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1-引言1-1 背景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将家庭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居家体验。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硬件设备选型、软件平台选择、功能模块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设计师和开发者在实施智能家居项目时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工作。

1-3 参考文献1-[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指南(第三版)]()2-[智能家居系统开发手册]()3-[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调试指南]()2-系统架构2-1 总体架构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物联网设备、网关、云平台和用户终端。

物联网设备通过网关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用户终端与云平台进行交互控制。

2-2 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设备。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网关。

执行器用于执行指令,如开关灯光、控制窗帘等。

智能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可以与用户进行语音控制和图像传输。

2-3 网关网关作为连接物联网设备和云平台的桥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转换。

网关通常采用硬件设备,并具有通信接口,如Wi-Fi、蓝牙、Zigbee等,用于连接物联网设备。

2-4 云平台云平台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云平台可以提供各种智能化服务,如远程控制、场景联动、智能推荐等。

2-5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包括方式App、智能音箱、电视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终端与云平台进行交互和控制,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的管理和操作。

3-硬件设备选型3-1 传感器选型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其测量范围、精度、稳定性、功耗等因素。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

3-2 执行器选型在选择执行器时,需要考虑其功率、响应速度、噪音等因素。

常用的执行器包括开关、电机、电磁阀等。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第1篇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高效、便捷的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实时监控与智能控制,提高生活品质,降低能源消耗,确保家居安全。

二、设计目标1. 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控制,提高用户生活便捷性。

2. 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环保。

3. 确保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

4. 提高家居安全性能,预防安全事故。

5. 系统高度可扩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三、系统架构本智能家居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负责采集各类家居设备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安防等。

2. 传输层: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稳定性。

3. 平台层:负责处理感知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设备控制等操作。

4.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实现设备监控、控制与管理。

四、系统设计1. 感知层设计(1)传感器选型根据家居环境监测需求,选择以下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 光照传感器:自动调节室内照明,节省能源。

- 烟雾传感器:监测室内烟雾浓度,预防火灾。

- 燃气传感器:监测室内燃气浓度,预防燃气泄漏事故。

- 红外传感器:监测人体活动,实现智能安防。

(2)设备接入将各类传感器与家居设备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实现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

2. 传输层设计(1)通信协议采用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协议,实现轻量级、低功耗的数据传输。

(2)网络架构采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架构,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稳定性。

- 有线网络:采用以太网技术,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 无线网络:采用Wi-Fi、蓝牙等技术,实现设备间便捷的互联互通。

3. 平台层设计(1)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对感知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设备智能控制。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舒适。

本文将针对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系统架构设计。

1. 系统整体架构。

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网络和用户终端。

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数据,控制器负责对环境进行控制和调节,通信网络负责传输数据和指令,用户终端则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和远程控制功能。

2. 传感器选择。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传感器的选择非常重要。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以实现对家居环境的全方位监测。

3. 控制器设计。

控制器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控制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其处理能力、存储容量、通信接口等因素,以满足系统对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4. 通信网络建设。

智能家居系统的通信网络可以采用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和协议。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考虑采用双备份、加密传输等技术手段。

5. 用户终端设计。

用户终端是智能家居系统与用户交互的重要方式,其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操作便捷,同时支持远程控制和定时任务设置等功能。

三、系统功能设计。

1. 环境监测与控制。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如温度调节、湿度控制、光照调节等,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2. 安防监控。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连接摄像头、门磁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家庭安全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保障家庭成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能耗管理。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对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和定时任务设置,实现对能耗的管理和优化,降低能源浪费,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
(5)智能插座:监测家电设备用电情况。
四、实施步骤
1.现场勘查:了解用户家庭环境,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安装智能设备。
3.系统调试: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用户培训:向用户讲解系统功能,指导用户操作。
5.售后服务:提供定期巡检、设备维护等售后服务。
五、合法合规性
(2)网络层: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感知层的数据传输至平台层。
(3)平台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为应用层提供支持。
(4)应用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智能控制策略。
2.系统功能
(1)智能安防:包括门禁、视频监控、报警等功能。
(2)环境监测:实时监测室内外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3)智能照明:根据室内外光照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
-应用层: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与管理。
2.系统功能
-智能安防:包括门禁系统、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
-环境监测: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参数,如温湿度、光照强度等。
-智能控制:包括照明、家电、窗帘等的智能控制。
-能源管理:监测家庭能源消耗,提供节能建议。
3.设备选型
选用以下设备以满足系统需求:
1.本方案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选用设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确保用户权益。
3.保护用户隐私,不泄露用户信息。
4.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用户权益。
六、总结
本智能家居系统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的居住环境。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相信本方案的实施,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

