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北京市联合命题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北京市联合命题物理化学试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本题共计60分,每小题2分)1、在隔离系统内:(A)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B)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C)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D) 热力学能、焓均不一定守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热量少(B) 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不规则形式,是由于存在温度差造成的(C) 热和功具有能量的量纲和单位,因此热和功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D) 当对电炉通电时,电源将热传给电炉3、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A) Q >0, ∆H=0, ∆p < 0 (B) Q=0, ∆H <0, ∆p >0(C) Q=0, ∆H=0, ∆p <0 (D) Q <0, ∆H=0, ∆p <04、已知反应 C(s) + O2(g) = CO2(g) 的△H,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A) △H为CO2(g)的生成热 (B) △H是C(g)的燃烧热(C) △H 与反应的△U数值不等 (D) △H 与反应的△U数值相等5、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共8页第8页(A) 在 0 K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B) 在 0 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C) 在 0 K时任何物质的熵等于零(D) 在 0 K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都等于一个定值6、下列关于偏摩尔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 只有广度性质的物理量才有偏摩尔量(B) 偏摩尔量是广度性质(C)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其摩尔量(D) 偏摩尔Gibbs自由能是化学势7、当克劳修斯_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A) p必随T 之升高而降低 (B) p 必不随T而变(C) 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D) p必随T之升高而变大8、关于亨利定律的下列几点说明中,错误的是:(A) 溶质在气相和在溶剂中的分子状态必须相同(B) 溶质必须是非挥发性的(C) 温度愈高或压力愈低,溶液愈稀,亨利定律愈准确(D) 对于混合气体,在总压力不太大时,亨利定律能分别适用于每一种气体,与其它气体的分压无关9、当用三角形(顶点为ABC)坐标来表示三组分物系时,若某物系其组成在平行于底边BC的直线上变动时,则该物系的特点是:(A) B的百分含量不变 (B) B和C的百分含量之比不变(C) C的百分含量不变 (D) A的百分含量不变10、NaCl(s)、NaCl水溶液及水蒸气平衡共存时,系统的自由度为:(A) f = 0 (B) f = 1 (C) f = 2 (D) f = 311、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共8页第8页共8页第8页θr m 0G ∆=,()0T p G ξ∂=∂r m 0G ∆=B B 0v μ=∑(A) 温度 (B)催化剂 (C) 压力 (D) 浓度12、在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达平衡时,下列诸式中何者不一定成立:(A) (B)(C) (D)13、用补偿法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时,主要为了:(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D) 简便易行14、电池在恒定温度、压力和可逆情况下放电,则其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为:(A) 一定为零 (B) T △S(C) △H (D) 与△H 和T △S 均无关15、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而放电的是:(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16、关于液体液接电势E j , 正确的说法是:(A) 无论电池中有无外电流通过,只要电池中有液体液界存在,E j 总是存在(B) 只有两种浓度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互接触时E j 才存在(C) 电池中无电流通过时才有E j 存在(D) 只有电流通过时电池才有E j 存在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电解池来说,负极是阴极,正极是阳极(B) 对电解池来说,负极是阳极,正极是阴极共8页第8页(C) 对原电池来说,负极是阴极,正极是阳极(D) 对原电池和电解池来说,均是正极为阳极,负极为阴极18、理论分解电压是:(A) 当电解质开始电解反应时,所必须施加的最小电压(B) 在两极上析出的产物所组成的原电池的可逆电动势(C) 大于实际分解电压(D) 电解时阳极超电势与阴极超电势之和19、在海上航行的轮船,常将锌块嵌于船底四周,这样船身可以减轻腐蚀,此种方法称为:(A) 阴极保护牺牲阳极法 (B) 阳极保护法(C) 金属保护层法 (D) 电化学保护法20. 反应AY 当实验测得反应物A 的浓度C A 与时间t 成线性关系时则该反应为:(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C) 分数级反应 (D) 零级反应21、在反应A k 1−→−B k 2−→−C ,A k 3−→−D 中,活化能E 1 > E 2 > E 3 , C 是所需要的产物, 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产物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22、按照简单碰撞理论,阿仑尼乌斯公式中的指前因子A 、活化能E a 是否与温度 T 有关?