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合集下载

荣氏家族百年浮沉

荣氏家族百年浮沉

??? 1950年,荣毅仁从申新自身的生存出发,思考出关于“加工订货”的想法。这是针对很多工厂商品卖不出而想到的法子。当时的中央财委主任陈云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就在全国推行。
??? 所有这些,都让荣毅仁兴奋不已。只是他没想到,后面的转爆发,这对商人们来说又是一次发财的机会。许多商人不愿再接受加工订货,而想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卖高价。但为了完成政策,有些商人开始在商品里以次充好。最严重的是,解放军攻打舟山群岛,需要白棕绳,而次品使得在战斗中绳索绷裂,造成11艘船沉没,80人牺牲。
??? 抗日战争初期,荣家也曾考虑依靠“上海市民协会”为其寻求保护,这是一个日军变相成立的带有“维持会”性质的组织。
??? 1938年元旦,上海《大美晚报晨刊》刊登消息:各界爱国人士集会声讨“上海市民协会”,认为这是汉奸走狗的活动组织。
??? 仅仅几天后,荣宗敬与长子溥仁匆匆离开了上海,从水路启程赴香港。在香港居住的那段时间里,荣宗敬每日以泪洗面。2月10日,荣宗敬脑溢血症复发医治无效离世,终年65岁。
??? 那段时间,竟成了上海纱厂的高速发展期。荣家在战难中赚来的钱,不仅还清了战前相当于17万两黄金的全部银行贷款,还开办了银行与一些贸易公司。
??? 在战争中,仅有商人的精明显然不够。在租界内,荣氏企业借用的是美商和英商的名义。1941年7月,日本人曾指使汪伪政府接收申新的两个厂子“归为国营”,但因为两厂所依靠的美商和英商的抗议与交涉,荣家才得以继续保有两厂的所有权。
??? 由此种种,荣家彻底断了对国民政府的幻想。
??? 申新纺织情况越来越紧急。到了当年6月,需向银行还款500万,此时的荣宗敬已经毫无办法。
??? 最后关头,荣德生出手救了申新纺织。他连夜赶到上海,与银行商量,将荣家面粉厂的股票和余款以及家中所有有价证券全部抵押做担保,终于向银行借到500万,渡过了这一生死时刻。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荣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商界的传奇家族之一,其创始人荣庆德是清朝末年广东韶关的一个普通商人。

他在19世纪末期成立了自己的蚕丝业务,并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荣庆德发展起来的商业帝国为他的家族带来了辉煌的时代,但也为他的后代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荣庆德一生致力于发展自己的蚕丝产业,并将其成功繁荣下去。

他不断创新,引进了新的技术和机器,大大提高了蚕丝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他还扩大了他的销售渠道,使蚕丝产品远销海外。

荣庆德的活力和决心使他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任和尊重,他的业务逐渐扩大,家族财富也随之增长。

他还慷慨地投资于当地的教育和慈善事业,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荣庆德的儿子荣庆标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帝国,并继续发展和扩大家族的业务。

荣庆标具有出色的商业头脑和领导才能,他进一步改进了生产过程,并开辟了新的市场。

他坚信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不断投资于研发和设备更新。

在他的领导下,荣氏家族在蚕丝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成为业内的佼佼者。

然而,荣庆标的儿子荣明志继承了家族企业时,遇到了许多挑战。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许多社会和政治的动荡,包括辛亥革命和国共内战。

这些事件对经济和商业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也给荣氏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荣明志困于维护家族财产和生意的稳定,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20世纪中叶,中国发生了重大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荣明志认识到了这些变化,并决定进一步扩大家族的业务范围。

他将目光投向了其他领域,包括纺织、房地产和能源等。

荣明志的决策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让荣氏家族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荣明志的子女对家族企业的管理能力存在一定的争议。

