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考研经验心得
2024年研究生手册学习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研究生手册学习心得体会模版一本“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手册”汇集了研究生阶段从招生、入学到答辩、就业;从学籍管理到奖励惩罚;从培养计划到学位授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内容详细具体,面面俱到,不仅有具体条例,还有相关实施办法,保证了条例的实施。
就拿“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来说,其中不仅具体的枚举了学生触犯某一条应受那种处罚,还保留了学生申诉的权利,这一点充分体现我我们学校在处理学生问题方面的民主。
虽然条例中有这么多“不可以做”,表面上看似乎约束很多,感觉不自由,但是这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可以做”。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在一定的约束下实现的。
只有当自己的知识、阅历和层次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越矩”的境界。
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不应该把各种限制性的条例当成是自由的障碍,不要在这条红线附近游走,而是要主动提升自己的觉悟,从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决定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如果一个人境界觉悟高的话,她即使不阅读这种条例,也不会做出违反条例的行为。
就拿“论文造假”来说,如果一个人是抱着弄虚作假,混个文凭的心态来读研,那么注定他在学术上不会有什么造诣。
最后即使他瞒天过海,侥幸通过答辩,得到学位,也只是自欺欺人。
应为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是不会有假的。
而且随着论文检测系统的不断完善,这种造假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所有我奉劝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好自为之,堂堂正正做人才会问心无愧。
另外一点感想就是我们应该在这短短的两年半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国际合作的资源,各种科研基金和创业基金。
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这也行是一生中能在学校系统地学校的最后两年了,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不要被社会上一些物质上的诱惑所左右,做到心无旁骛。
如果能专心搞搞研究,做出点自己的东西,那么对将来是非常有帮助的。
2024年研究生手册学习心得体会模版(2)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认识到研究生阶段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
民办二本能源与动力考研成功案例

民办二本能源与动力考研成功案例嗨,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励志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民办二本的同学考上能源与动力专业研究生的事儿。
这个同学叫小A,他刚进民办二本的时候,心里可不得劲儿了。
周围人总是对民办二本有点偏见,觉得在这儿上学没什么大出息。
可是小A偏不信这个邪,尤其是他学了能源与动力这个专业之后,就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着一定要在这个领域里闯出一片天。
小A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了考研的目标。
但是呢,他也知道自己的基础和那些重点院校的同学比起来,可能有点薄弱。
那怎么办呢?笨鸟先飞呗!他先从课程学习开始。
能源与动力这个专业的课程可不简单,什么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之类的,听起来就头疼。
小A上课的时候那是全神贯注,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错过老师讲的任何一个知识点。
而且他的笔记做得那叫一个详细,密密麻麻的全是重点和自己的理解,他的笔记后来都被同学们借来复印,当成复习宝典了呢。
课后,他就一头扎进图书馆。
别人在宿舍打游戏、刷剧的时候,他就在图书馆里和那些复杂的公式、理论死磕。
有时候为了搞懂一个概念,他能在图书馆待到闭馆,然后回宿舍还接着想,晚上做梦都在做能量转换的梦呢。
到了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他更是开启了“拼命三郎”模式。
他选的目标院校还挺不错的,是一个在能源与动力专业排名很靠前的学校。
这时候,他要复习的东西就更多了。
英语单词背了一遍又一遍,那些单词书都被他翻得破破烂烂的,好像经历了一场大战。
他还每天早起去操场背作文模板,冬天的时候,冻得哆哆嗦嗦的,嘴皮子都不利索了,还在坚持。
数学就更难搞了。
那些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的题目,像一个个小怪兽一样。
小A 就像个超级英雄,每天做大量的练习题,把错题整理成一本厚厚的错题集。
他经常看着那本错题集说:“哼,今天我一定要把你们这些小怪兽都打败!”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也不害怕,到处找老师、同学请教。
有一次,为了一道数学题,他在老师办公室门口等了两个小时,就为了老师给他讲那十分钟的解题思路。
哈工大研一学长经验分享

哈工大研一学长经验分享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也不算一个优秀的学生。
高考我考了两次,考研我也考了两次。
两次失利,两次复读,并没有对我的心理和人生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相反,两次复读后的成功,愈加坚定了我的人生信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志者事竟成。
初中的时候,在那个乡村中学里,我是一个好学生,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三名,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县城的高中后,我黯淡了,在来自诸乡镇的众多尖子生中,我只是极平凡的一个,平凡得以至于老师感觉不到我的存在。
