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道路桥梁 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道路桥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 掌握道路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 熟悉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4. 了解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进行道路桥梁设计的初步分析;2.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完成道路桥梁平面图、立面图的绘制;3. 能够根据实际案例,分析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道路桥梁进行简单的养护与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知识,对道路桥梁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桥梁概述- 了解道路桥梁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体系。
2. 道路桥梁设计原理- 学习道路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掌握道路桥梁的受力分析、荷载组合及设计方法。
3.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熟悉道路桥梁施工的工艺流程;- 学习桥梁基础、桥墩、桥台、梁体等主要结构的施工方法;- 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 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 了解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学习常见病害的成因、检测方法及处理措施。
5. 实践教学环节- 完成道路桥梁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 参观施工现场,了解实际工程案例;-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1.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熟悉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
5.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施工问题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6.能够撰写桥梁工程的设计报告和施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环保意识的重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创新热情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的分类、组成部分和功能。
2.桥梁的设计原理:包括梁桥、拱桥和悬索桥的设计计算方法。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桥梁基础施工、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和桥梁装饰施工。
4.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桥梁工程的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择权威的桥梁工程教材,提供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桥梁工程的实例和设计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技术,培养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熟悉桥梁基础工程的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桥梁基础工程的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和计算。
•具备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和现场管理能力。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基础工程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基础工程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增强学生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基础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理解桥梁基础工程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
2.设计方法: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掌握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计算方法。
3.施工技术: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技术和要点,了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
4.质量控制: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掌握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了解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5.验收标准: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验收方法和标准,掌握验收程序和要点,了解验收中的注意事项。
6.维护方法: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维护保养方法,掌握维护技术和要点,了解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桥梁基础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桥梁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过程,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桥梁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桥梁地基基础的受力原理,了解不同类型地基的承载力特点。
