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方案精选】18-人饮抗旱应急工程施工方案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范文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范文引言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化,全球范围内,干旱天气现象频繁,且呈逐渐加剧的趋势。
干旱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更是日益凸显。
而饮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因此如何应对干旱期间的饮水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干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保障人们在干旱期间的饮水需求。
一、干旱的影响干旱是由于降水短缺、蒸发增多和植被的破坏等原因导致水资源的供应不足,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
干旱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直接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饮水问题。
干旱导致水资源短缺,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部分地区的居民甚至面临着缺水危机。
2. 农业生产。
干旱会导致农田灌溉困难,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
另外,由于缺水,家畜的饮水问题也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3. 生态环境。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致使植被枯萎,土壤沙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干旱对人们生活、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都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干旱期间的饮水问题,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干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1. 加强水资源管理首先,对于干旱时期的饮水问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工作,及时发布干旱预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城乡居民和农田的正常用水。
同时,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遏制各种排污行为,确保水资源的洁净和可持续利用。
2. 建设应急供水系统针对干旱期间居民和农田用水的需求,可以在受干旱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建设应急供水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包括地下水抽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海水淡化系统等,用于解决当地居民和农田的用水需求。
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干旱期间,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包括改进灌溉技术、推广节水设备等措施,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障农田和家庭的用水需求。
人饮抗旱应急水池施工技术方案

人饮抗旱应急水池施工方案1工程测量定位、放线。
i.高程控制。
1.正负零以下基坑高程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原始标高点,作为拟建工程的高程水准点。
我方用DS-2200水准仪校验核对后,引入就近建筑物上进行标识,并做好保护。
经建设、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核准同意后,作为施工期间的高程标志基准点,据此向基坑内引测设计高程,进行基坑、基础标高的控制。
ii.轴线平面位置的控制。
根据所提供的施工总平面图的坐标,将轴线引出拟建建筑物平面图之外,经建设、设计、监理审核、认可后,作施工标志,做好控制标志桩,再次提请有关方认可,依据标志桩,使用JD-2激光经纬仪,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基坑底、基础上,根据施工图放出基础边线,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完后,将轴线引测到基础柱的上口四周,给上部结构施工,施工完成后,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2架子工程。
2.1水池施工外架为双排脚手架,里架为满堂脚手架采用φ48,δ=3.5的钢架管搭设。
立杆纵距1.0~1.5M,横距1.0~2.0M,横杆步距1.6M,里架的搭设在钢筋撑子上防止架管在池底板留下洞便于防水,钢筋撑子焊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架管走动。
具体布置见摸板支护图(附图一)2.2框架施工所用的外架为双排脚手架,里架为满堂脚手架,采用φ48,δ=3.5的钢架管搭设。
架子搭设前,应在管底加设垫板、扫脚杆,防止支承架下沉,立杆纵距 1.0~1.5M,横距1.0~2.0M,横杆步距1.6M,砌筑架立杆距墙边0.3M,铺设的架板支承长度不小于20CM,且不得有探头板。
双排外脚手架每12M自下而上设剪刀撑,纵向再下而上开大剪,架子每隔5M与厂房柱拉牢。
脚手架上须设置防护栏杆和挂安全网,外排立柱内侧须设置栏杆和挡脚板,上栏杆上皮高度1.2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50mm.3模板工程3.1模板采用10mm厚竹胶板,用60×80mm木方作加劲肋,间距控制在200mm~500mm之间,支撑及加固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接缝处采用密封胶带密封以防跑浆。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干旱现象的增加,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饮水问题是最为紧迫和关键的问题之一。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至关重要。
二、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思路1. 评估旱情在制定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前,必须首先对旱情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
包括地下水位、水库蓄水量、降雨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确定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和受灾地区。
2. 制定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在评估旱情的基础上,制定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
其中包括解决现有水源的短缺问题,建设或改造水源、输水设施、饮水处理设施等。
3. 预测应急水需求根据早期评估结果和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预测受灾地区的饮水需求,以确定应急饮水设施的规模和数量。