或许是高中的平淡和初中的荣耀反差太大了,我越来越趋于沉默,越来越沉迷于武侠小说的世界中。
就这样,第一次高考,我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对于高中三年,我是没有什么记忆的;对于那些老师,我也没有什么感觉,不恨也不爱。
三年中,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找过我谈心;甚至一位英语老师还在课堂上当众辱骂过我,从那以后,我一直不喜欢上他的课,他也再没有叫过我回答问题。
1997年我第一次高考,150分的英语只考了73分。
现在我想,要是当时有哪位老师找我好好谈谈心,也许我就不会那样一直消沉下去了。
换了一个中学复读后,我狠命地学习,特别是英语,我把高中三册课本的课文全部背了下来。
当时,心里憋着一口气:我一定要考上一个名牌大学,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人生是需要激励的,我那时的动力,来源于内心深处一股不服输的怨气,由此产生了学习的狠劲。
1998年我第二次高考,英语考了127分,单科全县第一,总分578分,超出重点线很多,我终于成功了!知道哈工大,是因为在一期《中学生数理化》上看过有关她的介绍。
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我就决定报考这所著名学府。
那个时候,看着地图上遥远的哈尔滨,心中充满了无限遐思:沿途要经过那么多的城市,南昌、武汉、郑州、石家庄、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每次开学或放假的时候,我就可以去一个城市旅游了!呵呵,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是想得太美好了!可是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时,他们一个劲的反对我填报哈工大,说那边既偏僻又寒冷。
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重要知识点归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是研究能源的产生、转化和利用,以及动力设备、能源设备和热工过程的工程学科。
在上海市考研中,能源与动力工程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对于考生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热力学基础知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原理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和能量传递方向3.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和熵的零点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状态变化过程5. 热力学循环和热力学效率二、燃烧与流体力学1. 燃烧的基本过程和燃烧热力学分析2. 理想反应与实际燃烧3. 高效燃烧与环境污染控制4. 燃烧器和燃烧室的设计与优化5.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和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三、热传导与传热1. 热传导基本方程和导热系数的计算2. 复杂传热问题的数值模拟与计算3. 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4. 传热器的设计与改进5. 冷却系统和供热系统的优化四、能量转换与动力设备1. 热力工程和动力工程的基本原理2. 热能转换装置的分类和性能参数3. 温度与压力的测量与控制4. 燃料的选择与燃烧调节5. 动力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五、能源系统与可再生能源1. 能源系统的构成和能源调度2. 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较和评价3.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4. 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评价5. 能源政策与能源经济的相关问题六、新能源技术与节能减排1. 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2. 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3. 节能与能效改进的技术途径4. 节能减排政策与技术措施5. 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活的相关问题综上所述,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的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热力学基础知识、燃烧与流体力学、热传导与传热、能量转换与动力设备、能源系统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技术与节能减排等。
考生们应该重点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复习资料热力学与能源转换技术梳理

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复习资料热力学与能源转换技术梳理热力学和能源转换技术是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对于考研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与热力学和能源转换技术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热力学基础知识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热量和能量转换的科学,它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平衡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它表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量传递方向的定律,它表明热量不会自行从冷物体传递到热物体,热流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二、能源转换技术1. 热能转换技术热能转换技术是指通过将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来实现能源转换的技术,其中包括燃烧、蒸汽发生、焚烧、核能转换等。
2. 水力能转换技术水力能转换技术是指利用水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技术,其中包括水轮机、水力发电等。
