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中国保险业发展史

中国保险业发展史

新中国保险业发展
保险业的黄金时期
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
(海量营销管一级理目录 培训资料下载)
正文
1 民族保险业的兴起
中华民族具有灿烂的文化,数千 年前就孕育着传统保险思想。现代商 业保险源于海上贸易,清朝后期,随 着英美帝国主义入侵,西方的保险制 度进入中国,我国现代保险制度的起 源和产生已有200年历史。早期的中 国运输和贸易市场主要由英美等国商 行把持,保险也主要由英美商人控制。 随着中国民族保险意识的逐步觉醒,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新华保 险
民族保险业产生
新中国保险业发展
保险业的黄金时期
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
(海量营销管一级理目录 培训资料下载)
新中国保险业发展
四个时期
改造旧中国保险业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诞 生 国内保险业务的停办 国内保险业务全面恢复
民族保险业也渐渐产生起来,对近代 中国社会经济的产生具有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新华保 险
民族保险业产生
民族保险业产生
正文
2 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成立(1805年)

1685年,闭关多年的清
一 政府开放海禁,特设广州为惟
家 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险业务应立即停办。 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国内保险业务彻底停 办。
“左”的思潮 影响下,保险 被认为是“私 有经济的市场”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新华保 险
新中国保险业发展
正文
4 国内保险业务全面恢复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人 民银行在1979年2月召开的全国分 行行长会议上提出恢复国内保险业 务。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恢复发展期(1982年-1991年):1982年,中国寿险业务开始恢复,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普通型寿险产品为主,保障程度相对较低。

2. 初步发展期(1992年-1998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寿险业开始快速发展,产品种类逐渐增多,保障程度也得到提高。

同时,一些新的保险公司开始进入市场,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

3. 市场化改革期(1999年-2004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寿险业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保监会成立,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同时,保险产品不断创新,如分红险、万能险等开始出现。

4. 全面发展期(2005年至今):在这个阶段,中国寿险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银保渠道、电销渠道等开始兴起,互联网保险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健康险、意外险等新型保险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总体来看,中国寿险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恢复发展期到市场化改革期,再到全面发展期的过程。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寿险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中国保险行业介绍

中国保险行业介绍

29
走进保险业
这是一个黄金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无限机遇的时代 你的成功,源于你的选择!
30
人寿保险——
走进保险业
阳光保险——
31





32
1980 年 恢 复 保 险业务以来,保险业 保持高速增长; 2003-2014 年年均 增长20%
截 止 20 1 4 年 , 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超 过 10 万亿,是 2002 年的15倍
截 止 201 4 年 , 我国保险市场已有保 险公司 160 家,保险 资产管理公司超过18 家
12
保险密度(人均保费)
前总理温家宝:“一定要加强保险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让更多的家庭拥有保 险保障!” 李克强总理:“……新国十条将开启人人“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大保 险时代。”
“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李克强总理主持 2015年5月国
务会议)
19
国家普及保险教育
中小学课外读本
第三章
中国保险业 的广阔前景
各国年长期寿险投保率(%):
第二章
中国保险业 的发展现状
700% 420%
18%%? 110% 竞猜
中国 韩国 美国 日本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4
从业人员数量
中国从业人员少, 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980人 1301人 1304人
第二章
中国保险业 的发展现状
每万人中保险从业人数
1980年:恢复财产保险业务 1982年:恢复人寿保险业务 ……
古代镖局
7
美好事业
第二章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8
市场主体

寿险发展历程

寿险发展历程

寿险发展历程
寿险发展历程的文本:
近年来,寿险行业发展迅猛,为了更好地了解寿险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寿险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上世纪
20年代,寿险业在我国刚刚起步。

那时的保险公司数量很少,产品种类也较为简单。

人们购买寿险主要是为了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险的需求也逐渐增长。

随后,寿险行业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迎来了较为缓慢
的增长阶段。

这个时期,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于未来的保障需求也逐渐增加。

保险公司开始推出了更多的寿险产品,并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销售渠道。

进入21世纪,寿险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人们对寿险
的认识逐渐深入,购买保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手段。

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给寿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寿险公司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潮流。

目前,我国寿险行业已经成为保险业的核心板块之一。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于寿险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寿险公司需要不断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以适应日
益复杂和多元化的市场环境。

总的来说,寿险行业经历了起步阶段、缓慢增长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保障需求的不断增长,寿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寿险费率政策的发展历史及主要内容

我国寿险费率政策的发展历史及主要内容

我国寿险费率政策的发展历史及主要内容我国寿险费率政策的发展历史及主要内容寿险是人们在未来发生意外时获得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中国,寿险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寿险行业中,保费就是最基本的经济来源,而保费的计算则是寿险费率政策的核心所在。