智能家居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总体设计方案•相关推荐智能家居总体设计方案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智能家居总体设计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智能家居总体设计方案1第一章智能家居需求分析1、什么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即Smart Home。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2、智能化家居未来趋势:此智能家居系统,采用集中智能控制技术,结合当今国际计算机、通讯、控制、互联网等领域的最新科技。

充分满足智能家庭的实际需求的家庭智能化系统根据国内智能化现状,为用户量身订制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将高新科技引入家庭,大大提升住宅的使用价值,为住户营造现代化的美好家园,为发展商创造价值。

3、智能家居能做什么:清晨起床时间一到,卧室音响设备就会自动播放主人爱听的"起床曲"唤醒主人;浴室里的电灯也会随着主人进入梳洗时自动亮起,厨房的煮咖啡器也会自动煮水,等主人出来时就会有热腾腾的咖啡等着他;在客厅里,主人只需要轻按综合功能遥控器,就可以十分方便地通过家庭影院系统播放电视节目。

当主人出门后,智能化系统会自动启动安全保卫系统,当主人开车进出车库时车库门自动开关……这些正如美国好莱坞所描述的场景并非全是科学幻想和虚构,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在美国和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那么它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智能家居是以家为平台,兼备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家居环境。

家居智能化技术起源于美国,现已遍及全球。

智能家居不再是一幢被动的住宅,相反,成了帮助主人尽量利用时间的工具,使家庭更为舒适、安全、高效和节能。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需求,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一、系统需求分析在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中,首先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通过对不同家庭成员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需求是普遍存在的:1、远程控制:家庭成员希望能够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

2、定时控制:家庭成员希望能够设置定时任务,使电器设备在特定时间自动执行。

3、集中控制:家庭成员希望能够通过一个中心控制器来集中控制家中的所有电器设备。

4、安全监控:家庭成员希望能够实时监控家中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节能环保:家庭成员希望能够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二、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架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中心控制器:中心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集中控制所有电器设备和传感器。

中心控制器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进行远程操作。

2、传感器设备:传感器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人体感应器等,用于监测家中环境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心控制器。

3、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包括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可以通过中心控制器进行远程控制和定时控制。

4、安全监控设备:安全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门窗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控家中情况,并将监控数据传输给中心控制器。

5、无线网络: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中心控制器,实现远程控制和定时控制。

三、系统功能实现在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中,我们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远程控制: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随时随地调整家中环境。

2、定时控制:家庭成员可以设置定时任务,使电器设备在特定时间自动执行。

例如,每天晚上10点自动关闭所有电器设备,节省能源。

3、集中控制:中心控制器可以集中控制所有电器设备和传感器,方便家庭成员操作。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设计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设计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设计一、引言智能家居系统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和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系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系统在家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功能设计和安全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智能家居系统的方案设计。

二、系统架构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个典型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设计。

1. 传感器层传感器层是智能家居系统中最基础的一层,它负责采集家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得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层进行处理。

2. 控制器层控制器层是智能家居系统的中枢,它接收传感器层传来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预设逻辑来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

控制器层可以将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给用户界面层。

3. 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层是智能家居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接口,它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语音控制设备等。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界面来查看家庭环境的数据、控制设备的运行,还可以进行一些定制化的设置和调整。

4. 云端服务和数据存储层云端服务和数据存储层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备份、远程控制、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推荐等服务。

