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物工程硕士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开题报告1. 引言生物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和技术领域,通过应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和开发能够改善生物体功能和性能的新材料、新装置、新工艺和新技术。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手段。
本篇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我的研究课题及研究目标,分析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预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
2. 研究课题及研究目标本研究拟以生物工程为基础,探索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改善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可行性。
研究目标如下:1.分析当前农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产量下降、病虫害的侵袭等。
2.探索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包括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
3.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实验以验证生物工程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评估生物工程技术在改善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5.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施方案,推动农业领域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3. 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农业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全球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短缺、农药滥用等。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而生物工程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改变农业的面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作物的抗病虫性: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具备更强的抗病虫性,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增加作物产量:通过改良作物的基因,可以提高其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改善粮食安全问题。
•改善作物品质:通过调控作物基因,可以提高作物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外观,提高市场竞争力。
•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减少农业对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回顾文献和调研:对农业领域中已经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案例进行归纳和分析,了解这些技术在改善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的效果和限制。
开题报告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0850

2020开题报告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0850EDUCATION WORD开题报告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0850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国外对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研究已有了近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教育改革。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就是倡导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一方面拓宽课堂的空间规模,另一方面拓展教材的知识广度。
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本课题研究的侧重点与其他人的研究不同,我们研究的是如何让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特别是同体育教学之间密切的渗透,有其推广价值。
1.探索生物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探索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3.提高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1.教学目标要体现生活化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教师要真正落实“生活化”的理念,首先应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从一维转向多维,即从传统的过于偏重认知目标,向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目标转变。
2.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调查、实验、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使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生物工程开题报告研究方案

生物工程开题报告研究方案题目: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善农业生产中的氮素利用效率一、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全球农业生产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氮素的浪费和排放。
据统计,全球农业中约有50%的氮素施肥被浪费掉,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如何提高农业生产中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氮素的浪费和排放,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这一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改良农作物的根系吸氮能力,提高土壤中氮素的生物转化速率,减少氮素的挥发和淋洗失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中氮素的利用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针对氮素的生物循环和转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改善农业生产中的氮素利用效率,从而为解决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素的浪费和排放,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实现上述目标:1. 