我国寿险费率政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

当时,我国的寿险行业还很不发达,很多人并不了解寿险的相关知识。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险公司开始施行统一保费政策,即对相同风险投保者的保费实行统一标准。

70年代初期,我国的寿险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我国开始实行差别化保费政策,即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职业等因素,对不同的风险投保者实行不同的保费标准。

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行风险调整费率政策,即对不同风险投保者的保费实行个别化定价。

这一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寿险行业的发展,使得保险公司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为被保险人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保险产品。

到了90年代,我国的寿险行业已经相当成熟,保险公司开始实行分红政策,即将寿险保费的一部分作为累计分红,回报给已经购买寿险产品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还提出了多样化的保险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经济保障。

目前,我国的寿险费率政策已经比较完善。

主要内容包括:根据风险评估对不同风险投保人实行个别化定价、对于一些高风险投保者实行特别保费、实行约定利率下的保险产品利益分配、针对长寿险提供不同的费率选择等。

综上所述,我国寿险费率政策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化,从统一保费政策到风险调整费率政策,再到如今的多样化费率政策,一步步促进了寿险行业的发展,使得保险公司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为被保险人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保险产品。

寿险业发展历程

寿险业发展历程

寿险业发展历程
寿险业是指通过保险合同中的约定,在被保险人死亡或达到约定年龄时给予一定的保障和赔偿的一种保险业务。

随着人们对生命安全的越来越重视,寿险业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初,欧美国家开始兴起寿险业。

20世纪30年代,中国也开始兴起寿险业,但在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影响下,寿险业发展缓慢。

19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管了寿险业,寿险业成为国营企业。

1978年,改革开放后,寿险业开始逐渐恢复和发展。

1980年代,中国寿险业实现了快速发展,1985年至1989年,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

1990年代,中国开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各国寿险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政府也开始推动寿险业的市场化改革,允许外资寿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1年成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6年,中国保险业实施分业经营,寿险公司、财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分别单独经营。

2015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到了1.5
万亿元,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的主力军。

当前,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寿险业的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寿险公司也在不断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加适合人们需求的保险产品,为人民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和服务。

- 1 -。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

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

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

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

春秋时期孔子的"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

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

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

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

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

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

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

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

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国保险业大事记1805 年英国人在XX成立于仁保险公司,是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

1875年最早的华商保险公司一一义和公司保险行在XX成立。

1899年中国经营的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中国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成立。

1949年XX约有中外保险公司400余家,其中华商保险公司126家。

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

1952年12月,外国保险公司在华的垄断地位彻底改变,种种特权被取消,业务来源锐减,至年底巳全部自动申请停业,退出中国保险市场。

1958年10月,XX全国财贸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巳经消失,除国外保险业务必须继续办理外,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

1959年起,国的国内保险业务除XX、XX等地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外,其他地方全部停办1959年9月,做出10年国有保险总结:共收入保险费16.2亿元,其中,财产险占91.19%, 人身险占8.81%,支付赔款共3.8亿元,拨付防灾费1300万元,积累保险基金4亿元,上缴国家财政5亿元。

1968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决定海外业务对外的分保由民安保险公司办理,寿险业务由中国保险公司办理分保,港、澳、新等地区的保险业务下放到中国保险公司XX分公司管理。

1972年4月1日起,恢复对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船舶保险。

1973年起,人保开办了来料加工、建筑工程安装、石油开采、钻井平台、油轮的油污及其他保险。

1974年,人保开办国际航线的航空保险。

1978年保险复办。

但是产、寿险合并。

1979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召开了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业。

中国保险学会成立。

1981年12月3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XX国经济合同法》其中对财产保险合同作了原则规定,成为制订相关法律的依据。

