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造毕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思考

对打造毕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思考
对打造毕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思考

对打造毕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思考

对打造毕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思考

[摘要] 2012年12月,胡锦涛同志深入毕节视察工作时,明确指示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对此,本文作了思考。

[关键词]毕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思考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建设”是毕节试验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之一,早在1988年试验区成立之初,胡锦涛同志就要求毕节“针对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的现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停止人为的生态破坏,并逐步走向生态的良性循环”。2012年12月,胡锦涛同志第12次深入毕节视察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毕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上游,生态文明搞得好不好,不仅关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更广大区域的生态安全”,明确指示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把胡锦涛主席的深情嘱托早日变为现实》的讲话中指出,毕节是贵州科学发展的试验田,也孕育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我们有责任、有基础、有条件在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胡锦涛同志的深情嘱托、赵克志书记的要求,毕节试验区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下大气力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努力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在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转向中增强实践自信

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1987年,森林覆盖率仅为14.94%;水土流失面积达168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7%;农民人均纯收入182元。试验区建立以后,毕节相继制定出台了《搞好造林绿化、加快生态建设的规定》、《十年基本绿化毕节的决定》、《进一步搞好造林绿化,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的决定》、《加快全区新阶段林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意见》、《退耕还林规划》、《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规划》、《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绿色通道建设规划》、《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

实施意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环境保护区“十一五”规划》、《“十一五”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恢复治理行动纲要》、《草海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等文件数十份;大力实施3356、长防长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贵毕公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示范区、污染防治、城市绿化、“两土”关停取缔和技术改造等生态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2年,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8486.75平方公里、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30.6万口、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5亩、粮经比调整到55:45、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3.1%、城市绿化率达到27.13%、石漠化年均缩减率达到1.4%、建成“五园新村”659个、建设幸福小镇51个、新建和改造“黔西北民居”80余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60元,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及森林覆盖率实现了同步增长。

生态建设,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与自然在各自的发展中获得双赢。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特色是树立生态优先的观念,坚持寓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以经济建设的理念推进生态建设,使生态建设获得经济和生态两个效益,确保生态建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顺利推进。赫章县海雀村支书文朝荣坚定“山上有树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养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信念,带领群众数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10000多亩,全村户均52亩,人均拥有森林资产40000多元,将一个曾经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文称为“苦甲天下”地方换成了“全国绿化千佳村”,森林覆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987年的5%、33元提高到2012年的67.3%、4886元。金沙县原平坝区湖水乡党委书记杨明生,1984年辞职带领27户127名苗族农民成立“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制定了1年、3到5年、10年、20年的生态建设规划,走出了一条“以短养中、以中保长、以长为本,林粮兼作、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综合开发、以山养山的致富路。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入社农户承包的234个荒山坡、石山坡已全部披上了绿装,森林覆盖已达79.8%,林木总价值上亿元。大方县高店乡龙场村农民胡索文,一年四季在山里种树,总结出一套四季栽杉成活率近100%的好经验,他一生种下600多亩成材杉木,临终前全部捐给国家。无论是试验区生态建设的整体推进,抑或是文朝荣、杨明生、胡索文等等群众的植树造林的重点突破,无不在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为毕节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增强了实践自信。

二、在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经验提升中增强理论自信

毕节试验区紧紧抓住“生态建设”这一主题,采取“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办法,以实践催生经验,以经验提炼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生态建设实现了从生态恶

