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象征性

合集下载

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要研究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明白什么是文化的象征性,“文化”一词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先来了解什么是文化的象征性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吉尔兹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由此,文化的象征性就可以理解为象征符的创造和运用对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自由地创造出了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从而摆脱了自然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束缚。

然而,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也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能动的力量作用于社会。

换句话说,由于象征符体系是作为“继承性的观念体系”来确立的,它通过形成文化秩序也会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正如文化本身不间断地发展到今天一样,作为文化之表现形式的象征符体系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受到符号强制的人,有时会激进有时会渐进地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出新的符号”,这种变化“体现为对旧体系的部分乖离和改造”。

现代文化的剧烈变动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传统的社会里,由于人们绝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要用于物质生产,所以对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的感触并不是那么的明显,但是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就不一样了。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象征符,包括街头的、路边的、建筑物上的,报刊、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络中的等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处于这些视觉的听觉的甚至触觉的符号的包围中。

现代人正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我们知道,象征符是通过人的思维在认识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象征符的创造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人类对事物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二是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同样,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不是凭空而建的空中楼阁,也是形成于实践的过程中,并且通过一代代的积累提高的。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信息、符号与讯息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信息、符号与讯息
象征符在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活力,但同时 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认知、判断和 行动产生混乱。所以象征体系的改造以渐进的方式为宜。
作业
一.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 作用?
二.谈谈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 三.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03
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 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 一。前者是将符号于与现 实世界的事务联系起来进 行思考的意义;后者是表 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 的意义。
语言符号的意义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例:潇洒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歧义)
一个单词或词组,一个句子都可能具有多种意 义。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会成为沟通意 义的障碍,但是可以克服的。
○ 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重要功能之一就 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 的了解和理解。
美国学者J.伯德利亚尔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 了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 蕴含的“意义”的消费,即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 —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越来越短。
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
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而后
才是理解
思考
第二节: 符号与意 义
意义(meaning):人类对事物的认识 及赋予含义并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 神内容。
意义活动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的范畴,但 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意义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小到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甚至一个眼神……
符号意义的分类

第3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3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3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1.简述符号的定义。

答: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可以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类,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基本功能包括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答: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具有人类语义性质。

和信号相比,象征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不是人类创造的符号就不是象征符而是信号,如乌云压顶是大雨来临的信号,而不是象征符。

(2)象征符能够表达抽象事物。

与信号不同,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

象征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符号体系,这种体系并不是通过生物机制遗传而来,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

(4)象征符与对象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还在于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

此外,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象征符在不同社会或不同时代有不同解释;即便在同一社会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发生意义的变化。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答:传播学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如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

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

(2)体态符号(gesture)。

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

由于它们也能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有人也称之为“体态语言”。

一般来说,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他们在形成语境(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24、五彩缤纷的现代文化

24、五彩缤纷的现代文化

《老人与海》

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 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它一 经问世,便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当时的 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海明威热”。它讲述了古巴老 渔夫桑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 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 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 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 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它再次向 人们证实了海明威作为20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的不 可动摇的地位和卓越的功绩。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 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4、内涵:面对痛彻心扉的人间惨剧,不同的艺术 家有不同的反应,格尔尼卡被法西斯空军轰炸,就 是给了艺术家们一道无声的考题。有没有慈悲的情 怀,就是能不能触动心灵创作的前提。毕加索说: “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 的。”当时侨居巴黎的毕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托, 正准备为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绘画 作品。德军轰炸格尔尼卡的消息传来,毕加索震怒 了,他就以格尔尼卡被轰炸为题材,依他所想来为 西班牙馆作画,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行彻底曝光 在世人面前。艺术的创作者,是必须悟透艺术真谛 的。就像中国漫画家丰子恺所说的:艺术不是技巧 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
《美国的悲剧》

主人公克莱德生活在一个穷牧师家庭,但家 里并没有因为信仰而获得幸福,相 反却过得 十分糟糕。为了追求幸福,克莱德离家独自 闯荡世界。贪慕虚荣的他虽然凭着聪明机灵 在伯父的工厂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遇着 了爱恋自己的美丽女孩,但他并不满足,为 了追求富家女,他竟然狠心的把自己已经怀 孕的女友害死。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淘金 梦,克莱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首先信息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心态来表现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

其次,当信息做为物理载体,按一定方式排练成信号序连,是必须有一地定意义的。

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征:A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B 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表达。

C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D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E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展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表达,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且通过这种社会关系传递信息。

同时,通过传播,表达了传授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既保持了既有的社会关系有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

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假设干局部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因此,社会传播也是具有系统性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A 开放性系统B 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

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C 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D 自我创造自我完善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

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膜。

4。

什么是传播隔膜?传播隔膜是指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的传播偏差,误解。

第三节1.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1〕首先是因为在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及现代“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及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中国现代小说的象征意象

中国现代小说的象征意象

中国现代小说的象征意象象征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它能够通过具体形象来呈现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象征意象被广泛运用,为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张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探讨其丰富的意蕴和文化价值。

一、自然象征在中国现代小说中,自然象征是最为常见且深刻的一种象征意象。

自然界中的山水、花草、天气等元素常常被作家用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比如在鲁迅的小说中,常常出现雨水、阴霾等自然现象,这些象征着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悲哀。

