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绿化的特点和区别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差异

浅谈中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差异

浅谈中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差异【摘要】中国南北古典园林的造园形式和表现有着自己独特之处,北方园林,大多以宫廷帝王园林为代表。

气派、雄伟、金碧辉煌、布局严谨,无不体现着皇权政治。

南方园林,主要以江南园林为代表。

轻灵空透、青瓦墨黛、小巧细腻、官僚政治意识淡薄,书卷味甚浓。

一个高贵大气,一个小家碧玉,形成了南北园林不同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南北方园林;差异;艺术风格陈从周先生写过一篇《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说北方园林华丽,南方园林雅秀。

北方高亢,南方婉约。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文化、地域、位置、气候等等的影响。

其中气候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原因之一。

南北园林各有千秋却又不乏共同点,特色迥异但又互有补益。

时间上,中国的园林文化历史悠久,最早时起源于北方,随后发展于南方,最终又通过南北园林的吸收融合,重新在北方达到极致。

1 北方园林由于北方降水量和气候条件与南方迥异,所以北方园林中较少人造的景观,而强调与自然山水的结合。

因此,北方园林之景往往以自然的河湖山川为主景观,景致大气开阔,给人以自然的震撼之感。

拥有皇家血脉的北方园林,其园林设计以端庄大气为主。

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而景物包罗万象,不拘一格。

总的来说,北方园林极具规模,强调自然山水,建筑更具尊贵感和皇家感,私人院落与园林景观融分有度,好似一个气度沉稳、内心丰富的豪杰显贵。

北方因地域宽广,所园林范围都比较大,又大多为帝王所在,其建筑富丽堂皇。

北方对于南方而言,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较多,所以少见南方园林的小桥流水之景。

由于风格大多粗犷,秀丽媚美也就显得不足。

2 南方园林由于江南一带气候条件优越,水量充沛,其园林设计以繁复和细腻为主,大多依水而建,景观遍布。

建筑大多以清新淡雅为主,但也因而略显简陋。

南方园林大多为私家园林,整体规模偏小,以人造景观为主。

由于南方雨量充沛,因此园林内多走廊亭台。

总的来说,南方园林紧凑巧妙,以水为核心,以花草奇石为主要景观,整体散发着如江南女子般的婉约。

南北方园林特点

南北方园林特点

在北方园林中,建筑的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

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较多。

以北京为例,除西北之外,几乎都缺少充足的水源。

城内的王府花园可以奉旨引用御河之水,一般的私家园林只能凿井取水或者由他处运水补给,因而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

这不仅使得水景的建置受到限制,也由于缺少挖池的土方致使筑土为山不能太多,太高。

北方不像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小一些。

北京园林叠山多为就地取材,运用当地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青石纹理挺直,类似江南的黄石,北太湖石的洞孔小而密,不如太湖石之玲珑剔透。

这两种石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与北方建筑的风格十分谐调。

北方叠山技法深受江南的影响,既有完整大自然山形的模拟,也有截取大山一角的平岗小坂,或者作为屏障、驳岩、石矶,或作为峰石的特置处理。

但总的看来,其风格却又迥异于江南,颇能表现幽燕沉雄气度。

植物配植方面,观赏树种比江南少,尤缺阔叶常绿树和冬季花木,但松、柏、杨、柳、榆、槐和春夏秋三季更迭不断的花灌木如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等,却也构成北方私园植物造景的主题。

每届隆冬,树叶零落,水面结冰,又颇有萧索寒林的画意。

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王府花园尤其如此。

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因而整体性较强,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园之曲折多变了。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叠石理水。

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

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

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

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

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

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

我国传统园林中南北的差异性探讨

我国传统园林中南北的差异性探讨

我国传统园林中南北的差异性探讨前言:园林一词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其叫法各不相同,其性质和规模也各具特色。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定义,即在一定的地段、空间,利用自然资源、山水并改造天然地貌,结合建筑的营造、植物的栽植,构成一个供人们欣赏、游玩、居住的环境,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园林的内容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庭院到公园,从小到大,为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不同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氛围下,园林服务的受众群体有差异,其风格规模也受到了自然环境、历史因素、文化背景等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本文以景观视觉的角度浅析中国南北传统园林的差异。

关键词:园林;南北差异;异同的探讨一、南北园林变化的历史渊源中华名族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历史,特别是几千年的黄河流域文化成为对整个名族国家的主要影响因素。

早在原始社会的混沌时期,各个部落占山为王、划分地带地盘、争夺疆域等思想意识对后来的社会变迁发展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

早在公元11世纪,周文王就在扩展疆域的同时,在国内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园圃,并在宫苑内饲养野兽以供自己狩猎为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内种植树林、修筑楼台,建筑和地域的功能日趋明朗了。