化到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跨越。毕节试验区在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经验。一是构建了“五子登科”模式,即,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坎树、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牧草、绿肥铺“毯子”,山下大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抓“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兴修水利、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收谷子。二是打造了“五园新村”样本,即,从2009年起,全市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初见成效”的要求,以科学发展的致富田园、循环发展的生态庭园、布局规范的特色庄园、繁荣发展的文化乐园、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为主要内容打造具有毕节特色的“五园新村”,“五园新村”的建成,使群众收入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明显美化、农村就业率和农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三是开辟了“五林并举”道路,即,生态立林、产业强林、林改活林、科技兴林、依法治林同步推进,使林业生态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发展道路。四是积累了“两基金一制度”资源补偿开发经验,即,纳雍县建立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资源开发区域内25度以上陡坡耕地实施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建设基金、向矿山企业收取主要用于治理恢复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及对矿山企业地质灾害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和现状评估,并根据评价情况开展监察和管理工作的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五是探索了循环经济发展办法,即,织金县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循环经济企业和组织、奖励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发展一批拥有较长产业链的加工企业,发展“畜—沼—菜”、“畜—沼—果”、“畜—沼—粮”等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推广林下种养殖业,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了卫生环境、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减少了农村的污染、保护了森林植被。

毕节试验区在二十多年的生态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系列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成功经验,为更好地履行了“作示范、探路子”、“小试验、大方向”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支撑,有效地增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

三、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蓝图描绘中增强发展自信

胡锦涛同志第12次深入毕节视察工作时强调:“中央为什么加大对毕节的生态治理?一方面是从扶贫开发的角度,从改善毕节本身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更大的、更高的、更深远的战略考虑,就是要构筑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这种在国家层面上要求毕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考虑,也正是毕节试验区在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之外的最大一个优势,即生态优势。毕节试验区紧扣“三大主题”,抓牢生态优势,及时安排部署,绘制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好蓝图:到

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300万亩,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核桃等特色经果林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110亿元;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4.45万吨、0.55万吨、19.43万吨、9.79万吨以内;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9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7.26%。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根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构筑“两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必须在增强实践自信、理论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发展自信,那就是坚信只要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下大气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道路。

(一)着力优化空间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要从全市发展的视角与全局利益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各种要素的配置,优化现在与未来的要素配置,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下大气力推动《毕节试验区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早日出台,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使每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加快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部门,获取最大的区域经济效益。要围绕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相对集中、特色鲜明的要求,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作为优化空间结构的主要途径,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把黔西、织金、威宁、金沙等县城建设成为毕节融入黔中、滇中经济区及黔北经济协作区的门户城市,把纳雍县城建设成为毕水兴能源富集区的节点城市,把赫章县城建设成为喀斯特山区的特色城市,把百里杜鹃花海文化城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城镇的功能定位、十二个工业园区和“十带百园”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突出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最大限度扬长避短,优化配置。要紧紧抓住乡镇、村组撤并重组的重大机遇,突破乡村之间、甚至县区之间的地域限制,强调物以类聚,合力发展。

(二)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在建设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业、承接产业转移“五大基地”上下功夫,着力培育壮大煤磷化工、装备制造、风力发电、医药食

品、特色轻工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煤电磷、煤电化、煤电钢、煤电铝“四个一体化”资源深加工项目,依托煤、延长煤、超越煤,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粮经结构为重点,建立县级产业突出、带动力强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引领,大力发展“十大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推动形成农业产业链条,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不断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加快建成“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以整体策划包装宣传推介为突破口,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围绕打造“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旅游品牌形象,开发培育避暑休闲、山地户外、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和休闲农业等旅游产品。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实现“数字毕节”的目标任务,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实施无线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工程,着力培育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三)着力推进生态建设。围绕西部高原中山石漠化治理与水源涵养林、中部中山峡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东南部中低山峰丛谷地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东北部丘原峡谷水土保持与石漠化防治等“四大生态区”布局,全面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特色经果林、草海治理、重点区域绿化、水土保持、森林经营、生态环境恢复、节能减排等“十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石漠化治理综合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按照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全力争取中央、省相关部门在技术上提供支撑、经费上予以倾斜,推进赫章县、威宁县、七星关区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通过三、四年努力,使全市粮经比调整到四比六。着力统筹生态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林业贴息贷款等各种林业建设资金,加大林业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高标准林业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研究制度林业抵押贷款的政策措施,为林业特色产业和发展林下经济提供金融支撑,推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加大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国有林场、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种苗质量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力量,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四)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要着力点,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选清洁生产,全面推行节能、节水、节地和节约各类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的指南