(A) A 、E a 都与T 有关 (B) 仅E a 与T 有关(C) 仅A 与T 有关 (D) A 、E a 都与T 无关23、过渡态理论认为:共8页第8页3Fe(OH)(A) 反应速率取决于活化络合物的生成(B) 反应速率取决于活化络合物分解为产物的速率(C) 用热力学方法可以算出速率常数(D) 活化络合物和产物间建立平衡24、常见的一些亚稳现象都与表面现象有关,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过饱和蒸气是由于小液滴的蒸气压小于大液滴的蒸气压所致(B) 过热液体形成的原因是新相种子——小气泡的附加压力太小(C) 饱和溶液陈化,晶粒长大是因为小晶粒溶解度比大晶粒的小(D) 人工降雨时在大气中撒入化学物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凝结中心的形成25、某物质在水中发生负吸附,该溶液在干净的玻璃毛细管中的高度比纯水在该管中的高度:(A) 更高 (B) 更低(C) 相同 (D) 不能确定26、描述固体对气体吸附的BET 公式,是在朗格缪尔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得的,它与朗格缪尔理论的最主要区别是认为:(A)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 (B)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C) 吸附作用是动态平衡 (D) 吸附是多分子层的27、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是:(A)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增加(C) 温度对表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28、对于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溶胶系统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混合后一定发生聚沉 ( B ) 混合后不可能聚沉(C)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荷量是否接近或相等(D) 聚沉与否取决于Fe 和Sb 结构是否相似23Sb S共8页第8页γ29、关于胶粒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胶中电解质越少,溶胶越稳定(B) 胶粒的布朗运动越激烈,溶胶越稳定(C) 胶团中扩散层里反号离子越多,溶胶越稳定(D) 胶粒的表面吉布斯能越大,溶胶越稳定30、溶胶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A) 均相,热力学稳定 (B) 多相、热力学不稳定(C) 光散射现象明显,渗透压小 (D) 光散射现象弱,扩散极慢二、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计40分,每小题5分)1、1mol 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经绝热不可逆膨胀,体积增加一倍,没有对外做功,问:(1)该气体的温度会不会改变?(2)该气体的熵变为多少?(3)环境熵有没有变化?2、在一恒温封闭的玻璃罩中,放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如何变化?3、某种金属有多种晶型,有人声称他在一定T 、p 下制得了这一纯金属的蒸气、液态、晶型及δ晶型的平衡共存系统.问这是否可能? 4、超电势的存在对哪方面是有害的?对哪方面是有利的?简述其原因。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历年考研试题共9套!

北京⼤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历年考研试题共9套!北京⼤学1992年研究⽣⼊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考试时间:2⽉16⽇上午招⽣专业:研究⽅向:指导教师:试题:单独考试者不答带“*”号的题答案⼀律写在答案纸上,在试题纸上答题⽆效基本常数:Planck常数h=6.626×10-34JSBoltzmann常数k=1.381×10-23JK-1Avagadro常数NA=6.022×10-23mol-1Faraday常数F=9.648×104Cmol-1物理化学部分(共七题,60分)⼀.(10分)甲苯在正常沸点383K的摩尔⽓化焓,。
设甲苯蒸⽓为理想⽓体。
(1)求正常沸点下,1mol液体甲苯可逆⽓化吸的热量Q及对外作的功W。
(2)求正常沸点下,甲苯的,,,。
(3)设甲苯的为常数,请估算甲苯在300K的蒸⽓压。
(4)将1mol,383K,101.325kPa的液体甲苯,在等温下向真空蒸发,完全变为同温同压下的⽓体。
请求甲苯的熵变,环境的熵变,并判据该过程是否可逆。
⽤Gibbs⾃由能减少原理能否判断该过程的⽅向性?请说明理由。
⼆.(8分)(A)对于纯物质均相流体(1)请证明(2)在273.15K-277.15K之间,将液体⽔绝热可逆压缩,⽔的温度是升⾼还是降低?请阐述理由。
(B)物质B与⽔在任何浓度下都可形成液体混合物。
在298K下,实验测得与χB=0.100液体混合物达平衡⽓相中⽔的分压为2.92kPa,同温下纯⽔的蒸⽓压为17.0kPa。
(1)写出上述液体混合物与⽓相平衡的所有平衡条件。
(2)写出液体混合物中⽔的化学势等温式,并具体指明⽔的标准状态。
(3)求上述液体混合物中⽔的活度系数。
要指明计算的依据。
三.(8分)FeO和MnO的正常熔点分别为1643K及2058K。
在1703K,含有30%和60%MnO(质量%,下同)的两种固溶体及含有15%MnO的熔液平衡共存。
北京化工大学物理化学2016年考研真题

③求 298.15K 时该电池反应的 rCp,m 。
5.(20 分)反应 2NO(g) H2(g) N 2O(g) H 2O(g) 在较高温度等容反应器中得如下实验数
据:
表一 1093K 下,反应物 NO(g)大过量:
反应时间 t/s
0
10
18.3
29.2
37.5
p(H2)/kPa
5.00
3.48
1.25
若用
r
k
pn1 NO
pn2 H2
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试求:
①分反应级数 n1 和 n2; ②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③1093K 下,反应物 NO(g)大过量时,计算 H2(g)转化 90%所需的时间。
