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第十册百花园六

•
这句话是对伟大心胸的 诠释:在厄运面前不要自 暴自弃,在不幸面前更要 增添勇气。
积累名言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 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 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 有的。
•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做什 么事情,都不要推脱说没有 时间,只要你真心愿意去做, 时间总是有的。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
这句话鲁迅把自己比作牛, 吃的虽是草,可挤出的却是 牛奶。意在表达自己对人民 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 无私奉献的情怀。
S版五年级下册
语文百花园六
制作:宜州市第一小学 韦金佚
理解与运用
• 读下面的一组句子,想一想 第二句好在哪儿。 • 天空中挂着圆月。 •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的圆月。
•
第二个句子比第一 个句子增加了一些形容 词和一个量词,这样写 把由天空和圆月组成的 画面表现得更加具体、 生动、形象了。
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 山坡上种着果树。
高高的山坡上种着各种各样的 果树。
飞机降落在停机坪上。
一架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宽阔而 平坦的停机坪上。
积少成多
•
鲁迅名言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 总还是有的。 •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 的是牛奶。 •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 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 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3.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交流收获、体会,从中 悟到一些阅读的方法。
4. 扩展阅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5. 习作设计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
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 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
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可这次海边之
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 一 ) 出示自学提示:(展 示 课 件 第 五 屏 ) 1.默读 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课 文:语文百花园六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语文百花园六,”共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习作”三个栏目,意 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此次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
1. 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体验等形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展示课件第三屏)
2. 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 3.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这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 但是前面一句比较简单,后面一句比较具体。) 4. 指名读句子,生思考: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儿? 5. 指名反馈,师梳理小结。(第二句好。因为这样写把由 天空和圆月组成的画面表现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了。)
法,真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以后读文章,不仅要会欣赏作家 的优秀写作方法,还应该将这些优秀的写作方法广泛地运用到 习作中去。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 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 了。 (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
),有
(
),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 的
(3)与奶妈的交流:把眼闭着摇头。那 手只是指着不动。
(4)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引,即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简要地 叙述原书或原文的内容。
2.议,即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 人或事等内容进行议论。
3.联,即联系生活实际或在书籍、电视 等媒体上看到的人和事来谈感想。
4.结,即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 要阐明的感想或见解。
c. 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d. 初步认识句式。 第一句:用两个句子把意思说明白。 第二句:用一个并列复句把两个意思说明白。 第三句:用一个单句把句
子说明白。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 指名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b. 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 c. 师生共同评论朗读情况。 3. 练习朗读。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从读音、顺序、连贯等方面给予评价表 扬。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写得好的同学。 二.教学第二题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六教材背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是一本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为教学目标,通过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的良好设计,来使得学生的语文水平总体上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
本教案以五年级下册教材中《语文百花园六》这一篇课文作为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百花园》的作者、所属类别、创作背景等。
2.能够理解民歌《百花园》的大意,并能精读其中的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情感。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一篇有意义、有感情、有思考的文章,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内容话题引入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对于民歌《百花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引入话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精读课文1.教师通过朗读和翻译,让学生初识《百花园》这一民歌,并引导学生聆听其优美旋律。
2.细读课文,仔细分析《百花园》这首民歌的歌词和歌曲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其组成。
3.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课文中的常用句式和优美表达,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综合训练1.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就所学的知识共同练习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对于课文中所用的意境,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视频欣赏和配乐练习,向学生输送英美歌曲文化等营养。
写作训练1.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处于一个较为自由的环境,表达自己对于《百花园》这首民歌的感受和评论。
2.指导学生按照写作要求来撰写文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行互评、自评等环节,以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提高学生评价标准的多面进度。
教学方法1.以情感、音乐、阅读为主导的整合式教学法。
2.探究性、合作性、体验性的多维教学方法。
五年级语文s版下语文百花园六

五年级语文s版下语文百花园六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一理解与运用1.出示例句:●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3.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儿(第二句好。
因为这样写把由天空和圆月组成的画面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了。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读读比比。
例如:●沙地上种着西瓜。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5.试着运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么样的”“有多少(数量)”“怎样的”“什么地方”等意思的词语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山坡上种着果树。
例:高高的山坡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
●飞机降落在停机坪上。
例:一架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宽阔而平坦的停机坪上。
小结:学会把一个句子写完整,这对我们写作可是大有益处。
二拓展与交流1.同桌分角色朗读教材第156页两位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2.分小组交流各自对本组某篇文章某种写法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阅读平台1.本组课文将带我们到中外名着中去游览一番,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细节描写吧!2.教师介绍《儒林外史》及作者简况。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这部小说描写了各类士人在“功名富贵”前的不同表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即将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
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和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3.学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检查读书效果。
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生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ɡ)5.学生默读文章,思考: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文章表现了严监生怎样的性格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1. 放录音欣赏。 2. 指着板书引背。 3. 各人轻声背诵。 4. 分组交换背。 5. 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忘() 你(
) ) 古( ) 邻(
盲() 您( 3. 扩词训练。
野(
)
) ) 郊( ) 您( 喜( )( )( )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Z M Q D F
BN
W
mg s
判断下列读后感的写法哪种正确,在 括号里画“√”。
(1)有“读”无“感”( ) (2)有“感”无“读”( ) (3)“读”多“感”少( ) (4)“感”重于“读”( )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2. 检查自学情况。 (3) 读通课文。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3)与奶妈的交流:把眼闭着摇头。那 手只是指着不动。
(4)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引,即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简要地 叙述原书或原文的内容。
2.议,即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 人或事等内容进行议论。
3.联,即联系生活实际或在书籍、电视 等媒体上看到的人和事来谈感想。
4.结,即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 要阐明的感想或见解。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9、寓言两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的 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 3 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45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 “街”
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 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
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
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44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
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 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
对了特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
43
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 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 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 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内容要点: 思考·练习第 3 题和第 1 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 感情朗读 课文。指导写字。 基本教法: 理解课文用引导想象法;概括主要内容用连接问题答案法; 写字指导用 重点部位指导法。
附:板书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举 内心活动 放 举 犹豫 捂 害怕 掩饰 掩盖 非常害怕 更害怕 又掩 竭
什么?