3. 学生能了解桥梁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地基基础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桥梁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桥梁地基基础的施工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自豪感。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3.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桥梁地基基础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地基基础概述- 地基与基础的定义与功能- 地基与基础的分类及其应用2. 桥梁地基基础受力原理- 地基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特性-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与评价- 基础形式与受力特点3. 桥梁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设计基本要求与规范- 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 基础结构设计原理4. 桥梁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施工安全措施与管理5. 桥梁地基基础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方法和步骤- 案例解决策略与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涵盖桥梁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受力原理、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和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桥梁地基基础的知识体系。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m
m
m
m
m
m 限限
评定名称依据
# 砂土土 细 1类 沙
0
0 4.8 25.5 46.4 85.1
粒径大大于0.075mm的颗 粒含量超过全部质量的
85%
# 砂土土 粉 7类 沙
0
# 粘土土 粘 2 类 土土
0
0
0
2.4
50.6
粒径大大于0.075mm的颗 粒含量超过全部质量的
50%
21.6 44.4
0.52 2.40 5.46 1:20
M
1.3.5土土的物理力力学性质
1.3.6其它补充资料 墩帽顶面面位于高高水水位以上3.72米米。
2.1设计资料总图
第二二章 地基与基础设计
2.2土土层资料复核及承载力力确定
土土
层 编
类别
号
名称
土土粒 比比重
已知数据
孔隙 液性 相对 比比 指数 密度
状态
基本允许 承载力力
1.2建筑物性质及用用途
该桥除了为铁路客货运服务外,还为附近居民来往提供通道。
1.3基本设计资料
1.3.1建筑物场地地形图及钻孔布置图
高高水水位:242.0m 施工工水水位:232.0m 常水水位:232.0m 一一般冲刷深度:河底以下1.5m 局部冲刷深度:河底以下5.5m
1.3.2建筑物立立面面布置图
可塑
152
0 1.5 18.38 8.58
#5 砂土土类 细沙 2.67 0.651 / 0.47 中密
270
1.5 3 19.71 9.91
#3 砂土土类 中沙 2.65 0.64 /
0.4 中密
370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构造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帮助学生理解桥梁基础工程在整体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桥梁基础工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桥梁基础工程方案的基本技能,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合理选型。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桥梁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基础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探索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基础工程领域的发展,树立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桥梁工程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础工程概述:介绍桥梁基础工程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分析各类基础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基础工程概述2. 桥梁基础构造与设计:讲解桥梁基础构造的组成、设计原则及方法,重点掌握各类基础的设计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基础构造与设计3. 桥梁基础施工工艺:介绍桥梁基础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桩基础、沉井基础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基础施工工艺4. 桥梁基础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桥梁基础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基础选型、设计和施工问题。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桥梁基础工程实例分析5. 桥梁基础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桥梁基础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桥梁及其特点,了解桥梁的历史发展。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和软件,进行桥梁设计的草图绘制和模型构建。
