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A、文理解释B、系统解释C、目的解释D、语法解释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
”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B、伯林C、哈特D、康德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
”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A、秩序价值B、自由价值C、平等价值D、效益价值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试卷第1页(共10页)A、生命权B、财产权C、自由权D、追求幸福权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
”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政法大学《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政法大学《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要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 关于司法进程中运用法律准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司法审讯中,法律准绳都必需无条件地适用B. 司法审讯中,优先适用法律准绳,后适用法律规则C. 法律准绳的适用可以补偿法律规则的破绽D. 法律准绳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2. 法律可以无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及社会调和。
从法的价值来看,这次要表现了法的(A)oA. 确认性价值B. 目的性价值C. 法自身的价值D. 看法性价值3. 我国《休息合同法》规则:“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越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越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越六个月。
”从法律标准的分类看来,该法条属于(A)oA. 保护性标准B. 绝对确定性标准C受权性标准D.任意性标准4.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则:,:国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于该法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条是对国家政策的规则,阐明国家政策是法的一部分B. 该条要求国家采取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设置了国家义务C. 该条规则过于广泛和笼统,并无明白详细的作用D. 该规则对守法经营者者有警示作用,对违法公民并元作用5. 有一法学流派以为,该当区分“书本上的法”与“举动中的法”,“举动中的法”才是真正的法。
该法学流派被称为()。
A. 自然法学派B. 分析法学派C. 社会法学派D. 综合法学派6.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有多种方式。
上面各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oA. 法律汇编B. 法典编纂C. 法规清算D. 司法判例汇编7. 我国《刑法》规则:“在路途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许在路途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南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2012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法理学初阶试卷说明:1.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2.试题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为方便同学进行自我测试,本试卷的答案附在试卷后面,并对相关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20分,每题2分,共10题)1.一位同学在学习西方法学史中,遇到了这一法律思想:法律是主权者依据主权制定的命令,只要经过法律程序的认可即有对人的强制力,而不管其是善法还是恶法。
这一法律思想属于哪一法学派的观点()A.分析法学派B. 实证法学派C. 新分析法学派D. 历史法学派2.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基本特征是()A.国家意志性B. 阶级性C.规范性D.强制性3.下列属于公法的是()A.选举法B. 婚姻法C. 反腐败法D.社会保障法4.2012年9月,湄公河惨案中杀害中国13名船员的6名犯罪分子在中缅双方的交涉下被押解至中国接受审判。
这体现了法律对象效力的哪一原则()A. 保护主义原则B. 属地主义原则C. 属人主义原则D. 折中主义原则5.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律渊源是特定的社会物质经济条件B.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最优先的法律渊源C. 法律解释是我国的一种法律渊源D.制定法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法律渊源6.在法律结构中,属于构成法律结构的主体要素是()A.法律概念B. 法律规则C. 法律原则D. 技术性规定7.中户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这体现了法律作用的()A.评价作用B. 教育作用C. 预测作用D. 强制作用8.某一法院案件审理中,法院针对当事人争议焦点和诉讼请求,增加裁判文书的说理,比较细致的阐述了裁判依据,并将法律规范完整的附在文书后面。
该法院的这一行为符合司法基本原则的()A.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B. 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相统一C. 客观公正与主观公正相统一D. 司法公正与社会公正相统一9.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资格是由法律通过确立主体的那些能力体系出来的()A.权利能力B. 责任能力C.义务能力D.行为能力10.2012年3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其中的一些具体司法程序作了修改和补充。
(NEW)西南政法大学《704法学基础(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1)柏拉图
(2)洛克 (3)戴雪 (4)亚里士多德 【答案】(4) 【解析】西方最早使用法治一词,给它以科学定义的是亚里士多 德,他在《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 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