附件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创建规划编制指南 二〇一五年六月

为指导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实施方案编制可参照本《指南》。 一、规划编制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规划编制应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环发〔2014〕12号,以下简称《指标》)为导向,优化乡镇空间布局、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文化制度,推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 (二)基本原则 ——明确定位,做好衔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升级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细胞工程。规划指标要与《指标》衔接。 ——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简化规划编制程序,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达性。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规划编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乡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创建目标为导向,明确规划重点任务。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依据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尊重农村乡土文化,尽可能保留乡村的自然风貌。 二、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一)确定任务 乡镇人民政府可委托相关单位,或组织自身技术力量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具体编制要求。 (二)调研与资料收集 规划编制单位应收集编制规划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背景或现状资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以及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行业发展规划。 (三)规划编制 按照规划编制提纲(附后)所列内容编制规划。 (四)规划审查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市或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审查。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 (五)规划报批和实施 规划报批稿报乡镇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报规划审查单位备案。 三、规划内容与要求 (一)总则 说明规划的任务由来、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时限等。 1.任务由来 简述编制规划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无锡生态文明助推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2011年8月10日) 2008年和2009年,环境保护部批准了两批18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另有5个省正在启动。 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生态县(市、区)。这些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赢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 为鼓励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模式和途径,本版特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刊发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地区的经验。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生态市,江苏省无锡市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本期刊发相关报道,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随着近日金城湾公园的正式开放,太湖内湖——蠡湖长达10年的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画上了圆满句号。夏日的清晨,站在渔父岛西堤拱桥之上,桥下湖水清澈,湖水之下有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微齿莲子菜、鱼腥藻等,正是因为这些沉水植物牢牢固定住了底泥,不再搅动,从而使得湖水清澈,透明度显著提高。目前,蠡湖的水质已由10年前的劣Ⅴ类上升至Ⅲ类。 蠡湖水质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怎样的动力才能让一个在水上吃过亏的城市,利用10年时间治理好一个湖泊?又是怎样的动力让它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一语中的:“蠡湖治理的成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无锡要走一条发展之路,就是要探索生态文明。” 正是有了像蠡湖成功治理这样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个闪光点,才使无锡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加速冲刺。 发展理念与具体行动同步 毛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全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全文) 发改委网站12月13日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不超过2个地区,并排出顺序,超过2个的不予受理),做好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14年2月17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将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确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名单。 以下为方案全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 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要求,为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法律、制度、政策尚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不够严格,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也亟待加强。选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要求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 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自身定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先行示范地区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 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幅度超过上级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全国或本省(市)前列,城镇供水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市县功能区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学划定生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做一简要汇报。 一、2017年主要工作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习总书记对x工作“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六字方针,始终坚持“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执政理念,积极构建“六大体系”,重点实施“十大工程”,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顺利实现了“一年开好局”目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达标率达100%,均处于全市前列;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万元GDP能耗降同比下降5%左右,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140%左右,我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建机制强保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底线,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系统性、长期性,加强整体设计,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凝聚合力。一是成立由我挂帅,30多个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出台《xx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建设“六大体系”和“十大工程”,并将

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二)狠抓生态建设工程,巩固生态环境基础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实施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召开两次专题会议部署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生态空间识别与管控、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水资源红线“三条红线”划定工作,为下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深入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全面停止垃圾焚烧,新建垃圾转运站,将垃圾统一转运至xx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力推进城市引供水工程,项目已于2017年元月开工建设,确保2017年春节前竣工,让城市居民用上“安全水、放心水”;同时实施了3.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2017年全县共完成营造林32111亩,达到计划数的110.7%。xx湿地公园成功获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三是积极开展生态乡镇、村的创建活动,全县已有5个乡镇、17个行政村获评“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称号,分别占全县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45.5%、27%。 (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坚持源头管控,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着力构建幸福新x的生态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绿色“GDP”水平。一是在推动低碳工业方面下狠招。深入推进经开区拓园工作,启动了1平方公里拓园项目,用46天的时间全面完

