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和金融学_前沿理论述评

合集下载

正式制度与企业融资:前沿理论述评

正式制度与企业融资:前沿理论述评

正式制度与企业融资:前沿理论述评
金祥荣;张璐璐
【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8)006
【摘要】企业融资能力是影响一国金融市场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度环境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动态影响更是目前众多交叉学科关注的焦点.企业融资曾一度是西方国家公司金融理论的研究范畴,制度作为既定的外生变量,在企业融资行为中始终扮演静态角色.而法律、政治力量等制度因素对融资行为的动态影响,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以及法律学者,这一前沿领域的文献大量涌现,主要涉及制度指标构建、实证模型、比较分析等.我国经济虽已取得飞速发展,但法律、金融等制度建设较发达国家仍显薄弱.对这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将对我国法律、政治与金融体制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页数】9页(P145-153)
【作者】金祥荣;张璐璐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金融发展能缩小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治差异吗?——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替代效应分析 [J], 徐礼敏
2.正式制度与企业融资:前沿理论述评 [J], 金祥荣;张璐璐
3.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环境协同治理 [J], 杨姗姗;宋雨萱;蒋思琪
4.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环境协同治理 [J], 杨姗姗; 宋雨萱; 蒋思琪
5.金融发展能缩小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治差异吗?——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替代效应分析 [J], 徐礼敏;何文忠;王德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金融学的研究前沿与方法

现代金融学的研究前沿与方法

• 研究表明, 就理论前沿来讲, 金融学与经济 学由于同时关注现代企业理论, 因此它们的 前沿理论基础是重合的。从Jensen& Meckling(1976)、Myers(1977)、 Grossman & Hart(1986)、Hart& Moore(1990)、Baker、Gibbons& Murphy(1999)等学者的有关论述来看也是 如此
• 罗斯是利用博弈论的数学工具来改进和修 补运转不佳、支离破碎的庞大体系。过去 20年里,他成功开创了经济学的分支: 市场 设计(market design)。
• 他完成的项目包括: 肾脏捐赠匹配网络、纽 约市高中入学系统,以及医学院毕业生住 院培训分配系统等。
• 沙普利被很多专家认为是博弈论的具体化 身。除了沙普利价值, 他的贡献还有随机对 策理论、Bondareva-Shapley规则、 Shapley–Shubik权力指数、Gale–Shapley 运算法则、潜在博弈论概念、Aumann– Shapley定价理论、Harsanyi–Shapley解决 理论、Shapley–Folkman定理。除此以外, 他早期与R.N.Snow和Samuel Karlin在矩阵 对策上的研究如此彻底, 以至于此后该理论 几乎未有补充。
五、研究方法
• 现代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数理方法和实证 研究两类: 数理方法主要通过对金融现象进行分析 和抽象,归纳出基本理念和假设,通过逻辑推理 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公司和金融市场行为。实证 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事件研究方法(Event Studies),通过资本市场价格事件信息披露后短 时间的反应来度量经济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二是长期业绩实证方法(Long—Term Performance),采用会计收益数据和股票收益数 据研究公司财务事件发生后的长期经营业绩变化 或股票市场收益。

金融理论前沿

金融理论前沿

区块链技术
01
02
03
大数据在金融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为金融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风险管理、客户画像、市场预测等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金融机构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提高业务竞争力。
大数据与风险管理
大数据在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和预防潜在风险。这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稳定。
要点一
要点二
人工智能与个性化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投资偏好等因素,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
人工智能的挑战与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面临算法透明度、数据隐私和伦理等方面的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工智能将在金融领域发挥更加重要和广泛的作用。
要点三
人工智能与金融
02
金融市场与机构
金融市场正受到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金融市场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金融科技驱动
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同时区域性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格局。
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金融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金融衍生品
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概述: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期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另类投资是指非传统的投资方式,通常包括私募股权、房地产、商品和其他非上市证券等。这些投资方式通常不包括在传统的股票和债券投资中。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沿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沿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沿引言经济学和金融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为我们理解和解释经济和金融现象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前沿领域,以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并探讨当前的研究前沿。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逻辑和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