2000年西南政法大学综合考试(含法理、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行政 法)考研真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0年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宪法学考研真题 1998年西南政法大学综合考试1(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考研 真题 1998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含中国宪法)考研真题 1997年西南政法大学综合考试1(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考研 真题 1997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考研真题 1996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含中国宪法)考研真题
2.古希腊法律思想的杰出代表有( )。 (1)乌尔比安 (2)柏拉图 (3)智者派 (4)亚里士多德 【答案】(2)(3)(4) 【解析】古希腊法律思想的杰出代表是智者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 德。智者派,尤其是晚期智者派活动的时期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一致 的。正义问题是柏拉图法律思想的主题,他的法哲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的“正义”之学。亚里士多德推进并现实化了柏拉图的正义学说,提出了 法治的经典性定义,建立了系统性的法治理论。
7.“恶法亦法”体现的法学分析方法是( )。 (1)价值分析方法 (2)实证分析方法 (3)社会学分析方法 (4)历史分析方法 【答案】(2) 【解析】分析实证法学的主要代表是奥斯丁。在法的概念上,他提 出了主权、命令和制裁三要素说,法律被认为是主权者的命令,而实在 法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强制性;法与道德的关系上,奥斯丁认为两者没 有内在的联系,道德上的好与坏是没有确定的标准的,因此,应把道德 因素从法律研究中剔除出去。
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法学综合A(含法理学70分、中国宪法40分、中国法制史40分)贡京--2004

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试题解析综合课试题(法理学、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法理学部分(9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3分)1.在西方,最早将法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来讲述和研究的是:A.亚里士多德B.边沁C.奥斯丁D.萨维尼2.古汉语中“法”一词包括的含义有:A.公平B.正义C.惩罚D.权利3.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方式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久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4.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起源于:久古希腊法B.古罗马法C.英国普通法D.《拿破仑法典》5.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A.人法律调整的对象B.法律调整的原则C.法律调整的范围D.法律调整的方法6.大陆法系又称为:A.中华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法系D.罗马法系7.法定解释又称为:A.有效解释B.正式解释C.有权解释D.学理解释8.法律关系的要素有:A.主体B.法律规范C.客体D.权利义务9.法律事实包括:A.法律事件B.法律义务C.法律权利D.法律行为10.西方现代法律正义论包括:A.相对正义论B.社会正义论C.形式正义论D.程序正义论11.法制的中心环节是:A.执法必严B.违法必究C.依法治国D.依法办事12.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活动是:A.法的修改B.法的废止C.法律汇编D.法律编纂13.法律的社会监督包括:A.司法机关的监督B.政党监督C.人民政协的监督D.新闻舆论的监督答:1.C 2,AC 3.AB 4.B5.AD 6.BCD 7.ABC 8.ACD 9.AD10.ABCD 11.D 12.C 13.BCD[参考资料]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概念比较(每小题9分,共27分)1.根本法律与基本法律。
(西南政法大学2003研)答:根本法律与基本法律在调整内容、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等方面都要宽于、高于、严于一般的法律、法规,很容易混淆。
但二者也存在下列区别:(1)对应的概念及调整内容不同。
2006—2007学年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2006—2007学年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A、文理解释B、系统解释C、目的解释D、语法解释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
”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伯林C、哈特D、康德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
”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 A、秩序价值 B、自由价值 C、平等价值 D、效益价值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 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 试卷第1页(共10页)A、生命权B、财产权C、自由权D、追求幸福权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法理学初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导论 1.B 2.AD 3.C 4.ABCD 5.ABCD第一章 1.BD 2.A 3.ABCD 4.ABCD 5.B第二章 1.D 2.ABCD 3.ACD 4.ABCD 5.ABCD 6.D第三章 1.ACD 2.B 3.BCD 4.BC 5.ACD第四章 1.ABCD 2.ABCD 3.CD 4.ACD 5.ABC第五章 1.BCD 2.ACD 3.AC 4.B 5.AD第六章 1.D 2.AC 3.BD 4.ABCD 5.AB第七章 1.B 2.CD 3.BD 4.ACD 5.ABC第八章 1.D 2.ABC 3.AC 4.ABD 5.AC第九章 1.ACD 2.ABCD 3.AB 4.ABD 5.AB第十章 1.D 2.AD 3.B 4.A 5.ABD第十一章 1.CD 2.B 3.ABCD 4.BCD 5.BC第十二章 1.A 2.D 3.ACD 4.C 5.ABCD第十三章 1.ABCD 2.CD 3.B 4.ACD 5.B第十四章 1.A 2.D 3.B 4.C 5.AC第十五章 1.B 2.ABCD 3.AD 4.ABC 5.C第十六章 1.C 2.B 3.ABC 4.ACD 5.BCD第十七章 1.ABC 2.ABCD 3.C 4.AB 5.AC《法理学进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导论 1.ACD 2.B 3.D 4.ABD 5.C第一章 1.ABD 2.A 3.ABCD 4.BC 5.AC第二章 1.①②③④ 2.①③⑤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第三章 1.① 2.④ 3.③ 4.② 5.③第四章 1.① 2.①②④ 3.