通过利用转基因技术或选择育种等手段,改良农作物在根系吸氮和氮素的利用过程中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提高其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2. 通过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生理活性物质等手段,促进土壤中氮素的生物转化和转运,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3. 通过开展模拟实验和田间试验,评估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善农业生产中氮素利用效率的效果,并寻求适宜的技术路径和操作措施;4. 通过综合分析和模拟预测,探讨生物工程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中氮素利用效率方面的潜在应用和前景。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为解决目前农业生产中氮素浪费和排放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改良农作物根系氮素吸收能力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首先,我们将利用转基因技术或选择育种等手段,改良农作物在根系吸氮和氮素的利用过程中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开题报告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0153

2020开题报告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0153EDUCATION WORD开题报告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0153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生活化教学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有些儿童在小学里是优秀生,而到了中年级却变成了学习差的学生。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运用概括性的知识去认识周围现实,而学生之所以不会运用,又是因为他们的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和判断不是通过研究事实和现象的途径形成的,而是死记硬背得来的。
”知识的形成要从现实生活中来,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运用。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新课程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生物研究生开题报告

生物研究生开题报告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中,有很多生物研究生还不太会写毕业论文开题,众所周知,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
今天我们就以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为范文,给各位即将毕业的生物研究学生们。
根据预测,21世纪原油需求总量为2500-2600亿吨,按照现有油藏开发技术和措施年均仅能提供380亿吨。
因此,要满足需求总量,必须将采收率提高到65%-70%,即现有水平的2倍。
提高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的途径主要是增加地质储量和应用高效生产技术,而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目前,石油天然气工业面对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提高采收率。
在过去的20年里,采收率提高了10%,但这主要归功于油藏工程,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奉献很小。
由于较低的涉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油藏中有2/3的地质储量不能采出。
涉及系数可以通过油藏工程和化学工程的方法得到提高,洗油效率那么只能依靠化学工程。
按采收率到达64%-66%的目标,现有技术可将采收率提高20%到达48%,剩余16%要依赖于化学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新开发区块的减少以及大量高产油田的减产,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IOR)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就是一种主要利用化学原理提高涉及系数和洗油效率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说明,这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效益的方法,特别对枯竭的生产井更是如此。
在美国,枯竭井(指产油速度少于10 bbl / d的井)的产量占总采油量的将近50% ;我国的一些大油田近些年来相继进入高含水后期,所以需要一种低本钱的提高采收率方法(I CFA.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方法尤其适合应用于今天这种经济环境。
有足够的资料证明了利用微生物技术增加原油生产的可行性和灵活性。
在世界各地,己经有大量的生产井和油田己经用微生物配方进展了处理。
我国的石油微生物学始于1955年,开始研究细菌勘探;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油田微生物的生态学和生理学,参加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石油部、地质部及一些大专院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生物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生物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模板前言本文档旨在为生物专业的学生提供开题报告的范文模板,方便同学们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参考和借鉴。
本文档将从实验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说明。
实验背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以及生物组织、器官、生命系统的结构、性质、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科学。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物医药的巨大市场需求,生物学专业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因此,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研究问题在生物学领域内,研究问题的选择十分重要。
我们需要明确研究问题的背景,找出问题所在,以及针对问题进行实验和探究。
这里,我们以一些生物学课程的大体问题作为我们研究的问题,如下:1.DNA复制机制及其相关调控机制;2.蛋白质合成、结构和功能研究;3.细胞分裂及其重要生物学意义。
以上仅是我们在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范畴,具体研究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确定。
研究方法针对以上的研究问题,我们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
在生物学领域,研究方法十分繁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1.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酶切、蛋白质分析等技术;2.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细胞生长和培养、细胞冻存等技术;3.生物信息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技术。
