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口县基本情况
重庆市城口县工业园区概况

重庆市城口县工业园区概况城口县,这座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美丽山城,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城口县的发展进程中,工业园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城口县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坐落在城口县城周边,交通相对便利,为企业的原材料运输和产品销售提供了基础保障。
园区周边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水、电、气等供应稳定,通信网络覆盖全面,为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园区的产业布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特色农产品加工、绿色建材、生物医药等。
在特色农产品加工方面,充分利用城口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山地鸡、核桃、中药材等,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
绿色建材产业则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生产高质量的建材产品。
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挖掘城口县的中药材宝库,研发和生产具有特色的医药产品。
城口县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类型丰富多样。
既有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也有外来投资的企业。
这些企业规模不一,但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小型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创新的产品,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则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出让优惠、财政补贴等,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同时,加强了与外地企业的对接和交流,通过举办招商推介会等活动,展示城口县工业园区的优势和潜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为了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园区注重服务体系的建设。
设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从项目审批、建设到生产运营的全过程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融资难题、技术创新支持、人才招聘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园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重庆市城口县工业园区概况

城口县工业园区概况城口工业园区是重庆市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于2008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
根据我县地理条件、资源分布和工业发展基础,采取“一区三组团”模式予以建设,分为“高燕组团”、“庙坝组团”和“巴山组团”,同时规划两个拓展区。
园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2平方公里,拓展区1平方公里。
“高燕组团”以锰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绿色锰工业基地。
“庙坝组团”以农林牧渔及特色工艺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全国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
“巴山组团”以钡产品精深加工及建材加工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全国绿色钡精深加工基地。
“高燕组团”位于城口县西南部,距县城6公里,城(口)万(源)路、城(口)开(县)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是打造锰工业基地的“主战场”。
该组团规划建设面积84公顷,分为A、B两区,现已入驻大型骨干企业10家。
该组团将依托锰、钡、铅、锌等矿产资源优势,引进高锰合金钢、无汞碱锰电池、锰盐、锰锌软磁铁氧体等精深加工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型发展之路,建成国内具有规模的锰系列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和建材加工基地。
“庙坝组团”位于城口县西南部,距县城22公里,规划建设面积28公顷,分为C、D、E三区,主要发展生漆、核桃、茶叶、中药材、老腊肉、蜂蜜等农林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目前已入驻的企业有重庆土老福食品开发公司、重庆七雁山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重庆丰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渝桑林业有限公司、重庆渝农乡村建设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
该组团将充分利用县域特色优势,依托丰富的特色资源,重点引进畜牧及林产品加工、绿色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并努力将城口特色产品打入国内大中城市,提高市场份额与产品竞争力。
“巴山组团”地处巴山镇,距县城53公里,位于城口西北部。
规划建设面积78.62公顷,分为F、G两区。
该组团主要开发钡精深加工高端产品和建材生产。
从建设时间上该组团为本园区二期启动建设项目。
该组团建成后将形成中国绿色钡矿开发和精深加工企业集群。
城口县种植面积

城口县种植面积城口县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
该县地势复杂,山地面积较大,但也有一定的平原区域,适宜农业生产。
下面将从城口县的面积、农业发展以及种植面积等方面进行详细回答。
首先,城口县的总面积为334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为10万亩。
尽管城口县地势复杂,山地面积较大,但县政府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加大了耕地保护和综合整治的力度,努力提高耕地利用率。
通过土地整理和改造工作,城口县的耕地面积得到了逐步增加。
其次,城口县以种植业为主要农业生产形式。
县境内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水果为主。
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要种植品种,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较大。
城口县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适宜稻米的种植。
小麦种植面积较小,但由于县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积极性,小麦的种植收益也在逐年提高。
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等,这些作物在城口县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并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蔬菜水果主要有辣椒、豆角、苹果等,城口县的气候条件适宜蔬菜水果的生长,因此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也较大。
此外,城口县还注重发展特色种植业。
县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培育特色农产品。
例如,城口县的樱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该县的一张名片。
同时,城口县还注重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田产出。
通过推广夏季套种、秸秆还田、有机肥料等农业生产技术,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种植面积,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城口县还发展了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总之,城口县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注重发展种植业。
通过耕地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城口县的耕地面积得到了逐步增加。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水果是城口县主要的种植品种,其中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较大。
同时,城口县还注重发展特色种植业,培育特色农产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促进了农田的种植面积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重庆贫困县资料(14个)