②③ 4.② 5.②④第五章 1.① 2.②④ 3.① 4.③ 5.①第六章 1.①④ 2.① 3.①③④ 4.④ 5.①②③④第七章 1.① 2.①②③④ 3.② 4.①②③ 5.④第八章 1.① 2.②③④ 3.② 4.② 5.①②③④第九章 1.②③④ 2.①②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④第十章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第十一章 1.①②③ 2.①②④ 3.① 4.④ 5.③第十二章 1.① 2.③ 3.①②④ 4.①②④ 5.②③④第十三章 1.②③④ 2.④ 3.②④ 4.④ 5.①③第十四章 1.④ 2.④ 3.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第十五章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3.①②④ 4.①②③ 5.①②③第十六章 1.② 2.① 3.①③③ 4.②③ 5.②第十七章 1.④ 2.④ 3.①③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第十八章 1.② 2.①②③ 3.①②③ 4.③ 5.①②③第十九章 1.①② 2.②③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初阶第二章第6题原答案缺,寨寨根据自己的学习加上了哈6.D。
(完整word版)西政法理学进阶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2006-2007第一学期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1、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主要著作包括()A、《理想国》B、《政治家》C、《政治学》D、《尼各马可伦理学》2、关于“法律解释”的正确理解是()A、法律解释是成文法出现后的必然现象B、法律解释必须完全根据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C、法律解释有完善立法的作用sD、法律解释的效力高于被解释的法律文本3、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为()A、表达利益要求B、消灭利益冲突C、平衡利益冲突D、重整利益格局4、有时被人们称为价值法学的是()A、社会法学B、分析法学C、自然法学D、哲理法学5、以下著名法学家,属于法国的是()A、霍布斯B、洛克C、卢梭D、孟德斯鸠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A、法律的产生远早于宗教B、法律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而宗教则不是C、法律规则人的外部行为,而宗教规范则相反D、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而宗教规范则相反7、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后果超出了立法者本来的意图,这说明法律具有()功能。
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功能D、非功能8、“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的命题出自()A、马克思B、霍布斯C、孟德斯鸠D、康德9、对利益作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式的分类的是()A、德国的赫克B、法国的爱尔维修C、英国的边沁D、美国的庞德10、关于国家和法的关系,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法治国家和法发生联系,人治国家和法不发生联系B、法律形式受国家形式的影响C、国家的性质和特征决定法律的性质和特征D、国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法律的重要作用11、科学技术对法律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言之,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的发展()A、扩大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B、对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C、对法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D、提高了法律实施的效率1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社会是法律的产物B、法律是社会的产物C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D、法律性质决定社会性质13、亚理士多德把正义分为()A、形式的正义B、分配的正义C、平均的正义D、实质的正义14、通过法律实现自由表现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A、文理解释B、系统解释C、目的解释D、语法解释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
”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B、伯林C、哈特D、康德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
”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A、秩序价值B、自由价值C、平等价值D、效益价值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试卷第1页(共10页)A、生命权B、财产权C、自由权D、追求幸福权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
”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7、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
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
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
”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C、我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由此公约的规定在我国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
D、该规定体现了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
8、所谓法律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的根据,当采用文义解释及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
以下对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理解正确的是:()A、目的解释不需要考虑立法者的意图。
B、目的解释方法,必须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冲突,或者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漏洞,无法进行有效衔接的时候运用。
C、目的解释高于文义解释。