4. 实施和监测根据预测结果和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进行实施并进行监测,保证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三、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内容1. 饮用水源的确立根据受灾地区情况,首先要确定可供饮用水的水源。
包括地下水、水库、河流等,要确保其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同时,根据水源的变化,可以进行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
2. 饮用水输送系统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饮用水输送系统,确保饮用水可以及时送到受灾地区。
可以采用管道输送、水罐车运送等多种方式。
3. 饮用水处理设施在输送到受灾地区之后,需要建立起相关的饮用水处理设施,确保输送过程中不会引入有害物质,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同时,还可以采用简易的小型水处理设备,方便在受灾地区进行应急处理。
4. 应急水源的设置在受灾地区,可以设置应急饮用水源,供受灾群众取用。
可以采用设置水龙头、水井、水袋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四、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实施1.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实施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
包括财政支持、资源调配、物资供应等。
2. 对受灾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工程推动,确保工程可以及时实施。
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实施方案2篇

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2)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2)精选2篇(一)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灌溉设施建设:优化修建灌溉设施,包括井、水泵、灌溉管网等。
确保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能力。
2. 抗旱集雨工程:建设集雨设施,如水库、水塘、雨水收集池等。
以收集和储存降水水量,并用于紧急灌溉。
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如滴灌、微喷、旋转喷灌等,降低灌溉水量。
4. 灌溉水量监测:建立灌溉水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不同农田的灌溉水量。
通过合理安排灌溉时间、水量和频率,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灌溉。
5. 水资源调度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方案,确保公平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平衡灌溉需求和水资源供应。
6.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调动各种抗旱资源、设备和人员,进行紧急灌溉工作。
7. 农民培训和宣传:开展农民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抗旱灌溉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他们应对干旱的能力。
8. 监测和评估:建立抗旱应急灌溉工程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
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2)精选2篇(二)抗旱应急灌溉工程是为了解决干旱地区缺水问题而实施的一种紧急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足够的灌溉水来维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的供应。
下面是一个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的基本步骤:1. 确定灌溉需求:首先需要对灌溉区域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该地区的灌溉需求,包括农作物种植情况、土质条件、水资源情况等。
2. 开展水资源调查:对当地的水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水井、水库、河流等供水装置和供水能力的评估,以确定可用水资源的情况。
3. 制定灌溉方案:根据灌溉需求和水资源情况,制定灌溉方案,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
4. 建设水源设施:根据方案需求,修建或改造水井、水泵、水渠等供水设施,确保供水能力满足需求。
5. 建设灌溉设施:根据方案需求,修建或改造灌溉设备,包括喷灌设备、滴灌设备、喷淋设备等,确保有效利用水资源。
人饮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改善农村饮水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本工程拟对某地区农村人饮工程进行施工建设。
本方案旨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地区农村人饮工程2. 工程地点:某地区农村3. 工程规模:建设总规模为XX万人,其中受益人口XX万人4. 工程总投资:XX万元5. 工程建设周期:XX个月三、施工组织机构1. 施工单位:XX公司2. 施工项目部:设立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岗位3. 施工队伍:选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平整、宽敞,满足施工需求。
(2)施工材料:按照设计要求,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施工材料。
(3)施工设备:购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搅拌机等。
(4)施工人员: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 施工流程(1)土方工程:先进行场地平整,然后开挖沟槽,确保沟槽深度、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2)管道铺设: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道铺设,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3)水厂建设:建设水厂,包括取水泵房、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设施。
(4)水质检测: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5)管道试压:对管道进行试压,确保管道无泄漏、无损坏。
(6)工程验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工程验收。
3. 施工技术措施(1)土方工程:采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2)管道铺设:采用热熔连接、电熔连接等先进技术,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3)水厂建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优质设备,确保水厂运行稳定、安全。
(4)水质检测: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4. 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2)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抗旱水池施工方案范本