经济学家使用优化理论、均衡分析、博弈论等方法来构建理论模型,并通过推演和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例如,供求关系模型和边际效益理论等都是经济学中常用的理论工具。

实证研究则是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和检验理论假设。

经济学家采集和处理各种经济数据,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回归分析来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因果推断。

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现象的真实状况,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金融学研究的对象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市场观察、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

市场观察是金融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观察金融市场的价格、交易量和波动等信息来了解市场行为。

市场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并发现市场中的规律和趋势。

实证研究在金融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金融学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金融数据,使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规律。

实证研究可以为投资者和机构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金融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实验研究是金融学中一种相对较新的研究方法。

金融学家通过设计和开展实验来模拟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金融现象。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变量,精确测量影响因素,从而更加准确地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前沿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前沿涉及多个领域,以下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领域。

法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法律金融理论研究述评

法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法律金融理论研究述评

法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法律金融理论研究述评「摘要」法律金融理论(Law and Finance)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门由金融学和法学交叉而形成的新兴理论,是法律经济学在金融学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本文将法律金融理论已经取得的成就可以分成宏观法律金融理论和微观法律金融理论两个领域,然后对有关观点分别进行了介绍。

最后指出,该理论对金融领域的诸多问题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许多结论对中国颇有启示,但也存在过分推崇英美法、研究范式单一、对转轨国家经验研究单薄等缺陷。

「关键词」法律,金融发展,法律金融理论,法律经济学一、引言:法律现实主义、法律经济学运动与法律金融理论的产生长期以来,西方法学家忽视法律和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只有到了二十世纪末30年代初,由于来自法律现实主义运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受阻――经济大萧条这两方面的推动力,才使经济学和法学真正结合,从而导致了一个新兴了法学流派的诞生即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

一方面,以弗兰克和卢埃林等著名法学家为首发起的当时风魔美国的法律现实主义运动(Legal Realism Movement)促使人们改变以往的概念式的法学教育方法和内容,将眼光更多的投向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无论是法律理想主义还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法条主义,都面临日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实的挑战,对本世纪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被受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所替代,法学家们不得不考虑把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法现象加以考虑,改变法是一个封闭式的规范体系这个传统的法律机能观,积极地探讨法律和经济的相互联系,法律经济学开始萌芽。

到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的概念和理性选择的分析方法得以大规模地在法学领域繁殖开来。

经济学在法律分析领域60年代以后的发展就是一个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几乎所有的法律领域都被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开垦过,并且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交易费用分析、比较制度分析、公共选择、博弈分析、演进博弈分析、实验经济学等新的分析工具又被运用到法律经济学中,“经济学帝国主义”在新法律经济学领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综述作者:张雯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2期摘要:金融发展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脉络——从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功能论,再到法与经济学等前沿理论,介绍了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历程和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金融压制;金融深化一、早期金融发展理论早期的金融学说主要是围绕着货币的职能和作用来展开理论分析的。

亚当?斯密强调金融媒介作用,充分肯定了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巴杰特(Walter Bagehot,1873) 认为金融发展会驱动产业升级。

他认为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把资金从低效率的投资导向高效率的投资,从而增强投资的整体效率。

熊彼特(Schumpeter,1912)提出“创新理论”。

他认为这种创新主要是基于企业家职能,并且他从经济循环流转的角度把银行信贷看作是企业家创新的首要条件,而银行信用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帕特里克(Patrick,1966)特别强调了金融发展能够产生供给引导的效应。

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金融引导经济增长;当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变得日益复杂,此时经济中的摩擦会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并刺激金融发展。

希克斯(Hicks ,1969)从金融在提供流动性、分散风险方面的功能等不同视角来理解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通过考察经济发展历史,指出金融发展是工业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国外金融发展理论(一)金融结构论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并系统分析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概念,讨论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模式,并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结构是指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相对规模。

为准确衡量金融结构,戈德史密斯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FIR,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Fr与全部实物资产Wr(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金融相关比率的变动反映的是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

