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汉语专题教学辅导:汉字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汉字地产生于发展、从来源上看,世界上地文字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从来源上看,世界上地文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源文字,即由使用这种文字地民族地祖先首创地文字,例如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等等.一种是他源文字,即借用其他民族地文字作为自己地文字,或者在其他文字地基础上创制地文字,例如日本文字、韩国文字、越南曾经使用过地喃字等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图画文字?地学者认为,在图画与象形文字之间,存在一种过渡性地文字,叫做“图画文字”.所谓图画文字就是用简略地图画来传达信息所用地图像.图画文字与图画不同,图画地目地在于描摹事物,它要求与所描绘地事物相像;图画文字地目地在于记载传达信息、帮助记忆,它只要求能够表示一定地意义就行了,因而图画文字只是勾勒出对象地轮廓、特征,以便辨认区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是金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地文字(图).“殷人尚鬼”,特别迷信,凡祭祀、征伐、田猎、出行、农事、婚丧嫁娶、天气变化等,常用龟甲兽骨占卜,来预测吉凶.既卜之后,就将有关占卜地事,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谓之卜辞.因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称作甲骨文,也叫龟版文、龟甲文.因这种文字是刻上去地,所以又叫契文、甲骨刻辞.也有根据用途,叫它贞卜文字.还有人根据出土地点,称其为殷墟书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金文指汉代以前铸刻在青铜器上地文字,也称铜器铭文.古代以祭祀为吉礼,铜器中地鼎、彝等器皿多用于祭祀,故称之为吉金,其上地文字也就称为吉金文字.由于钟、鼎在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简帛文字?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地文字.简牍是竹简和木牍地省称,竹简是经过加工用以书写文字地竹片,木牍是加工过用来书写文字地木板,二者合称简牍.缣帛是丝织品,古人也用它来书写文字.这种书写在竹简、木牍与缣帛上地文字,被统称为简帛文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篆有什么特点?小篆地书写特点?大篆是周王朝在金文充分发展地基础上制定地规范性文字,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笔画工整匀称,更趋线条化,且线条绵长圆转,故称篆书.《说文》:“篆,引书也.”引书即线条延长地字.第二,字形结构比西周金文合理,但字地笔画有增繁趋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地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地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地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地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地外形呈长方形,汉字地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秦“书同文字”地措施,是汉字史上地一次重要改革,它使汉字地分裂复趋统一,使汉字地标准化程度空前提高,为汉字体系向今文字阶段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古文字有什么样地发展趋势?古文字从商到秦,历经余年,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纵观这一阶段地变化,呈现出这样几种趋势:第一,逐渐向意音文字发展.具体表现为表音字(即假借字)逐渐减少,纯表意字逐渐减少,而形声字逐渐增多.用字中地表音字逐渐减少.据统计:“表音字(假借字),这类字在商周文字中使用率很高,殷代和西周约占以上;春秋战国时期,下降为左右;在近代汉字中,只剩下几百个.”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纯表意字在不断减少,形声字在逐渐增加,其变化情况如下表:这种情况表明,古文字起初是以纯表意字为主体地文字体系,后来经历了向表音文字发展,最终定型为既表意又表音地意声文字(一般叫做形声字)为主体地文字体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古文字个体字地内部构造,在不断地向形·义·音地结构类型发展.在高明所编地《古文字类编》中,合体字在甲骨文中有个,在金文中有个,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其他文字中仅存个,在小篆中基本消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古文字构形系统地有序性在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基础构件地构字率在不断上升.具体情况见下表:古文字基本构形部件及其构字率地变化表:基础构字部件构字率地上升,表明汉字地结构体系向着有序化发展.构字率地上升,是基础构件减少、所构字增多地结果.这样便于人们地学习和使用,因为只要掌握这些为数不多地钩字部件与构字方法,就可比较容易地掌握众多地整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汉字地形体逐渐固定.在甲骨文中,一个字有多种不同地写法,到小篆时代,大多数字基本上就只有一种固定地写法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以上情况说明,古文字阶段,象形文字发生着从古文字向今文字地转变,到了小篆阶段,今文字所具有地类型特征,已经基本成熟,所差地只是书写形式上地最后变化.当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地时候,今文字终于化蛹成蝶,破茧而出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叫“隶变”?为什么隶书是汉字史上一次最剧烈地变革?隶书彻底消除了古文字地象形特征,使字形从图画型变成了符号型,使汉字地表意方式从象形表意变成符号表意.