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第一章:昆虫的生殖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特点。
2. 掌握昆虫的繁殖行为和繁殖器官的结构。
教学内容:1. 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昆虫的繁殖行为:交配、产卵、守护卵等。
3. 昆虫的繁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睾丸、附睾、阴茎等)和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殖方式。
2. 讲解生殖方式:介绍昆虫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举例说明。
3. 讲解繁殖行为:介绍昆虫的交配、产卵、守护卵等繁殖行为,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
4. 讲解繁殖器官:介绍昆虫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第二章:昆虫的发育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和特点。
2. 掌握昆虫的生命周期和发育过程。
教学内容:1. 昆虫的发育方式: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2. 昆虫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3. 昆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孵化、生长发育、繁殖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发育方式。
2. 讲解发育方式:介绍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举例说明。
3. 讲解生命周期:介绍昆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
4. 讲解发育过程:介绍昆虫的受精、孵化、生长发育、繁殖等发育过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发育方式和生命周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第三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
2. 分析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教学内容:1. 昆虫的生殖实例:蝴蝶、蜜蜂、蝗虫等。
2. 昆虫的发育实例:蝴蝶、蜜蜂、蝗虫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
2. 讲解生殖实例:介绍蝴蝶、蜜蜂、蝗虫等昆虫的生殖方式,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第一章:昆虫的生殖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
2. 掌握昆虫的繁殖特点。
3. 能够解释昆虫的生殖过程。
教学内容:1. 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昆虫的繁殖特点:昆虫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卵的孵化条件。
3. 昆虫的生殖过程:求偶、交配、产卵、孵化。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昆虫的生殖器官,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生殖方式: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昆虫的生殖方式。
3. 讨论繁殖特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昆虫繁殖的了解,引导学生总结昆虫繁殖的特点。
4. 展示昆虫生殖过程: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昆虫的生殖过程。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殖过程,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第二章:昆虫的发育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发育类型。
2. 掌握昆虫的发育过程。
3. 能够区分不同发育类型的昆虫。
教学内容:1. 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 昆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3. 不同发育类型的昆虫:蝴蝶、蜜蜂、蚊子、苍蝇等完全变态发育昆虫;蝗虫、蟑螂、蚂蚁等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发育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昆虫的发育类型。
3. 讨论发育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昆虫发育的了解,引导学生总结昆虫发育的过程。
4. 区分不同发育类型的昆虫:让学生观察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学会区分不同发育类型的昆虫。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发育类型的昆虫,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第三章: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教学目标:1. 了解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2. 掌握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例子。
3. 能够解释完全变态发育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2. 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例子:蝴蝶、蜜蜂、蚊子、苍蝇等。
3. 完全变态发育的意义:使昆虫适应不同的环境,提高生存率。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教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教教案第一章:昆虫的生殖1.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特点。
掌握昆虫的繁殖行为和生殖器官的结构。
1.2 教学内容: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昆虫的繁殖行为:选择合适的栖息地、交配行为、产卵行为。
昆虫的生殖器官:卵巢、精巢、生殖管道。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昆虫的生殖器官。
进行实验,观察昆虫的繁殖行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昆虫生殖方式的理解。
第二章:昆虫的发育2.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和特点。
掌握昆虫的生命周期和发育阶段。
2.2 教学内容:昆虫的发育方式: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昆虫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昆虫的发育环境:温度、湿度、光照。
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
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进行实验观察昆虫的发育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昆虫发育方式的理解。
第三章:昆虫的交配行为3.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交配行为和特点。
掌握昆虫交配的方式和交配行为的适应性。
3.2 教学内容:昆虫的交配方式:体内交配和体外交配。
昆虫交配的行为:寻找配偶、交配姿势、交配信号。
昆虫交配的适应性:提高繁殖成功率、基因传递。
3.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昆虫的交配行为。
进行实验,观察昆虫的交配方式和交配行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昆虫交配行为的理解。
第四章:昆虫的繁殖策略4.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繁殖策略和特点。
掌握昆虫的繁殖适应性和繁殖成功率。
4.2 教学内容:昆虫的繁殖策略:多产卵、产优质卵、繁殖时间选择。
昆虫的繁殖适应性:环境适应、竞争对手适应。