同时,它还可以将用户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分析,以便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功能。

三、功能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设计是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的。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功能:1. 定时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种设备,如灯光、空调等,以节省能源和提高生活便利性。

2.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远程设备来控制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轻松操控家庭设备。

3. 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配备安全监控设备,用户通过手机等设备可以随时查看家庭的安全状况,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接收预警信息。

4. 能耗管理: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家庭能耗情况,并提供能耗分析报告和节能建议,帮助用户科学合理地使用能源。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规划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规划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规划
一、项目简介
智能家居系统是一个集安防、报警、能源管理、远程控制、视频监控
为一体的集成智能系统,能够实现家庭环境温度调节、水流量控制、空气
质量测试以及外部设备的远程监控。

安装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家庭安全
的防范,避免一些火灾和窃盗等安全风险,还可以通过安装远程监控设备
监控家中的婴幼儿,保证家庭的安全和福利。

二、设计要求
1.实现家庭环境的调节:实现家中环境温度调节、水流量控制、空气
质量测试,实现舒适和安全的家居环境。

2.实现安防报警:实现家中的烟雾、气体报警,实现红外遥控、门窗
感应,实现防盗防火安全预警。

3.实现远程控制:实现远程控制各种外部设备,如家用电器、门窗、
照明等,实现节能家居效果。

4.实现视频监控:实现家中各处的视频监控,包括室外和室内,实现
家庭观察,实时监控家中子女,保证家庭安全。

三、技术方案
1.网络通信技术: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家中环境温度调节、水流量
控制、空气质量测试,实现家庭安全报警等功能,同时可以实现家用电器、门窗的远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家居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一. 弓I言智能家居以家居住宅为平台,综合传感器网络、信息计算融合、自动控制等技术,将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各种应用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综合管理,让家庭生活更舒适、安全、有效、便利和环保。

本文从项目需求和系统功能出发,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

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流程,并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分拆,进而介绍了各功能子系统的基本设计情况。

本系统以建筑结构复杂的独体别墅为设计目标,可广泛应用于普通家居住宅环境。

二. 需求分析2.1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人们对家庭生活方式的革新要求日益强烈。

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对家庭生活方式的带来深远影响,它育就供舒适安全、环保节能、具有高度人性化的生活空间;提供智能化的家居设备控制方式;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地安排时间;增强家庭生活的安全性。

家居环境的建筑设计和装修装饰千差万别,不影响建筑格局的前提下,人们要求智能家庭系统安装简单方便,易于维护,可靠性高。

智能家居其功能需求主要体现在完善的安全保障、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及方便的安装操作上。

智能家居利用传感器网络技术,结合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根据需求通过自组织形式将家庭内部的各种设备组成网络,实现人与家居的和谐融合。

其基本功能包括安全防范、环境自动控制、家电控制、视频监控、讯息交互服务等。

安全防范功能可以实时监控非法侵入、浸水、火灾、燃气泄露、紧急呼救等事件的发生。

根据光强、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对诸如空调、照明电器等的控制从而实现家居环境的自动控制。

利用视频图像监控功能,业主可以实时查看家庭现场情况。

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方便快捷方式实现用户与家庭的讯息互动。

2.2系统功能需求⑴实现安全防范功能,对非法侵入、浸水、火灾、燃气泄露等紧急情况实现报警;⑵对光强、温湿度等家居环境条件进行检测;⑶对家庭现场情况进行图像采集并进行计算处理;⑷各检测、传输设备采用无线方式组成网络进行信息传输;⑸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将检测信息及图片传送至用户;⑹具有数据本地存储功能,设防、撤防功能;⑺美观隐蔽、操作简便、易于安装维护三.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系统由检测设备、传输设备、网关设备组成,检测设备、传输设备和网关设备组成簇树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系统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3.1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温湿度、光强、烟雾、燃气、红外、浸水等传感器检测节点,用以实现安防及环境条件的。