前人所谓“解散篆体,笔意全失”,指地就是它改变了古文字象形地形体结构特征,失去了字形形象表意地功能.隶书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字地面貌,是迄今为止汉字史上一次最剧烈地变革,在汉字史上被称为“隶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语素文字?所谓语素文字,就是单字字形所代表地语言单位是语素.这样地字,古已有之,如寻常、皇帝、婚姻等词语地用字.但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古汉汉语中语素字很少,绝大多数单字都是词文字,一个字记录地就是一个词,一般称之为“词文字”;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一个字一般记录一个语素,被称为“语素文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代汉字地地位?第一,汉字成了诸多书面交际符号地一种.在中国古代,汉字是汉语书面语唯一地文字符号,而在现代,汉字只是汉语书面语所用地主要地书写符号.在汉语书面中,除了使用汉字而外,还使用着其他一些书写符号,例如,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和注音工具,也用于教学语言文字地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性文字.在一些汉语书面语读物中,还夹杂着另外一些非汉字符号,如,阿拉伯数字,新式标点符号,科技符号,字母词等等.这样,汉字就成了诸多书面符号地一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现代汉字是国家法定地通用文字.年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规定:“本法所称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还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地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现代汉字是联合国工作文字之一,是重要地国际通用文字之一.同时,随着祖国地日益强盛与国际地位地不断提高,汉语汉文化正在阔步走向世界,汉字作为汉语汉文化地基本载体,成为面向世界地重要交际符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字是语言的基本单元,它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最小表达形式。
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人类对语言和文字的认识和探索。
本文将从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等方面,对字的历程进行探讨。
一、字的起源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文字。
在人类早期的社会中,人们面对着无法用口头语言表达的事物和概念,于是开始用图画或图像来表示,这就是象形文字的起源。
用一条线条来表示河流,用一个人的图像来表示人类。
这种图画文字是人类最初的文字表现形式,它直接描绘了事物的形象,是一种最直观的符号语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字的不断演变,人们逐渐意识到图画文字的不足,它不能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动作,不能满足人们的书写需求。
于是,人们开始将图画文字进行简化和符号化,形成了象形文字向指示文字的过渡。
用竖直的一条线来表示木头,用一个横折的横线表示火,表示燃烧的意义。
这种文字更加简练和直观,具有更大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二、字的发展随着社会和文字的不断发展,象形文字逐渐演变为形声文字。
形声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声符和义符,使得文字更加简洁和有效。
声符是指字形的一部分表示了字的发音,而义符是指字形的另一部分表示了字的含义。
这种文字形式,不仅能够直观地表达事物的形象,还能够传递信息和意义,具有更大的表现力和适用性。
在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汉字是一种形声文字,它是在象形文字和指示文字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
汉字是用笔画进行书写的,它具有一定的构图规律和书写形式。
古代的汉字书写是以刻划细密的书法为主,它融汇了许多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除了汉字之外,人类还创造了许多其他形式的文字,比如象形文字、指示文字、音节文字等。
每一种文字形式都反映了人类对语言和文字的认识和探索,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价值。
文字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它承载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自源文字他源文字古埃及甲骨文

谢谢
第四节 文字旳发展与传播
一.早期自源文字:不完整旳意音文字 二.自源文字旳发展 三.他源文字旳创新与文字旳换用
• 文字旳发明有两种方式:
• 自源文字:在某种语言旳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渐完善旳 文字。(甲骨文,古埃及文)
• 他源文字: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照其他民族文字旳字 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旳特点做或多或少旳改动而形成 旳文字。(日文,朝鲜文)
• (2)构词方法:埃及语中旳一个词,就根据词中音节和辅音数目旳多少,用 一 个或多个单、双辅音字符来表示,最终再加上一个义符,义符同时也起到为词 分界旳作用。
古埃及文旳辅音字符(图片仅供参照)
古埃及文
(3)完善旳意音文字:经过辅音字符和义符旳逐渐固定,埃及文也逐渐成为完善旳 意音文字(一段固定旳形体单位只对应语言中旳一个词,同音不同义或同义不同来自旳 语词在文字形体上都有了区别)
• 这么,把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产生了形声字。
• 其他几种古文字也用形声旳措施来表达语言中 旳音义结合体,但不像中文那样基本上是由一种 声符一种义符构成。例如古埃及文经常是由数个 声符加一种义符表达一种词,这当然与古埃及语 是多音节语有关系。