昆虫的繁殖成功率:繁殖次数、繁殖数量、繁殖环境。
4.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繁殖策略。
观察昆虫的繁殖适应性和繁殖成功率的实例。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昆虫繁殖策略的理解。
第五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分析5.1 教学目标:分析具体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
八年级生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2.掌握昆虫的生殖器官结构;3.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和发育调控;4.培养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昆虫的生殖器官结构;2.昆虫的发育方式和发育调控。
【教学难点】1.昆虫的发育调控;2.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探究精神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内容,即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2.引入新课,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教学展示(10分钟)1.通过PPT向学生介绍昆虫的生殖器官结构,包括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
2.让学生观察昆虫的模型或图片,辨认出昆虫的生殖器官。
三、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昆虫的生殖器官结构,包括雄性的精巢、阴茎和雌性的卵巢、子宫等。
2.介绍不同昆虫的生殖器官结构的异同。
四、学生探究(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种昆虫作为研究对象,让他们通过观察和研究,了解不同昆虫的生殖器官结构。
2.学生将研究结果汇报给全班,进行讨论和比较。
五、概括总结(15分钟)1.总结昆虫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2.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调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探究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发育过程。
其中,学生的探究和汇报环节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探究精神。
但受制于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有些紧凑,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5.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发育过程和生殖行为,以日记形式进行记录,字数不限。
6.家长辅助:请家长协助学生观察家中的昆虫(如蚂蚁、蚊子等),并鼓励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通过观察实物、图片,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昆虫的发育类型,了解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
2.方法:采用讲授、实验、小组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基本知识。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内容正确、表述清楚。
3.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教学过程设想:
a.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昆虫标本、图片等,引发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b.新课讲解:以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c.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以下方面存在困难:一是对昆虫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区分不够清晰;二是理解昆虫的繁殖方式,如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等概念;三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分析。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教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教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激发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激发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1. 昆虫图片和实物标本。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 学生观察昆虫图片和实物标本,了解昆虫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3.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 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关于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问题。
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昆虫的生殖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
2. 掌握昆虫的繁殖行为。
教学重点:1. 昆虫的生殖方式。
2. 昆虫的繁殖行为。
教学难点:1. 昆虫的生殖和繁殖行为的区别。
教学准备:1. 昆虫生殖方式的图片和实物标本。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复习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导入本章内容,向学生介绍昆虫的生殖方式。
3. 学生观察昆虫生殖方式的图片和实物标本,了解昆虫的生殖特点。
4.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昆虫的繁殖行为。
5. 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关于昆虫生殖和繁殖行为的问题。
6.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昆虫的生殖和繁殖行为的重要性。
第三章:昆虫的发育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发育类型。
2. 掌握昆虫的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1. 昆虫的发育类型。
2. 昆虫的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1. 昆虫发育类型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准备:1. 昆虫发育类型的图片和实物标本。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复习昆虫的生殖和繁殖行为。
2. 导入本章内容,向学生介绍昆虫的发育类型。
3. 学生观察昆虫发育类型的图片和实物标本,了解不同发育类型的特点。
4.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昆虫的发育过程。
5. 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关于昆虫发育类型和过程的问题。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结构特点。
2.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和不同发育形态特点。
3.掌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昆虫的生殖方式a.无性生殖:孤雌生殖、聚体生殖。
b.有性生殖:卵合、体内受精、体外受精。
2.昆虫的生殖系统a.雄性生殖系统:睾丸、输精管、生殖腔、生殖器等。
b.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生殖腔、生殖器等。
3.昆虫的发育过程a.卵:卵壳、卵黄、渗透增大等。
b.幼虫:鞘脱、蜕皮、不完全变态。
c.蛹:鞘脱、蜕皮、完全变态。