到了秦汉末年,皇权统治思想日趋上升,也使林园不断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如秦汉时期的阿房宫、上林苑等。

皇家园林在魏晋清以后,南北在政治和经济发展上的区别日趋明显。

南北园林的特色也各自逐渐成熟。

于是,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变化、发展,我国园林文化形成南北风格迥异的独特体系。

二、南北园林异同的比较中国园林历史博大精深,和西方园林有着本质的区别。

就中国园林自身而言,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几千年的发展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南北区域两大园林体系,其中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宅园宫苑式皇家园林,以苏州为代表的庭院式的私家园林。

两种园林风格在规模、色彩、布局、植物种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也有其相互融合类似的部分。

中国以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异同点

中国以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异同点

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

山水格局是江南园林的格局,但是统一在轴线格局之下。

空间组织空间组织整体布局上北方私家园林受四合院形制的影响较大,显得较为拘谨。

采取的结构不同,使空问组织上前者显得严谨。

如萃锦园中路院落有三合院、四合院的空间围合形式,十笏园多配置四合式庭院,传统,中规中矩。

江南的私家园林在空间布局上更加自然大方,更灵活多样。

留园既以花木山水营造无规则自然形空间,又靠建筑布置的疏密不均形成流动多变的空间序列,如古木交柯、花步小筑处理成一组尺度极小、又颇具人工气息的“L”形小院,打破了一般庭院为矩形的形制,使得空间更加生动、活泼。

建北方私家园林建筑布局多为对称格局,沿轴线布江南私家园林常以水景为中心,建筑随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共同展示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生动地表达了“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最基本的造园精神是统一的,手法亦是相通的,而在共性与规律前提下,进一步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问题以满足具体情况的需求。

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各有千秋绝不是刻意为之,更不是单纯地为求个性而做变化。

其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对不同的实际用途与区域环境的考虑,并受特有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影响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所以两者即使具体形式不同,但在各自所在地都显得浑然天成。

如今城市飞速发展,却因缺少合理规划,形色类似的高楼大厦逐渐消磨有些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貌,而某些园林设计又存在贪求表面变化、功能与形式本末倒置的弊端。

了解南北私家园林的内外特质,可以发现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脉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分析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园林文化与造园手法。

不但促进城市的特有文化风貌延续与与谐发展,更为当代园林设计中功能形弋的变化处理提供新的思路。

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的差异

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的差异

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的差异中国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一样,那时有大片厚实的植被,水土保持较好,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古代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北方园林系统发源很早,规模很大,与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南方园林系统互有影响。

历代都以黄河流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北方园林的特点:1.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2.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3.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4.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江南园林的特点:1.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2.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 3.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4.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岭南园林的特点:1.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2.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3.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4.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算是北方园林的佼佼者,也是皇家园林的代表作,突出特点就是线条比较粗放,装潢比较奢华,大气,简单说来就是“雄”苏州园林算是南方园林的代表,大部分都是些达官贵人退休以后隐居的地方,突出特点就是小巧玲珑,清秀淡雅,简单说来就是“秀”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北方园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观、私家园林中都有表现,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仿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从内容的布局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儒道佛三家对园林的渗透。

中国古典园林-南北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南北差异

私 家 园 林
谢谢大家!
成员:滕满婷 侯观花 齐云英 刘密 邓亚京 朱敏 李磊
它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
主 讲 刘 密 园林四班
中国古典园林 南北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 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 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 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 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 化遗产。
苏州园林
• 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 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 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根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 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 (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 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 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 州“四大名园”,网师园也颇负盛名。
宫殿区
• 避暑山庄可分为宫殿区 和苑景区两部分,避暑 山庄宫殿区建筑风格独 特,它没有紫金城宫殿 之华丽感,建筑基座与 民宅相似,青砖素瓦, 装修古朴淡雅,不施彩 绘,木显本色,显得格 外清爽、古朴、淡雅而 恬静。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 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 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 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 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 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 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 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 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 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 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浅谈北方城市园林设计

浅谈北方城市园林设计

浅谈北方城市园林设计/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农科论文林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浅谈北方城市园林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深,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公共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城市园林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着重就北方城市园林设计的特色、要点和南北方园林的设计差异等内容,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阐述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园林设计;特色趋势;南北差异 1 南北方园林设计差异 1.1 时间和空间差异从时间上来说,北方园林发展更早,但南方园林在后来北方文化南传的过程中逐渐居上,之后,北方园林的很多设计思路和特色又向南方园林取材;从对空间处理上看,北方园林内外空间界限分明,但比较封闭,南方园林层次变化突出,相对开放,内外空间有很多连通、渗透之处。

