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年表
俄国的发展史

俄国的发展史
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此后,它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欧洲国家,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
以下是一些俄罗斯的重要历史时期和事件:
1. 基辅罗斯时期(公元862年-1237年):基辅罗斯是俄罗斯最早的国家之一,由斯拉夫部族在公元862年建立。
它的首都是基辅,现在是乌克兰的首都。
基辅罗斯时期是俄罗斯的早期历史阶段,也是俄罗斯东部地区和斯拉夫人的文化、语言和信仰形成的时期。
2. 蒙古帝国统治时期(1237年-1480年):蒙古帝国于1237年征服了基辅罗斯,引发了漫长的蒙古统治时期。
尽管蒙古帝国统治对俄罗斯造成了重大损失并削弱了其文化和经济,但也使俄罗斯与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
3. 梁赞诺夫时期(1613年-1917年):这一时期被称为沙皇统治时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为漫长的时期。
自1613年以来,俄罗斯经历了30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这使得俄罗斯成为一个大而强大的国家,并在政治、文化和军事领域上有所发展。
4. 1917年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苏联(前苏联)。
苏联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着整个20世纪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5. 苏联解体(1991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在1991年解体,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此后,俄罗斯经历了许多社会和政治变革,包括改革经济和民主化。
俄罗斯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时期和事件,这些对其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俄罗斯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1547年1月19日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
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1689年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这是俄中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697---1698年彼得一世随大使团到西欧考察。
1703年开始兴建圣彼得堡。
1713年彼得一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
1721年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1812年拿破仑侵俄失败。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
1856年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克里木战争。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为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出现了布尔什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1月9日“流血的星期日”。
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
日俄战争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世界大战。
彼得堡改称彼得格勒。
1917年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1917年列宁四月提纲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的发展历程

俄国的发展历程俄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以下将对俄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1. 基辅罗斯时期(9世纪 - 1240年):俄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
基辅罗斯是拥有强大文化和经济实力的中世纪国家,其在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2. 蒙古统治时期(1240年 - 1480年):俄国在此期间被蒙古帝国统治,虽然受到征税和剥削,但也吸收了蒙古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为日后的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14世纪 - 16世纪):在蒙古统治下,莫斯科公国崛起为俄罗斯的中心。
伊凡三世将莫斯科公国提升为帝国,开始了俄罗斯的统一进程。
4. 拓展领土(16世纪 - 17世纪):在伊凡四世和彼得大帝的领导下,俄罗斯开始以军事力量扩展领土。
这使得俄罗斯获得了对波罗的海,乌克兰和西伯利亚等地区的控制。
5. 彼得大帝改革(18世纪):彼得大帝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引入西方技术和文化,推动俄罗斯朝现代化迈进。
这一时期标志着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大的欧洲大国。
6. 沙俄时期(18世纪- 19世纪):沙俄时期的俄罗斯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等事件释放了俄罗斯的实力。
7. 二十世纪初的革命与苏维埃时期(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运动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最终导致了1917年的俄国革命。
随后,苏维埃政权建立,标志着苏联时代的开始。
8. 苏联时期(1917年 - 1991年):苏联时期俄罗斯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然而,苏联解体于1991年,标志着俄罗斯的新阶段的开始。
9. 新俄罗斯时期(20世纪末至今):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俄罗斯取得了经济的复苏,加强了国际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总的来说,俄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各个时期的起伏与转变,从基辅罗斯时期开始,经历了蒙古统治、莫斯科公国的崛起、领土的拓展、沙俄时期、革命与苏维埃时期、苏联时期,到新俄罗斯时期。
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时间轴俄国历史年表

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时间轴俄国历史年表俄国历史年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
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861年废除农奴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大、演变至15个加盟共和国)。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