d.成虫:鞘脱完全变态、性成熟。
4.昆虫的发育调控a.内源性控制:激素调控。
b.外源性控制:温度、光照、食物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概念和原理,介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实验法:设计观察生殖和发育现象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
3.讨论法: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a.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b.提问:昆虫是如何繁殖的?他们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什么样的?2.讲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结构特点a.讲解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和实例。
b.展示昆虫的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解释其功能和作用。
3.实验观察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现象a.实验一:观察昆虫的卵和幼虫,讨论其结构特点和发育过程。
b.实验二:观察昆虫的蛹和成虫,讨论其变态过程和性成熟。
4.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问题a.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问题,并记录下讨论结果。
b.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引导他们思考和总结。
5.总结和扩展a.回顾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结构特点,总结关键概念和术语。
b.带领学生思考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意义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的实验报告。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第一章:昆虫的生殖1.1 昆虫的生殖方式了解昆虫的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解释昆虫通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阶段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1.2 昆虫的交配行为探讨昆虫交配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昆虫交配的行为和方式分析昆虫交配行为对种群繁殖的影响1.3 昆虫的繁殖策略了解昆虫如何选择合适的繁殖场所和时间探讨昆虫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吸引配偶分析昆虫的繁殖成功因素和适应性第二章:昆虫的发育2.1 昆虫的发育类型介绍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类型解释完全变态发育中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阶段的特征探讨不完全变态发育中的若虫和成虫阶段的差异2.2 昆虫的发育过程分析昆虫在各个发育阶段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探讨昆虫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对其发育的影响解释昆虫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以完成发育过程2.3 昆虫的发育策略了解昆虫如何通过不同的发育策略适应变化的环境探讨昆虫在不同季节和食物资源条件下的发育策略分析昆虫的发育成功因素和适应性第三章:昆虫的繁殖器官3.1 昆虫的繁殖器官结构介绍昆虫的繁殖器官结构和功能解释昆虫的卵巢、精巢、输卵管和生殖孔等部位的作用探讨昆虫繁殖器官的适应性和进化3.2 昆虫的繁殖器官发育分析昆虫繁殖器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探讨昆虫繁殖器官的发育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解释昆虫繁殖器官发育的重要性3.3 昆虫的繁殖器官功能障碍探讨昆虫繁殖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因和影响分析昆虫如何应对繁殖器官功能障碍解释昆虫繁殖器官功能障碍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第四章:昆虫的繁殖行为4.1 昆虫的繁殖行为类型介绍昆虫的产卵行为、孵化行为和抚养行为等不同类型的繁殖行为解释昆虫繁殖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探讨昆虫繁殖行为的适应性和进化4.2 昆虫的繁殖行为机制分析昆虫繁殖行为的生理和神经机制探讨昆虫繁殖行为受到哪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解释昆虫繁殖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机制4.3 昆虫的繁殖行为与繁殖成功探讨昆虫繁殖行为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分析昆虫如何通过繁殖行为适应变化的环境解释昆虫繁殖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五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5.1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昆虫物种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和特点探讨不同昆虫物种的生殖和发育策略解释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对种群数量和生态系统的贡献5.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与农业的关系探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对农业的影响分析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作用解释农业管理措施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影响5.3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解释生态环境变化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影响第六章: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生态学6.1 昆虫种群动态与生殖发育探讨昆虫种群动态与生殖发育的关系分析昆虫生殖周期和发育速度对种群数量波动的影响解释环境因素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调节作用6.2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生态策略分析昆虫在不同生境中的生殖和发育策略探讨昆虫如何通过生殖和发育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解释昆虫生殖和发育策略的生态意义6.3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生态互作探讨昆虫与其他生物(如植物、捕食者、寄生者)之间的互作关系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释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七章: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进化7.1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进化历程回顾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进化历程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在进化中的形成原因解释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进化趋势和机制7.2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进化探讨昆虫生殖和发育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进化的实例解释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进化对其生存和繁衍的意义7.3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