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课程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单元分析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单元分析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伟人”的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展现了伟人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在学习了一单元“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三单元“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基础上的发展提高。

从“借助图片”到“借助词句”,从“讲述课文内容”到“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本单元教学建议以读为主线,并引导学生课前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课文编排《八角楼上》叙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呕心沥血工作的场景。

《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赞扬了革命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难忘的泼水节》通过描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总理的平易近人,心怀百姓。

《刘胡兰》叙述了刘胡兰同志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刚正不阿,不屈不挠,英勇就义的故事,表现了她无畏的英雄气概。

整体而言,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以“革命先辈”为线索,力图通过文本阅读,感受到镌刻于炎黄子孙骨子中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语文要素本单元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鉴于文本的内容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时空距离,在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我们需要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解读更好地去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思想情感。

为此,每一篇课文的课后题中,都提示了帮助学生理解的不同路径。

如《八角楼上》课后第二题,提示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本内容。

《朱德的扁担》课后第二题,提示学生关注描写朱德同志挑粮时的一系列动词,借此体会人物形象。

《难忘的泼水节》课后题,则提出借助词语,讲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

《刘胡兰》一课课后题,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进而体会人物精神的相关要求。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6 一封信 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6 一封信 教案

6 一封信【教学要求】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一封信)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1)(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xìn jīn xiě yuán zhū bǐ dēnɡ jù diàn信今写圆珠笔灯句电①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②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③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单”前鼻音,“招”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3)一封刮胡子修灯重.新一束鲜花一团冷清一叠朝.外①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②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多音字。

(课件出示4)chóng(重新)朝 cháo(朝向)重zhāo(朝阳) zhònɡ(重量)学以致用:(课件出示5)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①这棵向日葵总是朝()向太阳生长。

《曹冲称象》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

《曹冲称象》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称重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砝码和天平来称重物品,演示称重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课文内容理解:针对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师可用动画或图示来展示曹冲如何利用船和石头称出象的重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3)复述故事:教师给出复述框架,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古代;地点:曹操的府邸;人物:曹操、曹冲等;事件:曹操想知道象的重量,曹冲运用智慧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根据框架,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如“称、曹、官员”等,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师应重点讲解这些生字词的发音、结构、意义,并通过课文中的例句,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如何聪明地解决称象的难题。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称重的基本概念。称重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它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曹冲称象》。这个案例展示了曹冲如何运用聪明才智解决称象的难题,以及这一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学习和课文内容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示和动画来帮助大家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曹冲称象》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单元:生字词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单元:生字词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单元: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学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六单元中,生字词学习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六单元的生字词涵盖了各个领域,例如《草莓的故事》中的草莓、新鲜、温暖等词汇,在《我爱学英语》中则有英语、教练、口语等词汇。

六单元的生字词学习不仅有助于孩子们掌握语言知识,而且也能够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一、生字词教学的目的生字词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词汇,拓展他们的词汇量。

在生字词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生字词的解释和记忆,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生字词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读、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生字词教学的方法1.图片示范法生字词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掌握词汇的音、形、义,以及用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示范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生字词。

例如,在教学《草莓的故事》中的单词草莓时,可以先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片来猜测词汇的意思,在解释单词的时候,加强对草莓形状、特点的描述和辨认。

2.小组合作法在生字词教学中,小组合作法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在小组内互相讨论、研究新的生字词,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我爱学英语》中的单词“英语”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英语是一种什么语言,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如何学习英语等问题。

3.游戏式教学法生字词教学也可以通过游戏式教学来进行。

游戏式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动物园的一天》中的单词饲养员时,可以编排游戏任务,让学生扮演饲养员的角色,进行动物园的工作,从而加深学生对饲养员的认识和理解。

三、生字词教学的注意事项1.生字词教学要抓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生字词教学一定要注意形音义结合,让学生全面掌握新的词汇。

2023-2024年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2023-2024年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2023-2024年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x小学的xxx,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下面我将从单元整体解读、单元目标、单元学习框架、学习活动与作业设计、学习评价、教学建议六个方面来进行本单元的解读。

一、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革命先辈”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和《刘胡兰》四篇课文,这几篇课文都是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

通过单元统整学习,学生能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和英雄气概,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八角楼上》是一篇新收录的课文,叙述了革命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呕心沥血工作的场景;《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赞扬了革命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难忘的泼水节》通过描写周总理和傣族人,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总理的平易近人、心怀百姓;《刘胡兰》叙述了刘胡兰同志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刚正不阿、不屈不挠、英勇就义的故事,表现了他无畏的英雄。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和语文园地。

新版教科书将旧版中的课文大禹治水调整到了语文园地“我爱阅读”版块中。

整体而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和单元主题革命先辈相关,力图通过文本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镌刻于炎黄子孙骨子中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其中,《八角楼上》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朱德的扁担》借助描写朱德同志挑粮时的词语,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难忘的泼水节》借助词语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场景;《刘胡兰》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再借助词句体会刘胡兰宁死不屈的精神。

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革命先辈”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由《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和《刘胡兰》4篇课文组成。

《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夜里在八角楼上写下许多光辉著作的事。

《朱德的扁担》讲述了朱德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事。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

《刘胡兰》写了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英勇牺牲的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二、语文要素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按照“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讲述,练习表达”的步骤来学习。

要素分解
1/ 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单元:寓言故事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单元:寓言故事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单元:寓言故事学习寓言故事是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通过寓意和象征来传达道德教育,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寓言作品,比如《伊索寓言》、《车尔尼雪夫斯基寓言》、《安徒生童话》等。