1.2 外观造型的差异因为气候条件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南方园林在设计上普遍比北方园林更轻巧纤细、剔透玲珑。

如南方园林建筑墙面较轻较薄,南方则显得很厚重;对于翼角起翘,北方比南方的轮廓线条更平缓轻柔;其它细节处理上,南方园林都力求纤细,而北方则比较严谨、粗壮。

1.3平面布局差异由于南方园林多处市井之中,在市井中建园,附近多为私人住宅,没有开阔的视野优势和良好的借景条件,所以经常采用内向的形式。

而北方园林周遭环境视野开阔,设计时各建筑自然采取外向布局或内外结合的布局形式。

1.4设计风格差异南北方园林服务对象、自然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它们设计风格的差异。

南北方园林

南北方园林

浅析中国南北方园林特点和差异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住房建筑的需求后,便有了对居住环境美的追求,而后便发展出了现在被称之为的园林,它在学科上的专业解释为: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古典园林建筑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发展到汉朝称之苑。

到了明、清,则迎来了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著名的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书籍《园冶》。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之水、错落之山、迂回之径、参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构成的建筑环境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

中国古典园林还常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方式来表达出来,如端庄、含蓄、幽静、雅致等。

它使人足不出户而能领略多种风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

中国园林由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风俗文化的差异,形成了风格迥异又各具特色的南北方园林,典型代表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绿化的特点和区别
摘要:城市绿化及园林工程建设是城市和社会服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话进程的加快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贴近大自然,崇尚绿色环保等已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

园林中的各种植物不但使人赏心悦目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所以大家对于园林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各地的不同的文化及环境气候不同,对当地的园林建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今日就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浅谈南方与北方的园林绿化的不同的建设特点。

关键词:园林绿化;南方园林;北方园林
1、南北园林服务对象的差异
纵观历史,大多数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于北方,这就使得北方园林多为服务帝王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而南方园林则大多是商人文人士大夫的私园,如江苏扬州的个园、广东东莞的可园。

2、南北园林功用的差异
服务对象不同,使得南北园林的功用也有了分别。

北方园林因其多为皇家园林,则主要是供帝王游乐,而非帝王长期居留之处。

所以北方园林大多为行宫形式(如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或是宫殿的附属花园(如北京的故宫御花园)。

南方园林多为私园,故等同于私宅,或可称为宅园。

这些园林是主人日常生活的地方,是与住宅融为一体的,而非住宅建筑的附属物。

3、中国南北园林美学价值及特点
3.1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贴近自然、神似而行异。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都是尽量减少人为痕迹,通过精心的设计追求以假乱真的效果。

山、水、石是构园的基础,中国南北古典园林依山傍水,山因水活,水得山势,起到阴阳调和的和谐。

山是园林框架,通过假山、怪石的堆砌,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出万岭千山的大气磅礴或清秀俊朗。

水是园林的精神所在,园因水而活。

水既作为景同时还伴有其他功用,它调节着园中温度湿度,同时在北方等干旱少雨地区还可营造出异域情趣。

水的巧妙布置,让山水溶于一体,动静结合。

南方园林则是通过植物与建筑的巧妙布景,达到借景或情景交融之妙。

3.2自然、人文和谐统一
自然之美,人文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地、人和谐统一,既注重天然美感,又追求人文的趣味和人情味的审美。

为了追求惟妙惟肖、以假乱真、作假像真的效果,在形式上中国园林设计体现在建筑形态的丰富性。

优秀的园林,并不是大手笔的人工创造,而是根据自然之神,稍加改动,画龙点睛。

比如南北园
林中亭的位置选择,并不固定,若有峻山,则处于山巅或山腰;若有湖泊,则安居水际或跨河而立的桥亭;通过精心选址、匠心独运、营造出自然天成之美。

为了增加情趣,设计廊,廊有回廊、曲廊、花廊、水廊之分,在蜿蜒蛇曲、九转回望中,细品园中美景。

一些建筑小品更是添加了审美情趣,使园中有疏有密、有分有合、有动有静。

根据使用者具体爱好,增加不同景物,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之园,各有美感,各有雅趣。

北方园林追求大气磅礴的宏伟气势,南方园林追求精致的情趣。

通过各种装饰,达到追求自然美感、人文色彩、情趣追求的目的,各种装饰就是为了审美特征同自然的协调整体。

3.3 写意创造南北园林幽深美
含蓄婉转的写意手法将中国古典林园装饰的更加具有韵味。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山水之乐充分展示,立意高远、景致唯美,给人留下回旋和遐想的空间。