检测设备以房间为单位组成星形网络,根据实际房间需要决定网络节点数量。

组成网络图如下图所示3.2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包括中继节点、路由节点和接收节点(SINK。

中继节点负责以房间为单位的星形网络的建立及维护,将其收来的其下各节点上报的数据转发至路由节点,同时将来自路由节点的配置及控制信息转发至每一个节点。

该设备主要目的是对无线信号的中继传输,以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节点可充当中继器路由节点负责以楼层为单位的簇树网络的建立及维护,同时承担楼层之间多跳簇树网络的路由功能,以实现数据由节点通过无线网络转发至接收节点。

接收节点是网关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整个系统的协调设备,负责整个网络的建立和维护。

其功能是实时、可靠的接收来自系统中各节点的发送的无线数据,同时根据需要对节点发送网关设备的查询控制数据。

中继节点与路由节点组成的多跳簇树网络如下图所示。

R XXSEIrj&or 1Room 12 j5£Floor 23.3网关设备网关设备连接着多个的相互独立的网络,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整个无线监测网络完整的路由表,接收来自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校正、融合等处理,然后通过操作终端、GPRS 或以太网等传送给业主;同时对于业主所发的指令给予相应的处理及实现一定的自动控制功能等。

网关实现图像的采集处理,并有显示、输入及数据本地保存等功能。

网关设备在系统中位置如下图用户四系统工作流程家庭中根据需要布设一定规模的检测设备和传输设备,检测设备与传输设备组成无线网络。

当有非法侵入、浸水、火灾、燃气泄露等紧急情况发生时,检测设备将检测结果通过传输设备发送给网关设备,网关设备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后发送短信至业主。

业主接到短信后可发短信至网关设备,控制网关的报警短信发送和摄像头图像的采集。

业主需要传输现场情况图片时,网关设备将抓拍图片发送彩信至业主。

业主可发送短信至网关设备查询检测设备的工作情况和检测信息。

系统的数据流程如下图所示。

翻hi备} ' 并立* ( 堀忖击心匚室1:检测设备检测紧急情况的发生;2:检测设备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传输设备;3:传输设备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网关设备;4:网关设备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5、6:网关设备、短信中心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业主;7、8业主发送短信通过短信中心至网关设备;9:网关设备对短息内容进行处理,根据业主需要对检测设备和摄像头进行操作;10、11:业主需要现场图片,网关设备将抓拍图片通过短信中心发送至业主;12:业主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控制,控制指令通过传输设备发送至检测设备;13:业主短信操作,如继续获知家居信息,重复7〜12流程;14:根据业主指令,检测设备停止报警或继续检测报警,如继续,重复1〜13流程。

五系统总体设计指标1.实现检测信息种类:非法侵入、浸水、火灾、燃气泄露、光强、温湿度、图像采集;2.系统工作温度范围:-10~60 C;3.安全防范检测节点检测事件成功率100%;误报率<1%;4. 无线频段:433MH濒段;5.发射功率:可编程控制的输出功率,最大功率可达+10dBm6.无线网络传输速率:1.2〜100Kbps可调。

六检测设备设计方案6.1设计指标1.检测信息种类:非法侵入、浸水、火灾、燃气泄露、光强、温湿度;2.工作温度范围:-10~60 C;3.供电方式:浸水和燃气节点交流220V,红外、火灾、光强、温湿度节点直流9V,容量800mAH4.无线频段:433MH濒段5.发射功率:可编程控制的输出功率,最大功率可达+10dBm6. 无线网络传输速率:1.2〜100Kbps可调;7.天线:陶瓷全向天线,0.5dBi增益,驻波比2;8.结构美观,体积小,易于布设。

6.2硬件设计硬件平台的控制核心为TI公司16位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149 具有64KByte 片上Flash 存储器和2KByte 片上RAM采用先进的3级流水线RISC架构,实现单时钟指令执行周期;处理器包括2个串行同步异步可配置接口控制器、时钟模块、看门狗、A/D等片上外设;采用3.3V 低电压系统,可工作于5种低功耗模式,保证整个系统高效率低功耗运转。