抗旱水池施工方案范本一、工程概况与目标工程概况本工程旨在建设一个抗旱水池,以满足周边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求。
水池设计容量为XX立方米,水池尺寸为长XX米,宽XX米,深XX米。
水池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寿命为XX年。
工程目标工程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水池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同时,工程需要考虑到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条件分析地形地质条件施工现场位于平坦的农田区域,地势相对平坦,但需注意避开潜在的地下管线和障碍物。
土壤类型为壤土,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气候条件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少雨。
施工期间需避开雨季,以确保施工质量。
水电资源施工现场附近有水源和电源,可满足施工需求。
三、施工方案选择根据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先进行基础施工,再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最后进行防水和装饰施工。
四、施工工序安排基础施工:包括清理现场、挖掘水池基础、铺设基础垫层、浇筑基础混凝土等步骤。
主体结构施工:包括钢筋骨架的搭建、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防水施工:在水池内壁和外壁涂抹防水涂料,确保水池不漏水。
装饰施工:包括水池内壁和外壁的粉刷、贴砖等步骤。
五、材料选择与调配材料选择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防水材料选用环保型防水涂料。
材料调配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量,提前进行材料采购和调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
六、机械设备与人员配置机械设备施工现场配置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泵车、振动棒等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
人员配置项目经理负责整体协调,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质检员负责质量检测,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七、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安全保障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方案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方案是指在极端干旱和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为保障人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而实施的临时水源建设项目。
本文档旨在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2. 施工目标为了应对极端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施工目标如下:•提供可靠的临时供水解决方案,满足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需求;•缩短施工周期,确保工程尽快投入使用;•提升工程的可持续性,保证工程能长期稳定供水。
3. 施工方案3.1. 工程选址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选址应满足以下条件:•靠近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缺地区;•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供给,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资源;•地质条件稳定,不受地震、地面下陷等自然灾害的影响;3.2. 施工流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施工流程如下:1.前期准备–调查研究:对选址地进行调查,确定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工程图纸;–材料采购: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2.地基处理–地面平整: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地面平整;–地基处理: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工程稳定性。
3.建筑施工–主体结构: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如水库、水塔等;–配套设施:安装与工程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取水口、输水管道等。
4.设备安装–安装水泵和机电设备:根据工程需要,安装水泵和机电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工程所需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收尾工作–工程验收: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系统调试:对工程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工程交付:完成工程交付手续,将工程投入使用。
3.3. 施工人员及安全措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包括工程师、施工队长、建筑工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安全监控:设立专门的安全监控岗位,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检测:定期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安全检测,确保施工符合安全规范。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方案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旱灾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
为了应对旱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方案应运而生。
该方案旨在通过建设水库、提升水资源调度能力和加强水资源管理,提供应急水源,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需求。
二、方案内容1.建设水库:选址合适且储存容量大的地区建设水库,如利用山区的溪流和河道,提高地下水位等。
水库建设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保护,同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2.提升水资源调度能力: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益。
建立水资源调度中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预测,以便及时做出决策。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采取合理的管控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制定并实施水资源保护规划,设置水资源保护区,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旱发区的水资源的支持力度,提供灌溉水源和饮水水源,确保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4.发展雨水收集系统:在城市、乡村等地区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农田补水和城市绿化。
