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道路桥梁基础课程设计

道路桥梁 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道路桥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 掌握道路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 熟悉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4. 了解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进行道路桥梁设计的初步分析;2.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完成道路桥梁平面图、立面图的绘制;3. 能够根据实际案例,分析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道路桥梁进行简单的养护与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知识,对道路桥梁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桥梁概述- 了解道路桥梁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体系。

2. 道路桥梁设计原理- 学习道路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掌握道路桥梁的受力分析、荷载组合及设计方法。

3.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熟悉道路桥梁施工的工艺流程;- 学习桥梁基础、桥墩、桥台、梁体等主要结构的施工方法;- 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 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 了解道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学习常见病害的成因、检测方法及处理措施。

5. 实践教学环节- 完成道路桥梁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 参观施工现场,了解实际工程案例;-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基础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基础桩的受力原理、设计要点及施工方法。

3. 学生能了解桥梁基础桩的检测与验收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基础桩知识,分析桥梁工程中基础桩的选择与应用。

2. 学生能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基础桩的简单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3. 学生能运用检测方法,评估桥梁基础桩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国家基础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质量观念,注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工程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知识基础,对桥梁基础桩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桥梁基础桩的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础桩概述- 基础桩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桥梁基础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基础桩受力原理- 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桩身强度及稳定性分析3. 桥梁基础桩设计- 设计原则与要求- 桩长、桩径、桩距的确定- 桩基施工图的绘制4. 桥梁基础桩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预制桩施工方法-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 桥梁基础桩检测与验收- 检测方法与技术- 验收标准与程序- 桩基工程质量评定6. 案例分析与讨论- 现有桥梁基础桩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桥梁课程设计.DOC

桥梁课程设计.DOC

桥梁课程设计.DOC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

具体包括:1.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2.掌握桥梁设计的常用方法;3.熟悉桥梁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5.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桥梁设计的辅助计算和绘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设计流程。

具体包括:1.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桥梁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等;2.桥梁设计的常用方法:包括桥梁的平面设计、立面设计等;3.桥梁设计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桥梁设计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具体应用;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设计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练习题和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考试: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全部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1.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熟悉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

5.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施工问题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6.能够撰写桥梁工程的设计报告和施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环保意识的重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创新热情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的分类、组成部分和功能。

2.桥梁的设计原理:包括梁桥、拱桥和悬索桥的设计计算方法。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桥梁基础施工、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和桥梁装饰施工。

4.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桥梁工程的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择权威的桥梁工程教材,提供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桥梁工程的实例和设计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技术,培养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熟悉桥梁基础工程的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桥梁基础工程的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和计算。

•具备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和现场管理能力。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基础工程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基础工程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增强学生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基础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理解桥梁基础工程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

2.设计方法: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掌握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计算方法。

3.施工技术: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技术和要点,了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

4.质量控制: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掌握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了解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5.验收标准: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验收方法和标准,掌握验收程序和要点,了解验收中的注意事项。

6.维护方法: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的维护保养方法,掌握维护技术和要点,了解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验收标准和维护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桥梁基础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桥梁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过程,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桥梁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桥梁地基基础的受力原理,了解不同类型地基的承载力特点。

3. 学生能了解桥梁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地基基础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桥梁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桥梁地基基础的施工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自豪感。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3.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桥梁地基基础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地基基础概述- 地基与基础的定义与功能- 地基与基础的分类及其应用2. 桥梁地基基础受力原理- 地基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特性-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与评价- 基础形式与受力特点3. 桥梁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设计基本要求与规范- 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 基础结构设计原理4. 桥梁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施工安全措施与管理5. 桥梁地基基础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方法和步骤- 案例解决策略与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涵盖桥梁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受力原理、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和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桥梁地基基础的知识体系。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构造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帮助学生理解桥梁基础工程在整体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桥梁基础工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桥梁基础工程方案的基本技能,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合理选型。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桥梁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基础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探索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基础工程领域的发展,树立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桥梁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桥梁工程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础工程概述:介绍桥梁基础工程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分析各类基础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基础工程概述2. 桥梁基础构造与设计:讲解桥梁基础构造的组成、设计原则及方法,重点掌握各类基础的设计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基础构造与设计3. 桥梁基础施工工艺:介绍桥梁基础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桩基础、沉井基础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基础施工工艺4. 桥梁基础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桥梁基础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基础选型、设计和施工问题。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桥梁基础工程实例分析5. 桥梁基础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桥梁基础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桥梁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应用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桥梁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结构,了解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原理。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桥梁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桥梁设计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桥梁工程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结构,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原理,以及桥梁工程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包括:第一章桥梁概述,第二章桥梁结构,第三章桥梁设计,第四章桥梁施工,第五章桥梁工程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桥梁工程的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桥梁模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桥梁工程》一书作为主教材,辅以《桥梁工程案例分析》等参考书。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和制作桥梁工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直观展示桥梁的结构和施工过程。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桥梁模型、测量工具等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地操作和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纪律表现;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在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给定基本资料(地质及水文资料,荷载)进行桥梁群桩基础的设计,初步掌握桥梁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一)基本资料 1 地质及水文资料河床土质为卵石土,粒径50-60mm 约占60%,20-30mm 约占30%,石质坚硬,孔隙大部分由砂填充密实, 卵石层深度达58.6m ; 地基比例系数4/120000m kN m =(密实卵石);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01000a f kPa =; 桩周土摩阻力标准值kPa q ik 500=; 土的重度320.00/kN m γ= (未计浮力);土内摩擦角40ϕ=。