射频模块采用TI公司低功耗单芯片射频芯片CC1100具有-110dBm高接收灵敏度和最高+1OdBm发射功率,使用ISM频段,频点为433MHz 254个频率间隔200KHZ的可选信道数,可程控8个发射功率和最高500kbps的射频数据传输速率。

根据需要,射频模块可设计功放环节,提高发送功率。

选用MAX604乍为电压转换芯片,其主要技术指标为:输入电压:2.7〜11.5V、输出电压:3.3V、最大输出电流:500mA检测设备为电池供电时,不需要其他转换电路。

当设备供电为交流220V 时,电源模块采用JMA-2.5W作为交直流变换电路。

根据检测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完成检测节点的信息采集功能。

传感器的输出分数字和模拟两类,模拟信号需经过模拟处理单元进行滤波、放大、隔直、比较等处理后送控制核心。

依据项目需求,确定的传感器型号为:1.温湿度传感器SHT112.光强传感器TSL2560 3.烟雾传感器NIS-09C 4.可燃气体传感器TP-1.1A 5.红外传感器RE200B 6.浸水传感器YW515硬件平台的结构框图如下所示。

hoo6.3软件设计检测设备软件需实现:1.对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与传输设备组成星形网络;3•将检测数据发送至传输设备;4.接收并处理传输设备发送的查询控制数据;5.协调整个检测设备系统的运行;6.控制检测设备功耗 检测设备的软件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M3P430FL49V敦芒議吨。

检测设备加入网络的过程是:设备首先监听公共频点,找到中继节点的ID,然后切换到簇内频点,开始超帧调度,发送入网请求。

6.4结构设计根据家庭安装布设要求,遵循美观、隐蔽、微型的原则,采用公模塑料外壳,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再设计加工6.5产品化设计6.5.1EMC 设计考虑电磁兼容性设计,遵循EMC原则,借鉴经验设计,并对设备进行EMC及EMI测试,根据国家标准对设备进行改进。

6.5.2可生产性设计电路板设计时考虑焊接、测试环节,做到标识清楚整齐,焊接、调试方便;设计测试点,板上提供测试信息,方便设备测试;软件设计及下载调试遵循简单快捷易上手原则。

6.5.3可靠性设计采用降额设计。

根据设计目标选用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元器件。

采用较高精度等级及可靠性高的分立元件、采用工业级的集成芯片。

器件的选择符合工作环境的要求。

硬件设计考虑EMC设计软件设计从编码可读性、正确性、可移植性、可测试性、模块化和标准化等环节考虑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七传输设备设计方案7.1设计指标1.工作温度范围:-20~85 C;2.供电方式:交流220V;3.无线频段:433MH濒段4.发射功率:可编程控制的输出功率,最大功率可达+25dBm5.无线网络传输速率:1.2〜100Kbps可调;6.天线:鞭状全向天线,2dBi增益,驻波比<1.5 ;7.结构美观,体积小,易于布设。

7.2硬件设计传输设备分为中继节点、路由节点、SINK节点三类。

中继节点和路由节点采用相同硬件设计,路由节点由交流220V供电,中继节点有交流220V和直流9V两种供电方式可选。

SINK节点作为网关设备的一部分进行设计,本章所提传输设备指中继节点和路由节点。

硬件平台MCI采用MSP430F149射频芯片采用CC1100射频传输模块设计功放电路,功放采用SKY65004电压转换采用JMA-2.5W和MAX604硬件平台的结构框图如下所示。

7.3软件设计传输设备软件需实现:1.簇树网路的建立与维护;2.稳定可靠的 对数据进行传输;3.协调节点自身系统的运行。

中继节点的软件 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対叱 >二-忙几整£刊歼1七亡4 % 11「】1r厂 f rr1 !中继节点加入网络的过程是:设备首先监听公共频点,找到路丰石话 TZ. "J-S 占_ »■由节点的ID,然后切换到簇内频点,开始超帧调度,发送入网请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