213.74 J·mol-1·K-1。
①若该反应的 Cp,m 0 ,计算该反应在 383.15K 时的 rGm ;
②计算 Ag2CO3(s)的分解温度。 3.(20 分)有机物 A(l)与水形成完全不 互溶体系,其蒸气压随温度变化如右 图所示。(已知水的气化焓为 40.668 kJ·mol-1)
①计算 368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 ②计算共沸时的气相组成; ③绘出该体系的 T~x 相图(标出各区 域的稳定相态及已知的坐标点);
。(已
知该溶液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34.8 g·mol-1)
13. 质 量 作 用 定 律 适 用 于
反 应 。 有 反 应 A+C→D , 其 机 理 为 : A kA1 2B
kA 2
B+C k3D 。 写出 dcB
。
dt
14. 某温度下,AB 形成真实液态混合物,其蒸气压为 29kPa,溶液中 xA=0.3,平衡蒸气中
。298.15K 时,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 E=0.3521V,已知该反应的 rGm =–42.92kJ·mol-1,
北京大学2016年研究生物理化学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2016年研究生物理化学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考试时间: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试 题:单独考试者不答带“*”号的题答案一律写在答案纸上,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物理化学部分(60分)一.回答下列问题(15分)(1) 一个含有K +、Na +、Cl -、NO 3-的水溶液的平衡体系最多能有几相平衡共存?试写出一组在自由度最大时能描述该体系状态的力学变量。
(2) 纯组分A 和B 能形成不稳定化合物AB ,A 的熔点比B 低。
试画出该体系在定压下的温度~成分示意图,并标明各相区的组成。
(3) 298K ,一种摩尔质量为120g ·mol -1的液体A 在水中溶解度为0.012g/100g水,设水在该液体中不溶解。
试计算298K 下该液体在水的饱和溶液中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 ·mol -1。
(请注明选择的标准态)二.(12分)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mm V P b V RT P +=(b 为大于0的常数) (1) 该气体分别经焦耳实验和焦耳-汤姆逊实验后体系温度如何变化?(2) 求此气体在T ,P 时的逸度。
(3) 阐述常数b 的物理意义。
三.(15分)(1) 某有机化合物A ,在酸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
在323KpH =5的溶液中水解时,半衰期为69.3分,在pH =4的溶液中水解时,半衰期为6.93分。
已知在二个pH 值各自条件下,半衰期与A 的始浓度无关。
该反应速率方程为β+α=-]H []A [k dt]A [d 。
请求:α、β值及323K 时的速率常数k 。
(2) 用波长436.5nm 的光激发气相2,3-丁二烯,已知:φisc =0.97,φp =0.15,τf =24ns ,τp =0.0015s 。
假设单线态只进行荧光和系间穿越,请求:系间穿越速率常数k isc ;荧光速率常数k f ;磷光速率常数k p ;三线态的非辐射衰变速率常数k T ´。
北大物化考研试题及答案

北大物化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是物质的物理性质?A. 可燃性B. 导电性C. 氧化性D. 还原性答案:B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H = q + wB. ΔU = q - wC. ΔH = q - pΔVD. ΔU = q + pΔV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质的化学平衡状态?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相等C.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是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质的相变过程?A.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B.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C. 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是___________。
答案:6.022 x 10^23 mol^-1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____。
答案:功3. 物质的摩尔质量与___________的质量之比是1。
答案:1摩尔4. 根据量子力学,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由___________描述。
答案:波函数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会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吸热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布朗运动及其意义。
答案: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由于受到液体分子无规则撞击而产生的无规则运动。
它的意义在于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为分子运动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2.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常数,并给出其表达式。
答案: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达到平衡时的常数,它表示了反应进行的程度。
表达式为Kc =[C]^c[D]^d / [A]^a[B]^b,其中[A]、[B]、[C]、[D]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浓度,a、b、c、d分别代表它们的化学计量数。