乡镇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县有关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会议精神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一中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我镇古辣社区蔡村在去年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把蔡村作为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经过一年努力取得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效益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镇把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一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事务。镇党委书记蒙明语同志多次亲自到蔡村检查指导工作并对建设项目制定作了具体的布置镇长蒋原也多次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县挂点单位的领导、干部经常到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农业助理每天都到现场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二、项目建设情况根据市、县有关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会议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的研究对蔡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作了安排并由南宁市规划设计院对整个村庄进行了整体修编规划开展了村屯路硬化、办公楼、村级养老院、公共厕所、渠道硬化等项目建设。 1、硬化了从宾横二级公路进村的道路和村内道路共1 米总造价达1.72万元。 2、耗资5.5万元建造村级养老院一座。 3、投资6.1万元建设办公楼文化室。 4、投资 3.74万元硬化村中渠道600米。 5、投资1.8万元建设了一座标准的公共厕所。 三、建设成效通过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了生态环境农民的各方面意识得到了提高农民群众的讲文明、讲卫生的新风逐步形成农民增收节支效果明显农民的思想意识普遍提高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之间的良性循环为农村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1、有效地保护山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绿山步伐。目前村上大部分家庭都用上了清洁的沼气烧柴、草的农户少了。植被得到了保护减少了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山林。 2、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使“蔡氏书香古宅”远近闻名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使村集体增收的同时促进了村上生态农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富民步伐由于沼气池提供了优质高效沼肥为推进高效养殖业、林果业、无公害蔬菜等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 4、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亮村步伐。在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中我镇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切入点坚持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在沼气池建设的拉动下广大农户积极对水、厨、厕、圈、路等进行综合治理着力改变村容村貌。那些结合改水、改厨、改厕、改栏、改路建了沼气池的农户用上了清洁和沼气能源农家厨房贴上了白瓷砖摆放干净的厨柜普遍建起了新型自动排渣沼气池及冲水式厕所。庭院整洁卫生村路、巷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指标修订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修订) 2018年5月 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备注 生态制度(一) 制度与 保障机 制完善 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制定实施约束性指标 规划基准年 不早于2012 年;规划处于 有效期内。 2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 绩考核的比例 %≥20约束性指标 市县达到上 级相关考核 要求。 3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编制参考性指标 4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开展参考性指标 5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开展参考性指标 6河长制- 全面推行约束性指标 7 湖长制- 建立参考性指标 8固定源排污许可证核发- 开展约束性指标 9环境信息公开率%100 参考性指标 生态环境(二) 环境质 量改善 10 环境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幅度 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幅度 %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根据实际情况自行 确定本省改善幅度 约束性指标11 地表水环境质量 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比例 提高幅度 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幅度 %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根据实际情况自行 确定本省改善幅度 约束性指标 (三) 生态系 统保护 12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55 且不降低 约束性指标 13 森林覆盖率 山区 丘陵区 平原地区 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 % ≥60 ≥40 市:≥16,县:≥18 ≥70 参考性指标14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 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严格保护 外来物种入侵 - - 执行 不明显 参考性指标 (四) 环境风 险防范 15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约束性指标 16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 建立参考性指标 17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未发生约束性指标 —4—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第一批)及制度创新重点