建立降雨量监测系统,及时监测雨水资源的变化,并通过技术手段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提供应急的水源供给。
5.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开展水资源节约和利用的培训和示范,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
培养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和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三、方案的实施步骤1.确定需求:根据地区的旱情和水资源供需状况,明确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规模和需求。
2.项目规划:综合考虑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地形地貌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制定项目的规划方案和实施计划。
3.资金筹措:通过政府资助、社会投资和跨部门合作等方式筹集项目所需的资金。
4.工程建设:按照规划方案,开展水库建设、水资源调度中心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建设等工程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饮抗旱应急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施工条件。
2、施工技术依据。
3、施工部署。
3.1施工所需的劳动力计划。
3.2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
3.3施工所需的材料。
3.4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4、施工顺序及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4.4施工顺序。
4.5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5、主要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1工程测量定位、放线。
5.2架子工程5.3模板工程。
5.4钢筋工程。
5.5 混凝土工程5.6屋面防水工程。
5.7砌体及装饰工程6、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保证措施。
8、现场文明施工。
9、附图、表。
1.附表附表一: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二: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表附表三:施工材料需用量计划2.附图附图一: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二:施工进度网络计划附图三:模板支撑示意图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构造形式为砖混结构,基础为M7.5浆砌石、墙为M5.0砖砌体、梁柱屋面板为C20砼、地板为C15砼,泵房内墙为双飞粉粉刷,外墙为清水墙砖,50m3采用标准图集04S803。
水池顶标高为绝对标高1926m300m3水池顶覆土500mm,水池顶标高为相当于绝对标高2004m。
1、2施工条件。
该工程位于太平镇该地区域内属于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5摄氏度,雨季为5-10月,利于组织施工。
2、施工技术依据。
a)设计蓝图及设计变更。
b)《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c)《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33-86d)《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e)《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f)《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04G362g)未详之处参照有关规范或标准图集3、施工部署。
a)施工所需的劳动力计划。
(见附表一)b)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
(见附表二)c)施工所需的材料。
(见附表三)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见附图一)4、施工顺序及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a)施工顺序。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测量定位放线—混凝土垫层—弹出纵横控制中心线及模板边线—外模板安装—钢筋绑扎—防水套管预埋固定—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养护—墙体砌筑—屋面防水。
5、主要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1工程测量定位、放线。
i.高程控制。
1.正负零以下基坑高程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原始标高点,作为拟建工程的高程水准点。
我方用DS-2200水准仪校验核对后,引入就近建筑物上进行标识,并做好保护。
经建设、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核准同意后,作为施工期间的高程标志基准点,据此向基坑内引测设计高程,进行基坑、基础标高的控制。
ii.轴线平面位置的控制。
根据所提供的施工总平面图的坐标,将轴线引出拟建建筑物平面图之外,经建设、设计、监理审核、认可后,作施工标志,做好控制标志桩,再次提请有关方认可,依据标志桩,使用JD-2激光经纬仪,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基坑底、基础上,根据施工图放出基础边线,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完后,将轴线引测到基础柱的上口四周,给上部结构施工,施工完成后,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5.2架子工程。
5.2.1水池施工外架为双排脚手架,里架为满堂脚手架采用φ48,δ=3.5的钢架管搭设。
立杆纵距1.0~1.5M,横距1.0~2.0M,横杆步距1.6M,里架的搭设在钢筋撑子上防止架管在池底板留下洞便于防水,钢筋撑子焊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架管走动。
具体布置见摸板支护图(附图一)5.2.2框架施工所用的外架为双排脚手架,里架为满堂脚手架,采用φ48,δ=3.5的钢架管搭设。
架子搭设前,应在管底加设垫板、扫脚杆,防止支承架下沉,立杆纵距1.0~1.5M,横距1.0~2.0M,横杆步距1.6M,砌筑架立杆距墙边0.3M,铺设的架板支承长度不小于20CM,且不得有探头板。
双排外脚手架每12M自下而上设剪刀撑,纵向再下而上开大剪,架子每隔5M与厂房柱拉牢。
脚手架上须设置防护栏杆和挂安全网,外排立柱内侧须设置栏杆和挡脚板,上栏杆上皮高度1.2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50mm.5.3模板工程5.3.1模板采用10mm厚竹胶板,用60×80mm 木方作加劲肋,间距控制在200mm~500mm之间,支撑及加固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接缝处采用密封胶带密封以防跑浆。
5.3.2 所有模板在施工前均刷机油或高效脱模剂。