陈从周说“中国古典林园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

”在曲折婉转的布局中,客服一眼望尽的直接,让人们在特定的空间中,制造出千变万化,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叠、曲婉之感。

3.4南北园林美学分析
中国传统美学的元素大多来自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学。

儒家提倡大同思想,天地万物之于一身,正是和谐的本源;道家追求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

禅学向往“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大乘之境。

三者之间相识的地方均是探索人与自然、微观与宏观的平衡。

所以中国园林设计中,细节与整体、宏观也局部,都是朝着平衡的自然观、宇宙观而创作。

中国南北园林尚“曲”尚“和”,“和”就是刚才提到的大同思想,天人合一,和谐。

“曲”则是在同一种有变化,不直白。

4.影响南北园林造园风格的原因及分析
4.1地理差异
南北两地因地理差异造成气候、温度、湿度、植物、自然风俗等差异。

首先建筑形式有“南巢北穴“之分,是因为两地建筑起源不同造成。

北方建筑造型工整、质朴、粗壮,南方纤细、精致、曲折。

北方寒冷,建筑少窗而厚实,南方多雨潮湿,建筑通透、多窗通风。

空间尺度上北方内外分明、等级森严,南方层次感强、玲珑通透,变化较多。

在色彩方面,北方金碧辉煌,大气磅礴,南方清淡,黑白对比强烈。

4.2文化差异
北方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其领导地位也在特定建筑中有表现。

北方林园多为皇室林园,奢华大气、金碧辉煌。

南方林园以官员大贾、文人占有居多,体现出的奢华程度较之北方较低,文化气息浓,追求小雅情趣。

在宗教方面,北方佛教建筑以石窟著名,而南方以名山、佛堂、道观著名,同时两者都受到本地
原著宗教影响,北方盛行萨满教、回教,南方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信仰。

这就造成了两者的一些细微但明显的差别。

5.南北园林不同风格的差异
5.1平面格局
江南园林由于多处市井,所以常取内向的形式,在指定的空间内尽量多的利用空间价值,曲折婉转,层次感强。

北方皇家苑囿由于所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所以多数景点、建筑群均取外向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小景与小景间相互依托,又可彼此借景,采取中轴线对称的布局与四合院型形式。

5.2建筑类型
从建筑物的外观、立面造型和细部处理来看,江南园林远比北方皇家苑囿轻巧、纤细、玲珑剔透。

这一方面是因为气候条件不同,另外也和习惯、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翼角起翘,对于建筑物的形象、特别是轮廓线的影响极大,北方较平缓,南方很跷曲;墙面,北方园林建筑显得十分厚重,江南园林则较轻巧;其它细部处理,江南园林不仅力求纤细,而且在图案的编织上也相当灵巧,北方园林则比较严谨、粗壮、朴拙。

5.3空间感
北方园林封闭性强,内外区分明显,等级分明。

南方园林通透、灵动,层次感强,小巧精致,注重自然景物的融入。

南北园林建筑在尺度方面的差异也是极为悬殊的。

5.4色彩处理
北方园林较富丽,江南园林较淡雅。

江南园林建筑最基本的色调不外三种:(1)以深灰色的小青瓦作为屋顶;(2)全部木作一律呈栗皮色或深棕色,个别建筑的部分构件施墨绿或黑色;(3)所有墙垣均为白粉墙。

这样的色调极易与自然界中的山、水、树等相调和,而且还能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

白粉墙在园林中虽很突出,但本身却很高洁,可以借对比而破除沉闷感。

5.5 植物配置
北方园林种植在严谨中体现活泼,南方园林种植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北方在园林植物选取上偏向“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故而常绿植物在种植中广泛运用,北方的四大家常树种为:杨、柳、榆、槐,以华北地区为例,开花植物以海棠、梅、月季、桃、鸢尾、紫薇、杜鹃等居多,常绿植物多用柏类、女贞、黄杨等;南方园林植物选取常以突出地域特色为主,如热带、亚热带植物,其中对棕榈科植物的运用使得南方园林植物风格与北方差异性较大,由于南方可选植物繁多,在此不一一罗列,在景观效果上大体都有观花、观叶、观果、棕榈类、藤
蔓类以及各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花卉植物可供选用,具体视地域特色而定。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重形重意,文化符号等抽象形式大量存在,通过建筑来表达地位、思想和情趣成了他们主要目的,在南北方诸多差异中,园林建筑也同样体现,然而形式的不同只是表像,它本身所传达的自然观、人生观、宇宙观的衍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参考文献
[1]尹家琦.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安徽建筑》2008年6期.P136-197
[2]杨大禹.南北园林不同风格的文化透视.《南方建筑》1996年3期.P2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