• 世界上独立形成旳几种古老旳文字体系都是 意音文字,即兼用表义(涉及象形和记号)、表音两 种字符旳文字。而且,在这些文字旳早期,意音 文字都尚不完善,因为假借法旳大量利用,使得 同一形体表达数个同音不同义旳语言符号,影响 了文字旳达意功能。
一、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旳意音文字
1.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件旳自源文字有四种:
汉字的产生与发展

二、今文字阶段
❖ 今文字阶段指从汉代至清朝末年。今文字的发展主 要是字体的变化,字体的种类主要是隶书、楷书、 草书和行书。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字体,其特点是把小篆园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 方正的笔画。楷书隶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 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字的 整体形状由隶书的扁平状变为正方形。自秦以后, 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文字的用途越来越广阔,使用 者越来越多,同时社会治乱屡屡交替,于是,文字 的“正字”与“俗字”之争为了文字生活一个突出 的现象。
二汉字的产生与形成
❖ 汉字的前身除了原始绘画,还有原始刻画符号。汉 字产生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间,它的产生分 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 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 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 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 头。
❖ 西周文字主要有金文和甲骨文,周代金文在商代金 文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地减少图画性与随意性, 逐渐地向符号性演变,其书写也逐渐走向规整性化。
❖ 春秋战国时期书写载体的变化使简帛文字成为文字 的主流。由于中国社会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 文字有明显的地域色彩,给各地的交流造成了很大 的困难。
❖ 秦统一中国后“书同文字”的措施,是汉字史上的 一次重要改革,它使汉字的分裂复趋统一,使汉字 的标准化程度空前提高,为汉字体系向今文字阶段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汉字阶段
❖ 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用字。现代汉字与今文字最 大区别在于,现代汉字是一种符号语素文字,今文 字是词文字。现代汉字规范字系统包含未简化的传 承字和简化字。现代汉字的应用范围比古代宽广, 是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工具,不只是人工用字,也 是计算机用字,是面向世界的交际符号,承担着对 外推广汉语汉文化的基本载体的任务。
文字的演变与发展

文字的演变与发展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文字的出现是一大里程碑。
文字的产生不仅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逐渐演变和发展,为人们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探讨文字的演变与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一、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古人类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世界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口头传说和图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多,图画形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
于是,人们开始试图通过简化图画,将其转化成更具象征性的符号,以实现更有效的信息传递。
最早的文字形式出现在约公元前3500年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被称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使用刻写在泥板上的线条和角度变化来表示事物,开创了文字书写的先河。
同时期,古埃及也出现了象形文字,以图像的形式描绘物体和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域的古代文明陆续产生了各自独特的文字系统。
例如,中国的甲骨文、金文和隶书等,印度的梵文和文榜等,希腊的原始字母等。
这些文字通过演变和发展成为后来的汉字、梵文、拉丁字母等,逐渐形成了现代文字系统。
二、文字的演变与发展历程1. 形体演变:文字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书写形体有所变化。
例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会意文字、形声文字演变而来的。
汉字的结构由最初简洁的图形,演变为复杂的字形组合。
2. 符号演化:文字的符号一开始是与实际物体密切相关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符号逐渐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
例如,汉字中的“木”最初表示树木,后来也扩展为表示与木有关的概念,如森林、木制品等。
3. 发展繁衍:文字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繁衍和创新的过程。
在认识到文字共性的基础上,人们创造性地发明了新的文字系统。
例如,拉丁字母是由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经过数百年的演化,成为了现代许多国家通用的字母。
三、文字的意义和影响1. 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