金融学若干前沿问题

金融学若干前沿问题

金融学若干前沿问题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金融学领域不断涌现出众多前沿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经济的发展,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金融科技(FinTech)的崛起无疑是当前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日益紧密。

例如,区块链技术为金融交易提供了更安全、高效和透明的解决方案。

通过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区块链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并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金融机构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风险、预测市场趋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然而,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数据隐私保护、网络安全风险以及监管的滞后性等。

另一个前沿问题是绿色金融。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金融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金融旨在引导资金流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金融工具的出现,为企业的绿色项目提供了融资渠道。

同时,建立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估体系,对于推动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但目前,绿色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障碍,如绿色项目的界定和认证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对绿色项目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限等。

行为金融学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传统金融学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是完全理性的。

然而,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投资者在实际决策中往往受到心理因素和认知偏差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例如,过度自信、羊群效应、损失厌恶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异常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金融监管和投资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

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如何将其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金融法若干前沿问题探讨

金融法若干前沿问题探讨

金融法若干前沿问题探讨一、本文概述金融法作为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变革和创新,金融法面临着诸多前沿问题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法领域的若干前沿问题,包括数字货币的监管、金融科技的法律挑战、跨境金融的法律风险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揭示金融法前沿问题的实质,为相关领域的法律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关注数字货币的监管问题。

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其去中心化、匿名性和全球性等特点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数字货币监管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框架以防范金融风险,并保障数字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金融科技的法律挑战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金融科技的创新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如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数据隐私保护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法律风险,为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跨境金融的法律风险也是本文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境金融活动日益频繁,跨境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

本文将分析跨境金融活动的法律监管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金融风险。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是本文关注的重要内容。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金融法领域的若干前沿问题,旨在为金融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金融法前沿问题概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金融法领域面临着一系列前沿问题的挑战。

这些问题涉及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金融创新的合规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跨境金融监管等多个方面,对金融法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 第6期2007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 IT (SOCIAL SCIENCES ED ITION )Vo.l 9No .6Nov .,2007收稿日期:2007-07-10作者简介:张璐璐(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法和金融学、新制度经济学研究。

法和金融学:前沿理论述评张璐璐(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27)摘 要:法律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很早就被经济学家所注意,但是关于公司治理的法律支持的比较统计分析仍是一个未知领域。

20世纪90年代末,拉泡特等人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法律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开创了 法和金融 理论。

该理论认为,法律传统的历史性差异影响了各国对私人产权的保护、对私人契约安排的支持以及对投资者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法律制度影响投资者决策、公司治理的效率,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

大量的学者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了法律、金融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并关注这一理论在转型国家的应用与创新。

对这一前沿理论及其最新动态的梳理有助于发挥法律制度在解释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法律起源;投资者法律保护;金融;转型;法和金融学中图分类号:D91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07)06-0057-04一、法和金融理论概述法和金融理论关注法律制度用于解释各国间金融发展差异方面的作用。

法和金融理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强调法律制度的差异及其由此而产生的对公司金融和金融发展的影响。

认为在法律制度加强私人产权、支持私人契约协议和保护投资者法律权利的国家,储蓄者就更愿意向公司融资,进而金融市场繁盛发展。

第二部分强调法律起源对金融发展的作用,认为先前几个世纪在欧洲出现并且通过征服、殖民和模仿在国际间传播的法律传统有助于解释当今在投资者保护、缔约环境和金融发展方面的国家间的差异。

(1)法律、执行与金融发展 法和金融理论的第一部分突出法律制度影响公司金融和金融的发展[1]。

正如哈特(H art)总结的,金融经济学家们日益关注金融证券带给其所有者的控制权和不同的法律规定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金融看成是一系列的合同。

因此,一个国家的合同法、公司法、破产法和证券法以及这些法律的实施基本上决定了证券持有者的权利和金融体系的运行。

法和金融理论的第一部分强调各国在以下三方面的不同:一是合同法、公司法、破产法和证券法;二是法律制度对私人产权的强调;三是实施的效率对剥削程度的影响以及因此人们购买证券和参与金融市场的信心。