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21日,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
但是在俄罗斯境内,自远古就有人类居住。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俄罗斯帝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它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547年,当时伊凡四世被称为“可怕的”(Groznii)沙皇。
俄罗斯帝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扩张和变革,最终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解体。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和重要事件来探讨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1. 彼得大帝时期(1682 - 1725)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统治者。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和现代化措施,以使俄罗斯帝国能够与欧洲其他大国媲美。
彼得大帝的改革包括建立新首都圣彼得堡、改革教育系统、建立现代化的海军、引进欧洲的文化和技术等。
这些改革为俄罗斯帝国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的崛起和扩张奠定了基础。
2.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1762 - 1796)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君主,她的统治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启蒙时代”的黄金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她试图使俄罗斯帝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她扩大了俄罗斯的领土,并进行了对土耳其、波兰等邻国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强了俄罗斯的地位。
3. 克里米亚战争(1853 - 1856)克里米亚战争是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外交和军事冲突之一。
俄罗斯与英国、法国、土耳其以及其它欧洲国家在克里米亚地区爆发了冲突。
最终,俄罗斯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导致许多国内改革的推动。
克里米亚战争表明了俄罗斯帝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薄弱之处,并在国内激起了大量的社会不满情绪。
4. 俄国革命(1917)俄罗斯帝国的末期被视为俄国革命的高潮时期。
这次革命终结了300多年的沙皇统治,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俄国。
这一时期发生了两次主要革命,一次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政权,另一次是十月革命,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使新政权巩固其权力。
俄国革命对于世界各国政治和社会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也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终结。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公元1�2世纪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
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已经不断被拜占庭和叙利亚作家所提及。
他们居住在多瑙河和维斯瓦河之间。
其东部分支称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公元862年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兄弟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在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里克王朝。
公元862�879年留里克在位。
公元882年留里克亲属奥列格南下夺取基辅及其周围地区,定都基辅。
公元882�912年奥列格在位。
公元907年罗斯军队进攻君士坦丁堡,罗斯与拜占庭签定了第一个关于友好关系、国际贸易和航海准则的条约。
公元911年罗斯军队再次远征君士坦丁堡。
公元912�945年伊戈尔在位。
公元941年伊戈尔第一次远征拜占庭,被“希腊火”打败。
公元944年伊戈尔第二次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约。
两国还签订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同盟。
公元945�969年伊戈尔的妻子奥丽加在位。
公元957年左右女大公奥丽加出访君士坦丁堡,接受了基督教。
公元965�972年斯维雅托斯拉夫在位。
公元980�1015年弗拉基米尔在位。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通过同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结婚,加入希腊正教派的基督教,并把基督教定为罗斯的国教。
1015�1019年斯维雅托波尔克在位。
1019�1054年智者雅罗斯拉夫在位。
1037�1041年兴建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东正教建筑的精品。
1045�1050年兴建诺夫哥罗德的索菲亚大教堂。
1051年“智者”雅罗斯拉夫任命《教条和神恩讲话》的作者伊拉里翁为基辅的都主教。
这是担任都主教一职的第一位俄罗斯人。
1113�1125年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在位。
俄罗斯历史(公元6-17世纪)

弗拉基米尔王公(Князь Владимир)曾 经是一位坚定的多神教信徒。他妻妾成群,因 为多神教允许多妻制。弗拉基米尔先在诺夫哥 罗德当政,后来在兄弟内讧中取胜,自公元 980年起,他成为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想把 罗斯变成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他深知宗教的 作用,因而决定利用宗教把各个部落统一起来。 起初,他推行过多神教改革,取缔许多地方神, 要求所有的人都崇拜他。然而,这些改革并未 达到目的。于是,弗拉基米尔开始寻找其他宗 教。
金帐汗国为加强统治,保留了罗斯各公国 的封建政权,并对各王公实行“诰封”。 金帐汗国还从王公中挑选一人,册封为 “弗拉基米尔和全罗斯”大公,达到分而 治之的目的。
二、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莫斯科”这一称谓源自芬兰语,意为“潮湿 的地方”。编年史中关于莫斯科的记载最早出 现于1147年。当时,王公“长臂”尤里 (Юрий Долгорукий)邀请另一位罗斯王公 来此会面。尤里在那里设宴,还同盟友交换了 礼物。这一年被认为是莫斯科的创立年。
俄罗斯王室年表

俄罗斯王室年表基辅罗斯862—879年留里克879—912年奥列格(882年迁都基辅,从此开始基辅罗斯的统治)912—945年伊戈尔945—962年奥尔加摄政(伊戈尔妻)962—973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973—980年雅罗波尔克一世980—1015年弗拉基米尔一世1015—1019年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1019—1054年雅罗斯拉夫一世1054年雅罗斯拉夫死后,其子三分天下,基辅罗斯解体。
