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四则》测试题

合集下载

菲翔学校高二庄子寓言四则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试题

菲翔学校高二庄子寓言四则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试题

墨达哥州易旺市菲翔学校庄子寓言四那么学习要点及才能训练检测一、学习要点(一)作家作品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开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无为〞,主张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认知识,否认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竭力否认现实,梦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一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写,“外篇〞与“杂篇〞为弟子、门人所写。

庄子中充满了哲理与诗情。

“其文那么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先生语)庄子不但是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的渊薮,还给中国古代世人提供了精神上的避难所,是抚慰受伤心灵的一碗鸡汤。

(二)课文分析1.庖丁解牛此寓言选自庄子·养生主。

作者以庖丁解牛喻养生之道,即处事、生活都要“因其自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避开矛盾的纠缠,到达“游刃有余〞,尽享天年。

课文分为四段:第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本领非常高明,到达出神入化的境地。

第2段,文惠君对庖丁精湛的宰牛技术表示赞叹。

第3段,庖丁自述解牛的经历与见解。

本段有4个层次:①庖丁指出解牛的总原那么。

②庖丁自述解牛经历。

③用“族庖〞“良庖〞衬托自己的技艺高超。

④庖丁道出自己从解牛中得出的感受。

第4段,文惠君从中领悟到“养生之道〞。

2.望洋兴叹此寓言选自庄子·秋水。

寓言主旨: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是非常有限的。

所选文段分为两个局部。

第一层从开头到“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展现一幅秋水时至的景象,河伯见而自喜。

写河伯的自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完毕,展现的浩瀚景象,河伯见而自识其丑。

写河伯到海边之后才认识到自己那种自大的观点是危险的。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寓言四则》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寓言四则》答案

期末复习9《寓言四则》答案比较阅读一:1、到、等到使……听到相信对断句:夫/ 市之无虎明矣。

(断一处)2、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专门做这件事)。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把这件事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如今赵国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这件事。

3、宋君听了谣言后并没有相信,而是向丁氏求证事实。

说明宋君是个不轻信传言、实事求是、注重验证考察的明君。

向谣言的源头进行求证,说明他是个聪明的人。

4、角色:(1)、丁氏——由于他的交代不清导致谣言的散播,尽管不是有意,但他的确是谣言的源头;(2)、庞葱——深知人言可畏,尤其因为空间距离无法自证清白的谣言的可怕,所以在魏王派他随太子远质邯郸前,防微杜渐的给魏王打了预防针,可惜还是没能改变结局,可谓智者和有远见者。

态度:(1)、宋君——对谣言将信将疑,但是“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证)精神;(2)、魏王——尽管有庞葱的预防针,尽管庞葱已经将谣言的可畏解说得极其到位,但还是“三人成虎”,由此看出他的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

比较阅读二:5、举荐、推举消息打水浇田增加断句:舜/ 以为乐正。

(断一处)6、寻到的消息像这样,还不如不知道。

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

7、“穿井得一人”错在“得一人”的解释,“得一人”应理解为“得到一个人使唤",却被误解为“挖到了一个人”;“夔一足”主要错在“足”字的解释,“足”应理解为“足够”,却被误解为“脚”的意思。

[参考译文]乙]鲁哀公问孔子说:“(听说舜的)乐正夔只有一只脚,是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把教化传布到天下.就让重黎把夔从民间选拔出来推荐给君主,舜任命(他)为乐正。

于是夔正定六律,和谐五声,用来调和八风,因而天下完全归服。

《庄子》故事两则小检测

《庄子》故事两则小检测

20《庄子》故事两则小检测1.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3分)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⑵.非醴( )泉不饮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之上⑷.鯈( )鱼出游从容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

庄周,是 (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分)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 ,“鸱”比喻 ,“腐鼠”比喻 。

(3分)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4分)(1)惠子相.梁( ) (2)于是..鸱得腐鼠。

(3)是.鱼之乐也( )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5、翻译下列句子。

(8分)(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3)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6、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2分)7、从这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出惠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8、庄子见了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施,用讲故事的方法奚落他,这与直言痛斥惠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⑴yuān chú⑵lǐ⑶ háo liáng ⑷tiáo2.《庄子秋水》战国道3.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功名利禄4.(1)动词,做宰相(2)在这时(3)这(4)怎么5.(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3)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4)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6.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圆其说即可。