北京化工大学860物理化学1999-2016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均不给分。
一、选择及填空题( 3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临界温度下,临界压力是气体能够液化的最高压力B .不同气体处在相同对应状态时具有相同的压缩因子C .对比参数反映气体所处状态偏离临界点的倍数D .临界温度是气体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2. 系统在循环过程中与多个热源接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 1、Q 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i i i Q T δ⎛⎫ ⎪⎝⎭∑≥B .0i i i Q T δ⎛⎫ ⎪⎝⎭∑≤C .0i i i Q T δ⎛⎫< ⎪⎝⎭∑ D .0i i i Q T δ⎛⎫> ⎪⎝⎭∑ 3. 1mol H 2O(l)在110℃及该温度的饱和蒸气压下,置入一110℃的真空容器中,气化成同温同压的H 2O(g)。
该过程的热力学变化量正确的是:( )。
A .ΔH =0B .ΔU =0C .ΔG =0D .ΔS =04.关于封闭系统的热力学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等温、等容条件下,系统的亥姆霍兹函数减小值大于对外所做的非体积功B .在等温W ’=0条件下,系统的亥姆霍兹函数变等于对外所做的最大体积功C .在等温、等压、W ’=0条件下,系统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能够自发进行D .等温、等压可逆过程,系统的吉布斯函数变等于对外所做的最大功5. 373.15K ,101.325kPa 条件下,H 2O(l)和H 2O(g)的化学势分别为2H O (l)μ和2H O (g)μ,同温下其标准熵分别为2m,H O (l)S 和2m,H O (g)S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2222H O H O m,H O m,H O (l)(g)(g)(l)S S μμ<<,B. 2222H O H O m,H O m,H O (l)(g)(g)(l)S S μμ=>,C. 2222H O H O m,H O m,H O (l)(g)(g)(l)S S μμ<>,D. 2222H O H O m,H O m,H O (l)(g)(g)(l)S S μμ=<,6.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物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物理一、选择题1.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A.1种B.2种C.3种D.4种解析: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为n==3种。
选项C正确,BCD错误。
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解析: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A正确;B、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故B错误;C、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光可以在真空中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
答案:A3.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
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
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
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 )A.B.C.D.解析:由题意:设向右为x正方向,振子运动到N点时,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位移,所以振子运动到N点时开始计时振动图象应是余弦曲线,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4.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
两圆环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 a和E 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a:E b=4: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B.E a:E b=4: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C.E a:E b=2: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D.E a:E b=2: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S,题中相同,a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 a==S=π,b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 b==S=π,由于r a:r b=2:1,所以,由于磁场向外,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
2016年研究生初试专业课-767物理化学

五、计算题(45分,每小题15分)
1.已知在373K,101.325 kPa时,水的汽化热为40.64 kJ/mol。若101.325 kPa下,1.00 mol水蒸气在373K时凝结为同温度的水蒸气。求该过程的W、Q、△U和△H。
2.已知413K时纯C6H5Cl(l)和纯C6H5Br(l)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25.2kPa和66.1kPa。若两液体组成的理想溶液在413K、101.325 kPa下沸腾,求该溶液的组成及在这种情况下,液面上平衡蒸气的组成。
