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根据位置和方向,墙体可以分为内墙、外墙、横墙和纵墙。

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砖墙、石墙、土墙和砼墙等。

此外,墙体还可以分为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

墙体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强度和稳定性、保温隔热性能、防火防潮防水和隔声要求。

墙体的强度与所用材料有关,稳定性与墙的长度、高度、厚度以及纵、横向墙体间的距离有关。

墙体的保温和隔热可以通过增加墙体厚度、增设墙垛、壁柱、圈梁等方式来实现。

墙体还需要满足防火、防潮、防水等要求,并具备隔声功能,可以通过隔空气传声和撞击声的措施来实现。

密缝:在砌筑墙体时,要求砂浆饱满,砖缝密实,并通过墙面抹灰来解决缝隙问题。

墙体厚度:不同厚度的墙体具有不同的隔声能力,例如240mm的墙体可隔绝49dB的噪声。

取消粘土砖为主的墙体材料:采用混凝土墙和机械化施工的板材墙,以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防火、防水防潮、建筑工业化都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求。

砖墙的材料是砖和砂浆,其中砖可分为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形状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其强度等级分为七个级别。

实体砖墙的尺度为240×115×53mm,砖的长、宽、厚之比为4:2:1,1平方米砖墙体所用砖的数量为128块。

砖墙的叠砌方式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并便于砌筑和少砍砖。

常见的叠砌方式有全顺式、一顺一丁式和每皮一顺一丁式。

钢筋砖圈梁通常用于非抗震地区,它结合了钢筋砖过梁的设计,使其沿外墙兜圈而成。

在寒冷地区,由于钢筋砼导热较大,为避免“热桥现象”,局部应做保温处理。

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20mm,常见的高度为180mm、240mm、300mm。

当遇到门窗洞口使圈梁不能闭合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一道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h,亦不小于1000mm。

《建筑构造》课件(第2章 墙体)

《建筑构造》课件(第2章 墙体)
▪ 隔墙:凡不承受外力,且自身的重量由楼板或附加的小梁来 承受,一般支承在楼板或梁上,起分隔空间的作用。
▪ 填充墙:是位于框架梁柱之间的墙体。
▪ 幕墙:当墙体悬挂于框架梁柱的外侧起围护作用时,称为幕 墙。幕墙的自重由其连接固定部位的梁柱承担。位于高层建 筑外围的幕墙,虽然不承受竖向的外部荷载,,但受高空气 流影响需承受以风力为主的水平荷载,并通过与梁柱的连接 传递给框架系统。
第二节 块材墙构造
块材墙——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砌块等块材组砌而成 的墙体。
一、墙体材料
(一)常用块材
1、砖:从材料上看,有粘土砖、灰砂砖、页岩砖、粉煤灰砖、煤矸 石砖、水泥砖 。 从外观上看, 有实心砖、空心砖、多孔砖。
▪ 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MU10、 MU7.5 MU为块材强度等级符号;MU30即抗压强度平均值≥30.0N/m㎡。
筋网片,使之拉结成整体
三、墙体尺度
1、定义:墙段厚和墙段长两个方向的尺度。 2、墙厚:由块材和灰缝的尺寸组合而成的。 3、洞口尺寸:指门窗洞口,其尺寸按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制定。
尺寸≤ 1000mm ,采用基本模数100mm的倍数 尺寸>1000mm ,采用扩大模数300mm的倍数。
四、墙身的细部构造
(一)砖墙的组砌 (见图2-6) 1、定义:砖组砌是指砖块材在砌体中的排列。 2、方式:错缝搭接,使上下皮砖的垂直缝交错。 3、关键:墙体表面不能形成通缝(垂直缝处于一条线上),使墙体的强度和
稳定性降低。 4、横缝:上下皮之间的水平灰缝。 5、竖缝:左右两块砖之间的垂直缝。
图2-6 砖墙组砌名称 (《建筑构造》教材P21页)
•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构造柱一般加设在以下三个位置: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 楼梯间的内墙处。

建筑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教案第⼀章绪论第⼀节本课程得任务与学习⽅法教学⽬标:了解本课程得研究内容,让学⽣掌握本课程得任务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程得任务与学习⽅法。

教学难点:掌握建筑构造得学习⽅法。

教学⽅法:启发式、讲授式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授:引⼊:建筑构造就是什么?建筑就是什么?新授:建筑构造就是系统介绍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得设计原理、构造要领与不同材料做法得⼀门课程。