遗传多样性探讨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分析影响昆虫生殖和发育遗传多样性的因素解释昆虫生殖和发育遗传多样性对种群适应性的影响第八章: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干扰与调控8.1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内外干扰因素分析影响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内外因素(如温度、光照、化学物质等)探讨这些干扰因素如何影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释昆虫如何应对这些干扰因素以保持正常的生殖和发育8.2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内分泌调控介绍昆虫内分泌系统对生殖和发育的调控作用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关键激素及其功能解释昆虫内分泌调控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和重要性8.3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遗传调控探讨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分析影响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遗传因素(如基因、突变等)解释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遗传调控对其适应性和进化的影响第九章: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生态与应用9.1 昆虫生殖和发育在农业中的应用探讨昆虫生殖和发育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在农业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解释农业管理措施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和调控9.2 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介绍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解释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方法和技术9.3 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物伦理和保护中的应用探讨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物伦理和保护中的问题和挑战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物伦理和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解释昆虫生殖和发育在生物伦理和保护中的原则和方法第十章: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未来研究方向10.1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未知领域探讨当前对昆虫生殖和发育了解的局限性分析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解释为什么深入研究昆虫生殖和发育对科学和社会的意义10.2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新技术和方法介绍研究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新技术和方法(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探讨这些新技术和方法如何推动昆虫生殖和发育研究的发展解释这些新技术和方法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研究的潜在影响10.3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研究对社会的贡献分析昆虫生殖和发育研究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伦理等领域的贡献探讨昆虫生殖和发育研究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和环境解释为什么昆虫生殖和发育研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昆虫的生殖方式:了解昆虫的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它们在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本资料为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特点
2.概述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课前准备:
制作;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轻松片刻
【播放视频片段】:蝴蝶翩翩起舞(配两只蝴蝶的音乐)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两只蝴蝶在做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引入课题《第一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
【板书】第一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本节学习内容
学生回答:生殖繁殖
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两只蝴蝶”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自然引入课题。
一、昆虫的生殖
【过渡语】:在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里,各种动物都以其独特的方式繁殖后代,有人把人类的生殖三部曲总结为:恋爱、结婚和生子,是不是这样?
点击一:人类的生殖三部曲和昆虫的生殖三部曲
那么昆虫的生殖三部曲是什么?你知道吗?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本昆虫的生殖。
概括昆虫的生殖三部曲?
点击二:吸引异性
.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昆虫的鸣叫有什么意义?
3.除了鸣叫,昆虫还会用什么方式吸引异性?
4、展示萤火虫发光、最美昆虫(伊莎贝拉蝴蝶)这两种昆虫如何吸引异性?
点击三:昆虫交尾
【过渡语】当昆虫成功吸引异性以后,就会进行交尾,
让我们一起欣赏蜻蜓交尾、蝗虫交尾图片。
观看图片,分析昆虫交尾有何特点?这种交尾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昆虫的生殖特点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点击四:昆虫产卵
【过渡语】:
当昆虫成功交尾后,就会选择合适的地方产卵。
如果你是一只昆虫,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场所?为什么?
昆虫的想法和我们一样吗?一起来看:
.蝗虫的产卵场所有何特点?
2.蜻蜓将卵产于何处?
3.昆虫除了能将卵产于非生物环境中,还能将卵产于动植物的体表或体内。
观看玉米螟图片,为什么它是一种农业害虫?根据它的生活习性,有没有好的办法来治理玉米螟?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利用昆虫释放的性激素可以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4.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玉米螟的天敌—赤眼蜂。
展示图片和资料赤眼蜂,赤眼蜂为何能防治玉米螟?
5.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生殖特点与赤眼蜂类似?展示图片姬蜂,它将卵产于何处?
【过渡语】赤眼蜂和姬蜂都是益虫,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治理农业害虫教师:说到害虫,就不能不说蝗虫。
你见过
蝗虫吗?
教师:为什么说蝗虫是害虫?
点击五:蝗灾的录像
引导学生观看【蝗灾】的录像。
看完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过渡语】蝗灾可以使植物绝产,可以导致土地沙漠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想不想消灭蝗灾?要想消灭蝗灾,就必须先了解蝗虫的发育过程。
让我们一起探讨蝗虫的发育点击六:蝗虫的发育
请看这幅图片,蝗虫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时期?谁到黑板上来写一下。
点击七:蝗虫的蜕皮现象
你知道蝗虫幼虫是怎样长大的吗?