A. W1>W2>W3B. W2>W1>W3
C. W3>W2>W1D. W3>W1>W2
9.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只适用于()
A.单纯状态变化B.相变化
C.化学变化D.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第3页
10.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ΔS=0 B.ΔG=0
C.ΔH=0 D.ΔU=0
11.在158℃与13℃之间工作的热机的最大效率是()
4.理想稀溶液就是稀的理想溶液。()
5.“第一类永动机”是指只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全部变为功而不留下任何其它变化的机器。()
6.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其摩尔量。()
第4页
7.热力学标准态只规定了压力和相态,而标准态的温度则是任意的。()
8.水的冰点低于其三相点的温度。()
9.理想溶液与理想气体一样,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A.高B.底
C.相等D.不可比较
7.对于可逆电池,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A.rG= -nEF B.rG< -nEF
C.rG> -nEF D.rG= -nEF =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物理化学)□√需使用计算器□不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p A和V A。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问p A和V A的变化为()(A) p A和V A都变大 (B) p A和V A都变小(C) p A不变,V A变小 (D) p A变小,V A不变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3.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出发,经等温可逆膨胀或绝热可逆膨胀,使其终态均达到体积为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 )(A)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D) 无法确定关系4. 对于可逆变化有⎰=∆BAR T QSδ下述各说法中,哪一个正确()(A)只有可逆变化才有熵变(B)可逆变化没有热温商(C)可逆变化熵变与热温商之和相等(D)可逆变化熵变为零5.用力迅速推动气筒活塞而压缩气体,若看作绝热过程,则过程熵变( ) (A)小于零(B)大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6. 将固体NaCl投放到水中,NaCl逐渐溶解,最后达到饱和。
开始溶解时溶液中的NaCl 的化学势为μ(a) ,饱和时溶液中NaCl的化学势为μ(b) , 固体NaCl的化学势为μ(c),则:( )(A)μ (a)=μ (b)<μ (c) (B)μ (a)=μ (b) >μ (c)(C)μ (a) >μ (b)=μ (c) (D)μ (a) <μ (b) =μ(c)7. 恒温恒压下,在A与B组成的均相体系当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时,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8. 两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p B∗,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 A∗>p B∗,则:( )(A)y A>x A(B)y A>y B(C)x A>y A(D)y B>y A9. 在温度T 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P A*,化学势为μA*,并且已知在PΘ下的凝固点为T f*,当A中溶入少量与A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P A、μA、T f则( )(A) P A* < P A,μA*<μA,T f*<T f(B) P A*> P A ,μA*<μA ,T f*< T f(C) P A*< P A,μA*<μA,T f*> T f(D) P A*> P A ,μA*>μA , T f*> T f10. 在PΘ下,用水蒸汽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A)必低于373.2K (B)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C)必高于373.2K (D)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11. 对于相律,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D) 平衡的各相中,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12. 在300K下,一个抽空的容器中放入过量的A(s),发生下列反应A(s) B(s)+3D(g)p=1.02kPa。
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θK(300K)应为()达到平衡时D(g)的压力*D(A)1.02 (B)3.06 (C)1.04×10-4(D)1.03×10-613. 关于配分函数,下面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A) 粒子的配分函数是一个粒子所有可能状态的玻尔兹曼因子之和(B) 并不是所有配分函数都无量纲(C) 粒子的配分函数只有在独立粒子体系中才有意义(D) 只有平动配分函数才与体系的压力有关14. 已知CO 的转动惯量I = 1.45×10-26 kg.m2,则CO 的转动特征温度为:( )(A) 0.36 K (B) 2.78 K (C) 2.78×107 K (D) 5.56 K15.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16. 已知298K,½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 + a - b (B) 2a - b + 2c(C) 2c - 2a + b (D) 2a - b + c17. 