1、建筑——⼈们从事⽣产、⽣活与活动得房屋与场所。

2、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得设计与建造得⼀门科学。

3、建筑物——⼯程技术产物,就是科学技术与⽂化艺术得综合体。

4、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得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得使⽤价值。

总结:建筑构造就是建筑施⼯专业得⼀门重要专业课。

它在本专业系列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得重要作⽤。

作业:名词解释:建筑构造实训练习:参观校园周边得建筑,让学⽣进⾏建筑分类。

第⼆节我国得建筑⽅针与政策教学⽬标:掌握我国得建筑⽅针与政策教学重点:我国得建筑⽅针、四化⼀改与建筑宗旨教学难点:我国得建筑⽅针、四化⼀改、建筑业得奋⽃⽬标。

教学⽅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引⼊:新中国成⽴前,我国得建筑业极其落后,⼈民得⾐⾷住⾏没有保证,尤以住房问题最为严重。

1951年党与国家提出得建筑⽅针就是“适⽤、经济、美观”并提出以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为主导思想。

新授:当时,有些建筑⼯作者⽚⾯得强调民族形式,不顾国家财⼒物⼒得困难,⼤规模得建造了华⽽不实得⼤屋顶建筑,造成了恨得得浪费,⼈民反映强烈。

因此,党与国家在1956年重新修订了建筑⽅针,改为“适⽤、经济与在可能得条件下注意美观。

1986年当与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得⼤幅度增长,⼈民物质⽣活与精神⽣活⽔平得迅速提⾼,以及接受1976年唐⼭地震得惨痛教训,提出了新得建筑⽅针“适⽤、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字⽅针)并且强调,这四个⽅⾯得要求不分主次,齐头并进。

为了加速我国建筑业得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得⼿⼯操作多,劳动强度⼤,施⼯速度慢,湿作业多等弊端,建筑业得奋⽃⽬标就是“四化⼀改”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产⼯⼚化、施⼯机械化、管理现代化与墙体改⾰。

《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

《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

混凝土结构体系
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耐久性,广 泛应用于住宅、商业等建筑。
钢结构体系
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 适用于大跨度、高层等建筑。
木结构体系
环保、节能、易加工,但需注 意防火和防腐处理,常用于低
层和别墅建筑。
组合结构体系
结合多种材料的优点,提高结 构性能和经济效益。
组成部分功能与布局原则
基础部分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01
02
03
绿色环保材料
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能,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高性能材料
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满足复杂和恶劣环境下的 使用要求。
智能化材料
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 修复等智能特性,提高建 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材料应用
案例一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材料 的应用,分析其强度等 级、配合比、浇筑工艺
优化策略
采用新型结构形式、减轻 结构自重、提高材料强度、 改善受力性能等措施进行 优化设计。
经济性分析
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提高经济效益。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结构体系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在高层 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
如网架结构、悬索结构等,适用于体育馆、 展览馆等大跨度建筑。
案例分析:成功绿色建筑设计实例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案例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介绍其设 计理念、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案例分析
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 和可借鉴之处。
案例启示
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对绿色建筑设计实践的 启示和建议。
THANKS

《建筑构造》教案(1)

《建筑构造》教案(1)

抹灰的类别装饰抹灰的种类较多,其底层的做法基本相同的水泥砂浆打底),其面层可为水刷石、水磨石、斩假石、干黏石、假面砖、仿石和彩色抹灰等。

涂刷类墙面装修是利用各种涂料涂敷于墙体基层表面而形成完整牢固的保护膜,起到对墙体保护、装饰作用的装修做法。

涂料分为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两类。

建筑内外墙面用涂料做饰面是最简便的一个装修方式,具有材料来源广、造价低、操作简单、省工料、工期短、自重轻、维修更新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的装修类型。

四、贴面类墙面装修贴面类墙面装修是利用各种天然石板或人造板、块,通过绑、挂或直接粘贴等方法对墙面进行的装修处理。

此种饰面具有耐久、施工方便、质量高、装饰效果好、易清洗等优点。

常用的贴面材料有瓷砖、面砖、锦砖和预制水刷石、水磨石板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板。