7、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

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奚落惠子,既尖锐痛快又余味无穷。

《寓言四则》同步试卷附答案解析

《寓言四则》同步试卷附答案解析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
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家无井而出溉汲 ②及其家穿井 ③有闻而传之者 ④丁氏对曰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遽(jù):迅速,急忙。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 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③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④不亦惑乎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 你认为【甲】文段中“郑人”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 4 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蠢人蠢事”,请简要概括这个“蠢人”所做的“蠢事”。 5 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因往晓之
②终日在天中行止
③奈何忧其坏
④其人舍然大喜
2 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Biblioteka ,意思相反的成语是。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三、现代文阅读(共 1 题;共 11 分)
1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 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庄子考试题及答案

庄子考试题及答案

庄子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庄子是先秦时期哪位哲学家的代表人物?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B2. 《庄子》一书的作者被认为是谁?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荀子答案:C3. 庄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是?A. 仁B. 义C. 道D. 礼答案:C4.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是指?A. 身体上的自由B. 精神上的自由C. 政治上的自由D. 经济上的自由答案:B5. 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什么?A. 万物有别B. 万物平等C. 万物有灵D. 万物有始答案:B6. 庄子认为“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中“大知”指的是?A. 知识渊博的人B. 智慧超群的人C. 地位高的人D. 财富多的人答案:B7. 庄子的“无为”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相近?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B8. 庄子的“庄周梦蝶”寓言主要表达了什么哲学思想?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相对主义D. 绝对主义答案:C9.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他的哪种思想?A. 自然主义B. 人文主义C. 相对主义D. 神秘主义答案:A10. 庄子的“无用之用”是指?A. 无实际用途的东西B. 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的东西C. 无价值的东西D. 无意义的东西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以下哪些元素?A. 自然主义B. 相对主义C. 唯物主义D. 神秘主义答案:ABD12.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以下哪些观点相呼应?A. 儒家的“仁政”B. 法家的“法治”C. 道家的“顺应自然”D. 墨家的“兼爱非攻”答案:C13. 庄子的“逍遥游”中提到的“逍遥”包括哪些含义?A. 精神自由B. 身体自由C. 财富自由D. 政治自由答案:AB14. 庄子的“齐物论”中,他主张以下哪些观点?A. 万物平等B. 万物有别C. 万物有灵D. 万物有始答案:A15. 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如何体现?A. 环保意识B. 可持续发展C. 功利主义D. 消费主义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2《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2《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22寓言四则一、积累运用1.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B)A.边塞.(sài)较.量(jiào)剌.叭(lǎ)B.爱慕.(mù) 凯.歌(kǎi) 添.头(tiān)C.赫.拉(hè) 雕.像(diāo) 粘.住(nián)D.崩坠.(zhuì) 舍.然(shì) 庇.护(pì)【解析】A项“剌”应为“喇”;C项“粘”应读zhān;D项“庇”应读b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穿.井得一人(挖掘、开凿)(2)溉汲..(打水浇田)(3)及.其家穿井(待,等到)(4)国人道...之(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5)闻.之于宋君(听到,文中指“使听到”)(6)问之于.丁氏(向)(7)得一人之使.(使唤,指劳力)(8)丁氏对.曰(应答,回答)(9)求闻之若此..(像这样,如此)(10)不若..无闻也(不如,比不上)(11)崩坠..(崩塌,陷落)(12)身亡.所寄.(wú无,没有)(依存)(13)因往晓.之(告知,开导)(14)若.屈伸呼吸(你)(15)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16)奈何..(为何,为什么)(17)只使..坠(纵使,即使)(18)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19)充塞四虚..(四方)(20)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21)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3.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

之⎩⎪⎪⎨⎪⎪⎧①宋之.丁氏( 助词,的 )②有闻而传之.者 ( 代词,这话 )③国人道之. ( 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这件事 )④闻之.于宋君 ( 代词,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 ( 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 ( 定语后置的标志,语序 应为“若此之求闻”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