在企业层次上,史莱弗和威斯尼(Sh leifer and V ishny)发现内部的管理者和控股股东常常处在一个剥削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地位,法律制度就在决定这个剥削程度上起到重要作用。

这种剥削包括盗窃、转移定价、资产剥离、雇用家庭成员和其他 额外补贴 ,以牺牲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来使内部人获益[2]。

(2)法律起源及历史演进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法和金融理论的第二部分强调一国的法律传统形成了其产权保护、私人缔约和投资者保护的方法,形成了金融发展的途径。

比较法学者认为,世界主要的法系跨越几个世纪,形成于欧洲,随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国际法系总体上可以划分为普通法法系和大陆法(民法)法系两大法系。

普通法包括英国法律及以英国法律为模版的法律。

民法法系通常划分为三个子系:法国民法、德国民法和斯堪的纳维亚民法。

拉泡特、拉佩兹、史莱弗和威斯尼(La Porta ,Lopez-de-S ilanes ,Sh leifer and V ishny ,LLSV)的研究表明,对于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普通法对股东和债权人的保护相对来说是最强的,德国民法和斯堪的纳维亚民法居中,法国民法最弱;在法律的实施质量上,斯堪的纳维亚民法和德国民法最高,普通法第二,法国民法最低。

二、法对金融作用的具体机制法律起源通过两种运作机制来影响金融发展。

1.政治机制观政治机制观基于两个假设之上。

第一,相对于国家政权,不同的法律传统对私人投资者权利的保护程度不同。

第二,私人产权保护形成了金融发展的基础。

法和金融理论认为,英国普通法比大陆法制度对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2.适应能力机制观法律起源与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第二个作用机制是适应能力机制观,它也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

第一,法律制度对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第二,如果一国的法律制度的适应调整慢于环境的变化,那么在金融需求与法律支持的能力之间就会出现巨大的缺口。

适应能力机制观预示了法国法律起源的国家,要比采用德国民法的国家尤其是比普通法国家在发展灵活有效的金融制度方面的能力差。

政治机制和适应能力机制在法国民法国家和德国民法国家的比较上,有着不同的观点。

政治机制观强调各国司法独立性的不同是解释各国间金融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反,适应能力机制观强调各国间在法律灵活性方面的差异对于解释国家间金融发展的差异来说是关键的。

三、对法和金融理论的经验研究1.对法律起源与金融发展的经验研究为了衡量法律起源,许多学者依照LLSV的划分,将一国的公司法或者商法按照英国普通法、法国民法、德国民法和斯堪的纳维亚民法进行分类。

(1)股东权利指标LLSV用八个指标来衡量股东权利:一股一票权;股东邮寄代理投票权;无阻碍出售权;累计投票权或比例投票权;小股东反压迫机制;新股的优先购买权,除非股东投票才能放弃;特别股东会议的召开要求;强制性股息权。

(2)债权人权利指标在对债权人权利的评估中,拉泡特、拉佩兹、史莱弗和威斯尼(LLSV)以有优先权的抵押债权人的角度来衡量债权人权利的保护。

他们用了五个反映债权人权利的变量:一是无自动扣留抵押物;二是抵押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三是申请重组限制;四是管理人不得参与重组;五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3)法律执行指标LLSV认为,强大的法律执行制度可以替代薄弱的法律规定,他们建立了五个指标:司法制度的效率、法治、腐败、被政府征收的风险、政府否定契约的可能性。

前两个指标较明显地衡量了法律执行的质量,后三个指标则关注政府对商业所采取的姿态。

LLSV分析显示:首先,以普通法传统起源的国家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远高于以大陆法传统起源的国家,尤其是法国民法起源的国家,德国民法和斯堪的纳维亚民法国家在对投资者保护方面居中;其次,德国民法和斯堪的纳维亚民法国家的法律执行质量最高,普通法国家的执行较强,而法国民法最弱;再者,数据支持了拉泡特、拉佩兹、史莱弗和威斯尼(LLSV)的假设,即对于投资者保护力度差的国家发展了替代机制,如强制的股息、红利、或法定存款准备金。