1054—1073年伊兹雅斯拉夫1073—1078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1078—1093年弗塞沃洛德一世1093—1113年斯维亚托波克二世1113—1125年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1125—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穆斯提斯拉夫一世死后,罗斯完全进入封建割据时期。
1132—1139年雅罗波尔克二世1139—1146年弗塞沃洛德二世1146—1154年维雅切斯拉夫1154—1157年尤里·乔治·多戈里奇一世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时期1157—1175年安德列·安德鲁一世·伯格柳别斯基1157—1176年迈克尔1176—1212年弗塞沃洛德三世1212—1217年,1218—1238年尤里二世1217—1218年康斯坦丁蒙古统治时期1238—1246年雅罗斯拉夫二世1246—124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1248—1249年迈克尔1249—1253年安德列二世1253—1263年亚历山大一世1263—1272年雅罗斯拉夫三世(特维尔公)1272—1276年巴西尔·瓦西里1276—1281年,1283—1294年德米特里厄斯·季米特里1281—1283年,1294—1304年安德列三世1304—1319年米切尔(特维尔公)1318—1326年尤里·达尼洛维奇(莫斯科公)1326—1327年亚历山大二世(特维尔公)1328—1331年亚历山大三世莫斯科大公国1263—1303年丹尼尔1303—1325年尤里三世1325—1341年1331—1341年立陶宛伊凡一世(又称“钱袋”伊凡)1332—1341年弗拉基米尔1341—1353年西蒙1353—1359年伊凡二世1359—1389年季米特里·顿斯科伊(顿斯科伊意思为“顿河英雄”)1389—1425年瓦西里一世1425—1462年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1462—1505年伊凡三世(伊凡大帝,1480年脱离蒙古统治)1505—1533年瓦西里三世1533—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47正式称“沙皇”)1584—1598年费多尔·狄奥多一世(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死,无嗣,留里克王朝告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幕公元1-2世纪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
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已经不断被拜占庭和叙利亚作家所提及。
他们居住在多瑙河和维斯瓦河之间。
其东部分支称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公元862年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兄弟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在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里克王朝。
诺夫哥罗德大公与基辅罗斯时期留里克Ryurik, Grand Duke Novgorod在位时期:862年- 879年诺夫哥罗德大公。
属于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
奥列格Oleg在位时期:879年- 912年诺夫哥罗德大公。
留里克的族人。
因留里克之子伊戈尔年幼而执政。
征服斯摩棱斯克。
882年起成为基辅大公,定都基辅。
伊戈尔Igor在位时期:912年- 945年诺夫哥罗德大公。
根据古罗斯编年史记载为留里克之子。
娶普斯科夫的诺曼公主奥尔嘉。
在他之后开始了留里克王朝700多年的统治。
公元941年,伊戈尔第一次远征拜占庭,被“希腊火”打败。
公元944年,伊戈尔第二次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约。
两国还签订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同盟。
945年被杀,由妻子摄政辅佐儿子直到964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Svyatoslav I "the Warlike"在位时期:964年- 972年诺夫哥罗德大公。
伊戈尔之子。
娶斯拉夫族女仆玛鲁莎。
雅罗波克一世Yaropolk I在位时期:972年- 978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
因为宫廷卫士斯文纳得的儿子被雅罗波克的弟弟奥列格所杀,斯文纳得挑唆雅罗波克和奥列格开战,战斗中弟弟弗拉基米尔跑到斯堪的纳维亚招募新兵,将雅罗波克击败,被迫弃位。
弗拉基米尔一世(圣王)Vladimir I在位时期:978年- 1015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
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娶拜占廷皇帝罗曼纽斯二世的女儿安娜。
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Svyatopolk I在位时期:1015年- 1019年980年生。
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父亲为弗拉基米尔或者雅罗波克,母亲是一个被诺曼人抢来的拜占廷尼姑。
在和弟弟雅罗斯拉夫的战斗中阵亡。
雅罗斯拉夫一世Yaroslav I在位时期:1019年- 1054年弗拉基米尔第六子。
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娶瑞典国王奥拉夫的女儿英格丽德。
儿子有伊利亚(诺夫哥罗德大公,1020年死)、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大公,1043年死)、伊兹亚斯拉夫(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基辅大公,篡位者)、维斯叶沃罗德(基辅大公)、维亚切斯拉夫(斯摩棱斯克大公)和伊戈尔(弗拉基米尔大公)。
继承人是伊兹亚斯拉夫。
1037-1041年,兴建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东正教建筑的精品。
1051年,“智者”雅罗斯拉夫任命《教条和神恩讲话》的作者伊拉里翁为基辅的都主教。
这是担任都主教一职的第一位俄罗斯人。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Izyaslav I Yaroslavich在位时期:1054年- 1078年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维斯耶沃罗德一世Vsevolod I Yaroslavich在位时期:1078年- 1093年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Svyatopolk II Izyaslavich在位时期:1093年- 1113年伊兹亚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弗拉基米尔二世Vladimir II Monomakh维斯耶沃罗德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穆斯季斯拉夫二世Mstislav II Vladimirovich在位时期:1125年- 1132年弗拉基米尔二世长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雅罗波克二世Yaropolk II Vladimirovich在位时期:1132年- 1139年弗拉基米尔二世第五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维亚切斯拉夫一世Vyacheslav I Vladimirovich在位时期:1139年、1150年、1151年-1154年、1161年-1167年弗拉基米尔二世之子。