2.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和计算方法,估算桥梁所需的材料和工程量。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与同伴共同完成桥梁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对工程领域的探索精神。
2. 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
3. 学生培养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关注桥梁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结合数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实践项目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应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桥梁的定义、作用和历史- 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桥梁的分类与特点- 按结构形式分类: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各类桥梁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3. 桥梁设计原则与方法-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经济、美观、适用- 桥梁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草图设计、计算分析、施工图绘制4. 桥梁受力分析- 桥梁的受力特点及主要受力构件- 桥梁的荷载分析及受力计算方法5. 桥梁材料与施工技术- 常用桥梁材料: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桥梁施工方法:预制、现浇、悬臂施工等6. 桥梁设计与实践- 桥梁设计项目:小组合作设计一座桥梁- 实践活动:制作桥梁模型,进行受力测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桥梁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第二课时:桥梁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课时:桥梁设计原则与方法第四课时:桥梁受力分析第五课时:桥梁材料与施工技术第六课时:桥梁设计与实践(小组合作、制作模型、测试评估)教材章节:参照《工程技术》课本第四章“桥梁工程”相关内容。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一、设计背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备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座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设计内容包括:桥型选择、结构计算、图纸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
三、设计步骤1. 调研与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桥梁工程相关书籍、规范、案例等,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现场考察:对设计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3)分析需求: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桥梁功能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主要技术指标。
2. 桥型选择根据调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型。
本次设计选用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主要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
(3)承载能力较强,能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需求。
3. 结构计算(1)确定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桥梁所承受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3)内力计算:计算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截面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桥梁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4. 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总布置图、结构详图、施工详图等。
5.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2)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周期,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资料一、基本资料 1 地质及水文资料河床土质为卵石土,粒径50-60mm 约占60%,20-30mm 约占30%,石质坚硬,孔隙大部分由砂填充密实, 卵石层深度达58.6m ; 地基比例系数4/120000m kN m =(密实卵石);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01000a f kPa =; 桩周土摩阻力标准值kPa q ik 500=; 土的重度320.00/kN m γ= (未计浮力);土摩擦角40ϕ=。
地面(河床)标高69.50m ;一般冲刷线标高63.54m ;最大冲刷线标高60.85m ;承台底标高67.54m ;常水位标高69.80m ,如图1。
承台平面图如纵桥向断面 横桥向断面图1 桩基剖面图(单位:m ) 图2 单位:m2 作用效应上部为等跨30m 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桥,荷载为纵向控制设计,作用于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纵桥向的荷载如下。