大陆法系国家较多采用该种矫正性的法律机制。

对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另一个反应机制是股权集中度。

在会计准则和股东保护程度较好的国家股权集中程度较低,而在投资者保护差的国家股权集中度较高。

拉泡特、拉佩兹和史莱弗过对72个国家的检验,主要针对小股东反对控股股东自我交易的保护,通过建立披露、认可、诉讼和治理特定等自我交易的衡量标准修订了原有的投资者保护的指标体系。

结果发现,普通法国家比法国民法国家对投资者保护效果好,并且对股票市场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并且新的指标体系与金融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

2.投资者保护法、公司金融与金融发展的经验研究这部分内容检验的是投资者保护法,公司金融的决定因素以及与金融市场运行的关系,着重于对微观层面的研究。

(1)法律制度影响企业与银行的价值,进而影响资本的成本克里森(C laessens)等人发现有力的投资者保护法能够加强企业价值,即通过股票价格和股息政策反映出投资者保护法影响公司治理。

詹森、麦考林和武德如夫(Johnson,M c M illan and W oo-druff)研究表明,私人产权保护强的国家,企业易58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于利用利润进行再投资;而私人产权执行相对较弱的国家,企业不太会用收入去再投资,并且法律可以影响企业在金融抑制情况下的运作。

库玛、瑞金、金盖尔斯(Ku m ar,R ajan and Z i n ga les)和贝克、昆特(Beck and De m irguc-Kun t)发现法律制度保护产权更有效的国家拥有规模更大的企业。

(2)投资者保护法与所有权集中度和公司治理的私人收益这两者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对投资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会增强小股东对其投资的信心,这样可以减少企业和银行利用加强所有权集中度来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需求[3]。

另外,迪克和金盖尔斯(Dyck and Zi n-ga les)表明,在法律执行的有效性方面,对小股东权利较强的法令性的保护比通过控制企业降低私人收益的权利更有效。

(3)法律制度与产权投资市场之间的关系莫克(M orck)等人检验了法律制度,企业信息的实用性和精确性以及股票价格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即在法律制度不能有效地保护股东权利的国家,国内股票价格一起变化,会导致个股价格的信息减少。

(4)法律制度对公司金融的影响在解释亚洲金融危机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弗里德曼(Friedm an)等人研究表明,薄弱的法律制度有助于解释亚洲金融危机中各国在股市下滑和汇价贬值方面的差异。

在法律制度薄弱的国家,如果管理者在企业投资下降时以侵占更多企业资产的方式来获取预期的利润率,那么经济的负面打击将导致更多的侵占、更大面积的股票下滑和更多的初始资金外流。

(5)法律制度与企业成长贝克和莱文(Beck and Lev ine)检验了法律制度是否影响资本在企业和工业间的配置。

他们认为,法律制度影响金融体系在工业间的资本再配置的效率,特别是对于中小投资者赋予并执行较强权利的法律制度的国家,能够更有效地通过金融流动对资本进行再配置,使其流入成长的企业,远离滑坡企业。

四、法和金融理论在转型经济中的应用随着法和金融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法律、金融与经济增长在转型国家的运用。

皮斯特、瑞瑟尔和高弗(P istor,Ra iser and Gelfer)第一个分析了转型经济中股东和债权人权利保护的变化对企业外部金融的影响。

他们以LLSV创立的投资者保护指标为起点,结合转型国家的特点拓展了新的指标体系,首先,在对股东权利保护上,增加了五个累积指标:发言权、退出、反管理、反大股东、股票市场整体质量变量。

在对债权人权利保护上,他们在LLSV的基础上又构建了三个累积性指标:一是CREDCON,代表债权人控制破产过程的程度;二是RE MEDY;三是COLLAT。

在法律的执行效率上,他们独创了三个指标来衡量转型国家法律制度的效率:一是外部专家评估的法律规则等级;二是EB RD创造的衡量转型国家公司法和破产法效率的指标;三是执行指标,来自法律制度对私人产权保护和履约能力的调查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