以上技术不仅仅是我们在这里可能用到的技术,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可以用来支撑我们的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问题和需要来确定相应的技术。
研究计划根据以上的实验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研究计划:1.实验对象:以人类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2.研究问题:主要研究蛋白质合成、结构和功能;3.研究方法:使用细胞培养技术和蛋白质分析技术相关方法;4.预期结果:期望通过实验明确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探究生物合成的机理。
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计划,我们设定的实验方向得到了明确和具体的表述,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计划进一步开展实验,并且不断完善实验方案,以使我们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生物工程专业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专业开题报告题目:中棉所系列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本课题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棉所系列品种进行研究,筛选出一批在中棉所品种间表现良好多态性的SSR引物,构建出中棉所系列品种的指纹图谱,并将其应用于中棉所系列品种的身份识别。
课题完成可以利用该指纹图谱有效地区分不同的棉花品种,减少和杜绝棉花种子生产活动中对某一授权品种的侵权行为,为棉花新品种的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分子依据。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棉花指纹图谱具有品种特异性,即同一品种的不同植株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任何一种植株的DNA指纹图谱均可以代表所属品种的特征[1-2]。
某个品种的指纹图谱就相当于该品中的“身份证”,对构建杂交棉指纹图谱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SSR标记被广泛应用与植物基因定位和QTLs分析、DNA指纹和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系谱分析和标记辅助育种。
和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及其它分子标记鉴定技术相比,SSR的扩增产物稳定,为共显性标记,SSR在染色体上呈随机分布,可以有效揭示作物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因此利用其建立的指纹图谱稳定可靠,相对于其它分子标记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Kozhukhova等选用10对SSR引物构建了40个玉米基因型的指纹图谱应用到品种注册登记中[3]。
李俊芳等应用SSR技术构建了2004-2005年国家玉米主产区预试参试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根据SSR指纹图谱分析了参试品种的真实性和一致性[4-5]。
王凤格等从九个方面对DNA指纹库构建的标准化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为不同单位合作开展大规模的DNA指纹库构建研究奠定基础[6]。
匡猛等采用SSR标记构建2008年中国3大棉区8个棉花主产省份32份棉花主栽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7-12]。
李根英等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法国Agropolis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包括134对SSR引物×2457个普通小麦品种的指纹图谱数据库“CIMMYT-FPDF-Public-Wheat”并发布于CIMMYT的网页上,为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实现小麦遗传资源和信息资源全球共享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技术平台[12-15]。
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生物课题开题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生物课题开题报告生物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生物课题开题报告篇1课题题目: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由XX老师申报的课题《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经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XX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硕士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下面是生物工程硕士开题报告,请参考!来课题源于指导老师科研项目,为实验性课题。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及石油资源的濒临枯竭,能源危机日益突显,许多专家估计,世界上已知的石油储存量大约30年内将被消耗完。
[1]。
所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可再生资源作为补充替代能源,其中以燃料酒精的生产最为突出。
而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
利用微生物及酶技术,将其水解转化成燃料乙醇是解决化学燃料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2]。
因此研究 ___纤维素的转化技术,将秸秆、蔗渣、废纸、垃圾纤维等纤维素类物质高效地转化为糖,进一步发酵成酒精,对 ___新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利用秸杆物质生产酒精的技术水平还是停留在先用纤维素酶产生菌株(或其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秸杆物质产生戊糖和己糖,再由乙醇发酵菌把单糖转化为乙醇。
人们多年来一直设法把一系列编码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基因重组进能利用单糖发酵生产酒精的工程菌中,使之能直接将秸秆分解成单糖,进而转化成酒精。
近年来美国能源部鼓励采用具有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整套酶类、能发酵戊糖产生有机酸的某些极端嗜热细菌,设法引入乙醇发酵途径的基因,同时敲除细菌中的有机酸发酵途径,构建利用秸杆发酵乙醇代谢工程菌,这方面的前景非常诱人。
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以纤维质废物为原料生产酒精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汤晖,于淼,汤树德等研究表明:①用不同的化学方法预处理秸杆,其纤维素酶解效果顺序为:强碱>石灰>氨化>对照;同一方法在高温下>常温下;②提高酶浓度可加快酶解速率,缩短达到同一糖度时间;在相同底物和酶浓度下,采用较低温度和延长酶解时间,可获得较高糖度和提高糖化率;在一定的酶浓度下提高底物浓度,虽然酶解速度减慢,但糖度较高,延长酶解时间可获得较高糖化率。
③利用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解吸特性,通过间断抽吸糖液和等量稀释并添加底物,所建立的纤维素酶循环有限连续糖化工艺是一种耗酶量小而高效糖化综纤维的简易可行工艺。
易守连通过比较次氯酸钠法、乙醇法、碱性双氧水法和氨水法预处理对木质素脱除的效果得知,碱性双氧水对玉米芯中木质素的脱除效率最高;正交试验获得碱性双氧水脱除玉米芯木质素的工艺条件,处理时间对玉米芯木质素脱除率影响显著,其主次关系为:时间>双氧水浓度>碱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浓度1.5%,碱浓度 0.12mol/L,处理时间6h,木质素脱除率达78.08%[7]。
