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小故事:男孩与智者
关于管理的哲理故事管理故事与哲理

关于管理的哲理故事管理故事与哲理狮子王为了使王国在自己的管理下更加繁荣强盛,于是决定要学仁治施仁政。
他派人把动物中的艺术大师猴子叫来,首先向猴子请教。
猴子给狮子王上的第一课是这样说的:“大王,您如果要做到贤明地治理国家,一切君王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对自己的国家满腔热诚,而不应有某种被人们称之为‘妄自尊大’的情绪。
因为这种情绪是我们动物身上产生一切坏毛病的根源。
不过,要想从我们身上祛除这种情绪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形成由来已久。
在这方面,尊敬的陛下,您一定不会让自己做出荒唐和有失公正的事来。
”狮子说:“那就请你给我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猴子大师接着往下说道:“所有的种族,就从我们猴子说起吧,总是看高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把别人视作浅薄无知之辈,甚至把别人贬为粗俗失教之人,总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语。
这种‘妄自尊大’有时也以拼命吹捧自己同类的方式出现,因为这是达到抬高自己目的的最好方法。
“有一天,我走在两头毛驴的身后,他们相互吹捧的话刚巧被我听见。
我听到其中的一头毛驴对他的同伴说:‘大人,您难道没有发现吗那些号称是十全十美动物的人类,他们既愚蠢又大失公道,他们公然滥用我们的神圣称号,管一些无知、思维迟钝和笨拙的人叫“蠢驴”,他们还把我们的说笑谈话都骂作“驴叫”。
人类真是可笑,他们自以为比我们毛驴高明!不,不,只有你才有资格说三道四,人类的那些演说家都应该闭嘴,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笨蛋呢!不过,任由他们说去吧,只要你理解我,我也理解你,这就足够了。
至于刚才听到你那美妙悦耳的歌声,我觉得与歌唱家夜莺相比,她在你面前就只能是甘拜下风了,你的歌唱水平也早已超过了歌唱家朗贝尔。
“另一头毛驴马上回答说:‘大人,我认为您也同样拥有这些良好的素质。
’这两头毛驴居然就这样不遗余力地相互吹捧着一路走进城里。
他们认为,这样互相吹捧就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以为荣耀会纷纷落到他们的头上。
5个关于管理的智慧小故事

5个关于管理的智慧小故事关于管理的智慧小故事一、扁鹊的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关于管理的智慧小故事二、曲突徒薪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
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关于管理的智慧小故事三、河边的苹果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
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
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
有关管理学的小故事

《管理学的小故事》
从前呀,有一个班级,里面的小朋友总是乱糟糟的。
老师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她选了几个表现好的小朋友当小组长,让他们分别管理几个小组。
小组长们可认真啦!他们会提醒自己小组的小朋友要坐端正,要好好读书。
如果有小朋友表现好,小组长就会给他们奖励小红花。
慢慢地,班级里不再那么乱了,小朋友们都变得更听话,学习也更认真啦!
老师可高兴了,她发现选小组长来帮忙管理,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办法呢!
《管理学的小故事》
有一只小猴子,它特别聪明。
有一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运动会。
小猴子被大家推选为组织者。
小猴子先把动物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比如跑步组、跳远组、跳高组等等。
然后,它给每个小组都找了一个有经验的动物当教练。
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猴子会经常去看看大家训练得怎么样。
如果有动物偷懒,小猴子就会鼓励它要加油。
终于到了运动会那天,因为小猴子管理得好,运动会举办得特别成功,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小猴子也明白了,把事情管理好,就能有好的结果。
成功管理者看的励志小故事及启示

成功管理者看的励志小故事及启示导语:即使环境相同,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影响人生的不同。
下面是成功管理者看的励志小故事及启示,欢迎阅读。
1、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
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
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启示】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2、14岁的李嘉诚开始“行街仔”的推销生涯,从此渐入佳境,直至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
他这样工作: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
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
他认为重点是打每一球时都保持冷静,有规划。
一定在每天六点下班,回家后,除了拨打越洋电话,还有两件必修功课:跟着有字幕的英语节目大声朗读,以及夜晚的阅读。
这两个工作都意味着一点:他最大的恐惧在于错过见证世界的变化。
【启示】成功除了勤奋、创新,还有另一个朋友——危机感。
3、事业初创期,被女友劈腿;成立公司遭遇失败,被封“烂片之王”;即使这样,他从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就像一架永不停歇的发动机,今天的刘德华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面迎风不倒的精神旗帜。
被所有的媒体神化的一个艺人,都说他勤奋、他努力、他不会干坏事、他可以不吃、不眠、不喝,光是呼吸就可以活到五十二岁。
【启示】当前后左右都没有路时,命运一定是鼓励你向上飞了。
4、有个老人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说完每人发三颗糖。
孩子们很开心,天天来玩。
几天后,每人只给2颗,再后来给1颗,最后就不给了。
孩子们生气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
老人清静了。
【启示】抓住人性的弱点,无事不成。
5、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
摊位相邻、座位相同。
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
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
管理知识-三百个哲理故事