他们过于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和新兴行业的竞争。

同时,家族内部的分歧也威胁到了企业的稳定性。

这些问题导致荣氏家族开始走下坡路,一度濒临破产。

在21世纪初,荣氏家族转变了策略,开始寻求外部资源和合作伙伴。

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
荣氏兄弟
• 荣宗敬和荣德生,江苏无锡荣巷人, 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早年在钱 庄当过学徒,短短几年的钱庄学业 生涯,使荣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上迈 出了第一步。
•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 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 资实业。 • 当时,他们目睹免税的外国面粉大量进口,销 路甚畅,漏卮日盛,遂决定筹办面粉厂。 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 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 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更名为 “茂新”面粉厂。荣氏兄弟之后又创办多家企 业,是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 1946年,仅申新二、五厂两厂一年就 分红5次,荣家两房从中获利达30亿元 以上,折合黄金11000两以上。当时, 社会上流传着一个申新厂长赚了多少钱 的故事。这些半真半假的传闻,自然招 来了贪婪的目光。
荣家遭劫难
• 1946年4月,荣德生遭绑匪绑 票,荣家最终花费110万美元 (其中包含军警接连向荣家索 取的破案“酬金”共计60万美 元) • 时隔两年半,荣宗敬长子荣鸿 元因“私套外汇”又遭牢狱之 灾,被扣押77天,前后被勒去 财物折合50万美元。 • 荣德生四子荣毅仁在上海解放 3个月前被控“贪污罪”,被 法院勒索黄金10条、美金 5000。 • 荣德生三子荣一心赴港途中坠 机身亡。
• 虽然家业近毁,这个工商业家族仍然显示了顽强的生 存能力:上海租界内的申新二、九厂利用“孤岛”的 特殊繁荣时期,挂上外资牌,开足马力扩大再生产; 地处无锡的申三厂通过行贿敌伪关卡获得棉花、电力 等生产原料,在恶劣环境里坚持生产,荣德生在上海 每日通过电话遥控调度;内迁的申四、福五,历经艰 辛把机器设备运输到宝鸡和重庆,也在战时环境下获 取了丰厚利润。 • 乱世风雨中,荣氏家族非但未被击垮,反而获得了惊 人的财富,并借货币兑换,一举还清了所有的陈年旧 债。 8年之后,荣氏家族重新夺回对企业的控制权。

荣氏家族的崛起

荣氏家族的崛起

荣氏家族的崛起荣氏家族的崛起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是旧中国资力最雄厚、规模最宏大的民族企业集团,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极令人注目的红色家族。

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就连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毛主席也说过,“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论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代表着一批企业资本家,救国、护国。

“荣家是爱国资本家的典型代表,解放后,获得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对于这样家族重视有加也是理所当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

要说荣氏家族,首先要谈的应该是其家族创始人,即荣氏家族第一代,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

荣宗敬(1873—1938),荣氏企业的缔造者之一,他与弟弟荣德生共同把荣氏企业发展成规模巨大、资金雄厚的民族企业。

他7岁进私塾,14岁到上海当学徒,后因病回乡,15岁到钱庄习业,19岁时出师到上海森泰蓉钱庄做跑街,承担包揽生意,联系客户业务。

他有浓厚的求知欲,精求业务,勤奋诚恳,且办事认真细心,并掌握了不少资金的调拨运用和棉麦产销方面的知识,这也是他后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是家中长子,颇有胆色,有魄力,敢于冒险,为以后控制荣氏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荣宗敬领导时期的荣氏企业中,他的地位是任何荣氏家族之中的人不能相比的。

他办事认真,精通业务,从经营第一个面粉厂到荣居荣氏企业总经理的近20年中,他的企业经营能力、经营策略、经营思想,使企业获得巨大发展。

他有胆识,有谋略,1917年他竟以40万元冒险买下旧机较多的恒昌源纱厂,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纱厂在他的带领下盈利颇丰。

荣氏家族发展史

荣氏家族发展史

荣氏兄弟,兄荣宗锦,字宗敬:弟荣宗絵,字徳生,江苏无锡人。

兄弟二人读过五六年私塾,十四五岁到上海钱庄做学徒,1896年和父亲荣熙泰在上海开办广生钱庄,1900年在无锡筹办保兴面粉厂,1905年在无锡筹办振新纱厂。

荣氏兄弟鼎盛时期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拥有4家茂新而粉厂、8家福新而粉厂和9 家申新纺织厂等21家企业,成为一代“而粉大王”和“纺织大王“。

他们在无锡创办私立公益学校和竞化女子学校8家、私立公益工商中学、豁然洞读书处、江南大学,以及梅园、大公图书馆等,并捐款修建许多桥梁、道路。

1957年初,毛泽东对陈毅等人说:“这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际上称得起财团的,我国恐怕也没有几家子。