5.3.3 池壁模板的施工要点及措施:5.3.3.1安装模板前先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池壁模板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5.3.3.2池壁模板,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针对池壁抗渗的特点,模板一次性搭设至梁底处,模板内搭设支模架以及设置φ12的对拉螺杆,对拉螺杆中间满焊上-10×80×80钢板止水片、内设Ф8长100内撑抵住内模、外设置-12×80×120钢板垫片。
对拉螺杆纵横间距500mm,以保证模板及支撑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内模架设在钢筋撑子上。
详图见附图三(模板支撑示意图)5.3.3.3 钢性防水套管的预埋,钢性防水套管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针对池壁抗渗的特点钢性防水套管中间设止水环两边满焊。
5.3.3.4模板的拆除应按顺序,做到不损坏模板及构件,模板的拆除不得硬撬或用力过猛,防止损坏结构和模板。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不得乱丢乱扔乱放。
5.4钢筋工程5.4.1原材料进场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共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并将检验资料存档。
5.4.2钢筋配料由内业技术人员配料,签发加工单,配料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制定本工程适宜的配料原则。
5.4.3 钢筋加工:钢筋在现场钢筋棚加工制作,现场布置原材料和半成品堆放场地,原材料须挂牌对已检验合格材料和未检验材料进行区别,半成品应进行标志堆放,对每种规格的半成品设立标志牌,对其规格、绑扎部位进行说明,并分类堆放。
5.4.4 钢筋的连接:根据设备基础钢筋施工的实际情况,基础底板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的方式,竖向、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接头的方式。
5.4.5 现场钢筋的绑扎及措施现场钢筋绑扎具体要求如下:(1) 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规格、尺寸、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
(2) 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
(3)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的水泥砂浆垫块。
(4)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十倍,接头不得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5)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6)钢筋搭接长度及钢筋锚固长度参照04G362的标准执行。
5.5 混凝土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条件,现场设置两套0.5m3的全自动搅拌站,每台混凝土搅拌机实际生产能力为20m3/h,采用地泵输送浇注混凝土。
5.5. 1一般规定水泥:水泥选用不低于32.5MPa的矿渣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水泥应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并应符合GB175-1999中各项规定。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水泥进场后应按不同种类、不同货源立即贮藏于干燥,不受雨淋而通风良好的构筑物中,以防止水泥变质。
砂:拟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要求级配均匀。
石子:所用碎石粒径应采用5-31.5mm,级配要均匀,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径的1/4,确保砼泵送的可行性和连续性。
掺和料: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
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掺量不宜大于20%。
外加剂选择:根据设计资料和标书要求,结合我单位施工砼的丰富经验,根据施工要求选用外加剂,掺入量由厂家提供。
砼配合比由试验室试验并出报告单。
混凝土原料的称重或测量:混凝土在搅拌之前需对搅拌机的称重电子设备进行资质校核,合格后方可搅拌混凝土称量精度为:砂石±3%、水±2%、水泥±2%、外加剂±2%。
5.5.2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⑴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应提前进行高性能砼配合比的试验工作。
⑵优先采用以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
控制砂、石原材料的含泥量:石子含泥量要求低于0.7%,砂子含泥量要求低于2%,从而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
⑶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S95级矿渣粉和Ⅱ级粉煤灰双掺,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延长凝结时间,推迟和降低水化热峰值。
⑷通过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和进行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减少孔隙率,减少收缩,降低水泥用量。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在浇筑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向有关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保证水电的供应,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螺栓、预留孔洞等隐蔽项目。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木片、锯屑等杂物,避免漏浆、产生蜂窝、麻面,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混凝土浇筑时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同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表面裂缝。
同时用木抹子反复抹压3次。
混凝土养护和试块制作⑴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后在表面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随时检查塑料簿膜的密闭性,保证混凝土表面达到保湿效果;防止混凝土脱水龟裂。
侧壁混凝土采取定时浇水进行养护的措施。
养护期地下工程不少于14天,地上工程不少于7天。
⑵混凝土试块制作和质量检验①抗压强度试件留置数量:砼试块的留置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留置。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见证试块:浇筑砼前应书面通知监理或相关单位,做好见证试块;见证取样数量不少于取样总数的30%,且分布合理。
同条件养护试块置于钢筋笼内,放在楼层同条件处。
试块养护到期后及时送试验室,并要求试验室及时出具试验报告。
混凝土成品保护:⑴控制拆模时间,确保砼的棱角、表面完整。
5.6屋面防水工程屋面结构概要:本工程屋面种类有现浇混凝土屋面、预应力大型屋面板屋面。
作业条件:a.找平层施工前,屋面结构层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办理检查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