一般把质感细腻的瓷砖、大理石板等作为内墙装修材料,而把质感粗犷、耐蚀性好的面砖、锦砖、花岗岩板等作为外墙装修材料。

(1)瓷砖。

瓷砖是用优质陶土烧制成的一种内墙贴面材料,表面挂釉,具有吸水率低、色彩稳定、表面光洁美观、易于清洗等优点。

一般用于厨房、浴室、卫生间、医院手术室等处的墙裙、墙面和池槽面层。

(2)面砖。

面砖多数是以陶土为原料,经加工成型、煅烧制成的一种贴面材料,分挂釉和不挂釉、光面和带各种纹理饰面等不同类型。

面砖质地坚固、防冻、耐蚀,色彩和规格多种多样,常用于内外墙面装修。

(3)锦砖。

锦砖又称为马赛克。

陶瓷锦砖是以优质陶土烧制而成的小块瓷砖,常用做地面装修,也可用于外墙装修。

玻璃马赛克是一种半透明的玻璃质饰面材料,质地硬,色调柔和典雅,性能稳定,可组成各种花饰,且具有耐热、耐寒、耐蚀、不龟裂、光滑、自洁、不褪色、造价低等优点。

(4)天然石板。

常见的天然石板有大理石板、花岗岩板等,具有强度高、结构致密、色彩丰富、不易被污染等优点,但加工复杂,要求较高,价格昂贵,属于高级装修饰面材料。

(5)人造石板。

人造石板具有天然石板的花纹和质感,而且重量轻,强度高,耐酸碱,造价低,容易按设计要求制作,常见的有水磨石板、仿大理石板等。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建筑构造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2 教学内容建筑构造的定义与作用。

建筑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墙体、楼板、屋顶、门窗等。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安全、实用、经济、美观。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建筑构造案例。

第二章:建筑基础构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基础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

2.2 教学内容建筑基础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基础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

第三章:建筑墙体构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墙体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

3.2 教学内容建筑墙体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实体墙、空心墙、幕墙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墙体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

第四章:建筑楼板构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楼板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

4.2 教学内容建筑楼板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平面楼板、肋形楼板、无梁楼板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楼板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

第五章:建筑屋顶构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屋顶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屋顶构造形式。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第三章 墙体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第三章 墙体
层位置有地圈梁时,可利用圈梁做防潮层。
四、窗台
窗洞口下部的防水和排水构造,防止雨水积聚在窗下侵 入墙身和向室内渗透,防止污染外墙面,同时也是建筑立面 重点处理的部位,有内窗台和外窗台之分。
外窗台
内窗台
窗台
外窗台
做法:通常有砖砌窗台(平砌和侧砌)和预制混
凝土窗台。
预制混凝 土窗台
平砌砖 窗台
侧砌砖 窗台
承重多孔砖 240mm(长)X115mm(宽)X90mm(厚) 178mm(长)X190mm(宽)X90mm(厚)
2.砂浆
水泥砂浆: M1—M15 凝固快、强度高、防水性能好、和易性差、
适用于基础和地下工程。
混合砂浆: M1—M15凝固较快、强度较高、防水性差、和易性好,
适用于地上和无水浸害工程。
设计要求: ①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当屋面排水方式为自由落水 时,要求其宽度比屋檐长出200mm,并大于基础底外缘宽 200mm; ②坡度一般约3%-5%; ③用混凝土做散水时,为防止散水开裂,每隔6~10m留 一条20mm的变形缝,用沥青灌实;
④在散水与墙体交接处设缝分开,嵌缝用弹性防水材料沥 青麻丝,上用油膏作封缝处理。
6、隔声: 采用多孔吸声墙体材料、高密度装饰材料,以
达到对噪声的反射和吸附;
7、环保:
(1)减少反射度极高的墙体材料,避免“光污染”; (2)杜绝使用有放射性的墙体材料; (3)淘汰或限期淘汰使用粘土墙体材料,以减少对 可耕地的蚕食和破坏;
二、墙体的结构布置 1、横墙承重
横墙承重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 搁置在横墙上。
(a)横墙承重
2、纵墙承重 纵墙承重是楼板及屋面等水平承重构件均搁置
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