而在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小说中,则常常出现花草树木等自然元素,用以描绘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矛盾。

自然象征不仅为作品增添了色彩和意境,更为其赋予了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二、文化象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家,其文化象征也自然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诸如古诗词、传统节日、历史典故等文化象征,不仅为作品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更为人物和情节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比如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经常会引用历史典故和古诗词,以此来凸显人物的品格和情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小说中的生命力和传承价值。

三、社会象征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社会象征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社会的变迁和现实的残酷往往成为小说中重要的题材和表现内容。

作家们通过描绘社会阶层、城乡差别、职业困境等现实主题来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批判。

比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对家族兴衰和乡村变迁的描绘,寓意着中国近代历史中的沧桑变迁和人民的苦难命运。

社会象征的运用不仅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感,更使其意义更加深刻和持久。

四、情感象征情感象征是中国现代小说中最为常见和深刻的一种象征手法。

作家常常通过对情感的描绘和抒发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情感象征可以是物理元素,如烟雾、光影等;也可以是抽象元素,如孤独、幸福等。

现代文学审美价值认识

现代文学审美价值认识

现代文学审美价值认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审美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三种现代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作品。

3. 学生能够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背景、哲学思想及艺术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代文学作品进行独立、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现代文学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学素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2. 学生通过学习现代文学,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差异,培养开放、包容的价值观。

3. 学生能够关注现实生活,从现代文学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文学类选修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独立思考能力,对现代文学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作品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和鉴赏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审美特点- 现代文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现代文学的审美特点:创新性、象征性、荒诞性、自由体等2. 现代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象征主义:代表作如艾略特的《荒原》- 表现主义:代表作如卡夫卡的《变形记》- 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3. 社会背景、哲学思想与艺术价值分析- 20世纪社会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现代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 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4. 实践活动与作品鉴赏- 阅读和分析现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小组讨论、写作练习,加深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审美特点第二周:象征主义及其代表作品第三周:表现主义及其代表作品第四周:意识流小说及其代表作品第五周:社会背景、哲学思想与艺术价值分析第六周:实践活动与作品鉴赏本课程将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

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现代文化的象征性现代文化是指近代以来在社会、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代表了当代社会的思潮、价值观和审美追求,具有鲜明的象征性。

在这种文化中,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行为和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成为了现代文化的象征。

首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体现在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变化上。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个体为中心、以多元化为特征的社会,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在过去,人们的身份和地位主要是通过出生和传统角色来决定的,而现代社会则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

这种变化使得个人间的关系不再像过去那样固定和稳定,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变。

现代文化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表达这种变化,象征着社会关系的转变。

再次,现代文化的象征性还表现在艺术和娱乐产业的繁荣上。

现代艺术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普及化,使得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和表达方式。

音乐、电影、时尚、美术等艺术形式成为了人们展示个性和审美追求的途径。

艺术和娱乐产业的繁荣不仅提供了人们追求美的机会,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这种艺术和娱乐产业的繁荣是现代文化象征性的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力的释放。

最后,现代文化的象征性还表现在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上。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家庭观念和社会规范在现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对于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越来越深刻。

尊重个人权利和多元化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共识,这种价值观在现代文化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表达。

现代文化通过各种文学作品、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这种价值观,象征着人们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总之,现代文化的象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表达,也是社会结构和关系的转变的反映。

现代文化通过各种符号、行为和艺术形式来传递这种象征性,使得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只有认识到现代文化的象征性,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文化”这个词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

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由人类创造和分享的,并存在于社会或群体之中的一切社会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而狭义的文化专指非物质产品,包括各种观念,知识和规范。

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也可以作为符号体系尤其是象征性符号体系来把握。

在传统社会里由于人们绝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必须用于物质生产,所以对文化的象征性的感触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物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象征符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在街头可以看到各种提示标志,在路边可以看到各种广告牌,在建筑物上张贴的巨幅海报,交通工具上喷绘的广告,甚至交警吹的口哨,都是象征符。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处于这种象征符的包围中。

现代人正在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以消费文化为例,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产品所提供的功能效用,而是要获得产品所代表的象征性价值。

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或者服务不仅为了它们能做什么,而且还为它们代表什么。

因此,消费者购买的许多产品或者服务反映了消费者的形象——消费者的价值观、人生目标、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

在一项对摩托车拥有者的研究发现,许多购买并不是因为机车的性能,而是由于骑乘时的自由独立、活力蓬勃的感觉以及在摩托车族中形成的微妙伙伴关系。

再比如,现在许多品牌都会找形象代言人,不惜花费一笔高昂的代言费,但是由此带来的效益也甚为客观。

许多代言人的粉丝会花大价钱购买其偶像代言的品牌产品,只是因为通过购买会在其与代言人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象征联系。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用生活用品以谐音或其他方式代替成语中的某个字,来吸引顾客购买。

比如盛极一时的“咳不容缓”“默默无蚊”“一戴天娇”等等,也是一种象征符,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大众对其产品的印象。

同时,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比如,现在网络语盛行的状况,“我”被说成“偶”,“88”赋予了“再见”,“666”则代表了厉害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对于各个方面还在生长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生长在这个网络语言泛滥的时代,难免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了老师在学生的作文中发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的现象。

对他们的发展有一定不好的影响。

所以,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象征符的过度泛滥也会对社会发展起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