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2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1

5.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版编辑。 .法里德 扎卡里亚是美国 新闻周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版编辑。 扎卡里亚是美国《 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 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 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对他的观点理解正确 的有( ) 的有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①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牢牢控制着国际事务 ②新兴国家崛起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欧盟在国际事务中 俄罗斯日渐衰落,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④俄罗斯日渐衰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日渐减 小 A.②③ B.①② . . C.②④ D.①④ . .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意思是国际政治格局出现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法里德 扎卡里亚的意思是国际政治格局出现 多极化现象,美国的国际地位动摇。 多极化现象,美国的国际地位动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依然是一个 大国、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增强。 大国、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 崛起和欧盟的发展都促使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崛起和欧盟的发展都促使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答案:A
一、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1.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 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基本相同,经济发达, 、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基本相同,经济发达,贸易往来 密切,这些共同点为欧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密切,这些共同点为欧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2.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 .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 加扩大,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这就 加扩大,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 需要有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需要有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4.战后国际形势和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处在两极 .战后国际形势和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 形势下, 形势下,地位衰落的西欧普遍认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抗衡美 只有联合才能维护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苏,只有联合才能维护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5.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美国推 .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 行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前提, 行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前提,要求西欧国家联合起来向美国提一个总的 援助计划,要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并允许西德加入北约, 援助计划,要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并允许西德加入北约,在北约 内解决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和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感, 内解决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和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感,也使 法德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或无意地加快了欧洲的联合。 法德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或无意地加快了欧洲的联合。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2)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4月8日,6国
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3个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目 前欧盟有25个成员国,人口4.55亿。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
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
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动脑筋
面对科索沃危机,美 国是怎样做的?又是以什 么为借口的?
米洛舍维奇 克林顿
VS
中 国 驻 南 联 盟 大 使 馆
许杏虎
朱颖
邵云环
科索沃战争
结局? 原因? 影响?
动脑筋
面对科索沃危机,美 国是怎样做的?又是以什
么为借口的?
“人权高于主权”
It is a good idea!
Are you agree with he? Why????
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 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称“北大西洋联盟”“北大西洋 集
团”, 简称“北约”。是战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在欧
洲 的霸权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加、比、法、卢、荷、英、丹麦、 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 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 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 年正式加入该组织。1996年接收波兰、捷克和匈牙利。 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原华约国家、独联体 及波罗的海3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 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 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 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 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 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课件12 人教版

2.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是( B )
A.俄罗斯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3.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中的“多强”是指 ( C ) ①欧盟 ②中国 ③俄罗斯 ④日本 ⑤加拿大⑥德国 A.①②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当今世界,为什么会出现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战后美苏两极格局走向崩溃, 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 对比出现了“一超”与“多强”并存局面,多个力量中心 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欧盟出口的
德国“豹Ⅱ”坦克
1970年世界博览会在日本大阪举行
日本——不容忽视的一极
第六次中国、 日本、韩国 领导人会议
2004年11月29日,第六次中国、日本和韩国领导人会议 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小
泉纯一郎和韩国总统卢武铉出席会议。三国领导人着重围绕
中日韩合作的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中 国 日 益 增 强 的 一 极
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1978年中国大 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已跃居世 界第一。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是多极中影响日益增强的一极。
——
中国海军旅沪级导弹驱逐舰
1965年
1993年
欧盟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区经济集团,具有雄厚的经济、 科技和军事实力,其扩大后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已成为多极中强有 力的一极。欧共体改名为欧盟后也从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综合一体化, 成为世界最富强的组织。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
欧盟出口的法国幻影2000战机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课件15