附件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第一批) 及制度创新重点 序号 地区名称 建议制度创新重点 1 北京市密云县1.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2.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3.探索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2 北京市延庆县1.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2.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3.探索环保法庭审判制度。 3 天津市武清区1.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2.发展节能环保市场,推行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制度,以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 3.探索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及考核制度。 4 河北省承德市1.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2.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3.探索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 5 河北省张家口 市1.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2.探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 3.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6 山西省芮城县 1.探索建立水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2.探索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7 山西省娄烦县 1.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2.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8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1.探索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和监管制度; 2.探索推行水权交易制度; 3.探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 9 内蒙古自治区 巴彦淖尔市1.探索健全自然资源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 2.健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的能源、水、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制度。 10 辽宁省辽河流 域1.探索建立流域内区域联动机制; 2.探索建立流域内生态补偿机制。 11 辽宁省抚顺大 伙房水源保护 区 1.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2.探索重大项目生态影响预评估制度。 12 吉林省延边朝 鲜族自治州1.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2.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3.探索流域内区域联动机制。 13 吉林省四平市 1.探索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2.探索差别化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制度。 14 黑龙江省伊春 市1.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2.探索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 15 黑龙江省五常 市1.探索建全农村土地资源的资产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企业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企业简介 ----**********药业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重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位于重庆市********号,是重庆市***与重庆市****共同投资4000万元组建的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公司占地面积80余亩,有GMP标准厂房10000平方米、实验室2000平方米。公司依托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强大的技术优势,以重庆大正畜牧养殖场作为试验基地,组建了一个高级动物疫病防治与药品开发的技术团队,引进国内一流的兽药饲料生产和检测设备。公司兽药产品有粉剂/散剂/预混剂、片剂(含中药提取)/颗粒剂(含中药提取)、最终小容量注射液(含中药提取)、口服液(含中药提取)、消毒剂(固体、液体);饲料产品有添加剂预混料等。 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被重庆******连续6年授予“先进集体”、“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被重庆市总工会授予“职工书屋”、“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牌匾,在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外观专种13项;注册商标4个,其中“**牌”曾被重庆市工商局评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被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荣昌区分局评为“荣昌区知名商标”;2017年10月我公司还通过了市中小企业局技术研发中心认证。为确保创建生态文明企业工作长期取得实效,公司特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生态文明企业工作领导小组。我公司从创建至今,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生态文明的意识,每次月度会上领导班子都强调: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努力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一份责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情况 我公司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立足绿色环保经济,在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方位入手打造标准化GMP绿色厂区、花园庭院式办公区域。 (一)厂区绿化方面2016年-2017年,我公司按照药业GMP厂区绿化方案,由专业技术人员按方案实施。公司先后投入近25万元进行土地平整及土壤改良,定购草种及各