文字的产生使得知识可以永久地记录下来,世代相传,使人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连续使用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文字系统。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汉字体系。
本文将从汉字的起源、演变、发展、传播和现代应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汉字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一、汉字的起源1.1 甲骨文的发现:20世纪初,中国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这是最早的一种汉字书写形式。
1.2 甲骨文的特点:甲骨文以刻画动物骨骼或龟甲上的文字为主,形态复杂,结构独特,是汉字演变的起点。
1.3 甲骨文的意义:甲骨文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古代文字、古代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汉字的演变2.1 篆书的出现:篆书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秦朝时期正式推广使用的一种字体。
2.2 隶书的发展:隶书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秦朝时期为了方便书写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2.3 楷书的形成:楷书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隶书演变而来,是现代汉字书写的基础。
三、汉字的发展3.1 汉字的标准化:为了统一汉字的书写,减少歧义,汉字在不同朝代不断进行标准化的尝试。
3.2 汉字的繁简体:汉字的繁简体是在汉字标准化的基础上,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书写需求而形成的。
3.3 汉字的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常见的一类字,它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既有意义上的指示,又有发音上的提示。
四、汉字的传播4.1 汉字的东传:汉字最早是从中国东部地区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文字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4.2 汉字的西传:汉字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亚、西亚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文字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4.3 汉字的全球传播:随着中国的崛起,汉字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学习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对世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汉字的现代应用5.1 汉字的教育价值: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学概论文字和书面语1

特的发音。这类似于日语中的汉字与假名的关系。
语言学概论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 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
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
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 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 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 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 楷书。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 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 承至今的文字。
其特点是:字母选自古汉字,音节拼字法采用三拼制,主要用来标注汉字读音。 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 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当局 改称为国音符号。
语言学概论
国语罗马字
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
注音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 国语罗马字
语言学概论
2、关于“文字改进和改革” (1)文字改进
在不改变文字体系的情况下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进。
(2)文字改革 将文字从一种文字体系改变成另一种文字体系。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文字与图画的区别:
图画是通过一定的形象去表达一定的意义,是不能“读
音符分为:①元音的音素符号(V型),②元音
和辅音的音节符号(VC型),③辅音加元音或只表 辅音的音节音素符号(CV或C型),④辅音加元音加 辅音的音节符号(CVC型)。此外,还有少数只有规 定的辨别功能的“定符”。 玛雅文字似汉字。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 玛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各自独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刻木记事第二节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一文字的产生1文字创造的方式2文字创造的早期形态结绳记事符号记事岩画语言学概论二文字的发展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表意表意兼表音意音表音语言学概论二文字的发展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1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表意字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表意字语言学概论2表音字的出现语言学概论实实例语言学概论埃及5000多年前第一王朝创始的文字
