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1227-复件
转型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

转型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
李振华
【期刊名称】《物流科技》
【年(卷),期】2016(39)2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及物流产业的蓬勃兴起,我国物流人才匮乏的现象日益凸显,物流行业需要一批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期发展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现代物流学》在当前形势下进行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在分析原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围绕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李振华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食品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钦州学院为例 [J], 陈美花
2.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在MOOC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 [J], 刘云芳;左为平;曹华
3.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刘璇
4.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在MOOC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 [J], 刘云芳;左为平;曹华;;;
5.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西安航空学院力学课程教学为例[J], 孟卓; 刘舟; 闫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物保护技术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

20基金项目:2016年度天水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SYJY2016Y16);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6A- 060);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7YF1FE100)文物保护技术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张睿祥1,杨筱平2, 杨富巍1, 欧秀花1,刘 妍1(1. 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2. 天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摘 要: 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文物保护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文章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阐述了在文物保护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转变实践教学思维,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校外实践基地的参与度和利用率,尝试构建“分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从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索型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为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文物保护;技术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志码:A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Practice T eaching Mode for Cultivating T alents of Cultural Relics Preservation——A Case Study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ZHANG Ruixiang 1, YANG Xiaoping 2, YANG Fuwei 1, OU Xiuhua 1, LIU Yan 1(1.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Gansu 741001, China; 2.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Gansu 741001, China)Abstract: Skilled and applied talents are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rapidly. This paper takes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s some measures on the sid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culrural relics preservation. These measures were put into effect, such as enhancing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chang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think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taff, and increasing the particip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ractice bases, and trying to construct the teaching mode of "hierarchical progressive". It made a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of cultural relics preservation, not only promoted the students from passive acceptance to active exploration, but also improved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effectively.Keywords: cultural relics preservation; technicians; practical teaching; training mode作者简介:张睿祥(1984-),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探索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探索作者:梁洪亮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18期摘要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就是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做精做强教师教育。
通过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教育实践模式,提高学生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中图分类号: G658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 . 2020 . 18 . 392015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此后地方本科院校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向应用型转变,一大批地方高师院校也纷纷探索转型发展之路。
就高师院校的转型发展而言,教师教育一直都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并到中小学进行实践锻炼,本身就属于应用型的一种。
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基本都是以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培养,经过系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类专业知识,并且与地方中小学进行校地合作,平时要到地方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还要在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育专业实习,这完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所以师范专业就是应用型专业。
因此,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就是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就是要把教师教育做精做强,坚持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充分发挥传统的师范教育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合作,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卓越教师。
但目前地方高师院校由于实践教学的弱化,导致师范专业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技能水平不高等,不能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
因此,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该如何以需求为导向,坚守地方传统师范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作者:葛晨光秦鹏鸣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第12期[摘要] 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使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通过加强师生思想引领、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凝练特色专业集群、组建科技研发团队、推介科技研发项目和确定重合作项目等措施强化转型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地方高校推进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转型发展;校地合作;高校;思想引领[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04-02推进高校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提高社会贡献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主动了解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强化校地合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做法及措施(一)强化师生思想引领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首先明确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脱离了这一点谈教育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遵循。
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格局,坚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学习,成立政治理论教学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三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教育的四大转型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个性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四大转型: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
以下是我对这些转型的感悟和心得。
一、教育理念的转型教育理念的转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教育理念转型的几点体会:1. 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
3. 强化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在教育改革中,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保障每个学生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4. 强调终身学习。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
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育内容的转型教育内容的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现代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我对教育内容转型的几点体会:1. 紧跟时代发展。
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学科交叉。
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强化实践教学。
教育内容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内容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育方法的转型教育方法的转型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陈晓龙-天水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12.27 - 复件