“1986年,邓小平接见荣家后人时说:“从历史上讲,荣家在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上是有功的,对中华民族作出了贡献。

"荣氏兄弟,衣食上拥有半个中国文/傅国涌兴办实业,“吃着两门最妥”荣家兄弟为什么会走上实业之路?荣宗敬说自己年轻时崇拜张審,认为只有多办工厂,发展工业,才能“杜侵略"、“抵外货”。

《茂福申新卅周年纪念册》中有一篇《总经理自述》说到他的创业动机,主要是受到洋粉、洋纱倾销中国的刺激,认为衣食是人生基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就是多办而粉厂、纺织厂。

荣家兄弟十四五岁到上海钱庄做学徒,待遇都是压岁钱2元,月规钱200文。

1896年, 荣氏父子和他人合资,在上海开了一家小小的广生钱庄,股本只有3000两,其中荣家占一半。

这年哥哥宗敬24岁,弟弟徳生22岁。

1898年,合伙人因3年无利退股,广生钱庄从此成为荣家独资,荣氏兄弟以后把这一年作为纪念荣家企业周年的起点。

荣氏兄弟为什么会首先选择而粉?荣徳生做了几年钱庄学徒,到广东的税务机关当差(厘金局做帮账),来往于广东、香港,看到兴办实业有大利可图,于是萌生出自办的念头。

经过留心观察,他确怎,纟11——火柴,黑——煤,白——面粉和纱,都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其中做而粉最好,因为他发现在204种商品过境税中,只有而粉进口可以免税,说是供应外侨的“洋人食品”。

荣氏家族百年风云录

荣氏家族百年风云录

荣氏家族百年风云录作者:狄杰来源:《决策与信息》2009年第06期荣氏家族及其庞大的商业王国,兴盛百年、延续三代,成为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一个传奇。

荣德生:“民族资本家”的佼佼者134年前,1875年9月4日,一个木讷的孩子生于无锡荣巷,他叫荣德生。

荣氏发源于山东,鼻祖荣启期是‘孔72弟子’之一,传到荣德生是第17世。

荣德生14 岁到上海一家铁锚厂当学徒,后来又跟着大他两岁的哥哥荣宗敬到钱庄做学徒。

1896 年,年仅21岁的荣德生和哥哥荣宗敬创立了自己的钱庄。

几年后,正当钱庄生意蒸蒸日上之际,荣德生决定:南下广东游历。

办中国人自己的面粉厂、纱厂当时的广东,西方思想传入,近代企业兴旺。

白天,荣德生走访外国人开办的工厂,调查他们倾销面粉等生活必需品的情况;晚上,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美国十大富豪传》等西方书刊。

实业救国的思想,自此在荣德生的心里萌生:何不办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面粉厂?当荣德生将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

1901年农历二月初八,保兴工厂破土动工,取名“保兴”,意为“保证兴旺”(后改名茂新),17亩地皮,4部法国石磨,3道麦筛,2道粉筛,便是面粉厂全部家当。

4年后,依据“发展事业,应从吃着两门入手”的朴素想法,荣德生又创办了振兴纱厂。

短短30年间,荣德生和哥哥就以12家面粉厂、9家纺织厂摘取了“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成了实业界名副其实的“双料大王”。

斗日寇,远蒋氏,等共产党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荣家三分之一的纱锭、一半以上的织布机、五分之一的粉磨、两间工厂,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荣宗敬目睹事业被毁,悲愤交加,第二年病逝于香港。

1943年前后,日军变着法子想收购荣氏4家工厂,荣德生严词拒绝:“我决不把中国人的企业卖给外国人。

”汪伪政府的大汉奸、“外交部长”褚民谊,专门宴请荣德生,企图迫使其让步。

荣德生斩钉截铁地说:“宁可让日军把工厂搬空毁灭,也决不出卖工厂主权。

”1946年,国民党军团特务勾结黑社会匪帮,绑架了荣德生,把他关在黑屋子里33天才释放。

荣氏企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荣氏企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这个百年家族的传奇人物,走完了他完满的一生,像一页华章轻轻敲下最后一个休止符,旋律在一个秋天戛然而止。