展示图片【蜕皮】引导学生思索蜕皮现象。
蝗虫为什么要蜕皮?一生要经历几次蜕皮?
点击八:幼虫和成虫的异同
、当幼虫换了5次新衣服之后,就变成了成虫。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有何异同之处呢?请大家利用实物,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蝗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蝗虫的外部形态、身体结构、食量、活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讨论分析3分钟
2.你认为蝗虫在哪一阶段最易形成蝗灾?为什么?
3.你认为蝗虫在哪一阶段最容易被消灭,为什么?
点击九:治理蝗灾
现在根据我们对蝗虫的了解,请大家从蝗虫的生殖特点、发生时期、食性等方面分析,控制蝗灾应采取哪些措施?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2分钟)(现在我们把同学们分成两大阵营,两大阵营进行,看哪一阵营想的计策又多又好?)
防治蝗虫我们要以生物防治为主,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点击十:不完全变态
板书:不完全变态发育
【精讲点拨】根据我们对蝗虫的研究,请大家总结蝗虫的发育特点
点击十一:知识迁移应用
.叶蝉的发育
是否为不完全变态?为什么?
2.蟋蟀的幼虫和成虫
是否为不完全变态,为什么?
3.请比较家蚕的幼虫和成虫,是否为不完全变态发育?为什么?
其实这是一种完全变态发育,后边我们继续探讨。
生活中还有哪些昆虫也是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展示图片】
【结束语】我们今天探讨了关于昆虫生殖发育的知识,其实我们仅仅触碰了了昆虫冰山的一角,更多昆虫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讨。
学生惊奇、认同
学生看书思考
学生回答:吸引异性、受精,产卵
学生回答:蛐蛐的声音;
学生通过声音来分析昆虫吸引异性的方式的多样性。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
学生回答问题:精子和卵细胞在雌虫体内结合成受精卵。
学生讨论回答:安全,温暖的地方。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因为它吃玉米。
秸秆作饲料、制造沼气。
学生观看图片和资料,思考问题:将卵产在其卵内。
学生思考回答:吃庄稼
学生通过看录像谈感想,增强对蝗虫的认识。
学生动手写一写:受精卵、幼虫、成虫。
学生回答:5次
利用蝗虫实物进行比较、观察、分析找到蝗虫的异同点
学生回答:从蝗虫幼虫和成虫比较,外部形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变化不明显。
学生回答:三龄幼虫
学生搜集信息,思考并回答问题:1.
打农药,饲养家禽。
2.植果树,大豆等植物。
3.植物造林。
4.生物防治。
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总结
学生概括总结:像蝗虫这样,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利用不完全变态这一概念判断昆虫的发育过程。
通过人类的生殖三部曲“恋爱、结婚和生”引出昆虫生殖的三部曲“吸引异性、交尾、产卵”
点出人与昆虫存在共性,便于学生理解昆虫的生殖。
利用叫声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思考“鸣叫”的意义。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变换角色,拉近人与昆虫的距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录像展现蝗灾场面,同时让学生增加对蝗虫的感性
在学生对蝗虫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激励学生探索有关昆虫的更多的奥秘。
畅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相比,本质的区别是(
)
A.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B.身体较小
c.内脏器官结构不同
D.若虫都不能飞
2.蝗虫的若虫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
)
A.3
c.5
D.6
3.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
A.蟋蟀
B.蜜蜂
c.苍蝇
D.蚊子
学生全员检测并完成答案:123
通过自我检测,掌握学情,知识的构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歌曲《两只蝴蝶》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实际的昆虫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听、看、比较、讨论和交流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的基础上归纳昆虫的生殖的过程和特点。
通过解剖蝗虫(实物)和观察蝗虫的标本来比较蝗虫幼虫和成虫的发育特点,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并总结出“不完全变态”这一核心概念。
通过“蝗虫大军”的录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蝗灾的危害,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学会用生物知识去分析生物自然现象,关注生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本
节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的使用和学生的解剖、观察蝗虫的分组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做直接的感性认知,效果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有时较为主观,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由于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昆虫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并不陌生,难度不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大程度上的让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本节课来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热情较高,知识体系的建构较快,很好的落实本节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