现在,寓言仍然是我们常见的阅读材料,也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经常使用的重要资源之一。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第六单元中,我们的学生将会通过学习寓言故事来探究人生哲理、提高语文素养。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手法。

了解常见的寓言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了解一些有益的品德与人格修养的影响。

通过寓言故事的阅读体会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的重点难点主要包括:寓言故事的阅读与传达道德教育的能力。

寓言故事的分拣和归纳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1.寓言的基础知识概括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寓言的含义来引入教学内容。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通过将人类的行为描述成为动物等喻体来表现出一些具有警示、启发或娱乐性质的思想,从而达到传递道德教育的目的。

2.游戏式互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带着学生观察常见的动物和事物的特点、选择出合适的词语、为动物或事物编写故事情节等方式进行游戏式的互动学习,来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手法。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互动,收获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的技能。

3.寓言故事阅读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鲁迅的《狗的天赋》、《猫和老鼠》等高质量的寓言作品,来促进学生对寓言文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挖掘出其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比较不同寓言故事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够通过寓言故事的阅读领悟生活中的道理,有效地提高他们品德与人格修养。

二年级上册语文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胖乎乎的小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第16课《胖乎乎的小手》,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小手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胖乎乎、小手”等词语,了解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小手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小手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手,发挥手的作用,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朗读能力的培养。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小手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张胖乎乎的小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交流学习生字词,重点讲解“胖乎乎、小手”等词语。

3. 理解课文(10分钟)4. 朗读练习(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教师指导并评价。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胖乎乎的小手能做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6. 作业布置(5分钟)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六、板书设计胖乎乎的小手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胖乎乎、小手、帮助、快乐、作用2.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较好,朗读练习也较为充分,但在理解课文方面,部分学生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思考手的作用,做一件用手帮助他人的事情,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第16课《胖乎乎的小手》,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小手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5、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物性格。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

1、展示洪水的图片,说明洪水的危害。

2、介绍治水英雄:大禹。

3、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指出生字词,带进课文再读。

三、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默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2、组织学生小组比赛朗读课文。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2、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默读能力及边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出示词语,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呢?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感受洪水的凶猛。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总结段落内容。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分析大禹治水的具体过程。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和高尚品质。

三、想象说话,升华感情。

出示大禹率领治水大军胜利凯旋图,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问:如果大禹率领他的大军回来,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四、作业布置:五、板书设计16、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扁、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和与人民同乐的优秀品质。

4、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1、识字;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通过课文对人物的言行、神态的描述,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扁、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关于“扁担”的绕口令,让学生来表演。

2、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1、通过课前的预习,让同学们说说对朱德同志的了解。

2、初读课文,提出预习要求:自由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并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及时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4、我们举行一次朗读比赛,每组推选5名代表开火车读课文,看哪一组开得稳。

三、把握全文,整体感知。

1、思考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抓住关键词分析朱德的行为,体会他身上的优秀品质。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对照笔顺练习书写。

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个别作业,点评。

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和与人民同乐的优秀品质。

2、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对人物的言行、神态的描述,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1、精读第一自然段,师引读。

2、自由读第二段,思考:红军为什么要上山挑粮食?3、精读第三自然段,师出示图,要求学生观察图上的朱德,重点引导观察他的穿着并且思考大家为什么藏起他的扁担。

4、读第四自然段,提问: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显示:朱德同志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提问: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朱德说些什么?2、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朱德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四、作业布置:五、板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盛、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4、4、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重点:1、识字、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盛、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

1、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视频。

2、介绍泼水节,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和生词。

2、指导生字和生词。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开火车的形式。

(2)识字比赛。

三、把握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相互正音。

3、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词,自由认读。

2、同桌互读、指名读,正音。

3、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重点词语。

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提问:1961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要求画出有关句子。

指名读,交流感悟。

3、出示插图,同桌合作读第4、5自然段,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4、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

三、回顾课文,升华情感。

1、再看插图,说说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2、请同学说说对最后两段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五、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看图说话和观察想象的能力。

2、认识11个生字,认识交通工具的名称。

3、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猜测多音字的读音,给句子加标点。

4、发现形近字的特点。

5、积累名句,学习精神。

6、阅读《鲁班造锯》,启发思考。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辨析形近字。

2、口语交际训练,能看图说话,并发挥想象。

3、积累句子,激发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小组讨论,交流看法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2、小组讨论图画的内容,猜想故事情节。

3、小组展示成果,讲述故事。

三、启发思考,拓展延伸1、请学生猜想最后一幅画的内容。

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一、识字加油站1、出示生字对应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名称。

2、指导认读生字。

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1、读多音字组成的词语。

(1)尝试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2)解释不同读音的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再读词语。

2、给句子加标点。

(1)引导说出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全班交流,给句子加标点,朗读句子。

三、我的发现1、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它们的读音有什么特点?2、说说自己的发现,全班交流想法。

3、让学生再说出符合这种特点的字。

第三课时(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一、日积月累1、借助拼音朗读句子,提问:它们都包含哪个字?2、思考这些句子的意思,讲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句义,选一个代表发言。

3、指导学生把句子意思解释准确,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4、创设情境,运用这些名句。

二、我爱阅读1、展示锯子的图片,问学生它的用途并引出发明人,导入阅读。

2、自由读文章,提问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3、分析文章,思考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

4、感悟鲁班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知道故事讲述的道理,获得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