7、感情朗读。 (1)出示课件 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 可能在想些什 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100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 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
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 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点句 3 (1)出示课件 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 的痛苦, 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 试图用 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 他不想 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判断下列读后感的写法哪种正确,在 括号里画“√”。
(1)有“读”无“感”( (2)有“感”无“读”( (3)“读”多“感”少( (4)“感”重于“读”(
) ) ) )
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
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 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1)指名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用第一人称来写; (二)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事例谈感受时不能变成记叙 一件事情的习作; (三)除了写读后受到的启示、教育,也可写灵光一闪 时的感悟、联想,也可评点原文中的好词佳句,总之形
式多样; (四)要略写原文内容,重点放在“感”上; (五)标题要合适,可直接拟成《<××>读后感》、
收集鲁迅名言 ⑴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⑵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⑶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⑸一滴水,书笔记。
2 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 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自读习作的那段导语,明确习作的要求。
一、理解与运用
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异同。
(这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但是前面一句比较简单,而后一句就比较具体。)
3.学生再读一读,思考:哪一句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4.指名反馈。
(后一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后一句写出了天空以及圆月的特点,更具体、更生动,使 读者能在脑子里呈现出句子所描绘的景象。)
5、试着运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么样的”、“有多少(数 量)”、“怎样地”“什么地方”等意思的词语的方法,把下 面的句子写具体。
动词前面的“de”是土字旁的“地”;名词前面的“de”是白字旁 的“的”。
二、拓展与交流
这一单元,我们阅读了不少名著的精彩片段,有鲁迅的《故 乡》,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凡卡》, 有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 伟大怍品《堂古诃德》,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 翰·克利斯朵夫》。这些篇章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经典作品的魅力。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这段时间学习名著的收获和体会。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 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 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 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 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 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 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 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 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学:
快速而认真的阅读,明确要求
阅读《做事要有主心骨——读<爷爷吃鸡蛋> 有感》一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是写读到的内 容(画上圆括号),哪些地方是写读后的感想 (画上方括号),注意:在这两部分中,哪部 分是小作者重点写的?文中的哪句话概括地表 达出了小作者读《爷爷吃鸡蛋》后的最真实的 感受?(画上波浪线)
2、指名分角色读宁宁和丫丫的对话。 3.指名反馈:从宁宁和丫丫的对话中,你们收获了什么?
⑴开头写得精彩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激发读者阅读的 兴趣。 ⑵我们要积极积累名著的精彩片段。 ⑶我懂得了插叙的写作力法。 ⑷写作要善于设置悬念,这样能够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阅读《伸着两个指头》
《 伸着两个指头》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谁收集了有关《儒林外史》的资料,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1 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 读了这篇读后感,你知道我们该怎么来写读后 感了吗?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1 引,即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简要地叙述原书 或原文内容。
2 议,即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 内容进行议论。
3 联,即联系生活实际或书籍、电视等媒体上看 到的人或事来谈感受。
4 结,即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要阐明的 感想或见解。
《读 <××>有感》,也可采用正、副标题结合形式;
默读“指南针”的提示:《学写读后感》,并 注意文字后的图画中三个孩子说的话。
学:
认真默读,用心体会。
判断下列读后感的写法哪种正确,在括号里画 “√”。
1 有“读”无“感” ( ) 2 有“感”无“读” ( ) 3 “读”多“感”少 ( ) 4 “感”重于“读” ( )
1 与伙伴说说读了喜欢的文章后的体会。 2 指名2-3人在讲台前说,大家边倾听边思考,
随时指出口述的优缺点
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教师巡视,酌情个 别指导
一、这一章节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严监生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临终却因为两盏油灯而迟迟不 肯瞑目,直到赵氏挑掉一茎,他才断气。
二、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作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 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形象?
(吝啬、小气、贪婪、爱财如命)
四、积少成多
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 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