贫铀弹以贫化铀为主要原料制成,贫化铀 是天然铀矿经富集、提取核反应堆和核武器用 的放射性铀—235后剩余的副产品,具有重金 属的化学毒性,可发出α、β和γ射线,贫化铀 粉尘形成的烟雾弥散在空气中,容易进入人体 呼吸系统。破碎的贫铀弹片散布在土壤和水体 中。吸入含有贫化铀的粉尘或摄入生长在污染 区的农作物可引发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各种癌症、 畸形病变等。
还有他们——科索沃解放军?
撒切尔夫人说出了西方大国对 南斯拉夫干涉的实质:不是因为当 时还有没有发生的种族清洗罪行, 而是因为塞尔维亚人民,竟敢通过 民主选举,选出一个表明坚信社会 主义理想的米洛舍维奇。
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 “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 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与海 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 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 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 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猜一猜: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发言人吹嘘有控制 南联盟的“电力开关”。1999年5月2日晚, 美国空军在轰炸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时 使用一种神秘的机载武器,果然造成了贝 尔格莱德及周围地区的大面积停电,对南 联盟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你知道所谓的“电力开关”指的是哪种物 质?主要运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谁能对这些无动于衷?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 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 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 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 一步。 与此同时,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按其战略部 署展开了积极活动,如:在亚太地区,通过修订 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和研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 统”(TMD),扩大美日军事同盟的活动范围和 强化其军事打击能力;在中东地区,一方面继续 压制伊拉克、伊朗等敌对国家,另一方面竭力主 导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谈进程,以保持在该 地区的控制力。 总之,美国正以欧洲为战略重心,以亚太和中 东为两大侧翼,逐步构筑起由它主导的全球安全 体系。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1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09年高考江苏卷 年高考江苏卷)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 年高考江苏卷 年 谈话时说道: 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 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 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 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 解析 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 实现“苏美合作” 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 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 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 项正 确。 [答案 C 答案] 答案
(2009年高考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 年高考海南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年高考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 后称 杜鲁门主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 后称“ 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 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 解析] 杜鲁门主义” 解析 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现,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具有鲜明的意识 形态的色彩, 项正确 项正确。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 形态的色彩,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马歇尔 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 项与C项不是其共同点 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A项与 项不是其共同点;D项只符合马 项与 项不是其共同点; 项只符合马 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 项 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B项。 [答案 B 答案] 答案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人教版九下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件(17张)

许 杏 虎 朱 颖 邵 云 环
思考探究 各抒己见
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 轰炸南联盟,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动脑筋
科索沃战争有什么影响?
1.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是对世界 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2.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1、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1)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了“一超
多强”的局面 4)当今社会,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
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 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经济实力
在当今政治格局中,为取得有利地位,你认 为中国应做哪些努力?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合作,提高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
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更大的作用;
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安全的主要因素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1、何谓“世界政治格局”?
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 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
3、一超多强
一超
美国
多强
欧盟 日本 中国 俄罗斯等
4、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 用的因素是什么?
1、地区冲突 2、民族矛盾 3、宗教纷争不断 4、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纷争
1999年
科索沃战争
在科索沃一片农田里发现的一枚北约投下的BL U-97 A/B集束炸弹和集束炸弹的外壳。这种炸 弹是国际上禁止使用的。
星期四上午,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最大的军营附近 的居民区 遭空袭后冒出浓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8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提升课件