3. 风能转换技术风能转换技术是指利用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技术,其中包括风力发电机、风能储存等。
4. 太阳能转换技术太阳能转换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的技术,其中包括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5. 生物能转换技术生物能转换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的技术,其中包括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气化等。
三、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 清洁能源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成为了当前能源转换技术发展的重点,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 新能源转换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能源资源,各国都在加大对新能源转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包括氢能转换、地热能转换等。
3. 能源转换技术的优化与提高效率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能源转换技术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包括燃烧技术的提高、流体力学模拟等。
新版上海理工大学学校能源动力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我并没有想过。
直到这几年的学习,出于自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是远远不够的!怀着专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考研,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
充满信心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好它的前提,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方向。
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
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说,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大家放心阅读即可。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动力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1)工程流体力学(自命题)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2)传热学A(自命题)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3)工程热力学A(自命题)(801)工程流体力学参考书:(1)《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版)黄卫星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年(2)《工程流体力学》(第四版)孔珑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802)传热学A参考书:《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03)工程热力学A参考书:(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毕明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年(2)《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常见题型解析与解题技巧

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常见题型解析与解题技巧近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成为考研人群中备受关注的专业领域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本文将就上海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常见题型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解析1. 单选题单选题是能源与动力工程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先通读题目,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点。
然后逐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明显错误答案,再根据题目所述逐步缩小选项范围,最终选择正确答案。
此外,还应注意排除迷惑性的干扰项,避免被错误选项引入歧途。
2. 多选题多选题相对于单选题来说更为考验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先整理题目中的信息,明确每个选项所描述的内容,并与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
然后逐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最终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多选题通常会设置陷阱选项,考生在做题时要谨慎选择,避免被迷惑。
二、填空题解析填空题是能源与动力工程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首先应仔细审题,确保填写的答案与题目要求相符。
其次,对于较复杂的填空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先预测答案,再根据预测的答案确定合适的填空位置。
此外,还应注意填空词的语法和搭配要求,避免出现语病。