重庆2015国家级贫困县(14个)一.万州区万州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处三峡库区腹心,区位独特,历为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长江上游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万州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6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1.11%,城市人口超过80万。
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是拥有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深水港码头、高铁和海关口岸,万州轨道交通也即将兴建,国际保税物流的一个交通枢纽城市。
名优特产包括:万县红桔、万县胭脂鱼、万州烤鱼、万州格格、万州榨菜等。
万州区有旅游资源单体130余个,其中省(市)级重点名胜区3个(青龙瀑布、潭獐峡、龙泉风景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西山碑、库里申科墓、天生城、钟鼓楼),省(市)级森林公园5个(大垭口、歇凤山、贝壳山、乌龙池、泉活森林公园)和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铁峰山)。
万州区为“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区”,获得过“重庆市文明城区”、“平安建设先进区(县)”、“平安畅通县区”等荣誉称号。
黔江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一体。
黔江区东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西接彭水苗族自治县,南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北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3%。
美食特产包括: 黔江鸡杂、武陵山珍、黔江绿豆粉、酸酢肉、油茶汤、米豆腐、蜂蜜荞粑、珍珠兰茶等。
黔江区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获得过“全市退耕还林工作先进区”、“最具风情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全国平安铁路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黔江区是武陵山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为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城口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
南与重庆巫溪县、开州区、四川宣汉县毗邻,东北与陕西镇坪县、平利县、岚皋县、紫阳县接壤,西与四川万源市相连。
重庆市城口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重庆市城口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重庆市城口县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宜居城市。
一、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城口县定位为生态宜居、产业多元、文化繁荣的宜居城市。
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城市规模稳定在10万左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城市规模稳定在15万左右,成为全省重要的农业和服务业基地;到2050年,完成城市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二、城市功能布局1.经济发展区:将县城及周边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区。
2.生态旅游区:充分发挥城口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区域,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3.文化教育区: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倡多元文化交流,打造文化教育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城市空间布局1.城市建设:优化县城规划布局,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风格,打造宜居环境。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
2.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3.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优化环境保护措施。
四、交通运输规划3.水运交通:充分利用城口县的水资源,建设内陆水运航道,提供货运和旅游的水路服务。
五、生态环境保护1.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改善水环境质量。
2.生态系统保护:加强对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3.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污染的防治,提高环境质量。
六、文化教育规划1.教育设施建设:加强教育设施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城口ppt课件

提供各种专业技能培训,以满足社会对不同职业 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
包括大学和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 和进行科学研究。
主要学校
城口中学
城口县的一所重点中学,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
城口职业技术学校
一所专业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城口大学
一所高等教育机构,设有多个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
城口蜂蜜
产自大巴山,蜜源丰富,品质优良 ,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
城口核桃
个大皮薄,营养丰富,是补脑、健 脑的佳品。
旅游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春秋两季是城口旅游的最佳时 间,此时气候宜人,景色优美
。
交通指南
从重庆出发,经达州、万源可 到达城口。县城内有多条公交 线路连接主要景点。
住宿推荐
推荐入住县城内条件较好的酒 店或当地的农家乐,可品尝当 地美食并体验乡村生活。
城口PPT课件
目录
• 城口简介 • 城口旅游 • 城口经济发展 • 城口教育 • 城口未来展望
01 城口简介
地理位置
城口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北部,地 处大巴山南麓,与陕西省接壤。
城口地理位置独特,是连接川陕 渝三省市的重要节点。
城口县境内有G65包茂高速公路 、G210国道和达万铁路等交通
干线,交通便利。
历史背景
城口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就 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中心。
在历史上,城口曾是巴蜀文化 和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地,孕育 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城口在近现代史上也具有重要 的地位,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 经过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 要组成部分。
文化特色
城口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如川剧、剪纸、 刺绣等。
重庆市城口县基本情况