• 二、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 • 1.历程 • (1)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基于自身的实力, 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 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1949年、1955年先 后形成了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华 约组织,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 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2)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的经 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 向多极化。西欧走向联合,欧共体形成;日 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 动诞生,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 政治舞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 (3)瓦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 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 3.两极格局结束以后 • (1)背景: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形势总体 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 流。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 边主义。而欧盟、日本等政治力量也不断发 展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2)关系: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 世界。一方面,积极推行北约东扩,另一方 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世界各国对此 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从恐惧、愤恨到不 顺从、拒绝与美国合作,直到结成反霸权联
•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 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 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 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 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 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 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 现?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3)20世纪70年代初期尼克松在任期间,美国 在调整与中国的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 何历史意义? •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 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f4d8e729af45b307e87197bc.png)
问题探究: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 和区别? 同:都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稳定资本主 义秩序,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异: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宣称干涉他国的内政, 马歇尔是采取较隐藏的方式控制他国。
1、(上海)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 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 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会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2、美国冷战的最基本特征是 A.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 C.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结合 3、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C、发动朝鲜战争 D、发动越南战争
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 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 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材料三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 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 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 维克多· 雨果 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材料四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 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 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 洲建设的“发动机”,从而一步步地改变着欧洲乃至世 界的政治版图。 法德宿敌的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
复习策略
1.理清一条基本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2、积极方面:
(1)、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 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 世界整体发展. (3)、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促使不结盟运 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
通过本课学习,你感悟到什么?
1、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 力发展社会经济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3、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导致同盟关 系破裂
3、美苏均势 美国和苏联由于社 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上的矛盾
从以上的分析,你认为:二战后,出现美苏“冷 战”,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根本原因是什么?
针锋相对两阵营
两极对峙格局中美苏对抗主要形式
冷战
知识链接:冷战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了除武装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 主义。 “ 冷战 ” 对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战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 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 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 抗形式;遏制共产主义 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局面。 思考:冷战对象、形式、目的是什么?
思考:雅尔塔体制实 质是什么?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材料一: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 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斯大林1946年2月9日在 莫斯科选民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 变化:从盟友到对手;原因:美 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为此美国正在以各种方式扩充 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 军备,准备未来的战争,并且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 ——苏联 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1946年9月27日 的矛盾
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的 成立(1955)
紧张缓和交相映
德国分裂
朝鲜战争
冷战: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热战: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热战:亚洲
国际关系总体形势: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美苏斗争对战后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消极方面: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影响
昔日盟友今成仇
知识链接
“格局”: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相对 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建立在世界主要 大国实力对比均势的基础上。
“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 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 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政治 科技
控制操纵联合国 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界”! 称霸世界!!
战后苏联力量介绍:
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成为唯一与 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 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 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 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联合西方国家,遏制苏联,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 和地区指哪些地区?结合课 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本思考:“丘吉尔说一幅横 什切青——波兰的西北部 ;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里雅斯特——意大利的东北部。 下来”,其目的何在?
冷战的开始
阅读课本139页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指资本主义国家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 1.“自由国家”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义,进而向全世界 扩张 2.杜鲁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公开反共反苏
美
苏
材料: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 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 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 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 纳、布达佩斯等地。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 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 南欧等国家 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
根据材料概括战后美苏关系发生怎样变化?发生这 种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家利益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战后西欧力量介绍:
西欧辉煌不在
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普遍存在财政 危机,物资贫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 一片衰微破败的现象。英国从往昔的世界 霸主降落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 临崩溃的边缘。
日本投降后,美苏以北纬38度为界,形成了朝鲜半 岛南部和北部美苏占领区。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 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联合国军”在朝鲜登陆
1962年10月22日 古巴导弹危机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 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看图片
说历史
9.11倒塌中 的是世贸大厦
美军对巴格达大规模轰炸
当今威胁世界 和平的因素有 哪些?为了世 界和平,我们应 该做哪些努力?
巴以冲突不断,再度交火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 力范围,确立了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即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 格局的框架 事实上划分了美 苏势力范围
3、从杜鲁门讲话目的可以看出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疑难探讨: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 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杜鲁门 思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 么联系和区别?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两 者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但 杜鲁门主义是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 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 共同反共反苏。
西欧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日本
战争 除了留下了弹壳 一堆的残骸 蔓延的硝烟 还有在风中哭泣的人们
二战集中营中堆积如山的尸骨
“二战”结束了,人 类是否迎来了
真正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呢?
美 美苏争锋 苏 争 锋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 发展的影响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美 苏 争 锋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表现)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 出(1947,3)标志冷战正 式开始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的实施
政治上:欧洲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的成立(1947, 9) 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的成立(1949)
“冷战”对峙局面 形成
德国分裂
一堵墙硬是把一 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1949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的成立,苏联支 持下也建立了民主德国。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局部战争:朝鲜战(1950~1953年)—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
局部战争
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 点、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朝鲜 战争). ——美国总参谋长布莱 德里利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 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 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 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经济
工业生产量 外贸出口额 黄金储备 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 体系” 军队人数12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军事 美国要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领导世 拥有 原子弹
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 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2004年北约成员国已经增加到26个。
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 被通称为“华沙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即华沙条约组织。
古巴导弹危机使两国几乎到达核战争的边缘,但最后 仍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说明什么?
美苏斗争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但又维持一种势均力敌的 和平
这场危机苏联最后撤走导弹告终,这说明了什么?
USA
USSR
2
1
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1973年,美国同越南北方政府在法国巴黎签订停战协定。1975年越南 1961 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特种战争。1965年, “特种战争上升为”局部 战争结束。越南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