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20**年,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县委、政府和环保局的指导下,通过全体乡村组干部的努力,群众的积极配合,得到很大的提升。现就2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以下自查总结: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年初成立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一把抓,乡长具体负责,分管副乡长和环保专干及相关人员的具体落实的领导小组。建立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把搞好辖区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常工作中。在班子会和工作安排会中都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研究安排到位。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小结,年底有总结。 二、搞好生态细胞建设 我乡在年初就将幸福美丽乡村的申报纳入重点工作,专门抽调人员和成立申报工作小组,全体乡干部配合,聘请专业人员,完成了幸福美丽乡村的《规划》和《技术报告》申报材料。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准备迎接验收。在社区开辟生态花台,实行拍租承包管理。 三、抓好辖区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规范辖区内畜禽养殖 我乡辖区内无工矿企业,无化工企业,对水源地的保护压力相对较小。规范辖区内的畜禽养殖,严格养殖场的粪便处理,宣传教育群众加强对畜禽粪便的处理,避免出现畜禽粪便污染事件。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加强饮用水源日常巡查,确保饮水安全。 四、抓好工程领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整村推进示范片工作存在我乡有序开展,实施项目工程多,我乡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完成项目环评及审批工作。严格执行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积极协助环保部门做好辖区内新建项目环评“三同时”工作。 五、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严禁焚烧垃圾、秸杆 我乡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共同推进,落实按县级相关部门要求,完成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培训,按要求修建分类处理池,落实专人抓好分类处理工作,做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积极争取沼气项目,从根本上消除焚烧秸杆的现象,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宣传 我乡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工作相结合共同推进,在村居民落进行环保宣传。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提高农膜回收率和秸杆综合利用率,严禁辖区内出现销售使用高毒、剧毒,高残农药现象。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调查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调查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城建环资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王金康副主任的带领下,对定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区环保局关于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和《定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解读。组织召开了与生态文明规划密切相关的发改、经贸、住建、交通等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镇街道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调研了马岙街道、定海工业园区,现场踏勘兴舟大道污水管网建设工地、马岙污水处理厂、西北片污水处理中心等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广泛听取了职能部门和镇街道的意见与建议。还学习考察安吉县、淳安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现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向和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确立了绿色发展、走生态立省之路的战略布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打造“海上花园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方式,切实优化海洋海岛空间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海洋绿色经济,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善待环境、改善环境、优化环境,实现人、岛、海的和谐相处,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及自身发展需求,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创建省级生态区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目前,《舟山市定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已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编制完成,并在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审查通过,规划明确了通过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六大体系和52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区域人与人、人与岛、岛与海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生态制度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逐步建设“蓝天净海迷人,海洋经济发达、文明意识风行、宜居活力和谐”的海岛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典范。 二、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现有条件及薄弱环节 (一)生态文明建设现有条件 定海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定海区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市前列,已成功入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浙江定海工业园区、国际粮油产业园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金塘西堠工业园区、金塘北部进出口加工贸易园区等五大产业集聚平台基本搭建完成。以港航物流、海洋旅游、金融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景观农业、品牌渔农业等新型业态有序发展。 定海区生态环保优势明显。20xxxx年被浙江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区,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组成区,其中xx个镇(街道)被环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对标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新方针,围绕县生态文明建设要点,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优化绿色产业空间布局 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加速本地传统花炮制造产业提升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推进环保安全的花炮生产经营模式。 着重引进环境友好型企业,提升绿色生态空间比重。 20xx年落户投产的万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车辆检测站都是生态友好型企业,20xx年计划引进4家环保型工业或者服务业企业,优化本土产业布局。 着重发展一村一品合作社,重点培育和壮大天扬村杨梅基地、池溪村菊花种植基地、茵果村百香果种植基地、新开村石参基地、排江村脐橙种植基地等。 二、加快优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 1.推进国土综合整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稳步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继续严控用地规模,清理整治闲置土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2.整顿全镇用地秩序,引导全镇依法有序使用土地资源。开展打击“三非”专项行动,出重拳打击非法买卖土地、非法买卖房屋、非法建设行为,净化农民宅基地用地环境,保障集镇项目用地空间;全面推进宅基地改革工作,拆除农村“三房”,为农民建房预留土地空间余地。 3.推介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实施节能环保重点项目、鼓励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生产方式。 4.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建2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提倡鼓励群众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 5.加强资源节约保护。全面关停本辖区矿场,持续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推进镇第二水厂建设,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要求落到实处。 三、加强河湖保护和生态修复 1.开展水源地保护和污水治理。推进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配合环保、水务部门做好污染源普查和污染源监控防治工作。 2.出台《20xx年镇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环境保护与整治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优化。

3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草案)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 (草案)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指导和推动各地以市、县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指标。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是国家生态县、市的“升级版”,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指标以国家生态县、市建设指标为基础,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达性和前瞻性原则,充分考虑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以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为导向,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个方面,分别设置38项(示范县)和35项(示范市)建设指标。本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标准的依据。

二、建设指标 (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标 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 生态空间 (一) 空间格局 优化 1.生态保护红线- 执行约束性指标 2.耕地红线- 执行约束性指标 3.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山区 丘陵地区 平原地区 % ≥33 ≥22 ≥16 约束性指标 4.规划环评执行率% 100 约束性指标 生态经济 (二) 资源节约 利用 5.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 万元 ≤0.70 且不超过 总量控制 目标 约束性指标 6.单位GDP水耗 立方米/ 万元 ≤指标值 尚未确定 且区域用 水总量不 超过总量 控制目标 参考性指标7.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万元/亩 ≥80 ≥65 ≥50 参考性指标 (三) 绿色产业 发展 8.秸秆综合利用率% ≥95 参考性指标 9.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95 参考性指标 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0 参考性指标 11. 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面积的比重 % ≥50 参考性指标 生(四)12.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完成约束性指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附件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要求,为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法律、制度、政策尚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不够严格,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也亟待加强。选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要求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