重庆市城口县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边陲,大巴山南麓,界于东经108度15分至109度16分与北纬31度37分至32度12分之间,东邻陕西平利、镇平、南毗巫溪、开县、西襟四川宣汉、万源,北连陕西紫阳、岚皋。
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66公里,面积3292.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85.7米(光头山),最低海拔481.5米(岔溪口),城口县地处重庆市最北端秦巴山区深处,境内山大、坡陡,是典型的山重地区。
土壤类型属山地黄壤。
土壤酸碱度在中性和微酸性之间。
境内无过境河流,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5条,主要河流有仁河和前河。
城口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245.5毫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年均温度13.7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3.2度,冬长夏短,年均无霜期234天,疆域广袤,物产丰富。
二、历史沿革城口得名于境内的城口山,城口河(今任河),据<<城口县志>>记载,唐时已有"城口"地名.城口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既有人类活动. 城口古属梁州之城,秦属巴郡,汉属宕渠县地、后汉属宣汉地。
刘宋分置东关县属巴渠郡。
齐因之。
梁置南晋郡。
西魏属南并州南晋郡东关县。
随属并州通川郡宣汉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南并州。
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县属通川郡。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省宣汉入东乡县。
南宋置明通县,属达州通川郡。
明正德十年(1515年)复割东乡太平里置太平县,属达州,清初属夔州府。
雍正六年(1728年),复属达州。
嘉庆七年(1802年)太平升县为厅,直属川东道。
清道光二年(1 822年)置城口厅,属绥定府,太平仍置县。
1913年改设城口县。
1914年划归四川省东川道。
1929年,李家俊在万源县固军坝发动农民起义,建立四川红军第一路军。
1932年工农红军入川,与第四方面军会合,次年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
城口人文地理及旅游资源简况