地面(河床)标高69.50m ;一般冲刷线标高63.54m ;最大冲刷线标高60.85m ;承台底标高67.54m ;常水位标高69.80m ,如图1。

承台平面图如图2所示。

纵桥向断面 横桥向断面图1 桩基剖面图(单位:m ) 图2 单位:m2 作用效应上部为等跨30m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桥,荷载为纵向控制设计,作用于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纵桥向的荷载如下。

永久作用及一孔可变作用 (控制桩截面强度荷载) 时:∑N=40746kN∑(制动力及风力)=H kN358.60∑M=4617.30kN.m(竖直反力偏心距、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矩)永久作用及二孔可变作用(控制桩入土深度荷载)时:∑N=46788.00kN3 承台用C20混凝土,尺寸为9.8×5.6×2.0m,承台混凝土单位容重3γ=。

25.0/kN m4 桩基础采用高桩承台式摩擦桩,根据施工条件,桩拟采用直径m=,以d2.1冲抓锥施工。

(二)主要设计依据规范1 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设计满足要求的群桩基础,并形成图纸与计算文件。

计算文件包括以下内容:1.群桩结构分析(1)计算桩顶受力(2)计算沿桩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并画出相应分布图(3)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2. 桩身截面配筋并绘出基桩构造及钢筋图(横截面,立面),进行桩截面强度校核3按地基土的支承力确定和验算单桩轴向承载力4.承台验算验算项目:承台冲切承载力验算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 江祖铭等主编.墩台与基础.北京:民交通出版社,1994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12 月 10日 指导教师签名:吉小明 计划完成日期: 2012 年 12 月14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设计计算1.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计算: 1.1 永久作用加一孔可变作用:∑=⨯⨯⨯+=N N k 42392.410-259.86.5240746)( ∑=N H k 60.3584617.32358.605334.5 k M N m =+⨯=⋅∑1.2 永久作用加二孔可变作用∑=⨯⨯⨯+=N N k 48434.410-259.86.5200.46788)( 2.1桩的计算宽度1b由于m d 0.1≥,查表取得)1(1d k k b f +=, 已知m d h m L 6.6)12.1(3)1(3;21=+⨯=+==m h m L 36.36.66.06.0211=⨯=<=查表可得9.0=f k ,由n=2可得6.02=b ,故取11226.0)1(h L b b k -+=802.06.626.0)6.01(6.06.0)1(1122=⨯-+=-+=h L b b k所以m d k k b f 59.1)2.11(802.09.0)1(1=+⨯⨯=+=3.2桩-土变形系数α先拟定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30,经查表可得27/100.3m kN E c ⨯=2727/104.2/100.38.08.0m kN m kN E E c ⨯=⨯⨯==444102.0642.114.364m d I =⨯==π,600.0102.0104.259.11200005751=⨯⨯⨯==EI mb α 桩在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m h 31.11=,其计算长度为5.279.631.11600.0>=⨯==-h h α,故按弹性桩计算 3.3 桩顶刚度系数1ρ、2ρ、3ρ、4ρ植的计算m l o 69.6=,m h 31.11=,查表可得,钻孔时取21=ζ 222130.142.114.34m d A =⨯==π36/10357.131.11120000m kN h m l o o ⨯=⨯==经查表可知当为摩擦桩时,O A 取2)4tan 2(-+ϕπh d 和42S π的较小值22217.21)440tan 31.1122.1(14.3)4tan 2(m h d A o =⨯+⨯=+=-ϕπ,22204.842.314.34m S A o =⨯==π,故取204.8m A O =,所以EI A l EA h l o o 747.01083.104.810357.11104.2130.131.112169.61116671=⨯=⨯⨯+⨯⨯⨯+=++=ζρ已知479.631.11600.0>=⨯==-h h α,故取4=-h ,m l l o o 01.4600.069.6=⨯==-α由上述-h 和-o l 可以查得67433.0,17312.0,05989.0===m m Q x x ϕEI EI EIx Q 0129.005989.0600.0332=⨯==αρEI EI EIx m 0623.017312.0600.0223=⨯==αρ EI EI EI m 4046..067433.0600.04=⨯==ϕαρ3.4计算承台底面原点O 处位移0a 、0b 、0β(单孔活载+恒载+制动力等)EIEI n N b o 37.9458747.064.423921=⨯==ρ ∑==⨯⨯+⨯=+ni i EI EI EI x n 1221490.136.16747.04046.06ρρEI EI n 0774.00129.062=⨯=ρ EI EI n 3738.00623.063=⨯=ρ222232)(13973.0)0623.0(6EI EI n =⨯=ρEI EI EI EI EI n x n n Mn H x n a ni i ni i o 71.7454)(13973.0)(90.130774.05.53343738.060.35890.13)()(221232214231214=-⨯⨯+⨯=-+++=∑∑==ρρρρρρρEI EI EI EI EI n x n n H n M n ni i o 25.584)(13973.0)(90.130774.06.3583738.05.53340774.0)(222321214232=-⨯⨯+⨯=-++=∑=ρρρρρρβ 3.5 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作用力i P 、i Q 、i M 竖向力:kN kN EIEI EI x b P o i o i 12.636770.7763{)25.5846.137.9458(747.0)(1=⨯±⨯=+=βρ 水平力:kNEIEI EI EI a Q o o i 77.5925.5840623.071.74540129.032=⨯-⨯=-=βρρ 弯矩:mkN EIEI EI EI a M o o i ⋅-=⨯-⨯=-=04.22871.74540623.025.5844046.034ρβρ 校核:∑=≈=⨯=kN H kN nQ i 60.35862.35877.596∑∑=⋅=≈=-⨯+⨯-⨯=+ni ii mkN M nMP x 1150.533434.5335)04.228(66.1)12.636770.7763(3∑∑==≈=+⨯=ni i kN N kN P 14.4239246.42392)12.636770.7763(33.6 计算最大冲刷线处桩身弯矩0M ,水平力0Q ,及轴向力0Pm kN l Q M M o i i o ⋅=⨯+-=+=82.17169.677.5904.228kNQ o 77.59=kN p O 14.78771569.62.1470.77632=⨯⨯⨯+=π3.7 最大冲刷线深度下沿桩身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的计算: 3.7.1桩身最大弯矩处及最大弯矩的计算: 由=z Q 得72.177.5982.171600.0=⨯==ooq Q M l α,72.1=q C 及0.4=-h 查表可得813.0max =-z ,故m z mxx 36.1600.0813.0== 由813.0max =z 及0.4=-h 查附表可得302.1=M K ,mkN m kN M ⋅=⋅⨯=71.22382.171302.1max3.7.2 最大冲刷线深度下沿桩身长度方向弯矩、水平压应力的计算: 采用无量钢法计算,由5.279.6>=-h ,所以用摩擦桩公式计算)(,21x o x o zx m o m oz B M A Q b zB M A Q M αασα+=+=-,其中mkN M o ⋅=82.171,kNQ o 77.59=。