三、计算题解析计算题在能源与动力工程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和条件,并根据所学知识和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计算精度,尽量保留有效数字,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过多或过杂,可以先整理数据,然后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计算,避免出错。
四、分析题解析分析题是能源与动力工程考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仔细阅读题目中的信息和要求,理清问题的逻辑和关系。
然后,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在回答问题时,考生应注重论证过程的合理性和结论的可行性。
理学考研经验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完成了理学考研的征程。
回首这段历程,感慨万分。
在此,我想将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准备考研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在考研这条道路上,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对于我来说,选择理学专业是因为我对自然科学领域充满兴趣,希望在这个领域深造。
明确目标后,就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前方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考研并非易事,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考研复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制定学习计划的一些心得:1. 确定复习周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2. 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细化到每天,确保每个科目都有所涉猎。
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3. 调整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确保学习效果。
三、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1. 注重基础知识:理学专业涉及多个学科,基础知识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理解与应用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知识点,还要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做好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笔记有助于巩固知识点,方便复习。
4. 利用网络资源:如今,网络资源丰富多样,要学会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四、关注心态调整,保持良好状态考研过程中,心态调整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1.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
2. 学会放松: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要学会放松,如散步、运动等。
3. 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
4. 与他人交流:在考研过程中,与同学、朋友、家人交流心得,有助于缓解压力。
总之,理学考研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定信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关注心态调整,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时不时在梦境中还会因为考研试卷而惊醒,醒来却格外的安心,毕竟上岸了,毕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高考的失利让我选择了复读,复读的失利让我来到了唐山学院,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自己同学复读提升了一两百分的时候,我这个复读后降低二十分的奇闻逸事成了酒后必拿来吹牛x的段子。
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恋爱,打游戏,游山玩水,放纵的享受着难得的自由,挂了三门课,但也过了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在大四也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因挂科延期两年)。
回归正题,起初并没有考研的打算,但是面对高中同学各种出国留学与保送,心中那份不甘又在不断膨胀,似乎很久没有什么能证明自己的东西,似乎我的学生生涯就要在这所排名640的高校中画上句号!最终决定考研,而且在决定之初就已经下定必须上岸的决心。
在大三上学期报了视频课,但因为各种职务的原因,基本划水而过,真正开始复习大该是大三下学期四月份(三月又参加了学院杯足球赛)。
高分辅导丽丽老师V信:要三三刘刘刘散散就零三
一、院校选择
首先我想谈一谈选学校的问题,似乎网上充斥着各种本三本二冲击985并顺利上岸的例子,我相信这些是真的,但是我还是仔细审视了一下自己的状况:挂了三科,绩点2.7,本科院校排名600+,专业课基本划水,数学一塌糊涂(毕竟高考第一次99分,第二次90分)。
所以我一开始定了四所高校:太原理工,河北工业,上海理工,北京建筑。
但是我极其向往大都市的生活,所以很喜欢上海和北京。
参照前一年的招生简章,我发现上海理工的动力工程专业招收人数很多,达到130人,而且复试线连续三年国家线,每年报考人数在300人左右(2019年报考人数436人,历史新高)。
所以心中基本上选择了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专硕。
而且上海理工大学的动力工程专业属于王牌专业,全国排名前15,远超部分名校。
当时也琢磨着上海理工不是985,211应该压力小一点。
二、初试
在选择院校的同时,我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
数学方面:数学可以说是我的头号难题,上文中也提到过高考时的惨痛教训,所以在四月至九月所有大块的时间都交给了数学,四月到六月,两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高数以及现代课本并做了一遍课后习题。