1982年简易人生保险开卖。

1983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XX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 第一部财产保险合同方面的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是感性、盲目
加入WTO之后:2002-现在;保险消费
特征是从感性走向理性
12
思考:
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 趋势,给我们寿险营销工作 带来什么启示!
13
第2部分
我国寿险业的现状
14
全国总保费收入情况
12000 10000
(需补充寿险数据)
9784
8000 6000 4000 2000
0
7036 5641 4927
保险密度的不断提升,人均保险消费水平的增长以及 在人均消费结构中保险消费占比的不断增加,既反映 出人们的收入水平与购买能力不断上升,体现了人们 把保险需求迅速转化为实际购买的行为在不断加强, 也表明中国寿险营销正朝着越来越受人们肯定、认可 与欢迎的方向发展
21
寿险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
年度 合计 中资 外资 新增
1762年,在英国成立的人寿和遗嘱公平保险社,按照生命表设计保险 费率,标志着现代人寿保险的开端
1809年成立的宾夕法尼亚人寿和赠与年金保险公司是美国第一家商业 性的人寿保险公司
5
思考:
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行 业会比金融、保险业,更具 这种历史发展的生命力!
6
西方保险传入中国
19世纪初叶,中国清朝海禁开放,广州成为 西方保险业进入中国的桥头堡
1958年,全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政府决定:除国外保险业务必须办理 外,国内保险业务应即停办
1951年1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召开国内保险停办工作会议,布置善后清理 工作
9
中国人寿保险业的恢复与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国务 院批准从1980年开设恢复国内保险业务, 从1982年开始恢复人寿保险业务,至此, 中国的人寿保险业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1596 4.4 33 135 59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15
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变化
保险深度:是指当年的保费收入占当年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例
保险密度:是指当年的保险普及程度,以平均每 人每年购买保险的保险费支出为标准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网页)
在政府最低保障的基础上盖,商业保险不断满 足中高端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客户对保险 需求的增强使得保单件均保费迅速上升
20
我国人寿保险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
保险深度的不断提升,保险偿付水平的不断提升,既 反映人们的保险需求在日益扩大,体现出人们保险意 识的不断增强;也反映了保险公司的发展及其对国民 经济贡献的重要性
英国是现代人寿保险的发源地
英国创立的人寿保险制度首先传入 德国和法国,后来再传入美国
人寿保险在美国得到了最迅速的发 展
4
附:人寿保险起源大事记
1347年10月23日,意大利热那亚商人签发的船舶航运保险契约,是世 界上第一份最古老的保险单
1583年6月18日,英国的威廉·吉本斯承保了保险金额为382.33英镑短 期寿险,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寿保险的雏形
随着西方保险在中国的盛行独占,民族保险 业艰难兴起
1894年成立的有福安水火人寿保险公司,是最早的华商人寿保险公司 1912年成立的华安合群保险公司,直到解放前夕是实力最强的华商保险公
司 1929年,金城银行出资开设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并于1933年联合其他银行
增资扩股,改名太平保险公司 1931年,中国银行拨资开办中国保险公司 1935年以后,太平保险公司和中国保险公司又分设了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和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寿险的起 源及其基本的历史情况
通过学习,使学员充分了解中国 寿险市场的现状
通过学习,使学员对中国保险业 的美好前景充满期望
1
课程大纲
一、寿险业的发展历史 二、我国寿险业的现状 二、展望寿险业的未来
2
第1部分
寿险业的发展历史
3
人寿保险的起源
近代人寿保险源起于14世纪的海上保险,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8
新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创立
新中国的人寿保险业,发端于上海,起步于 北京,停止于人民公社化运动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市军管会对官僚资本保险公司进行接管, 对私营保险公司进行整顿,批准106家保险公司复业,但无一家寿险公司
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财产 保险和人寿保险业务
16
保险偿付年均增长20%
1600
1439
1400
1200
1000
800 600
598
707
841
1004
1136
4002000源自单位:亿元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7
人均保险消费在人均消费中的比重重
10年增长10倍
18
3 近5年,人均拥有有效保单数量增长 倍
19
太平人寿某业务员保费销售情况
2002
18
7
11
5
2003
27
9
17
4
2004
31 11
20
4
2005
39 20
19
8
2006
44 19
25
5
2007
53 29
24
9
2008
注:国寿股份和国寿续存按1家计算;友邦按1家计算;所有主体均以实际产生保 费时间为准。
22
成中保、平安、太保三足鼎立格局 1992年,美国友邦公司在上海成立分公司,标志着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开始
对外开放
11
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阶段 及其特征
计划经济阶段:1949-1982年;保险消费
特征是无意识
独家垄断阶段:1982-1987年;保险消费
特征是有意识、被动接受
快速发展阶段:1988-2001;保险消费特
10
中国人寿保险业的恢复与开放
1979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保险业的恢复 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国内简易人寿保险业务 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总公司成立,打破了中国只有一家
保险公司垄断保险市场的局面 1988年5月,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 1991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自此,中国保险市场上基本形
1805年,英商在广州成立谏当保安行,近代 西方保险制度便由此传入中国
1846年,英商首先在上海永福和大东方两家 人寿保险公司,开始承保华人寿险业务
1921年和1931年,美国人斯塔尔在上海分别 设立亚洲人寿保险公司和友邦保险公司,后 发展为现代的美国国际集团(AIG)
7
中国民族人寿保险业的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