管理知识-三百个哲理故事第一篇:管理知识-三百个哲理故事管理知识-三百个哲理故事篇一:企业管理哲理小故事企业管理哲理小故事在生活中总结和归纳哲理,并把哲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这是每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都必须具备的处世之道。
1、刺猬距离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起,就相互刺痛,但离开了一段距离,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互相往一起凑。
就这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致于被扎。
“刺猬距离”的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领导者要搞好工作,既要与下属保持紧密的关系,又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取长补短,密切配合。
但是作为团队的一员,同事之间应该适当地保持距离,这样既有利于政令畅通,也有利于相互配合工作。
2、南风法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刮起了一股凛冽刺骨的寒风,想把行人的大衣吹掉,结果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感到很暖和,于是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法则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
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学会经常用正面的鼓励,激励下级,激发工作的积极性,这样,效果常常比不断地批评好。
外界刺激可以分为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
正面激励的作用是诱导;负面激励的作用是惩戒。
3、鲶鱼法则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
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
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
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
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
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
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团队管理小故事大道理

团队管理小故事大道理团队管理小故事大道理员工管理和鼓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有时让管理者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头疼。
轻松一下,看看以下几个经典故事,也许你会领略到管理的另一种意境。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时机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时机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
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大道理:愚者错失时机,智者善抓时机,成功者创造时机。
时机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
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
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
富有管理哲理的小故事2015

富有管理哲理的小故事富有管理哲理的小故事20151.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感悟: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2.学会适时依靠他人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
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
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启示: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
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3.尊重一次,曾国藩微服出巡,一个人来到一座寺庙里。
寺僧见他其貌不扬,以为是一般的游客,所以只淡淡地招呼他:“坐”,然后对门外的小和尚说:“茶”。
第二次他又去寺庙时,穿着比上次要华丽整齐些,寺僧才稍稍礼遇他:“请坐”,同时吩咐小和尚:“泡茶”。
第三次他再去时,寺僧知道他是有名的两江总督后,非常恭敬地迎接他,并且再三的招呼他:“请上坐”,并赶紧吩咐小和尚:“泡好茶”。
寺僧哪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连忙捧出笔墨纸砚,请他题字留念。
管理故事四则

管理故事四则【一】威尔逊是假日酒店的创始人。
一次,威尔逊和员工聚餐,有个员工拿起一个橘子直接就啃了下去。
原来,那个员工高度近视,错把橘子当苹果了。
为了掩饰尴尬,他只好装作不在意,强忍着咽了下去,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第二天,威尔逊又邀请员工聚餐,而且菜肴和水果都和昨天一样。
看到人都来齐了,威尔逊拿起一个橘子,像昨天那个员工一样,大口咬下去。
众人看了看,也跟着威尔逊一起吃起来。
结果,大家发现这次的橘子和昨天的完全不同,是用其他食材做成的仿真橘子,味道又香又甜!大家正吃得高兴时,威尔逊忽然宣布:从明天开始,安拉来当我的助理!所有人都惊呆,觉得老板的决定很突兀。
这时,威尔逊说:昨天,大家看到有人误吃了橘子皮,安拉是唯一一个没有嘲笑他,反而送上一杯果汁的人。
今天,看到我又在重复昨天的错误,他也是唯一没有跟着模仿的人。
像这样对同事不落井下石,也不会盲目追随领导的人,不正是最好的助理人选吗?故事的哲理:领导力关键体现在善于识人,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流露的细节中,能否细致观察每个人并发现真正的人才。
【二】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生计,很小就得去卖报纸挣钱。
你一天要跟我订多少份报纸去卖?报亭老板问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孩。
别的孩子能卖多少?他羞涩地问。
老板笑道:这可没法说,少的卖几十份,多的能卖几百份,但拿得太多剩在手里,是要赔钱的。
李秉喆想想说:那要100份吧!老板有点吃惊,但还是给了他。
第二天一早,李秉喆空着手来到报亭。
老板纳闷地问:昨天剩下的报纸呢?卖完了,我今天想要200份。
李秉喆答。
老板很吃惊,但还是给了他。
第三天一早,李秉喆又空着手来了,张口要300份。
老板十分惊讶,决定跟着他,看看他是怎么卖报的。
李秉喆到了车站后,没像别的孩子那样四处叫卖,而是不停地往候车乘客手中塞报纸,等一个区域的乘客发完了,这才回来收钱。
然后再到另一个地方如法炮制。
老板疑惑地问:会不会有人不给钱跑了?有,但特别少,因为他们看了我的报纸,就不好意思坑一个孩子的报纸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小故事:男孩与智者
曾经有一个孤独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年长的智者:“像我这样没有人看得起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呢?”,智者递给他一块色彩斑斓的石头,对他说:“明早,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男孩满腹狐疑,心想:这块石头虽然还不错,但怎么会有人肯花钱买呢?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叫卖,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这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男孩回来兴奋地向智者报告:“想不到一块石头值那么多钱呢!”智者笑笑:“明天你拿它到黄金市场去,记住,不论人家出多少钱都不能卖”。
在黄金市场中,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令男孩大为惊讶,但他谨记智者的话,怎么都不卖。
第三天,智者叫男孩拿石头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
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肯卖,于是被市场传播成“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将这一切告诉智者,智者徐徐说道:“人的生命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你明白吗?”。
男孩不解地、迷惑地摇摇头。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是稀世珍宝,你不也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热爱自己,生命就有了意义,有
了价值。
“石头”可以因被人珍惜而提升价值,那么,人也可以被很好地任用而提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