298 K 时, 在下列电池Pt│H2(p)│H+(a=1)‖CuSO4(0.01 mol·kg-1)│Cu(s) 右边溶液中加入0.01 mol的KOH溶液时, 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18.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2(aq)| Cl2(p),Pt(B) Zn| ZnCl2(aq)| KCl (aq)| AgCl,Ag(C) Ag-AgCl| KCl(aq)| Cl2(p),Pt(D) Pt,H2( p)| HCl (aq)| Cl2(p),Pt19. 可以直接用来求Ag2SO4的溶度积的电池是( )(A) Pt|H2(p)|H2SO4(a)| Ag2SO4(s)|Ag(B) Ag|AgNO3(a)||K2SO4(a)|PbSO4(s),Pb(s)(C) Ag(s),Ag2SO4(s)|K2SO4(a)||HCl(a)|AgCl(s),Ag(s)(D) Ag|AgNO3(a)||H2SO4(a)|Ag2SO4(s),Ag(s)20. 在298 K时,0.002 mol·kg-1的CaCl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γ±,1与0.002 mol·kg-1的CaSO4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γ±,2相比较是:( )(A) γ±,1 > γ±,2(B) γ±,1 < γ±,2(C)γ±,1 = γ±,2 (D)无法比较21. 已知基元反应A+B → P+······在定容条件下,在100℃时,起始浓度C A,0=C B,0=a mol·dm-3,其半衰期为t1/2,若起始浓度C A,0=C B,0=b mol·dm-3,其半衰期为t1/2ˊ,当a>b时( )(A) t1/2>t1/2ˊ (B) t1/2=t1/2ˊ (C) t1/2<t1/2ˊ(D)t1/2与t1/2大小关系不确定22. 很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因支链反应发生的爆炸有一定爆炸界限,其上限主要由于( )(A) 容易发生三分子碰撞而丧失自由基(B) 存在的杂质发挥了影响(C) 自由基与器壁碰撞加剧(D) 密度高而导热快23. 欲研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它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A) 停止-流动法(B) 分子束法(C) 闪光光谱法(D) 碰撞理论计算法24. 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若其直径为2×10-3 m,表面张力为0.7 N·m-1,则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A) 1.4 kPa (B) 2.8 kPa (C)5.6kPa (D) 8.4 kPa25. 恒温恒压下,将一液体分散成小颗粒液滴,该过程液体的熵值(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定26.测得氧在纯净的金属W 表面上化学吸附热为596.64 kJ·mol-1, 而气态氧原子的吸附热为543.92 kJ·mol-1, 氧的解离能为491.53 kJ·mol-1, 则氧在W 表面上吸附性质为( )(A) 分子吸附, 范德华力(B) 分子吸附, 生成氢键(C) 原子吸附, 生成共价键(D) 原子吸附, 生成吸附配位键27. 纯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恒温恒压组成时水与哪类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A) 饱和水蒸气(B) 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C) 空气(D)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28.若分散相固体微小粒子的表面上吸附负离子, 则胶体粒子的ζ电势( )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大小无法确定29. 超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粒子的实像(B)粒子的虚像(C)散射光(D)透过光30.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分散介质对固定的固体表面电荷作相对移动的现象称为( ) (A)电泳(B)电渗(C)流动电势(D)沉降电势二、计算证明题(每小题 9 分,共 90 分)1、(10分)1mol理想气体,初态为T1=298.2K,p1=100kPa,经下列两种过程达终态p2=600kPa,计算下列各过程的Q、W、ΔU、ΔH、ΔA、ΔG和ΔS孤立。
(已知298.2K理想气体的标准熵为205.03 J·mol-1·K-1,绝热指数 =7/5。
)(1)等温可逆过程(2)绝热可逆压缩2、(10分)苯和甲苯组成的液态混合物可视为理想液态混合物,在85℃、101325Pa 下,混合物达到沸腾,试求刚沸腾时液相及气相组成。
(已知85℃时,*p 甲苯=46.00kPa ,苯的正常沸点80.10℃,苯的摩尔气化焓Δvap H m=34.27kJ·mol -1。
)3、(10分)A, B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如下图:(图12)(1)标明各区域中的稳定相;(2)将14.4kg 纯A 液体和9.6kg 纯B 液体混合后加热,当温度t 无限接近t 1(t =t 1-d t )时,有哪几个相平衡共存?各相的质量是多少?当温度t 刚刚离开t 1(t =t 1+d t )时有哪几个相平衡共存?各相的质量各是多少?4、(8分)在448~688K 的温度区间内,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下面的气相反应:I 2 +环戊烯 →2HI + 环戊二烯得到θK 与温度(K )的关系为 TK 575.45103439.17ln -= 计算在573K 时,反应的θm r G ∆ ,θm r H ∆和θm r S ∆5、(12分)双原子分子 Cl 2 的振动特征温度ΘV = 801.3K(1) 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氯气在 323K 时的 C V ,m (不考虑电子运动和核运动)(2) 用能量均分原理计算 Cl 2 气的 C V ,m(3) 二种方法算得的数值不一,试说明原因6、(12分)有电池Hg(l)|Hg 22+(a 1)||Hg 22+(a 1),Hg 2+(a 2)|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