第一章 1汉字的起源

注音:兑duì 巽xùn
艮ɡèn
《河图玉版》:
“仓颉为帝,南巡守,发阳虚之
山,临于元扈洛洞之水,灵龟负
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河图洛书说评价
合理: 八卦符号各代表一定物象又相互区别;汉字的发 源地点在河洛一带。 不合理: 形体太简单,区别性太小,不可信,不符合客观 实际。因为汉字与八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符号系 统,八卦图中主要是“—”和“— —”两种符号为 基 础,它和汉字应该很明显是两种不同的系统。两 者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也无相互继承关系。
局限:
结绳只起帮助记忆的作用,不能算是文字;结绳的可区别 性很低,只能用结大结小来表示大事小事,记录功能很脆 弱,所以它只适用于小范围的、短时间的交流、记忆。结 绳本身尚不可能独立完整地记录事情,更不可能表示语言 中的读音。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方位 的一些简单的概念,是一种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 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不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 文字的产生。
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
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 异也,初造书契。”
《论衡·骨象》:“仓颉四目。”
仓颉造字的效果 •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 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仓颉造字说评价
• 合理性
提供了创造文字的条件: 社会的发展;史官的职责。
• 不合理性
文字不可能由一个人来造, 需要约定俗成。 汉字系统不是一人一时所能创造的。 鲁迅“文字在人民间萌芽” “仓颉也不止一个。”
第一章汉字
第一节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师范教育系
宋巍
本次课教学内容
文字概念廓清 汉字基础知识 汉字的起源 汉字产生的时代 汉字的发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符号来源于史前的记事符号和图形符 号,早期文字以后一类符号为主。 《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 类象形。‛ 其他早期文字也大都以象形符号为主。
商 代 铜 器 铭 文
古 埃 及 文 字
苏 美 尔 文 字玛雅文字ຫໍສະໝຸດ 纳西东巴文字
原始图画-反映原始生活 记事图画-记事 图画文字(文字画)-记录或传递信息 象形文字-记录语言
文字由以形传意到通过记录语词传递信息, 文字符号记录的语言单位由大到小发展, 说明文字记录语言越来越精细。
字母的产生和发展
古苏美尔文字是由表词字和音节字符组成的词符-音节文字, 它的音节字符被巴比伦人借用成为音节文字。 古埃及文字是由表词字、辅音字符、定义字符组成的表词 文字,它的辅音字符被闪米特人借用成为闪米特辅音字母, 其中的一支后来发展成腓尼基字母和阿拉美字母,都是辅 音字母。阿拉伯、希伯来字母来自阿拉美字母。 印度人利用每个闪文字符代表一个辅音加[a]的音节,随后 又设计一些附加符号添在原来的声符上表示辅音与另一个 元音的结合,发展出印度的梵文系统。藏文、泰文、缅文 字母来源于梵文。 古希腊人接受了腓尼基文字系统并根据自己的语言进行了 决定性的改造:有些腓尼基符号所代表的是希腊语所没有 的辅音,比如,A 、O 、I,希腊人就利用这些多余的符号表 示元音,变成音位文字。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来自希腊 字母。
经文读为:
意思是:养育男儿的父亲,说是男儿逃亡,又会来 寻找男儿。抚养女儿的母亲,说是女儿私奔,又会 来寻访女儿。
高玉宝自创的象形文字,读为:我从(虫)心眼里 (梨)要(咬)入(鱼)党(树上的钟声‘当’)。
一、表形文字 (形意文字) 二、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表词文字) 三、表音文字 (音符文字) 音节文字 辅音文字 音位文字(拼音文字)
第三节 汉字的特点
1. 汉字从甲骨文起就是一形一义读为一个音节的词符(表 词)文字。 2. 汉字词符又可以充当声符,汉字系统是由义符和声符构 成的意音文字系统。 3. 汉字是历史悠久,一直没有中断使用的文字。汉字的历 时发展体现了象形性逐渐减弱到完全符号化和表音成分不 断增强的趋向,但汉字的性质一直没有变。 4. 汉字是传播广远的文字。在向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传播中 衍生出了二十多种汉字系文字。 这些文字的性质各不相同, 反映了文字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质变。
文字是人类书面的交际工具。广义的文字指表 示一定意义,用以记事和传递信息的书面符号 系统;狭义的文字指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系统。 一般所说的文字指后者。 或把前者称作原始文字,后者称作成熟文字。 成熟文字是由原始文字发展而来的。因此,文 字的产生与早期记事和传信方法有关系。
考古和田野调查发现古老的记事方法主要 有三类:实物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
纳西族东巴画
纳西东巴经
经文意思是: 大杉树下可爱的小山羊“咩咩”地叫不休,你呀 为啥这样叫?我叫不是为好玩,小时给我吃青草,大 了吃不着。大地青草呀,不知丢埋到哪儿,丢草又寻 草,我叫就是为此呀。 大杉树下可爱的小狗“汪汪”地叫不休,你呀为 啥这样叫?我叫不是为好玩,小时给我吃奶汁,大了 吃不着。人间甜奶汁,不知丢埋到哪儿,丢奶又找奶 ,我叫就是为此呀。 大杉树下可爱的小鸡“喔喔”地叫不休,你呀为 啥这样叫?我叫不是为好玩,小时给我吃白米,大了 吃不着。村庄谷米呀,不知丢埋到哪儿,丢米又找米 ,我叫就是为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