城口人文地理及旅游资源简况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12期一、城口縣基本概况重庆市城口縣地处大巴山腹地、重庆市最北端,因“踞三省之门户名城。
扼四方之咽喉称口”而得名,东面和北面分别与陕西省镇坪縣、平利縣、岚皋縣、紫阳縣接壤,南与本市巫溪縣、开縣交界,西与四川省万源市、宣汉縣相连,全縣幅员面积3292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23个乡镇、2个街道、184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
縣政府驻地葛城街道;境内最高海拔2686米,最低海拔481米,是典型的高寒深石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距主城区和西安市均为500多公里。
城口集“老、边、山、穷”于一体,是革命老区縣、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縣。
二、城口文化1红色文化城口是一方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是连接川陕渝三省市的革命老区和边区。
1929年,王维舟、李家俊就在城口创建了城(口)万(源)红军,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挥师城口,相继建立了縣、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
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部在城口、万源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曾经在城口战斗过的将帅达13名。
城口拥有“三个第一”和“一个唯一”,是重庆市第一个打出红军旗帜的縣、第一个由地方红军攻占縣城的縣、第一个迎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的縣。
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
2民俗民风特色突出:民俗独特、民风淳朴,生态风情浓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城口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区位条件造就了城口人民古朴淳厚的民风,城口属于农耕文明特性较突出地区,历史上“粟贱货贵,易于生活”、“衣冠质素,饮食节约”、“人皆淳朴,不尚奢侈”,居住于窝棚、岩洞、草房,现瓦房、砖房居多。
居民办事图人多热闹,劳苦烦闷则以山歌解愁,民歌较多。
在待客上,城口人好客,来人不分亲疏,笑脸相迎,美食相待。
长期的特定环境造化下,城口人热情好客、诚实淳朴。
这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对于旅游氛围的打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城口县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边陲,大巴山南麓,界于东经108度15分至109度16分与北纬31度37分至32度12分之间,东邻陕西平利、镇平、南毗巫溪、开县、西襟四川宣汉、万源,北连陕西紫阳、岚皋。
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66公里,面积3292.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85.7米(光头山),最低海拔481.5米(岔溪口),城口县地处重庆市最北端秦巴山区深处,境内山大、坡陡,是典型的山重地区。
土壤类型属山地黄壤。
土壤酸碱度在中性和微酸性之间。
境内无过境河流,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5条,主要河流有仁河和前河。
城口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245.5毫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年均温度13.7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3.2度,冬长夏短,年均无霜期234天,疆域广袤,物产丰富。
二、历史沿革
城口得名于境内的城口山,城口河(今任河),据<<城口县志>>记载,唐时已有"城口"地名.城口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既有人类活动. 城口古属梁州之城,秦属巴郡,汉属宕渠县地、后汉属宣汉地。
刘宋分置东关县属巴渠郡。
齐因之。
梁置南晋郡。
西魏属南并州南晋郡东关县。
随属并州通川郡宣汉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南并州。
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县属通川郡。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省宣汉入东乡县。
南宋置明通县,属达州通川郡。
明正德十年(1515年)复割东乡太平里置太平县,属达州,清初属夔州府。
雍正六年(1728年),复属达州。
嘉庆七年(1802年)太平升县为厅,直属川东道。
清道光二年(1 822年)置城口厅,属绥定府,太平仍置县。
1913年改设城口县。
1914年划归四川省东川道。
1929年,李家俊在万源县固军坝发动农民起义,建立四川红军第一路军。
1932年工农红军入川,与第四方面军会合,次年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
1934年9月15日召开城口县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城口县苏维埃政府的城口县委,属川陕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2
月,红军撤离城口根据地,城口县恢复原国民党县的建制,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监察区(万县).1 949年12月,城口县和平解放,成立城口县人民政府,属四川省万县专区。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城口属重庆市直管县。
三、特色资源
(一)土地资源
全县幅员总面积3292.4平方公里。
2008年末,农作物播种面积65.23 万亩,园地面积743 19亩,林地地面积2131388亩,未利用地面积1009408亩。
全县人均土地面积21.8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人均林地面积9.05亩。
(二)水能资源
城口地表水系发达,北部为汉江流域的仁河水系,南部为嘉陵江流域的前河水系。
全县有大小河流779条,其中集雨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13条,水能蕴藏为53.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8.3万千瓦,开发潜力很大。
(三)生物资源
全县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天然林和各类草场419万亩,是全市重要的草食牲畜基地县。
境内有各类植物38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7种。
林木资源: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7种,主要以乔木和權木为主,共有131个树种,2 97个属,642个科。
常见的优势树种有:栎类、桦木、华山松等。
珍稀树种有:水杉、光叶珙桐、银杏、涯柏等。
动物资源:兽类65种,隶属9目23科53属,鸟类共有183种,隶属14目35科106属,爬行动物计18种,隶属2目6科12属,两栖类12种,隶属2目4科10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主要有:云豹、豹、白唇鹿、川金丝猴、梅花鹿等,鸟类有金雕等。
(四)矿产资源
城口矿藏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铁、锰、钡、锌、煤、铅、白云石、石膏、高岭土、大理石、古生物化石、铂钯金矿等二十多种矿产,被誉为“重庆第一资源大县”,素有“西部矿都”之美誉。
其中已探明锰矿保有资源储量为2213万吨,是全国五大重点矿区之一;已探明钡矿保有资源储量为6470万吨以上,名列亚洲之首,属全国特大型矿区。
(五)林特产品资源
城口以核桃、板栗、茶叶、蕈菌(食用菌及香菇等)“三木”药材等为主的林特产品资源。
城口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富硒富锌。
“鸡鸣寺院茶”驰名中外。
中药材优势明显,各类中药材达500余种,盛产杜仲、天麻、黄连、党参等,是重庆市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县。
城口乃“干果之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达24万亩,年产量在800万公斤以上,已成为我国六大“核桃之乡”之一。
野生蕈菌资源独一无二,现有食用菌、药用菌达60余种,是中国蕈菌种质资源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六)旅游资源
城口风光秀丽。
自然风景以“奇、险、幽”著称,境内多奇山异水、珍禽异兽,原始生态保持良好。
有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有物种繁多的珍稀植物资源;有典型的高山湖泊群;有神秘古朴的巴山文化;有名扬中外的地方特色产品。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级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还被命名为市级自然风景名胜区,黄安坝被列为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