最终去木质素的材料的糖化率得到明显提高。
孙万里等分别采用稀酸和酸碱顺序两种方法处理稻草秸秆结果表明,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都有较大影响,稀酸处理的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43.4 % ,葡萄糖质量浓度24.1 g/ L) 是未处理秸秆(16.8 %,葡萄糖质量浓度6.2 g/ L) 的2.6 倍,而酸碱顺序处理的秸秆(60.6 %,葡萄糖质量浓度47.7 g/ L) 则是未处理秸秆的3.6 倍。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秸秆后,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移去,秸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秸秆纤维更易受纤维素酶的攻击,并且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越低,纤维素的酶解得率就越高[8]。
张木明等采用酸处理、碱处理和机械粉碎3 种方法对稻草秸秆进行预处理。
探讨3 种预处理方法对稻草秸秆酶解产糖以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3 种预处理都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稻草秸秆的酶解产糖率。
经酸处理、碱处理和机械粉碎处理后, 稻草秸秆的最高酶解产糖率分别为9.25 %, 33.16 %和10.64 %, 分别约为对照的3.4 倍、12.0 倍和4.0 倍。
酸处理和碱处理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达到纯化稻草秸秆的目的, 提高纤维素酶的作用底物——纤维素的比例, 从而提高酶解产糖率; 而机械粉碎则主要是通过提高酶反应的接触 ___来达到提高酶解产糖率的作用[9]。
董玲玲等研究发现木质纤维素中木质素的去除是影响纤维素糖化率的关键因素。
当采用湿氧化技术处理麦秆时,木质纤维素的去除率为48.4%,半纤维素的去除率为39.5%时,纤维素的糖化率最大,可达到78.2%[10]。
利用木质纤维类原料生产乙醇,传统的方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将纤维素酶解成糖;第二阶段是用酵母菌将糖发酵生成乙醇。
根据报道,以糖为底物进行乙醇发酵时的理论转化率为51%。
4.1主要内容(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2)纤维素酶活的测定:(3)纤维素水解实验①不同预处理过程对糖化效果的影响②不同加料方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4)发酵试验4.2实验方法(1)用DNS法测葡萄糖浓度;(2)滤纸酶活(FPA)(4)生物传感器法测酒精含量本实验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将纤维素酶解成糖;第二阶段是用酿酒酵母菌将糖发酵生成乙醇。
20**.3.1——20**.3.11 阅读有关课题的文献,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拟订实验方案;20**.3.12——20**.3.25 标准曲线的测定及糖化实验;20**.3.26——20**.4.7发酵实验;20**.4.7——20**.4.12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20**.5.28——20**.6.7的定稿及。
本实验要求以去木质素纤维素为原料进行糖化发酵发酵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效果;最终目标是得到高的葡萄糖浓度,提高糖化率。
完成时间:20**.5.27现有艾伦实验室及DK2系列电热恒温振荡水槽,VELP纤维素测定仪,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袖珍数显笔式酸度计KL-009(I),紫外分光光度计UV-1101,离心机RJ-TGL-16B,SBA-40C型电子生物传感器及各种实验药品。
必须采取的措施:分光分光光度计应添加比色皿,并注意后期的维护;大的离心机中新买的带旋塞的离心管,在装满和速度过大的时候都会使旋塞脱离打在离心机的盖上,对仪器又损害。
滤纸酶活力(u/g)葡萄糖含量(mg)酶液定容总体积5.56反应液中酶液加入量(ml)样品重(g)时间(h)(3)糖化率的计算:糖化率(%)还原糖量0.9100底物重量纤维素百分含量8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的完成应解决木质素的去除,糖化率及糖浓度的提高等技术问题,同时,需要得到…… ___大学再生能源研究所及田毅红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1]中国农业部/美国能源部项目专家组.中国生物质资源可获得性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1-22,78-79,101-106.[2]陈洪章 ,李佐虎. 影响纤维素酶解的因素和纤维素酶被吸附性能的研究[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0,6(1),30-34.[3]Ma Teresa García-Cubero, Gerardo González-Benito, Silvia Bolado. Effect of ozonolysis pretreatment on enzy___tic digestibility of wheat and rye straw[J]. Bioresour ___ Technology, xx, 100: 1608-1613.[4]郭廷杰.美日利用纤维素生物质原料制燃料乙醇的技术___IJ].能源技术,xx,(2)61-63.[5]柴文淼.纤维素酶水解的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1981,(1)63-65.[6]易守连.农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及高效糖化工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2)1-56.[7]常秀莲.木质纤维素发酵乙醇的探讨[J].酿酒科技,xx,(2)39-42.[8]汤晖, 于淼,汤树德.纤维素酶解条件和连续酶解工艺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xx,(4)72-75.[9]孙万里.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稻草秸秆酶解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xx,29(1)18-22.[10]李稳宏, 吴大雄, 李宝璋.麦秸纤维素酶解法制糖研究[J].化学工程,xx,(3)125-128.[11]董玲玲.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去除对纤维素糖化过程的影响[J].农产品 ___,xx,(4)31-35[12]孔雷, 赵鸣镝, 吴永红.滤纸糖-DNS比色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D].湖南农业大学,1999,(1)25-29.[13]Li Zhu,Mark T.Holtzapple Structural features affecting bio ___ss enzy ___tic digestibility[J],Bioresour ___ Technology, xx, 99(9):3817-3828.[14]李鸿玉, 厉重先.促进剂H对纤维素滤纸酶活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xx,(6)81-87.[15]李亮亮,牛森.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xx,(4)39-42.[16]苏茂尧 ,张力田.纤维素的酶水解糖化[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5,(1)30-36.[17]陈洪章 ,李佐虎. 影响纤维素酶解的因素和纤维素酶被吸附性能的研究[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0,6(1),30-34.[18]李春玲, 张宁, 李杰, 孙长征.酿酒酵母在纤维素酒精发酵中的应用[J].中粮生化能源, xx(3)33-35.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