永久作用及一孔可变作用 (控制桩截面强度荷载) 时: ∑N=40746kN358.60H kN =∑(制动力及风力)∑M=4617.30kN .m (竖直反力偏心距、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矩)永久作用及二孔可变作用(控制桩入土深度荷载)时: ∑N=46788.00kN3 承台用C20混凝土,尺寸为9.8×5.6×2.0m ,承台混凝土单位容重325.0/KN m γ=。
4 桩基础采用高桩承台式摩擦桩,根据施工条件,桩拟采用直径m d 2.1=,以冲抓锥施工。
二、设计依据规1 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D62-2004) 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设计满足要求的群桩基础,并形成图纸与计算文件。
计算文件包括以下容: 1. 据单桩容许承载力拟定桩长 2.群桩结构分析 (1) 计算桩顶受力(2) 计算沿桩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并画出相应分布图(3)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3. 桩身截面配筋并绘出基桩构造及钢筋图(横截面,立面),进行桩截面强度校核4. 按地基土的支承力确定和验算单桩轴向承载力5.承台计算项目:局部受压、抗冲剪6.群桩基础承载力检验7.参考文献(1)、王晓谋.基础工程.:人民交通,2004(2)、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D62-2004).:人民交通,2004(3)、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 :人民交通,2004(4)、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 :人民交通,2007(5) 江祖铭等主编.墩台与基础.:人民交通,1994设计计算1.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计算:1.1 恒载加一孔荷载:40746 2.0 5.69.8(2510)42392.4N KN =+⨯⨯⨯-=∑358.60H KN =∑ 4617.30358.60 1.04975.9M KN m =+⨯=⋅∑1.2 恒载加二孔荷载:46788.00 2.0 5.69.8(2510)48434.4N KN =+⨯⨯⨯-=∑2. 桩长度的初步计算: 2.1桩长的计算:由于地基土层单一,用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公桥基规》经验公式初步反算桩长,设桩埋入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一般冲刷线以下深度为3h ,则:[][](){}00223132h i i N p U l m A k r h τλσ==++-∑桩(直径1.2m )自重每延米q=()21.2251016.964π⨯⨯-=KN()()()2248434.4 1.21 1.267.5460.85251025106424h N h ππ⨯⨯=+-⨯⨯-+⨯⨯-=8185.89+8.48h计算[P]时取以下数据:桩的桩径1.2m ,冲抓锥成孔直径1.3m ,桩周长U=π×1.3=4.08m,A=21.24π⨯=1.132m ,λ=0.7,0m =0.8,2k =10,[]0σ=1000KPa,2r =10KN/3m (已扣除浮力),τ=500KPa,所以得:[P]=()()11.35000.70.8 1.13100010102.6932h h π⨯⨯⨯⨯+⨯⨯⨯+⨯⨯+-⎡⎤⎣⎦ =1083.78h+613.18=8185.89+8.48h 解得:h=7.04m 现取h=11.31m 3.群桩结构分析: 3.1桩的计算宽度1b :1b = 0f k k k d ⋅⋅⋅已知:1L =2m ;1h =3(d+1)=6.6m;n=2 'b =0.6;f k =0.9;0k =1+111 1.2d =+=1.833 ; ()()''11110.620.60.780.60.66.6b L k b h --=+⋅=+⨯= ∴ 1b =0f k k k d ⋅⋅⋅=0.9 1.8330.78 1.2 1.54⨯⨯⨯=m3.2桩-土变形系数αC30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43.010h E MPa =⨯, 则E=0.8×73.010⨯=2.40710⨯KN/2m ; 440.101764d I m π==∴10.597m α-=== 桩在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h=11.31m,其计算长度则为:()0.59711.31 6.75 2.5h h α==⨯=〉,故按弹性桩计算。
3.3 桩顶刚度系数1ρ、2ρ、3ρ、4ρ植的计算0l =6.69m;h=11.31m;12ζ= (根据《公桥基规》钻挖孔桩采用12ζ=),A=24d π=21.24π⨯=1.132m ,630012000011.31 1.35710/c m h kN m ==⨯=⨯2220 1.240tan 11.31tan 21.142424d A h m φππ⎛⎫⎛⎫=+⋅=⨯+⨯= ⎪ ⎪⎝⎭⎝⎭,按桩中心距计算面积,故取:220 3.28.044A m π=⨯=∴ 62100076112.19510116.6911.31121.131 3.010 1.357108.04h KN m l h AE c A ρζ===⨯⋅++⨯++⨯⨯⨯⨯=0.8993EI已知: 6.75h h α==(>4),∴取h =4,000.597 6.69 3.99l l α==⨯=查教材《基础工程》附表17、18、19得:Q x =0.05989 m x =0.17312m φ=0.67433∴3320.5970.059890.0127Q EIx EI EI ρα==⨯=2230.5970.173120.0617m EIx EI EI ρα==⨯=40.5970.674330.4026m EI EI EI ραφ==⨯=3.4计算承台底面原点O 处位移0a 、0b 、0β(单孔活载+恒载+制动力等)0142392.47856.660.8993N b n EI EIρ===⨯ 2241160.40260.89936 1.616.23ni i n x EI EI EIρρ=+=⨯+⨯⨯=∑260.01270.0762n EI EI ρ=⨯=,360.06170.3702n EI EI ρ=⨯=,22230.1370()n EI ρ=241310222224131()16.23358.600.37024975.96967.330.076216.230.1370()()ni i ni i n x H n MEI EI a EI EI EI EIn n x n ρρρρρρρ==++⨯+⨯===⨯-⋅+-∑∑2302222241310.07624975.90.3702358.60465.500.076216.230.1370()()ni i n M n H EI EI EI EI EIn n x n ρρβρρρρ=+⨯+⨯===⨯-⋅+-∑ 3.5 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作用力i P 、i Q 、i M :竖向力:1007856.6465.57735.24()0.8993(1.6)6395.64i i kNP b x EI EI EI kN