45
明德
新民
至善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3、突出“创新”特色
(1)创新办学体制
坚持开门办学,开展校-校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校-地合作, 成立由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参与的校院两级理事 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指导专业设置、专业评估等工
作。
天水师范学院
型、应用型、地方性”为中心,在办学体制机制、
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办学、职业培
训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确立了“区域性、高水
平、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
天水师范学院
24
明德
新民
至善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二)抓好“两条主线”,凸显大学职能
大学有四项职能,其核心就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
办学由基础性向应用型
专业建设由师范类向多科类
服务面向由基础教育向地方社会
经济发展
22
明德
新民
至善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应用性
创新性
地方性
四大 特色
天水师范学院
23
工学结合与 学用一体
明德
新民
至善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一)围绕战略定位,做好顶层设计
面对转型的发展趋势,我校始终坚持以“教学
(三)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设
计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天水师范学院
17
明德
新民
至善
第二部分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我校主动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和要求,积极探索 转型发展新模式,从2011年底开始探索转型,并逐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对策作者:邓景衡易诚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19期摘要:针对目前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工科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部分困难,如工科师资缺乏、学生专业思想不强及实践教学条件欠缺等,本文提出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中需要建立一支适合工科发展的师资队伍,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等,以加快师范院校转型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工科专业;对策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230-02从2015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和定期注册,教师培养不再为师范院校所独享,师范标签的办学特色在逐步弱化。
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师范院校以文理科为主转向以理工科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量兴办工科专业,如计算机、通信工程、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环境工程等。
师范专业的比例在逐步降低。
但是师范院校在开办工科专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工科师资力量薄弱、学生专业思想不强、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或缺乏、培养方案制订不科学、办学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方式落后、办学模式单一、学生就业率低等[1,2]。
地方师范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会影响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本文就当前师范工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一、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工科的现状及问题1.工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结构是师范院校工科专业的薄弱环节,其基本组成如下:大部分教师是师范或者理科类专业,部分教师迫于形势从师范专业逐步转型,缺乏工科专业教学实际经验,其专业综合素质不够全面[3]。
新进工科部分专业教师较年轻,教学经验不足。
高学历、高职称工科人才缺乏,引进高层次工科人才较困难,短期内工科师资缺乏的局面不会有较大改变,这也直接影响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学生专业思想不强,专业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些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其目标专业是师范专业,工科专业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从报考师范专业中调剂过来的,而且大部分是女生。
实践教学转型发展(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转型发展,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从实践教学转型的背景、内涵、路径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实践教学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学转型发展的背景1. 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逐渐转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变革。
实践教学转型发展,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3.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实践教学转型发展,有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转型发展的内涵1. 教学理念的转变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3. 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元化、全面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三、实践教学转型发展的路径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1)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条件。
(3)开发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2.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开展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实施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锻炼实践能力。
3.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1)加强教师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积累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与现实需求
突破该“瓶颈”的唯一出路是转型,以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 企合作为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以就业为导向,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发展之 路。
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与现实需求 (三)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设计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第二部分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2014 2015 2016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三)构建“五大专业群”,夯实转型基础
我校认真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做精教师教育类、做大工科类、做特文化传 媒、商务管理、健康服务类”的思路和原则。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天水师范学院五大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计划一览表
学校概况
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天水气候宜人,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 族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羲皇故里和轩辕故里。
学校概况
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 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 文化
学校概况 1959年,天水师范学院的前身-天水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概况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了师范专科办学
金属切削技术
天水地区岩土体稳定性分析与
专门史 文艺学 微生物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育学原理 物理化学 生态学 中国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古代史 计算数学 外国语言学 企业管理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音乐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 化
岩土工程
备注
省重点 省重点 省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培育 培育 培育 培育 培育 培育 培育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天水师范学院五大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计划一览表
序号 专业群 3 商务管理类 4 文化传媒类
子专业群 —— ——
专业名称 统计学(统计实务方向)、法学(法律实务方向)、 会 计 学 ( 企 业 会 计 方 向 \职教师资方向)、市场营销 (酒店管理方向\网络营销方向)、酒店管理、网络营 销、英语(翻译方向\商务英语方向)、财务管理、应 用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 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导方向\影视技术方向)、音乐 表演(声乐方向\民族器乐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汉 语国际教育、文化产业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博物 馆学方向)、绘画、舞蹈学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我校主动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和要求,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模式,从2011年底开始探索转型,并逐 步探索出“2534”战略。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两条主线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五大专业群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应用性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二)抓好“两条主线”,凸显大学职能
大学有四项职能,其核心就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抓住这两条主线,才能使文化传 承与服务社会落到实处。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1、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我校立足地缘优势,在结合地方,服务地方发展,以“天水-关中”经济带、华夏文明、丝绸之 路的发展战略来主动调整现有学科结构,重点建设学科调整到方向上,突出亮点和特点,凸显学科 优势。
序号 专业群 1 教师教育类
2
工科类
子专业群 ——
机械电子 建筑工程 生物化工 资源环境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 理科学、小学教育(分科\全科)、应用心理学(心理咨 询与治疗方向)、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 体育教育、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职教师资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 库应用方向)、电子信息工程(电路设计与应用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控制方向\供配电方向)、 网络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三校生)、机械电子工程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职教师资方向)、工程管理 (项目管理与造价管理方向)、工程造价、建筑电气 与智能化 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检验方向)、生物技术(生物 制药方向)、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方向)、应 用化学(工业分析与检测方向)、园艺学、化学工程 与工艺 地质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测绘工程、资源勘 探工程、城乡规划
创新性
地方性
四大 特色
工学结合与学用一体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一)围绕战略定位,做好顶层设计
面对转型的发展趋势,我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为中心,在办 学体制机制、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办学、职业培训等方面,做好顶层设 计。确立了“区域性、高水平、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序号 基础 应用
天水师范学院重点学科特色方向汇总表
学科方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
专门史 文艺学 微生物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陇东南农村基础教育 理论与计算化学 污染生态学 中国画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西北社会经济史 大数据处理 应用语言学 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 残疾人运动与康复 陇东南传统音乐研究
2011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2013年,开始招生 培养教育硕士。
第一部分 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与现实需求
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与现实需求 (一)高校转型发展是实施创新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转型的大势所趋
2013年 2014年
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与现实需求 (二)转型发展是我校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培育
培育
我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
2、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以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以及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培养经济社 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以专业建设为 龙头,应用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为支撑,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目 标、新任务,构建了“理论+技能+素质拓展”的课程体系和“学用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模式。
学校概况 1983年,学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了新校区,拓展了办学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2000年,建立天水师范学院,实现了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提升,学校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007年5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
学校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