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自身定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先行示范地区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幅度超过上级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

2019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要点

2019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要点 2019年是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关键之年,我区将继续以实施生态驱动加快提升发展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以《xx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纲领,通过生态文明创建载体的引领,不断完善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六大体系。到2019年底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考核要求。其中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 二级标准,大气环境优良率力争达到86%,pm2.5浓度稳定达到32微克/立方米以下;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水质优良率 稳定达到80%,清水浦交接断面水质达到四类标准。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努力打造xx生态文明建设标杆样板。 一、优化生态布局,打造绿色发展的生态空间 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统筹生态管控与城市建设发展,探索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积极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加强生态敏感区管控,构筑有效的生态安全格局。 2、推动实施空间规划编制。对接全市总规和战略规划,完善新一轮城乡开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旧村改,加快蛟川北区和湾塘、岚山村庄搬迁。践行生态理念,在甬江北岸规划研究、石化区总体规划修编、打造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过程 中突出生态保护和建设。编制后海塘区域发展规划,推进生态围合带建设,规划 腾空区域。编制都市农业产业规划,出台农业品牌化支持政策。 3、强化区域功能布局调整。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

业结构,加快庄市工业a区等区块开发建设和功能转换。实施后海塘北侧景观改造,推进宏远路东侧、古海塘北侧的招宝山生态湿地(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城市物流功能区建设,完成城市物流孵化区二期和宝湾物流前期项目。加快xx发电厂、金甬腈纶厂的搬迁进程,转变甬江沿岸区域功能。 二、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 1、推动产业平台集聚发展。分类实施工业园区整合和“退二进三”“退二优二”更新,加快三星工业区、庙戴工业区等区块提升改造,推进中南高科xx智造谷产业园、高端新材料产业园等小微园区建设,引导小微企业入园集约绿色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改造旧厂区并向总部经济、都市工业、楼宇智造转型。规划腾空 土地临港新产业发展布局,形成新产业定位、开发模式。 2、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低效土地和低效企业整治,强化亩均论英雄,建立准入门槛。推进节能减排,开展万吨以上用能企业“能效提升”行动。实施 节能改造,开展工业企业屋顶光伏等节能降耗项目。推进久丰热电联产升级改造 项目。推进园区功能优化调整,完成金属园区整治提升,关停全部金属拆解企业。继续腾空煤场土地,加强煤场长效管理,从源头减少污染源并提供发展空间。规 范提升现有企业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机械化运作水平,促进企业由生产拆解 型向贸易型转化。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推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进 一步摸清生态“家底”。 3、巩固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废弃包装物无害化处理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田园日常动态保洁,实现农业废弃包装回收全覆盖,确保农药 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加大农作物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融合力度。完成全区农药、化肥使用量的调

乡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乡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x乡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立乡、生态富民、生态强乡”的发展目标,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乡党委、政府层层落实责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宣传,加强监管排查,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全力维护绿水青山,有力的促进了全乡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现将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乡位于x县,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x千米。全乡幅员面积x平方千米,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乡内居住有傈僳、傣、回、彝等少数民族,全乡总人口x户x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最高点x米,海拔最低点x米。全乡立体气候明显,河谷区属高原谷地亚热带干燥气候,山区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干湿两季分明,年平均气温x℃,年降雨量x毫米。全乡有耕地x亩,其中水田x亩、旱地x亩,人均占有耕地x亩;林地总面积有x万亩,人均占有林地x亩;全乡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户x户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主要致贫原因为自然环境致贫、基础设施薄弱、因病因残因灾致贫、因病因灾返贫。 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情况