ρβ=+=⨯±⨯=水平力:20306967.33465.500.01270.061759.76i Q a EI EI KN EI EI ρρβ=-=⨯-⨯=弯矩:4030465.506967.330.40260.0617242.47i M a EI EI KN m EI EIρβρ=-=⨯-⨯=-⋅校核:659.76358.56358.60i nQ KN H KN =⨯=≈=∑13(7735.246395.64) 1.66(242.47)4975.264975.9ni iii x p nMKN m KN m=+=⨯-⨯+⨯-=⋅≈⋅∑13(7735.246395.64)42392.6442392.4nii npKN KN ==⨯+=≈∑3.6 计算最大冲刷线处桩身弯矩0M ,水平力0Q ,及轴向力0P :0M =0i i M Q l +=-242.47+59.76×6.69=157.32KN m ⋅ 0Q =59.76KN 0P =7735.24+1.13×6.69×(25-10)=7848.64KN3.7 最大冲刷线深度下沿桩身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的计算: 3.7.1桩身最大弯矩处及最大弯矩的计算: 由:z Q =0 得:00.597157.321.5759.76Q M C Q α⨯=== 2由Q C =1.572 且h =6.75>4 取h =4.0,查教材《基础工程》附表13得max Z =0.84 故 max Z =0.840.597=1.41m 又由max Z =0.84 及h =6.75>4 取h =4.0,查教材《基础工程》附表13得m K =1.341 ∴ max 0m M K M =⋅=1.341×157.32=210.97 KN ·m 3.7.2最大冲刷线深度下沿桩身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的计算:采用无量钢法计算,由h =6.75>2.5,所以用摩察桩公式计算:0z m M Q M A M B α=+ 00z Q Q Q Q A M B α=+其中Q α=59.76100.100.597KN = 0Q =59.76KN 0M =157.32KN m A 、m B 、Q A 、Q B 的值查教材《基础工程》附表3、4、7、8 ,计算如下表:2.513 1.5 0.75466 0.64081 -0.13952 -0.46715 75.54 118.72 194.26 -8.34 -43.87 -52.23.350 2 0.61413 0.40658 -0.38839 -0.44914 61.47 63.96 125.43 -23.21 -42.18 -65.34.020 2.4 0.44334 0.24262 -0.44647 -0.36312 44.38 38.17 82.55 -26.68 -34.10 -60.75.025 3 0.19305 0.07595 -0.36065 -0.19052 19.32 11.95 31.27 -21.55 -17.89 -39.45.863 3.5 0.05081 0.01354 -0.19975 -0.01672 5.09 2.13 7.22 -11.94 -1.57 -13.56.700 40.00005 0.00009 -0.00002 -0.00045 00.010.01-0.04-0.04弯矩图如下:2011ZX x x Q M Z A Z B b b αασ--=⋅+zαh A xB x1x Q hA b αα 201x M hB b ααzx σ0 0 2.44066 1.62100 0 0 0 0.335 0.2 2.27873 1.29088 10.56 9.40 19.96 0.670 0.4 1.80273 1.00064 16.71 14.57 31.28 1.173 0.7 1.36024 0.63885 22.06 16.28 38.34 1.675 1.0 0.97041 0.36119 22.48 13.15 35.63 2.513 1.5 0.46614 -0.06288 16.20 -3.43 12.77 3.3502.00.14696-0.075726.81-5.511.304.020 2.4 0.00348 -0.11030 0.19 -9.64 -9.455.025 3.0 -0.08741 -0.09471 -6.08 -10.35 -16.34 5.863 3.5 -0.10495 -0.05698 -8.51 -7.26 -15.77 6.7004-0.10788-0.01487-10.00-2.17-12.17横向土抗应力图如下:3.8 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桩在最大冲刷线处水平位移0x 和转角0ϕ的计算:由 Z =0 h =6.75>4 取 h =4 查教材《基础工程》附表1、2、5、6 得:x A =2.44066 A ϕ=-1.62100 x B = 1.62100 B ϕ=-1.7505800032x x Q M x A B EI EIαα=+ 3372759.76157.322.44066 1.621000.5739100.597 2.4100.10170.597 2.4100.1017-=⨯+⨯=⨯⨯⨯⨯⨯⨯⨯m=0.5739mm <6mm 符合规要求0002Q M A B EI EIϕϕϕαα=+27759.76157.32( 1.6210) 1.750580.597 2.4100.10170.597 1.742100.1017=⨯--⨯⨯⨯⨯⨯⨯⨯43.00410rad -=-⨯3.9 墩顶纵桥向水平位移验算:由 h =6.75>4,取4,000.597 6.69 3.99l l α==⨯= 可查得:1x A =64.751271A φ=1x B =16.62332 1B φ=5.7505811110013237273000227759.76157.3264.7512716.623320.597 2.4100.10170.597 2.4100.101710.461010.4659.76157.32(16.62332)0.597 2.4100.10170.597 2.4100.10x x Q M x A B EI EI m mm Q M A B EI EIφφααφαα-=+=⨯+⨯⨯⨯⨯⨯⨯⨯=⨯==+=⨯-+⨯⨯⨯⨯⨯⨯3( 5.75058)171.7610rad-⨯-=⨯桩顶的纵向水平位移110.46x mm =水平位移的容许值[]cm 74.2305.0 ==△=27.4mm 4. 桩身截面的配筋计算及截面强度的校核: 4.1 计算轴向力j N ,偏心距0j jM e N =,偏心距增大系数η:最大弯矩发生在最大冲刷线以下Z=1.41m 处,该处max M =210.97KN ·m 0max max01122117848.6416.96 6.6916.96 1.41 1.3 1.41500226535.154210.970.032332.36535.154j i N p q l q z c z KNe m mmτπ=+⋅+⋅-⋅⋅=+⨯+⨯⨯-⨯⨯⨯==== 现拟定采用C30混凝土,HRB335钢筋,,8.13MPa R a = MPa R g 280= 因,475.6>=h α故桩的计算长度mm m l l p 6695695.6)597.00.469.6(5.0)0.4(5.00==+⨯=+⨯=α长细比,7579.51200/6695/<==d l p 可不考虑纵向弯曲对偏心矩的影响,取1=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