建筑构造:墙体

建筑构造:墙体
图6-3 墙体承重方案
15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一、砖墙的材料
用砌筑砂浆将砌墙砖黏合而成的墙体,称为砖墙。砖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防水、隔声等指标与砌墙砖和砌筑砂浆的质地及施工手段有直接关系。
1.砌筑砖的品种与规格:
16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17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考虑地震力的影响,加强墙体整体性,一般应选用不低 于MU7. 5的砖和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
22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表8-3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3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三、砖墙的组砌方式:
砖墙的砌式是指砖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 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避免通缝,
阻止水分通过侧面侵害墙体的防潮层叫垂直防潮层 3.防潮层的位置
(1)不透水性地面和垫层
(2)透水性地面和垫层
(3)架空木地板
(4)相邻房间地面有高差时的防潮层位置
38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4.防潮层的材料与做法 (1)防水砂浆防潮层 (2)细石混泥土带防潮层 (3)基础圈梁代替防潮层
39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图8-4 空心墙的构造
26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一、勒脚
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叫勒脚。这部 分墙体极易受雨雪和地下水侵蚀,也常受到 人为的损害,并且难以修补或更换(罔8-6)。 所以,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方面,必须予 以周密考虑,以达到保护墙脚的目的。
图8-6 勒脚的外界影响
27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
分)
第三章 墙 体
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的类型
1.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墙体分内墙和外墙。

2.按方向分:横墙和纵墙。

横向外墙又称山墙。

纵墙又分为内纵墙与外
纵墙。

外纵墙又称檐墙。

3.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4.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

5.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分:有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之分。

实体墙包括实砌砖墙,借手工和小型机具砌筑而成。

板筑墙则是施工时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然后在模板内夯筑或浇注
教学目的 1. 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 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 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了解砌块墙常用隔墙、隔断类型和要求要求。

课程重点 墙身的加固措施、砖墙尺度、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
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程难点 砖墙加固及砖墙构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问答及讨论 作业类型 作图:墙身大样
第二节砖墙
一砖墙的材料
砖墙的材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一)砖
按其使用材料分,砖有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依其形状特点分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粘土砖是我国传统的墙体材料。

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

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级别。

(二)砂浆
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

石灰砂浆: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砌体。

混合砂浆::是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好,常用于砌筑地面上砌体。

砂浆的强度等级划分七个级别:有M15、M10、M7.5、M5和
M2.5。

常用的砌筑砂浆标号是M5、M7.5、M10级砂浆。

二、实体砖墙
(一)实砌墙的尺度
普通标准砖 240×115×53mm,砖的长、宽、厚之比为4:2:1(包括10mm厚的灰缝),即长:宽:厚=250:125:63=4:2:1。

由此可计算1平方米砖墙体所用砖的数量。

如24墙所用砖的数量为128块。

(二)标准砖砌筑的墙体厚度的名称,见表所示:
(三)组砌方式
为保证砖墙的坚固,砖块排列的方式应遵
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同时应便于
砌筑和少砍砖。

砌筑时不应使墙体出现连结
的垂直通缝。

砖墙的叠砌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全顺式
亦称走砖式,每皮均为顺砖叠砌而成。


在1.5m以内。

(3)钢筋砼过梁
由于钢筋混凝土过梁具有坚固耐久,并可预制装配,加快施工进度,故目前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高度为60mm的倍数,过梁宽度与墙厚相同。

常用过梁高度为60mm、120mm、180mm,过梁的长度为洞口宽度加500mm,既每端伸入墙内250mm。

常用断面形式:矩形和L形。

矩形多用于内墙和混水墙(对墙面要进行抹灰装修),L形多用于外清水墙。

在寒冷地区为避免出现热桥和凝结水,常采用L形,减少钢筋混凝土外露面积。

2、勒脚
1)外墙与室外地面接近部位称
为勒脚。

2)作用:○1-保护墙身;○2-
防止人为碰创;○3-美观。

3)高度:○1-对于一般建筑取
500mm;
○2-对重要建筑勒脚的高低、形式、材料、颜色根据建筑艺术要求确定。

4)做法:①抹灰勒脚:1:2.5水泥沙浆,厚20mm,或水刷石面、斩假石面。

②贴面勒脚:标准高的建筑物可用贴面砖、花岗石、水磨石、大理石或人造石材等。

③勒脚用耐久性、防水性好的材料砌筑,如石材。

3、防潮层
1)作用:由于毛细管作用,地下土层中的水分从基础墙上升,致使
墙身受潮,从而容易引起墙体冻融破坏、墙身饰面发霉、剥落等。

因此为了防止毛细水上升侵蚀墙体,需在内外墙上连续设置水平防潮层,以隔绝地下土层中的水分上升。

2)防潮层位置:水平防潮层位置与室内地面垫层所采用的材料有关。

①当室内地面垫层为刚性垫层(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时,防潮层的位置在地面垫层厚度范围之内,为便于施工,一般在室内首层地坪以下60mm。

