业移民B、行政性移民C、技术移民D、灾害移民我的答案:三、判断题1“义”在道家认为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世俗生活中所应恪守的基本准则。
(X)我的答案:2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与静态不发展条件下所面临的问题是不相同的。
(X)我的答案:3市场配置资源能够实现市场自我出清我的答案:√4公共部门以公共资源为基础的保险赔付是无限的。
(x)我的答案:5发展包括了任何意义上的增长。
(x)我的答案:6民生的范畴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设施。
(√) 我的答案:7商业合作联社是城乡商业合作的前身我的答案:√8有效的政府是所有责任的担当者。
(x)我的答案:9农业在经济学意义上不属于一个部门经济。
(对)我的答案:10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结构变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看出。
(对)我的答案:11经济学的历史使命是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我的答案:x1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改善公共品资源配置机制我的答案:对13合作产生了社会生产力我的答案:对14等量劳动和等量资本的输出一定换来等量的回报。
(x)我的答案:15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机制的优化设计来促进。
(对)我的答案:16马克思认为,拥有货币会使人与人之间实际权利的差别扩大我的答案:x17美国已实现政治市场化我的答案:x18中国改革走的是一条均衡的改革与发展的道路我的答案:x19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转型的核心价值体系是集体主义。
(对)我的答案:20东部地区有些已经趋于饱和的产业在中、西部可能还处于未饱和状态。
(对)我的答案:21各个国家基本公共品的配置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
(对)我的答案:22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属于高层次市场我的答案:错23公共品的配置可以通过定价机制解决我的答案:x24在财产权利界定的基础上再讨论财产法权是具有意义的。
(对)我的答案:25商品社会是一种普遍交往的社会对我的答案:26商品交易一定会产生外生交易费用。
()我的答案:对27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绳是礼。
(对)我的答案:28中国存在东部和中、西部发展差异,还存在区域内的南北发展差异。
(对)我的答案:29农民擅长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我的答案:错301920年列宁倡导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对)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