关于他的家族,评论很多。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 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荣家是爱国资本家的典型代表,解放后,获得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对于这样家族重视有加也是理所当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

百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

这一点尤其在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1957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出任国家副主席,荣氏家族在政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荣氏家族发展史:三代首富传奇提起无锡的大家族,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荣家。

百年工商,从无锡走出去的荣德生、荣毅仁、荣智健祖孙三代,紧扣着时代的命运,续写了荣氏家族连续三代中国首富的传奇。

汉高华威叶如龙芯片胶塑封料清模胶条博客发家翻开中国百年经济史,荣氏的家族企业独领风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民族工商业先驱、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多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称号。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是这个中国最大家族企业的奠基人。

1875 年,荣德生出生在无锡城西的开源乡荣巷村。

跌荡与寻源荣氏家族

跌荡与寻源荣氏家族

四 凉秋—日益萎缩(1937-1945)
(一)原因: 1、日军的摧毁、掠夺 2、官僚资本的压制
典型:四大家族
宋子文历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 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 宋家控制的官僚资本在金融方面, 对广东银行、新华银行、中国国 货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上海银 行等都有投资。在全国近代化工 业 和 交 通 运 输 业 中 1936 年 占 58.9%。
跌荡与寻源 五
荣氏家族—在抗战胜利举国同庆的背后……
1946年4月荣德生被绑架,被匪警勒 索60万美元;1949年荣家荣鸿元被捕, 付出贿款50万美元;1949年5月荣毅仁被 上海地方检查院控诉,又用10支大金条 及5000美元摆平。
——摘引自《民族工业发展史话》
五 寒冬—陷入绝境(1946-1949)
夹缝产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消亡
时间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合作探究:“物理之问”
(阻力)
(动力)
f1:(不利因素)
①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③ 自身弱点 ②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f2: (有利因素) ①外来资本的冲击; ②历届政府的鼓励;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自身奋斗……
想完全破灭了。
跌荡与寻源 一
从荣氏兄弟创业说起……
1899年,荣德生南下广东,得到启发, 回到无锡,他便和荣宗敬商量创办实 业。
两人经过一番审视,认为面粉是一个 大有利润的行业,清廷当时给予面粉 免税的待遇,决定开办面粉厂。
——摘引自《国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何变化?
10000
8000
6000
4000
荣氏家族—历经三十年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存在无锡的茂新面粉厂 早年使用的旧石磨
经营规模: 创办初期,约三十余名职工,在当年全国已开工的 12家面粉厂中,属规模最小的一家。
研讨问题二: 结合资料三、荣氏兄弟为什么会由经营钱庄转而投资面粉厂呢?
二、冬天里的春天(1912——1921)
广生钱庄
茂新面粉厂
福新面粉厂
时间:1912创办 地点:上海
研究问题六 :结合14、15、16、
抗战结束后的荣氏企业反而会陷入绝境呢?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
1956年,在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荣 毅仁积极参加“公私合营”,把 荣氏企业交给了政府,为新中国 棉纺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
讨论:
1、荣氏企业为何优先选择面粉业和纺织业? 这种选择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荣氏企业的兴衰沉浮探讨民族工业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1927-1936) 背景:
较快
国家基本统一 国民政府推行新的经济政策
3 民族工业 曲折发展
沉重打击
(1937-1945)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美国的经济掠夺 背景: 4 民族工业的萎缩
(1946-1949)
官僚资本的挤压
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内战的影响
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归纳: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西方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的鼓舞
原因: 2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表现: 反帝爱国运动的鼓舞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一、破土而出(1896—1912)
广生钱庄
地点:上海 创业时间:1896年
经营状况: 1899年广生钱庄盈余达7000余两银子。
研究问题一: 结合资料一、二,荣氏兄弟创办广生钱庄受到当时清政府 什么政策的影响?
一、破土而出(1896—1912)
广生钱庄
茂新面粉厂
创办时间:1902年 创办地点: 无锡
荣氏家族主要成员
荣宗敬 (1873—1938)
荣德生 (1875-1952)
荣毅仁 (1916 — )
荣智健 (1942 — )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一、破土而出(1896—1912)