全乡严格按照XX省、市、县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以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质量为重点,以河流生态环境整治为核心,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 位置,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各副科领导任副组长,乡属各部门、各单位、各村负责人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四个挂村工作组,由各挂村领导为组长,挂村工作队队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实行挂村包片负责制。通过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单位积极配合和各工作组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生态保护良好氛围。全乡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警示牌40块,制 定生态环境保护大型广告牌1个,特别是针对禁止在公益林内种植花椒等经济林木作了具体要求。对村组干部进行环保政策法规培训2期,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污染企业职工,分行业抓好警示教育,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党建宣传平台等媒体发放生态保护宣传短信1000余条,抓好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雷多荣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既关系到当前的发展,又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既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大新县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着手,积极探索县域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新路子。 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落脚点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各个层面的不同主体,涉及众多领域,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形成新思路、选准有效载体、采取有效措施。从大新县的实践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一个有效载体,示范区在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城镇体系、消费体系、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等等方面进行探索,有利于把自身拥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优势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真正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县域发展竞争力。 效应:实现发展生态产业和改善生态环境“双赢” 生态能源建设进一步增强,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扩大。通过加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生态能源快速发展,再生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县累计建设沼气池53081座,占农户总数的74.9%。同时,通过实施

生态林业建设工程,极大地推进生态林业发展。2010年全县森林面积达258.6万亩,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61.5%,比2005年提高11.9个百分点,石山绿化率达97%。生态林业建设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得到遏制,森林植被尤其是水源林得以保护,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气象。 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综合收入跃上新台阶。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和以“保护第一、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做好各景区规划保护工作,努力打造“纯天然、纯生态”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特色吸引游客。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36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5.85%、33.21%,再创历史新高。 生态脆弱和被破坏地区的恢复重建有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大新县严格保护和开发利用土地、矿山、森林等资源,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县城空气环境质量、县城饮用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功能区要求。 启示:提高重视程度是前提,资金投入是保障,科技应用是支撑 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近年来,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视程度。大新县把“生态立县”列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将创建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把“生态立县”作为永不谢幕的工程,做到换届不换生态建设任务,换届不换生态建设重担;形成党委、政府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 篇一:×××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汇报 立足×××建设生态镇 ——×××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以“保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统揽工作全局,按照“面向城市、经营农村、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工作思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全镇的各项工作,以建设生态文明村镇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红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西南面,距××市中心23公里。 全镇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97亩。辖22个 行政村,6个居委会,54265人,其中农业人口32845人, 占全镇总人口数的61%。镇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贵黄公路、清·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属城郊型生态经济重镇。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69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新增774元。 二、目标执行情况 (一)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保护水体为前提,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管理、节约为核心,抓好×××水源环境的保护。通过实施“一基四化”的建设,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有了大的改观,为×××水环境的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我镇落实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有:道路“村村通”工程,全 镇22个村均硬化道路连接公路干道,完成串户路104 个村民组,硬化率达85%;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四改一气”,清洁能源占能源使用户的45%;居有所安工程,农户居住危房改造率达92%;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我镇加强滥 砍滥伐和预防森林火灾的监管力度,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努力,我镇村镇宜林荒山绿化率达94%以上。另外,对 农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引导农户抓好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工作;整脏治乱改差工程,我镇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向乡镇延伸的试点单位,认真抓好方案制作,落实好“精细化管理人本化服务”理念。主要以“整脏治乱改差”为突破口,以“三清八治三创建”为载体,着力抓好镇村两级的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方案

六部委联合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 案 2013-12-13 14:15 来源:证券时报网字号:1214 发改委网站12月13日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不超过2个地区,并排出顺序,超过2个的不予受理),做好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14年2月17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将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确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名单。 以下为方案全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要求,为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法律、制度、政策尚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不够严格,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也亟待加强。选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要求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自身定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