进入暑假后,一边看视频一边做李永乐的660题和配套练习册,在这期间进度极慢,经常是一上午或下午只能做三至四题(暑假期间,我把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交给了数学),这样的进度让我十分恐慌,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告诉自己要弄懂每
一道题,不能求快,数学能到90分即可……直到十月份我才做完了660,开始了真题模拟,因为担心时间不够用直接开始从2000年做起。
真题马马虎虎的刷了两遍,一直很急躁。
顺便说一句,真题必须要做,必须掐时间,严格要求,而且要算好距离考试的时间,因为我在当时九月份的时候算了一下:数学一套卷子一上午,下午核对,做错题整理,一天时间。
英语,专业课真题又一天时间。
这样一个周期为两天,做20年真题需要40天左右,再加上二刷,至少要拿出两个月,所以要列计划,早做打算(当然这期间的早晨和晚上可以背英语和政治)
数学虽然是花时间最多的,但成绩不出所料,还是最差的:72分。
接下来谈一下英语:我一直认为英语是我的优势学科,每次四六级考试我也是坚持完整的做完一套星火英语,在大三下学期,我每天会利用晚上时间做六级题,或者英语一真题(因为我考英二,担心英二真题不够,所以从英一做起),最终在大三六月份通过了英语六级。
暑假晚上做英语真题一直做到了考试前,没有买过其他资料,最后买了两本英语预测卷由于太难,基本上做一套撕一套。
英语还是推荐刷真题,英语一一遍,英语二两遍。
背单词:前期背恋念有词,后来背阅读中的生词。
但是英语考试也不是很理想……小作文出现了失误,一个单词在作文中出现了五次,但是拼写错了,更改后,依旧是错的。
基本上小作文已经面目全非了,心态有所起伏。
所以模拟考试很重要,为各种意外做准备。
政治:政治相对于其他三科算是最简单的。
所以切记花费大量时间。
我的复习时间是八月份花费七八天的时间看完所有视频课,然后开始刷选择题(石磊的1500题)在十一月份肖八推出前,将选择题刷两遍。
进入十一月做肖八,然后肖四,每天早上拿出一小时背大题,在十二月份后改为每天两小时,考试前两天每天背一上午。
当然由于我背诵用力过猛,考试的周末一直嗓子疼,周日考试结束后的夜晚高烧不止………
专业课:上海理工动力工程的专业课可以说是比较简单,但从近几年看也有逐年难度增加的趋势。
考试书籍三选一,分别为: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传热学最为简单,选择人数超过80%,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也选择传热学,参考书目是《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主编的这一本。
我本科传热学挂科,考研专业课成绩134分,参加复试的同学基本没有人低于120分。
复习方式也是十分传统,我在九月初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准备工作,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过课本,过课本十分重要,传热学以理解记忆为主,课本上的例题,概念必须牢牢掌握。
在十月份我开始做真题,专业课真题为2002~2018年考题,题型很清晰,简答题、计算题两类,简答题分值逐年减少,到2019简答题为30分,计算题基本上每年都是五道大题,每道题二到三问。
刚开始上手十分困难,简答题、计算题基本一道题也写不出来,但是坚持做完五年后会发现,计算题每年类型基本一致,简答题覆盖面很广,包括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的各类应用,离散方程式的书写等,但是重复率比较大,每年都会重复两三道前三年的简答题。
计算题类型基本不变,分别是:几何体导热问题、肋片导热问题、管道表面对流传热、黑体辐射、换热器计算。
这些问题难度都不大,只要熟练掌握前几年计算题,这些都比较容易。
肋片导热问题这几年难得逐渐增加,涉及到微积分的推导,需要格外注意。
如果自己复习效果不是很好,也可以考虑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
辅导老师是安排考生目标院校对应专业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会根据你的学习基础和辅导需求做授课计划,针对性补足你弱势的地方,辅导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复习效率也比较高。
而且真题、复习资料也可以从学长学姐手里获取,省心很多,也不用担心被骗。
三、复试
春节后,考试成绩公布,我总成绩332,数学72,英语63,政治63,专业课134。
我是成绩公布后开始复试准备的,基本上是一个月的时间。
复试笔试科目: 制冷原理与装置、锅炉原理、透平机械原理、新能源科学与技术(任选一)。
面试包括自我介绍和问答环节。
复试笔试这几本书籍我都没有学过,于是选择了没有计算的锅炉原理。
这本书自学简单,上手比较容易。
我用两周时间粗略的过完了课本,再用一周时间背历年真题,最后一周背中英文自我介绍,并大概看了看本科专业课重点(最大收获!),这期间又要自己去体检,准备证件、荣誉复印件,本科参观实习,所以自身感觉复习得很一般……
复试通知是在前一周,当时心里就凉了一半,学硕各专业都缺人,专硕爆炸,参考前三年都是国家线即复试线,今年过线人数过多,采取1:1.5划线,复试线306,整整比国家线高了46分………
在我印象里复试是3.28,我订了26号下午至30号上午的宾馆,因为上海理工是24小时内出拟录取公示,取政审表,所以待得时间比较长。
到校后心又凉了一半……332分仅仅排在117位,录取130人,真的是处在悬崖边缘!基本在旅馆的一天都是背题背自我介绍,之前高铁上的七小时也是这样,有一点魔怔了。
复试当天笔试一小时,前几道题中规中矩,最后一道竟然是写一篇三百字关于热的论文,瞬间难倒,只能按照印象写了一个论文框架,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剩下就是一通狂编。
面试定在上午十点进行,每组20人左右,我是第十二名,分享一些面试干货!我们组复试自我介绍无要求,可以中文,可以英文;翻译就是一些英文论文节选;时间一般为二十分钟自我介绍和翻译进行完后就是问答环节,他会首先问你些基本情况:学校,家乡,绩点,四六级成绩(极其重要,六级被称为复试护身符!)随后会问你学得最好的专业课,然后进行提问,
比如被提问传热学:1、传热方式及原理2、热电偶测温原理,影响测温的因素3、什么是黑体、灰体等。
然后就是根据本科成绩单的随机提问,完全随机,无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
多亏我过了课本重点。
提问了我:1、冷热源方面:热泵的种类,地源热泵的原理,地源热泵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测试技术方面:知道哪些测试方法。
3、工程管理方面:知道哪些经济项目模型等。
最后就是自我加分环节,会让你介绍一下自己做过的项目和得过的奖项,我的一个省级项目二等奖为我最后几分钟增色不少!
考试完,感觉并不轻松,对于是否录取没有丝毫把握,虽然已经两天晚上没有好好睡觉了,但是依旧睡不着……第二天下午四点,成绩公布,我被拟录取了……初试排名117,复试排名47,总排名62,成功上岸!
“黄浦滩头微雨晴,龙华渡口晚潮生”,当晚逛了外滩,游了豫园,看深夜微雨,大口咀嚼着初春时节的含有青草味空气,似乎一切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