二、冬天里的春天(1912——1921) 三、逆势飘红(1927——1936)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归纳: 讨论:
资料6:一战期间我国面粉出口统计表: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清华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图
100 50 0 1914年 1916年 1918年 1920年
资料7:1921年,中国进口洋面75万担,第二年增至360多万担
研讨问题三:结合资料4、5、6、7 1912年——1921年荣氏面粉系列为什么可以发展壮大? (按此键返回) 1921年以后的茂新、福新又会面临怎样困境呢?
700 600 500 300 200 100 0 1936 1946 1947 1948 法币发行量(万 亿元)
研究问题六 :结合14、15、16、
(按此键返回)
抗战结束后的荣氏企业反而会陷入绝境呢?
研讨问题五:结合资料13 抗战期间,荣氏家族以及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损失惨重, 而官僚资本却不断膨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茂新、福新、申新系统
时间: 1946——1949年 经营状况: 1948年,荣氏企业各厂留存的外币黄金被迫兑换成金圆券。荣 氏企业被迫停产。解放前夕,荣德生力阻迁厂,为新中国留下了一 笔宝贵的社会财富。
广生钱庄
创办时间:1915年 创办地点:上海
经营规模:到1932年,申新系统共有 9个分厂,纱锭52.15多万枚。年产棉 纱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厂总产量的 18%多,棉布产量占29%多,成为中 国最大的民族资本棉纺织集团。 茂新面粉厂 福新面粉厂
申新纺织厂
荣宗敬赴各地荣氏企业视察
研讨问题四:结合资料8、9、10、11、12
为什么说1927~1936年是逆势?
逆势能够飘红的因素有哪些?能持续红下去吗?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茂新、福新、申新系统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经营状况: 荣家的工厂在战火中损失巨大,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 为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2/5的粉磨被 破坏。幸存下来的大都被日军 “军管”劫夺。
(按此键返回)
资料3: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华设立银行, 例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德国德华
银行,俄国华俄银行,日本的正金银行等。
研讨问题二: 结合资料三、荣氏兄弟为什么会由经营钱庄转 而投资面粉厂呢?
(按此键返回)
资料4: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对经济方面规定:“奖 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资料5:
经营规模:到1921年茂新 、 福新系列共拥有12家分厂, 生产的面粉,占了全国民族 资本面粉厂的生产能力31.4%。
苏州河边的福新面粉厂
研讨问题三:结合资料4、5、6、7 1912年——1921年荣氏面粉系列发展壮大的有利 条件有哪些? 1921年以后的茂新、福新又会面临怎样困境呢?
三、逆势飘红(1927——1936)
(按此键返回)
资料13: 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 重点经营纺织业,拥有纱锭10.4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 数的44.2%
研讨问题五: 抗战期间,荣氏家族以及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损失惨重, 而官僚资本却不断膨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按此键返回)
资料14: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 航海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一、美国国民在中国领土 内享有“居住、旅行、经商”的自由权;二、美国商品在中 国享有与中国商品和第三国商品同等的关税、内地税;三、 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可以自由在中国航行。 资料15:国民政府法币发行 量简表(单位:万亿元) 资料16:1948年,国民政府 公布《金元券发行办法》以 政治手段强制收兑人民持有 的黄金、白银和外币。荣氏 企业各厂留存的外币黄金被 迫兑换成金圆券。
资料1: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白银两亿 两……
资料2:1896年,清政府“上谕”中说:“自上年与日本订约以 来,内外臣工条陈事务,折内多以广开实业为方今济急要图,当 通谕各省将军督抚……酌度办法具奏……”
研究问题一: 结合资料一、二,荣氏兄弟创办广生钱庄受到当时清政府 什么政策的影响?
资料8: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席 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资料9: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 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制造了“九· 一八事变”,随后日 本侵占中国东三省。 资料10: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建 立了同国民政府对峙的政权。国民政府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 续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围剿”…… 资料11: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以求实 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 美国为争取对华外交优势,率 先与中国缔结新的关税条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随后, 列强纷纷效仿. 资料12: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规定国家控制的银 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稳定金融市场。 研讨问题四:结合资料8、9、10、11、12 为什么说1927~1936年是逆势? 逆势能够飘红的因素有哪些?能持续红下去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