经查相关附表可得m A 、m B 、x A 、xB ,计算结果如下;z 00.000.00000 1.00000 2.44066 1.62100171.820.000.10.170.099600.99974 2.27873 1.45094181.7010.780.20.330.196960.99806 2.11779 1.29088191.1119.600.30.500.290100.99382 1.95881 1.14079199.6626.570.40.670.377390.98617 1.80273 1.00064207.0431.840.50.830.457520.97458 1.650420.87036213.0335.540.6 1.000.529380.95861 1.502680.74981217.4437.840.7 1.170.592280.93817 1.360240.63885220.2038.870.8 1.330.645610.91324 1.223700.53727221.2338.800.9 1.500.689260.88407 1.093610.44481220.5637.771 1.670.723050.850890.970410.36119218.2335.941.1 1.830.747140.814100.854410.28606214.3133.441.2 2.000.761830.774150.745880.21908208.9130.421.3 2.170.767610.731610.644980.15985202.1727.001.4 2.330.764980.686940.551750.10793194.2323.301.5 2.500.754660.640810.466140.06288185.2819.441.6 2.670.737340.593730.388100.02422175.4715.511.7 2.830.713810.546250.31741-0.00847164.9611.611.8 3.000.684880.498890.25386-0.03572153.947.811.9 3.170.651390.452190.19717-0.05798142.58 4.162 3.330.614130.406580.14696-0.07572131.040.742.2 3.670.531600.320250.06461-0.09440107.98-4.872.4 4.000.443340.242620.00348-0.1103085.85-10.112.6 4.330.354580.17546-0.03986-0.1113665.47-13.602.8 4.670.269960.11979-0.06902-0.1054447.47-15.843 5.000.193050.07595-0.08741-0.0947132.28-16.973.5 5.830.050810.01354-0.10495-0.056987.39-16.0446.670.000050.00009-0.10788-0.014870.02-12.05zαmA mB xA xB zM zxσ由上表数据可画出桩身弯矩图和桩身水平压应力分布图3.8 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桩在最大冲刷线处水平位移0x 和转角0ϕ的计算:由0.4=-h 和0=-z 查附表可得44066.2=x A ,62100.1-=ϕA ,62100.1=x B ,75058.1-=ϕBmm mm m B EI M A EI Q x Xx o 6592.010592.0102.01040.2600.062100.182.171102.01040.2600.044066.277.593727323<=⨯=⨯⨯⨯⨯+⨯⨯⨯⨯=+=-αα 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