②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非刚性垫层(透水材料:如碎石、碎砖)时,防潮层位置应与室内首层地坪齐平或高出室内地面60mm。

③当室内地面出现高差时,应在不同标高的室内地坪处的墙体上,设置上下两道水平防潮层,在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靠土层的墙面设置一道垂直防潮层。

主要是防止土层中的水分从地面高的一侧渗入墙内。

3)防潮层做法
①防水砂浆防潮层:在1:2水泥砂浆中,掺入占水泥重量3~5%的防水剂,就成为了防水砂浆,厚20~25mm。

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形成防潮层。

优点是砂浆防潮层不破坏墙体的整体性,且省工省料;但因砂浆为刚性材料,宜断裂,不宜用于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

②油毡防潮层:在防潮层位置先用10~12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上铺一毡二油。

油毡防潮层的防潮效果较好,但油毡夹在墙体内,削弱了墙体的整体性。

不宜用于刚度要求较高以及地震地区的建筑中。

③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用60mm厚的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三根φ6钢筋,分布筋中距200mm。

防潮层不易断裂,防潮效果好。

多用于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建筑。

不设防潮层的条件:墙脚采用不透水材料(砖、料石),或防潮层位
置有地圈梁时,可利用圈梁做防潮层。

4、明沟和散水
1)明沟
明沟是设置在外墙四周的将屋面落水有组织的导向地下排水集井的排水沟,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外墙墙基。

明沟材料一般用素砼现浇,外抹水泥砂浆。

或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见图。

2)散水
为保护墙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雨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散水。

散水所用材料与明沟相同。

散水坡度一般约3%-5%,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当屋面排水方式为自由落水时,要求其宽度比屋檐长出200mm。

如图6.23所示。

用混凝土做散水时,为防止散水开裂,每隔6~12m留一条20mm的变形缝,用沥青灌实;在散水与墙体交接处设缝分开,嵌缝用弹性防水材料沥青麻丝,上用油膏作封缝处理。

5
、窗

1
)作


台有
内、外窗台之分,外窗台主要是防止窗扇流下的雨水渗入墙内,防止外墙面受到流下雨水的污染。

2)、做法
通常有砖砌窗台和预制混凝土窗台。

砖砌窗台:包括平砌和侧砌,为防止雨水污染墙面,窗台一般向外挑出60mm,窗台的厚度为60~120mm。

窗台面覆盖透水性较差的材料,如水泥砂浆、水刷石、面砖等,并做成向外倾斜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在挑砖的下缘处做出滴水槽或滴水线。

窗台的构造
窗台不悬挑时,在窗台面抹灰成斜面,此类窗台面流下的雨水易污染墙面。

外窗台的长度一般根据立面需要而定,可有下面几种处理方式:
①将所有窗台连起来形成通长腰线;
②将几个窗台连起来形成分段腰线;
③将窗台沿窗洞口四周挑出形成窗套;
一个窗一个窗台,各窗台之间互不相连,窗台长度比窗洞宽度每边长120mm左右。

(五)墙的加固
当墙身由于承受集中荷
载、开洞及地震因素,墙
身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
需要对墙身进行加固措
施:
(1)加壁柱和门垛。

当墙体的窗间墙上出现集中荷载,而墙厚又不足以承受时或墙体的长度和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并影响墙体稳定性时,常在墙身局部适当位置增设凸出墙面的壁柱以提高墙体刚度。

壁柱的尺度:120×370mm,240×370mm,240×490mm等。

当墙上开设门洞且门洞开在两墙转角处或丁字墙交接处时,为了便于门框的安置和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在门靠墙的转角部位或丁字交接的一边设置门垛。

(2)加圈梁。

圈梁配合楼板的作用可提高建筑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开裂。

对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尤为重要。

圈梁宜设在楼板标高处,尽量与楼板结构连成整体,也可设在门窗洞口上部,兼起过梁作用。

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砼圈梁两种。

钢筋砖圈梁多用于非抗震地区,结合钢筋砖过梁使其沿外墙兜圈而成。

钢筋砼圈梁的宽度一般与墙同厚,但在寒冷地区,由于钢筋砼导热较大,要避免“热桥现象”,局部应做保温处理。

圈梁的高度一般
不小于120mm,常见
为180mm、
240mm 、 300mm 。

当遇到门窗洞口使圈
梁不能闭合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一道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h,亦不小于10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