D、目的解释要求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法律。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下列哪篇著作:()A、《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C、《共产党宣言》D、《巴黎手稿》10、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几项是错误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2、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3、孙某早年与妻子吕某离婚,儿子小强随吕某生活。
小强15岁时,其祖父去世,孙某让小强参加葬礼。
小强与祖父没有感情,加上吕某阻挡,未参加葬礼。
从此,孙某就不再支付小强的抚养费用。
吕某和小强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责令孙某承担抚养费。
在法庭上,孙某提出不承担抚养费的理由是,小强不参加祖父葬礼属不孝之举,天理难容。
法院没有采纳孙某的理由,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判决吕某和小强胜诉。
根据这个事例,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一个国家的法与其道德之间并不是完全重合的B、法院判决的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立法可以不考虑某些道德观念C、法的适用过程完全排除道德判断D、法对人们的行为的评价作用应表现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4、“对于浪漫的武士而言,你承认他的淑女为一名美女并不够,如果你不承认她是上帝已造就的或将要造就的第一美人,你就要准备与他决斗。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种对理论知识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无法用别的方法获得,就只好在醉梦中寻找。
依愚之见,这种要求就存在于哲学家想证明真理为绝对的努力背后,存在于法律家对普遍有效的准则的追求背后,该普遍有效的准则名之为自然法。
”对霍姆斯这段话的意思理解错误的是()A、霍姆斯认为对法的本质属性进行追问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
B、霍姆斯认为应当去追问法律的本质问题,尤其是对自然法的探询是值得称道的。
C、霍姆斯对法律家追求普遍有效的准则是非常赞同的。
D、霍姆斯认为法律家就应当去追求绝对化的真理。
5、下列何种表述符合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A、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对应关系B、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C、功能发挥中的互动关系D、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三、辨析题(请判断下列命题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分,共15 分)1、法律价值之间不可能存在冲突。
()2、程序正义在于通过对实体权利义务的安排,为社会提供一种秩序。
()3、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恶法非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1、简要回答法律在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2、简述正义与法律关系的学说并说明通过法律实现正义的基本方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结合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论述人类的平等诉求及其法律保护机制。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位于重庆市主城九龙坡区繁华地带的一个危旧房改造项目工地中,二百八十户拆迁房屋已搬迁,仅剩一户未搬迁。
三年多来这里孤独地耸立着一栋二层小楼,小楼周围已向下挖空数米。
这座像“孤岛”一样的小楼照片在今年三月流传开来,被网友称为重庆甚至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重庆“最牛钉子户”的房主杨武、吴苹夫妇在现身两天内迅速成名。
据了解,夫妇俩要求开发商在原位置给其安置一套面积相同的房子,开发商未答应,并向当地拆迁主管部门提出行政裁定。
后双方协商未果,主管部门向重庆市九龙坡区法院提出司法强拆的申请,法院作出杨武夫妇限期自行搬迁的裁定。
面对裁定,房主吴苹表示,他们“要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合法财产”;杨武则重回空置两年、已被断水断电的小楼中,挂上国旗,打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横幅。
某位学者断言,个人在行使物权时,必须要顾及公共利益。
…这个公共利益如何界定…这需出台具体的规定来完善。
…在完善之前,根据目前公众对公共利益的认识,开发商建商业用房,一般来说不属公共利益范畴,所以,若《物权法》已生效,该“钉子户”应可胜诉。
另一位学者提出,认为吴苹一家拒绝拆迁的理由不涉及公共利益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旧城改造本来就是一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而且法院已经作出了裁定,认为拆迁是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如果吴苹一家自己不把房子拆掉,那么就是违法行为。
这位学者支持支持强制拆迁,认为法院已经下达了裁定,就要按照(法院的裁定)执行。
两位学者的意见都是根据物权法作出来的,关于什么是“公共利益”,他们的认识并不统一。
试根据法律与利益的相关理论和人权理论,谈谈你对这个案件的中出现的“公共利益”的争论。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案件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后,4299年春末夏初的纽卡斯国。
5月上旬,该国洞穴探险者协会的维特莫尔等五位成员进入位于石灰岩洞探险。
但当他们深入洞内时发生了山崩。
五位探险者发现受困后就在洞口附近等待救援。
由于洞穴地点地处偏远,山崩仍在继续,营救工作非常困难,而在营救过程中的一次山崩更是夺去了十名营救人员的生命。
与此同时,洞穴内五位探险者随身所带的食物有限,洞内也没有可以维持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探险者很可能会在出口打通前饿死。
在探险者被困洞穴的第三十二天,营救终获成功。
但当营救人员进入洞穴后,人们才得知,就在受困的第二十三天,维特莫尔已经被他的同伴杀掉吃了。
根据四位生还者的证词,在他们吃完随身携带的食物后,是维特莫尔首先提议吃掉一位同伴的血肉来保全其他四位,也是维特莫尔首先提议通过抓阄来决定吃掉谁,因为他身上刚好带了一副骰子。
四位生还者本来不同意如此残酷的提议,但在危急的情况迫使他们接受了这一建议,最终选定了一种掷骰子的方法来决定他们的命运。
掷骰子的结果把需要牺牲的对象指向维特莫尔,他于是被同伴吃掉了。
四位探险者获救后因营养失调而住院治疗。
出院后,四位获救者被指控谋杀维特莫尔。
初审法庭经过特别裁决确认上面所述的事实,根据纽卡斯国刑法的规定,法官判定四位被告谋杀维特莫尔的罪名成立,判处绞刑。
四位被告向纽卡斯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法院意见:纽卡斯国最高法院由五位法官组成,他们分别是特鲁派尼、福斯特、基恩、汉迪和唐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