因为政治交易而多次即位、退位。
维斯耶沃罗德二世Vsevolod II在位时期:1139年- 1146年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的孙子,基辅大公。
伊戈尔二世Igor II of Novgorod-Severskiy在位时期:1146年维斯耶沃罗德二世之弟,基辅大公。
伊兹亚斯拉夫二世Izyaslav II Mstislavich在位时期:1146年- 1149年,1151年- 1154年穆斯季斯拉夫二世之子,基辅大公。
1147年,编年史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
尤里一世(尤里·多尔戈鲁基)Yuriy I of Suzdal, "Dolgorukiy"在位时期:1149年- 1151年,1155年- 1157年弗拉基米尔二世第七子。
基辅大公。
莫斯科城奠基人。
罗斯季斯拉夫一世Rostislav I Mstislavich在位时期:1154年- 1155年,1159年- 1161年斯摩棱斯克大公(1128-1168),穆斯季斯拉夫二世第四子,尤里·多尔戈鲁基堂弟。
康斯坦丁一世Konstantine I Vsevolodovich维斯耶维罗德三世长子。
雅罗斯拉夫二世Yaroslav II Vsevolodovich在位时期:1238年- 1246年维斯耶维罗德三世第五子。
(从1238年起,基辅罗斯和俄罗斯各公国开始接受金帐汗国统治)斯维亚斯托拉夫三世Svyatoslav III Vsevolodovich在位时期:1246年- 1248年维斯耶维罗德三世第七子。
米哈伊尔一世雅罗斯拉维奇Mikhail I Yaroslavich在位时期:1248年雅罗斯拉夫二世第四子。
安德列一世雅罗斯拉维奇Andrey I Yaroslavich在位时期:1249年- 1252年雅罗斯拉夫二世第三子。
亚历山大一世雅罗斯拉维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252年- 1263年雅罗斯拉夫二世第二子。
其子达尼埃尔建立莫斯科大公国雅罗斯拉夫三世雅罗斯拉维奇Yaroslav III Yaroslavich在位时期:1263年- 1272年雅罗斯拉夫二世第六子,特维尔大公瓦西里一世雅罗斯拉维奇Vasiliy I Yaroslavich在位时期:1272年- 1276年雅罗斯拉夫二世第八子季米特里一世亚历山德罗维奇Dmitriy I Alexandrovich在位时期:1276年- 1281年,1283年- 1294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次子安德列二世亚历山德罗维奇Andrey II Alxandrovich在位时期:1281年- 1283年,1294年- 1304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第三子。
安德列二世去世后,基辅罗斯时代结束,俄罗斯的统治权转入其侄子、莫斯科大公达尼埃尔手中,莫斯科公国时代开始。
莫斯科公国大公1276年- 1303年达尼埃尔1303年- 1325年尤里·达尼洛维奇1325年- 1340年伊凡一世1340年- 1353年谢苗一世(高傲王)1353年- 1359年伊凡二世1359年- 1389年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河科伊)1389年- 1425年瓦西里一世1425年- 1462年瓦西里二世(瞎子王)1462年- 1505年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1505年- 1533年瓦西里三世1533年- 1547年伊凡四世俄罗斯沙皇1547年- 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或伊凡大帝)1584年- 1598年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尤里克王朝亡)1598年- 1605年鲍里斯·戈东诺夫1605年- 1606年伪沙皇季米特里1605年- 1613年空位时期(罗曼诺夫王朝开始)1613年- 1645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645年- 1676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1676年- 1682年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1682年- 1689年伊凡五世1689年- 1721年彼得一世俄罗斯皇帝和沙皇1721年- 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725年- 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1727年- 1730年彼得二世1730年- 1740年安娜·伊万诺夫娜1740年- 1741年伊凡六世1741年- 1761年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1761年- 1762年彼得三世(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1762年- 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1796年- 1801年巴维尔一世1801年- 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1825年- 1855年尼古拉一世1855年- 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 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1894年- 1917年尼古拉二世(沙皇时代结束)1918年7月16日,在叶卡捷林堡处决了尼古拉二世全家。
1917年11月-1924年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1922-1953(22年当职,24年掌权)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什维(斯大林)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964-1982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82.11.12-1984.2.9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1984.2.13-1985.3.10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1985-1991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总统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东正教来自拜占庭。
古罗马解体后,东罗马的拜占庭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攻占。
由于土耳其是伊斯兰教,拜占庭的东正教牧师们就从那里逃到俄罗斯。
因此,俄罗斯认为古罗马是第一个罗马帝国,拜占庭是第二个罗马帝国,第三个罗马帝国就是俄罗斯。
俄罗斯是东正教中心。
俄罗斯的君主也就是凯撒,俄文发音就是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沙皇”。
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罗斯郡主自称为沙皇。
彼得大帝在位时,“皇帝”这个词开始使用。
1721年彼得大帝宣布俄罗斯为帝国,自己为皇帝。
不过“沙皇”也在使用。
俄国历史上有两个王朝。
留里克王朝从862年开始。
开始在诺夫哥罗德,后来搬到基辅,再后来迁到莫斯科。
罗曼诺夫王朝从1613年开始。
彼得大帝是王朝第五个皇帝。
1672年出生,1682年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彼得成为沙皇。
由于还未成年,他的同父异母姐姐索菲亚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