①穿.井得一人 古义:__挖掘、开凿__ 今义:__破、透__②国.人道之 古义:__国都__ 今义:__国家__③国人道.之 古义:__讲述__ 今义:__道理__5.解释下列多义词。

《寓言四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寓言四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寓言四则》精选练习基础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爱慕.(mù)溉汲.(jí)躇.步跐蹈(chú)B.庇.护(bì)饶.头(ráo)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强.大(qiáng)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崩坠.(zhuì)闻而传.之(chuán)【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B项,“舍”应读shì。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穿.井得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丁氏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奈何..忧崩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亦不能有所中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挖掘、开凿。

庄子单选练习题

庄子单选练习题

庄子单选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属于庄子的代表性著作?A.《逍遥游》B.《庄子内篇》C.《庄子外篇》D.《齐物论》2.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无为而治B.以自然为师C.虚无主义D.天人合一3.以下哪个故事是庄子的寓言之一?A.刻舟求剑B.穷则独善其身C.蜉蝣之念D.鸟巢问题4.庄子的“大庄周”与“小庄周”的含义分别是什么?A.大庄周为宇宙,小庄周为人B.大庄周为人,小庄周为空灵自然C.大庄周为尘世浮躁,小庄周为修身养性D.大庄周为无为而治,小庄周为修养自然5.庄子的观点否定了人的自主性和努力奋斗的意义吗?A.是的B.不是的二、简答题1.简述庄子的“养生之道”观点。

【参考答案】庄子主张通过“养生之道”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他认为人们应当对外界的纷扰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坚持无为而治、虚无忘我,在自然界的观照下,放下欲望,舍弃功利心,追求灵修的境界。

2.庄子对于自由的理解是什么?【参考答案】庄子认为自由并不是指完全无拘无束的状态,而是在无为而治的境界中解脱内心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他主张人应当摆脱社会的压力和约束,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实现真正的自由。

3.庄子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参考答案】庄子的哲学思想提倡超脱功利、追求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物质的追求、社会比拼和繁忙的生活所困扰,庄子的思想告诉我们应当在内心寻求平衡,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心灵的满足。

同时,庄子的观点也对于我们关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自然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提醒我们应当与自然共生、和谐共存。

4.庄子的思想对个人成长有何启示?【参考答案】庄子的思想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追求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和修养。

他强调无为而治、虚无忘我,通过舍弃功利心和欲望,追求真实自我和内心的平静。

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我们应当注重心灵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培养内在的修养和品质,而不仅仅追求外在的物质和社会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庖丁解牛》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膝之所踦.
2、砉.然向.然
3、奏刀騞.然
4、莫不中.音
5、技盖.至此乎
6、批大郤.
7、道大窾.
8、肯綮.
9、大軱. 10、硎. 11、怵.然 12、謋.然
二、解释加点的实词
1、奏.刀騞然
2、莫不中.音
3、臣之所好者,道.也
4、族.庖月更刀
5、每至于族.
6、新发于硎.
7、恢恢
..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8、如土委.地
三、指出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提刀而.立
2、以.无厚入有间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吾见其难为.视为.止
4、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进乎.技矣技盖至此乎.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并解释
1、技盖至此乎
2、行为迟
3、善刀而藏之
4、良庖岁更刀
5、依乎天理
6、以无厚入有间
7、砉然向然 8、因其固然 9、所见无非牛者
五、翻译句子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望洋兴叹》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泾.流 2、两涘渚
..崖之间
二、解释加点的实词
1、望洋
..向若而叹 2、莫己若. 3、旋.其面目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三、指出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我之.谓也少仲尼之.闻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3、顺流而.东行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并解释
1、不辩牛马
2、秋水时至
3、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五、翻译句子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安知鱼乐》和《庄周梦蝶》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儵.鱼
2、蘧蘧
..然
二、解释加点的实词
1、安.知鱼乐
2、请循.其本
3、栩栩然
...胡蝶也
4、则蘧蘧
..然周也 5、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三、指出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并解释
1、儵鱼出游从容
2、此之谓物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